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21 # 東嶽巍巍汶水幽幽

    淮海戰役。

    這是遼瀋,平津,淮海三大戰役中國民黨唯一佔有優勢的戰場,也是粟裕大將的封神之戰,徹底解放了長江以北。

    戰前態勢

    1.兵力方面:解放軍華野中野兩大野戰軍,23個縱隊以及附屬部隊,總計60多萬人。國民黨軍總計一個“剿總”司令部,七個兵團一個綏靖區,80多萬人。國民黨比解放軍多出20萬作戰部隊。

    2.裝備方面:解放軍華野稍強,能有三個炮團,中野剛從大別山出來,完全就是“叫花子”部隊,重灌備一件都沒有!國民黨軍,要說是完整的機械化兵團那是誇張了,但確實是蔣介石手裡的最後精銳作戰力量,尤其是五大主力中的第五軍第十八軍,戰力十分強悍,甚至戰役結束後毛主席詢問戰果,還單獨問到這兩個軍,知道被吃掉之後主席都鬆了一口氣。

    3.後勤方面:主要依靠的是山東解放區,用幾十萬輛小推車千里迢迢運到前線,路上的消耗損失無法計算。國民黨是背靠核心經濟區,依靠津浦鐵路隴海鐵路的強大運輸能力,在被包圍之前絲毫不擔心後勤的問題。

    所以以上各方面都是國民黨方面佔有優勢,解放軍一開始也根本沒打算硬碰硬,只是計劃打掉黃伯韜和李延年兩個兵團,也就是“小淮海”。隨著後期投入兵力越來越龐大,戰場形勢越來越複雜,最終成了國共之間的最後戰略決戰。在整個戰役中,國民黨有過多次可以避免被全殲的機會,但是從南京政府上到下的神操作,完美的避開了每一個翻盤機會,徹徹底底把最後的家當砸在了淮海戰場上。

    首先,黃伯韜被圍殲是可以避免的。當情報顯示華野主力從山東南下,國民黨立即佈置收縮兵力,黃百韜第7兵團、李彌第13兵團退回徐州東郊。戰前,駐紮海州的44軍剛剛劃歸第七兵團建制,黃伯韜為了等這個軍耽誤一天。華野則一分鐘都沒耽擱,全線撲過來。過運河時,黃伯韜又忘了提前架浮橋,十幾萬人全指望一個鐵路橋,在這裡耽誤一天。華野還是一分鐘沒耽擱,策劃第三綏靖區起義,迅速透過大運河區,趕在七兵團前頭。黃伯韜走到碾莊,被64軍軍長建議留下來“大幹一場”,猶豫了一下,耽擱一天。華野還是一分鐘沒耽擱,直接佔領曹八集,切斷了黃伯韜最後一條退路,完成合圍。三次耽擱,有一次能避免的話,就能退回徐州了。最終10萬人被全殲。

    第二,黃維兵團被圍殲是可以避免的。中野佔領宿縣,切斷了徐州蚌埠的聯絡,黃維劉汝明,李延年三個兵團北上,但是劉汝明李延年兩個滑頭怕被圍拖延行進,導致黃維位置突出,在雙堆集被中野包圍。此時黃維兵團12萬人戰鬥力強悍,如果強行突圍中野根本攔不住。黃維確實組織了一次突圍,沒想到負責突圍的主力師師長廖運周是老黨員,直接陣前起義,意不意外,驚不驚喜?但是廖運周帶走的只有一個師幾千人而已,根本沒傷到筋骨,再次突圍完全可以的。但從11月27到12月15日近二十天,黃維沒有主動出擊,一直在等救兵。他的救兵沒到,卻等來了華野的5個縱隊和3個炮團,12萬人被全殲。

    第三,邱清泉李彌兵團被圍殲是可以避免的。黃伯韜被消滅,黃維被圍之後,戰場態勢轉向對解放軍有利的一方,蔣介石決定儲存有生力量,放棄徐州。於是由杜聿明指揮邱清泉李彌孫元良三個兵團30萬人從徐州南撤,華野7個縱隊30萬人在後面追。原本直接撤退是能儲存主力的,畢竟華野連續作戰也是人困馬乏,兵力還不佔優勢。結果走到一半,老蔣又覺得拋棄12兵團這個主力太可惜了,命令杜聿明轉向去解救黃維!神來之筆,一錘定音,給華野充足的時間把邱清泉李彌合圍在了陳官莊。49年新年剛過,華野中野發起總攻,兩個兵團20多萬人被全殲。

    第四,孫元良兵團被殲滅是可以避免的。這個事情真是一個非常可笑的逗比事件,甚至有的教科書都把這事收錄進去了,就是人類歷史上最後一次大規模炸營!整個戰役中,孫元良的16兵團都是出工不出力,一直到撤離徐州。一出城他就好像知道老蔣要幹什麼,所以關掉電臺,不再接受命令,就是一個勁往南跑。果然老實人杜聿明聽了南京命令,帶著兩個兵團鑽進了包圍圈,大滑頭孫元良則帶著主力突圍成功了!突圍成功了!人才啊!抵達蕭縣時,還有4萬多人,如果到此為止,他會成為整個淮海戰場最耀眼的國軍將領。但是僅僅過了一夜,他就成為了最大的逗比。此時解放軍兵力使用已經達到極限,對這個兵團已經有心無力了,只是小部隊(一個連的樣子)象徵性的去騷擾了一下。孫元良兵團已是驚弓之鳥,到達蕭縣已經出了包圍圈,4萬多人都鬆了一口氣。但是宿營卻沒有派出任何警戒,面對小部隊騷擾立刻驚醒,意識完全迷亂了,精神幾近崩潰,發生了"炸營",自相攻擊,一個兵團4萬多人一下子全死在自相殘殺中,孫元良隻身逃脫。

    所以,淮海戰役是一場很經典的以弱勝強的戰役,一方面是國民黨那邊豬隊友,爛操作,最主要的是粟裕大將的卓越指揮能力,將兵力使用發揮到極致,以至於解放後被主席委以對臺重任。

  • 22 # 江山歸一統

    解放戰爭初期,蔣介石調集12萬兵力,由被稱為能文能武的黃埔高材生李默庵率領,進攻蘇中解放區,當時粟裕指揮的華中野戰軍只有3萬餘人,但粟裕將軍以靈活機動出神入化的戰術,七戰七捷,殲敵5萬多,這是全面內戰爆發以後,解放軍在全國戰場取得的第一個重大勝利,七場戰鬥,七種打法,有長途奔襲.圍點打援.聲東擊西等,展示了粟裕爐火純青的指揮藝術。

  • 23 # 燕山永固

    粟裕指揮的淮海戰役是解放戰爭戰略決戰的三大戰役中規模最大的戰役,粟裕以60萬軍隊打敗了國民黨80萬正規軍。是大兵團作戰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自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歷時66天。國民黨軍先後投入7個兵團、2個綏靖區,34個軍,86個師,共約80萬人,出動飛機高達2957架次。解放軍參戰部隊華東野戰軍16個縱隊,中原野戰軍7個縱隊,連同華東軍區、中原軍區地方部隊共約60萬人。戰役中共消滅國民黨軍徐州“剿總”前進指揮部及其所指揮的5個兵團部,22個軍部,56個師、1個綏靖區,正規軍連同其他部隊共555099人,約佔其參戰兵力的69%,其中俘虜320355人,斃傷171151人,投誠35093人,起義改編28500人。國民黨少將以上高階將領被俘124人,被擊斃6人,投誠22人,起義8人。以上戰果還不包括其潰散和逃亡人數。主要繳獲有火炮4215門,輕重機槍14503挺,長短槍151045支,飛機6架,坦克裝甲車215輛,汽車1747輛,馬車6680輛,炮彈120128發,槍彈2015.1萬發。

    淮海戰役自1948年11月6日開始,至1949年1月10日結束,共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我軍於碾莊(徐州以東)全殲敵軍10萬餘人,敵兵團司令黃百韜自殺。同時,攻克宿縣,完成對徐州的戰略包圍。第二階段,殲滅黃維兵團12個師,生俘黃維。敵孫元良兵團妄圖突圍,被殲滅。為配合平津戰役,對杜集團圍而不殲。第三階段,全殲邱清泉、李彌兩個兵團共30萬人,俘獲杜聿明,邱清泉自殺,李彌逃脫。

    這次戰役,我軍參戰部隊60萬人,敵軍先後出動兵力80萬人,歷時65天,共殲敵55.5萬餘人,使蔣介石在南線戰場上的精銳部隊被消滅乾淨,基本上解放了長江以北的華東和中原廣大地區,使國民黨統治中心南京處於人民解放軍的直接威脅之下。

    淮海戰役西起商丘,東至連雲港,北起薛城,南至廣大淮海地區,是一場決定國共兩黨命運的大決戰。

    我軍參戰部隊有陳毅、粟裕的華東野戰軍,25個縱隊,計40萬人。劉伯承、鄧小平的華中野戰軍,16個縱隊,計25萬人。敵軍參戰部隊有黃百韜兵團,計10餘萬人。黃維兵團10餘萬人。邱清泉、李彌,孫元良兵團共計30萬餘人。另加四個綏靖區的30萬兵力。(這些都是烏合之眾,為李延年部,馮治安部,劉汝明部,周巖部部)。

    第一階段:1948年11月6日起,我華野主要任務是殲滅黃百韜兵團。11月22日全殲黃兵團。

    第二階段:中野和華野(華野部分縱隊)聯手,收拾圍困在雙堆集的黃維兵團,至12月15日,黃維兵團土崩瓦解。

    第三階段:中野和華野集中全力圍困邱、李、孫兵團。對他們圍而不打,一方面我們暫時還沒這個能力,一方面我們也需要一個戰役休整事情,以逸待勞。最後在1949年1月10日將杜聿明集團殲滅。

    淮海戰役的意義就如毛澤東在戰役結束後的第四天,即1949年1月14日發表的關於時局的宣告中所說:“現在,人民解放軍無論在數量上士氣上和裝備上均優於國民黨反動派政府的殘餘軍事力量。至此,中國人民才開始吐了一口氣。現在情況很明顯,只要解放軍向殘餘的國民黨軍再作若干次重大攻擊,國民黨統治即將土崩瓦解,歸於消亡。

    淮海戰役的勝利,使長江中下游以北的廣大地區獲得解放,為解放軍渡江作戰奠定了基礎,淮海戰役也充分體現了粟裕大兵團作戰指揮能力,粟裕是當之無愧的戰略家,粟裕的戰神風采在淮海戰役中彰顯無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讀過的最絕望的句子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