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三顧茅廬中的三次,諸葛亮哪一次是真的沒有遇上劉皇叔
11
回覆列表
  • 1 # 職場提燈的小妖

    三顧茅廬,是指中國東漢末年劉備三次到臥龍崗諸葛亮躬耕之地請他出山輔佐自己的事件。此事件最早見於諸葛亮的《出師表》,該文提到劉備“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三國志》中對此僅有“凡三往,乃見”的簡略記述。《三國演義》對此事件進行了擴寫。三顧茅廬後來成為形容求賢若渴的成語,也用來指誠心誠意一再邀請。

    所以,三顧茅廬指的是招賢。

  • 2 # sddz以書潤心

    三顧茅廬,是歷史上有名的招賢故事。

    自從徐庶投靠劉備,劉備就開始意識到謀臣對他的重要。徐庶是是和他志同道合的人,可是曹操擄走了他的母親,又把徐庶騙到了許都。

    他們君臣相送的場面非常感人,或許是被劉備的誠心感動,徐庶折馬返回為劉備推薦了諸葛亮。

    第二天,劉備和張飛,關羽兄弟,帶上禮物去拜訪諸葛亮。這一次諸葛亮真的是外出了,只有書童在家。

    而幾天以後,劉備三兄弟冒雪前往,沒有見到諸葛亮,只見到了諸葛亮的弟弟,我們分析,這個時候的諸葛亮,應該在家,而是隱藏起來,暗中觀察劉備。劉備留下了招賢的書信。

    又過了一段時日。劉備三兄弟第三次拜訪諸葛亮。諸葛亮正在午睡,為了不打擾他,劉備站在門外等了些片刻,關羽,張飛都有些氣惱了,而劉備終於堅持,直到諸葛亮醒來。

    第三次拜訪終於成功。他們的談話,就是著名的《隆中對》,劉備招攬賢才的故事也被廣為傳頌,他得到諸葛亮猶如魚得水,看來他三顧茅廬是非常值得的。

  • 3 # 心靈青青

    首先三顧茅廬,是招賢

    劉備前兩次造訪,沒有見到諸葛亮,第三次正好諸葛亮在午睡,幾個時辰以後,睡足了的諸葛亮醒來口唸:“?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

    這首詩含義很深刻,杳有情趣,細細品來,美哉!諸葛亮頌完了詩,問的第一句話是:“有俗客來否”

  • 4 # 德平不惑

    一,結論:是招賢,也是應聘。

    二,理由:

    1.在那個沒有科舉的時代,社會的上升通道是非常狹窄的。

    2.那個資訊不發達的時代,靠什麼才能讓人知道自己,就是口口相傳。

    3.“舉孝廉”實際上就是一種廣告手段。

    4.諸葛亮作為一個寒族,無論有多大的能耐,如果沒有人舉薦,基本結局也都是埋沒鄉間。諸葛亮娶黃老的醜女兒,就是一種攀附,也是一種廣告宣傳。

    5.“臥龍先生”,實際也是一句廣告臺詞。

    6.劉備就是從徐庶的口中,才知道這句臺詞的幕後真人。所以諸葛亮一直也在打廣告應聘,等待合適的工作崗位,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

    7.劉備,一個無根無基的草莽創業者,空有一個亦真亦假的虛名,士族大家根本瞧不起他,也不可能折下身段跟他創業。人才匱乏是個必然。

    8.這個主人的身份適合諸葛亮,諸葛亮心知肚明,因為大家都是無根基,其他的那些也不會在意諸葛亮這個草根的,也不可能給他實現理想的機會。

    9.三顧茅廬,是大家誠意的考量,適可而止,少見不到誠意,多了就顯得過份,需求與供給就在三次叫價之間,達成交易。

    10.大家都是工具人,一個缺主,一個缺僕,利益交換的關係。

  • 5 # 南公懿

    劉備人才奇缺,特別是智謀超群之人。所以他需要請賢招賢,從這個角度講,三顧茅廬的確可以說是招聘(招賢),是前往人才所在地異地招聘。

    諸葛亮是名聞天下的奇才高士,自然有許多人想攬為所用,而他當然也是有選擇的,只有合他心意的明主,才肯輔佐,所以他一直在等,或者說一直在找合適的人選。從這個角度講諸葛亮也在招聘,招聘合格的人主,而劉備此時正是前往應聘的其中一個人主。

  • 6 # 小小飛賊

    大義上是招賢,實質是應聘。

    劉備為了招得賢良之士,三顧茅廬才見得諸葛亮,與諸葛亮暢談之後,收入麾下。表面看是招賢,其實是在應聘。

    劉備為了可以得到諸葛亮的輔佐,三次請求與諸葛亮相見;諸葛亮不相見,原因如下:

    其一是在觀察劉備的誠意,畢竟如果將來一起共事,前期都沒有誠意將來就更難說了;

    其二是在觀察劉備的為人,對賢士是否有極度的渴望,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求賢若渴的君主才能網路天下名仕,最後才可能成大事;

    其三是衡量劉備學識與胸懷,劉備與諸葛亮相見之後的談話就是諸葛亮為了衡量劉備學識與胸懷,對事物的看法決定君主對未來局勢的判斷,對於能否成事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由於傳統文化的影響,君臣觀念的束縛,雖說是招賢,實質上是去應聘,總不能說我劉備求你諸葛亮吧,我劉備是君主啊,雖然你厲害但是我也有面子的。

    換句話講,招賢的決定權在諸葛亮手中,我願不願意我說了算,你劉備來求我,我看你劉備還可以,我願意輔佐你;大面處還的給劉備面子,君君臣臣的綱常倫理還是要講的。

    所以說大義是招賢,其實在應聘。

  • 7 # 華嚴

    三顧茅廬:與其說是招賢,更不如說是招聘合作伙伴。

    因為當時的情況,如果沒有諸葛亮劉備即便是可以三分天下,那也是中了頭彩,屬於共同創業,劉備的老大,諸葛亮的副董事,說白了就是創業初期找幾個合夥人,一起打拼。

  • 8 # 老陳家的汪

    三顧茅廬顧名思義是三次到茅廬去!正常理解的話應該是去招賢,其實大家看過三國的話,都應該知道,劉備到茅廬去其實都是在請諸葛亮出山輔助自己,並表明展望統一天下的願景,也可以理解為應聘!

  • 9 # 那年明月

    首先,招賢說。根據《三國志·諸葛亮傳第五》“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

    《三國志》作為一部正史,這裡就很明顯的記錄了諸葛亮是劉備三顧茅廬請出山的,也就是劉備主動招賢。再根據諸葛亮的名篇《出師表》記載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更是有力的證明了招賢說。

    其次,應聘說。為何會有此說法呢,因為根據《魏略》記載,是諸葛亮主動去找的劉備。當時劉備屯兵樊城,曹操剛統一河北,諸葛亮知道曹操下一步就是要進攻荊州,於是主動去找劉備獻計,展示了一波才能,然後劉備認為諸葛亮有大才,以上客禮之。筆者認為,是諸葛亮先應聘,然後是劉備招賢,二者兼而有之。根據《三國志·諸葛亮傳第五》記載,諸葛亮每自比於管仲、樂毅,這就說明諸葛亮是有野心的人。他沒有去投奔曹操、孫權,其實就是在等劉備,他又怎麼可能把希望寄託于徐庶的推薦上。所以正常的情況應該是諸葛亮主動去找了劉備,並且展示了才能,但沒有留下輔佐劉備,因為此時他還不知道劉備的愛才之心。後面再經過徐庶推薦,劉備也見識過諸葛亮的才能,才會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

  • 10 # 阿柴歷史筆記

    三顧茅廬,在我看來你說是招賢還是應聘這不重要,因為我感覺吧兩者皆有,也可以是兩者皆無。在亂世中,一切都有可能,我們不妨把三顧茅廬中的兩個重要人物劉備、諸葛亮他們的相遇當成是一種緣分。正所謂緣分讓他們相遇嘛。我來講講二人的這段“孽緣”。

    一.故事發生的背景。官渡之戰中曹操大敗袁紹,勢力大增,無論是軍隊還是糧草幾乎碾壓當世所有的諸侯。趁著兵強馬壯,幹翻了劉備這個上任沒有多長時間的十八路諸侯劉備,劉備難過啊,恰逢此時,曹操為了得到劉備的軍師徐庶,謊稱徐母有病,騙其會當時的都城許昌。

    二.徐庶自知這是個陰謀,但為了自己的老母,實在沒有辦法。面對對自己有知遇之恩的劉備,不忍心看沒有一個賢才能幫他。徐庶走之前告訴劉備,南陽臥龍崗有個隱居的孔明先生,此人的才能是我的數倍,有了他足以讓你得到天下。正是徐庶的話,才成就了這段“姻緣”,才有了劉玄德後來的三顧茅廬。

    三.劉備帶著自己的桃源結義兄弟來到臥龍崗後,恰逢孔明先生出遊了,書童不知先生什麼時候回來。由此可見,諸葛亮好像一個仙風道骨的居士,有點世外高人的感覺。第二次劉備去了亦然無果,但好歹留下了一封書信。這封書信可不就是一封“情書”嗎。當然也為下次見面打好了基礎。第三次去,正好過年,我認為諸葛亮應該是算到劉備會去,自然就在家中等候,畢竟孔明先生上知天文,下曉地理。這次諸葛亮在睡覺,劉備讓兄弟三人在外等候,但你說諸葛亮是真的在睡覺嗎,這是不是在考驗劉備,無從而知。

    四.雙方互相作揖之後,才開始高談闊論。劉備告訴孔明,自己想平定天下,想要得到先生的幫助。諸葛亮深知他的用意,分析了當下的局勢,北有曹操,東有孫權,提出得到西川可成就大業。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三分天下的由來,劉備頓然大悟,敬佩之致。

    五.二人的結合不僅有主觀因素,還有客觀因素。劉備畢竟是漢朝的皇叔,諸葛亮深知輔佐他自然是振興漢室。劉備為人坦蕩,頗有大義。跟了他,自然不會受委屈。諸葛亮畢竟一身雄才大志,必須要有平臺施展自己的抱負,劉備是最佳人選,出身是漢室的血統,民間不會有太多微詞。二人惺惺相惜,諸葛亮得到了用武之地,劉備死後,諸葛亮扔至死不渝,仍想著恢復漢室,平定中原為己任。後世在其成名作《出師表》中看到了他的赤膽忠心。他們二人從開始的無論是招賢還是應聘,到後來變成的不就是“愛情”嗎,這冥冥之中二人緣分就表現了出來。

    諸葛亮劉備的結合可謂“天作之合”啊。

  • 11 # 紅了個飛

    對於孔明來說,這算是應聘吧,首先他要考慮自己的主公有沒有能力值得他去輔佐,看他的品德要不要去輔助。

    劉皇叔而言這就是招賢了。

  • 12 # 父母年代記憶

    曹、劉、孫,哪家強?

    現在經常有人說,諸葛亮選劉備,那是投機。因為當時在別的勢力裡,早就人才濟濟了,諸葛亮去了得論資排輩。用諸葛亮自己的話說,就是“中國饒士大夫”,北方人才太多了。而劉備是支潛力股,跟著劉備,混入核心管理層的機會大得多。

    這種說法也不是一點道理沒有,但一定不是諸葛亮選劉備的主要原因。

    當時經過小二十年的混戰,漢末群雄已經亡的亡、降的降了,剩下的也淨是半死不活的。真正力量雄厚的,其實只剩下曹、劉、孫三家。不過這時候的劉,指的不是劉備,而是荊州的劉表。

    我們先來說曹操。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雄踞北方,在政治和軍事上優勢最大,隱隱有一統天下的趨勢。放在今天說,曹老闆就是一個財大氣粗的央企,他自己也穩居福布斯榜首。你去給他刷個廁所,掙得可能都比創業的小老闆多,而且還省心。

    再看劉表。劉表是漢室宗親,在荊州統治了十多年,拓地千里,帶甲十萬,而且有世家大族的支援,政權穩定。諸葛亮管劉表叫姨父,管蔡瑁叫舅舅,管黃承彥叫爹,又有大V龐德公幫帶。這就好比一個保守穩定的老國企,就開在自己家門口,一把手和一幫大股東、高管全是自己的親戚,那走個內部推薦簡直輕而易舉。(雖然這幫人絕大多數都是塑膠親戚。)

    接下來說孫權。孫權不姓劉,手裡也沒有劉皇帝,但有孫策打下的基礎,又有一幫文臣武將輔佐,江東政權蒸蒸日上。他是地方上,勢頭正盛的大型民企。諸葛亮的親大哥諸葛瑾,這時候已經來到江東,在當地名望越來越大,很受孫權重視。諸葛亮要投奔孫權,也是諸葛瑾一句話的事兒。

    總而言之,曹、劉、孫三家是各有各的優勢,諸葛亮無論選哪家其實都不虧。

    而劉備是什麼情況呢?辛辛苦苦二十年,勉強佔過徐州,結果現在依然寄人籬下,在劉表手下當客將。他現在就一破產小老闆,唯一自豪的,也就是說一句:哥曾經闊過。

    這時候別說別人不看好他,連劉備自己都覺得很失敗。有一次劉備發現大腿上長了好多肥肉,竟然哭了。劉表問玄德你怎麼了?劉備很感慨,說我以前常年在戰場上騎馬,大腿的肥肉都沒了。現在不騎了,這些肉又都長回來了。時間過得飛快,我都老了,還沒混出個人樣來,所以我很難過。(見《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裴注引《九州春秋》)

    備住荊州數年,嘗於表坐起至廁,見髀裡肉生,慨然流涕。還坐,表怪問備,備曰:“吾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騎,髀裡肉生。日月若馳,老將至矣,而功業不建,是以悲耳。”

    連劉備自己都很迷茫,不知道明天在哪兒。咱們不開上帝視角,是你,你敢選擇這麼迷茫的老闆嗎?

    可諸葛亮就敢選,而且用事實證明他選對了,還把一個地攤都快擺不下去的個體戶,搞成了全國前三強,他自己更是名垂青史。這裡邊,就有諸葛亮選老闆的秘訣了。

    三觀神契合

    在擇業這個問題上,諸葛亮應該是從三方面考慮的。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職業發展方向要一致。

    現代人力資源開發有一個職能,叫職業開發。就是說組織在培養人才的時候,要幫助他進行未來的職業規劃。職業開發有一個最基礎的前提,叫個人職業目標與組織目標相一致。也就是說個人跟組織在大方向上、價值觀上要一致。找工作也一樣,一個公司要做人工智慧,你非要做影視劇;你想做質量優質的產品,公司天天搞假冒偽劣。這種情況下,這個工作你都幹不下去。

    諸葛亮的目標和價值觀是什麼呢?

    諸葛亮要廓清宇內,興復漢室,讓天下太平。這是他的最終職業目標。所以他要找的老闆,一定是公正、廉潔、愛民的,還要有進取心,有能力,如果是漢室宗親那就更好了。

    根據這個標準,我們先來看看曹操。諸葛亮和曹操在深層次的價值觀上有嚴重衝突。

    曹操的父親曹嵩,是個勾結宦官的鉅貪(他是宦官曹騰的養子,這個大家都知道)。從當大司農,到當上太尉,曹嵩一共花了1億萬錢。(見《後漢書·曹騰傳》附《曹嵩傳》、《太平御覽》引華嶠《漢後書》)

    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把曹嵩的工資(月俸)、年終獎(臘賜)、過節費(春賜)折算一下,一年大概有30多萬錢。(月俸根據《續漢志·百官志五》折算,臘賜根據《後漢書·何敞傳》注引《漢官儀》折算。春賜根據《通典》卷三五《職官祿秩》)

    他還有爵位,還要置辦田產,這些也有一定收入,我們假設這些跟工資水平持平。那麼曹嵩一年的合法收入是60萬。曹嵩要攢1億萬,靠合法所得,得166.7萬年。我們都知道,在歷史教科書裡提到的中國最早的人類元謀人,才在170萬年前出現。這哥們當官貪了多少,大家自己琢磨。

    10億萬這個數字看上去很誇張,雖然值得懷疑,但曹嵩是鉅貪這個是沒跑的。漢末,曹嵩來到琅邪避難。而諸葛亮從後來他廉潔奉公的主張和做法來看,估計從小受到的教育是比較正統的。十來歲又正好是三觀開始形成、也比較容易對社會陰暗面憤青的年齡。諸葛亮跟曹嵩住在一個郡裡,那對曹家是什麼印象,也就可想而知了。

    這麼一個鉅貪,後來去投奔曹操的時候被殺了,曹操卻因此來進攻徐州牧陶謙,屠殺徐州的老百姓,諸葛亮離開家鄉輾轉來荊州,多少是拜他所賜。

    曹嵩的貪婪,諸葛亮是有所見聞的;曹操的殘暴,是諸葛亮親身經歷的。曹家在他眼裡是這麼個印象,再加上後來又要篡漢,諸葛亮怎麼可能輔佐曹操?

    話說回來,當初曹操在徐州搞屠殺的時候,突然有一支援軍,冒死擋了曹操一下。雖然還是沒擋住,但多少給徐州人民一點希望。

    這個不怕死,來懟曹操的人,正是劉備。

    當時劉備已經是平原國相了,算是個地級市長。在青徐一帶有了點名望。早年關東諸侯討伐董卓,曹操去了,孫權的父親孫堅去了。劉備那時候連個縣令都不是,但也積極響應。(見《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裴注引《英雄記》)他後來到平原國,把這裡治得井井有條,又禮賢下士,深得民心。孔融被黃巾軍圍得很痛苦的時候,想到的也是找劉備求援。可見劉備的“仁義”,並不是小說一味吹捧,歷史上他確實是這樣一個人。

    陶謙這次被曹操攻擊,就近去找公孫瓚的屬下求援,劉備也帶兵跟著來了。最後曹操因為呂布襲擊兗州大本營,被迫退兵。陶謙就給了劉備一支部隊,劉備乾脆留下來跟了陶謙。

    不管劉備是出於什麼動機,但是在徐州人民來看,這個人敢在曹操屠刀底下,幫著大家來擋刀,那簡直就是救世主。一個愛民如子,救民於水火,敢擔當的形象,逐漸在徐州豎立起來。陶謙後來讓徐州,跟這個也有一定關係。諸葛亮對劉備的好感,也就是從此時開始的。

    恰巧,劉備還是漢室後裔,還一直跟曹操死磕,而且積極進取,想成就一番大事業,這跟劉表也不一樣。

    劉表也是漢室後裔,他是個名士,治國有一套,放在治世是宰相之才。可是放在亂世,他就只能守境安民。何況劉表已經老了,沒進取心了。官渡之戰的時候,劉備曾經建議劉表乘機偷襲曹操,劉表拖了半天最後不了了之。荊州的這些世家大族,尤其是蔡瑁、蒯越這些人,也沒什麼爭奪天下的心思。整個荊州越來越像個混吃等死的老爺車,諸葛亮雖然在荊州有很多政治資源,但他不想跟著荊州陪葬。

    所以,對於諸葛亮來說,跟曹操、劉表確實是話不投機半句多。而從職業發展和價值觀上來看,劉備簡直跟諸葛亮神契合。

    賢我,盡我

    解決了職業發展方向和價值觀,那接下來就是,諸葛亮對這份工作,提出的具體要求是什麼呢?

    我們找工作,最常犯的錯誤,就是對自己認識不清楚,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別人去央企,說央企錢多,於是自己也去了央企,到那兒發現我可能最想要的不是錢,而是創意文化;別人去創業,說創業能鍛鍊人,於是自己也去了創業公司,結果發現自己想要的不是鍛鍊而是穩定。

    諸葛亮想要的,是一個實現平生所願的大平臺。至於票子、位子,諸葛亮沒有太高要求。如果真的只是為了錢和權,他完全可以去找曹操、劉表,這兩個不行還有孫權。

    我們看古今中外,那些成大事者,在一開始,對金錢、權力都沒有特別執念的追求。這就是無欲則剛,你沒那麼大的物質慾望了,很多事情就能看得比別人更清晰,更能面對你自己的核心需求。

    諸葛亮的要求就一條,非常簡單,但是非常難做到。

    就是“賢我,盡我”。

    賢我,說的是能認識到我是個人才,不能拿我當個什麼都不會的一般人;盡我,說的是真正讓我的才能發揮出來。

    這條要求在他見劉備的時候,沒有明確提出來。但是赤壁之戰以後,張昭曾經來挖牆腳,希望諸葛亮加入江東。諸葛亮的回答是:

    孫將軍可謂人主,然觀其度,能賢亮而不能盡亮,吾是以不留。(《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裴注引《袁子》)

    就是說,孫權是個很有能力的領導,但是我看他的度量,能認識到我是個人才,卻不能讓我充分發揮才能,所以我不能留下。

    諸葛亮怎麼就肯定,劉備能“賢他盡他”呢?

    這裡面有一些感性色彩,比如前面說的諸葛亮本身對劉備印象就不錯。還有一點也非常重要,那就是他的鐵哥兒們徐庶,就在劉備那裡。

    其實三顧茅廬這個事兒,一定程度上也是一次內推,徐庶把諸葛亮推薦給了劉備。但是我們經常看到的是內推給的機會,卻沒有注意這實際上也是一次資訊溝通。劉備是個什麼樣的人,他重不重視人才,能不能專人專用,發揮人才的長處,他的團隊有什麼問題,需要什麼,這些透過徐庶,諸葛亮都能充分了解。所以還是前面講的,朋友很重要,朋友不僅可以給你提供機會,還能為你提供真實資訊,所以找工作,尤其想找到非常合適的工作,離開朋友,離開圈子,哪怕你聰明如諸葛亮,那都是很難辦到的。

    知道了自己想要什麼,對方也能給。接下來,才是我們平時最重視的一項工作:對方想要什麼,我能不能給。

    劉備需要什麼,徐庶早就透露給諸葛亮了。諸葛亮憑著《草廬對》面試成功,使劉備折服,那絕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對症下藥。

  • 13 # 東宮彧卿

    漢末,黃巾事起,天下大亂,曹操坐據朝廷,孫權擁兵東吳,漢宗室豫州牧劉備聽徐庶和司馬徽說諸葛亮很有學識,又有才能,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襄陽古隆中(今襄樊市西)去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只得失望地回去。不久,劉備又和關羽、張飛冒著大風雪第二次去請。不料諸葛亮又出外閒遊去了。張飛本不願意再來,見諸葛亮不在家,就催著要回去。劉備只好留下一封信,表達自己對諸葛亮的敬佩和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挽救國家危險局面的意思。 過了一段時間,劉備吃了三天素之後,準備再去請諸葛亮。關羽說諸葛亮也許是徒有虛名,未必有真才實學,不用去了。張飛卻主張由他一個人去叫,如他不來,就用繩子把他捆來。劉備把張飛責備了一頓,又和他倆第三次請諸葛亮。當他們到諸葛亮家前,已經是中午,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站到諸葛亮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

    諸葛亮見到劉備有志替國家做事,而且誠懇地請他幫助,就出來全力幫助劉備建立蜀漢皇朝。

    劉備三顧茅廬是蜀漢歷史上一件重要的事情,所以是招賢,諸葛亮未出山之前,劉備手中的人均屬中等人才,想要定國安邦,必須要有一個像諸葛亮這樣的人才,當時不是有這樣一句話:“臥龍,鳳雛得一可得天下。”再加上徐庶的推薦,劉備找諸葛亮是必然的,他為了實現自己的抱負,當然要找諸葛亮這樣的人才。

  • 14 # 昨天即歷史

    三顧茅廬,是招賢還是應聘?我認為應該是諸葛亮化主動為被動的應聘和劉備上門式求賢的結合。

    先說應聘,諸葛亮本身是反感這種方式的,當年徐庶向劉備走馬薦諸葛,怕孔明不答應,專門去他家叮囑一番,諸葛亮懟他一句“君以我為享祭之犧牲乎?"言下之意,對這種被獻來獻去的應聘方式很不以為然。

    但如果就此說諸葛亮安心歸隱,則大錯特錯,若是安心做個“躬耕於南陽"的農夫,劉備三顧茅廬時,孔明又怎能拿出國家地圖,縱論天下三分呢?

    所以說,諸葛亮就是蟄伏,就是在等一個機會。曹魏集團和東吳集團已經人才濟濟,唯獨劉備到處依附,惶惶如喪家之犬,缺少一個智囊管家,但是主動找上門,得來的容易,就不會被珍惜,也顯得不值錢,想應聘也得化主動去求職為被求,才名傳出去,專等人來聘,歷史上玩這套把戲的大才也多了,比如姜子牙,也不主動上門應聘,而是在渭水河畔,水面以上直鉤無餌釣魚,專等周文王來請。

    再說招賢,歷史上蓋招賢館,頒求賢令的領導可不少,到處依附的劉備更是求賢若渴,但以他三顧茅廬時的綜合實力,大概真不好招,所以一聽徐庶推薦諸葛亮,立刻馬不停蹄地上門求賢去了,想貼個招賢令,就有賢才主動上門,還不太容易,劉備除了仁義的名聲外,其它方面還真達不到足以讓賢才主動應聘的標準。

    綜上所述,三顧茅廬,更像是諸葛亮化主動為被動的“釣魚式應聘"和劉備上門式求賢相互成就的一段佳話。

  • 15 # 楚國農民

    第一次

    試探劉備的誠意如何,也初步驗證劉備的為人。

    第二次

    如果真的存在是真沒有遇到,那麼最有可能就是這一次了。因為前面有試探、驗證,後面有隆中對—三分天下。

    第三次

    良臣遇明君,把酒論天下。

  • 16 # 解衣欲睡

    三顧茅廬是是三國時期的一段佳話。被傳誦至今,但也有人對三顧茅廬的真實性提出了質疑。有人認為,諸葛亮是自己去拜見劉備的。如果真是這樣,那我們況且,把它稱為應聘。那麼三顧茅廬則算是劉備招賢納士。

    據考證,《三國志》之外的其他歷史資料,並沒有提到過三顧茅廬的記載。縱觀整個三國時期的史料,以及相關的歷史人物當中,沒有任何人提到過劉備三顧於諸葛亮。這個在後世被稱為禮賢下士的典範事蹟,在三國時期竟然無人提起,因此,才有了更多的人對次表示懷疑。

    根據《魏略》和《九州春秋》的相關記載,我們知道,劉備和諸葛亮在三顧茅廬之前就已經認識。甚至於諸葛亮還給劉備提過很多的建議,但是這個時候的諸葛亮並沒有引起劉備的重視。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當時的諸葛亮還比較年輕。諸葛亮師出無名劉備對他也不瞭解,所以並沒有把他放在眼裡。

    因此如何從根本不把對方放在眼裡,轉變到三顧茅廬把諸葛亮請出山。很難想象之間經歷了什麼?為什麼會發生如此大的改變,相關的史料沒有記載。缺少了中間這個態度轉變等我過程看上去好像有些矛盾。與三國時期郭嘉初見曹操時的情況相比較。顯得三顧茅廬的故事更加不可靠。

    郭嘉與曹操初次見面一番天下大勢的分析之後。只聽見曹操感慨說:“能使我安天下者,必此人。”甚至有人懷疑《出師表》也是杜撰的,所以三顧茅廬就更加不可信了。

    諸葛亮和劉備剛認識的時候。接觸較少,互相不瞭解,劉備並沒有把諸葛亮看得很重,甚至不放在眼裡。當時的劉備在恢復漢室的偉大目標過程中面臨很多的問題。而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心裡有很多的計謀面對困惑不已的劉備給出一兩個計謀,並不能算是諸葛亮想要在劉備的下面做官謀職。

    倒是與劉備一來二去的相處過程中,劉備逐漸看到了諸葛亮出類拔萃另外的一面。這是人與人相處相互瞭解的一個過程。因此萌生了想要諸葛亮來輔佐自己的想法。這個時候諸葛亮卻退縮了。這個退縮是有理由的,與諸葛亮的家庭和人生經歷有關係。諸葛亮從小多災多難,七八歲的時候父母親早死,跟著自己的叔父顛沛流離,看盡人間戰亂帶來的家破人亡、生死無常,一直到成年以後才得以穩定下來。叔父死後帶著弟弟一起定居在襄陽城邊上。

    這樣的人生經歷導致諸葛亮在面對劉被邀請的時候。顧慮太多完全是情理之中。一方面考慮劉備是不是真心的賞識自己的才華,另外一方面,最終答應劉備出山,實在是盛情難卻。雖然相關的史料記載非常少,但是這並不是否定一個現象真實性的依據。相反,有史料記載也不一定完全都是真實的,所以根據人物的童年經歷、他的家庭、他受過的教育等等,綜合的來考量,我覺得會更加的客觀,更加的接近於事實。

  • 17 # 藍海動漫

    三顧茅廬我認為是招賢,因在三顧茅廬之前,劉關張三個一直過著寄人籬下的流浪生活,三國鼎立的局面形成之前但凡是手握重兵著,三人幾乎都投奔過。單單徐州之事幾次體現三人需要一個軍師,而且是要劉備信服的人,劉備很多事情要都要名,而忽略了若要成就大事必考慮其利。另因劉關張三人為結義兄弟,很多事情處理上為這種關係掣肘,所謂當局者迷,三人幾經輾轉終於尋到諸葛亮,諸葛亮加入陣營之後對軍隊的制度及人事排程運作得當。後才有了三國鼎立的大好局面。

  • 18 # 史客不輕鬆

    劉備三顧茅廬,應該起源於徐庶。當時劉備被曹操打敗,無奈便歸順了劉表,駐紮在新野。在徐庶的策劃下劉備生平打了幾個勝仗。顛沛流離了大半生,劉備還是一無所有。按道理來說擁有關羽張飛趙雲等這些一流戰將,還怎麼都打不贏仗。只能說缺一些優秀的謀士才是最致命的缺陷。直到擁有了徐庶後,劉備打了勝仗,興奮的都哭出來了。這個時候曹操以徐庶母親為由頭逼得徐庶不得不離開劉備去侍奉老母。劉備當時真是捨不得啊,可是沒辦法呀。 結果徐庶臨走前告訴劉備,南陽隆中有個臥龍崗,裡面住著一個高人叫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先生,能力勝自己百倍。劉備眼看留徐庶實在不成,但那時他已經知道優秀的謀士對於他這個團隊有多重要。所以下定決心,誠心,恆心也要請孔明出身助自己。不然要恢復什麼大漢天下就是一句痴人夢話。所以就親率關羽張飛,三兄弟三顧茅廬,終於用誠心打動了諸葛亮,使其決然出山,全力輔助劉備,從就而天下三分,劉備得一。 因此,劉備三顧茅廬是招賢,這是劉備這輩子做出的最正確的一件事。

  • 19 # 同城速運貨運搬家

    三顧茅廬是講述了劉備為了請一位好軍師而去找諸葛亮,結果去了兩次都沒見著,終於在第三次找到了諸葛亮。他們在一起商討對戰策略。

    劉備為找到一位好軍師而在冰天雪地之時一次次不顧自己的身份去找諸葛亮,可見劉備為了國安而不顧一切的作為

    劉備不僅對諸葛亮的真誠劉備不僅對諸葛亮的真誠讓我感動,他愛才、尊才的品格也令我久 久難忘。諸葛亮出山後,一生追隨劉備,而劉備對諸葛亮也處處尊敬,甚至在臨終託孤時,讓諸葛亮擔起復漢的重任。正是由於這份真誠,讓諸葛亮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讓我感動,他愛才、尊才的品格也令我久 久難忘。諸葛亮出山後,一生追隨劉備,而劉備對諸葛亮也處處尊敬,甚至在臨終託孤時,讓諸葛亮擔起復漢的重任。正是由於這份真誠,讓諸葛亮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 20 # 大王愛酸菜

    三顧茅廬出自《三國演義》,劉備屯兵新野時,在徐庶的建議下,聽說臥龍崗有個奇才,如果能夠的他的幫助,就能夠在天下之中有一席之地,因此就引發了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第一次去,諸葛亮不在,第二次去見到的是諸葛亮的弟弟,第三次才真正見到了諸葛亮,但是這三次之中只有第一次是諸葛亮真沒有見到劉備,第二次只不過是想試探劉備的心性而已。

    那麼這個故事到底是招賢還是應聘呢?讓我給大家分析一下。

    首先,我們從劉備的選擇看,劉備選擇去拜見諸葛亮,是因為徐庶的推薦,聽說很有能力,所以親自去拜見,所以從這看,這屬於招賢。

    然後,我們再從諸葛亮的角度看,當時天下大亂,劉備這時剛被曹操打敗,要是作為一個好前途考慮,諸葛亮應該去投靠曹操,而不是劉備,但是呢,並沒有,並且諸葛亮在劉備在新野屯兵這麼長時間,對於一個有才華的知識青年來說,能夠拜見左右天下的人肯定很榮幸,但是並沒有去,而是在劉備三次拜見之後,被劉備感動,跟了劉備,這說明也是招賢,而不是自己去應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梁帝制造赤焰慘案,梅長蘇對梁帝,蒞陽公主都沒有感情了,為什麼對靖王,太皇太后還有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