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滄海一粟7528

    明朝的土木堡之戰,確實不該發生,令人十分惋惜,因為土木堡之變,不是因為明軍戰鬥力不行,而是明軍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指揮官。由於朱祁鎮和王振的亂指揮才導致全軍覆沒。

    如果朱高煦活著,單憑朱高煦的軍事能力,是不會發生的,但也不一定,因為還要看朱高煦怎麼個活法。

    如果是被圈禁那也是然並卵,這跟死了沒兩樣,你一個曾經和自己爺爺父親爭奪過皇位的人,朱祁鎮會讓他再次統帥大軍嗎?不會,朱高煦只能被圈禁而且還會被看的更嚴。

    如果朱高煦是王爺,那也不會對土木堡之變有任何影響,因為朱高煦就算不造反,朱瞻基也會想盡一切辦法廢了朱高煦的軍權,朱祁鎮更不敢賦予兵權,沒兵權朱高煦憑一己之力連戰場都上不了。

    如果朱高煦是皇帝,那結果就不一樣了,前面我說過朱高煦雖然政治低能,人品也不咋的,但軍事上還是有兩下子的,如果也先敢在朱高煦在位的時候進攻明朝,那就是找死。也先進攻明朝的時候,只是剛剛收復蒙古諸部,再加上他是“挾天子令諸侯”內部並不穩,他能打敗明軍全因朱祁鎮無能,如果換成軍事素養較好的朱高煦,那戰爭結果就是另說了。

    不過以朱高煦的政治能力,也先進攻明朝的時候,明朝有沒有土木堡爆發前的國力就另說了,畢竟戰爭除了比軍事還要比政治和經濟。

  • 2 # 風情漸漸依舊

    正統十四年(1449年)瓦剌太師也先屢次入侵明朝邊境,明英宗親率二十萬精銳大軍出征。

    在歸途中遭遇瓦剌多次襲擊,大同、宣府接連失守,餘下部隊移師於土木堡被困,明軍戰敗投降,傷亡過半,明英宗朱祁鎮被俘。這次出征很戲劇化,明英宗帶著明朝精銳部隊,在諸多優勢上明朝三大營第一次經歷失敗性,毀滅性的戰役,以漢王朱高煦的軍事能力,根本不會犯這麼低階的軍事錯誤,甚至一個普通的將領也輕易可以駕馭這場戰爭的主動權。

    匆匆組建部隊,便御駕親征

    由於組織不當,雖然一切軍政事務皆由王振專斷,朱祁鎮更要負全責,明英宗盡準備了不到十天,就帶大批王公大臣與太監們御駕出征了,明軍從京師出發時,合計三大營與全部上直軍,規模當在二十三萬上下。號稱20萬大軍,其中包含5萬騎兵,浩浩蕩蕩出嘉峪關。這支部隊是明朝精銳也是數次重創蒙古騎兵,但是被草草的拉上了修羅場。

    明英宗不知兵事

    明軍出征雖然臨時組建的20萬部隊,但是卻是精銳盡出,也先當時的部隊總和也就5萬左右,也先躲都躲來不及更不可能主動來挑戰,明軍過宣府,沒有遭遇任何敵軍,就這樣一路向西開住大同。同時進攻大同的部隊馬上向北撤兵,以避明朝騎兵的鋒芒。

    明軍內部後撤時路線規劃之爭

    明朝君臣聽說也先又開始攻大同,不但不敢分一些步兵去協助守城,而且跑的更快,明軍的後防騎兵部隊被擊潰,明朝大軍來到土木堡,建戰壕工事,準備防禦瓦剌騎兵,打算堅守待援,雖然大同,宣府等地的騎兵雖不多,但應能及時趕到,只要步騎有效配合,雖不能勝,但也能憑優人數優勢,大量消耗敵人的騎兵力量,雖然不能贏得這場戰爭,但是不至於被俘,更不至於盡損三大營的精銳。

    為將者,盲目分兵,構和畏戰更是兵之大忌。

    瓦刺先鋒對土木堡合圍後,於是就派出使者,到明軍中,持書議和,不分敵我實力周圍環境,明英宗便答應了義和條件,不等瓦剌撤軍朱祁鎮就領著部隊出挖好的壕溝,把自己完全暴露給瓦刺騎兵的面前。朱高煦隨父親起兵靖難,隨軍出征經歷大小無數場戰役,經常作為前鋒多次從危難中走出來,,累立戰功的大將,深知為將者自古只便有實力不濟,以戰逼和,實力相當的情況下,讓別人制約和談,更讓兵員人無鬥志,敵必辱之。

  • 3 # 你dayed

    土木堡之變是大明帝國內部的一次政治洗牌,也先的南侵只是導火索,一個建立了90年的王朝,土地人口已經達到飽和。在這種背景下,對土地和人力資源極度渴望的地主階級,工商階級的政治代表文官集團,與皇權支援的太監集團,日趨末落的軍事貴族集團。矛盾已經到了不可調和的關口。這個時候的對外戰爭,就是雙方博弈的焦點。最後以皇權的失敗告終。自此以後皇帝再也無法染指兵權,中央政府再也無力控制土地兼併和商業稅收的流失。

  • 4 # 集訊錄

    還是會發生的,畢竟漢王朱高煦不是皇帝,有皇帝在就能壓制他,即使他有通天的本領也是使不出來的,而且正統皇帝也不可能把軍權全交給朱高熙吧。

  • 5 # freemaneee

    土木堡之變表面上看是明英宗及王振的無能指揮,英宗從未親臨戰陣,王振又是個無能宦官處處干擾指揮才致使明軍戰敗,但歷史是有他的必然性的,土木堡之變不僅僅這麼簡單。

    第一個原因是明軍戰鬥方式的模式化,複雜的戰陣,在中原地區丘陵,山地,諸多城池之中可以從容的鋪展,降低損失,面對騎兵可以產生極好的效果,但是蒙古高原的地形特點就是平,一馬平川,沒有有利地型作為依託,騎兵一衝,都得垮,所以必須依賴於火銃大炮,朱棣時代設定的三大營神機營投入最大,保護的最好,三千營和五軍營都是可以隨意揮霍,對火器的過度依賴,必然導致後勤的供應更加複雜,長此以往,戰鬥方式成為了套路,過度的依賴補給,無人敢於搏命。

    第二個原因是皇帝死的太早,英宗很小就繼成大統,雖然有著漢武帝般的宏圖大志,但是沒有武帝天才的戰略構想,又想著繼承祖輩傳統,外加朝臣喪失血性,才促成了這次荒唐的出兵。

    第三個原因是朱棣的原因,就是他太喜歡御駕親征了,中國的政體之下,皇帝是神的象徵,國家支柱,皇帝的任何一舉一動能會影響軍心,皇帝作為最高統帥位於開闊大平原,是絕對沒有拼命的想法,主帥不敢搏命,還有誰敢,這就是為什麼歷代皇帝即便強如李世民都不親征突厥的原因,朱棣親征兩次就夠了後續幾次大多無用,反而使明軍戰法變得機械,單一,喪失了冒險的決心。這個頭開的並不好,搞的子孫也想效仿。當然這只是一個影響極小的因素。

    當然最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英宗及王振的無能,這兩人都是想要幹大事的人,但是志大才疏。

  • 6 # 論史君

    最近熱播的《大明風華》演到“土木堡之變”的時候,估計電視劇前的很多觀眾都捏緊了拳頭!三大營的幾十萬精銳,就這樣被一個不懂軍事的皇帝和一個只知道巴結主子的太監活生生地給葬送了!自此以後,明王朝對草原民族的戰略態勢由主動進攻轉為防禦性為主。可以說,明朝開始走下坡路,正是從“土木堡之變”開始的。

    那麼,可能會有人問,要是漢王朱高煦還在的話,“土木堡之變”會不會發生,我認為是不會發生的。

    首先,拋去其他的因素不談,單從軍事才能而言的話,朱高煦的軍事才能完全是可以碾壓朱祁鎮的,畢竟朱高煦這哥們雖然政治才能不咋地,但在軍事方面可以說是是僅次於他爹朱棣的,好歹人家也是跟著朱棣從死人堆裡摸爬滾打練出來的,所以軍事指揮方面要比少不更事,自幼在深宮中從沒打過仗的朱祁鎮要強太多。因此,土木堡之變時如果朱高煦還在的話,可能不會發生。

    明史《朱高煦傳》之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白溝河之戰,白成祖幾為瞿能所及,高煦帥精騎數千,直前決戰,斬能父子於陣。及成祖東昌之敗,張玉戰死,成祖隻身走,適高煦引師至,擊退南軍…… ”

    在後來的戰爭中,朱高煦也多次解救成祖於危難之中,可以說十分驍勇善戰了,這也是成祖為什麼寵愛他的原因,甚至因為他而一度想要廢掉太子。

    因此,從這兒我們可以看出,朱高煦在軍事才能上是沒問題的,當時若是有他在的話,明朝也不至於發生“土木堡之變”。

    之所以會發生“土木堡之變”,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明英宗朱祁鎮和王振不懂軍事,將軍隊駐紮在沒有城池作為依託的地方,最終被瓦剌佔了先機,全殲明軍三大營精銳。如果朱高煦在的話,以他的軍事才能和他的身份是完全可以阻止這場悲劇發生的,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建立在他沒有二心的情況下。

    如果朱高煦為皇帝的話,在征討瓦剌的途中,我覺得他是不會犯如此愚蠢而又低階的錯誤,因為在沒有城市作為大後方的地方駐軍是兵家之大忌,作為曾經統帥一方的朱高煦是不會這種低階的錯誤的。

    而且自成祖登基以來,明朝的主要作戰物件便是瓦剌,作為成祖次子的朱高煦,他跟隨朱棣南征北戰,與瓦剌交手的次數數不勝數,因此,他對瓦剌人的作戰方式等都是極為熟悉的,有他在的話,“土木堡之變”或許不會發生。

    因此,綜上所述,我覺得朱高煦在的話,他是不會讓軍隊葬送在瓦剌人的手裡的。

  • 7 # 玉面二郎

    土木堡之變是拖出來的,俗話說兵貴神速,明軍剛好把所有不該犯的錯誤全犯了一遍。雖然朱高煦是個志大才疏之輩,但是一個普通將領都不會發生這些低階錯誤。因此樊忠臨死前也要捶死那個禍國殃民的王振

  • 8 # 煮酒漁樵

    我是閒翻古書笑談歷史,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土木堡之變,如果漢王朱高煦在,一樣發生。論軍事才能,當時隨軍出征的有名將英國公張輔啊,這是從靖難之時就在戰場廝殺的名將,曾經平定安南,是朱棣時代主要的軍事將領。多次跟隨朱棣出征。

    土木堡之變並不單純是軍事指揮上失誤的問題,其背後有著錯綜複雜的原因,牽扯著朝廷各方勢力的博弈,而這種博弈首先體現在軍隊的戰鬥力上。

    這時候的京營已經不是朱棣時代的京營了,首先,隨著明仁宗朱高熾登基之後,開始崇文抑武,軍事貴族們沒有仗打,勢力大減,逐漸在朝廷上被文官集團所壓制,失去了話語權,已經起不到平衡朝局的作用了。

    所以在朱瞻基時代,為朝局平衡組織太監讀書,建立內廷,以對抗日益龐大的文官集團,這才有了王振的崛起。

    而失去了昔日榮耀的軍功貴族們迅速的墮落了下去,將興趣放在了享樂賺錢上,吃空餉,役使士兵為自己幹私活,貪汙倒賣軍械等等。

    士兵員額既不足,訓練也荒廢,戰鬥力早就不是5次橫掃漠北的時代了。

    在軍隊內部,也是憑藉關係升官,高層多是將門子弟,馬都騎不好,大批有才幹的中下級軍官卻失去了上升通道。

    這些軍事將領們既無心也無能去對抗宦官集團的瞎指揮,只能跟著朱祁鎮和王振這兩個中二病患者,打哪兒指哪兒,死生有命。

    誠然,朱祁鎮和王振的瞎指揮是土木堡之變的直接原因,但是在其後暴露出來的明軍京營的軟弱也是顯而易見的。

    這個問題首先不是說換個名將就能解決的了的,其次是何況朱高煦是位王爺,根本不可能將幾十萬重兵交給他,所以有他沒他根本不重要。

    第三是大明風華嚴重誤導觀眾,是大家相信朱高煦是非常善戰的名將,其實他就是在靖難時代是不錯的猛將,後來基本上沒有再打過仗了,也沒跟這朱棣去幾次掃蕩蒙古高原。

    所謂“土木堡之變”其實是一次朝廷內部權力鬥爭所引發的悲劇,不發生在土木堡,也難免會發生在金木堡,銀木堡。

    王振和朱祁鎮,就是倆點了火捻不跑,站旁邊等著爆竹響,結果把自己崩了的了。

    但是爆竹和火把都在,他倆不點,早晚有人點。

  • 9 # 日航通鑑

    我是日航君,為您解答。

    最近熱播的《大明風華》中,土木堡之變的發生想必是讓很多網友都義憤不堪。那個幼稚且昏庸的朱祁鎮真的是讓人氣惱。那麼就會有人想了,如果朱高煦還在的話,會不會發生土木堡之變呢?我認為還是會發生的,為什麼呢?請聽日航君為您分解。

    一、朱高煦年紀太大,不會隨軍出征

    土木堡之變是發生在正統十四年,即1449年,而朱高煦出生在1380年,如果朱高煦壽命足夠長的話,活到了土木堡之變的時候,他也是個69歲的老人了。年紀如此之大的朱高煦估計此時也只能養老了,我估計朱祁鎮是不會讓朱高煦隨軍出征的。

    如果沒有朱高煦的話,也就是是說明朱高煦不會對土木堡之戰產生影響,因此朱祁鎮的失敗還是會發生的。

    二、朱祁鎮不會聽勸告的

    如果朱高煦隨軍出征,他認為朱祁鎮的戰略方式有問題,對朱祁鎮進行勸告,朱祁鎮會聽嗎?我認為也夠嗆了。因為此時的朱祁鎮可以說是誰的話也不聽,一心討伐瓦剌了。據記載:

    “吏部尚書王直帥群臣諫,不聽。”“群臣屢請駐蹕,不許。”

    這一個“不聽”,一個“不許”。可見當時大臣之中確實是有人去勸告過朱祁鎮的,但是朱祁鎮並沒有聽。當朝大臣說都沒有用,一個過氣藩王的勸告又怎麼會產生效果呢?我估計若是朱高煦去勸說朱祁鎮,結果也就是被朱祁鎮給敷衍了事了,說不定還會被朱祁鎮給殺了祭旗。

    因此綜上來看,即便是朱高煦在,土木堡之變也會發生。這並不是因為朱高煦本人的才能有問題,而是因為此時的朱祁鎮已經是個軟硬不吃的人了。或許此時王振王公公出馬才有用。靠個別親王或是是大臣的勸諫怕是沒什麼效果了。

  • 10 # 葉飄刀

    會啊,而且可能更加厲害

    漢王本身雖然能征善戰,也是個強力的指揮官,但他是當年的皇位競爭者。

    你認為坐在皇位上的,無論皇帝還是大臣會信任他嗎,會把大軍指揮權交給他嗎?哪個大臣敢這麼提議,估計就是和漢王有勾結,馬上會被廠衛拿問。

    黃袍加身,這個典故是人都知道。

    所以漢王在,也根本不可能有機會領軍,當然也就沒機會阻止土木堡之變的發生。

    而且皇帝可能還會為了證明自己有不輸於漢王的軍事才能,會更加冒進也不一定。

  • 11 # 漢史趣聞

    事實上漢王朱高煦,因為謀反是被朱瞻基給殺掉的。殺了他再也沒有人敢窺伺皇位了,這是朱瞻基乾的一件最為英明的事情。

    不得不說朱高煦就是因為太厲害了,因此朱瞻基才要把他給殺了的。當然我們說的朱高煦的厲害,就是他的軍事領導才能。

    若是假設他沒有死的話,會不會發生土木堡失敗。我覺得有如下幾種可能。

    第一種:皇帝讓朱高煦出征,可以打敗瓦刺,阻止土木堡事變的發生。

    漢王朱高煦是一個比較不錯的軍事家,他在朱棣叛亂的時候,就立過大功。到了朱祁鎮時期,他已經是一個三朝元老級別的將領了。也是作戰經驗最為豐富的將領了。

    若是他帶兵出征的話,土木堡之變肯定是不可能發生的。

    畢竟朱祁鎮之所以會失敗,是因為他指揮的不當,作戰經驗不足導致的,並不是說明朝軍隊的戰鬥力不可以。

    因此說漢王朱高煦若是在的話, 皇帝又讓他出徵。他打敗瓦剌肯定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第二種:皇帝不讓朱高煦出征,土木堡事變依然不可避免。

    漢王朱高煦頭上是長有反骨的人,這樣的人一心想的都是要如何謀反。他的手裡一旦有了兵權,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很大程度上,朱高煦是不可能被授予兵權打仗的。若是不讓他打仗,即使他活著也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

    因此說來,土木堡之變該發生的時候,還是會發生的。

    既然是假設,出現這兩種情況的可能性最大的了。

    結論:朱祁鎮這個皇帝太年輕了,九歲就死了爹。十幾歲還不知道什麼是打仗呢,就開始御駕親征去和瓦刺打仗了。

    在這種情況下,他見到瓦刺大軍的時候,當然是心理發怵了。一旦一個主將沒有了主心骨,這個戰役就沒有辦法打了。

    即使你帶的人再多,也不可能打勝仗的。

    再說了朱祁鎮身邊,真的沒有什麼軍事人才,因此這一場戰役他勢必是要失敗的。

  • 12 # 炒米視角

    土木堡之變的時候,如果漢王朱高煦還活著,那會應該已經70歲。作為一個曾經的藩王,離開軍隊至少超過20多年了。

    朱瞻基當初為何要殺朱高煦,很大的一個因素,不是為了自己。就是因為朱高煦奪嫡之心不死,而且在軍中極有威望,和極高的軍事素養。自己在可以制約得了他,自己不在,自己的後代無法制約他。

    所以即便朱高煦服軟被留著,也必然是武功全廢,不能對其後人產生威脅,朱瞻基才能放心。

    而土木堡之變,最大的問題,並非並不能戰。而是軍隊的統帥是一個毫不知兵的朱祁鎮。而朱祁鎮還是皇帝,無論他的安全還是他的命令,都是整個軍隊最為掣肘的問題。

    他下達的錯誤命令,無論多不符合戰場規則,軍隊必須執行。俗話說“主將無能,累死三軍”。這其實是一場在擁有20萬大軍的優勢條件下,極為被動的戰爭。

    當時隨朱祁鎮出征的,有60多個朝中勳貴及大臣。如英國公張輔、 成國公朱勇、 泰寧侯陳瀛、駙馬都尉井源、平鄉伯陳懷、 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陳壎、 修武伯沈榮,等等。這些大都是“靖難勳貴”之後,也是在軍中掌握實權的頂尖人物。

    所以即便朱高煦也受到朱祁鎮的重用,讓他參加這場戰爭的場外指導。但是同樣他的話也不可能被朱祁鎮採納。因為朱祁鎮只聽王振的,或者說在與文官內閣對抗的過程中,朱祁鎮其實是一意孤行的,勳貴集團同樣不屬於朱祁鎮的真實依靠物件,只不過是器而已。所以土木堡之變的悲劇也就很必然了。

    而根據朱高煦的心性,可能會出現另一個結果,那就是他會比其他人更盼望“土木堡之變”的發生。發生後,他才有理由說,你們看朱祁鎮這一脈得位不正吧?打壓我們會打仗的,結果自己差點把大明葬送了吧!

    然後宣佈自己奉太宗(朱棣)遺命,正本清源,順天即位。那時候整個大明亂成一鍋粥,正缺主心骨呢,朱高煦主動站出,的確會得到部分擁護,但是也必然遭受更大的反對。因為不清算朱祁鎮他的名義不正,而清算朱祁鎮,必然又引發更多人的危機。

    不過真的如此,後面也沒有朱祁鈺、于謙的事了,更不可能出現“奪門之變”朱祁鎮再做回皇帝的事,但大明內部出現了更大的亂局和分裂。

  • 13 # 史學達人

    朱高煦儘管說搞謀反是不行的,屬於典型的有勇無謀,但是,到了戰場上打仗,他還是有一套的。

    至少他殺人的經驗是十分的豐富的。

    若是朱高煦沒有被朱瞻基給殺死,土木堡之變發生的時候,他又出征了,這種情況下,他肯定是可以力挫瓦刺大軍的。

    畢竟瓦刺一直都都是他的老對手了,可以說他對瓦刺的軍隊的作戰方式是瞭如指掌的。在他和瓦刺打仗的時候,他勝利的機率當然也是很大的了。

    當然了這個全部是假設當中的事情。

    從理性上來說,即使他活著,也是被關押在了監獄裡,並不可能成為自由的人,像他這樣的投機分子,是不可能被授予兵權帶兵打仗的。

    因為他一直都有一顆謀反的心,這樣的人都是皇帝最為堤防的人。

    正如劉邦打匈奴的時候,他為何不用韓信呢。就是他怕韓信有了兵權,然後不受控了打了匈奴之後,順便把自己也給滅了。

    這個風險真的是太大了。

    因此,他寧願打敗仗,也不可能啟用韓信。

    同樣若是朱高煦活著,朱祁鎮也是不會讓他帶兵打仗的。所以,從理智上來說,即使朱高煦活著,他也避免不了土木堡之戰的發生。

    土木堡之變之所以會發生就是和當時的領導人有關。

    可以說土木堡之變發生的根源一個是皇帝的年齡小,沒有經歷過戰爭,對於所有的事情都是無所忌憚和保持一顆好奇心的。

    他是有聽說過自己的老爹朱瞻基和自己的太爺爺朱棣打過蒙古人的。在他看來自己也可以。

    因此,太監王振一忽悠,他立刻就熱血沸騰了。

    然後他們就帶上二十萬大軍出發去大漠裡打北元去了。

    一個太監,一個少不更事的皇帝,兩個沒有打過仗的人,去和北元的騎兵打仗。可以說這個戰役還沒有開始,他們就已經輸了。

    當兩軍交戰的時候,大明的二十萬大軍,全部給斬殺了。皇帝朱祁鎮也成為了俘虜,土木堡之變就這樣不可避免的發生了。

    所以說這件事的發生,是和朱高煦的死活沒有關係的。主要的原因,還是當時的皇帝的年齡小,操控不了群臣,被太監給矇蔽所造成的。

  • 14 # 輕吟古風

    土木堡之變無論漢王朱高煦,是否在世都應該會發生。只不過是他要能活到那時並隨軍出征,土木堡之變的後果能稍微好一些而已。

    漢王朱高煦的身世

    朱高熙是明成祖朱棣的次子,生來就勇猛過人,能征善戰,在靖難時期多次救成祖朱棣於危難之時,深得成祖的賞識。後因與其兄明仁宗朱高熾爭奪皇位失敗,心懷不滿。在仁宗之子宣宗朱瞻基繼位後,起兵造反。兵敗後被宣宗所擒,其間在宣宗探監時蓄意報復,被宣宗怒而殺之。

    朱高煦在世也不會影響土木之變的發生

    漢王朱高煦只是地方一介藩王,封地在山東樂安。雖然貴為王爺,但只能管他那一畝三分地兒,對朝中大事沒有決策權,只能鞭長莫及。土木堡之變是權監王振慫恿英宗朱祁鎮御駕親征,當時天下承平已久,英宗這代皇帝已不復先輩那樣在金戈鐵馬中磨練出來的錚錚鐵骨。久在深宮養尊處優的他,既無軍事經驗又無堅毅品質。遇到驍勇善戰的蒙古軍,一觸即潰也不足為奇了。

    漢王朱高煦落在軍中結果或許不同

    漢王朱高熙早年就隨成祖南征北戰,具有豐富的軍事經驗,本人也勇猛過人,力大無窮,是一個難得的猛將。反觀英宗大軍,上至皇帝缺乏經驗,下至士兵缺乏訓練,雖然人數眾多,但全是菜鳥。軍中如有朱高熙這樣的久經沙場的老將。勝利或有可期。最差結果也會靠自己的勇武保皇帝全身而退,不至於落入敵手。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如果漢王朱高熙在世的話,儘管他改變不了土木堡之變的發生,但他有可能改變土木堡之變的結果。

  • 15 # 這些歷史要讀

    如果真是這樣,那麼明朝的處境只會更加危險!

    本來在土木堡慘敗後,守備空虛的京師要應付來勢洶洶的瓦剌大軍就已經抓襟見肘了,如果此刻還要被身後的漢王朱高煦捅刀子,那就真的是腹背受敵、內憂外患了。

    事實上,瞭解漢王朱高煦這位歷史人名的網友都知道,他想要當皇帝的野心可以說是由來已久的。早在永樂初年,朱高煦就積極參與奪嫡,想要把自己那位“善良的胖子”皇兄給弄下去。只不過,由於朱高煦總是恃功驕縱、多行不法之事,最後就連一向寵他的明成祖也看不過去,一度剝奪其冠服,將之囚禁於西華門內,準備廢為庶人。

    最終,還是當時還是太子的明仁宗朱高熾念及兄弟之情,以德報怨向父皇朱棣求情,才得以保全並徙封樂安州。但到達封地後的朱高煦並沒有善罷甘休,而是更加心懷怨念,開始加快策劃謀反。而朱高煦造反,不論是在明仁宗朱高煦還是在明宣宗朱瞻基看來,那都是早晚的事。

    因此,即便朱高煦不在仁宣時期起兵造反,而是懂得一直隱忍。但即便如此,他的謀反之心其實也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年歲的增長而消減的。可以肯定的說,只要他一天不死,他還是會繼續等待其他謀反的機會。

    而假如等到土木堡之變爆發時,朱高煦真的還活著,世人可別指望他會挺身而出,幫助朝廷共抗外敵,挽救大明江山。相反,朱高煦只會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要麼以進京勤王為旗號,進兵京師,從背後捅刀。

    所以,屆時的明朝只會比真實歷史上的處境更加糟糕。一方面是土木堡慘敗,數十萬精銳大軍被消滅,天子被俘,瓦剌大軍直逼京師;而另一方面則是漢王朱高煦從山東樂安起兵,從背後給朝廷捅一刀。在這種內憂外患的困境下,明朝能否取得北京城保衛戰的勝利,將瓦剌大軍趕走,還真的很難說。

    當然,朱高煦想要平平安安的活到土木堡之變時,那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應該說是一件機率相當低的事。

    首先,雖然仁慈的胖子皇帝朱高熾在位期間,並沒有除掉自己這位鬧騰的皇弟,當然也可能是他太短命,來不及動手自己就歸天了。但之後的明宣宗朱瞻基恐怕也是不會放著朱高煦這個禍患不管的,畢竟他的造反之心早已是路人皆知。所以,哪怕朱高煦在宣德年間不謀反,朱瞻基也很可能想辦法除掉他,以絕後患。

    再說,即便仁宣兩父子都沒有動手幹掉朱高煦,他也不見得就能活到土木堡之變時。因為,朱高煦出生於1380年,而土木堡之變發生在1449年,也就是說,即便朱高煦自己沒有因為作死而被除掉,那他至少也得活到69歲,才有機會參與土木堡之變。

    那問題來了,明朝皇族中,有哪位仁兄可以活過古稀的?有,只有一位,他就是大明的“奶爸”明太祖朱元璋。而在他之後的明朝皇帝,甚至是廣大的大明宗室,都不怎麼長壽。換句話說,朱高煦恐怕也不見得能活到土木堡之變那會.......

  • 16 # 青林夜歌

    在這裡我先分別介紹一下漢王朱高煦和土木堡之變,在來回答會不會發生的問題。

    據史料記載,漢王朱高煦是朱棣次子,明仁宗朱高熾同母弟。在靖難的時候,朱高煦跟著朱棣打過很多仗,曾救過朱棣的命,是靖難之役的功臣。雖然,朱棣傳位給了朱高熾,但朱棣更喜歡朱高煦。朱棣曾言:“世子多病,汝當勉之”。這些都為朱高煦的奪嫡和後來的謀反埋下了伏筆。明宣宗朱瞻基繼位不久,朱高煦便舉兵造反,最終朱瞻基活捉,並在囚禁一段時間後處死。從這些歷史中,我們可以看出,朱高煦是一個有戰功,有指揮才能,有野心的藩王。

    土木之變亦稱土木堡之變、土木之禍,指發生於明朝正統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北征瓦剌兵敗並且被俘的事變。在該事變中,明朝軍隊精銳部隊幾乎全軍覆沒,瓦剌獲得進入中原腹地的機會。事變的起因被認為是太監王振專權,挾持扇動明英宗御駕親征。史學家認為土木堡之變是明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關於“土木堡之變時,如果漢王朱高煦還在的話會不會發生?”的問題,我的答案是“會發生,因為朱高煦謀反了,如果沒有死,肯定是被囚禁的,不會由他來指揮明軍遠征”。

    我們先看一下土木之變時的政治環境,當時明朝最強內閣“三楊”有的已經逝去,有的被貶。明英宗朱祁鎮寵幸宦官王振,明朝的大權幾乎都在王振手中。王振不僅是一個專權的太監,還是一個想要帶兵出征,到長城外耀武揚威,最終留名青史的太監。為了炫耀自己的權勢,王振讓明軍改道途徑自己的家鄉,並且要求士兵不得踩踏田間的青苗。這是土木之變的直接原因。

    看到這裡,我們可以知道,即使朱高煦還活著,也不可能成為軍隊主帥指揮軍隊作戰。因為大太監王振要揚名。

  • 17 # 小黃侃侃看

    先說漢王朱高熙,靖難時跟著朱棣鞍前馬後,立過不少軍功,還救過朱棣的命,朱棣很喜歡這個性格像自己的次子。雖然之後也沒打多少仗,想必指揮才能還是有的,再不濟還有南征北戰的戰場經驗和他老爹的教誨,打仗肯定不會比朱祁鎮和王振差。但是失敗的原因並不僅僅是因為指揮失誤,當時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兵部尚書鄺埜等能征善戰的大臣都隨軍一起。然而王振恃寵而驕,軍政事務皆由王振專斷,行軍路線屢變,士兵疲憊不堪。充滿不滿情緒並且被王振折磨的疲憊不堪的將士,在受到鐵騎衝擊時心理和身體上都是崩潰的,豈有不敗之理。況且生於1385年的朱高熙當時就算還在也64歲高齡了,大齡王爺的身份應該不會出現在北征大軍中。當時王振力勸英宗親征主要目的就是顯擺自己,他當時的地位應該和嚴嵩、魏忠賢很接近了。就算朱高熙在,恐怕也只有提提建議的作用,而王振就算這次給了漢王面子,也會在另一個時間另一個地點把大軍拖垮。所以我認為,土木堡的敗是難以避免的,哪怕漢王真的在,應該也只是在被鐵騎衝擊後可以少一些傷亡,組織幾下反攻而已。

  • 18 # 煮酒聽史

    土木堡之變,可以說是明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幾十萬精銳將士戰死沙場,過半朝廷命官死於非命。明英宗本人更是被敵軍俘獲,可以這麼說,整個明朝大半的底蘊都消耗在了這場戰爭中。

    那麼,明明佔據著巨大優勢的明軍,為何會被區區瓦剌打敗?如果隨行的隊伍中有漢王朱高煦,土木堡之變還會不會發生?

    土木堡之變失敗的原因

    一般來說,大家都習慣於將土木堡之變的失敗原因歸結於兩點:第一點是明英宗太過年輕,不懂打仗;第二點是宦官王振矇蔽聖上,獨斷專行。

    不過,這裡的疑點其實挺大。王振作為明英宗身邊最親近的人不假,但是他絕對做不到一手遮天。在明英宗隨行的一眾大臣中,能徵善將的武臣絕對不在少數,比如說英國公張輔。

    除非明英宗在王振的操縱下,幾乎都見不到這些大臣,聽不到大臣們的勸諫,否則說是王振主導了這一切,那是不可能的。

    因此,關於明軍這一系列的戰略失誤,大機率就是明英宗堅持執行的。這也就能解釋在明英宗復位以後,還要替王振以香木為雕像,祭葬招魂。因為王振是替他背了黑鍋。

    朱高煦為人

    再來講講朱高煦的為人。朱高煦是明成祖朱棣次子,並在靖難之役中多次替朱棣擊退敵軍,並反敗為勝。

    也正是因為如此,朱高煦十分自負,並恃功驕縱,多行不法之事。他的這些行為是的朱棣厭惡,轉而立了更加仁厚的朱高熾為太子,而封了朱高煦為漢王。

    至此以後,朱高煦便一直懷恨在心,並一直伺機叛亂。之後,朱棣病逝,朱高熾即位,是為明仁宗。明仁宗知道朱高煦的反心,但依舊想要用自己的仁德感化他,不僅賜給朱高煦寶物數以萬計,還將他的長子封為世子,其餘兒子均封為郡王。

    隨後,明仁宗去世,明宣宗即位。明宣宗依舊施行父親的遺志,對朱高煦大加恩賞,但是朱高煦絲毫沒有感恩,反而認為是皇帝的懦弱,決定起兵造反。

    結果就是朱高煦失敗被擒,最後為明宣宗所殺。

    從朱高煦的種種行為來看,都能體現出此人的性格特點:有勇無謀,不懂得隱忍。在古代,造反之事屢有發生,或被逼無奈,或暗中隱忍,以便一擊制勝。從來沒有人造反會像朱高煦這樣赤裸裸,並且毫無準備的。

    朱高煦的造反之心,很明顯被明仁宗和明宣宗所發現,結果朱高煦居然覺得是對方軟弱無能,反而更加的肆無忌憚。這樣的才智,如果真能造反成功,那也是一樁趣事。

    朱高煦在的話能夠阻止土木堡之變嗎?

    很明顯,不能。上面已經分析過朱高煦的性格特點,那就是赤裸裸的,不加掩飾的,儘管他打仗貌似有點厲害。

    在明英宗的出征路上,並不缺乏智勇雙全之人,但是他們都沒有打消明英宗的念頭。而朱高煦這種愣頭青就算在隨行隊伍之中,大機率也是激怒年少氣盛的明英宗,使得局面更加嚴峻。

    因此,朱高煦並不能阻止土木堡之變。

  • 19 # 畫素說

    “土木堡之變”是一個必然的事情,無論朱高煦是否還在,該發生的還是會發生。

    因為土木堡之變的關鍵在於明軍的統帥是一個毫不懂兵的朱祁鎮,而指揮執行的是一個毫無見識的大太監——王振。這也是二十萬明軍精銳於土木堡全軍覆沒的關鍵,這並不是朱高煦還在不在的問題,因為他在也改變不了這個事情的發生。

    雖說朱高煦在政治上沒什麼頭腦,但其在指揮作戰上還是有兩把刷子的。可以說若沒有朱高煦,朱棣的靖難之役能不能成功都不一定。加上朱瞻基為何一定要殺死朱高煦,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其軍師素養極高與朱高煦在軍中的威望,害怕自己的後代壓不住這樣的人。

    但是,就算朱高煦的軍事能力再強,按照時間推算,到了土木堡之變時,朱高煦如果還活著的話,也已經七十多歲了,還能不能上戰場都是個問題。

    此外,這一次朱祁鎮親征還帶上了幾乎整個大明王朝的精銳將領,如英國公、成國公、泰寧候、襄城伯等在內的60多位軍隊中的頂尖人物。哪怕漢王朱高煦隨同一起出徵,也未必能得到這場戰爭的指揮權。

    而且,說白了統帥是朱祁鎮,而朱祁鎮只聽王振這個大太監的,朱高煦根本說不上話,也就是“一將無能、三軍受累”,加上朱祁鎮是皇帝,所有人都必須聽朱祁鎮的,哪怕再無理取鬧都是。所以該來的還是會來,土木堡之變無論朱高煦是否還活著都會發生!

    不過畫素想,如果朱高煦還活著,他一定比誰都希望土木堡之變的發生。這樣子他就可以趁機大明亂成一團糟的機會站出來,清理殘局,當然此時的大明沒了朱祁鎮處於缺少主心骨的局面,朱高煦站出來,所有人都會聽命。然後後面也沒于謙、朱祁鈺什麼事了,然後等瓦剌放回朱祁鎮,引發更大的統治危機,因為朱高煦不會如朱祁鈺一樣還留著朱祁鎮的命。

  • 20 # 冰哥聊史論古今

    雖然土木堡發生有其必然性,因為北方的蒙古部落始終對南方的中原王朝虎視眈眈,一旦有可趁之機,他們都會殺到南方來搶掠物資。因此在大明朝初年,從朱元璋開始,後面的幾代皇帝都堅持不斷的出兵北伐,打擊蒙古部落。

    因此即使當時的皇帝不是明英宗朱祁鎮,而是其他的皇帝或者是漢王朱高煦還在的話,蒙古的部落強大起來都會南下進攻中原王朝。當時的瓦剌部落就是因為強大起來,所以認為自己有了可以和明朝一爭高低的實力,因此大舉率軍南下。而偏巧當時的皇帝明英宗朱祁鎮是一個少年天子,過於年輕氣盛,最後冒險御駕親征,結果導致滿盤皆輸。

    明英宗朱祁鎮主要是因為過於年少,之前並沒有什麼人對他進行悉心教導,而他的父親明宣宗朱瞻基死的太早,此時只有38歲,而當時朱祁鎮只有9歲。所以,這種情況下,朱祁鎮缺乏必要的軍事經驗,因此在御駕親征的時候被瓦剌部隊包圍導致全軍覆沒。如果是漢王朱高煦在的話,如果朱高煦掌握不了大權,事實上也很難有多大起多大作用。因為自從朱瞻基開始,都對他的皇叔們防範的非常的嚴,即使朱高煦還在,他也很難作為統帥率軍出征,因為皇帝不會給他這個機會統兵。

    事實上土木堡之變這種事情要防範起來也非常的容易,只是朱祁鎮不要冒險御駕親征就行了,自己呆在京城裡,隨便派哪一支軍隊去,即使打敗仗損失也不會太大。而且以北京城的高大和堅固,瓦剌軍隊根本就奈何不了。所以土木堡這種事情發生,完全是因為皇帝朱祁鎮過於年輕氣盛導致。雖然之前幾任皇帝都有御駕親征的經歷,但是他們都經歷過戰爭,非常懂軍事,而朱祁鎮完全是一個外行,也敢學著先人去胡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諸葛亮是千古忠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