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精衛填

    雨村此時已有七八分酒意,狂興不禁,乃對月寓懷,口號一絕雲:

    時逢三五便團圓,滿把晴光護玉欄。

    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

    以上為原文。

    “滿把晴光護玉欄”這一句脂硯齋用了四個字評價,說是“奸雄心事。”這是脂批第一次將賈雨村說成是奸雄,後面到了葫蘆案一回更是近十次罵他是“奸雄”,由此賈雨村成了紅樓夢裡最大的“反派”,脂硯齋為什麼這麼說?其實跟八十回後的情節有關。

    從前八十回裡賈雨村為了討好賈赦,搶奪石呆子的扇子,把石呆子打的半死可知,八十回後,為了討好上司,他一樣會對陷入末路的賈府落井下石,甚至憑藉與賈府交往多年的份上,把他所知的賈府的秘密統統上報,以此換得自己的大好前程。

  • 2 # 風微醉丹田

    時逢三五便團圓,滿把晴光護玉欄。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賈雨村正是窮困潦倒之時,寄居在葫蘆廟裡,靠賣些字畫為生。欲進京趕考,博取功名。怎奈連路費盤纏都攢不夠,困在葫蘆廟。每日長噓短嘆,琢磨著怎樣才能解困。

    恰巧葫蘆廟旁住著一戶士坤甑士隱。(甑士隱者,真事隱也)見雨村窮酸落魄,有些才華。遂動了側隱之心,想助他一臂之力。恰逢三五團圓日,士隱想雨村漂迫孤寂,便約他家中賞月小酌,以便商討資注之事。雨村來到士隱書房,舉頭望著滿月,想著自己的處境,不由豪氣大發,口占一詩云,時逢三五便團圓,滿把晴光護玉欄。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脂硯齋評曰,奸雄心事,不覺露出)士隱哈哈大笑,說雨村兄果然非同常人,此詩以顯飛黃騰達之晁。雨村長嘆一聲,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啊,目下舉步唯艱,難展胸中抱負。士隱說我早想助你一臂之力,怕唐突你了。當下拿出五十兩白銀,並幾套行頭,交於雨村。雨村不過略謝一謝,喝酒,聊天,盡興而歸。

    次日,士隱寫了一封薦書,卻找不到雨村了。原來,雨村得了銀錢,連夜買舟進京趕考去了,一刻也不願耽擱,為夢想遠航。怎一個急字了得。

    讀書人賈雨村者,假語存也!知道貧困的滋味,他想升騰,他想成為人上人。他想享受被眾星捧月,人間萬姓景仰的滋味榮耀。大概也是天下知識分子的夢。雨村雖是讀書人而不迂腐,更懂得不擇手段。他的人生觀就是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無關美醜,無關善惡,無關良心,只要有助我騰達,都可以自自然然,冠冕堂皇的做。

    所以脂硯齋評曰,奸雄心事,不覺露出。早年落魄無助的時候,就強烈的羨慕虛榮,而雨村也抓住了一切能抓住的機會,飛黃騰達。落魄者,看到了勵志。善良者看到了醜惡。野心家看到了權謀。文學家看到了人性,黛玉看到了老師,寶玉看到了塵世間至濁的邪惡之氣。品盡人間善惡冷暖,世事洞達皆學問。賈雨村者,假語存也,今之賈雨村者,權謀更深,數量更多。包裝的滿滿的正能量的外表,掩不住一顆賈雨村的心!

  • 3 # 文仰山人

    原詩是:時逢三五便團圓,滿把晴光護玉蘭。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抬頭看。這首詩,是吟詠月亮的,月亮,尤其是十五的月亮,在中國人眼裡代表了美好(團圓),月亮把光輝灑向人間,讓人享受到這種光輝。第一句是交代,沒有什麼深意,二句寫月光灑在玉欄杆上,可以認為是寫實景,同時,“玉"乃高貴之物,玉許多時候代表了皇家的東西,比如玉帝、玉床、玉印、玉旨等等,所以也可代表宮殿、帝皇。最後兩句“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除實寫外,也是暗指月亮(人)受到萬民景仰。我個人認為胭脂齋批是揭示了賈雨村是奸雄,是不恰當的!賈雨村只是一個很低層的小官,以他的身份地位,即使再怎麼去努力都不可能得到高位,更不可能做到帝王(月亮),受萬民景仰。所以最多隻是對月亮(出人頭地、受重用)的羨慕、追逐罷了。稱他是“奸雄”,是誇大他的才略,只有像王莽、曹操、袁世凱一樣的人物,才稱得上奸雄!

  • 4 # 文子心語

    這兩句詩出自賈雨村的:對月寓懷口號一絕:

    時逢三五便團圓,滿把晴光護玉欄,

    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百姓仰頭看。

    從字面上理解並不複雜:每逢月半之時,月亮又亮又圓,月亮把明亮的光輝遍灑在玉欄杆上,好像要護著它似的。天上的一輪月亮剛剛出現,人間百姓已經仰頭觀看。

    這首詩出現在《紅樓夢》的第一回中。賈雨村在甄士隱家過中秋,看見一輪圓月,有感而發作了這首詩。

    雨村吟前聯時,正值甄士隱走來;邀他到家中飲酒賞月。明月當頭時,雨村“已有七八分酒意。狂興不禁,乃對月寓懷,口號一絕”。

    甄士隱聽了,以為雨村“必非久居人下者”,便贈以衣服路費,讓他赴京應考。

    寓懷:寄託自己的胸懷抱負。口號:做詩不起草稿,隨口吟誦而成。

    賈雨村的所謂“抱負”,就是一旦時機成熟,踏進封建官場,可以聲威赫赫,高踞於廣千萬人之上。在這首詩中,他的政冶野心於此暴露無遺。

    甄士隱的先兆說法,帶有點兒神秘色彩。

    其實,仔細分析起來,也許可以說明賈雨村以後攀附“四大家族”作為“護官符”,拍馬鑽營,貪贓枉法,草菅人命,種種罪惡活動、惡劣行為,都有其深刻的思想根源。

    在人的思想意識中隱藏的東西,在一定條件下總會以某種方式,自然而然的表露出來。

    正是賈雨村的這首詩,讓甄士隱能夠預感到賈雨村“必非久居人下者”,但他卻沒能料到賈雨村的野心,最終也使賈雨村自已,走上了帶枷鎖、招嚴懲的可恥下場。

    賈雨村酒後,逸興飛揚,詩於狂態中而透露出其的心事與本性。被《紅樓夢》的作者臨摹的相當逼真。

  • 5 # 用九龍

    賈雨村吟道:

    時逢三五便團圓,

    滿把晴光護玉欄。

    天上一輪才捧出,

    人間萬姓仰頭看!

    賈雨村這詩大意是講,時運到了(三五)陰曆十五日的時候月亮就會最圓最亮,滿月的晴光護擁了富貴的玉蘭雕砌,當天上月輪圓滿捧出現身時,地下人間人人仰頭看最圓最亮的滿月,

    中國古代文人作詩講究的是“詩言志”,也就是詩寫出了作者的志向,性格,人品。這首詩,賈雨村把自己寓意為天上的滿月,一旦自己運來時轉,象十五滿月的晴光一樣,護擁玉欄雕砌大別墅,普通老百姓就要對他仰望敬看,羨慕賈雨村的大貴大富。這首詩一點也沒有看出賈雨村有伸張正義,為人民服務,為民請命的仁義感,

    脂硯齋從這首詩看出了賈雨村追求名利,貪利好名。為了名利,將會不惜作奸犯科,不擇手段,所以脂硯齋才評賈雨村“奸雄心事,不覺露出”。

  • 6 # 遠去的救世主

    我們知道,中國人比較含蓄,很多意思往往不直接表明,而是透過別的方式表達出來,比如將自己的情感寄託在某一物上,或用某物表達自己內心的抱負和志向,所以文學寫作手法上有“託物言志”“借景抒情”等,賈雨村的這首詩就屬於這一種。

    第一句後面有一句脂批:是將發之機。結合詩句很好理解,就是說賈雨村的苦日子就要熬到頭了,時機即將成熟。所以賈雨村吟完此詩後,甄士隱大叫:“妙哉!吾每謂兄必非久居人下者,今所吟之句,飛騰之兆已見,不日可接履於雲霓之上矣。可賀,可賀!”

    事實也證明,賈雨村得了甄士隱的資助後,第二天一大早就進京趕考去了,沒多久就中了進士,被委任了地方官。再後來到補授大司馬的高位,這個官職在古代位列三公之上,到明清時期,是兵部尚書的別稱,屬於一二品的大員,可真的算是不居人下了。

    第二句後面也有一句脂批:奸雄心事,不覺露出。脂硯齋用了四個字評價賈雨村此詩,說是“奸雄心事。”這是脂批第一次將賈雨村說成是奸雄,後面到了葫蘆案一回更是近十次罵他是“奸雄”,由此賈雨村成了紅樓夢裡最大的“反派”,脂硯齋為什麼這麼說?自然跟八十回後的情節有關。

  • 7 # 名人史海觀心閣

    表面上看,這是一首吟詠月亮的絕句,不過更是“賈雨村”內心世界的真實寫照。這是一種思想上的宣洩,藉著酒意表達出了他的“青雲志”。

    只是,從詩句的格局來說,缺少了大的氣度,詩中只有對圓月因美麗而被萬眾矚目這種風光的嚮往,而沒有讓自己成為“光芒萬丈”似的大人物所具備的胸懷與責任,這更加貼合於一個小人物的“抱負”。因此,脂硯齋在評價這首詩的時候,會認為“賈雨村”有“奸雄心事”的評語。

    當時,甄士隱聽了,看出雨村是胸有大志之人,於是欣然解囊,要助他一臂之力,讓他有機會進京應考。

    “甄士隱”的人設是善良而單純的,他只看出“賈雨村”的抱負,而沒有覺察出賈雨村的本質是投機取巧、拍馬鑽營的最具現實主義的小人。當然,這也是作者曹雪芹為以後的劇情做下的鋪墊。日後的“賈雨村”才會攀附上“四大家族”。有了這道護官符,再加上他急於求成的本心,才會發展成貪贓枉法,草菅人命的結果。

    只不過,脂硯齋對“賈雨村”的“奸雄”一語,但是對他抬舉了。因為賈雨村似的人物,還稱不上“雄”,他極度缺乏長遠的大智慧,只滿足於眼前的利益,而忘掉了做人應有的善良和正義的根本。

  • 8 # 默玄吟雷

    第一層意思,賈雨村是個反面人物,又志大。那詩又很有豪雄氣象。

    第二層意思,這詩也預兆了寶林一會,玉蘭相護,天仙寶鏡一出,人生大觀呈現之意。

    天上一輪,實為天仙寶境,人間萬姓仰頭看,實為人生大觀。

  • 9 # 長春柳五

    不贊同脂硯齋的評語。把一個初涉世事的小青年作馬後炮式的道德評價,比較過分。

    在《紅樓夢》中,賈雨村的確是一個比較重要的人物。這裡的重要不是說他接近主人公,在地位上舉足輕重,甚至不是重要情節的參與者和推動者,但卻在整部小說的人設中,起了穿針引線,切入主題的作用。

    另一個作用,是做了其他相對重要的一些人物的社會背景的襯托,使得小說"社會景深”更加廣闊和具有代表性。尤其“假語村言"式的點晴,讓作者的意圖昭然於世。

    最後才是他本人的命運問題。

    從今天的眼光看,賈雨村一開始是一個很有上進心的有為青年。古人講詩言志,那麼賈雨村的即興創作,可視為其心志的直接表達,而且在封建時代,讀書人渴望透過十年寒窗而步入廟堂,本就是一種再正常不過的追求,完全可以理解。

    賈雨村不甘貧窮和無所作為,也一直嘗試著透過發憤苦讀改變命運。但事實上,在四大家族門生故吏盤根錯節地把持朝政、左右地方的情況下,一個無權無勢的小青年想要擠入官場,搏得個一席之地,談何容易,所以當時的賈雨村相當苦悶。

    而賈雨村最終獲得了成功,這表明其個人能力還是不錯的,抓住了不是誰都能遇到的幸運,而且成功上位,上位後對於提攜了自己的人也算有情有意。這樣一個人,你很難說他好還是壞,應該是一個很有代表性的傳統讀書人形象吧。即使在今天,這類人可能也是絕大多數。

    中國傳統的小說創作講究一個"無巧不成書”。因為要將“真事隱”,所以才有“假語存”,讓兩個人在這樣一個情節設定下關聯起來,才可以推動此後故事的發生發展。

    最後補充一點,不愧假語村言的設定,賈雨村的出場詩的確有點土,淺白直露,沒啥意境。整部《紅樓夢》中,可能只在官二代薛蟠的創作水平之上。好在賈雨村本就志不在讀書,只希望透過文憑傍身,鑽營出個上升路徑而己。事實證明,他把握時機和臨機應變能力的確強,即便不讀書,這樣的人,在任何時代,都不會混太差。

  • 10 # 高挺真

    追求進步並不錯,走仕途也不能一概否定,關鍵是當官為了什麼,或者說動機如何。屈原、范仲淹、包拯、文天祥、岳飛等不都是當官走仕途的嗎,你能說他們都是奸雄嗎?當然不是。所以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賈雨村寫這首詩時是英蓮三歲時,這是哪一年呢?英蓮屬虎,生於康熙四十九年,她三歲即是康熙五十一年,那時賈家還很得勢,有一定的人事權。賈雨村當時已考中了進士,但因為無人提拔,只在衙門裡幹些抄抄寫寫的雜活,頗有懷才不遇之怨。甄士隱資助他進京趕考,實際是讓他走門路託關係跑官,讓他求的人是誰呢?就是賈家。

    我們要注意另一首詩,其中一聯是,“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樓"。蟾就是月宮中的蟾蜍,指代月亮,這個月和書中提到的明月不同,明月是以甄士隱為代表的抗清組織,另一個是冷月,指代皇族內部的嫡系,準確的說是沒有取得皇位的太子派,或者說忠於康熙帝的一派。雨村為了爬上高位,便投靠了這個冷月派。玉人就是白玉堂的人,就是白玉為堂金作馬的賈家原型,當然玉人也指掌握玉璽的有權人,並不是文字正面的什麼美女。果然,在賈家保舉下,雨村一躍而升為知府。

    由此看來,冷月對雨村有知遇之恩,雨村也知恩圖報,但他忠於冷月的目的還是為了自己升官發財,從這個角度看,可以說雨村是奸雄。時逢三五即每月的十五,這天月亮最圓,比喻正是好時候,正是自己一展抱負的時候,待到自己身居高位時,其他人不都要俯首稱臣、仰頭而視嗎?可見雨村的動機不純。

  • 11 # 魏永臣550

    “時逢三五便團圓,滿把晴光護玉欄,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此詩出自紅樓夢第一回,大多讀者都理解為賈雨村飛黃騰達的前兆,此處脂研齋也有朋顯的“奸雄心事,不覺露出。”怎樣理解脂研齋批語,我認為此處批者所批的是覺與不覺的相對立意,也即“不覺”者,或覺識淺的人,也即不能理解深在真的人,這樣的人解讀會流露談吐出“奸雄”之意,“奸雄”即不正當,那麼覺者所覺的深在真則是真正的人類雄才。誰是真正的雄才,即“天上一”,也即“一”才是值得人們高尚的真正雄才,這就是倉頡造字“一人為大”,充分肯定“一”,尊重“一”,人間萬姓高看“一”的原因。由此可知此詩與賈雨村靠賣字為生的原因;“賣字”就是言其所賣的是倉頡造字的原字義。“天上一輪才捧出”就可以理解為“一”字的真正高深含義是由倉頡“捧出”的;“輪”就可以理解為黃帝時期倉頡的意思,“車”與造車高技術起家的軒轅黃帝有關,“車侖”就可以理解為黃帝時代的倉頡的意思。“一”就是前所未有的,“一”前就是零,所指的就是人類新出現新發明的新奇人類技術,中華民族的本根就是“一”或“一”的無限延伸和無限發展,也即盤旋直升騰飛而起高高在天的中華龍文化。“三五便團圓”所描繪的是世俗,“便”就是世俗;“五”就是人的五官外感,或五色五味五音的外感,“三”就是“三人”的眾字,前句是言作者時逢世俗儒文化甚囂塵上時代。.“滿把晴光”是指的紅樓夢的真意大光輝,“晴光”即指道日大光輝,“滿把”就是言紅樓夢一書處處是實在的真假,讀虛假人情故事是讀者自己的事,是由於讀者覺識水平低不能分辨真假,被紅樓夢外在人情故事欺騙的緣故;“把”就是紅樓夢的實在真,也即提手或將人類生產科學技術提高達接近天的程度;“巴”即緊貼鍋緊貼天的鍋巴。

  • 12 # 張紹可可

    要勝正須另闢蹊徑!

    勝了正方就會說是奸

    奸勝了馬上就會成為正

    曹操喊了上千年的奸,現在誰還在喊的

    幾千年誰說清楚過

  • 13 # 使用者千山暮雪時

    時逢三五便團圓

    滿把清光護玉欄

    天上一輪才捧出

    人間萬姓仰頭看

    都知道,詩越短越難寫,因字數限制了進一步展開的餘地。就賈雨村這首詩本身來說,寫得極好。四句二十八字,起承轉合一氣呵成,從形象思維到邏輯思維;從實景到意境,寓情於景,抒懷言志,恰當地寫出來自己的眼前處境和胸中志向。聞絃歌而知雅意,甄士隱從這首詩中看出賈雨村既有文采,又有抱負,非久居人下者。於是救人要救英雄漢,乃解囊相助,扶貧脫困,終使賈雨村得償所望。

    甄士隱是一個純粹的文人,一個高尚的人,善良厚道,古風猶存的長者。他不會從一個偶遇的落魄文人即景賦的一首小詩來考察他的人品,批判他有“權力崇拜”的不健康思想,並且考證出他有“得志便猖狂”的可能。

    寫詩就是寫詩。詩言志。一個“心有不甘氣不平”的失敗者私下寫首詩,你非要他在詩中表達出“熱愛X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崇高思想只怕不現實。都如脂硯齋這般上綱上線,這詩還寫不寫了?

    當然人性是醜惡的,社會是複雜的,情況是不斷變化的。後來賈雨村終於進了“主流”,對一些東西無能為力,習慣了,麻木了,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忘了初心,不懂報恩,自然可惡!誰讀書到甄士隱失去英蓮那一段估計都會心痛,這是後話。

    脂硯齋的批語,很多隻是事後諸葛,讀書要仔細,也不要拘泥。

  • 14 # 飛露灑我裳

    脂硯齋的評語裡多次將賈雨村論為“奸雄”,亦有“奸險小人”等語,不得不說,脂硯齋給賈雨村下的定義非常準確,賈雨村確有“奸雄”特質。奸雄有些什麼特質呢?奸雄通常有理想抱負,有能力本事,自私虛偽貪婪陰狠權詐,這些個特質在賈雨村身上都有體現。“玉在櫝中求善價,釵於奩內待時飛”僅此一句已將賈雨村的理想抱負展露無遺;進京趕考便摘取功名,體現出他的能力本事;賈雨村後來的一系列行為,足以證實他的偽詐陰毒等本質。甄士隱於他有大恩,門子於他有小義,他都自私辜負。官府權柄淪為他媚上欺下的工具,只圖官帽不顧黎庶生死,虛偽貪婪陰狠之極。且來看看他的奸雄面目。

    忘恩負義

    賈雨村曾經淪落到寄身寺廟,以賣字作文為生,想要一展抱負,行囊路費一概無措。在他最落魄的時候,甄士隱向他伸出援手,慷慨贈銀,雪中送炭,助他渡過難關。當他再次見到甄家人時,已然貴為知府。人道是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甄士隱當年贈送給他白銀五十兩,兩套冬衣。賈雨村答謝甄士隱夫人“兩封銀子,四匹錦緞”,另外先賞給甄士隱的岳父二兩銀子。兩封銀子,價值一千兩,賈雨村的回贈倒也說的過去。然而他接下來馬上討要嬌杏作妾,就顯得回報動機不再純粹,因而他的報恩之實得打折扣。

    賈雨村曾兩次許諾助甄家娘子尋回英蓮,當他得知英蓮的下落之後,為了巴結討好賈府和王子騰,選擇了裝聾作啞不聞不問聽之任之,把對恩人的承諾全全拋於腦後。甄家娘子就這樣失去了唯一的和女兒團聚的機會,而英蓮也失去了唯一的洗刷奴籍迴歸原位的機會,最終在薛家被人折磨而死。

    甄士隱當年的饋贈,豈能用銀子來衡量?那是對賈雨村起死回生再造之恩,這份慷慨令賈雨村終身受益。千金易得,心意難償,甄士隱的這份雪中送炭的心意,賈雨村永生永世的欠下了,且在有機會償還的情況下選擇放棄,賈雨村是個忘恩負義的白眼狼。

    寧我負人,勿人負我

    賈雨村在林如海賈政等人的周旋之下補了應天府,剛下馬就接到了薛蟠打死馮淵之案。賈雨村原想按章處理,給門子示意制止了。門子在密室裡給賈雨村上了一堂官場必修課,成功地指點他保住了官位,還覓得護官訣竅。事了之後,賈雨村怕門子對人說出他當日貧賤時的事來,“因此心中大不樂業,後來到底尋了個不是,遠遠的充發了他才罷。”

    雖說這門子也不是個東西,教人官場勾結腐化,顛倒是非黑白。但是平心而論,門子對賈雨村是有幫助的。正是因為有門子的指點,賈雨村才躲過了開罪四大家族的禍端。這樣日後才有機會向四大家族搖尾乞好,保他直上青雲。門子把自己的來歷身世向賈雨村和盤托出,對賈雨村也算是一片赤誠了。賈雨村也不管門子會不會揭他的老底,先遠遠打發了。這和曹操不問青紅皂白殺呂伯奢一家倒有異曲同工之妙。

    恃權凌弱

    鑑於賈雨村的良好表現,賈政王子騰對他很是器重。王子騰多次上奏累保賈雨村補京缺,扶持賈雨村向上攀援,後來王子騰和賈雨村還雙雙升職。賈雨村把自己角色扮演的非常好,主動包攬賈府的髒活累活。

    賈雨村在官場上的髒醜,在四十八回透過平兒說出來:“都是那什麼賈雨村,半路途中哪裡來的餓不死的野雜種!認了不到十年,生了多少事出來!”賈赦看上了石呆子的扇子,全是香妃棕竹、麋鹿玉竹的,上面還有古人寫畫的真跡。石呆子樂意現寶卻死活不肯割愛,賈赦父子一籌莫展。賈雨村“便設了法子,訛他拖欠官銀,拿他到了衙門裡去,說所欠官銀,變賣家產賠補。把這扇子抄了來,做了官價,送了來。那石呆子如今不知是死是活。”

    賈雨村身為父母官,為了獻媚賈府,僅因幾把扇子,就弄的人傾家蕩產生死不明,手段陰狠毒辣,令人髮指。更可怕的是,平兒說“認了不到十年,生了多少事出來”。賈雨村這些年究竟辦出多少石呆子之類的冤案?有多少人因為他的一己之私慘遭荼毒?

    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賈雨村生在治世之時尚且以奸雄面目行世,脂硯齋評之為奸雄,可謂巨眼。

  • 15 # 文學與教育

    賈雨村確確實實是一個奸雄。

    賈雨村雖是詩書仕宦之族,但他生於末世,根基已盡,人口衰喪,然而他沒有放棄平生的抱負,像他的表字"時飛″一樣,尋求時機求得飛黃騰達。

    他在一中秋節,思及平生苦未逢時,於是高吟一聯 : “玉在櫝中求善價,釵於奩內待時飛。”不料又被甄士隱聽見,笑道 : “雨村兄真抱負不凡也。”在這一聯中,雨村還把自己的表字″時飛″嵌入其中。

    這一聯是他自言自語而成,應該說是他,自己心機的一個充分表露,沒有掩飾,就是本真的他。認為自己就是那個櫝中玉、奩中釵,並且就是要出人頭地,就是要萬人敬仰。可見其″雄″了。

    就在甄士隱聽到賈雨村這一聯後,他邀請賈雨村一起飲酒。而當雨村已有七八分酒意,狂興不禁時,雨村又對月寓懷口占一絕 : “時逢三五便團圓,滿把清光護玉欄。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這次甄士隱聽了大叫:“妙極!弟每謂必非久居人下者,飛騰之兆已見,不日可接履於雲霄之上了,可賀可賀!”這裡甄士隱對雨村的詩又做出了評價,這個評價應該說是中肯的。

    我們知道甄士隱也不是一個尋常之人,書中寫道他 : “每日只以觀花種竹、酌酒吟詩為樂,倒是神仙一流人物。”特別是他能夠為″好了歌″做注,更是說明他的見解是非常強的。

    賈雨村的抱負,已經深入他的骨子裡面去了,無論是清醒之時,還是酒醉之時,他都沒有忘記,已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追名逐利之人。

    而當一個人把一切忘記,僅僅視追名逐利作為自己的人生追求,以後他的結果也就必然註定了。這就是甄土隱在"好了歌注″中所寫的 : “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這又是賈雨村的"奸″所致吧?

    難怪脂硯齋稱他為奸雄,可算是名至實歸了。
  • 16 # 一串七珠讀雜書

    在脂硯齋評批《紅樓夢》一書中,賈村吟詠“時逢三五便團圓,滿把清光護玉欄”一詩,脂硯齋說“奸雄心事,不覺露出”,因為賈雨村這個人是有所指定。就是說在作者寫賈家的經歷時,賈雨村這個人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當時的賈府當家人賈政,特別信任、欣賞賈雨村,且不遺餘力的幫著賈雨村上爬。賈雨村本人是個有才能、心懷大志的人。令賈府想不到的,賈雨村是個過河拆橋、落井下石的小人。

    只有在賈府大廈倒塌之後,才看到賈雨村等輩的真面目。作者後來寫《紅樓夢》,對於書中的故事情節和事件,真實性大於虛構。書中的人物,也多是真實面貌。賈雨村,也是事後他們才看清他真實的嘴臉,賈家早已落魄衰敗。

    1、賈府當時太信任賈雨村,把他當作族中人,一家人相待。

    2、年輕時的賈雨村,的確有才幹,胸懷大志。

    3、賈雨村雖然沒什麼背景,不過靠賈府幫襯、推薦,賈雨村本人也有膽量氣魄,敢於做事。

    4、賈雨村骨子裡對權勢的貪慾,只有作者家破人亡之後,才看得更清楚。

    總之,就像民間俗話說的“事後諸葛亮”,脂硯齋這句評語,多少有點氣恨,事後諸葛亮的嫌疑。

  • 17 # 夢中身為客

    奸雄心事不覺露出,奸雄這兩個字不一樣,雄是一個好字,雄是一種奮發圖強的姿態,奸怎麼講那?何謂奸?初念甚淺,轉念甚深,是為奸也!就是說一個人對每一個自己需要做的事都審慎了在審慎,賈雨村確實有才,也確實是小人,比如大觀園題詠,賈政都說過讓賈雨村給斟酌的,說明賈雨村確實有才,說他是小人,賈府敗落後也確實是他落井下石了,因為他已經看透,賈府的敗落是再無迴轉的,至於書中後二十回又重新起來,我個人感覺不可能,賈府敗落,在賈雨村還沒有進都去依靠就知道了,大家看他和冷子興對話就知道賈府完了,可是他唯一看著賈府裡有希望的是賈寶玉,可惜,命中註定,賈雨村很聰明,看人很準,可是他就是不認識自己,他就是不明白落京下石是小人行徑,他的落井下石是很多人看在眼裡的,所以一個人認識自己比認識別人重要。是啊!適逢三五便團圓,三五的第二天就開始慢慢下玄月了,盈虧,虧盈,他追的那個團圓,追到後也就走下波路了。

  • 18 # 冰橙飛燕

    賈雨村作此五言詩時,還只是一個擁有雄心壯志的青年才俊,可稱作“雄才”,此時言之“奸”著實冤枉。言中秋夜,甄士隱和賈雨村,談至興濃。雨村已有七八分酒意,狂興不禁,口號一絕雲:時逢三五便團圓,滿把晴光護玉欄。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

    世人把賈雨村列為“壞人榜”,賈雨村自詡“身兼正邪兩氣”。賈雨村具有比普通人更高的見識,他十分高看寶玉這樣的人物,認為他們正因身兼正邪二氣,從而具有更復雜的人性。關於天地生人,賈雨村有一段絕妙論述。他認為,“天地生人分大仁與大惡兩種。大仁者,應運而生,就像堯、舜、禹、湯、文、武之類;大惡者,應劫而生,像蚩尤、共工、桀、紂、秦始皇、王莽、曹操之類;餘者大多平庸,也有身兼正邪兩氣的人,這種人“聰俊靈秀之氣,則在萬萬人之上;乖僻邪謬不近人情之態,又在萬萬人之下。若生在公侯富貴之家,則為情痴情種;若生於詩書清貧之族,則為逸士高人”,他隨後又舉了陶潛、阮籍、嵇康、唐伯虎、卓文君之類。能夠將正邪看得如此透徹的人絕非等閒之人,這也是曹公刻畫人物的高明之處,像賈雨村這樣的反面人物,在曹雪芹的筆下沒有一分為二的臉譜化,而是變得複雜而深刻。

    落魄的賈雨村在“已有七八分酒意”後“狂興不禁、對月寓懷”。“時逢三五便團圓”表明了賈雨村對未來仕途的滿懷信心。“滿把清光護玉欄”,透過擬人手法,讚揚月亮用月光護著玉石作成的欄杆。“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天上一輪明月剛剛升起,人間的千家萬戶便仰頭賞月。這兩句乃是化用了宋太祖趙匡胤的詩句。據宋陳師道《後山詩話》記載,趙匡胤未當皇帝時,曾經拿出自己寫的《詠月》詩念給徐鉉聽,當他念到“未離海底千山黑,才到中天萬國明”時,徐鉉大為讚賞,認為帝王之兆已顯。所以此處當賈雨村吟誦這首絕句時,甄士隱便認為他“飛騰之兆已見,不日可接履於雲霓之上矣”,大讚道:“妙哉!吾每謂兄必非久居人下者,今所吟之句,飛騰之兆已見,不日可接履於雲霓之上矣。可賀,可賀!”

    當得知賈雨村的苦衷後,便毫不猶豫“速封五十兩白銀並兩套冬衣”贈與賈雨村,並說道:“十九日乃黃道之期,兄可即買舟西上,待雄飛高舉,明冬再晤,豈非大快之事耶!”雨村收了銀衣,不過略謝一語,並不介意,仍是吃酒談笑。第二天一早,賈雨村並未當面向甄士隱辭行,而是請葫蘆廟裡和尚帶話:“讀書人不在黃道黑道,總以事理為要,不及面辭了。”賈雨村的不辭而別,以及並不相信什麼“黃道黑道”,說明他恃才傲物,雖然貧窮卑微,卻有讀書人的清高自尊。嗟來之食,君子不受,如今忍一時之難,“心境波瀾或有漣漪”。

    “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這兩句直抒胸臆,將大丈夫的英雄見識、滿腔抱負展露無遺:等到將來出人頭地的那一天,要做“人間萬姓仰頭看”的人上人。這裡暗示了賈雨村求取功名的目的不是“造福一方水土”,而是實現個人的功名利祿和飛黃騰達。“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賈雨村一步步努力,先後實現“修身、齊家”,只看這裡,他的個人理想抱負並沒有太大瑕疵,由此斷定他是“奸雄”還言之過早。在接受甄士隱的中秋宴請和資助後,賈雨村迫不及待地於次日凌晨起身上京赴考,顯示出了賈雨村文人清高的情懷和急於赴考以求飛騰黃達的心情。賈雨村“萬姓仰頭看”的願望和急迫趕考的行為,暗含了他改變個人命運的心之迫切,也為下文他為了實現個人功名利祿不折手段埋下伏筆,映射了脂硯齋說的“奸雄心事,不覺露出”。

    在科舉中試、外放知縣後,賈雨村尚不忘恩人,立即派人相請甄士隱,在得知甄士隱出家後,“傷感嘆息了一回”;並贈甄士隱妻子和岳父以銀兩和錦緞;又寄一封密書與甄士隱岳父,轉託向甄妻要那嬌杏作二房,事成後,贈甄士隱岳父百金,“外謝甄家娘子許多物事,令其好生養贍,以待尋訪女兒下落”。這一系列行為,體現出賈雨村並未把甄士隱的知遇之恩和雪中送炭當作終生恩德,只是“錢財事,錢財了”,這也為下文“錯斷葫蘆案”埋下伏筆。賈雨村人生價值觀的蛻變,以其在應天知府任上錯判葫蘆案為分水嶺,其前他滿懷壯志和經世之才,為官雖有些貪酷之弊,但仍不失本心。其後經過葫蘆僧的點撥,為了官位不惜自喪名節,開始由注重“清正之聲”轉變為為了官位不惜自甘墮落。

    賈雨村熱衷仕途,有宏偉抱負與不凡從政才能,迥異於賈政的為官之路。他相時而動甚至逐流揚波,順應了時代更被環境腐蝕,由一個難得的才俊蛻化為社會的蛀蟲。他的悲劇,表明了人性的醜陋與貪婪,更昭示了社會的封建和腐朽。

  • 19 # 阿勝網路隨筆

    這首詩寫於賈雨村去趕考的路上,那時候賈雨村是個窮書生,甚至沒有路費和禦寒衣物。

    棲身廟裡。觸景生情,隨口吟道:玉在櫝中求善價,釵於奩內待時飛。

    恰好甄士隱路過聽到了,覺得此人氣度非凡。於是請他一起喝酒,盡興處看到天上一輪明月,於是又吟詩一首:

    時逢三五便團圓,滿把晴光護玉欄。

    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

    這首詩從字面意思看,可以看出賈雨村的抱負遠大,有雄心壯志。

    從賈雨村後來的表現來說,他是屬於屌絲逆襲,屬於寒門貴子,寒門貴子從政,都會淪為權勢的奴隸。最初的賈雨村也是純潔的,讀聖賢書,負青雲志,有理想有抱負,一心想為這個世界做點事情。

    可真是到了那個位置,很多事情由不得你,妥協世故不教也會,一切都是利益權衡的抉擇。

    雨村未發跡時,甄士隱慷慨救濟,給予銀兩和棉衣。

    甄士隱的女兒蓮英被人霸佔,他身為府尹,斷案不公,胡亂結案。不是他忘恩,他只是不想失去來之不易的權勢。

    說他是奸雄完全沒錯,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在當時權利財富高度壟斷的社會里,這是一個凡人的真實表現。

  • 20 # 七月流火140400643

    脂硯齋對《紅樓夢》的評語,是中國古代較早的小說評論。小說評論是文學評論的一種。只從產生文學,就有文學評論。比如有《詩經》就有《詩大序》。《詩大序》就是文學評論。後代無論是《唐詩》《宋詞》都有評論。文學評論除了美學的價值之外,還會史料的價值。脂硯齋與張竹坡、毛宗崗、金聖嘆一樣,都是著名的古典小說評論家。小說評論最主要的價值是美學價值,也可以說是對普通讀者文學欣賞方面的提點。其次,就是史料的價值。因為文學評論與文學的作品的發表是同步的。所以,同時代的文學評論往往會談到作者創作時的一些實際情況,這就會對研究小說作者的生平,提供一些史料。

    《紅樓夢》的特殊之處在於,曹雪芹的生平事蹟是不清楚的,脂硯齋的身份是誰,也不太清楚。於是,人們就對脂硯齋評語中反映出的一些與作者相關的史料,更感興趣。但我個人覺得,脂硯齋固然在評點中暗示自己與曹雪芹關係密切,但也未必一定信。無論,脂硯齋與曹雪芹的熟悉程度是怎樣的。都不影響他作為文學評論大家的地位。同時需要說明的,無論怎樣的大家,他的觀點都是一家之言,都有高明之處,也有未準確之處,甚至還有確誤的東西。這是美學方面的。在史料方面,也不排除脂硯齋提供的史料有吹牛的可能。這是在回答本問題之前先交代的。

    《紅樓夢》第一回中,落魄文人賈雨村困居在葫蘆廟中,無錢上京趕考。時逢中秋之夜,興起文人之慨。做了一律、一聯外加一絕。這一絕就是《對月寓懷》,內容就是本題所說的:時逢三五便團圓,滿把晴光護玉欄。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在“滿把晴光護玉欄”的邊上,脂硯齋有一句硃批:“奸雄心事,不覺露出”。

    上圖是甲戊本脂批圖片。這個圖片在《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卷一十四頁反面。

    這句批語如果把“奸雄”二字去掉,剩下的“心事不覺露出”六個字的意思是很好的理解的。中國古代就有“詩言志”的說法。另外還有“詩如其人,文如其人”的說法。比如“糞土當年萬戶候”這樣的話,只有毛澤東這樣的偉人可以說出來,而“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這樣的話,也只有辛棄疾能說出來。賈雨村的這首詩,表現出一種非常強烈的自信。詩歌所詠之物,其實就是作者人格的象徵。比如,毛澤東所詠的梅,是戰士。而陸游所詠的梅,自怨自爻計程車大夫。月亮也是一樣,在悲觀人的眼中,就是悲觀的。在樂觀人眼中就是樂觀在。在落魄人的眼中,它就是落魄的,在強悍人眼中,就是強悍的。《紅樓夢》第一回中的賈雨村是個什麼狀態呢?很顯然是個落魄的書生。一般人在他這種情況下會表現出一種“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失落。而賈雨村完全不同。

    時逢三五便團圓。三五是十五,月到十五就會團圓。賈雨村這裡的團圓是有雙關之意的,具體的說是三層意思。月亮本身的團圓是其一。其二,是暗示他自己對甄家丫環嬌杏的心意最終能夠完滿達成。其三,暗示自己求取功名的願望能夠達成。

    滿把晴光護玉欄。晴光是月亮所發。月光照在欄杆上,本來是自然現象,現在也人格化了。為什麼要用一個“護”字。其中當然是有深意的。護是強者對弱者的呵護。如果月亮是賈雨村自比,那麼,玉欄就是嬌杏。同樣,如果月亮是冥冥之中的那個主宰,那麼,玉欄就是賈雨村自己。這就是詩的妙處。

    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月亮出來的形象,誰用過“捧”字。捧字的意思是眾星捧月。捧出的月就是與別人不一樣的,就是要出人頭地的。也就是科舉得第之意。天上一輪明月出來,天下的老百姓都要仰頭看他。而進士得第之後也一樣,老百姓普通人也要仰頭看他。古代老百姓見當官的要仰頭看,因為要下跪,只能仰頭。

    以上就是賈雨村這道村的意思。憑心而論,賈雨村這首詩的詩味並不是很足。中國的古詩是講求意境的。這首詩表達的幾乎是一種毫無隱諱的自信和野心。但卻體現出一種少有的霸氣。所以,甄士隱聽了這首詩之後說:“吾每謂兄必非久居人下者,今所吟之句,飛騰之兆已現,不日可接履於雲霓之上矣。”

    賈雨村在落魄之時,能有這樣的自信。吟出這樣的詩,渴望飛黃騰達的意思就很明白了。這就是所謂的“心事不覺露出”。

    下面我們單說“奸雄”二字。賈雨村確屬“奸雄”性格,這一點看完《紅樓夢》的大約都有印象。奸雄的性格特點,這裡不再羅索了。因為有個人人盡知的典型人物可以參照,那就是《三國演義》中的曹操。有人把奸雄解為“真小人”,我是不認同的。奸雄在本質上還是英雄。只不過這個英雄與儒家捨己從人的英雄有所不同。只不過他們把個人看得比較重。奸雄會趨利,但奸雄與小人的區別在於,奸雄能力出眾。奸雄有長遠眼光。

    假如脂硯齋在第一遍讀《紅樓夢》時,能一眼看出賈雨村是奸雄,這是了不起的眼光。如果通讀全書之後,再來點評,指出賈雨村是奸雄,就非常了不起了。

    真正偉大的作品,是可以見一斑而知全豹的。《紅樓夢》恰恰就是偉大的作品。在第一回短短的篇幅中,其實就已經可以看出賈雨村的奸雄性格了。只不過作者寫的很隱晦罷了。

    我們前邊談過賈雨村在望月抒懷的詩中,表現出了強烈的自信。我們分析一下,賈雨村為什麼會這麼自信。他要進京趕考,連路費都沒有。他的樂觀就來自於他相信甄士隱一定會資助他。這種認人之能,不是人人都有的。歷史上的曹操也是這種人,因為他有識人之能,就有天下英雄投奔他,為他所用。

    不但相信路費的問題甄士隱會為之解決。而且還相信自己對嬌杏的情感一定會有結果。這種自信,如果沒有實際的能力和手段,就是所謂的“迷之自信”。但實現了的,非英雄莫屬。

    奸雄一旦確立目標,就會為之努力。所以,在賈雨村中了進士當了官之後,第一個要務,就是去找甄家,一是報恩,更重要的是求娶嬌杏。

    賈雨村對嬌杏的情感,書中用一首七律表達的。這就是我前邊所說的一律:未卜三生願,頻添一段愁。悶來時斂額,行去幾回頭。自顧風前影,誰堪月下儔。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樓。在這裡,賈雨村是有煩惱、有惆悵的。這也是正常,在前途渺茫,人生落魄之時,這種情感是正常的。

    一律、一聯和一絕,三個作品,完成了賈雨村情感從愁煩向自信的快速過渡。這種控制情緒的能力,也是奸雄的性格。

    寫了惆悵的七律,接下來的是一聯:玉在匱中求善價,釵在奩內待時飛。

    雖然現在令人煩惱的,但是,是金子總會發光的。許多人因為“釵在奩內待時飛”一句,得出薛寶釵最後嫁給賈雨村的結論。我覺得這種解讀挺沒意思的。古代的夫妻關係和君臣關係是可以類比的。這種例子有很多。比如王安石的《君難託》就是。賈雨村的求官,是男人取得社會地位的手段。女人取得社會地位的手段,就是婚姻。所以,作者放在一起類比。

    在賈雨村的上進求官之路,是與愛情聯絡在一起的。求官成功,愛情成就。求官失敗。愛情無望。這是愛情的現實基礎。

    《紅樓夢》中,賈寶玉與林黛玉以及薛寶釵的愛情,都與家庭的社會地位密切相關。這就是《紅樓夢》在開始的時候,先寫賈雨村的原因。

    因《紅樓夢》是未完之作,所有的續書者,都很重視脂硯齋的批語,如果從中得到一些線索,就可以為續寫人物服務了。最起碼要求,續寫的部分不能和脂批相沖突。這就是脂硯齋在紅學中的重要性。但我要說的是,脂硯齋只不過是一個文學評論者。他的評語也不是都準確的。而且,他是讀書時,有所感則批,有些批語可能本身就是矛盾的。比如亂批的,上圖中,“乃親斟一斗為賀”旁有脂批:“這個鬥字莫作升斗之鬥看。可嘆。”之下,又有括號內紅批:“此語批的謬。”說明批書批錯,批的謬的事情是有的。

    下面我們看個矛盾的。也是第一回十八頁正面

    這是《好了歌解》中的脂批。在“綠紗又糊在蓬窗上”旁有批:“雨村等一干新榮暴發之家”。而在“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槓”邊上有硃批:“賈赦雨村一干人”。賈雨村最終是“暴發新榮”紅火下去了,還是“披枷帶鎖”最後倒黴了?前後兩句是矛盾的。設計雨村最後發達的,常只提前句,不提後句。說雨村倒黴的,往往只提後句,不提前句。這頁的大片脂批,能看出“脂硯齋”的一個問題。《好了歌解》其實大都是泛指,把它具體化既沒必要,也沒意義。只是為後來的紅學研究引來大批猜謎人,讓紅學走入“猜笨謎”的歪路。大約是“脂硯齋”沒想到的。

    以上是個人拙見。因為提到脂硯齋,扯得多了點。權當拋磚引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關閉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