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清潔的紅醋栗

    這兩句出自《紅樓夢.》第一回:甄士隱夢幻識通靈 賈雨村風塵懷閨秀

    【須臾茶畢,早已設下杯盤,那美酒佳餚自不必說。二人歸坐,先是款斟漫飲,次漸談至興濃,不覺飛觥限斝起來。當時街坊上家家簫管,戶戶絃歌,當頭一輪明月,飛彩凝輝,二人愈添豪興,酒到杯乾。雨村此時已有七八分酒意,狂興不禁,乃對月寓懷,口號一絕雲:

    時逢三五便團圓,【甲戌側批:是將發之機。】

    滿把晴光護玉欄。【甲戌側批:奸雄心事,不覺露出。】

    天上一輪才捧出,

    人間萬姓仰頭看。

    士隱聽了,大叫:“妙哉!吾每謂兄必非久居人下者,今所吟之句,飛騰之兆已見,不日可接履於雲霓之上矣。可賀,可賀!”

    以上文字是這首詩出處和脂硯齋批註原話。脂硯齋在“滿把晴光護玉欄”處批註“奸雄心事,不覺露出”,令人費解。我認為,脂硯齋有可能批語寫錯地方了,若說“奸雄”是對賈雨村的定位評價,後兩句“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借景抒情,抒發賈雨村在窮困潦倒之時,希望飛黃騰達,實現雄心抱負,所以,“奸雄心事,不覺露出”應該是批後兩句的。

    再說說“奸雄心事,不覺露出”,這句評語,脂硯齋也不是評價賈雨村是“奸雄”,根據賈雨村在紅樓夢故事中的所作所為分析,賈雨村是一個忘恩負義,冷酷無情,,奸詐狡猾的奸險小人,他在官場上善於投機鑽營,借力登高,不擇手段,他受甄士隱的恩贈,又明知英蓮是恩人的女兒,不去搭救,為了自己的前途,眼睜睜把英蓮推到了火坑,他借了賈府勢力,在賈家落難時卻落井下石,賈雨村在《紅樓夢》裡是一個十足的奸險小人。而脂硯齋所評“奸雄”,應當不是指像曹操那樣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抱負的英雄,這裡“奸雄”一詞的理解應當不是實指,只是貶義,或者,按照古代漢語偏義詞理解,重點意思在“奸”, “雄”應該是指賈雨村在這首詩裡不自覺露出了自己不甘人下的野心,所以,甄士隱聽了,大叫:“妙哉!吾每謂兄必非久居人下者,今所吟之句,飛騰之兆已見,不日可接履於雲霓之上矣。可賀,可賀!”

    這段文字中,脂硯齋評語甚多,從所評內容看,不拘一格,有的還詼諧幽默,所以,我認為,“奸雄”當不是確指,是貶義泛指。

  • 22 # 亦有所思

    這是一首反詩!

    賈雨村的原型應當有“漢奸”的一部分。讓我們以“文字獄”為開啟方式,來重新看一下這首詩。

    時逢三五便團圓,滿把晴光護玉欄。

    時者,時機之意。

    三五,即陰曆十五,但三五有時也指三十年,賈雨村大概算是中年人了吧?

    團圓,即圓滿之意,也就是說,這個人會取到了功名或碰上了機遇。

    滿,滿州,滿族,滿清之意。

    晴,偕音“清”。

    光,原意為光芒,光明,這裡暗指清朝的統治。

    護,保護。

    玉欄,雕刻華美的欄干,引伸為富貴榮華。

    這一句詩的潛臺詞就是隻要機會來了就會一飛沖天,藉著朝廷的勢力實現自己的榮華富貴。

    後面兩句也是如此

    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

    天者,帝也。

    天上,即朝堂之意。

    一輪,即滿月,自然是位列中樞之意。

    才,剛剛當上相位或軍機處大臣

    捧,雙手為捧,意為聖上所賜,皇恩浩大。

    人間萬姓,即人間萬民,然而這個姓也可以指姓氏之姓,查一查當年有哪個大臣被賜以國姓就知道了。

    仰頭,自然是和普通人臣拉開了無限距離。

    都已經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這不是奸雄是什麼?

    不說別的,乾隆似乎說過《紅樓夢》乃明珠家事,如果把這個賈雨村當成明珠大人,回頭再看這首詩。

    以圓月喻明珠,以玉欄借指明珠姓氏“那蘭”也成立,而賈寶玉就是大名鼎鼎的納蘭容若也能說得清了。

    以上文字,純屬個人臆斷,當不得真,也做不得數!

  • 23 # 此箋

    現代著名女企業家董明珠曾說過,“沒有人才,一切歸零;沒有道德,人才歸零”。這句話,用來形容賈雨村,再合適不過。脂硯齋多次以“奸雄”來評價賈雨村,足見未曾面世的後四十回裡,他背信棄義到何種程度。

    時逢三五便團圓,滿把晴光護玉欄。

    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百姓仰頭看。

    這首《對月寓懷口號一絕》,賈雨村作於甄士隱相邀的中秋夜宴上。表面上看,這首七言絕句只不過是一首詠月之詩,應景而作。但脂硯齋能從字裡行間領會到賈雨村的“奸雄心事,不覺露出”,則源於這是一首託物言志之詩。

    因而在分析脂硯齋對賈雨村“奸雄”的評價時,勿要一刀切只看到賈雨村奸佞陰險的一面,而忽略了其真才實學和見識不凡的一面。具體來看,從詩歌本身出發,《對月寓懷口號一絕》寄託了賈雨村的以下情感:

    其一,以月照欄杆為意象,表明了積極入世的儒家情懷。

    在中國古詩詞中,明月常常是高潔超逸的象徵。而欄杆則往往被封建知識分子表達壯志未酬的激憤情緒。“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那是辛棄疾的家國之恨;“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那是岳飛的民族之恨。

    賈雨村的這首詩,則把月亮與欄杆兩個詩詞意象結合在一起,傳達出詩人積極入世的儒家情懷,頗有“達則兼濟天下”的雄心壯志。在這一點上,無論是書中的人物甄士隱還是旁觀者脂硯齋,對賈雨村的才學與雄心都是持肯定態度。“時逢三五便團圓”,脂硯齋認為這是賈雨村“將發之機”的寫照,正如甄士隱評價此詩“飛騰之兆已見”。“滿把晴光護玉欄”,則進一步表明賈雨村心繫廟堂的高遠志向,希望如明月照耀人間,頗有濟世救民的高遠氣魄。

    從甄士隱和賈政等人對賈雨村的推崇,並且結合賈雨村對冷子興所闡述的“正邪兩賦”的觀念來看,賈雨村的雄心與自己的才學見識相匹配。後面賈雨村接受甄士隱財物的資助而不辭而別,脂硯齋也極言雨村“真是個英雄”,“真令人爽快”。

    其二,以趙匡胤的《詠月》為仿照,寄託了飛黃騰達的迫切心情。

    賈雨村的這首七言絕句,是仿照宋太祖趙匡胤的《詠月》而作。同樣是作於未顯貴之時,尤其是“未離海底千山黑,才到中天萬國明”兩句,被五代至北宋著名詩人徐鉉大為頌揚,並高度評價其顯露了帝王之兆。

    賈雨村的“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百姓仰頭看”,與趙匡胤之詩有異曲同工之妙,被甄士隱盛讚“今所吟之句,飛騰之兆已見。” 這才是賈雨村“奸雄心事,不覺露出”的真正寫照。賈雨村渴望飛黃騰達的迫切心情,已溢於言表之中。

    作為一個寄居在葫蘆廟而以賣字為生的窮書生,賈雨村渴望一飛沖天的背後,隱藏了對於權勢的慾望與野心。尤其那句“人間百姓仰頭看”,流露出賈雨村急於做人上人的功利心情,不免有弄權欺世之嫌。

    後來賈雨村被革職,原因之一便是“未免有些貪酷之弊”。這種對百姓殘暴不仁的為官之風,正是“人間百姓仰頭看”的寫照,體現了賈雨村仗勢欺人的醜陋嘴臉,早已背離了他最初“滿把晴光護玉欄”的濟世情懷。

    從行文章法上來看,脂硯齋對賈雨村“奸雄心事,不覺露出”的評價,為賈雨村後來的忘恩負義埋下了伏筆,具體如下:

    其一,亂判葫蘆案,對甄士隱走失之女視若無睹。

    賈雨村因為對林黛玉有訓教之恩,得到了林如海和賈政等人的舉薦,到應天府擔任知府一職。復職之後的賈雨村,早將濟世救民的雄心壯志拋之腦後,在門子“護官符”的提示下,胡亂判了這宗命案,讓打死馮淵的薛蟠逍遙法外。

    不僅如此,賈雨村明知道被拐賣的香菱,乃是恩人甄士隱走失的女兒英蓮,但卻置若罔聞,眼睜睜得看著羊入虎口之中。想當初賈雨村進京趕考,是甄士隱捐資五十兩銀子和兩件冬衣,才得以有了平步青雲的可能。劉姥姥曾說,二十兩的螃蟹宴,抵得上莊戶人家一年的開支。甄士隱慷慨解囊的五十兩銀子,足以見得有多麼貴重。甄士隱這份雪中送炭的情意,早被賈雨村忘得一乾二淨,更不用說賈雨村當初迎娶嬌杏時幫助尋找英蓮的承諾了。

    其二,抄家石呆子,為獻媚賈赦不惜貪贓枉法。

    深諳“護官符”之重要的賈雨村,為了迎合賈赦惦記石呆子舊扇子的喜好,不惜以拖欠官銀的罪名誣告石呆子。賈雨村因此抄家石呆子,將抄沒的扇子全送給了賈赦。在賈雨村的懲治下,石呆子被折磨得生死不明。

    其三,背叛榮國府,為仕途對抄檢賈府落進下石。

    儘管曹雪芹的後四十回無緣相見,但從《癸酉本石頭記》後28回的內容來看,在賈府被查抄之際,賈雨村非但沒有雪中送炭,反而落進下石,將賈家窩藏甄家的罪產,告密給了官府。賈府因此被革去世職,貶為平民。

    如此忘恩負義之舉,與賈雨村當初亂判葫蘆案,如出一轍。賈雨村為了飛黃騰達,時而趨炎附勢,時而鑽營取巧,不惜賭上自己的前程和良心,在黑暗的官場越陷越深。終究,“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槓”,賈雨村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總之,賈雨村的這首《對月寓懷口號一絕》,應該辯證地來看待。脂硯齋評論裡的“奸雄心事,不覺露出”,既有對賈雨村才學志向的肯定,又有對其背後貪慾與野心的警惕與憎惡,尤其是對後四十回賈雨村忘恩負義行為的暗示。

    賈雨村並非一開始就是“大奸大惡”之人,也遠遠達不到曹操“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評價高度。賈雨村之“奸雄”,不過是某些封建知識分子宦海沉浮生涯的如實寫照:“苦讀、趕考、高中、為官、升官、革職、復出、高升、獲罪。”

  • 24 # 淡看雲起看紅樓

    《紅樓夢》中,賈雨村是以“奸雄”的形象塑造的。滿腹才學,卻心存邪念,心術不正,是為奸雄。

    書中寫賈雨村進京趕考,因盤費不濟,淹蹇在了蘇州,寄居在甄士隱隔壁的葫蘆廟。甄士隱欣賞他才華,時常和他交往。

    時逢三五便團圓,

    滿把晴光護玉欄。

    天上一輪才捧出,

    人間萬姓仰頭看。

    這首詩表達了賈雨村的抱負不淺,月亮每月到十五日就圓了,他會像月亮一樣,得遇時機,就會飛黃騰達,高於眾人,受人敬仰。因此甲戌本脂硯齋側批寫:奸雄心事,不覺露出。

    後文賈雨村得甄士隱資助,進京考試,金榜題名,實現抱負。前文是奸雄心事初露端倪,後文其所作正是奸雄所為了。

    初露奸雄野心。

    甄家丫鬟嬌杏看賈雨村外表是:

    雖是貧窘,然生得腰圓背厚,面闊口方,更兼劍眉星眼,直鼻權腮。

    甲戌側批說:是莽操遺容。賈雨村有王莽、曹操之相,奸雄模樣。

    中秋節口占吟月詩,更是表達了其抱負野心。

    賈雨村得甄士隱資助,連夜進京,他傳話給甄士隱說:“讀書人不在黃道黑道,總以事理為要”,利落爽快,雖被冠以“奸”,卻是英雄做派。

    官場奸雄素質。

    賈雨村考中進士後被任命知府。他為官貪酷,並且又恃才傲物,對上司不敬,得罪同僚。甲戌本側批寫:此亦奸雄必有之理。

    賈雨村被上司彈劾,說他“生情狡猾,擅纂禮儀,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結虎狼之屬,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甲戌本側批寫:此亦奸雄必有之事。

    賈雨村被參革職,他心中雖然十分慚恨,卻裝作毫不在乎的樣子。甲戌本側批寫:此亦奸雄必有之態。

    脂硯齋三個“必有”,點出賈雨村的性格特點。

    惺惺作態的虛偽。

    賈雨村補授應天府知府,遇到薛蟠打死馮淵的案子,其中還牽涉到他的恩人甄士隱的女兒。門子向他講解“護官符”,提醒他不要得罪這些權貴。賈雨村心裡已有主意,要巴結權貴,嘴上卻說“不妥”,表示要秉公辦理。

    此段文字寫盡賈雨村惺惺作態的虛偽,脂硯齋批賈雨村“假極”,“全是假態”,又連用六個“奸雄”來諷刺賈雨村。

    結語

    賈雨村貪婪虛偽,心胸狹窄,縱然才學出眾,終究只是個奸雄。後文中他怕門子傳出他貧困時的窘事,找藉口將門子充軍了。此處脂硯齋又評他“終不是大英雄”。

  • 25 # 綠野萍蹤01

    《紅樓夢》說,賈雨村就是“假語存”,也就是說,這個人物無論做事,講話,乃至與寫詩作文,講的都是假話。或者換句話說,賈雨村這個形象是掩蓋《紅樓夢》真相,作者故意引導讀者從中勘破真相的這麼一個古怪的人物。

    但是,賈雨村這首詩,卻一定是真話,是作者借這個人物之口,所流露出來的內心真情。此話怎講呢?

    脂硯齋的側批和眉批

    第一回書“甄士隱夢幻識通靈,賈雨村風塵懷閨秀”,作者安排了一個很特別的場景,讓賈雨村觸景生情,口占了這首七絕。

    且說賈雨村落魄,寄居在葫蘆廟中。中秋節這天,居住在葫蘆廟近邊的甄士隱設家宴款待這個落魄的書生。

    甄士隱與賈雨村相對飲酒,此時,街坊上家家簫管,戶戶絃歌,當頭一輪明月,飛彩凝輝,二人愈添豪興,酒到杯乾。賈雨村喝了八分醉,於是乘著酒興,口占一絕:

    時逢三五便團圓,滿把晴光護玉欄。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

    脂硯齋在第二句旁側批道“奸雄心事,不覺露出。”這首詩不過就是寫了中秋夜景而已,原本沒有太深的意境與含義。即便是最後兩句,也是中秋賞月時最普通的場景,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但是,由於脂硯齋批了這麼一句,這首普通的中秋詠歎詩就顯得很特別了。

    在這句批註前,第一句也有側批:“是將發之機。”,這一句與第二句連起來讀,便是奸雄露出了將發之機。發,有發達之義,可以理解為賈雨村將要遇到發達的機會了。但是,因為是奸雄將發,便有舉事的意思了。“奸雄”,與曹操有聯絡,這個詞大概也是從《三國演義》中借過來的。於是,這首詩就不太簡單了。

    最後一聯若接著上面一聯來解讀,就可以理解為奸雄要捧出一個讓萬民仰望之人——這才是奸雄心事。

    但是,脂硯齋點到為止,側批的同時還有眉批,試圖將上面的兩處批註輕輕掩蓋。這處眉批講的是:“這首詩非本旨,不過欲出雨村,不得不有者。……所嘆者三春也,卻用三秋作關鍵。”

    脂硯齋故意透露真語,卻又假裝欲蓋彌彰,眉批與側批自相矛盾,將奸雄心事又拉回到“欲出雨村”而勉強有了這首詩。又說,借三秋之景來喻三春之事。脂硯齋幾乎有點語無倫次了。

    文字故事越是自相矛盾處,便越藏著玄機。那麼,賈雨村的這首中秋詩加上脂硯齋的評語,到底有什麼玄奧呢?

    賈雨村口占中秋詩的前情鋪墊

    這首詩出現在《紅樓夢》第一回,顯然是有總括全篇的作用。而在賈雨村口占七絕之前,就是甄士隱的故事。

    卻說在一個炎熱的夏日,甄士隱在書房閒坐,不知不覺就睡去而進入了夢鄉。在夢中,甄士隱聽到了一僧一道的對話,知道了通靈寶玉和絳珠仙草的事情。而且,十分奇怪的是,甄士隱又在太虛幻境中見到了“通靈寶玉”。應該講,《紅樓夢》中第一個到太虛幻境的人,就是甄士隱。

    然而,作者卻說,甄士隱並沒有進入太虛幻境,只是在牌坊處想跟隨二仙進入。大概是甄士隱不具備入內的資格吧,二仙便沒有帶他入內了。

    這一處描寫,肯定是第五回書的預設鋪墊,甄士隱肯定與賈寶玉有某種奇怪的聯絡。

    甄士隱不但沒有進入到太虛幻境中,還因為“忽聽一聲霹靂,有若山崩地陷。”從夢中驚醒,睜開眼睛之後,甄士隱竟然把夢中之事“忘了對半”——其實,這是在隱藏“真事”。但是,作者分明告訴讀者,真事只是隱藏了“對半”而已。所以說,在甄士隱醒來之前,作者來了一句“假作真時真亦假”。

    我認為,讀《紅樓夢》不一定得像看風月寶鑑那樣,完全反過來看,其中有一半的故事講的是真話。寫的是真事。

    接下來,便又有一處奇特的情節,講的是三歲的甄英蓮出場。在庚辰本中,這一處寫的是“甄英菊”,與“真應憐”一樣,這個名字便是“真應局”。這一處,倒是要反過來看,此時的甄英蓮應當被當做男孩子來解讀。為什麼?這就與賈雨村有關係了。

    當甄士隱還在回想二仙之時,賈雨村出場了。真事隱、假語存便開始了半真半假的交往,為全書預伏匯流排。

    因而,賈雨村中秋節賦詩,是以甄士隱的故事為鋪墊的,其中,涉及到甄家兩代人。賈雨村所要捧出的人,也與“甄家”有關。

    賈雨村奸雄之心到底是什麼

    甄士隱沒有去成太虛幻境,而且,將與二仙相處的事情忘掉了一半,這一半就是太虛幻境門外的事情被隱去了。

    賈寶玉確是去了太虛幻境的,雖然是夢中去的,但卻是作者在寫一件真實的事情。在太虛幻境中,賈寶玉見識了很多世間難見之事,尤其是“萬豔同杯”、“千紅一窟”,等等,明顯是三宮六院才有的事情。這裡其實寫的就是皇宮,正是賈寶玉的“紅樓夢”。

    在警幻仙子的授意下,秦可卿教授賈寶玉雲雨之事。此處,絕對不是寫生理上的性關係,而是賈寶玉的血緣關係的揭示。作者暗示,賈寶玉與皇家有相同的血緣。

    當警幻仙姑帶著賈寶玉來到一群仙子當中時,仙子說,本來是要請絳株來的,為何把這樣一個濁物帶來了呢?

    賈寶玉其實就是甄士隱見到的通靈寶玉,這塊玉被二仙打落凡塵,沾上了凡塵的寶玉當然是“濁物”了。也就是說,賈寶玉身份高貴,只是流落凡塵而已。

    賈寶玉其實是“甄寶玉”的對影,甄寶玉便與甄士隱家扯上關係了。當初,甄士隱沒能進入太虛幻境之內,原因是他就倒在了此處。這其中涉及到順治四皇子的隱秘。

    據現在紅學研究的一些成果來看,綠野老道非常贊同《紅樓夢》的原創作者是曹頫之說,而這個曹頫便是曹寅兄弟曹宣的兒子。曹宣本身就是一個亟待揭開謎團的神秘人物,不僅我們現在在辨識此人是誰,當年的曹寅也不知道這個人到底是自己的同胞兄弟,還是隱藏著其他身份。因而,“二十年來辨是誰”指的就是這件事。

    大概是曹寅辨出了些門道,便又寫詩說謊,搞“甄士隱”那一套。曹寅最大的謊言就是把自己與曹宣說成是雙胞胎,“與子墜地同坯胎”是貨真價實的謊話。曹家說,曹宣是康熙保母、曹璽的續絃夫人孫氏所生,但是曹寅的母親卻不是孫氏而是顧氏。

    曹宣的來歷,據考證是出自皇宮,是順治皇帝與董鄂妃所生的大清皇位繼承人和碩榮親王。因為孝莊與多爾袞的干預,這個四皇子大概被孫氏抱出了皇宮,同時被宣佈死亡。不久,順治也因天花駕崩。但是,卻有傳說講順治出家了。假若以《紅樓夢》故事所透露出來的真事來看,恐怕順治出家就不是民間傳聞了。因而,這段歷史的隱喻,就在甄家父女身上。

    這樣,便與甄士隱只在太虛幻境門口見到通靈寶玉的夢境對上號了,而這件事情卻被“忘了對半”。被隱去的真事大概是甄士隱在這段故事中指喻曹宣,而曹頫則在後來的太虛幻境中知道了自己的皇室血緣,便十分希望重回“太虛幻境”。於是,便在大觀園中做起了《紅樓夢》。

    紅樓就在紫禁城中,因而,“奸雄”發事與太虛幻境有關,所要捧出的人就是曹頫——一個希望重回太虛幻境之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關閉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