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21 # 黃衣心理

    孩子要管,這個管的含義有兩種:第一,支援幫助。第二,管控指揮。

    對於支援幫助這個角度來說,是做家長的要經常去做的事情。情商水平高的家庭裡,親子關係是有討論,有商量,有感受表達,有需求,有幫助的。在孩子做事之前要和他討論可能面對的問題,給孩子充分的時機提問和恰當的回覆支援。隨時準備為孩子提出的合理化求助提供幫助,這個“管”的作用,有幾個技巧在裡面:不求不助,只提醒不替代,溫和而不焦躁。

    (配圖為我兒子小鳥)

    在管控指揮這個角度看,更多的是支援家長對於原則性問題不放手。家庭裡需要有三條規則,這個規則是家長和孩子共同制定並遵守的。制定規則也同時約好處罰辦法,這樣的管,是孩子能夠預測到的,不會傷害孩子內心的安全感,也不會破壞親子關係。

    所以我會管孩子,會在有限的規則範圍內約束孩子。同時給孩子更多自主做事的機會,支援他積極主動做好自己的事情。(配圖為我兒子小鳥)

  • 22 # 凌兒媽媽

    對於我個人來說,我不是很愛管孩子。因為自己小的時候,屬於特別自覺,品學兼優,不用父母操心的孩子。對於女兒,我自是抱著這樣的期望,希望她與我的從前一樣,無需父母操心。然而,事實並不是這樣的。

    女兒今年八歲,前三年是我全職陪伴著長大的。我給她的成長環境比較寬鬆,多引導,少說教,多陪伴,少限制。包括她要不要認字,要不要刷牙,都是遵從她自己的意願,所以進行得比較順利。兩歲不到開始堅持刷牙,沒有過哭鬧的時刻。兩歲多一般漢字也都認識,四歲可以進行自主閱讀。

    但一切的改變發生在女兒三歲之後,那個時候我已不是全職,需要上班,女兒交給姥姥去帶。那麼就演變成這樣一種情況,每天清晨母親就開始叨叨叨。

    一早,喊起床。起床的時候拖拉,母親就叨叨,粗暴的拿過衣服快速穿上。穿上之後又嘮叨,快點出來梳頭髮。梳完了,開始吃飯了又催,吃快點吃快點。吃完又各種催,快點拿書包,快點走,要遲到了。

    放學的時候又開始上演嘮叨的一幕,快點寫作業,快點收拾書包,快點吃飯等等等等……

    連我自己都聽得揪心,心塞,莫說孩子。聽久了,已經習慣了,自動遮蔽這樣的聲音。所以管是管,教是教,不要混為一談。

    我們要教孩子規則,教孩子為人處事,教孩子待人接物,但不是每天不停的管,管只是家長對孩子一種控制的體現。認為沒有我的管,沒有我的嘮叨,你什麼都做不好。其實不是這樣,這樣只會適得其反,讓孩子更有逆反的心理。

    管教孩子是一輩子的事,千萬別把重點放在“管”字上面。

  • 23 # 任淼淼

    我平時愛“管”孩子,但不是那種指手畫腳、事無鉅細的管。我的“管”,有三種方式:

    1.界限之內,嚴格管。我家兒子現在3歲,當涉及到安全、文明、品質等人人都應該遵從的事情時,我認為這在界限之內,是要嚴格管,不妥協的。比如:乘私家車的時候,必須坐安全座椅。剛開始兒子也哭鬧不肯坐,但涉及安全問題,一旦發生意外,悔之不及,這件事我從來沒妥協過。

    2.界限之外,彈性管。孩子的絕大多數事情,我覺得都在此之列。此時,家長更好的做法是引導孩子,如果不聽的話,讓孩子自己體會到後果。比如:我給孩子規定每天早上6:30起床,晚上9:00睡覺。有時候,兒子興奮得睡不著,想起來再玩兒一會兒時,會允許破例。但第二天到起床時間,仍然會準時叫他起床,睡眠不足的後果他得自己承擔。

    3.有些情況,不管也是在“管”。我希望兒子自立、有主見。因而,雖然孩子還小,他想自己做的事情,我都儘量退後不管。比如: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自己吃飯(吃的東西到處都是),幫我拖地(其實基本幫不上忙)等等。

    等孩子成年了,我只會提供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不會再管了。成年人得對自己的負責,不是嗎?

  • 24 # 秀146917763

    這個問題對於大多數母親來說我有點失職!我平時不太愛管孩子。

    我不太愛管孩子,是指不太愛管孩子學習,準確的是他課外興趣的培養!

    每當看到別人家的小孩子琴棋書畫吹啦彈唱樣樣精通,無論什麼才藝都能拿的起放的下的時候,我都會暗暗發恨自己沒有逼著孩子去學,最起碼無論什麼場合需要表現自己的時候能夠有一樣拿的出手的才藝才是最好的!想歸想,想法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我的孩子今年13歲了,在6歲那年,看他平時老是拿著鉛筆畫呀畫的,畫了以後還能給我們講出一個故事!於是跟他商量後送他去學畫畫,一年時間他也很認真。每次去學都積極著,從沒有曠課過!但到了第二年,那才小學2年紀,跟我說,媽媽,你有沒發現我畫畫進步啊?我說有啊,結果他說,有嗎,我覺得沒有!最後他拐了個彎說不去學畫畫了!我也合計著真是他不喜歡了的話,去也是浪費時間,就隨著他了!過後去學圍棋!人家去了一次,在那裡跟老師對弈了一盤,可能老師認為他小沒學過,也沒正經跟他下,他回來跟我說,媽媽,那個老師還沒爸爸炸的好呢!不去學!讓爸爸教我不就行!堅決不去!所以圍棋也沒正兒八經學過!唱歌不張嘴,跳舞不喜歡,總之沒他喜歡的,什麼興趣培訓班也不去!這麼多年,外邊培訓班的錢是沒有賺到俺們的!我問他,那你喜歡做啥?兒子說他喜歡跟小動物接觸!我總不能給他養一堆的小動物吧!所以課外我也懶得管他!所以,他就趁課外看許多許多的書,特別是探險或者有關動物的書籍!人家看電視專看動物世界和跟著誰去探險來!有點拿他沒辦法!只能解嘲說,隨老吧!誰叫我啥都不會呢!

  • 25 # 歲歲情

    兩歲的寶寶,我當然愛管啦,不過我管的過程中也會適度放開,因為,我是一個愛學習的媽媽啊。

    看過一些育兒書,書上說,這個階段的孩子,要有適度自由了,要給他空間 ,讓他一個人安靜的玩,也要讓他有自己說不的權利。讓他自己決定一一些事情。

    我家小朋友,很早就開始說“ 不”了,看過《可愛的鼠小弟》後,一天,奶奶讓他穿那雙鞋底有點兒髒的淺藍色叫叫鞋,他說,“不好看不好看”,奶奶沒當回事,還給他穿,他繼續嚷“不好看不好看”,竟然還哭了起來,奶奶沒法,換了一雙鞋子,他破涕為笑。

    下班回到家,奶奶告訴我了這個事情,我說,“由他唄。”小朋友在建立自己的審美觀,尊重他的選擇,沒什麼不可以,又不是什麼原則性的大問題。

    晚上給他穿上睡袋睡覺,是個去掉袖子褲腿的夾袍了,擔心他涼,又加了層薄被子,可經常半夜醒來發現,被子蹬的不知去處,人也不知道在哪裡躺著,好吧,我也不管啦,由他去吧,想蓋不蓋,反正已有睡袋了。

    在家裡,小朋友總忍不住脫掉鞋子襪子,光腳踩在冰冷的地板地上,奶奶見了就在喊“寬寬,穿鞋子,穿鞋子。”我自己在家帶的時候,光腳就光腳吧,等到他涼得打噴嚏時,我才問他,“涼了吧,穿上鞋子就不會著涼打噴嚏了。”他也高高興興的穿上回鞋子。

    在規則上,比如,晚上只能看五集《小豬佩奇》,我不會讓他多看一集,關電視機,他哭,我陪著他,過一會兒,他說,“媽媽,我不哭了”,又去玩別的了。

    有時,跟我耍脾氣,鬧要拿什麼東西,我不給,他就抱著我,打挺,我就抱他到爬行墊上,放下他,哭會吧,我離開,一會兒,他就爬起來,“媽媽、媽媽”的找我來了。

    沒刻意教他什麼,灌著耳音聽唐詩、歌曲、兒歌,他也自學成才,“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已經可以自己數數了,有時候竟能數到20

    我是不是太愛管孩子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養三十頭母豬,以後專賣小豬是否有“錢"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