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宏觀評論師賀蘭
-
2 # 快樂人生128359036
詩,如果去掉組成部分,也就不成其為詩,既顯僵硬無趣,更談不上詩意。
如果這樣去問路,還顯問者無教養。
-
3 # 全能幼教
按你說的,去掉之後就是:
清明時節雨,
行人慾斷魂。
酒家何處有?
遙指杏花村。
變成一首五言詩,先不說格律合不合適。
光看意境,就比原詩差了不止一點。
清明時節雨,雨還是雨,但是雨的樣子不見了,什麼樣的雨呢,瓢潑大雨?朦朧細雨?如果是大雨,如何去尋酒家?
行人慾斷魂,這一句倒無大礙。
酒家何處有?遙指杏花村。這一問一答,可萬萬不能這樣寫,一點意境都沒了。生人初入,必須得客氣點。找尋酒家,好在雨天避雨喝酒。
沒有了牧童,也少了很多靈氣,誰指路去杏花村?如果是肥醜的大媽,這種清雨清明的靈氣可就不剩半點咯~
-
4 # 使用者言午澤群
詩是中國古代文學的大宗,也是正統。最早的詩歌是與音樂舞蹈一體的,所書說“詩言志,歌永言”。《國語》也說“詩所以合意,歌所以詠詩也”。作為一種有韻律的文體,詩通常會與詩句的字數和句式相關,所以就有了四言詩、五言詩、七言詩
以及包含各種句式的雜言詩。
詩主要特徵有四個;
1。飽含豐富的想象力和情感,這是詩歌最基本最顯著的特徵。
2。集中反映社會生活。
3。節奏鮮明,語言凝鍊,言調和諧,這是詩歌形式最大的特徵。
4。不以句子為單位,而以行為單位。
縱上詩歌的特徵,如果把《清明》這首詩按你提問去改,也就沒有了意幻的情境和靈動的浪漫,可以說違背詩的大宗。
-
5 # 樸一吹
清明時節雨,行人慾斷魂。酒家何處在,遙指杏花村。
去字之後,首先格律和韻腳被破壞了,不能成為一首合格的律詩。但還可以作為一首古風或者打油詩來看,情節還算完整,但是已經沒有了那種微風細雨中從容徐緩的意境之美和民俗生活趣味之美了。
一首好詩就像絕色美女,你這改得就像給美女整容,整完後雖然不難看,但已神韻全無了。
樓主可能覺得簡練為美,但一個作品的好壞其實不在長短,五言有五言的簡美妙處,七言有七言的意境擅長。這類詩兼具故事性和意境美,一般情況下並不適合五言來承載。但也有例外,如李白的,長安一片月,戶戶搗衣聲,這首,同樣絕妙。
詩無定法,全看詩人的語言駕馭能力了。
-
6 # 牛皮社
一、《清明》的“瘦身”與改編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杜牧的這首《清明》,曾經無數次的被人進行“瘦身”。比如每句去掉兩個字,變成:
清明雨紛紛,行人慾斷魂。
酒家何處有,遙指杏花村。
因為,“清明”就是個時節,所以“時節”二字多餘;“行人”肯定是在路上的,所以“路上”也多餘;“何處有”便是提問的意思,“借問”二字也多餘;至於最後一句,誰來回答並無所謂,所以“牧童”也可以去掉。
有人覺得砍得不過癮,又繼續補了一刀,於是變成了:
雨紛紛,人斷魂。
酒何處,杏花村。
很神奇,砍成這樣,這首詩的意思好像基本上都還在,也算是一絕了。還可以砍:
雨紛,斷魂。
問酒,杏村。
原詩的意思還殘留著一點。可是,劊子手還不願意停手,又繼續揮刀:
雨,魂。
酒,村。
不過這樣子就毫無詩意了,純屬文字遊戲。幸虧也沒辦法繼續砍了。
除了“減肥”,人們還很喜歡改編《清明》,有很多精彩的改編版本。下面僅舉一個例子: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透過不同的斷句,把一首絕句變成了一首詞。
二、“瘦身”之後好不好下面回到問題,從這首詩中去掉紛紛、路上、借問和牧童之後,就變成了下面這樣:
清明時節雨,行人慾斷魂。
酒家何處有,遙指杏花村。
也是“瘦身”,但與我上面所舉的“瘦身”方式略有不同。那麼,這樣子去掉以後好嗎?答案是非常肯定的:不好!理由如下:
(一)平仄失調
無論第一句去掉“時節”還是“紛紛”,平仄都不對了。“清明時節雨,行人慾斷魂”的平仄是“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完全失調。
(二)意境大損
去掉之後,詩的意思基本不變,但意境損了大半。
下雨可大可小,可急可緩,可長可短。“紛紛”寫出了雨“下得不大但下個不停”的感覺,作者不說“愁苦”,但“愁苦”的感覺撲面而來。
“路上”看似與“行人”重複,去掉無妨。但實際上,重複也是強調,作者是表明自己“在路上”,是個行人、過客、遊子,天涯羈旅,更加重了“淒涼、落寞”的感覺。
“酒家何處有”,可以是問路,也可以是思索。有了“借問”二字,便落實了“問路”這樁事,也就自然引出了下句的回答。
那為什麼一定要“牧童”呢?問路自然不一定問牧童,但一來清明是古人的大節日,大人們估計都在家裡忙著,只有小孩子還會在外面;二來若是問個大人,少不得要客氣兩句,再說酒家怎麼走云云。唯有孩子,大概正忙於什麼事情,沒空說話,用手遙遙一指便完事兒了。胡令能《小兒垂釣》:“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就是類似情況。
綜上所述,“瘦身”作為文字遊戲玩玩是可以的,真要認真分析起來,本詩的這些字詞都是無法縮減的!
-
7 # 李長諭唐代詩人杜牧所作《清明》這首詩,原文是這樣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如果按設問者的要求,把詩中的“紛紛”、“路上”、“借問”、“牧童”之詞去掉,改用別的詞語,我想誰都可以試改一下。比如改為:清明時節雨淋人,街上行人慾斷魂。請問酒家何處有,美女遙指杏花村。
但這雨是毛毛細雨,還是淅淅瀝瀝,或者是暴雨傾盆?讓人不知道老天爺下的是什麼雨。街上和路上是有區別的,“街”是指街道或街市,是有人群居住的地方:而“路”,則通常指道路,路上也是指路途之中的人。“借問”和“請問”雖然都是敬辭,但“借問”是用於向人打聽事情,而“請問”則是用於請求對方回答問題。“牧童”和“美女”更有很大的差別,“牧童”是指放牛放羊的孩子,而“美女”則是指美貌的年輕女子。這樣的改動,自然會在境遇和人物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也造成詩詞的前後矛盾,自然就不會給人以自然和美的感覺。
為了說明《清明》這首小詩不可作輕易改動的問題,在這兒不妨對原詩作如下分析。從原詩看,這一天正好是清明佳節。詩人杜牧,在行路中不巧遇上了雨。清明,雖然是一個春光明媚,花紅柳綠的季節,可天氣也容易發生變化,常常不是颳風就是下雨,且早在梁代,就有“疾風甚雨”的記載和說法。如果在清明節這天下雨,還有個專用名詞叫作“潑火雨”。詩人杜牧遇上的,正是這樣的一個日子。
詩人用“紛紛”這兩個字來形容那天是“潑火雨”,而不是用“紛紛”來形容下雪,即點明瞭時間這個要素。這兒的“雨紛紛”,絕不是大雨,而是細雨,這細雨,正是春天的特徵。細雨紛紛,是那種“天涯小雨潤如酥”的雨,它不是夏天的傾盆大雨,也不是那種淅淅瀝瀝的秋雨。這“雨紛紛”,正好抓住了清明“潑火雨”的特徵,傳達了那種“座冷欺衣,將煙困柳”的悽迷而又美麗的境界。
“路上行人慾斷魂”。“行人”,不同於遊人,更不是那些遊山玩水,欣賞風景的人,而是行走在風雨之中的趕路人。“魂”,這兒不是指人的“五魂六魄”的靈魂,而是指詩人的精神和情緒方面的事情。“斷魂”,是在極力渲染的一種十分強烈的個人情緒,可又不十分明白的表現外在的很深隱的感情,以此來表現他當時的心境。
清明節在古人看來,是一個色彩情調都很濃郁的大節日。本該是和家人團聚,遊玩賞景或上墳掃墓的日子,可自己卻孤身趕路,觸景傷懷,那能不觸動詩人的心事呢。從“欲斷魂”再回到“雨紛紛”上來,本來佳節行路已有不少的心事,再加上身在紛紛細雨之中,冒雨趕路,那心境更是悽悽迷亂了。所以,詩人以“紛紛”來形容春雨,也是在形容自己的情緒。
前兩句交代了情景,是為下兩句作為鋪墊。即然問題來了,就要找大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可以設想,詩人在這時候想到,去哪兒找個小酒店,一來歇歇腳,避避雨;二來小飲幾杯酒,解解身上的寒氣;三來藉此來散散心頭的愁緒。於是,便向人問路了。
詩人在第三句並沒有說是向誰問路,妙就妙在第四句,“牧童遙指杏花村”。從語法的角度講,“牧童”是這一句的主語,可它實在又是上句“借問”的賓語,以此補足了上句賓主的雙方問答。至於牧童有沒有答話不得而知,但他以行動作了答覆。這種“此處無聲勝有聲”的寫作手法,比發話更加鮮明有力。
“遙”,字義是遠。但詩人的用字不是處處拘守字面的含義,這兒的遙,並不是說十分遙遠。而這一“指”,已經讓我們如同看到一個隱約在紅杏稍頭,若隱若現的挑出的一個“酒望子”來了。“杏花村”,在這兒不一定是真實的村名,也不一定就是指酒家,只是說明了指出的是一個美好的想像就夠了。不言而喻,那兒是有一家小酒館,在等待著接待雨中行路人的。
這首小詩,一個難字也沒有出現,一個典故也沒有用到,整篇都是通俗的語言,卻寫得流暢自如,毫無造作之痕,音節和諧圓潤,景象非常清新,而又境界優美,興味隱路,給世人留下了豐富的想像,是不多見的傳世佳作。該詩按自然順序來寫,第一句交代情景、環境、氣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很自然地寫出了人物,顯示了人物悽迷紛亂的心境;第三句是“轉”,由此提出瞭如何擺脫困境的辦法,從而逼出了第四句,成為整篇精彩所在——“合”。在寫作的藝術上,這種由低到高,逐步遞進,高潮頂點放在最後一句的寫作手法,確屬詩人的高明之處,這就是後人值得學習和繼承的地方。所以,這首詩不是隨便可以換幾個字就能做到的。 -
8 # ar江水龍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出自唐代杜牧的《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首問“紛紛”二字去掉好否,個人認為是不如存在的。從詩體來說完整、豐富有韻。細緻品詩,字字皆有畫。
“紛紛”二字可謂是妙,清明時節,正是春雨頻頻。“紛紛”不是大雨,是細雨。春雨紛紛、形象生動。如“天街小雨潤如穌”的雨,讀來一派春意臨於眼前。
更遞進一步,以景渲人。形容那位雨中行路人的心情。"無邊絲雨細如愁"好一個春雨紛紛悽迷
失落。
後餘字詞,於此串聯。生動富有畫面感,自然的傾瀉,形象描繪當時情景。所以個人認為去掉都少了些,豐滿意境
-
9 # 放歌聲野老梁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晚唐詩人杜牧在清明遇雨欲尋酒家的情景。語言通俗而意境優美,是廣為流傳的名篇,也是膾炙人口的一首《清明》詩。假如如提問,去掉紛紛、路上、借問、牧童這四個關鍵詞,此詩又是什麼情況呢?不得而知;但是,正是"清明時節一一雨紛紛,路上行人一一欲斷魂"。沒有清明雨紛紛,哪有路上(行人)斷魂呢?在這冷紛紛的時刻,詩人想起了酒,酒可以保暖,於是便"借問"童子,酒家在那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所以,紛紛、路上、借問、牧童是四個不可缺少的主賓詞,少一個詞也不成名詩名句了,因為它是聯貫性詞語,缺一不可。一首好詩由起首到尾角都是帶連貫性的詞語,是首尾相接的。如果任意裁革一首詩的主詞,那就不如另創詩意了。因此,這首詩朗朗上口,千古傳唱,膾炙人口,無需剪輯。如有獨創,請另闢新徑吧。歡迎討論斧正。
-
10 # 不忘初心ZCJ
雖然原意基本沒變,但語言色彩、韻味、合理性大為減弱。表面看去掉紛紛、路上、借問、牧童無關大局,好象更簡練,可比原句遜色很多,問題也就產生了:清明時節雨,"雨″下的多大?行人慾斷魂,行人在什麼地方?酒家何處有,自問還是問他人?遙指杏花村,是誰指的路?
和原詩相比不難看出,無論從結構、語勢和邏輯性上改過的《清明》一詩不如不改,有些古詩是詩人經過反覆推敲,精雕細琢寫成的,多一字而顯贅述,少一字而不成意境,字字珠璣,句句錦繡,不然也不會傳誦至今,尤其是名詩佳句,猶如閃閃發光的明珠,動一字,就會使其光芒銳減,失去它原有的美感。
首先,我們看看"紛紛″這兩個字的重要性。一般在冬天形容大雪時用紛紛,而此處作者用到紛紛,是說明這場雨的大小,是細雨濛濛,而這淅瀝的小雨才讓詩人"欲斷魂″,也就是淒涼的心情;再看"牧童",在這首詩中是被描寫的主要人物,在語法結構上是主語,那麼去掉主語,句子還會完整嗎?
當然,如果做文字遊戲或指導學生縮寫句子,在不改變原意的基礎上,每句去掉兩個字來訓練思維能力也未嘗不可,但一定要讓學生比較改動後和改動前的語言特色的不同,不然容易誤導孩子們的認知意識。
《清明》這首詩是唐代杜牧寫的,整首詩描寫了清明時節,詩人在路上遇到雨天,從而抒發了作者孤身行路時的情緒和希望:"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
11 # 進寶寶貝成長記
我個人認為去掉了不好。“紛紛”是對雨勢的描寫,透過這二字刻畫出了清明時節雨水淋漓不盡的淒冷。如若去掉“紛紛”,就少了意境。“路上”二字是詩歌取景的地點,強調了行人雨中奔走的深深寂寥。“借問”二字凸現詩人“人地兩生”的異鄉客居身份,更添了幾分孤冷悽清。“牧童”的出現為整體暗沉的色調注入了一絲活潑生氣。所以,我認為不能去掉這幾個詞語。
-
12 # 量哥看世界
去掉這些字詞不好,會沒有了許多意境和畫面感:
1.清明時節雨紛紛,如果去掉“紛紛”的話,變成:清明時節雨,就沒有了小雨淅淅瀝瀝的意境,也沒有了作者身處其境的畫面感;
2.路上行人慾斷魂,如果去掉“路上”,變成:行人慾斷魂,沒有了人在雨中行走的畫面感;
3.借問酒家何處有,如果去掉“借問”,變成:酒家何處有,就感覺是一個人四處張望,神色慌張,加上“借問”,儘管心裡惆悵,仍不失儒雅的感覺就躍然紙上;
4.牧童遙指杏花村,如果去掉“牧童”,變成:遙指杏花村,則沒有了大人們都忙於祭祖掃墓去了,路邊只有很小的孩子在放牧的味道。
-
13 # 每天詩文
這首詩來自於唐代杜牧的《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詩詞賞析: 杜牧是唐代的著名詩人,其中這首《清明》就是他的十大代表作之一,流芳後世,廣為流傳。
第一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詩詞的意思是在清明的時節,淅淅瀝瀝下起了雨,因為在清明節一般都容易下雨,指雨不停地下,在這裡用‘紛紛’再恰當貼切不過了,因為春天不是大雨,符合了春天細雨綿綿的特徵。也為後面的路上行人匆匆作了鋪墊和襯托的作用,和承上啟下的作用。這個也是必然聯絡順其自然。
第二句路上行人慾斷魂。說明路上人很多,但是‘斷魂’未必真的斷魂,清明節的雨打溼衣衫,還是讓人有些淒冷。因為掃墓祭奠的原因,讓人有點失魂落魄,這裡的意境作者沒有明說,給人無限想象。以為清明這一天是掃墓祭奠的日子,人們不能錯過這個日子,雖然下著雨,路上還是行人不斷,給親人獻花,送紙錢,叩拜祭祀祖先。‘路上’兩個字對行人匆匆忙忙祭奠親人的場景,描寫的細緻入微,以這個場景抒發感情,對人們心裡活動的一種勾畫,雖然沒有寫出來,但是讓人聯想到當時人們的心情心裡活動,這個是作者情景交融最好的表達。
第三句,借問酒家何處有,由於下雨天氣有些寒涼,衣服也被打溼,所以客人想尋找一個地方避雨,意思是向行人打聽何處有酒家,其中的‘借問’在那個時代,是一種禮貌的用詞用語,因為麻煩別人,打聽一下訊息,表達了作者的禮節,如果沒有‘借問’就顯得唐突沒有禮貌。酒家也許就是附近的村落小店,也不一定是酒店,指的是可以避雨臨時歇息的地方。
第四句,牧童遙指杏花村,意思是向一個放牧的兒童打聽訊息,遙指杏花村,用手指向那個杏花村,不一定很遠,也不一定是很近,所以用了個遙指,這個給人一個聯想的空間。用‘牧童’在當時也可能確實是這個情節,牧童則表達農村的生活氣息,兒童放牧,成年人乾田裡活,這個運用的很自然,如果問的是其他人就沒有這些場景,無法渲染農村的這種生活景象。這裡最後一句結束全詩,給人早已盡而意未窮的意境。
據說杏花村山西汾陽縣,杜牧一生沒有去過,安徽貴池縣有宋,明,清,杜牧祠,至今還有唐代‘吉井酒坪’杜牧一生去過三次,有說杜牧去的是這裡,還有一說杜牧年譜記載,是江蘇豐縣東南杏花村。具體在哪裡,目前存在爭議,由於年代較遠,不得而知,無法考究。
-
14 # 行善如水潤萬物
杜牧的《清明》表達的是作者在特定場景中所產生的特有的心理感受與思想情緒。主要在於表現生者“行人”對逝者的沉痛傷悼之懷與深切懷念之情。
本詩的關鍵字眼:清明,雨,行人,牧童,杏花村。
首句“清明時節雨紛紛 ”,點明詩人所置身的時節,地點。在清明這樣的一個時節,本身就具有傷懷的氛圍,可偏偏又下起了雨,下雨天氣本身也是比較陰晦的,讓人的心情多少也有陰鬱的成分,作者又加上了一個“紛紛”之詞來修飾,“紛紛”者,如絲如織,密密麻麻,既寫出了雨的特點,又為下文抒發行人的傷感悲心做下鋪墊,烘托氛圍。
第二句“路上行人慾斷魂 ”,形象又細緻入微的描繪出吊念逝去親人的行人,雖然走在雨中,也沒有絲毫的著急奔跑避雨的心理,而是仍然和平時一樣走在路上,只顧內心傷感的悲思情狀;“路上”一詞特定指出,為作者下文要酒喝的原因埋下伏筆,作者也是在路上,看到此情此景,內心傷感,故借酒化憂傷。
第三句“借問酒家何處有”,詩人融景傷懷,希冀借酒消愁;
第四句“牧童遙指杏花村 ”,點明瞭問路的物件 ,為何是牧童而非路上其他行人?前面已經交代詳細,路上其他行人已經傷感之至,也不便去給人再添麻煩,擾人思緒情懷。“牧童”呢,一者是小孩子,傷懷之狀不會太多,二者,也是牧童這個身份,或多或少給作者的內心注入了一絲淡然之情,牧童突然的映入眼簾,也是機緣相遇的巧合,讓作者為借酒解憂有了張口尋問的動機。
全詩的格局定調都比較樸實,取材於現實生活,而又不落俗套,借眼前景抒發心境卻又高於現實生活之情狀,著實感人於漸進。
-
15 # 悠悠芳草心
《清明》這首詩,去掉紛紛、路上、借問、牧童好嗎?咱們來分析一下:
原詩是這樣的: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一首詩首先看是不是和律。這首詩和平水韻,它的平仄完美,韻腳正確,它是一首和律的七絕。
再看看這首詩的意境。這首詩意境優美,畫面感極強。
第一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起句,交代了時間和情景。清明節的時候,天在下著小雨。“紛紛”,是形容小雨的,同時也說明了作者的心情,也像這紛紛的小雨。
第二句,“路上行人慾斷魂”,承句,交代了地點、人物,及人物的情感。在哪裡?路上。誰?行人,也包括作者。“欲斷魂”三個字很形象生動的寫出了當時的心情。清明正是上墳祭奠的時候,和親人陰陽兩隔,怎不痛苦。
第三句,“借問酒家何處有”,轉句,要想擺脫這種心境,怎麼辦呢?詩人打算借酒來安慰自己。
第四句,“牧童遙指杏花村”,合句,合三句借問誰?牧童。何處有?杏花村。
讀罷這首詩,眼前就會浮現出詩中描寫的情景:清明節這天,詩人走在路上,天下起了雨,打溼了衣衫,昏暗的天空,紛紛的細雨更增添了一番愁緒。詩人想擺脫這種心境,想用酒來消愁。就向牧童打聽,請問哪裡有酒家?牧童指著遠處杏花掩映下的小村,說那裡有。
整首詩,用詞準確,清新生動。最後留有餘味,至於詩人怎樣去喝酒,留給讀者想象。
下面咱們試著去掉樓主所說的那些詞:
清明時節雨,行人慾斷魂,酒家何處有,遙指杏花村。
第一,去掉那些詞,不和律了。
第二,交待的不清楚了。什麼樣的雨?哪的行人?怎樣問?問誰了?都沒交待清楚。
第三,意境上也沒有那麼強的畫面感了。看完就知道,清明節下雨了,行人很傷感,打聽哪有酒家,有人告訴杏花村有。
透過對比,《清明》這首詩去掉:紛紛、路上、借問、牧童是不好的。去掉了它們這些詞就瘦成骨架子了。
就跟現在流行的過度減肥一樣,一個人體重正常,就沒必要再減肥瘦身了,過度減肥是危害健康的。
詩詞同理。本來就是恰到好處的,是不能瘦身的。詩詞瘦身也會危害詩詞“健康”的。
-
16 # 梁山好漢大人
清明這首小詩的每個字都是畫龍點睛,吃飽了撐的人在想歪點子掐頭去尾去掉關鍵詞,就是畫蛇添足,胡編亂造,會使原詩的意鏡大打折扣。不過有個畫家給老佛爺慈禧畫團扇因為一時的疏忽,把王之渙的名詩漏掉了一個字,當著老佛爺的面將錯就錯改成了一首詞,不僅沒有破壞原詩的意思,而且很有新意。虛構的故事是這個樣子的:當老佛爺拿到團扇時發現王之渙的名詩少一個字時,不禁大怒,這是欺君之罪,拉出去砍了。而這個畫家卻不慌不忙的詭辯道:老佛爺,那不是一首時,而是一首新詞。慈禧由怒轉好奇,怎麼能是一首詞呢?(古人的文章沒標點,斷句全靠唱詩吟詞之人自己斷句。)只見畫家吟道:黃河遠上,白雲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個機智的畫家巧妙的把丟掉的一個間字彌補的天依無縫,自然沒有得到掉腦袋的懲罰,而且還受到了慈禧的獎賞,看來有才不僅能保命,而且還能因禍得福。
-
17 # sg11588
不好!因為這首詩簡直就是一副會動的水墨畫。就像清明上河圖一樣,動中有靜靜中有情。整幅畫就是一部小電影,故事情節完整,人物形象逼真,環境情景悽美!
-
18 # 九天老嫗下凡塵
好的一個方面是:
七言絕句変成了五言古詩。簡潔明快了許多!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但是也有諸多的不好之處:
少了連綿不斷的春雨,少了鄉間泥濘的小路,少了客客氣氣的尋問,少了騎在牛背上吹著竹笛,戴著斗笠的牧童!少了淒涼寂寞的感覺,少了山野美酒的香醇,少了濃淡相宜的畫意,少了融入生活的詩情…………
-
19 # 西山詩家國
題主的問題很有意思,不經意間就觸及到一個更深層的問題-詩的意境!
歷來有不少人拿杜牧的這首詩來刪改練手,甚至有的人認為杜牧的這首詩也不過如此!但是,很多人都沒有深入觸及詩人的靈魂世界,讓這首詩失去了它應有的光輝!
下面,西山詩詞客用‘二十年詩詞創作、六年教學’經驗為您詳細分析,期冀您能滿意!
詩以意境為勝,這是近代的審美共識詩以意境制勝是自明清以來研究詩詞的鑑賞家的共識,至王國維而大成,統一了‘格調論’、‘神韻說’、‘風骨說’等詩詞鑑賞理論。
那麼,意境是什麼?
就像我以前在《西山詩論》中說的那樣,意境是一種客觀外物和詩人內心世界結合後的文學智慧結晶,它依附在客觀的物上來傳遞詩人的價值觀。
如果按照題主的說法,去掉“紛紛、路上、借問、牧童”,那麼,改過的詩在意境上和原詩就不可同日而語了。
原詩的意境魅力藏在這四個詞中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杜牧這首詩裡有兩喜兩悲,悲在喜上,喜隱悲中。
歷代鑑賞家在分析這首詩的背景時都會拿‘紛紛’、‘路上’來說事。
我們知道,形容‘雪’的時候一般用‘紛紛’,表示很大。
而形容‘雨紛紛’的,就獨杜牧一家。紛紛,有飄揚之意,綿密而宏大。杜牧用‘雨紛紛’簡單勾勒出了那種‘春風助雨、雨澆春火’的迷離之境。
春天是送別的季節,而在這離別的日子裡,詩人卻錯過了清明祭祖的家族傳統,獨自在外,披雨而行.....所為何事?
顯然是不得不為的事!
可人在旅途,這種獨自在外漂泊之‘悲’用什麼來灌溉呢?
▲是強顏歡笑的春天之雨,‘紛紛’飄揚之雨。
這就是其中的‘喜’,理解了詩人的這種‘喜’,我們就能更深刻的理解詩人的‘悲’。
這種‘悲’在第二句中用‘斷魂’直接表達了出來,其中的‘行人’就是作者本人,而只有在‘路上’漂泊的行人會有這種斷魂之感。
▲少了‘路上’二字,‘行人’就失去了背景,變得普通而沒有內涵。
所以,從詩人要傳遞的內涵和勾勒的意境來看,‘紛紛’和‘路上’都是不可或缺的,一旦缺失了一個,就無法傳遞出中‘悲中強喜,喜中蘊悲’的微妙之意,也就構建不了整首詩的創作背景。
講述完了第一個‘喜悲’,就要進入另外一個‘悲喜’了,也就是鑑賞家們常拿來分析的‘牧童’、‘杏花村’兩詞!
詩人在雨中前行,想起今日是清明節,心境不禁悽迷紛亂。
正行走間,遇到一個牧童,可謂是意外之喜。
試著想一想,自己一個人在雨中趕路,其他人家不是在祭祖,就是在燒火上墳。路上也沒有其他的行人同伴,寬慰心情。突然間看到一個雨中而來的牧童,那種悠閒的田園氣息是不是瞬間撲面而來?
▲所以,詩人此時為了緩解愁悶心境,不得不上前‘借問’,其目的是要向讀者表明,那種‘斷魂’已經到了幾乎讓人無法承受的地步。
但有了‘牧童’還不夠,兩人沒有共同語言,還不足以排遣詩人心中鬱積的愁悶,所以,詩人在這裡‘以實代虛’,托出自己真正的目的:問酒家何在!
為什麼要‘以實代虛’呢?
自古飲酒者,多以解愁為要。詩人問酒家為虛,而遣愁是實;但現實中‘酒家’為實,愁緒為虛,這就是‘虛實相間’之法。
作者用這種手法的目的是為了從表面“斷魂”深入到酒中“解魂”。牧童的存在,是為了引出後面的“驚喜”,達到層層遞進的思維推進效果!
跟著,真正的驚喜來了,牧童遙指杏花村,酒家就在手指的方向!
▲但是,真的是驚喜麼?
我們都知道有個‘望梅止渴’的故事,手指處即心安處,可何時才能達到?
曹操的‘望梅止渴’只是暫時緩解了士兵的心理需求,但生理的折磨依舊存在,痛苦依然在延續。所以,這是一個‘悲中有喜’的心境。
從這種曲折、轉寰的敘事過程中,我們會發現缺少了‘借問’、‘牧童’,後面兩句的意境和內涵就託寄不出來了。
因此,‘借問’之不得已,和‘牧童’之必要,都是不能刪減的!
結束語如果我們去掉了上面說的四個詞,這首詩就變成了:
清明時節雨,行人慾斷魂。酒家何處有,遙指杏花村。
那種‘紛紛’的脫喜之悲,那種‘杏花村’的悲中之喜,是不是就無法表達出來了?
所以,一旦去掉四個詞,這首詩的意境和內涵就會跟著大打折扣,最終淪為一首平平常常的口水詩了。
流傳千古的詩詞,必然有它經久不衰的道理和底蘊。
只要我們把握住了一首詩的背景、脈絡和詩人的心境,就能深入詩人的靈魂世界,感受詩人心中的至善、至美、至感,從而薰陶自己的心靈!
走進詩詞經典,請關注西山詩詞客!
-
20 # 詩情小屋
如果按照題主的要求將杜牧的《清明》詩,去掉“紛紛、路上、借問、牧童”,則變成:
清明時節雨,行人慾斷魂。
酒家何處有,遙指杏花村。
如果這樣的話,首先是韻律失律,平仄不合,按平水韻來說,詩的韻律為: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瘦身後的詩不再是五絕了,當然這只是從格律方面來說,後者不如瘦身前的詩。要是瘦身後的詩從意境、詩情等方面勝過原詩不合平仄也無所謂,但是瘦身後的偏偏比原差一截。
“清明時節雨”僅指點明瞭清明時節下雨了,至於雨下大下小就不得而知。而原句“清明時節雨紛紛”不僅點明瞭時間,還下著雨及雨的大小,雨紛紛也就是朦朦細雨了。
“行人慾斷魂”這句和原來到沒什麼差別,甚至更優於原句。“路上行人慾斷魂”,在我看來,原句中的“路上”重複了。行人本來就是在路上走的,才稱行人的。沒有“路上”還更精煉些。
“酒家何處有,遙指杏花村”,這一問一答指代不明,誰問誰答,不清楚。加上“牧童”更生動具體形象,不生硬。另外,我泱泱中華大國,仍禮儀之邦,有幾千年的文化承傳,你上前去問路,總得有個稱呼吧,“借問”在這裡用得恰到好處,是萬萬省不得的。
所以說,對杜牧這首巜清明》詩,不要去異想天開地給它刪掉這個,刪掉那個。還是保留原狀為好。
回覆列表
原詩是唐代杜牧的《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經常被拿出來改動,有改成古體詩的,又改成詞的。傳說清朝的紀曉嵐把這首詩每句減少2個字,從七言絕句改成了一首五言絕句,到底好不好?
但凡膾炙人口的古詩詞拿來改動,一定會被人批評的。至於是不是紀曉嵐改的,老街沒有查到資料,不過紀曉嵐是一位真正懂詩的行家,我不太相信是他改的,估計又是野史編寫的故事。
是不是有損原詩意境,先可以看看減少了什麼。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去掉的是:時節、路上、借問、牧童。
一、 第一句 清明雨紛紛
原詩是:清明時節雨紛紛,減少時節二字,變成了清明雨紛紛,從詩意上有區別嗎?應該說沒有區別。
清明本來就是一個時節,四個字和兩個字意思一樣,只不過音韻上有變化。七個字是一首標準的律句,讀起來抑揚頓挫(節,是入聲,在此處頓一下),平平中仄仄平平,更有音韻之美。
截掉了中間兩個字就變成了拗句, 平平仄平平。不過並不妨礙句子的完整性,但從這一句來說,七言改為五言沒有什麼損失。
二、第二句 行人慾斷魂
原詩是:路上行人慾斷魂,減少了定語:路上,在詩意上小有區別。減少了”路上“二字,少了羈旅之感,春雨紛紛中,路上的行人尋找落腳之處,所以會有斷魂的感受。
原詩的時間、地點、人物一應俱全,這裡減掉地點這一意象,缺少的不僅是羈旅之感,也少了畫面感。
三、第三句 酒家何處有
原詩是:借問酒家何處有?減少了借問二字,這種省略不可以嗎?可以的,在古詩中非常多見,例如:
松下問童子,(童子)言師採藥去,(童子回答道:師父)只在此山中, 雲深(我,指童子)不知(他的去)處。借問二字有客氣的”請問“意思,這裡減少借問二字,語氣就不同了,行人彬彬有禮的形象也減了幾分色彩。讀到這裡時,老街腦海裡不知怎麼就出現了孫悟空的畫面。
原詩是: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首詩中原來有兩個重要的人物:行人和牧童,減少了牧童二字,這個影響大一些。
每次讀到這首詩的時候,我們腦海中的畫面是:春雨中,牧童牽著牛給疲憊卻不失禮貌的行人指向杏花村。缺少牧童二字就少了兩個意象:兒童和沒有寫出的”牛“。
五、 聞一多三美理論
聞一多在《詩的格律》中系統地提出:
詩的實力不獨包括音樂的美(音節)、繪畫的美(詞藻),並且還有建築的美(節的勻稱和句的均齊)。"下面我們用聞一多的三美理論來分析一下修改過的這首詩,三美是指: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
1)音樂美
杜牧的原詩是一首標準的七言近體絕句,近體絕句是格律詩,特別講究聲韻之美。而減少了2個字以後第一句變成了古絕句:
清明雨紛紛,行人慾斷魂。酒家何處有,遙指杏花村這首五言詩其實只有第一句不合律,後面三句還是合律的。
從聲韻上來說,至於好不好就見仁見智了,我們習慣了這首詩的七言,五言是不是真得不好呢?不好說。老街認為五言讀起來比七言急促,沒有原來的從容不迫之美,行人顯得簡單粗魯,也有些狼狽。
2)繪畫美
前面講過了,第一句沒有什麼畫面損失,只是音韻上有區別,但是第2句和第4句減少了三個意象,路、牧童和沒有寫出的牛。即使“借問”二字其實也是有畫面感的,這是一位講禮貌的詩人,而不是李逵式的粗魯之人,“借問”讓人物形象更加鮮明。
蘇軾評價王維說: "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杜牧的這首詩,從七言改為五言,意象減少,在繪畫美上影響比較大。
3)建築美
無論五言還是七言,在建築美上沒有區別。
結束語
綜上所言,杜牧的《晴明》改為五言有幾個缺點。
首先是路上、牧童減少,畫面上的美感損失很大,留白太多了;另外“借問”二字去掉後,冷冰冰的語氣少了溫馨之感,降低了人物形象的質感。
牧童二字除了畫面感的損失,在情感上也少了情趣,特定的人物形象是作者有意為之。比如賀知章的這首詩:兒童相見不相識,改為“農夫相見不相識”,味道就完全不一樣,那種天真可愛的親切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