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紋章指尖

    明朝自朱元璋建立,到崇禎皇帝煤山殉國,將近三百年的時間。明朝皇帝雖大多行事奇葩,但在對外問題上從來沒有妥協過,做到了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所謂“天子守國門”,是指明成祖朱棣將都城從南京遷到北京,親自鎮守國門。所謂“君王死社稷”,是指崇禎皇帝寧死也不願投降受辱,吊死在煤山,並留下遺言“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 2 # 曹老師xixi

    沒有任何一部史書上寫明朝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但是這句話卻在網路中廣泛流傳,甚至有人還說這句話是明朝的祖訓,可惜遺憾的是這句話並不是出於明朝,也並非總結於清朝,而是現代人對永樂大帝和崇禎皇帝的一個概括。

    我首次聽到這句話是在2008年左右,也是受到了《明朝那些事兒》的一定影響,然後上網關注了不少明朝的事情,就看到有人總結明朝所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在查閱了很多資料後,發現第一個說“天子守國門”的人居然是清史專家學者閻崇年,而“君王死社稷”而是出自春秋《禮記》中的一句話,顯然和明朝是掛不上夠的,只是今天的人引用了這句話並結合的“天子守國門”,組成了一句新的語句。

    但如今很多人對“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是存在一定誤解的,首先第一點,認為“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是明朝祖訓,這個是最大錯誤,第二點,“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個行為並非指的是明朝所有的皇帝,“天子守國門”僅指的是朱棣,明代其他的皇帝雖然坐鎮北京,但是北京顯然已經不是國門了,不然瓦剌和女真打明朝能那麼費勁嗎?“君王死社稷”僅指的是崇禎皇帝,明朝大部分皇帝還都是快快樂樂的死的溫床當中的,這樣如果叫死社稷,中國古代就沒有不死於社稷的皇帝了。

    在某度百科裡,對“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解釋也比較清楚:

    “主要是對明王朝永樂帝遷都北京和崇禎帝吊死煤山的歷史事件的形容。”
  • 3 # 逆水殤寒

    明朝,沒有漢朝的威武,沒有宋朝的璀璨,沒有唐朝的繁盛!但明朝卻無漢之和親,無唐之結盟,無宋之納歲薄幣,亦無兄弟敵國之禮。明朝無論遇到多大的內外部壓力,既沒有屈膝投降,也沒有割地賠款。到了明末,依舊兵分兩路對抗滿清和李自成。對關外的國土始終沒有放棄“全遼可復”的願望,從明英宗到崇禎帝的幾次北京保衛戰中,明朝仍然寧死不遷都,這在中國歷史上是非常罕見的,可謂是天子守國門之典範,明朝政府又是從未簽署過不平等條約的朝代,相比之下清王朝就完全不同了,康乾盛世中的三代皇帝,是清王朝國力最強盛的時代,但康熙簽下了尼布楚條約,雍正簽訂恰克圖條約,乾隆55年,約10萬平方公里的庫頁島被沙俄吞併,到了晚清,就更不用說了,大家都知道,而反觀明朝政府,朱元璋首次提出“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力克蒙元於漠北,即使到了明朝中晚期,萬曆三大徵,大敗日本!同樣的末代皇帝,崇禎悲壯的吊死歪脖樹,而溥儀卻做了東北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受盡屈辱。如此,明朝皇帝“君王死社稷”的稱號也就落實了!

  • 4 # 北派說書人

    這個問題由我來回答

    “明朝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主要出自兩個典故,而且這兩個都是明朝生死存亡的時刻,明天子站出來守在帝都,以死明志,一個是明代宗朱祁鈺,一個是明思宗崇禎皇帝,這二人的故事如下。

    土木堡之變後的北京保衛戰

    公元1449年,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慫恿下,為了對付文官集團,提高朝中的威望,親征瓦剌,留明代宗在北京為監國。結果一場戰爭下來,二十萬明軍大敗,宦官王振被殺,明英宗被俘,後瓦剌大軍直逼北京,借明英宗安危之名,企圖騙明廷錢財和國土,此時朝中的大臣們開始送妻兒們到舊都南京,一些富人開始轉移財產,朝中人人自危,甚至不少朝臣們提議遷都。

    此時于謙站出來,提議明代宗接替明帝之位,穩定大局,積極調兵遣將,開始了北京守衛戰,在同年十一月擊退瓦剌,保住了北京。

    明末闖王攻陷北京,崇禎帝煤山自縊,與大明帝國共存亡。

    天啟七年,也就是1627年,崇禎皇帝當了皇帝,此時的崇禎皇帝要面對三大棘手的事情,那就是文官集團的東林黨、東北方向的後金崛起、西北方向的農民起義軍,由於自己不聽天啟帝死前所言,草草殺了魏忠賢,這三副擔子直接壓在了他身上,被東林黨忽悠了17年,被後金逼了17年,被農民起義軍禍禍了15年,這三副擔子,讓崇禎皇帝一日都沒有安寧過,崇禎皇帝力圖要將大明挽救於水火。

    怎奈身邊沒有良臣,更沒有像于謙那樣可以力挽狂瀾的人,只有一群唯利是圖的文官集團。曾有人建議崇禎南下南京從長計議,崇禎不肯,誓要與北京共存亡,1644年,闖王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自知無力迴天,於煤山上吊自殺,這便是“明朝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典故和來歷

  • 5 # 誰知顧曲風流客

    首先明確一點,這句話不是史書裡說的,各種歷史文獻資料中都沒有這句話。

    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

    而明朝那些事,雖以史料為基礎,但增加了大量小說的筆法,屬於歷史小說類,不能歸入嚴肅史書。

    再回到這兩句:

    天子守國門,講的是朱棣遷都北京,距離前線較近,但朱棣遷都的考慮,不僅僅是前線防禦,更有鞏固自己的皇權的考慮,畢竟南京不是自己的老巢,自己多年的關係經營都在北方。

    如果說離前線較近就是天子守國門,那麼秦漢唐建都關中,離西北邊界距離也非常之近,那豈不是也可以說都是天子守國門了?

    君王死社稷,講地是崇禎吊死煤山,沒有選擇投降。崇禎末期,能征善戰的都被搞死,自己又不願意南逃,至於文官系統,錢謙益在別人勸他殉國時,居然說水太涼了……

    這兩句是客觀原因造成的,但是這麼表達出來,令人熱血沸騰。

    因此,這兩句,是因為近代史以來,對清朝統治耽誤中國發展,而發展出懷念漢人政權,從而對明朝的一種誇讚緬懷和美好想象罷了。

  • 6 # 歷史領域創作觀察員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句話的起因:

    朱由檢(明思宗,崇禎皇帝,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字德約,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母為孝純皇后劉氏,是明朝作為全國統一政權的最後一位皇帝。 朱由檢繼位後大力剷除閹黨,勤於政事,生活節儉,曾六下罪己詔,是位年輕有為的皇帝。在位期間爆發農民起義,關外後金政權虎視眈眈,已處於內憂外患的境地。1644年,李自成軍攻破北京時,於煤山自縊身亡,終年33歲,後諡為“懋孝烈皇帝”,葬於十三陵思陵。

    李自成一路所向披靡、進逼京師的時候,大臣們給朱由檢提出三種方案:1.帶上太子一起南遷;2.讓太子南遷,他留下守城;3.他自己南遷,留太子守城。可他一條都不選,寧願拖著全家困守孤城、坐以待斃。拒絕南遷是真的為了所謂“氣節”嗎?從他後面的表現看,顯然不是這樣的。

    其實朱由檢很早就想“南遷”,只是和兩年前的“議和”一樣,這“喪權辱國”的鍋不能自己背呀,得找個替罪羊,同時把自己的責任推得一乾二淨。好不容易把這事擺到朝堂上討論,結果竟然有大臣反對(其實沒有反對的才怪了呢),還有人提出“讓太子南遷”。朱由檢面對這種局面不是說當機立斷一錘定音,而是撂下一句“君王死社稷,朕將安往”的氣話,就此將此事擱置。

    明早期的朱元璋。打的旗號就是跟元朝對著幹,是你死我活的對立,朱元璋北伐提的口號是:驅除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任務就是打北元,所以不可能談什麼和親了。如果採取和蒙古和親賠款和納貢,那不是自己扇自己的巴掌嗎,這對於一直宣言的大義也有所違背,以致於後來的皇帝也牢記這一條。說到國力強盛大家想起的首先是漢唐,但是“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這樣一句硬氣的話,明朝卻做到了。其實明朝這種情況還是比較少見的,在整個王朝歷史上也是不常見,研究一下明朝的歷史你會發現明軍無論多麼慘,面臨的情況有多麼危急,都絕不用女人換取和平,絕不割地賠款。末代皇帝崇禎也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 7 # 濤說精彩歷史

    1、“天子守國門”,指1421年大明永樂皇帝正式遷都北京,一直持續到明末,以皇家所在保衛北方國門安全,持續200多年。2、“君王死社稷”,尤指1644年崇禎在北京被攻破後吊死煤山,實現到了戰鬥到最後一刻的皇帝使命。

    一、強漢、盛唐、文宋與剛明

    網上明粉面對其他朝代粉抹黑,流行這樣一段話回擊,22字真言:“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濤說史同意這段總結。縱觀明朝276年(不算南明),從朱元璋建國到崇禎殉國,明朝基本沒有像漢朝、唐朝那樣和親,沒有像宋朝那樣割地賠款,也是漢族第一個建都北京的朝代。

    所以,在強漢、盛唐、文宋之外,我們有剛明。

    二,面對祖國曆史,不要厚此薄彼

    不過,有人太過喜歡這22字真言,把他當做看低別朝的依據。

    濤說史認為沒有必要。歷史大家錢穆在《國史大綱》中說,“要對本國曆史有一種溫情和敬意。”每一個朝代都是中華民族歷史一部分,我們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錢穆 國史大綱)

    “漢獨以強亡”,三國時代還吊打外族,公認強大;唐前中期實行均田制,耕者有其田,國勢從上到下盛大無比;宋朝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是讀書人最理想的時代。

    這不也是極好的優點嗎?

    如果讓皇帝們組成一支球隊,需要能融合、面對多種風格的球隊才能得到最終冠軍,我們需要秦漢球員、隋唐球員、宋元球員、明清球員,請不要厚此薄彼。

  • 8 # 理解的椅子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不是出自史書,而是後世人對明朝天子的評價,是極盡褒獎之詞。

    “天子守國門”指的是明成祖朱棣國排眾議將都城由南京遷到北京,以身作則,親自守衛國家的北大門,頗有些誓與國家共存亡的意思。在明代,國家受到的主要威脅是來自北方的蒙古遊牧民族。蒙古騎兵如果南下,北京就首當其衝受到攻擊,而事實上,北京後來也多次受到蒙古的圍困,最終也是化險為夷,不得不承認朱棣的高瞻遠矚。否則,明朝早就半壁江山盡失。

    “君王死社稷”指的是明朝崇禎皇帝在李自成攻入北京後在煤山自縊,此時的明朝,已經大半江山盡失,崇禎皇帝在死前曾說:”諸臣誤朕也,國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棄之,皆為奸臣所誤,以致於此。“最終,崇禎皇帝在煤山的一個歪脖樹上自縊身亡。清軍入關後,將這個歪脖樹用鐵鏈鎖住,稱之為“罪槐”,王公大臣經過時必須下馬步行,後來順治皇帝將煤山改為景山,也就是在現在的北京的景山風景區,可惜的是,這棵歪脖樹在“破四舊”時被砍掉了。崇禎皇帝在北京被攻佔後沒有選擇逃跑,而是自殺謝罪,顯示他作為君王的擔當。

    明朝是一個在歷代封建王朝中最為偉大的一個朝代,明朝的內閣制削弱王權,也是最接君主立憲的一個時代。

  • 9 # 風雪赫連城

    天子守國門指朱棣遷都北京,君王死社稷指崇禎帝吊死煤山朱棣遷都北京

    朱棣奪取皇位後,將首都遷到了北平。朱棣遷都北京有兩個原因:一是北京原本就是他的府邸,可以算是“龍興之地”;二是朱棣想平定北元政權,北京不僅離北元政權更近,而且在戰時可以快速北上支援。

    朱棣第一次北伐的物件是北元太師阿魯臺,此戰迫使阿魯臺臣服於明朝。阿魯臺部受到明軍打擊後,瓦刺部又趁機雄起,朱棣不想看到瓦刺坐大,出兵討伐瓦刺,但取得的戰果寥寥。第三次北伐是因為阿魯臺再次背叛明朝,此戰明軍將阿魯臺部的輜重燒燬,並且將他們飼養的牲畜趕了回來。此後兩次北伐都沒有卻得明顯的戰果,而且由於明軍打擊的物件主要是阿魯臺部,這給了瓦刺部崛起的機會,20多年後,瓦刺在土木堡重創明軍。

    現在對朱棣五次北伐的評價都很低,這多半是因為在他死後不久明軍就被瓦刺重創,明英宗也被敵軍所俘。但這些其實和朱棣沒有多少關係,“土木堡之變”本不該發生,當時明軍整體實力明顯強於瓦刺部,但由於明英宗的一意孤行以及宦官王振的獨斷專權,明軍的指揮權實際上掌握在他們二人手裡,明英宗和王振沒有帶兵打仗的經驗卻胡亂指揮,最終招致兵敗的命運。

    崇禎吊死煤山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七日,起義軍到達北京城下。崇禎皇帝下令全城戒嚴,並安排內務府給守城的將士發放銀兩。但崇禎帝不知道是,這些銀兩多半落入權貴子弟的手中,而真正守城的將士們只拿到了不過百文。明朝的腐朽竟然到了這種地步,在面臨亡國危機的時候,居然有人還想著以權謀私。

    由於京城財政虧空嚴重,崇禎帝還曾號召皇親國戚、文武百官捐款助軍,但這些權貴不是在哭窮,就是隻捨得拿出家財的十之一二。在起義軍攻佔北京城後,從大太監王之心家裡搜出黃金白銀可以堆成一座小山。

    起義軍在攻打北京城時,“兵多不至”,最終只用時三天就拿下了北京城。崇禎帝曾經對文武百官說:“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盡亡國支臣”,崇禎帝也想有所作為,他不想做一個亡國之君,但明朝已經積重難返,即使他貴為天子也難有所作為。在目睹了國破家亡的場景後,崇禎帝屈辱的在煤山上吊死。

    大明是歷史上最具風骨之朝代,“不和親,不割地,不賠款,不納貢”,朱棣和崇禎帝就是典型代表,一個遷都北京直面北方遊牧民族的威脅,並且五次北伐,一個不願做“樂不思蜀”的亡國之君,以死殉國。

  • 10 # 藏寶GPS

    正謂"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此乃完全的表述,但這不是史書所載的記錄,此句話是大部分是在民間的讀書人慢慢演化而來,特別是近代滿清的腐敗無能,跟前明的氣節相比,使之這句王氣和霸氣之言廣而流傳。

    但是這句話的踐行者明朝及皇帝的確做到了這點!

    明朝,沒有漢朝的霸氣:"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沒有唐朝的強盛:"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沒有宋朝的繁榮:"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但有"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的典範言行。

    但是,明朝:"無漢之和親,無唐之結盟,無宋之納歲薄幣,亦無兄弟敵國之禮。"明朝無論是遇到多大壓力,既沒有屈膝投降,也沒有割地賠款。萬曆三大徵,七年抗倭援朝打的日本300年不敢與中國開戰。即使到了明末那種內憂外患中,明朝依然兵分兩路頑強對付清軍和李自成,對關外的國土自始至終沒有放棄"全遼可復"的願望。從明英宗到崇禎帝的幾次北京保衛戰中,明朝仍然寧死不遷都,做到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 11 # 遊史無終

    導語:

    明朝在中國的歷史上是一個比較有爭議的朝代,對他的爭議主要體現在人們對他的評價不同。而且對他的評價呈現出兩極化的特點。有一種觀點認為“明朝是一個三無朝代,即明君無、能臣、名士”這種觀點大多對明朝持一種否定態度。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明朝是一個積極有為的朝代,認為明朝是“天子守國門、君主死社稷”對明朝持一種肯定態度。

    所謂天子守國門,指的是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把國都遷到明蒙邊境,來直接面對蒙古軍隊的鋒芒。所謂君主死社稷,是在說明思宗朱由檢,為了明朝的尊嚴和百姓自殺殉國的事件!

    一、天子守國門――明成祖另有一番打算對於永樂五年,五月建北京宮殿。永樂九年,命工部尚書宋禮等修會通河。永樂十三年(1415年)五月,平江伯陳瑄等開鑿淮安附近之清江浦,使久廢的運河重新暢通;永樂十九年(1421年),改京師為南京,北京為京師。十二月,北京郊廟宮殿成。十九年正月,朱棣在北京御奉天殿,朝百官,大祀南郊。遷都大政至此基本完成。此後北京一直是明朝的京師。――《明史》

    明成祖遷都北京這件事,一般人多認為明成祖是有憂患意識,透過遷都北京直面蒙古軍隊的鋒芒。以此來保持明朝的江山社稷。其實這種觀點大多數是傳統史書中所記載的一種觀點,雖然有一定的合理因素,但是其主要目的是對明成祖進行讚美,是對他的溢美之詞。明成祖遷都背後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的原因:

    1、建文帝的勢力在南京盤根錯節,朱棣在此根基不穩!

    明成祖朱棣是透過靜難之役起兵謀反的,雖然她透過靖難之役獲得了成功,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也成功的奪得了皇位。但是俗話說得好打天下容易坐天下難。在登上皇位之後朱棣很快就發現。雖然建文帝已經不在了,但是他所扶持的朝中的大臣,背後裡對明成祖朱棣還是存在著各種偏見和仇恨。而且建文帝的勢力在首都南京盤根錯節,縱使朱棣能力再大也沒有辦法徹底清除這些勢力。下面一段文字是《明史》中,對建文帝的舊臣景清刺殺明成祖的記載:

    燕王與語,言論明晰,大稱賞。再遷御史大夫。燕師入,諸臣死者甚眾。清素預密謀,且約孝孺等同殉國,至是獨詣闕自歸,成祖命仍其官,委蛇班行者久之。一日早朝,清衣緋懷刃入。先是,日者奏異星赤色犯帝座,甚急。成祖故疑清。及朝,清獨著緋。命搜之,得所藏刃。詰責,清奮起曰:“欲為故主報仇耳!”成祖怒,磔死,族之。籍其鄉,轉相攀染,謂之“瓜蔓抄”,村裡為墟。――《明史》

    由此可見,建文帝的舊臣勢力還是非常強大的,除了景清之外還有一位非常著名的擁護建文帝的人物就是方孝孺。這一些建文帝的鐵桿,到處密謀策反,而且不時的製造一些暗殺活動。這對於明成祖朱棣來說是一個不小的隱患。假如我們就是明成祖朱棣,設身處地的想一想,這些刺殺活動是多麼的恐怖。他能讓你覺都睡不安穩一閉眼就是刺殺。所以這些對朱棣來說是一個不小的心理負擔。

    2、北京是朱棣的龍興之地。

    明太祖朱元璋時,就將他的兒子分封到各地做藩王。其中朱棣就分封到今北京附近。朱棣對北京已經經營多年。而且在他做藩王的時候扶植起一大批自己的擁護勢力。他對於北京城是知根知底的。所以北京是朱棣理想中的首都。他在北京再也不用擔心暗殺,而且可以趁機將自己的勢力扶植起來!所以說相比於南京北京是一個不二之地。

    永樂元年春正月己卯朔,御奉天殿受朝賀,宴群臣及屬國使。乙酉,享太廟。辛卯,大祀天地於南郊。復周王橚、齊王榑、代王桂、岷王楩舊封。以北平為北京。――《明史 成祖紀》

    另一個方面就是因為北京的地理特點,北京處在燕山餘脈,三面環山。就地理位置來說北京易守難攻。相比於北京,南京則平坦的多。南京城雖然有一定的地理優勢,但是他一馬平川。在地理位置上來說不適合作為首都。因此朱棣選擇了遷都北京而不是繼續留在南京。

    3、風水和迷信預言

    影響朱棣遷都北京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一些風水和迷信的預言。要知道那個時候的科學文化並不是像現在這樣先進。假如國家要做一些大的事情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看一下風水。明成祖朱棣也是一樣,他認為北京的風水更好一些。而且在他前度的過程中還發生了好多著名的風水學故事:

    燕山餘脈。有一些方生術士,提出北京以前是一片汪洋大海。後來才變成土地。他們認為如果處理不好北京有可能會再次被淹。於是明成祖就鑄到七把用金子鑄成的寶劍。將它們分別放在北京城的七個位置不同的地方。以此來鎮住洪水氾濫!鎖龍井的傳說。北京城的設計者姚廣孝,發現北京城存在好幾口海眼,並且將龍鎖在最大的一口海眼中,如果龍不被放出北京城就不會缺水。話說在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人曾將鎖龍井裡的鐵鏈往外拉過,弄的到處都是也沒有找到盡頭,而且那口井裡還冒出黑水,傳出詭異的叫聲。以上三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下使得成祖朱棣做出了遷都北京的決定。而且這一決定深刻地影響了明朝的政治走向,北京城也由此成為明清兩代的首都長達600多年!二、君主死社稷――明思宗朱由檢本不該為亡國之君。

    說到明朝的亡國之君明思宗朱由檢,大多數人會對投去同情的眼光。認為明朝的亡國,是祖宗作孽報應在子孫身上。大多數學者認為明朝是亡在萬曆,以至於到達明思宗朱由檢時局面已經難以挽回了!我覺得這種觀點是非常正確的。明思宗朱由檢還是非常有能力的,我覺得在明朝的這些皇帝當中,論能力朱由檢可以排到第三位,第一位應該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二位是明成祖朱棣,第三位則是明思宗朱由檢。

    1、誅殺魏忠賢,澄清吏治。

    魏忠賢在明熹宗時作為一個宦官專權擅政,而且地方多給他立生祠,稱為九千歲權傾一時。造成朝局混亂。明思宗間當上皇帝之後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誅殺了魏忠賢。澄清吏治,解決吏治腐敗的問題。對於些貪官汙吏,朱由檢也是痛下殺手。說到這一點上它的手段有點像他的祖宗明太祖朱元璋!

    2、抗擊後金,鎮壓起義

    其實後金對於明朝的威脅早在萬曆朝時就已經產生了。1616年努爾哈赤建都赫圖阿拉,並且以七大恨的名義攻打明朝。等到明思宗朱由檢時,情況就進一步惡化了。而且達到了一個難以控制的局面。朱由檢任命袁崇煥為將領,抗擊後金的入侵。雖然後期袁崇煥又被崇禎帝殺了,但是在前期還是起到了很大的積極作用的,對於延緩後金對明朝的侵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農民起義問題是崇禎朝的又一個大問題,張獻忠李自成這些軍隊紛紛揭竿而起。形成難以收拾之勢。崇禎帝在農民起義的問題上一開始的處置還是比較恰當的。他任命的將領基本上也是獲得了一切的成功。對於鎮壓農民起義也有一定的作用。3、吊死煤山――為明朝留下了最後一點尊嚴!朕自登極十七年,逆賊直逼京師。雖朕薄德藐躬,上幹天咎,然皆諸臣之誤朕也。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去朕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崇禎帝遺書》

    以上所引用的這段話就是崇禎帝遺書的原文,崇禎帝最後的這一封遺書,小心了他無限的憤慨與惋惜。他對於丟掉祖宗的江山社稷是如此的自責,對於那些貪官汙吏小人是如此的憤恨,“勿傷百姓一人”這表現出崇禎帝對於自己子民的愛護!

    雖然崇禎帝這一封遺書的字數並不多,但它表達的內容和情感是十分豐富的!這一封遺書可以說是崇禎帝最後的濃墨重彩的一筆。而且正是因為這一份遺書,保全了大明朝最後一點尊嚴。也使得明朝博得了“天子守國門,君主死社稷”的美稱!!

    結語:

    天子守國門,君主死社稷。是對明朝整部歷史的最完整的表達。從明朝的開國之君到明朝的亡國之君。都能活在其中。這是一個肯定的積極的評價。只有正視歷史我們才能夠從歷史中取得經驗。才能夠以史為鑑明知得失!才不會走歷史的老路。

    明朝雖然已經離我們遠去,但是明朝的一些重大歷史事件仍然清晰地反映在我們的腦海當中。作為漢族建立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有很多人對她持有一種同情和憐憫的態度。但是不管如何歷史已經離我們遠去,明朝的那些人那些事終究活到了歷史的教科書上。

    參考資料:

    《明史》

    《崇禎帝遺書》

  • 12 # 看經典品百味人生

    所謂“天子守國門”,說了兩個意思:一是指明成祖朱棣把都城從南京遷到靠近邊界地區的北京。二是指明朝的皇帝,經常帶著軍隊御駕親征。

    這兩件事,算不算“天子守國門”呢?

    明成祖朱棣把都城從南京遷到北京,當然有想防範蒙古人反攻倒算的目的。畢竟那時候蒙古人被攆回漠北以後,一直不甘心。逮到機會就南下騷擾,甚至攻城拔寨。

    不過,這個並不是朱棣想遷都的根本原因。朱棣的根本原因是南京是朱允炆的地盤,奪了朱允炆皇位的朱棣,晚上連覺都睡不著。不遷到他的潛邸,朱棣怎麼會放心呢。

    再說明朝皇帝御駕親征。

    真正御駕親征而且取得成效的,恐怕只有朱棣一個人。朱棣曾經五次親率軍隊深入漠北,遠征蒙古人。不但如此,朱棣還修繕萬里長城,在邊關設定了九邊軍鎮。這些都是朱棣切實可行的措施。

    除了朱棣外,明武宗和明英宗也參與過御駕親征。

    明武宗的情況很特別,《明史》記載他封自己為大將軍,親率數萬大軍,在漠北和蒙古人打了一仗,打死了十幾個蒙古人,取得重大勝利。

    有人說,《明史》是帶著調笑的口氣來記錄明武宗的,是清朝人對明朝皇帝的一種侮辱,裡面把明武宗描寫成了一個貪玩好耍的嬉皮士。

    但要知道,在中國,歷史書是相當嚴肅的,絕對不可能有調笑的成分。

    還有一個御駕親征的皇帝是明英宗。明英宗帶50萬人御駕親征,最後還沒打仗,就折騰敗了,他自己也被蒙古人給俘虜了。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真正“天子守國門”的,只有朱棣一個人,而其他兩個皇帝確實只是在瞎胡鬧。

    比如明英宗御駕親征。如果當時不是明英宗去,而是派大將去,畢竟大將是在戰爭中出生入死過的人,打仗可以非常機動靈活。而明英宗作為皇帝在部隊中,別人都只能聽他的,而他又專門聽宦官王振的,而王振想的不是打仗,而是炫耀他如何受到皇帝的器重。如此一來,這仗還怎麼打?

    也就是說,明英宗和明武宗御駕親征,對戰爭不是正向的推動作用,而是反向的阻礙作用,所謂“天子守國門”,實在就算不上了。

    再說“君王死社稷”。這個當然說的就是崇禎皇帝。崇禎皇帝確實沒有出逃,而是吊死在景山上。但是歷史上,像崇禎皇帝這樣沒有出逃,而是採用自行了結的方式的亡國之君,實在太多了。比如商紂王最後就是自己點火把自己燒死了,後唐末帝李從珂,也是自己點火把自己燒死了。真正在大難臨頭時逃跑的皇帝,其實並不多。如果崇禎算“君王死社稷”的話,那麼,那些皇帝也應該都算“君王死社稷”。為什麼那些人都不算“君王死社稷”,只說崇禎皇帝一個人呢?

    再一點,崇禎皇帝自己吊死在景山上,死前身邊只有一個小太監,其實也是崇禎處於眾叛親離的境地,沒有人帶著他逃跑。要是有人帶著他逃跑,說不定他也逃跑了。這和宋朝末年的情況完全相反。當時楊太后和宋恭帝決定與臨安城共存亡,同時讓江萬載、張世傑、陸秀夫等人帶著兩個小王子逃跑,以圖復國。那時候,有人為國而死,有人為復國而拼命,君臣同心,何其的悲壯感人。如果說“君王死社稷”,楊太后和宋恭帝這才叫“君王死社稷”。只不過後來元朝統治者並沒有殺他們而已。

    最後說一點,不管是“天子守國門”,還是“君王死社稷”,說的都是一種氣節,一種擔當。但是,一個良性的政府,應該有良好的運轉,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恰當的任務,做該做的那些事情,不該做的事情卻偏要去做,往往使政府的工作陷於一片混亂,最後走向滅亡。

  • 13 # 大東北的小豆包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在史書上並沒有記載,而是後人尤其現代人對明代的一種評價而已罷了。

    “天子守國門”是明朝皇帝直接坐鎮在明朝國防前沿地區

    元朝末年,群雄並起,朱元璋作為後起之秀,卻厚積薄發,透過佔據應天府,西滅陳友諒,東滅張士誠,降服方國珍統一江南,後來改應天府為南京,並在此建都,建立了明王朝。

    此後朱元璋派出明軍北伐,元順帝不戰而逃入草原,明軍佔領元朝的都城大都後,改名北平,後來朱元璋實行分封制度,將自己的四兒子朱棣封為燕王,府邸就是北平。

    明朝雖然將蒙古人趕出中原,並收復了自五代時期丟失了燕雲十六州,但是蒙古人仍舊是明朝最大的邊患,並一直延續到明朝末年,為了應付蒙古人,明朝不得不多次對蒙古人用兵,並在北方部署重兵,而邊將重兵顯然是朱元璋不太放心的,於是他將自己的兒子封在北方的遼王、燕王、晉王以此防禦蒙古人的入侵。

    明代以北京為中心的九鎮防線

    朱元璋死後,皇太孫朱允炆繼位,而後朱棣發起靖難之役奪取皇位,最初朱棣仍然定都南京,不過後來考慮到北方邊患嚴重,而且南方士人始終對朱棣的篡位奪權有牴觸,於是朱棣重修北平城,並改名為北京,奠定現代北京城的基礎,而隨著朱棣的遷都,明朝的政治中心和軍事中心從從南京轉移到北方,明朝以北京的京畿重鎮為中心,下大力氣修建長城,依託於長城和燕山山脈的關隘修建了薊州防線專門對於塞外的蒙古人。而北京則是這條防線的中心,這裡靠近當時明朝國境線,與後來的遼東防線,構成了明朝國防力量的中心和兵力最雄厚的地區,而明朝的皇帝當然是坐鎮北京,也就是靠近國門,因此有了“天子守國門”的說法。

    “君王死社稷”明朝皇帝先後死於國難有四位,這是中國曆代王朝之最

    如今熱播的影視劇《大明風華》中朱瞻基自是英武非凡,但是他的長子朱祁鎮就被蒙古人抓了俘虜,次子朱祁鈺也被蒙古人包圍在北京城內,多虧了于謙等人的力排眾議,堅守北京最後才打退蒙古人。

    崇禎帝自縊於北京

    到了明朝末年,崇禎皇帝自即位開始就面臨著剪除閹黨的殘酷政治鬥爭,而後國內災害不斷,陝西、河南民變不斷,最後爆發了大規模農民起義,而國外自萬曆晚期就出現的後金女真人勢力日趨龐大,甚至在崇禎即位的第二年就入寇到北京周邊地區,此後崇禎皇帝在內憂外患之下成為了亡國之君。

    崇禎自縊於煤山

    1644年李自成軍隊包圍北京,崇禎皇帝朱由檢拒絕投降,將自己吊死在煤山之上,為明朝社稷殉國。

    弘光帝被俘殺於北京

    崇禎皇帝死後,其實明朝社稷還在,特別是在淮河以南地區,仍舊是明朝控制,明朝這些地方大臣及南京留守推舉福王朱由崧為皇帝,年號為“弘光”是為弘光帝繼續維持明朝的國祚,史書成為“南明”,朱由崧是萬曆皇帝的孫子,血統沒有問題,而在崇禎皇帝死後,他被擁立為皇帝是有著合法性的,不過很快滿清南下,史可法等人戰死,朱由崧被清軍俘虜,最後被押往北京陵遲酷刑而死。

    隆武帝絕食死於福建

    弘光帝死後,鄭芝龍、黃道周等人扶植明朝藩王唐王朱聿鍵為皇帝,年號“隆武”,是為南明的隆武帝,然後在清軍的進攻之下,鄭成功的老爹鄭芝龍投降清軍,隆武帝朱聿鍵被俘後絕世而死。

    永曆帝被俘殺在緬甸

    明朝的桂王朱由榔也是萬曆皇帝的孫子,清軍南下後,朱由榔在張獻忠死後其餘部的李定國、孫可望等人大將的支援下,稱帝,年號為“永曆”,是為永曆帝,永曆一朝在西南地區抗清曾取得大勝,大漢奸孔有德就是被永曆皇帝手下大將李定國給乾死的。不過後來孫可望投降清軍,永曆帝只得逃亡進入到緬甸,最後在另外一個大漢奸吳三桂追擊下被俘,被吳三桂用弓弦俘殺在緬甸。

    拋開這些死於社稷的皇帝私德和能力不說,他們敢於在國破家亡之際,能夠慷慨死於國難,他們的氣節是值得敬佩的,相比之下清朝後期,1860年英法聯軍孤軍破天津,攻向北京,咸豐皇帝就倉皇逃到承德,讓萬園之園的圓明園毀於一旦,而後咸豐皇帝的老婆倒是勇氣十足的向世界十一國宣戰,當時八國聯軍沿著當年英法聯軍的進軍路線,挺進北京的時候,她逃的和老公一樣快,果然清朝的模範逃跑冠軍。

  • 14 # 小蘇說影事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主要是對明王朝永樂帝遷都北京和崇禎帝吊死煤山的歷史事件的形容。

    明朝統一全國後,北方邊患仍然十分嚴重。公元1381年明王朝開始修築山海關。公元1409年,明王朝在東北地區設立奴爾幹都司,派駐官員以進一步強化對東北地區的管理。

    在當時的人們看來,山海關以外乃非中原地區,仍屬化外之地,且關外主要是以滿族為主的部落聚居社會,所以山海關就成了中原與東北關外的一道邊關重鎮。靖難之役後朱棣由北平進入南京登基稱帝,因北方時常受到韃靼和瓦剌的威脅,且還有北元蒙古勢力的南襲,再加上北平是朱棣的興王之地,所以明成祖朱棣在1421年遷都北平,並改北平為京師。因地理位置上,明王朝首都京師靠近邊關重鎮山海關,且又是天子所居住的地方,所以民間對此稱為“天子守國門”。

    然而至崇禎皇帝時,明王朝內有李自成攻城略地,外有後金勢力虎視眈眈,但當時後金的軍隊多被擋在山海關之外。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下明王朝首都,崇禎皇帝表示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至死不退,吊死煤山,民間對此事件稱為“君王死社稷”。公元1662年,南明最後一個皇帝永曆帝被吳三桂絞殺於昆明,因明王朝“社稷亡,君王死”。所以用“君王死社稷”來形容明王朝是太貼切不過了。不過這都是一些民間的說法,朱皇帝也想逃跑,但是他自己給自己設定了一個圈子,想跑也跑不掉。

  • 15 # 孤寡老人講歷史

    史書上應該是沒有相關記載的,對於明朝的比喻,網友有這麼個總結"不和親,不納貢,不稱臣,不割地,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但這個總結實際上是根據明朝自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明朝一直以來堅持的部分國策演變出來的。

    ”不和親,不納貢,不稱臣,不割地“是在明朝武宗年間的進士敖英在他所寫的一本筆記《東谷贅言》中有闡述:”我朝國勢之尊,超邁前古,其馭北虜西蕃,無漢之和親,無唐之結盟,無宋之納歲幣,亦無兄弟敵國之禮,其來朝貢,則以恩禮待之“

    至於題目所寫的“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始於明成祖朱棣的遷都,眾所周知,朱棣是透過叛亂後篡位的皇帝,他在篡位後,和抵制篡位的南方計程車大夫們一直關係都不怎麼好,所以不願意待在南方的明朝首都南京。

    而且朱棣一直以來都在北京負責抵禦蒙古人,做了皇帝后,當然也把削弱在草原上的這些敵人當成執政時期最重要的任務,為了完成遠超父親朱元璋的功績,也為了避開和他不對付的南方士紳們,朱棣乾脆的遷都到了北京。

    朱棣時期的五徵蒙古都是以北京為總後勤基地,北京離長城防線比較近,過了長城就是北京,所以形成了所謂的天子守國門的現象,朱棣還不算是”天子守國門“,因為他在位時一直都在進攻,是主動到長城外去出擊。

    真正做到”天子守國門“的是”土木堡之變“後火線繼位的明代宗朱祁鈺和晚明的崇禎皇帝,朱祁鈺是在此前被瓦剌部落俘虜的明英宗朱祁鎮的弟弟,當時好多大臣都主張往南跑,但于謙站出來力主擁戴朱祁鈺繼位,然後就在北京和瓦剌死磕。

    結果是于謙指揮的北京保衛戰獲勝,趕走瓦剌大軍,明代宗朱祁鈺在困難時身處北京城中,也起到了振奮軍民士氣的作用,這是明朝第一次的天子守國門。

    到晚明崇禎朝,崇禎皇帝雖然亡國,但他執政時期,關外清朝軍隊多次打進關內,在北京城周圍搶劫殺人,他在明朝軍隊無實力和清軍野戰的情況下,一直沒有遷都到南方,硬頂在北京,也算是”天子守國門“吧,直到李自成打進北京,他也沒有離開過,甚至還”君王死社稷“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是喜歡明朝的朋友們對於明朝的首都一直處在對抗最主要敵人的最前方,以及崇禎皇帝的殉國做出的評價,在史書上是沒有任何相關記載的,這話很提氣,雖然史書上沒有,但事實上明朝也的確做到了這一點。

  • 16 # 經典守望者

    首先,需要澄清的一點是這句話根本不出自於中國歷史上的任何一本史書中,筆者已經做了細緻的檢索,任何一本史書中都沒有這句話。這句話應該是當代小說家的筆墨,和歷史無關。從內涵看來明朝的所作所為也根本配不上這句話,這句話在國家大政方針上也不是一個成熟國家應該做出的決定。類似於武俠小說中的快意恩仇,雖然令人神往,但是不切實際,明朝的危機實際上也是在這裡就隱含著了。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看似熱血沸騰,實則幼稚可笑

    歷朝歷代,國家的核心中樞都應該是在最嚴密的保衛之下,就好像心臟有胸骨保護,大腦有顱骨保護一樣。可是“天子守國門”無異於將自己最重要的中樞放到了最危險的境地,是非常幼稚的。中國歷史上,越王勾踐知恥而後勇,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贏得後世讚譽。但是,卻沒有人為那些國破家亡的君王稱道。就是因為國家的核心首腦如果只知道死節,而不圖來日,那麼就註定會失敗的。如果劉秀在王莽篡漢時為西漢王朝死節,就不會有東漢二百年江山。如果趙構在靖康之役中為父兄死節,南宋也不會成為中國歷史上的經濟高峰。所以,君王死社稷是不值得稱道反而是可鄙的。正如同司馬遷稱讚勾踐的贊文“會稽之恥,勾踐欲當。種誘以利,蠡悉其良。折節下士,致膽思嘗。卒復讎寇,遂殄大邦。”

    明朝的真實自有丹書青史

    如今很多人受到小說的感染對於明朝愛的近乎痴狂,對於其他王朝越發不屑一顧。甚至有人認為,清代在大肆抹黑明朝。這裡需要說明的是,文獻類史書尤其侷限性,有時會因為資料的不完整而發生誤差,不過並非刻意。清朝也犯不上抹黑一個土崩瓦解,毀於流寇的王朝。如今,有數以萬計的明清大庫檔案等待發掘,所以,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明朝的事自有歷史評判。

    其實,在小說大賣之前,明朝的風評在史學界實際很不好,因為明朝幾乎集合了前代許多王朝的弊端,也有許多特殊且不合理的誇張制度。所以,平心而論,明朝是一個經濟發展但是政治虛弱昏聵的王朝。胡藍之獄,死傷者數以萬計,殘忍惡佞,有逆人倫。濫行分封,靖難之役,致使南京明朝二世而亡,在歷史上還少有在太平時期地方武裝打敗中央武裝的先例。永樂大帝,好大喜功,社會盛而不富,黎民遭災。土木堡之變,君王被俘,國體喪盡。有明一朝,貪官斂財,清官亦斂財,鬥倒了嚴嵩的徐階,家中土地高達二十四萬畝,令人咂舌。東林閹黨之禍,層出不窮。自古刑不上大夫,明代廷杖打散了多少人心。這些都是丹書青史,有案可查。所以,明朝並不值得過分稱道。

  • 17 # 黑白文史mcn

    明朝,沒有漢朝的威武:“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沒有宋朝的璀璨:“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沒有唐朝的繁盛:“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但是,明朝:“無漢之和親,無唐之結盟,無宋之納歲薄幣,亦無兄弟敵國之禮。”

    明朝無論是遇到多大壓力,既沒有屈膝投降,也沒有割地賠款。到了明末那種內憂外患中,明朝依然兵分兩路頑強對付滿清和李自成,對關外的國土自始至終沒有放棄“全遼可復”的願望。從明英宗到崇禎帝的幾次北京保衛戰中,明朝仍然寧死不遷都“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罕見的。01天子守國門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沒有和任何國家簽訂不平等條約的朝代。而清朝,就完全不同了。康乾盛世中的三位皇帝,是清朝歷史上著名的明君。

    可是他們,也是簽訂了大量不平等條約:康熙簽下了尼布楚條約,丟失外興安嶺以北土地;雍正五年簽定恰克圖條約,俄國侵佔中國貝加爾湖之南及西南約1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貝加爾湖即是北海,當年蘇武牧羊之地,現為世界上容量最大的淡水湖;乾隆五十五年,約10萬平方公里的庫葉島,被俄帝暗中吞併;道光二十年,原為我屬邦哈薩克,被俄羅斯無理霸佔.面積約100萬平方公里。

    道光二十年,同樣為我屬邦的布魯特,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被俄國吞併。到了晚清,就更不用說了,北京條約,南京條約,馬關條約……一個國富民強的中國,變成了窮山闢野。

    由於滿清的緣故有人對明朝極盡汙衊之能事,好象明朝是最不中用的朝代。其實,只要細心比較,就會發現明朝其實是中國歷史上最有骨氣的王朝!和號稱最強大的漢、唐相比,明朝亦毫無遜色!

    長期為明朝邊患的是蒙古,而漢朝則是匈奴。愚昧者總是津津樂道於明英宗在土木堡被俘,可是漢高祖當年也被匈奴兵圍在白登山七天七夜!最後的解決方案是,漢朝去給單于老婆送禮,請她吹枕邊風,這樣才放了漢高祖一條生路;而明朝則斷然拒絕蒙古索求財物換英宗的要求,英宗皇帝也是寧死不降,最後明朝另立新君打敗了蒙古。

    漢武帝派兵北伐匈奴,而明成祖則是御駕親征五徵蒙古。“敢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並不適用於整個漢朝,而明朝也有過類似的輝煌。

    與唐朝相比。不錯,唐初國力強盛,四海鹹服。可盛唐以後呢?安祿山叛兵和黃巢匪兵以及吐蕃蠻兵都曾攻入長安。可以比較的是:在安史之亂和黃巢起義中,唐玄宗和唐僖宗都曾棄都南逃蜀中。明朝則從未有過這種例子。大家知道明朝永樂皇帝從南京遷都北京,原因之一就叫做“天子守國門”,受到入侵了,大明天子親自在第一線守國門。

    崇禎皇帝當年,北京形勢很危急,有人勸他遷都,他不去,有人勸他走,逃到南京,他不逃,他登上煤山自縊殉國而死,忠於江山社稷。大家想想,這與清廷的咸豐皇帝致京城百姓於不顧兩度倉狂逃離北京以及清廷末帝溥儀苟且偷生向日本侵略者認賊作父更有著天壤之別。

    洛陽死社稷

    當年明朝崇禎帝的遺言和清廷宣統帝的豪言可見兩個皇帝對國計民生的不同態度:

    崇禎皇帝殉國前怕李自成傷害無辜百姓,就寫了一首絕命詩給他:

    “朕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毋傷百姓一人。”

    以前學歷史也是背背就過去了,以為明朝是個多麼多麼不好的朝代。又是文字獄,八股取士什麼的,又是廢除丞相,君主專制加強,又給外國送去那麼多珍寶,就為了宣揚國威,覺得他們好‘虛榮’愛面子。

    現在回頭看看,自己好淺陋無知,不知道嘉定三屠,不知道揚州十日,不知道亡國後頑固抗清三十八年,要放在以前,肯定以為這是偏激極端,但現在,我認為這種錚錚氣骨,昭昭血性,唯有大明。雖然這麼看可能片面了點,但明朝人那種寧死不降,真的令我折服,要是我,估計早逃命去了。

    ”城存與存,城亡與亡。我頭可斷,而態不可屈。“清軍屠城,史可法被俘之後。

    烈火不受塵,高雲不受滓。此身能不辱,虎狼莫敢視。哀此閨中秀,珍重全一恥。憶初引決時,長跪淚如此。問我軍如何?鼓啞城東圮。此時知盡節,必吾相國史。弱質雖非男,未忍蹈犬豕。

    不死不成人,一死良不悔。從容裁大義,棄身如棄屣。老親苦無兒,寧復顧甘旨。日月照其魂,潔比邗江水。”詩人靳應升,對揚州十日所評。“我一介小人,今日得之士大夫之烈,為忠義而死,死之猶生也。”書生笪某,被清軍抓獲之後,刑前嘆曰。臨刑神色不變。

    宣統帝溥儀的豪言:

    “我不管日本人在東北殺多少人,運走多少糧食和煤,只要不讓我當大清的皇帝我就不會心甘”(參加溥儀自傳“我的前半生”)

    值得一提的是,明末抗清比南宋抗元更加激烈,全家投井、自縊殉國、立戰而死的官員志士無數,光後來被追諡有據可考的就多達八千六百多人。他們大義凜然、壯烈殉國、從容就義、就義前每每慷慨賦詩

    明末絕命詩在數量上是空前的多,而且大都是以熱愛祖國和堅持民族氣節為其主題,我想這就是我中華民族原有的精神與民族氣節。

    長期為明朝邊患的是蒙古,而漢朝則是匈奴。很多人總是認為明英宗在土木堡被俘是奇恥大辱也是無能的表現,可是漢高祖當年也被匈奴兵圍在白登山七天七夜。而漢高祖最後的解決方案,則是由漢朝去給單于的閼氏送禮,請她吹枕邊風,這樣才放了漢高祖一條生路;而明朝則斷然拒絕蒙古索求財物換英宗的要求,英宗皇帝也是寧死不降,最後明朝另立新君,一舉打敗了蒙古,正所謂“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漢武帝派兵北伐匈奴,而明成祖則是御駕親征五徵蒙古。“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並不適用於整個漢朝,而明朝也有過類似的輝煌。與唐朝相比:唐朝初年國力強盛,四海鹹服。可盛唐以後,特別是唐玄宗時期唐軍在中亞怛羅斯被阿拉伯帝國打敗之後,唐朝國力日漸衰落,後來安祿山叛兵和黃巢匪兵以及吐蕃蠻兵都曾攻入長安,唐朝就從此一蹶不振。

    在安史之亂和黃巢起義中,唐玄宗和唐僖宗都曾棄都南逃蜀中。而明朝卻從未有過這種例子。永樂大帝朱棣從南京遷都北京,原因之一就叫做“天子守國門”,受到入侵了,大明天子親自在第一線守國門。崇禎十七年(1644年)明王朝面臨沒頂之災,崇禎帝召見閣臣時悲嘆道:「吾非亡國之君,汝皆亡國之臣。

    吾待士亦不薄,今日至此,群臣何無一人相從?」,當時北京形勢很危急,江南卻依然保留有相當實力,逃到南京,他不逃,他登上煤山自縊殉國而死,忠於江山社稷。這與清廷的咸豐皇帝置京城百姓於不顧,兩度倉皇逃離北京避難和清廷末代皇帝溥儀,苟且偷生向日本侵略者認賊作父的舉動,絕對是天壤之別。

    永樂大帝朱棣第二次御駕親征萬里掃蕩漠後班師回朝於北京時如是說:“我朝國勢之尊,超邁前古,其馭北虜西番南島西洋諸夷,無漢之和親,無唐之結盟,無宋之納歲薄幣,亦無兄弟敵國之禮。”此後明朝無論是遇到多大壓力,既沒有屈膝投降,也沒有割地賠款。

    到了明末那種內憂外患中,明朝依然兵分兩路頑強對付滿清和李自成,對關外的國土自始至終沒有放棄“全遼可復”的願望。從明英宗到崇禎帝的幾次北京保衛戰中,明朝更是堅定,兵臨城下仍然寧死不遷都“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罕見的。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我是@黑白史

  • 18 # 趣文社

    明朝由朱元璋建立以來,前後歷經276年,共計61位帝王。本著“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為原則,成為中國歷史最具有骨氣的朝代。

    在面對遊牧民族侵略下,漢朝,唐朝,宋朝都曾“和親,割地”的舉動,唯有大明朝絕不妥協,只知戰鬥。“這也彰顯了我央央大國的民族氣節。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也正是這個由來。

    講述了明朝兩代君王的光輝事蹟,“天子守國門”主要講述永樂皇帝——朱棣。遷都北京,我們都知道北京距離蒙古國很近,面對著虎視眈眈的蒙古國,這無疑是需要很大的魄力與勇氣。朱棣雖然是位篡位皇帝,但他卻不失為一位好好皇帝!

    永樂皇帝在位期間多次御駕親征,以至於最後甚至死在了北征回師的路上,他在位期間可以說明朝百姓安居樂業,國富民強。還多次派鄭和下西洋,維護與鄰國之間的友好往來。

    “君王死社稷”那麼就講述了明朝末代皇帝——崇禎皇帝朱由檢,李自成攻破京城,崇禎皇帝寧死不降自縊於煤山。站在今天的立場上我們不評論崇禎皇帝的功與過,但是他的這種氣節依然令我們敬仰,那顆槐樹述說著崇禎皇帝的悲壯。

    這兩句話沒有具體的出處,而是由民間口口相傳,其實也不難理解,自古以來,歷史上的大多數皇帝都以江山社稷為重,死而後已。歷史上有無數的君王死在了社稷上,所以我認為這句話也道出了歷代君王們的無奈。

  • 19 # 風清月明雪

    在當時的人們看來,山海關以外乃非中原地區,仍屬化外之地,且關外主要是以滿族為主的部落聚居社會,所以山海關就成了中原與東北關外的一道邊關重鎮。靖難之役後朱棣由北平進入南京登基稱帝,因北方時常受到韃靼和瓦剌的威脅,且還有北元蒙古勢力的南襲,再加上北平是朱棣的興王之地,所以明成祖朱棣在1421年遷都北平,並改北平為京師。因地理位置上,明王朝首都京師靠近邊關重鎮山海關,且又是天子所居住的地方,所以民間對此稱為“天子守國門”。

    然而至崇禎皇帝時,明王朝內有李自成攻城略地,外有後金勢力虎視眈眈,但當時後金的軍隊多被擋在山海關之外。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下明王朝首都,崇禎皇帝表示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至死不退,吊死煤山,民間對此事件稱為“君王死社稷”。

    公元1662年,南明最後一個皇帝永曆帝被吳三桂絞殺於昆明,因明王朝“社稷亡,君王死”。所以用“君王死社稷”來形容明王朝是太貼切不過了。

  • 20 # 熊犇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主要是對明王朝永樂帝遷都北京和崇禎帝吊死煤山的歷史事件的形容。

    明朝統一全國後,北方邊患仍然十分嚴重。公元1381年明王朝開始修築山海關。公元1409年,明王朝在東北地區設立奴爾幹都司,派駐官員以進一步強化對東北地區的管理。在當時的人們看來,山海關以外乃非中原地區,仍屬化外之地,且關外主要是以滿族為主的部落聚居社會,所以山海關就成了中原與東北關外的一道邊關重鎮。靖難之役後朱棣由北平進入南京登基稱帝,因北方時常受到韃靼和瓦剌的威脅,且還有北元蒙古勢力的南襲,再加上北平是朱棣的興王之地,所以明成祖朱棣在1421年遷都北平,並改北平為京師。因地理位置上,明王朝首都京師靠近邊關重鎮山海關,且又是天子所居住的地方,所以民間對此稱為“天子守國門”。

    然而至崇禎皇帝時,明王朝內有李自成攻城略地,外有後金勢力虎視眈眈,但當時後金的軍隊多被擋在山海關之外。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下明王朝首都,崇禎皇帝表示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至死不退,吊死煤山,民間對此事件稱為“君王死社稷”。

    公元1662年,南明最後一個皇帝永曆帝被吳三桂絞殺於昆明,因明王朝“社稷亡,君王死”。所以用“君王死社稷”來形容明王朝是太貼切不過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汽車機油為什麼會發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