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涼夜寒塘

    明太祖朱元璋

    “天子守國門”指的是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君王死社稷”指的是崇禎帝朱由檢煤山自縊。

    天子守國門

    自公元938年石敬瑭向契丹割讓燕雲十六州後,北京那一帶已有約430年不在漢族政權的控制之下。此外,在靖康之難後,整個華北地區也已經有近250年由異族統治。朱棣遷都後,北京及其周邊成為明朝的核心統治地域,漢族政權對華北的控制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明成祖朱棣

    在地理位置上,明王朝首都北京靠近邊關重鎮山海關,且又是天子所居住的地方,所以民間對此稱為“天子守國門”。

    邊關重鎮山海關

    天子戍邊的氣勢以及皇宮和先帝陵寢俱在前線的事實,使朝廷上下在面對危機時更有抵抗的決心。土木堡之變發生之後,明朝並不是像西晉、北宋一樣放棄北方,而是堅決地組織了北京保衛戰。

    君王死社稷

    明朝末年,瘟疫饑荒四起,內有叛亂,外有滿清勢力虎視眈眈。

    崇禎帝雖然勵精圖治,可惜無力迴天。

    公元1644年,北京城被李自成所帶領的農民軍攻破。

    李自成

    崇禎帝得知農民軍進城之時,本想逃出城去,又或者找個外戚的府第暫時躲避一下,可是所到之處,都吃了閉門羹,只得折回宮中。

    老朱家的字典裡沒有投降二字,崇禎帝寧死也不願投降。他先是逼皇后上了吊,又親手砍下十五歲公主的手臂,然後在王承恩的陪同下,來到紫禁城北面的萬歲山(又名煤山、景山)壽皇亭下,與王承恩雙雙上吊自殺了。

    崇禎帝留下遺言“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你們這些賊子隨便分裂我的屍體,但請不要傷害大明的百姓。”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是歷史上最後一個漢人建立的大一統中原王朝的骨氣!

  • 22 # HuiNanHistory

    在我看來這是特別虛偽的一段話。

    因為明朝的天子壓根就沒有做到“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隨便一扒就能找到打臉的案例。

    首先,“國門”在哪兒?這個詞素來有兩個解釋:

    第一種解釋是:與鄰國相鄰的邊境線。這也是現代人普遍接受的一種理解。

    第二種解釋是:國都的城門。這是古人的理解。

    明朝所謂的“天子守國門”,守的不是國家的邊防,而是北京這座都城。看看,如果這麼理解,是不是所有豪言壯語都萎了?

    因此,我們就理解了為什麼嘉靖二十九年(1550)庚戌之變,蒙古土默特部的俺答汗從大同一路打到北京城外時,明朝君臣就是不出兵,任由蒙古人在北京城門外燒殺搶掠、殘害百姓。

    畢竟嘛,天子守國門,不守北京城門外的老百姓。

    再說說“君王死社稷”。

    我冒昧問一句:大名鼎鼎的明英宗朱祁鎮起了沒?

    非但沒死,人家還穿上了蒙古人的衣服,帶著蒙古人跑到大同城門外當帶路黨。這個人怎麼不死呢?

    還有崇禎,這是一向作為“君王死社稷”代表的——但不好意思,李自成打向北京城前,崇禎是一直想要南遷逃跑的。

    只是,崇禎不願意承擔罵名,希望讓大臣們建言南遷而背鍋,這才耽誤了逃跑的機會。

    總而言之,明粉純屬搞笑,明朝純屬垃圾。

  • 23 # 小小小百科全書

    明朝時期的皇帝,確實是中國歷史上最為昏庸不堪的一群人。玩蛐蛐的玩蛐蛐,當木匠的當木匠,修道成仙的修道成仙。看上去確實是一群荒誕不經的人。雖然明朝皇帝如此的荒誕不羈。但明朝的皇帝也還有一些可取之處的。許多皇帝也都是明君聖主,網上有很多人總結明朝“不稱臣,不納貢,不和親,不賠款”,雖然讓很多人認為這是在鼓吹明朝。但你不得不承認,事實也確實如此。相對於漢朝,宋朝和清朝的和親,納貢,割地,賠款來看。明朝在這方面確實有可取之處。雖然明朝也不見得是什麼黃金盛世。在明朝在對外問題上確實值得讚揚。最起碼堅持住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底線。

    明朝“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確有其事。但“天子守國門”和“君王死社稷”應該分開來講。“天子守國門”這個改建最初是明成祖朱棣提出並開始實行的。朱元璋時期,朱棣因為能力出眾被朱元璋分封為燕王鎮守北平之地,其目的就是為了防禦蒙古再次南下入侵中原。當時的蒙古人雖然被明朝趕回了草原,但明朝也依舊少不了被蒙古人侵擾,朱棣就藩後就曾經兩次對蒙古發動過進攻,目的就是為了禦敵於國門之外,但朱棣隨後也發現了,雖然他可以打敗蒙古人,也可以降服蒙古人。但是蒙古人太多了。而且蒙古人幾乎全民皆兵,分支也眾多。想要一鼓作氣消滅蒙古人純屬妄想,只能被動防禦,招安。朱棣深知蒙古人的威脅。所以一直不斷的加強北平建設。

    朱棣靖難之役成功繼位之後,也沒有忘記北方異族的威脅。所以繼位後的朱棣更加重視經營北方,加之朱棣自身就興起於北平地區,所以朱棣開始了營建北京天壽山長陵,以示立足北方的決心。同時朱棣也開始主動和蒙古各部加強交流。韃靼、瓦剌各部先後接受明政府封號。其他死硬分子也遭到了朱棣的清算。而且朱棣考慮到北平處於北方農業區與牧區接壤處,交通便利,形勢險要,是漢蒙各族貿易的中心以及北方政治與軍事要地,而且定都於北平不僅可抗擊自北入侵的蒙古人,且可進一步控制東北地區,由南則可統領中原,有利於維護全國統一。更重要的是朱棣經營北平多年,掌控力也比南京強很多。永樂十九年朱棣遷都北京,真正開始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鐵製。

    朱棣之後歷代帝王沒有了朱棣的能力和魄力。他們都礙於蒙古的威脅,想要遷都到更加安穩平和的南京。但都礙於朱棣所定下的制度難以實施遷都計劃。直到明末最後一代皇帝崇禎皇帝,他勵精圖治想要匡扶明朝社稷,但內憂外患的明朝早已腐敗不堪,崇禎費盡心血也於事無補。最終只能亡於內憂外患之中。歷史上明朝的深受起義軍危害之際,滿清曾向崇禎提出過議和,其中涉及到了賠款納貢等問題。原本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和談不失為一招妙計。但崇禎拒絕了滿清的和談,在起義軍攻入京城後,崇禎也沒有選擇逃亡。而是安然赴死。死前崇禎也曾表示“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由此可見明朝皇帝還是有骨氣血勇之輩的。

  • 24 # 鮮俠歷史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表現出了有明一代堅強不屈的國格,也反映了大明王朝君主的鐵骨錚錚。作為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個漢人統治的封建王朝,更是深刻的折射了中華民族不畏強權,百折不撓的民族性格。相比之下漢唐的和親,兩宋的稱臣納貢,明朝二百多年的統治從未向外族低頭,而且在明朝末年明軍的戰鬥力仍然如此之強也是歷代少見的。明朝是漢人的最後一個王朝,是漢文明的最後光輝,其最後的滅亡同樣也是最悲壯的,天災人禍內憂外患接踵而來,從而來開了中國沉淪二百年的序幕,中斷了中國近代化的程序和走向世界的可能,使世界近代文明的曙光與中國擦肩而過,每每讀此無不扼腕嘆息。

  • 25 # 江雨燕

    都別搶,我來答。

    讓我這個考據癖來扒一扒以及分析一下在網路上很火的一句話: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究竟是怎麼回事?

    名句出處

    謠言之《皇明祖訓》

    有心的同學在網上搜一搜這句話的出處就會發現,一部分人說這句話出自大明祖訓。所謂的大明祖訓就是指朱元璋的《皇明祖訓》,首先但凡有點歷史常識的人都知道這肯定是不可能的,朱元璋不像劉伯溫一樣有未卜先知的能力,知道他的兒子朱棣會篡位,還把國都遷到北京,更加不知道自己的後代崇禎皇帝會上吊自殺。

    查閱《皇明祖訓》也會發現,十二條內容中(持守、嚴祭祀、謹出入、慎國政、禮儀、法律、內令、內官、職制、兵衛、營繕、供用)就沒有一條內容和上面的那句話有任何聯絡,簡單來說《皇明祖訓》中朱元璋從來沒有告誡他的後世子孫“不和親、不賠款……”,感興趣的同學具體可查。

    謠言之朱棣聖旨

    既然《皇明祖訓》中沒有這句話,有的網友又搬出了另一句話,就是下文:

    我朝國勢之尊,超邁前古,其馭北虜西番南島西洋諸夷,無漢之和親,無唐之結盟,無宋之納歲薄幣,亦無兄弟敵國之禮。

    據說是朱棣在第二次北征蒙古以後回師的途中頒佈的一條聖旨中說的,很簡單,只要去查一查《明太宗實錄》就知道它有沒有了。朱棣是在永樂八年發動第二次北伐的,在《明太宗實錄》中,記載永樂八年事蹟的從卷一百零一開始,到卷一百一十一,都沒有上述的原句記載,也沒有類似的文字。

    那麼這句話出自哪裡呢?

    真相是怎樣的?

    這其實但凡有點歷史常識的同學一眼就能看出其破綻百出之處,史書上肯定從來沒有出現過所謂的“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種話,更不會出現所謂不和親、不賠款這些話。這從時間上就能推斷,“不賠款”無非指的就是清朝簽訂那些條約,這自然就是說這句話最起碼是清朝滅亡以後的發明創造了。

    所以這些都屬於明朝粉絲為了吹捧明朝的氣節而創造出來的一句話,其用心自然不必多說了。

    天子守國門

    這件事其實指的就是朱棣遷都北京的事情,實際上明朝的都城直到明英宗朱祁鎮的時候才確定下來。也就是說在明英宗之前,究竟把明朝的國都設定在哪裡?一直以來每一任皇帝都有自己的想法。

    朱元璋時代,當時實行的是兩京制,正式首都在南京,陪都在開封,“八月己巳,以應天為南京,開封為北京(《明史·太祖本紀》)”。此外又把他的老家安徽鳳陽設定為中都,他曾一度打算把都城定在中都,但是由於開封和中都戰損嚴重,無法承擔京師的重任。

    所以在朱元璋一朝南京成為了京師,朱棣篡位以後,第一個站出來建議遷都北平的是禮部尚書李至剛,“首發建都北平議,請禁言事者挾私,成祖從之(《明史·李至剛傳》)”。其目的是仿照朱元璋在龍興之地鳳陽營建中都的慣例,建議朱棣也在他的龍興之地北平營建陪都。

    這一提議得到了朱棣的許可,將北平府改為順天府,稱為行在。從永樂四年開始按照南京皇宮在北平營建都城,直到永樂十八年時營建完成,並遷都北京。

    丁亥,詔自明年改京師為南京,北京為京師。十一月戊辰,以遷都北京詔天下。是月,振青、菜飢。十二月己未,皇太子及皇太孫至北京。癸亥,北京郊廟宮殿成——《明史·成祖本紀》

    此外,朱棣遷都北京還有一點考慮就是北京有利於軍事排程,朱棣是一個軍人出身的皇帝,遷都北京對於他來說極大有利於他發動北伐蒙古的戰爭,他五次北伐都是以北京作為軍事基地。可見,朱棣遷都北京非但不是為了守國門,而是為了進攻敵人方便。

    到了明仁宗朱高熾時代,這位皇帝對舊都南京一直心心念念,準備還都南京。當時他頒佈詔令說:南北供億之勞,軍民俱困。四方仰鹹南京,斯也吾之素心(《明仁宗實錄》)。不過朱高熾僅僅九個月不到就駕崩,因此這一計劃沒有實施成功。

    而他的兒子朱瞻基明宣宗對遷都似乎並不感興趣,直到明英宗朱祁鎮時北京才被正式確定為首都。

    君王死社稷

    這句話倒是能夠在《明史·莊烈帝》中找到出處,也算是正史記載的一句話。

    辛卯,李建泰疏請南遷。壬辰,召廷臣於平臺,示建泰疏,曰:“國君死社稷,朕將焉往?”李邦華等復請太子撫軍南京,不聽。

    恐怕也正是這句話激發了明朝粉絲們的想象力,因此編排出了“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樣的話。但除了這句“國君死社稷”以外,其它的都不曾見歷史記載,因此屬於現代人的發明創造。

    不過話說回來,崇禎皇帝能夠在生死存亡之際沒有想到逃跑或者投降李自成,而是表現出一種不屈從的氣節,這確實值得肯定。但是過度去吹捧,並透過貶損其它朝代的方式以達到抬高自己的目的,這本身就是一種妄自菲薄。

    搞到好像漢唐宋以來,中國歷史上就只有一個明朝能夠拿得出手似的,就如同透過貶損宋朝所謂的“割地納貢”來抬高明朝,但不要忘了宋朝在最後時刻的崖山海戰中十萬軍民投海自盡,此等壯舉恐怕足以令所有朝代汗顏吧。

    而明崇禎皇帝自縊後,昔日的大明朝臣們屁股一轉,就對新的統治者俯首稱臣,這恐怕不符合大明的氣節吧,面對昔日皇帝的屍體,那些明朝大臣們“諸臣哭拜者三十人,拜而不哭者六十人,餘皆睥睨過之(《明季北略》)”。

    因此,既不必用狹隘的民族主義觀去看待過去的歷史,也不必去貶損它,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傷痛和偉大。在網際網路時代,資訊傳播極為迅速,大家還是要擦亮自己的眼睛,以免被那些虛假的歷史言論欺騙,就像歌德所說:

    歷史家的任務在於區別真實的和虛假的,確定的和不確定的,以及可疑的和不能夠接受的。

    我們不是歷史家,但也有義務維護歷史真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汽車機油為什麼會發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