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北涼李義山

    多爾袞是皇太極弟弟,順治的叔叔,在順治年幼時,為攝政王,總領朝政。

    多爾袞在順治七年秋患病,開始是膝蓋疼,他用了不該用的石膏敷治,導致他的病情加重。為了調治疾病,也為了改善心情,十一月中旬,他率領大批的王侯貝勒,八旗子弟,外出塞外打獵取樂。但是塞外的寒冷天氣再加上打獵途中的勞累,使得他的病情加重,再也沒能回到京城。

    在多爾袞死後,在他攝政期間很多的矛盾都爆發了出來。首先順治帝早就對自己這個叔叔不滿,在多爾袞攝政期間大肆的打壓皇帝,讓他成為傀儡,現在他病死,皇帝對他的仇恨爆發了出來,首先想報復他的就會是皇帝。這時的順治,沒了攝政王,開始真正意義上的親政,行駛皇帝的權利。

    然後就是以齊爾哈朗為首的諸王在其攝政之時,受其打壓,他們對多爾袞的仇恨也是爆發了出來,這時候他們會痛打落水狗,支援皇帝的親政,打壓多爾袞的殘餘勢力。只要皇帝帶頭,他們一定會盡快清理多爾袞的殘餘勢力。

    所以多爾袞死後,就算他的屍體也沒被放過,對他的屍體進行掘墓鞭屍。

  • 2 # 狄飛驚

    爬得越高,摔得越重!多爾袞被毀墓掘屍是順治的手筆,原因正如萬曆痛恨張居正一樣,因為他一直生活在多爾袞的陰影下,對其深惡痛絕,生前無力反抗,死後必定全面清算。

    多爾袞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極死後,多爾袞和濟爾哈朗以輔政王身份輔佐皇太極年僅6歲的九子福臨即帝位,是為順治帝,多爾袞心因功勳卓著,先後被封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權勢達到“代天攝政,賞罰擬於朝廷”的地步,名義上是攝政王,實際是大清國的無冕皇帝,甚至是太上皇。

    順治曾親口說過,多爾袞攝政時,天下大事全部由他決定,根本不跟自己商量,自己就是一個木偶而已。

    隨著年齡的增長,順治越來越感受到多爾袞對他的鉗制和壓迫,多爾袞甚至想利用愚昧政策把他變成無知的玩偶,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但這種“為淵驅魚,為叢驅雀"的做法,為他自己死後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順治對多爾袞除了痛恨外,更多是恐懼不安。順治迫切想要奪回屬於自己的權力,但多爾袞太強大了,像一隻兇猛的獅子,而自己卻溫柔地像一隻綿羊,多爾袞是可以隨時用各種藉口和方法廢掉順治,順治毫無反抗之力。

    這種狀況一直折磨著順治,使他處在巨大的自卑、恐懼、痛苦、憤怒之中,卻又無力反抗,只能忍耐和壓制,等待倒戈反噬的機會。

    機會終於在順治七年(1650年)來臨,這年冬天,多爾袞死於塞北狩獵途中。

    多爾袞攝政七年,對其他八旗貴族加以壓抑,以濟爾哈朗、索尼、鰲拜、遏必隆為代表的八旗貴族早就對他深惡痛絕,多爾袞一死,他們又看到了重返政治舞臺的希望,反攻倒算的力量很快凝聚起來。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成熟穩重的順治沒有立即動手,而是把喜悅與痛恨深埋心中,表現出無比的哀痛,三次親臨祭奠,親自披麻戴孝,為多爾袞舉行“國喪”,甚至追尊多爾袞為清成宗,這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從未有過的。

    與此同時,打擊多爾袞殘餘勢力的工作在緊鑼密鼓進行,多爾袞嫡系的兩白旗將領被大規模清洗,他的親信被罷官免職,待一切條件具備後,總清算的日子到了。

    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二月,蘇克薩哈、詹穆濟倫等首先站出來揭發多爾袞的一大堆罪名,順治毫不猶豫地將追論多爾袞罪狀的詔書頒示中外,其罪狀大略有如下數條:

    1、自以為是,以為皇上繼位全是自己的功勞,排擠鄭親王濟爾哈朗預政,重用自己親弟多鐸,背誓肆行,妄自尊大,不把皇上放在眼裡。

    2、厚顏無恥,大肆攬功,把其他諸王大臣殺敵剿寇之功全歸於己。

    3、府第堪比皇宮殿,儀仗、音樂、侍衛僭越禮制,堪比皇帝,任意揮霍國庫財物。

    4、將原屬兩黃旗的伊爾登、陳泰一族和剛林、巴爾達齊二族盡收人自己之旗。

    5、誣衊太宗(皇太極),謊稱皇太極的皇位來路不正,是搶奪他人之位。

    6、逼迫太宗(皇太極)的兒子豪格不得善終,將其妻子、官兵、戶口、財產據為己有。

    7、拉攏皇上侍臣額爾克戴青、席納布庫等人,監視皇上,意圖不軌。

    8、大權獨攬,一切政事均由自己處理,任意升降官員,視皇帝若無物。

    9、以朝廷和皇帝自居,責令諸王和大臣每天到他的府邸前報到恭候。綜合上述罪狀,順治宣佈:多爾袞“逆謀果真,神人共憤,謹告天地、太廟、社稷,將伊母子並妻所得封典,惡行追奪”。

    一道詔書使多爾袞從生前的權力峰頂跌入了死後的萬丈深谷,順治甚至下令掘墳毀掉多爾袞的陵墓,掘出屍體鞭打,最後砍掉腦袋,暴屍示眾,痛恨到了何種地步!這種遭遇跟明代權臣張居正死後的下場何其類似!

    別看今天鬧得歡, 小心將來拉清單,即便你能善終,但死後仍難逃清算,這便是政治鬥爭的殘酷之處,做人還是低調一些好。

  • 3 # 王斌兔斯基

    因為1650年這個時間點,是滿清政府從旗權到皇權的過渡期。

    先給大家一個概念,就是努爾哈赤時期的滿洲,是處於一種部落聯盟的狀態。滿洲本身只是一個小部落,大量其他部落的投靠使得其實力越來越壯大。

    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努爾哈赤能直接掌控的力量卻沒有直接提高,為了保證自己統治的穩定性,努爾哈赤先分二旗,再分四旗,再分八旗。類似於漢代的推恩令,使得各個貴族的實力分的越小。

    這樣努爾哈赤就可以保障自己雖然不能擁有整個部落全部的兵力,但只要自己軍隊規模比別人大就行了。

    這就類似於一夥山賊強盜嘯聚在一起,大家明面上是一家,但實際只是懾於土匪頭子的拳頭比較大,才湊合搭夥。你土匪頭雖然平日可以指手畫腳,但絕對不能撬牆角,有事還得一起商量著來。

    然而,這種原始的,粗糙的統治技術應對幾萬人的小部落可以,應對一個大的統一王朝就不行了。

    需要知道,1650年這個時間點,清朝已然面對和將要面對的有:俄羅斯人,準噶爾人,鄭成功,三藩的叛亂,西南明軍殘餘。。。

    如果繼續多爾袞那種旗權大於皇權的政治做法,任由各旗主自行為是,凡事都先商量商量,那滿清就難以集中力量快速反應去剿滅叛亂,去保持王朝的穩定統治。因此,順治必須抓典型,而恰好這個典型死的真是時候。

    多爾袞這個睿親王就只能背一把鍋啦。而後續的情況也證明了順治的操作還是不錯的,至少在震懾了滿族八旗自己人的同時,還沒有造成分裂,可以給他的操作打95分了。

  • 4 # 途越檢車

    多爾袞被毀墓掘屍是順治的手筆,原因正如萬曆痛恨張居正一樣,因為他一直生活在多爾袞的陰影下,對其深惡痛絕,生前無力反抗,死後必定全面清算。

    多爾袞攝政七年,對其他八旗貴族加以壓抑,以濟爾哈朗、索尼、鰲拜、遏必隆為代表的八旗貴族早就對他深惡痛絕,多爾袞一死,他們又看到了重返政治舞臺的希望,反攻倒算的力量很快凝聚起來。順治八年二月,蘇克薩哈、詹穆濟倫等首先站出來揭發多爾袞的一大堆罪名,順治毫不猶豫地將追論多爾袞罪狀的詔書頒示中外。他當時下了詔書,給多爾袞下了14個大罪,不僅把他的官爵削去了,還把他的家產全部沒收,這些懲罰已經是很嚴苛的了,順治還不解恨,對多爾袞掘墓鞭屍。

  • 5 # 四川達州人

    順治需要清算多爾袞。

    多爾袞兄弟不僅佔有三旗,還有眾多黨羽,必需徹底清算才能掌握權力。

    同時,多爾袞當初違背順治(對豪格下獄哭泣不止)意圖殺害豪格,吞併正藍旗。順治當然要報復回來,驅逐多爾袞嗣子多爾博歸宗多鐸家族,吞併兵強馬壯的正白旗,都需要向天下人和滿洲貴族說明原因。正好,蘇克薩哈這個多爾袞的正白旗心腹首告多爾袞謀逆,當然順勢將多爾袞定罪。

  • 6 # 古今通史

    多爾袞因出色的能力,早早就出徵蒙古,別看他年紀小,卻為大清帝國的大小戰事立下了汗馬功勞。可以說如果沒有他,清軍不會那麼順利就入主中原。

    人終有一死,皇太極過世太過突然,沒有立定太子的人選。大皇子豪格受兩黃兩藍支援,朝中大員支援他的也比多爾袞要多,在部隊、軍力上也有一定優勢,對皇位虎視眈眈。屢屢立下軍功的多爾袞自然不願有望到手的皇位被搶走,但勢均力敵,甚至可以說是稍遜一籌的情況下,也不得不做出妥協,轉而輔佐小福臨登基。年少的皇帝哪懂執政大事,再加上多爾袞搞掉濟爾哈朗輔政權以後,一切權利還是到了多爾袞手中,福臨皇帝不過是多爾袞為了享有無限權貴而培養的傀儡罷了。

    多爾袞死後,順治帝罷黜多爾袞的稱號,甚至掘墳洩憤。原因無外乎——多爾袞在順治帝登基後一直架空順治的權力,大小一切事物均由多爾袞把控,順治帝所擁有的不過是一個皇帝稱號罷了,真正的皇權卻在多爾袞的手裡掌握,順治焉能不恨。

  • 7 # 坐看雨收雲散

    清代的歷史人物中,多爾袞是個初期的重要人物。在清軍入關直到定鼎中原和統一中國,多爾袞實際上是真正的皇帝角色。年幼的順治只不過是聾子的耳朵擺設而已。多爾袞是清朝為數不多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目光長遠,聰明睿智,做事果決。尤其善於利用漢奸,吳三桂,耿仲明,尚可喜,洪承疇等為多爾袞掃平中原立下了汗馬功勞。同時多爾袞也是個殺人的魔王,對滿清內部反對自已的貴族,懲罰起來也決不手軟,也許這就是政治家的共性吧!

    多爾滾與順治生母孝莊太后有權色的交易。要不然憑多爾袞的性格也早就廢帝自立啦!因對孝莊的愛戀而一直猶豫不決。但是尊號卻一再增高,從叔父攝政王到皇叔父攝政王再到皇父攝政王。可見多爾袞的稱帝的野心,儼然以順治的太上皇自居,對孝莊明目張膽的佔有。若不是突然死亡,歷史的走向也許會改寫。

    順治七年,多爾袞死於狩獵途中。被多爾袞打壓的滿清貴族,開始了反擊。順治親政後也把對多爾滾因驕橫,強佔孝莊的恥辱和逼死哥哥豪格的仇恨發洩出來,對多爾袞的餘黨進行了清算,把兩個月前對多爾袞的追封和爵位全部撒回,對採取了極端的報復措施,掘墳鞭屍。從這可看出順冶對多爾袞的恨有多深!

    其時順治如此做也是為了殺一敬佰,警告多爾袞的餘黨。借多爾袞的屍體立威朝堂。多爾袞的遭遇世人振驚。由太上皇到死後鞭屍,太有戲劇性啦!直到乾隆四十三年多爾袞被乾隆平反,恢復親王爵號。多爾滾的事件暴露了皇權爭奪的殘酷和血腥!是吧!

  • 8 # 峰子奇觀

    多爾袞死後被掘墳鞭屍,是仇恨?是權鬥?是孝莊下嫁的醜聞?這是清朝順治帝的手筆,也是滿清貴族內鬥的產物!

    1、帝位之爭:兩王相鬥,娃娃上位!

    皇太極駕崩後,其同父異母弟多爾袞和長子豪格成了有意爭奪帝位的兩大實力派。

    當時,在滿清貴族內部,支援多爾袞當皇帝的一派勢力最強大,其理由是:多爾袞對大清的建立功勳卓著,戰功赫赫無出其右,且為太祖(努爾哈赤)之子,當立為帝。

    而支援皇太極長子肅親王豪格的另一派勢力,雖稍弱於多爾袞但也十分強大,其理由是:父死子繼,天經地義,當立先帝長子;同時,豪格也久經沙場、屢立戰功。

    雙方爭鬥僵持之下,難分結果。

    俗話說國不可一日無君,怎麼辦?於是,多爾袞見硬碰硬也難有必勝把握,弄不好會引發內戰分裂,給明朝勢力以可乘之機,於是就想了個折中的方案:我多爾袞不爭帝位了,你豪格也別爭,咱們兩方各退一步,共立先帝(皇太極)的第九子6歲的福臨為帝。如此,這才算暫時找到了平衡雙方勢力的“平衡點”,而這個6歲的小娃娃就是順治帝了。

    鷸蚌相爭漁人得利,若不是多爾袞、豪格之間爭的難捨難分,多爾袞無奈退而求其次,扶幼小易控制的福臨即位,那麼皇位無論如何也輪不到這孤兒寡母的孝莊和福臨頭上。

    2、叔侄搭檔:傀儡登基,叔父攝政

    福臨6歲登基,稱順治,由叔父攝政王和碩睿親王多爾袞輔政。順治元年(1644年),清軍入關,入主中原。因順治幼小不能理政,於是多爾袞逐步把持朝政,進行了一些列動作:扶植親信,邊緣化豪格,排除異己,打壓其他貴族旗主……

    最後大權獨攬,殺伐決斷、發號施令由他一人說了算。凡令不必經皇帝,凡軍國諸事皆越皇帝而代之。

    儼然,攝政王已行皇帝之實了,多爾袞成了權傾朝野的“立皇帝”(福臨是坐在龍椅上)。這個叔父攝政王,還經常對不聽話的小皇帝各種訓導、耳提面命,而身邊人又給小福臨灌輸“應感恩叔父,沒有你叔父多爾袞就沒有你今天帝位”爾爾,這一切在其幼小的心靈上籠罩著一層揮之不去的陰影。小皇帝順治的成長經歷,正是在這種畏懼、親情、掙扎、隱忍的矛盾複雜心理下。

    3、皇權之爭:叔父專權,順治暗圖

    隨著攝政王多爾袞的慾望一步步膨脹,封號由“叔父攝政王”到“皇叔父攝政王”,最後居然逼順治封自己為“皇父攝政王”。加尊皇父,這是要當順治帝的爹太上皇啊!在多爾袞慾望膨脹的同時,順治皇帝也在逐漸長大,順治對自己皇權旁落的尷尬局面,越來越不滿,與多爾袞的矛盾也愈演愈烈。

    另外,傳聞在多爾袞的淫威之下,叔叔霸佔嫂子,即順治帝生母孝莊太后,下嫁多爾袞的傳聞,並未見於正史記載,故在此不置可否。

    對於任何一個年輕氣盛的帝王,基本都無法忍受自己至高無上的皇權,受到嚴重威脅和挑戰。於是,拿回皇權與找回尊嚴,成了順治心裡最強烈的想法。於是,順治表面依然“奉敬”多爾袞,其實此時的順治帝,早已不是小時候那個對叔父多爾袞又敬又怕、唯命是從的小福臨了。對於作威作福的多爾袞,此時順治內心更多的是仇恨。

    順治與多爾袞的皇權之爭,早已悄然開始,看似風平浪靜之下,實則暗潮洶湧,暗自較量,浮出水面而最終爆發是遲早之事。

    4、最後清算:掘墳鞭屍,乾綱獨斷!

    順治七年(1650年),攝政王多爾袞出塞射獵,在喀喇城驟然逝世,次年正月,14歲的福臨提前親政。這一刻,壓抑已久的順治,終於擺脫了傀儡地位!

    這年二月,以濟爾哈朗、索尼、鰲拜、遏必隆為代表的其他八旗貴族,被多爾袞壓制多年,早就對多爾袞深惡痛絕,多爾袞一死,這些人又看到了重返權力中心的希望,反攻倒算的力量很快凝聚起來。

    隨後,諸臣揭發多爾袞一大堆罪名,順治毫不猶豫地“順水推舟”,列多爾袞14大罪狀,並將定罪詔書頒示中外:削除多爾袞一切封號爵位,罷撤廟享諡號,抄沒家產,並掘開多爾袞墳墓,鞭屍洩憤。

  • 9 # 秉燭讀春秋

    多爾袞是順治的皇叔,講真順治能6歲進中原稱帝,還多虧了多爾袞叔叔的極力鼎助。是他說服豪格和自己一起退出皇位之爭,把權利交給沒有實力的小兒子順治掌管,多爾袞和豪格做輔政大臣。這才便宜了順治,順治白白撿了個洋落。

    其實這是多爾袞的"以退為攻"的手段,假如和豪格死磕,有可能兩敗俱傷,於是多爾袞提出折中辦法。

    當順治做了小皇帝后,多爾袞掌握了大權,不久就殺了豪格。除掉了最大的政治對手,從此後,多爾袞實際就是皇帝,順治也就是名譽上的皇帝。

    (順治)

    我們都知道,大臣都是侍功而驕,比如康熙時候的鰲拜,雍正時期的年羹堯,都是皇帝小,大臣確實有戰功,皇帝忌憚他的權勢,會拼命加封這些大臣的官職,官越做越大,權勢越來越大,如果這個大臣有自知之明,夠檢點,知進退,就像張良這樣的人,其結局也許不錯。否則,像年羹堯和鰲拜這些人,結局死的都很慘。

    可惜多爾袞不懂這些,他沒有向張良學習急流勇退,而是擁有了至高無上的權利。根本不把小皇帝放在眼裡,朝中大事都自己說了算。不僅如此,就連小皇帝的私事也橫加干涉。

    比如,當時民間流行瘟疫——出天花,多爾袞也不請示下當時的小皇帝順治,派人進宮不管三七二十一,架起順治放到馬背上,一口氣跑出皇宮,找個沒人呆的地方,放在野外就不管了,其實這樣做也是為順治著想,但多爾袞霸道做法讓順治很不爽,完全不給皇帝面子。其實這種小事比比皆是,月積日累就形成了仇恨,順治都一一記下了。(孝莊和多爾袞)

    說實話,多爾袞的命運和明朝的張居正命運很相似,張居正就是剛死就被朱翊鈞開棺戮屍了,張居正犯的錯和多爾袞如出一轍,看似都是為了皇帝好,其實也有私心,他們不過是為了爭權奪勢罷了。

    當這些權臣活著勢力大時,小皇帝只好忍氣吞聲,當權利消失,朝中勢力勢必攻擊這些平時恥高氣揚的權臣,小皇帝看似順應民意,實際是君臣配合默契清除影響。

    多爾袞的倒臺,意味著順治站了起來,否定多爾袞就是樹立小皇帝的權威。打倒多爾袞,表明順治親政的開始。

    最後,多爾袞被開棺戮屍。順治所做的一切也許有找回尊嚴問題在裡面,當時坊間流傳太后下嫁的說法,說順治的母親孝莊嫁給了小叔子多爾袞,說順治稱多爾袞是皇叔父就是明證。順治臉上無光,在叔叔一死,順治才出了這口惡氣,鞭屍的目的也就是否定太后下嫁之說吧!(孝莊和多爾袞)

  • 10 # 看遍山川

    歷史不會簡單重複,但會演繹再現,輔政大臣登峰造極,直上青雲,爬得有多高將來跌得有多慘,二十四史屢見不鮮。

    漢宣之於霍光,萬曆之於張居正,康熙之於鰲拜,碰上強勢有力的皇帝說不定頭破血流,一命嗚呼,要不然也會等你歸西后,罰子罰孫,抄家發配,開棺鞭屍。

    福臨繼位大清入關,皇帝君臨天下,可他卻在多爾袞手裡,清帝國的無冕之王,權仗在多爾袞掌股之間,多爾袞成了實際上的中國統制者。

    順治福臨面對著這樣一個人整七年,多爾袞在這七年中的確為大清逐鹿中原,定鼎江山,消滅南明立下汗馬功勞,可他也頤指氣使了七年,隨心所欲了七年。從多爾袞的尊號“叔父攝政王”到“皇叔父攝政王”,最後“皇父攝政王”,僅僅離皇帝一步之遙,儼然一個沒有封號的太上皇。

    當順治坐在乾清宮龍椅上發出這些給多爾袞錦上添花的諭旨時,福臨只感覺到是仰人鼻息,任人擺佈,是不是個傀儡只有自己心裡清楚。

    年紀雖小,但作為帝王應有的尊嚴感,這種與生俱來的成熟早早地超出了他的年齡。順治七年十二月,那一天終於出乎意料地到來,一代梟雄多爾袞墜馬而亡。

    第二年順治親政就迫不及待得對多爾袞進行了徹底清算。抄家,罷爵,撤賞,毀陵,開棺,削顱,鞭屍棄野,順治對多爾袞的仇恨刻骨銘心。

  • 11 # 遠海觀雲

    做事不由東,累死也無功。

    順治皇帝就算是個小東家也是東家,大掌櫃死了之後,一查賬,以前的辛苦不是說抹就抹了。

  • 12 # 大道至簡一wang

    多爾袞生前太出格了,從攝政王、皇叔攝政王到皇父攝政王,比皇帝還牛B,小順治被壓抑得抬不起頭!加之與孝莊太后不明不白的關係讓順治備感屈辱!死後被順治嚴重報復也就不奇怪了!

  • 13 # 九月天高心飛翔

    三個原因

    1.順治與多爾袞個人恩怨

    多爾袞死時年僅38歲,正值壯年,隨時可能代順治自立。生前對順治各種壓制,比如儀仗規格,遠遠高於其他大臣,堪比皇帝。皇帝印璽都由攝政王保管。甚至在稱呼上,由“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一步步進行控制。順治年幼,只能忍受。

    2.多爾袞與孝莊關係曖昧

    在順治給多爾袞列舉的罪狀中,有一條說他私入內宮。有傳言說多爾袞和孝莊已經結婚。母親和小叔子不清不楚,這讓順治很不爽。

    3.政治鬥爭的需要

    多爾袞死後,蘇克薩哈揭露多爾袞私藏龍袍,謀逆篡位。順治順水推舟,一則出口惡氣,二則清除多爾袞勢力,鞏固自己的政權。

  • 14 # 烽火狼煙入夢來

    家事國事有時是兩回事!順治忍讓是為了國家和自己的安危!

    多爾袞欺凌並害死順治的哥哥豪格,不知道孝莊皇后有沒有受到不禮貌的禮遇,緋聞也是天下皆知!

    順治能不恨他的叔叔嗎?

  • 15 # 耿伯昭

    從福臨的角度看,這個男人,綠了他父親太宗文皇帝,當了自己的皇父攝政王,還和他的寡婦媽媽在眾目睽睽之下,過得如同夫妻一般。換了誰都不能忍啊!生前沒辦法,只能等其死後再挖出來洩憤啦。

  • 16 # 亮仔學史

    在清朝入關前夜,為大清創下了穩定基業的皇太極突然病逝,一生致力於入關統一天下的皇太極死在了機會之前,雖然他在位期間曾多次繞道蒙古襲擾中原,但他始終無法跨越關寧防線,而這一切卻被繼承他皇位的兒子順治給完成了,也算了了他的一樁心願。

    皇太極死後,當時有機會繼承皇位的其實只有兩個人,一個是大阿哥豪格,另一個就是睿親王多爾袞。豪格有皇太極統領的正黃旗和鑲黃旗支援,而多爾袞則由阿濟格和多鐸鼎力相助。雙方互不相讓,此時一位傳奇女性站了出來,她就是後來的孝莊皇太后。

    經過她的勸說,以及兩位爭位者的權衡利弊,雙方共同做出了妥協,大家誰都不要做皇帝,而是選出了皇太極的幼子,六歲的福臨繼位,也就是後來的順治皇帝。

    在明末那個群雄逐鹿的舞臺中,註定主角歸屬於清朝。李自成在攻陷北京後,由於採取措施不當,導致了鎮守山海關的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李自成一敗塗地,連夜撤出北京城,將辛辛苦苦得到的江山拱手讓給了清朝。

    雖說順治是大清入關的開國之君,但他那是還是一個六歲的孩提,軍政大事全部由多爾袞掌握,經過多爾袞的連拉帶打,以及政策運用得當,使得清朝迅速站穩了腳跟並且幾乎統一了天下。

    而多爾袞此後在一次打獵中突然墜馬身亡,死後還被順治皇帝鞭屍,這又是為何?

    首先,多爾袞自稱皇父攝政王,順治在前期就是傀儡般的存在,就相當於一個權臣和皇帝的關係,權臣想要大權在握,難免不會對皇權進行挑戰,他們之間的矛盾會越來越大。直到有一天,一方突然倒塌,另一方則會把數十年來積攢的怒火全部發洩到他的身上。

    再者,多爾袞與孝莊的關係始終說不清楚,有說太后下嫁多爾袞,也有說多爾袞強行霸佔了孝莊。本來作為遊牧民族的滿清對弟弟娶嫂子本來沒有過多指責,但清朝畢竟入主中原了,加上順治皇帝受到了漢文化的薰陶,對自己的母親遭受這般奇恥大辱肯定深惡痛絕,秋後算賬也就不足為奇了。

    多爾袞對大清的江山可謂是勞苦功高,如果沒有他,清朝不一定能在中原站住腳跟,可死後卻被挖出墳墓,慘遭鞭屍,不得不令人感到遺憾。後來還算不錯,乾隆繼位後,念及多爾袞的功勞,又給他平了反,並且睿親王的爵位也得以在多爾袞的後代中恢復,也算是給了多爾袞一個交代。

  • 17 # 圖文繪歷史

    1650年8月,一生征戰的多爾袞竟然從馬上跌落,摔成重傷後一直臥床不起,12月,沒有撐過寒冬的多爾袞去世,生前富貴名望達到頂點,死後順治圓了多爾袞的夢,封他為義皇帝,元妃封為義皇后,以帝王之禮下葬,併為他續子承襲睿親王爵,這一切都很正常,但多爾袞的親信在運回棺槨時,令順治穿素服,出城5裡迎接,嚎啕哭喪,跪地守夜等等,做的又太過頭了,多爾袞死後這些親信想利用喪禮做文章,爭權奪利,殊不知此時的順治14歲了,正是個既懂事、又叛逆的年齡。

    圖為多爾袞畫像。

    多爾袞在世時,一手遮天,順治成了檯面的傀儡,但多爾袞一死,集團內部開始爭奪多爾袞的正白和鑲白兩個旗,在他們看來誰掌握了兩旗誰就是下一個攝政王,多爾袞內部集團迅速瓦解。另外多爾袞一直有個強大的政敵,那就是鄭親王濟爾哈朗,當年順治即位時,輔政大臣多爾袞和濟爾哈朗2人,所以多爾袞在死後2個月被清算,關鍵人物就是濟爾哈朗。

    圖為睿親王舊府,也就是多爾袞的府邸。

    濟爾哈朗是皇太極的人,皇太極死後支援大皇子豪格與多爾袞爭奪皇位,多方妥協順治即位後,濟爾哈朗也是輔政大臣之一,多爾袞用強手腕處死豪格,並打壓濟爾哈朗,所以濟爾哈朗和多爾袞是政治死敵。後來這隻老狐狸一直隱藏實力,多爾袞暴死後,老謀深算的濟爾哈朗迅速爆發,首先他迎合順治,在多爾袞死後第12天,擁順治親政,濟爾哈朗成為順治倚仗,朝臣倒向濟爾哈朗。

    多爾袞墓叫九王墳,在東直門外,解放後因建設被一步步蠶食,現已不見蹤跡。

    時機已對,濟爾哈朗向順治上書多爾袞16大罪狀,大概是多爾袞悖逆擅權、使用皇帝禮儀、散佈謠言、逼死大阿哥豪格、強佔豪格妃子等。剛親政的小皇帝順治非常興奮,終於可以出氣了,於是順治推倒之前對多爾袞一切待遇,剝奪一切榮譽,沒收所有財產,挖墳掘屍,於是多爾袞從萬人之上到身敗名裂,時間不足2個月。直到乾隆晚年時,為了書寫自己功業,又為多爾袞恢復名譽,修墳,最終蓋棺定論。

  • 18 # 歷史茶坊

    多爾袞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四子,清太宗皇太極異母弟,生母是深受努爾哈赤寵愛的大妃阿巴亥。多爾袞少年英武,在征討察哈爾蒙古時獲得元朝傳國玉璽,受封為和碩睿親王。多爾袞為清朝定鼎中原,統一天下立下蓋世奇功。然而在他死後不久,順治帝便下旨追奪其一切封賞,並毀墓戮屍,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兒呢?

    皇權被壓制

    1643年8月,皇太極駕崩後,多爾袞擁立年僅6歲的皇九子福臨繼位為帝。1644年(順治元年)3月,李自成攻破北京,明崇禎帝自縊殉國之際,執掌大權的多爾袞接受大學士范文程的建議,率領八旗勁旅揮師入關。

    在山海關一片石與降清的吳三桂合軍,擊敗李自成大軍,隨即佔領北京,奉迎順治帝入關即位,被封為攝政王。1645年(順治二年),剿滅李自成的農民軍,清軍渡過長江之後,多爾袞晉封為皇叔父攝政王。1648年(順治五年),多爾袞破格晉升為皇父攝政王,多爾袞由此達到權力巔峰,不僅總攬軍政要務,在儀仗、禮制等方面儼然如同皇帝一般。順治帝形同傀儡,絲毫沒有一國之君應有的威儀。俗話說“天無二日,國無二主”,漸漸長大成人的順治帝自然不能容忍臥榻之側尚有他人酣睡,必然會千方百計的尋找機會發動反攻。

    肆意處置政敵

    大權在握的多爾袞不僅不將順治帝放在眼裡,一應政務不請示皇帝,卻一律稱詔下旨,歷史上對這種行為有一個專門的詞彙:矯詔,就是捏造或假傳聖旨。

    此外,多爾袞在對待政敵方面也是毫不手軟,將同為輔政的鄭親王濟哈朗以府邸逾越禮制為由,罷免其輔政職務。隨後又將皇太極長子、肅親王豪格以虛報戰功,起用罪人之弟的罪名下入大獄,不久豪格便死於獄中,多爾袞又恬不知恥得納豪格福晉為妾。多爾袞諸多不法行為成為死後被清算的重要因由。

    與太后曖昧不清的男女關係

    順治帝的生母是皇太極的莊妃,盛年居孀(31歲),與多爾袞年齡相仿。清朝是由女真族建立的少數民族政權,女真早期有父死子繼,兄終弟及的繼婚習俗,一些史料上記載孝莊曾以太后之尊下嫁多爾袞。

    雖然歷史上對於“太后下嫁”的真實性爭論不休,但孝莊太后為了保住兒子的皇位,與位高權重的多爾袞虛與委蛇,忍辱負重肯定是確實存在的。這種不明不白的男女關係對於年輕氣盛的順治帝來說是無法容忍的強烈刺激。1650年12月31日(順治七年十二月初九),多爾袞在關外狩獵時不幸墜馬,不治身亡,年僅39歲。順治帝聞訊大怮,追封為成宗義皇帝。

    1651年2月,鄭親王濟爾哈朗與巽親王滿達海、端重親王博洛、敬謹親王尼堪聯名上奏,追論多爾袞罪狀。順治帝俯允所奏,議定多爾袞犯十四大罪,追奪一切封典並毀墓掘屍。雖然多爾袞生前有諸多不法行徑,但他為大清一統天下建立的蓋世功勳不應被抹煞。1778年(乾隆四十三年),乾隆帝釋出詔旨為多爾袞翻案,修復墳塋,恢復封號,盛讚多爾袞“奉世祖入都成一統之業,功勞最著”,對多爾袞一生功績有了一番客觀的評價。

  • 19 # 歷史至上

    多爾袞在哥哥皇太極死後,和皇太極長子豪格競爭皇位,多爾袞背後是兩白旗的勢力,而豪格的背後是兩黃旗,兩人可謂是勢均力敵。但是有許多忠心於皇太極的大臣堅持立皇太極的兒子。結果雙方各退一步,立了皇太極的幼子,僅僅六歲的福臨即位。

    多爾袞為了不發生內亂,沒有堅持稱帝,但是他雖然沒有得到皇位,卻成為了清朝的實際統治者。

    第一、多爾袞攝政7年,他與皇帝的距離越來越小,肯定會惹得年少的皇帝不滿,沒有哪一個皇權能夠忍受另一個人的控制。尤其是這個人對自己並不尊敬,以皇父自居。還很有可能將自己取而代之。福臨年幼,根本沒有反抗的能力。

    第二、多爾袞殺害了豪格,豪格是福臨的兄長。福臨自己也生活在被殺死的恐懼中。

    第三、民間傳說,多爾袞愛慕福臨的母親孝莊,甚至還有孝莊太后下嫁的說法,現在許多的影視劇也是這麼演的。如果這個事情是真的,福臨就更有理由恨多爾袞了。

    多爾袞活著的時候,福臨年幼沒有能力反抗他,但是多爾袞死後,福臨親政,才開始找理由給多爾袞定罪,許多原本依靠多爾袞的大臣也紛紛倒戈,給小皇帝這個理由。

    多爾袞的下場是挺慘的,甚至被鞭屍砍頭。一個開國功勳不懂得收斂鋒芒,還妄想壓制皇帝,像朱元璋、劉邦都會誅殺功臣,凡是對皇權有威脅的肯定會遭到報復的。

  • 20 # 福匯108

    因為當時皇太極去世,多爾袞和豪格就因為爭奪皇位而結下樑子,後來順治登基才六歲,多爾袞作為攝政王之一輔助順治皇帝,順治元年四月多爾袞以豪格圖謀不軌,後悔當初沒有當皇帝為理由,企圖以此謀殺豪格,由於順治帝不食才免去死刑。

    多爾袞去世的第二年,即使順治八年,陸續有人站出來揭發許多不法之事,諸王大臣對死去的多爾袞毫不留情群起攻之,稱多爾袞專擅朝庭,為所欲為,有謀反之心。

    去世短短兩個月,多爾袞從雲端跌落谷底,其一生名譽盡數被否定,而且是由自己一手扶立的侄兒下的旨,多爾袞泉下有知定難瞑目。所以多爾袞死後兩個月即遭毀墓鞭屍,由此可見順治之前是多麼憎恨多爾袞,只是一直隱忍不發而已。

    所以印證了一句老話“善有善報 惡有惡報” 不是不報 是時候未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嫁的太遠,你後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