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的波瀾壯闊
-
2 # 唐明國亮
扶蘇(前241—前210),嬴姓,趙氏名扶蘇。 先秦時期男子稱氏不稱姓。雖為嬴姓,卻不叫嬴扶蘇。一稱公子扶蘇,或扶蘇公子。有篇文章記述了扶蘇自殺的經過。
原文
於是(胡亥、趙高、李斯)乃相與謀,詐為受始皇詔,立子胡亥為太子。更為書賜長子扶蘇,曰:“朕巡行天下,禱祠名山諸神以延壽命。今扶蘇與將軍蒙恬將師數十萬以屯邊,十有餘年矣,不能進而前,士卒多耗,無尺寸之功。乃反數上書直言誹謗我所為,以不得罷歸為太子,日夜怨望。扶蘇為人子不孝,其賜劍以自裁!將軍恬與扶蘇居外,不匡正,宜知其謀。為人臣不忠,其賜死,以兵屬裨將王離。”封其書以皇帝璽,遣胡亥客奉書賜扶蘇於上郡。
使者至,發書,扶蘇泣,入內舍,欲自殺。 蒙恬止扶蘇曰:“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將三十萬眾守邊,公子為監,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來即自殺,安知其非詐?請復請,復請而後死,未暮也。”使者數趣之。扶蘇為人仁,謂蒙恬曰:“父而賜子死,尚安復請!”即自殺。蒙恬不肯死,使者即以屬吏,繫於陽周。
-------摘自《史記·李斯列傳》
譯文
於是,他們就一同商議,偽造了秦始皇給丞相李斯的詔書,立胡亥為太子。又偽造了一份賜給長子扶蘇的詔書說:“我巡視天下,祈禱祭祀各地名山的神靈以求長壽。現在扶蘇和將軍蒙恬帶領幾十萬軍隊駐守邊疆,已經十幾年了,不能向前進軍,而士兵傷亡很多,沒有立下半點功勞,反而多次上書直言誹謗我的所做所為,因不能解職回京當太子,日夜怨恨不滿。扶蘇作為人子而不孝順,賜劍自殺!將軍蒙恬和扶蘇一同在外,不糾正他的錯誤,也應知道他的謀劃。作為人臣而不盡忠,一同賜命自殺,把軍隊交給副將王離。”用皇帝的玉璽把詔書封好,讓胡亥的門客捧著詔書到上郡交給扶蘇。
使者到達之後,開啟詔書,扶蘇就哭泣起來,進入內室想自殺。蒙恬阻止扶蘇說:“陛下在外,沒有立下太子,派我帶領三十萬大軍守衛邊疆,公子擔任監軍,這是天下的重任啊。現在只有一個使者來,您就立刻自殺,怎能知道其中沒有虛假呢?希望您再請示一下,有了回答之後再死也不晚。”使者連連催促。扶蘇為人仁愛,對蒙恬說:“父親命兒子死去,還要請示什麼!”立刻自殺而死。蒙恬不肯自殺,使者立刻把他交付法吏,關押在陽周。
-
3 # 銀燭秋光夜讀史
一方面是性格使然。從歷史記載中,可以看出,扶蘇屬於乖孩子,聽話,品性純良,沒有多少心機,對於父王的詔書不假懷疑就接受。其次,形勢使然,胡亥和趙高佔了先機。
-
4 # 戰鬥大黃蜂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再次巡行天下。當年七月,行至沙丘時病重,秦始皇命中車府令趙高寫遺詔給扶蘇,遺詔內容是讓扶蘇將兵權交給蒙恬,趕快回咸陽主持喪事並繼承帝位。
當時遺詔已經封好,還沒來得及交給使者送去,秦始皇便不幸去世。 秦始皇死後,趙高和丞相李斯等人與秦始皇的小兒子胡亥陰謀篡改秦始皇的遺詔,立胡亥為太子。同時偽造一封遺詔賜給扶蘇,列舉扶蘇和蒙恬的罪過,命令他們自殺。
胡亥派使者將遺詔送到上郡給扶蘇,扶蘇看到遺詔內容便自殺而死。然而還有性格方面的原因,另外對始皇帝忠心不二
-
5 # 今朝隨想
其一,扶蘇接到詔書時還不知秦始皇已死,其本人行仁政,不遵從有玉璽的詔書就是造反,扶蘇並不想造反。扶蘇被派去修長城,和蒙恬等將領關係相處很好,同時在王室群臣也關係不錯,必然引起秦始皇猜疑,扶蘇也必然知道猜疑,接到詔書也是心灰意冷。
其二,公子扶蘇其實是楚夫人的兒子,身上有一半楚國王族血統,和楚系外戚集團關係密切,如果爭儲必然導致王室內部爭鬥,政權必然不穩。當時秦國國力耗損嚴重,扶蘇作為外戚集團輔佐之人,知道其他國家很多勢力一直在蠢蠢欲動,國家一旦出現動盪,秦國基業必然危險,江山易主。
其三,扶蘇其人仁義孝廉,尊儒家,施仁政,不貪圖名利不爭權奪勢,是一個有大氣量的人,也怕連累蒙恬,如其造反,蒙恬必然舉兵支援帶來社會動盪不符其仁政理念。從大局出發,扶蘇只能自殺。
-
6 # 後山路人
這個只能怪扶蘇太明白政治中的玄機,想的太全面,太過聰明,反而害了自己。扶蘇生性仁厚,多次直諫嬴政,在一次為術士請命的時候終於徹底激怒嬴政,被髮配到邊疆上郡為蒙恬監軍,而扶蘇接到趙高的偽造賜死詔書,內容是立胡亥為太子確立他的合法繼承權,然後賜死扶蘇與將軍蒙恬,扶蘇認為嬴政因盛怒將他發配邊境監軍,已有廢他太子之心,現在嬴政立胡亥為太子,胡亥年幼,擔心其他皇子不服,尤其扶蘇和蒙恬,領三十萬大軍在邊境,足以造反推翻胡亥自己做皇帝,所以賜死自己也是合理的,因而沒有再求面見嬴政,自刎而死。
-
7 # 沉墨I方之城
儒家思想害死人,扶蘇接到趙高和李斯發給他的假詔就自殺了,他不是不想甄別詔書的真假,只是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其實,他的最重要的政治盟友蒙恬不但質疑詔書的真假,更是要返回咸陽與秦二世胡亥對質。
秦始皇死後,身邊其實有三個重要的朝臣在身邊,一個是丞相李斯,一個是宦官趙高,另外一個是蒙毅,他是秦朝重要蒙恬的弟弟。蒙毅一直伴隨在秦始皇身邊,收到的寵信遠遠超過趙高,蒙毅不但是蒙氏世族的人,重要的是他位為上卿,文官的地位僅次於丞相李斯,他的哥哥蒙恬更是手握幾十萬秦軍,當時被譽為“華夏第一勇士”。
蒙氏兩兄弟一文一武在朝中佔有重要的位置,秦始皇死的時候,最大的失誤就是蒙毅沒在身邊,他被病重的秦始皇派去會稽祭山去了,等他祭山回來還沒到沙丘,秦始皇就死了,李斯和趙高修改了秦始皇的遺詔,立了胡亥為二世皇帝。
蒙毅的政敵李斯和趙高都沒有等蒙毅回來咸陽,直接下旨把他囚禁在代郡,最後二世皇帝害怕蒙毅復出對他得位不正的事情有所知曉,下旨殺了他。
蒙毅的死於扶蘇自殺有什麼關係呢?其實關係很大。蒙氏兄弟是秦始皇時期秦國最知名的儒家學派代表人物,扶蘇能夠得到蒙氏兄弟的支援也源於太子扶蘇也是儒家思想的推行者。儒家與法家在秦朝政壇勢成水火,而法家的代表人物就是秦始皇和李斯。
我們中國人歷代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扶蘇也不例外,他在接到秦始皇的遺旨要其自殺的時候,他應該是知道這道聖旨應該不是皇帝嬴政的意思,一同接旨的蒙恬更是直接質問:
“陛下如今在外,還未立太子,派我率領三十萬大軍把守邊疆,讓公子你來監督,這是關係天下安危的重大任務!如今只因一個使臣到來,你就想自殺,你哪裡知道這不是奸詐的詭計呢?我請求你重新去請示一下,等請示之後再死也不遲!”扶蘇的回答很儒家:“如果父親命令兒子自殺,那還要再請示些什麼呢?”,於是走進內宅就自殺了。
大家可以看看扶蘇迂腐到了何種地步,連蒙恬都很懷疑聖旨的真實性,難道扶蘇作為國之儲君,就那麼輕率的自殺身死,這不符合一個政治家的基本素養,因為他代表的不是個人,甚至不單純是皇帝嬴政的兒子,他的身份代表的是秦國的未來。
扶蘇能夠當太子肯定有過人之處,以上的質疑他肯定也想得到,而最後他輕易的做出自殺的選擇,唯一的解釋就是受到了儒家的荼毒太深。
扶蘇的死其實蒙恬要負很大的責任。蒙恬作為軍中最重要的將領,他肩負的不只是修建長城,抵禦匈奴的責任,更多是輔佐太子扶蘇,秦始皇把扶蘇派往蒙恬軍中,也是希望扶蘇能夠與蒙恬更深的加強政治聯盟,為未來繼位打下基礎。
蒙恬眼看著太子扶蘇遵旨自殺,雖然有質疑,卻沒有進行阻止,而他事後去移交了軍權,獨身一人前往咸陽去找皇帝理論,他的表現太過弱智,最後他都沒有到咸陽,就被捉拿入獄,最後賜死獄中。
太子扶蘇都死了,他去咸陽質疑有什麼意義?放棄了當時秦國最大軍事集團的軍權,那完全就是找死。
如果蒙恬能夠極力阻止扶蘇自殺,並與太子扶蘇一同質疑聖旨的真實性,並率軍前往咸陽,那麼趙高、李斯和胡亥是完全沒有能力穩住朝政的。太子和大將軍同時回咸陽,只有秦始皇親自出面才能阻止,而那時秦始皇都臭了好幾天了。
太子扶蘇和將軍蒙恬都沒有做出正確的選擇,這非常的奇怪,仔細分析,這和他們的深受儒家影響有很大的關係。忠君、忠父情結最終害了他們,也害了秦國,如果我們反過來假設:如果是李斯和胡亥處在他們的位置上,會如何呢?我相信他們不可能就那麼束手就擒。 -
8 # 史無眠
扶蘇對假詔書信以為真,所以按詔書要求自殺
事件回顧: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沙丘宮平臺駕崩。在秦始皇死之前,曾讓中車府令趙高給扶蘇下詔書,讓扶蘇返回咸陽,接受王位,安葬始皇帝。
但趙高為了一己之私,聯合公子胡亥、丞相李斯篡改秦始皇遺詔,將秦始皇冊封扶蘇為太子的詔書改成立胡亥為太子。
同時為了公報私仇,也為了胡亥上位使自己榮華富貴,趙高竟鼓動胡亥假冒秦始皇詔書,賜死公子扶蘇及大將蒙恬。
遠在邊關的公子扶蘇接到假詔書後,邊哭邊自殺了。
▲中車府令趙高
難道,扶蘇就沒有發現詔書是假?在當時情況下,公子扶蘇確難發現詔書是假的,原因如下。
一、詔書以假亂真:
當時趙高做假詔書時,秦始皇已死。不論趙高還是丞相李斯都是長期跟隨在秦始皇身邊的人,假冒秦始皇筆跡不是太難。
同時,最為關鍵的一點是,當時趙高掌管秦始皇全部兵符印璽,把假詔書蓋上秦始皇的真印章,假的也成真的了。因而,單從詔書看,扶蘇不得不信。
二、扶蘇不知秦始皇已死
當秦始皇死後,由於是在外地駕崩,再加上擔心諸皇子及天下發生叛亂,於是丞相李斯決定秘不發喪。
把秦始皇裝在棺槨中儲存,並派最信任的宦官坐在秦始皇車中假冒秦始皇。
丞相斯為上崩在外,恐諸公子及天下有變,乃秘之不發喪,棺載轀涼車中,故幸宦者驂乘。——《資治通鑑》
▲丞相李斯
所到之處,假秦始皇的日常飲食、百官奏事與秦始皇活著的時候一樣。由於保密措施得當,僅有李斯、趙高等幾個人知道。
所以,公子扶蘇收到詔書後,不知秦始皇已死,還以為是秦始皇親自下的詔書,故沒有產生懷疑。
三、秦始皇出遊前處罰過扶蘇
在秦始皇出遊的前一年中,發生了一件事,這件事情,讓公子扶蘇感覺秦始皇不喜歡自己了,讓後來扶蘇對假詔書深信不疑。
公元前212年,有兩個儒生叫候生、盧生的人暗中嘲笑秦始皇。秦始皇大怒,派人對咸陽城裡的所有儒生進行嚴查拷打。眾儒生互相推諉控告,最後有四百六十多人被捕。秦始皇把他們全部坑殺。
秦始皇的長子扶蘇因這件事進諫秦始皇,說:“這些儒生都是學習孔子的,如今處以極刑,會引起天下大亂的。”秦始皇聽後很是憤怒,將扶蘇派往北部與蒙恬修築長城。
▲公子扶蘇
扶蘇的行為讓秦始皇大發雷霆,因而才將扶蘇遣往北方修築長城。一直到秦始皇駕崩時,扶蘇一直都沒有被召回咸陽。因而扶蘇以為秦始皇始終對自己的行為懷恨在心。
同時,趙高的假詔書中也以秦始皇的口吻訓斥扶蘇:“對皇帝直言誹謗,日夜抱怨憤恨,唯恐自己不能做太子。”因而,扶蘇就更感覺是秦始皇要賜死自己了。
同時,秦始皇出遊時,始終帶著幼子胡亥,這會讓人覺的胡亥才是秦始皇的最愛,根本也不會懷疑立胡亥為太子是假詔書。既然秦始皇已立胡亥為太子,那麼扶蘇肯定感覺自己不討喜歡,父皇賜死自己也就沒啥可疑的了。
-
9 # 天香引
始皇帝死時,正值夏天,驅屍巡行,遺體腐爛發臭,於是命令車載百斤鹹魚,以擾亂屍體的臭味。死人為活人服務,獨裁者死不得安寧。可憐千古一帝秦始皇,晚年苦求長生不得,死後的遺屍亡魂,還要為政治服務,不也是人生的悲哀?
胡亥和李斯的使者抵達上郡,扶蘇接旨受命,開封讀始皇帝賜書落淚,入內舍準備自殺。蒙恬勸阻扶蘇說:“陛下在外巡遊,沒有冊立太子,遣派臣下統領三十萬大軍鎮守邊疆,委任公子為監軍,關係到天下的安危,國本的穩定。眼下有使者攜書前來,馬上自殺,何以知道是真是假?望公子上書請求複核,複核無誤後再自殺,為時不晚。”
成敗決定於一念之差,悔恨鑄成於瞬間之誤。對於身處高位、左右國政的人來說,瞬間的選擇,往往決定了歷史的動向。蒙恬受始皇帝信任重託,是多年統兵在外的大將,憑他對當前政治局勢的瞭解,對皇帝賜書的真偽有相當的懷疑。當年信陵君竊符救趙,殺大將晉鄙奪軍權,正是使用詐稱使者王命的手段;如今皇帝高齡多病在外,唐突間有詔書使者來,要皇長子和大將自殺交出兵權,實在是蹊蹺。蒙恬的判斷和勸告,合情合理而又明智。
然而,我們永遠難以理解的是,扶蘇竟然沒有因蒙恬的勸告而有所省悟,他當即自殺了,留下了一句“父賜子死,何能復請”的話。後人有稱道他仁孝者,有批評他懦弱者,我想他可能是過於剛烈自負,不能曲折委婉,或者是另有難以道說的隱情。不管怎麼說,扶蘇不是能夠在政治上週旋馳騁的人物。如果扶蘇不自殺,不管是再請複核,還是抗命拖延,秦帝國的命運將完全改觀,歷史將轉向不同方向
-
10 # 睡不醒的郝
我看到這裡就在想,假如扶蘇不肯自殺,而是誅殺朝廷使者,然後振臂一呼,鼓動大家跟他造反,有翻盤的可能嗎?
扶蘇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的情況是不大可能出現的,因為蒙恬是秦始皇的心腹,而不是扶蘇的心腹。
不然,秦始皇也不會放心大膽地把扶蘇派到北地當監軍。要是扶蘇振臂一呼,蒙恬就擦拳磨掌,秦始皇這個皇帝還怎麼當?
退一步講,即使扶蘇、蒙恬達成造反共識,也不可能對抗中央。由於秦國嚴刑峻法,那些底層軍官不會冒著夷三族的危險,跟著他們造反。
其次,秦帝國是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國家,扶蘇在秦帝國權力結構中的地位並不高。他並沒有自己的班底,無力對抗中央決策。
舉個例子,如果李世民收到太子李建成假冒李淵發出的詔書,肯定不會自殺,因為他手底下有了一幫文臣武將,但是扶蘇沒有這些。
如果扶蘇有這種拒絕執行詔令的力量,那麼趙高和李斯是絕不敢明目張膽的下令讓扶蘇自殺的,這是手裡只有一對A還敢亮底牌。
再者,表面上看扶蘇是死於趙高、李斯二人之手,其實扶蘇是死在秦始皇的直屬班底手中。否則,秦始皇已死的訊息,早就傳到扶蘇那裡。
在秦始皇死後,秦國最大的勢力就是以李斯為首的秦始皇直屬班底,他們的選擇是擁立腦子不太好使的幼子胡亥繼位。
後來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包括扶蘇在內,胡亥的哥哥、姐姐們被屠殺殆盡,嬴氏皇族在秦帝國再也不是什麼舉足輕重的力量。
總之,當趙高、李斯等秦始皇的直屬班底決心發動政變、顛覆秦朝的時候,長子扶蘇的悲劇結局就已經定了,不管秦始皇有沒有遺詔。
歷史上所謂的遺詔,通常都是政治鬥爭的藉口,絕不會有人真把它當回事的。因為這種東西,通常就是比拼背後的力量。
如果支援你的夠多,那假的也會變成真的;反過來,如果支援你的太少,真遺詔也會變成假的。
-
11 # 公元前
在正史中,公子扶蘇是死於李斯、趙高之手。然而扶蘇的死疑點頗多。
扶蘇曾數次上書秦始皇,要求秦始皇改變治國理念。秦始皇推崇的是法家的治國理念“法令由一統”、“事皆決於法”。然而扶蘇深堅持儒家思想治國,堅持廢重法而與民休息。比如:在“坑儒”這件事上,扶蘇堅持“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扶蘇的這種治國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當時的社會環境的。甚至連後來起義的陳勝都贊同扶蘇的治國理念。如果當時扶蘇繼位,按照他的治國理念,陳勝絕對不會揭竿而起。雖然扶蘇頗有賢名,但他與秦始皇的治國理念背道而馳,必然會遭到秦國貴族的排擠。
其實,扶蘇並不是始皇心中最理想的繼承人。面對與自己背道而馳的秦始皇,秦始皇讓扶蘇監軍蒙恬的目的,更多的是讓扶蘇認識到儒家思想是不適合秦國的。
當時的秦王朝還有沒有嫡長子繼承製,所以胡亥也在繼承人之列,這一點,在《史記·蒙恬列傳》中就有記載。胡亥年少時跟隨趙高學習法令,屬於法家一派,自然深得秦始皇的寵愛。從秦二世繼位以後他的所作所為就可以看出,完全是法家一派的作風。秦始皇晚年的幾次巡遊,讓他聽到了民間的苦難,他開始認同扶蘇的治國理念,所以在秦始皇臨終前做出召扶蘇回咸陽主持葬禮並繼位的決定。只可惜,詔書還沒有發出去,秦始皇就已經病死了。
由此,扶蘇自殺的原因也就很好理解了。詔書上的罪名不過是一個託詞,真實的意義是在告訴扶蘇,秦國的治國理念不會改變,這也就意味著秦始皇很可能已經選定其他繼承人繼承秦國的皇位,那麼扶蘇既然已經落選,對未來的繼承人肯定是個威脅,秦始皇讓其自裁,對扶蘇來說,也許是最好的結局。扶蘇那句“父賜子死,尚安復請”或許正隱含著這層奪嫡失敗的含義。
-
12 # 喬加貝
扶蘇是在犯錯的情況下被秦始皇打發到外面的。
他根本不知道他的父皇是出於鍛鍊他,而且,秦始皇那麼年輕就死了,是突然死亡,這是扶蘇難以想到的,扶蘇主張的就是儒家學說,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是影響他不去質疑而死,他的政治上和人生閱歷的少也是一點。
-
13 # 煙錵菢燭
其一,扶蘇接到詔書時還不知秦始皇已死,其本人行仁政,不遵從有玉璽的詔書就是造反,扶蘇並不想造反。扶蘇被派去修長城,和蒙恬等將領關係相處很好,同時在王室群臣也關係不錯,必然引起秦始皇猜疑,扶蘇也必然知道猜疑,接到詔書也是心灰意冷。
其二,公子扶蘇其實是楚夫人的兒子,身上有一半楚國王族血統,和楚系外戚集團關係密切,如果爭儲必然導致王室內部爭鬥,政權必然不穩。當時秦國國力耗損嚴重,扶蘇作為外戚集團輔佐之人,知道其他國家很多勢力一直在蠢蠢欲動,國家一旦出現動盪,秦國基業必然危險,江山易主。
其三,扶蘇其人仁義孝廉,尊儒家,施仁政,不貪圖名利不爭權奪勢,是一個有大氣量的人,也怕連累蒙恬,如其造反,蒙恬必然舉兵支援帶來社會動盪不符其仁政理念。從大局出發,扶蘇只能自殺。
-
14 # 歷史方位
扶蘇是秦始皇的長子,也是諸多皇子之中最有才幹和能力的一位。扶蘇崇尚孔子的儒家思想,提倡仁政,他為人謙和體恤百姓,在民間享有很高的聲望。秦始皇的橫徵暴虐與扶蘇的仁政思想產生了極大的衝突,扶蘇經常當眾反對秦始皇的濫用民力。但是秦始皇一直是法家思想的信奉者,因此父子二人產生了很大的矛盾。秦朝發生有名的“侯生、盧生”案,秦始皇為了追求長生不老,派遣侯生、盧生求取仙藥,但是這兩個方士拿了錢就溜了,因此秦始皇抓到他們要坑殺了他們。扶蘇在朝堂之上力薦秦始皇要止殺戮,惜民力,甚至當朝頂撞父親。秦始皇勃然大怒,將扶蘇派至上郡,協助蒙恬北築長城。
秦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開始了他的東巡計劃,巡遊途中的秦始皇因為長途鞍馬勞頓,又加上長期勞累引起的疾病,在沙丘猝然病故。秦始皇在彌留之際,發出口諭讓長公子扶蘇回咸陽為他舉辦葬禮,由宦官趙高撰寫詔書。但是,這封詔書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傳位詔書。
那麼秦始皇為什麼不直接寫傳位給扶蘇呢?秦始皇是要傳位去公子扶蘇嗎?我想,這也許是秦始皇的高明之處,秦始皇可能擔心,傳位詔書長途跋涉送至上郡可能有被劫掠或者篡改的可能性。如果是召扶蘇回來舉辦葬禮的詔書就會安全的多。秦始皇一直都比較看好長公子扶蘇,而且公子扶蘇在天下極有威望。但是由於扶蘇太過仁慈,因此秦始皇一直在明裡暗裡地栽培扶蘇、敲打扶蘇。秦始皇希望有一天,自己的兒子能夠斷絕一味地婦人之仁,以商君之法來治理天下。但是當秦始皇撒手人寰之後,秦始皇寵信的宦官趙高便與丞相李斯勾結,密謀矯詔另立胡亥為帝,並派遣使者傳旨以皇帝之名賜死長公子扶蘇。
在接到這封賜死的詔書之後,扶蘇先是泣不成聲,而後又呆坐良久,不斷的擦拭自己佩帶的寶劍準備自裁。蒙恬迅速反應過來,這可能是一場陰謀,怎麼不分辨一下詔書和使者的真偽呢?。於是蒙恬對扶蘇說:“皇上派你來監軍長城要塞,手握30萬天下精銳之師,那不是為了懲罰你,而且為了培養繼承人。如今,你怎麼能因為一個使者送來了莫名其妙的詔書,就去忙著自殺呢?請長公子立即啟程回咸陽,當面問皇上。但奇怪的是,扶蘇並沒有聽從大將軍蒙恬的建議,而且選擇了自殺!
那麼,扶蘇為何接到詔書部不辨真偽就自殺呢?我們可以細想一下,面對這樣一封奪命詔書,身為武將的蒙恬都看出端倪,以智慧過人著稱的扶蘇怎麼能看不出來其中的陰謀呢?當扶蘇自殺後,天下之人都不敢相信他會上這個當。以至於陳勝吳廣起義的時候都會說公子扶蘇沒有死。那麼,我推測是以下幾個原因;
1.不忍塗炭生靈,不忍破壞社稷,甘願隨父而去對於公子扶蘇自殺的原因,我認為還要結合扶蘇本人的性格特徵。扶蘇是一個崇尚儒學,性格極為善良,提倡仁政,並且極為愛惜百姓的皇子。他對於一個誆騙秦始皇來謀財的方士都不忍殺戮,更何況起兵呢?一旦公子扶蘇起兵,蒙恬的三十萬精銳之師直搗咸陽,必定會塗炭生靈,民不聊生。並且秦國在秦始皇的努力下,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才統一六國。假如扶蘇起兵,原六國遺民定會火中取栗,趁亂造反,秦始皇一生的努力便付之東流,那麼扶蘇此舉便是禍國殃民,危害社稷。
2.虎符調兵,難以起事雖然蒙恬手中有30萬秦國精銳之師,但是這支精銳之師並不是由蒙恬和扶蘇說了算的。大家一定了解過中國古代的虎符調兵,一個虎符刨為兩半,一半在將軍手裡,一半在皇帝手裡,只有兩個虎符合二為一才能夠調兵遣將。那麼有人說,不就是一個虎符麼,蒙恬通融一下不就行了嗎?那麼他可能不太明白,虎符合二為一之後,調動軍隊是要給下級將領展示的,而且秦法規定擅自調動軍隊是謀逆之罪,就算蒙恬豁出去了,其他將領能拿一家老小的生命做賭注嗎?以仁慈著稱的扶蘇,自然不會看著這些人跟著他一塊送死。那麼此時秦始皇手中的虎符實際上由趙高掌管,那麼也就是隻有趙高才能夠調兵遣將。扶蘇知道,就算自己不自殺,光是趙高手裡的虎符就能夠調動蒙恬手下的將領,將他置於死地。
3.扶蘇的名節思想在古代,起兵造反是十分悖逆的事情。親兒子造反那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在古代,名節重於生命,以孔子的儒家為人生信條的扶蘇,被天下百姓看做聖人一般,他自然不想攬上悖逆不孝的名聲。根據史記記載,扶蘇在接到詔書之後,在蒙恬的極力勸阻下仍主張自殺。扶蘇對蒙恬說:父親的命令怎麼能不遵從!以扶蘇的智謀,他肯定知道這並不是秦始皇的詔書,那麼他還是選擇為了名節甘願隨父親而去。
總結:總結以上的探討,對於“扶蘇接到假詔書之後為什麼不加甄別就自殺了?”的問題。我認為公子扶蘇在接到假詔書之後,並不是看不出其中陰謀,而且基於以上種種原因的影響甘願赴死。
-
15 # 歷史遨遊
導語:秦朝的二世而亡,總是讓人扼腕嘆息。龐大帝國的轟然倒塌,留給人們無限的遺憾和猜測,而扶蘇之死也一直是人們議論的熱門話題。
扶蘇為什麼接到假昭書不甄別真偽就自殺了?
先這個“假詔書”說起這個詔書,可以說假,也可以說不假。
說它假,是因為內容,李斯、趙高矯詔以始皇身份賜死扶蘇,假傳始皇遺令。說它不假,是因為雖然是偽造的遺詔,但詔書上蓋著真實的璽印。除了內容,其他都是真的,還是有很大的權威性。
扶蘇雖為長子,但當時並未被立為太子。秦國並沒明確的規定嫡長子才能繼承君位,只能說扶蘇作為長子,被立為太子的可能性比較大而已。
而正因如此,始皇在外出遊,未立太子,因名未定,才有後續的事情。 而導致扶蘇自殺的影響因素有很多。
第一,名不正。
正如前面所說,秦始皇出遊在外,並沒有立太子。而給扶蘇下賜死詔書之前趙高和李斯已經假意受詔,立胡亥為太子。想必這個訊息會隨著賜死的詔書一併被扶蘇知曉。
這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明確了君臣之分。在之前,不論從長少、賢愚來論,扶蘇都應該是太子的預設人選。
李斯在給扶蘇的賜死詔書中便說他“日夜怨望不得罷歸為太子”,雖然這樣的罪名可能並不屬實,但可見在當時,不論他自己還是大臣,都認為他應該是太子的人選。
試想在這樣的情況下,突然說改立胡亥為太子,那賜死他為新太子未來清除障礙的邏輯還是有合理性的。而且既然不是太子,那賜死所需要的理由並用太正規。
第二,賜死詔書的權威性。
始皇死後,符璽等均在趙高手中,而李斯作為作為左丞相(右丞相馮去疾在家留守,並未跟隨出遊)參與其事。
可以說整個詔書除了沒有始皇的授意外,其它的基本都是真的。這樣的詔書具有很大的權威性。
第三,不敢於違抗。
在戰國後期,秦國的法令越發森嚴,而秦國整個國家也逐漸形成了“遵法守法”的社會風氣。
荀子當時就說秦國的百姓,勇於上陣殺敵而怯於私鬥,可見當時整個社會環境中對於法令的敬畏感。
而此次謀殺中,有極具權威性的詔書,違抗的的成本可想而知。
第四,反抗的選擇少。
即使不自殺,扶蘇所面臨的選擇也不過兩個。
一個是像蒙恬所說的再請旨。
那再請旨的流程應該是怎樣呢?這個可以看蒙恬的請旨的過程。賜死的詔書是說讓扶蘇和蒙恬一起死。扶蘇死後,蒙恬沒有選擇自殺,而是跟著作為囚犯進京。試想扶蘇即使不自殺,也應該和蒙恬一樣,離開駐軍,回咸陽待罪。此時胡亥太子名已正,再合法發喪即位,扶蘇沒有任何反抗的機會,即使暫時不死,不久也會像始皇其他兒子一樣死於非命。
另一個是不自殺也不請旨,這便是公開反抗或者說反叛。
這種行為在當時的情況下不會成功,當時一同領兵的有蒙恬、王離等人,蒙氏和王氏對於秦國統一天下有大功,也受到了應有的獎賞。
而扶蘇並沒有自己的政治班底,支援他的人不會多,更何況在扶蘇心中應該也不願採取這樣的手段。
因此,可以說扶蘇除了自殺,選擇的機會並不大。
第五,扶蘇的性格。
史記中關於這一段的記載是說扶蘇因為性格“仁”,故而不願意違抗,這也算是弱弱的一條支撐原因吧。
-
16 # 會飛的野草
很簡單,因為他不知道父皇已死,那是假聖旨!
我們後人先入為主知道是假聖旨,而扶蘇和蒙恬收到的可都是印文確真無疑的真聖旨!秦始皇的暴斃,秦始皇本人都毫無準備,外人怎麼能敢胡亂猜想?由於趙高等人資訊封鎖,扶蘇只能不斷聽到始皇帝巡遊到哪裡了的訊息,然後被父皇傳旨怒斥扶蘇不好好監軍,不尊父命,盼父皇早死,覬覦太子之位,命令自盡!誰敢懷疑始皇帝的命令?誰又敢違抗始皇帝的命令?更有誰敢妄猜始皇帝已死,詔書是假的?腦洞太大了吧?何況傳言扶蘇偏向尊孔,君要臣死,父要子亡,不敢不從!
以蒙恬的成熟老練有所疑惑,也無濟於事,不自殺也被抓入獄毒死,所以扶蘇自殺不自殺都必須死!
他們兩到死都根本不知道秦始皇已死,一直認為讓他們死是秦始皇的本意!
總之以趙高的地位能力尚不至於興風作浪至此,問題的關鍵就在於李斯被胡亥和趙高爭取到了同一陣營,李斯被利用又被殺死!站錯隊,作繭自縛,一世英名,毀於一旦!李斯為何要違背始皇本意,擁立胡亥?他的目的是什麼?李斯和扶蘇和蒙氏兄弟有什麼矛盾?要致他們於死地?這才是值得深究的!
-
17 # 浩學史
本人認為,是不是假詔書並不影響扶蘇最終滅亡的結果,所以扶蘇就沒有了去檢查的必要了
首先,即使扶蘇發現是假詔書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的情況是不大可能出現的,因為蒙恬是秦始皇的心腹,而不是扶蘇的心腹。不然,秦始皇也不會放心大膽地把扶蘇派到北地當監軍。要是扶蘇振臂一呼,蒙恬就擦拳磨掌,秦始皇這個皇帝還怎麼當?退一步講,即使扶蘇、蒙恬達成造反共識,也不可能對抗中央。由於秦國嚴刑峻法,那些底層軍官不會冒著夷三族的危險,跟著他們造反。
其次,秦帝國是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國家,扶蘇在秦帝國權力結構中的地位並不高。他並沒有自己的班底,無力對抗中央決策。
再者,表面上看扶蘇是死於趙高、李斯二人之手,其實扶蘇是死在秦始皇的直屬班底手中。否則,秦始皇已死的訊息,早就傳到扶蘇那裡。在秦始皇死後,秦國最大的勢力就是以李斯為首的秦始皇直屬班底,他們的選擇是擁立幼子胡亥繼位。
總之,當趙高、李斯等秦始皇的直屬班底決心發動政變、顛覆秦朝的時候,長子扶蘇的悲劇結局就已經定了,不管秦始皇有沒有遺詔。歷史上所謂的遺詔,通常都是政治鬥爭的藉口,絕不會有人真把它當回事的。因為這種東西,通常就是比拼背後的力量。
如果支援你的夠多,那假的也會變成真的;反之,沒有人支援你的話真的也會變成假的。 -
18 # 香茗史館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於東巡歸途中患病,最終病逝於沙丘,胡亥、趙高、李斯三人密謀,以秦始皇的名義釋出詔書,指責公子扶蘇為子不孝、蒙恬為臣不忠,令兩人自殺。扶蘇、蒙恬接到詔書後,雖然蒙恬懷疑詔書真偽,但公子扶蘇最終還是選擇了依照詔書命令自盡。那麼,扶蘇為何接到詔書之後,不懷疑其真偽便自盡呢?
原因之一:扶蘇推崇儒家思想,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秦始皇曾試圖推動各國文化融合,為此不僅接納六國文化,且設立博士職位邀請六國學子擔任,使得大量諸子百家學子湧入咸陽。與秦始皇崇信法家思想不同,公子扶蘇因性格原因,反而更為推崇儒家思想。
扶蘇對於儒家思想的推崇,在“焚書坑儒”事件中可謂體現的淋漓盡致。“焚書”事件爆發之後,秦始皇曾下令不得公開非議朝政,然而就在次年,即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術士侯生、盧生對秦始皇的一系列政策一番譏諷之後,就此逃離咸陽宮,秦始皇一怒之下令人大肆搜捕咸陽城內的術士,並將四百六十多人全部活埋。
針對秦始皇坑術士一事,扶蘇便曾上書勸諫道,“天下初定,遠方黔首未集,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結果惹得秦始皇大怒,將其發配到上郡邊地,協助蒙恬修築長城,抵禦北方遊牧民族。
這種理念上的根本差異,不僅使得公子扶蘇與秦始皇的關係極為緊張,而且直接導致了他被髮配上郡邊地。對於推崇儒家思想的扶蘇來說,面對胡亥等人以秦始皇名義釋出的詔令,比較崇信“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這種“忠孝”倫理綱常的他,已是不得不死。
原因之二:秦國法家思想的影響,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商鞅變法不僅是秦國迅速崛起的根源,同樣也成為了秦國曆代君主治國的主要理念,而歷經商鞅變法,再加上韓非、李斯等人的推動,法家思想早已深入秦國人的骨髓,即使扶蘇比較推崇儒家思想,但長期生活在秦國的他,也難免受到法家思想的影響。
秦國的法家治國理念,講究的就是嚴刑峻法,因而擁有極強的君權理念,這雖然有助於秦國在戰爭年代凝聚國力,同樣使得秦國人長期以來便形成了一種對上級的服從、畏懼觀念。這種治國理念下,秦國的國君擁有著絕對的權威,只要說處死任何人,根本無人敢於反抗。
縱觀商鞅變法之後的秦國,秦國國君下令處死的朝中重臣可不在少數,就連白起、呂不韋這種功勳卓著、權勢滔天的重臣根本無力抵抗。
而扶蘇接到詔書之時,根本不知道秦始皇已經去世,因此即使他對詔書的真偽有所懷疑,但因為長期受到法家思想的影響,他根本不敢上書秦始皇求證,也只能依令自盡。
原因之三:想要反抗卻毫無實力,蒙恬並不一定會舉兵反叛蒙恬手握重兵不假,按照宗法制觀念扶蘇乃是第一順位繼承人同樣不假,但如果要蒙恬和扶蘇兩人聯合起來舉兵反叛,卻是難上加難。
雖然歷史上關於胡亥繼位的正統性始終有所懷疑,但不可否認的是胡亥、趙高、李斯這三個人組成的團體太過強大了。胡亥乃是秦始皇最為喜愛的一個兒子,在沒有立下儲君的情況下,他的繼位也算是順理成章;趙高作為中車府令,秦始皇去世之後直接控制了傳國玉璽,這就是發號施令的最高權威;李斯作為丞相,則可以迅速穩定朝局,使得胡亥順利繼位。
秦始皇病逝之後,胡亥、趙高、李斯的聯手不僅可以確保胡亥順利繼位,而且在秘不發喪的情況下,他們三人完全就代表了秦始皇的意志,在他們下令處死扶蘇和蒙恬的情況下,就算兩人有所懷疑,頂多也就是上書求證,要他們公然起兵反抗中央政權,顯然是難上加難。
更何況,扶蘇和蒙恬也並非想象中的那麼親密無間,雖然兩人同在上郡,但蒙恬是軍隊主將,扶蘇則是監軍,兩人之間乃是相互制約的關係。更何況,如果扶蘇和蒙恬真的是一條心,秦始皇又豈會放心兩人一同待在上郡?
如上所述,在扶蘇沒有能力,也沒有辦法反抗的情況下,在秦始皇病逝的訊息沒有公佈的情況下,不論這封代表了“秦始皇意志”的詔書是真是假,推崇儒家思想,又深受法家思想影響的扶蘇,也只有自盡這一條路可走。
-
19 # 西府趙王爺
在目前主流的史學觀點中,公子扶蘇,確實是一個令人惋惜的人。其為人和善,好施仁政,在當時那個嚴苛律政的秦國,口碑頗為不錯,《史記》中便記載“百姓多聞其賢”。他的仁政,簡直可以說是秦朝百姓的希望。
如果他當年不死,並順利繼承皇位,或許秦朝將會迎來另外一個局面,不至於國祚短短十五年,二世而亡。
而關於扶蘇之死,更是令人惋惜。按照《史記》記載,當初秦始皇病逝於沙丘,公子胡亥與趙高李斯密謀篡位,因忌憚在北疆長城戍邊的大將軍蒙恬和監軍公子扶蘇,便假傳聖旨,令其自殺。
當時公子扶蘇不知聖旨是假,更沒有懷疑,便領旨自殺。自此,胡亥順利登基。
扶蘇這麼就死了,大家紛紛為其惋惜,因為按照《史記》記載,當時蒙恬都還勸過他,先不要著急自殺,畢竟是父親殺兒子,怎麼也得先找秦始皇確認一下。如果真是秦始皇親口所說,那再死也不遲。可扶蘇不為所動,就是一個勁兒要尋死。
為什麼?
史書上沒有講,我們只能結合史料來做出一些推論。
首先按照扶蘇的人設,我們可以認為他這樣做,乃是因為他是一個忠臣孝子。首先他是秦始皇的兒子,父親的話,那必須要聽從,如果質疑那便是不孝。另外,秦始皇是君,扶蘇是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這應該算是比較主流的一種解釋。
不過,作為一代儲君,扶蘇真的就這麼死心眼兒嗎?
其實如果仔細研究扶蘇這個人,你會發現,他和秦始皇其實關係並不好,甚至於有著很大的矛盾。換句話說,秦始皇有殺扶蘇的理由,扶蘇對此也確信不疑,這才會那麼聽話。
我為什麼這麼講?
首先,扶蘇與秦始皇政見不合,這一點《史記》裡面記載得很清楚,當初扶蘇就是因為勸諫秦始皇,讓他不要施行重法嚴政,結果惹怒了秦始皇,然後被派到了邊疆。
“天下初定,遠方黔首未集,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始皇怒,使扶蘇北監蒙恬於上郡。
當然,對此大家都認為,其來時秦始皇對扶蘇的一種歷練,用軍旅生涯磨練其意志,同時也增強其軍中威望,以便於更好的繼承皇位。
但在我看來,這是秦始皇對其的一種疏遠。
首先,秦始皇讓扶蘇去邊疆,不是當將軍領兵作戰,而是“監軍”。即監視蒙恬和他的三十萬蒙家軍。此外,若是秦始皇有心讓扶蘇繼位,那麼他就不應該讓扶蘇去邊疆,而是會讓其待在自己身邊,好好教導。我們可以發現,歷史上一般就是皇帝領著皇子出征,太子監國。
因為對於一個國家,特別是對於一個已經一統六國,需要考慮如何治理天下的秦朝來說。繼承人需要的不是如何去學習領兵打仗,而是如何治理國家,如此來講,留在朝堂,肯定要比前往邊疆更好。
相比之下,公子胡亥則是享受了這個待遇,首先趙高和李斯都是秦始皇最為倚仗的大臣,他們都站在了胡亥這邊。秦始皇如果不是重視這個兒子,他會贏得趙高和李斯的青睞?而秦始皇會連東巡都讓其伴隨自己左右?
顯然不合常理。
所以我們不妨可以認為,秦始皇本就不是那麼喜歡扶蘇,他真正寵愛的小兒子胡亥。
這也恰好印證《趙正書》裡面的觀點,即《史記》中所謂的“沙丘之變”,其實就是正常的一個位置交接。胡亥是在秦始皇死後正常繼位,並不存在所謂的“詐立”。
大家之所以認為胡亥詐立,乃是由於古代嫡長子具有優先繼承權這樣一種先入為主的思想作怪,同時《史記》的影響力太大。但我們得知道,《史記》乃是儒家史書,而焚書坑儒事件又去漢未遠,胡亥受始皇遺命即皇帝位,漢代的儒生博士想當然要詬病一番。
當然了,《趙正書》畢竟不是正史,其說服力不如《史記》,所謂“孤證不舉”,我們並不能單單憑此就來推翻《史記》得觀點。
但是,我們從《史記》書中得本身,同樣能找到一些有關扶蘇和秦始皇矛盾的證據。前面因政見不合而發配邊疆算一個,而扶蘇的身世,同樣也算一個。
扶蘇很可能有著楚國的血脈。
首先,秦國與楚國在戰國後期,可謂是世代聯姻,就連秦宣太后都是楚國人。所以,秦始皇的兒子有楚國血脈,很正常。而在《陳涉世家》裡面有記載,當初陳勝吳廣起義,打得就是公子扶蘇的旗號。
乃詐稱公子扶蘇﹑項燕,從民欲也
陳勝吳廣是楚人,他們打楚將項燕旗號,這個說得過去。但是為何要打秦公子扶蘇的旗號呢?那可是秦始皇的兒子,楚國最大的敵人啊。除非,像前面所講的,扶蘇有楚國血脈,乃是楚國公主生下的兒子。
而對於秦始皇來說,扶蘇的身份便註定了二人的矛盾,他不可能讓一個擁有楚國血脈的兒子來繼承皇位,況且他還和自己政見不同。如果江山交到他手裡,很可能會為楚國人做嫁衣。
所以,對於扶蘇來講,秦始皇殺他並不是沒有理由。是故,他在看到聖旨後,沒有過多的想法,便自殺了。
相比之下,蒙恬則不一樣,他蒙家世代忠良,自己又是秦始皇愛將,和秦始皇沒有矛盾,就這麼不明不白的被賜死,當然不服,所以他要求核實真偽。
這樣的理由,相較於《史記》中賦予的扶蘇高大上形象,無疑要更加貼合現實。
當然,最後還有一個理由,《史記》對於扶蘇之死的這樣一種描述,無疑更加符合儒家所提倡的一個價值觀。
前面我提到按照《史記》分析,扶蘇之死有兩個原因,第一是父要子死,第二則是君要臣死。漢朝儒家治下,這兩個觀點,是最為符合當時的 價值觀,即忠和孝。這無疑將扶蘇的形象上升了一個不小的高度。
至於為什麼要如此捧高扶蘇?原因很簡單,那就是為了貶低秦始皇、秦二世,甚至於整個秦朝。以扶蘇之死來說明秦朝滅亡的天經地義,再為正常不過。
-
20 # 這個歷史不簡單
扶蘇在接到假詔書時,為什麼不甄別就毫不猶豫就自殺
旨意雖假,詔書卻真原本秦始皇的旨意是召回扶蘇,讓扶蘇登基帝位,但旨意被趙高篡改。雖然旨意被趙高篡改,但詔書以及玉印確是真的,扶蘇是無法甄別的,因為這詔書本身就是真的。
如果我們不是知道旨意被趙高篡改的話,其實我們也會認為這就是秦始皇的旨意,就是秦始皇下旨讓扶蘇自殺。
因為一切能夠辨別真偽的都是真的,而旨意是秦始皇本人意志所決定的,別人無從得知,更無從辨別,因此扶蘇在接到旨意時才會信其為真。
扶蘇因頂撞秦始皇而被髮配扶蘇之所以沒能陪伴在秦始皇身邊,而在外偏遠之地,是被秦始皇發配到外地去的,是扶蘇頂撞了秦始皇,而被髮配到外地的。
雖然秦始皇並不是真的懲罰扶蘇,但扶蘇一根筋卻不會這麼認為,扶蘇只會認為是自己惹秦始皇生氣了,觸犯了父親,父親一氣之下將自己發配到外面。
當扶蘇接到詔書的那一刻,扶蘇只會認為父親秦始皇還在生自己的氣,氣的要殺了自己。
秦朝嚴刑律法一說到秦朝,大家都知道秦朝是一個嚴刑酷法的朝代,皇權至高無上,是不容置疑的。扶蘇作為皇子是最清楚秦朝刑法嚴厲,以及皇帝的威嚴,皇帝的詔書是不可違背,“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
還有就是扶蘇自身性格就比較乖巧,仁義善良,做事有規有據,但有點死腦筋。因此詔書一到,扶蘇一看,詔書是真的,就信以為真直接自盡身亡。
回覆列表
當他聽到趙高傳來讓他自盡的旨意的時候,不可能想不到那極有可能是假的。就算是他不想,蒙恬也不可能不提醒他。但他還是選擇了接受。因為他已經看透了當時的政局和自己的處境,就算拒不接受也只會落得個更慘的下場。為什麼這麼說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第一,他得不到朝堂的支援。他在朝堂之上處處宣揚儒家治國思想,顯然與秦朝大多數的大臣意見不合。就算是與他朝夕相處的蒙恬也未必會跟他一條心。要知道秦朝的軍人大多都不會崇尚儒學的。所以,他反抗的政治基礎沒有。
第二,他不確定自己判斷準確。秦始皇死的太突然了,他並不能確定趙高拿來的旨意是不是假的。如果他貿然反抗,不僅會落得個抗旨不遵、不忠不孝的名聲,而且還極有可能造成秦朝的快速分裂,這顯然與他所受的教育理念是相悖的。
第三,他就算反抗也成功不了。趙高和李斯敢傳旨意給他與蒙恬,肯定早就做好了相應的準備。他不可能看不到這點。就算他反抗了,引兵回返了咸陽,也極有可能在半路上就被對方給消滅掉了。所以,與其徒勞無功的垂死掙扎,倒不如痛痛快快的赴死。
第四,長城的軍隊並不能隨意調動。蒙恬的軍隊是看守施工和防禦匈奴的,如果他隨意的用來做政治鬥爭,不僅會將整個中國暴露在匈奴面前,而且還極容易引起勞工的暴動。扶蘇作為秦始皇的長子,斷然是不會讓此事發生的。
第五,他看清了秦朝末路的局勢,這也是他死不反抗的根本原因。作為一個明眼人,他知道全國境內仍然存在著諸多的六國殘餘勢力,秦朝的穩定全賴於秦始皇的威嚴,而秦始皇生前要做的一系列舉措都是在實現國政由嚴苛向和緩的過渡。如今這種過渡還沒完成,秦始皇就突然死了。就再也沒有任何人能夠推進這種政治演變了,而天下也必然會重新陷入內亂當中。
他一個公子,僅憑身份和仁義,是不可能獲得天下的認可的,更何況他已經是明面上被秦始皇下旨賜死的公子。且不說他能不能力挽狂瀾,扭轉秦朝的頹勢,就是和秦朝官方勢力的對抗,也沒有多大的希望。一時之間,他想明白了,整個天下都不可能為他所用,他又有什麼資本去反抗呢?倒不如從了聖旨,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留下個忠孝的名聲,也總比日後被亂軍殺死或者做個亡國君王的下場要好。
從這點來看,他死不反抗,絕不是簡簡單單的愚忠愚孝,而是相當的有心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