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在下百思不得其解
10
回覆列表
  • 1 # 惪州元良1978

    1.很多俠客都是子承父業,家裡有田有地

    2.替人壓鏢。不一定是開鏢局,很多喜歡單獨上路。

    3.自有人相送。很多達官貴人,武林世家對於那些俠客俊秀,都會很慷慨大方,常常千金相送。

    4.劫富濟貧。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這樣打劫的錢部分給窮人,部分自己留著了。

    5.拿人錢財,替人消災。很多世家幫派都喜歡結交這些俠客,結交的方式就是給錢。這些俠客拿到錢之後,當這些世家幫派等遇到問題時,多數就會站出來幫忙了。

    7江湖事江湖了。很多江湖世家啊,門派什麼的遇到問題,喜歡找一下俠客做主作證,之後都會給感謝錢。

    8.有錢置辦家業,有錢買家買地,然後開始成為地主,成為鄉紳。

    現在的社會也一樣,當你很有本事,別人正好缺人時,就會高額聘請。有才能的人很少為這些考慮的。當然也有例外。但是大多數都會有人資助,因為這些人相信自有用到這些俠客的一天。

  • 2 # 任性命之情

    哈哈哈,這也是我一直好奇的問題,私下做了一些總結。

    1.有人接濟,像偶像級人物遊俠李白,走到哪,都有人爭著搶著請他喝酒。都坐船走了,汪倫還屁顛屁顛的跑來送,這種情況下會不順便送點路費、盤纏。

    2.出身武學世家,也就是說有門派,有歸屬。大門派和大家族都是有自己的田產和一些商鋪產業的,有固定的人交租。還可以收學徒的學費,還可以賺學徒賺的錢的提成。所以大門派的嫡傳子弟們不上班就有錢花。

    3.還有一種遊俠,沒有李白知名度的,可以做一些官府懸賞、民間懸賞的抓賊工作,賺賞金。

    4.是需要上班的,武俠小說中多數是虛構的社會,實際上武功好的人,會去當捕頭、當大家族護院、貼身侍衛,去鏢局押鏢,甚至去考武舉,當武將。即使是武俠小說,大家也不算都不上班,喬峰是丐幫幫主,郭靖是襄陽守將,張無忌是明教教主。

  • 3 # CoolVideo

    金庸古龍梁羽生小說裡的俠客不算——那是極端浪漫化過的了。

    1. 和尚主要吃的供奉,古代香火旺盛的寺廟,香火錢每年能得白銀萬兩,有些寺廟有錢之後購買寺產,大量土地。常有數千畝歸於寺下,然後出租土地,抽取租金。

    2. 道士們除了香火供奉外,有些特殊時代還有朝廷的支援,比如,明朝皇帝多貪戀長生不老之術,因此迷戀道術。

    4. 其餘的俠客,有豪俠,貧俠。

    豪俠很簡單,家裡有錢,自己學一些劍術後,就開始浪跡天涯,打抱不平,因為家裡有錢,經得起揮霍,如李白

    至於貧俠,沒錢還想做俠,如韓信,胯下之辱,還有一部分貧俠則是黑吃黑,所謂的劫富濟貧,比如武松,還有當僱傭兵的比如荊軻,組織黑幫打家劫舍的。。。

    還有一部分是抱大腿的,俗稱門客,說白了就是打工。比如彭越,投靠劉邦,最後裂土封王

  • 4 # 只是想抱抱你好咩

    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我來回答。

    相信人們心中都有一個大俠夢,上個世紀80年代,武俠文化突然盛行,這主要是因為影視劇的出現,很多武俠故事被展現了出來。

    人們都渴望成為大俠,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匡扶正義,武功高強,但是大俠是如何生存的呢?

    一般的大俠都是一個門派之類的,例如張無忌,他們不需要擔心生存問題,物質是豐富的。

    或者大俠的背景就是富家子弟,或者家道中落,他們也不用擔心。

    有些者是沒有背景,但是這些大俠都跟著自己的師父,他們是不用擔心的。

    有些大俠,行走江湖,匡扶正義,也是不差錢的,有些者打抱不平,或者打壓豪強幫助百姓。

    一般大俠吃飯吃到一半時就會和隔壁座位的人打起來。[吐舌][吐舌]

  • 5 # 木子水族

    今天這個話題我來和大家說一下。第一,古代很多俠客都是子承父業,家裡有固定的買賣收入。第二,古代很多大俠會替人壓鏢,比如給官員或老闆送某個物件。第三,很多達官貴人和武林世家對於那些俠客俊秀,都會慷慨大方,常常千金相送。第四,也就是大家想象中的劫富濟貧,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所得的錢財部分給窮人,部分留給自己。第五,很多世家幫派都喜歡結交這些江湖俠客,結交的方式就是給錢,這些俠客拿到錢後,當這些世家幫派遇到問題時,俠客便會站出來幫忙。

  • 6 # 剛才有一位

    首先你說的是大俠!什麼人才能稱得上大俠?大俠現代社會應該是師傅。有知識有本事,可以教受別人一些不善長的東西,行走的地方多了見到的事物也多。再說了以前大俠也都是徒步,不像現代社會交通發達,一個時辰己經到了幾百公里遠的地方。吃!大俠只要不喝酒基本可以不開銷,武俠電影裡不都是在樹林裡抓野味、捕魚……也就烤著吃或煮,炒是不可能。在這裡還能得出一個結論:大俠沒有胖子……呵呵……

  • 7 # 也許的空間

    “窮文富武”這個詞什麼時候出現的呢?大家都聽過這個詞,卻沒人知道到底是出自什麼地方的?

    既然找不到明確出處就說明這句話不是從古代文化人那裡流傳出來的。從字面來看就有種驕傲的感情在裡面,應該是從某個武術世家流傳出來的話,也許當時場景應該是以下這樣的。

    一個武林世家的公子和一個出生平凡的才子同時看上一個美女,但是美女喜歡有才學的才子,公子哥雖然出生名門世家缺以武為尊,以文為輔,才學自然比不上那個出身寒門的才子。未得美人青睞,公子哥鬱悶不以無心練功,他爹知道這件事的時候就派人把美女搶到公子哥面前,然後對他說道:兒啊,今天我告訴你一個道理,那個窮秀才因為窮他想翻身想當官只有讀書這條路走,但是我們不一樣,我們不用為了錢去讀書,我們家族有的是朝廷裡面的大人物,我們能家族能屹立不倒靠的不是嘴上功夫,而是手上功夫。文化確實能人人發家致富,但是武功夠高想要什麼直接去搶就好了!就算皇帝也不敢對武林人明著幹!美女今天帶過來了,你想怎麼樣你自己處理,那秀才我不傻殺他,無論以後他有多大成就,當多大的官,只要你武功夠高殺他易如反掌。

    公子哥若有所思的問他爹道:要是那秀才也練武了怎麼辦?只見他爹一聲冷笑道:窮人配讀書,練武沒有一個家族的財力支援,別說打通筋脈的藥石,光吃飯他就得餓死!公子哥聽後覺得有道理,就不在糾結那秀才的事了。後來這件事就被當成族訓寫了一句“窮文富武”寫進族譜中。

    至於為什麼窮不練武,從上面就可以看出來,窮人更本不配練武,所謂武功不是隻有表面的武,還有裡面的功字。普通人再怎麼練也就能練招式,就像我們現代的各種搏擊術,而內在的功沒有足夠的藥石輔助,給你心法經脈沒有辦法打通你真氣運轉的起來?

    哪有什麼武功心法?別認為我瞎說,古代人創造出那麼多的筋脈只為中醫?中醫都證明氣的存在了!至於現在到底還有沒有練過武功的人,你沒見過那些異於常人的高手不代表別人沒見過。

    所以能當大俠或者魔頭的武功一定夠高,他們背後肯定有足夠的財力支撐,當然也有些武力不是很高但是一心為民的人也應該被稱為大俠。

  • 8 # 滿山紅遍

    1.為官府效力,掙工資。

    2.為有錢人提供服務,包括保護和教學武藝。

    3.辦鏢局,收護送費。

    4.單獨或組團直接劫富濟貧。

    5.賣藝。

    6.在門派中形成專業的體系,弟子拜師有學費,出師之後從事前五個行業的弟子逢年過節要回饋師門,師門也為他們提供保護。

    綜上可以看出,大俠們來錢渠道很多,小夥伴們不必為大俠經濟方面擔憂。

  • 9 # 被馴服的小麥

    一般來說,能在古代稱上大俠的,像是司馬公《史記》中的刺客曹沫、專諸、豫讓、聶政、荊軻,他們皆是忠義俠義之士,但都與朝堂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可以說各自有各自的“伯樂”而像戰國四公子,孟嘗君田文、信陵君魏無忌、平原君趙勝、春申君黃歇,包括呂不韋、燕太子丹都屬於養士為榮的,所以這些大俠都與他們有著門客主人的關係,自然不愁活動經費,在有名的還有詩仙李白,直接被唐玄宗“賜金放還”,比他的迷戀小弟杜甫更有遨遊天下的資本,古時候的大俠一般都是有名,並且為人賞識追捧的,就像是現在粉絲養著明星一般的人物,當然也不排除一些劫富濟貧的人,但多多少少缺那麼一點登峰造極的意思。

  • 10 # 迷茫者迷茫者

    古代大俠不上班,活動經費從何而來?

    這個問題的確是挺讓人費解的,我們不是古人根本沒辦法瞭解當時的實情,只能從歷史資料或電影小說裡的情節來推斷一下。

    第一,出生旺族豪門,掌握家族財產是個有錢的主,平時錦衣玉食山珍海味就更別說什麼活動經費了。

    第二,劫富濟貧,幹一些打家劫舍的勾當,奪取一些錢財。

    第三,平時幫官府捉拿一些通緝犯賺取一些賞金。

    第四,既然是俠 ,肯定有一些俠義名氣,仰慕他的人會資助些錢財。

    第五,或者出身於一些大門派,大門派產業多,門內的弟子有工資拿所以有活動經費。

    第六,就像電影《劍雨》中的情節一樣,每個人都有一份毫不起眼甚至是卑微的職業,以此來掩護或養活自己。

  • 11 # 居家IT男

    1.古代常說窮文富武,既是大俠,家族或幫派山莊之類的有勢力,錢自然足[呲牙]

    2.古之俠者,打擊敗類、匪徒輕而易舉,所繳錢財除了佈施之外,留夠自用[呲牙]

  • 12 # 巖芋

    你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今天我來給你解答一下,大家共同探討。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什麼叫大俠,一般我們接觸的大俠,都是在武俠小說中。武俠小說中的大俠,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有產業的,一類是遊蕩的遊俠。第一種,比如各種莊的莊主各種門派,他們都有自己的生意、田產比如鏢局之類的。而且像少林寺這種他們不用納稅。自然不缺錢的。第二類個人的那種,他們可以劫富濟貧,然後自己留一點錢花,也可以幫人,復仇殺人等賺錢還可以透過領取賞金賺錢,但是這種一般就過得比較差,萬一技術不到家有可能會被反殺。他們可以劫富濟貧,然後自己留一點錢花也可以幫人復仇殺人,想賺錢,還可以透過領取的賞金賺錢,但是這種一般就過得比較差,萬一技術不到家有可能會比反殺。

    其次,歷史中的大俠。

    歷史中的大俠,一般在唐朝以前唐朝以後,基本上就消失了,大家最繁盛的時候應該是春秋戰國時期。

    這種大俠一般情況下,是作為門客。因為古代有地位的人喜歡養很多門客為他們做事。一方面這是身份的象徵,另一方面也是實力的象徵。

    比如荊軻之類的,也主要是出賣自己的勞動力透過打打殺殺來賺錢,但是雖然過得瀟灑代價還是很大的,動輒就會付出自己的生命。而且要成為大俠首先你的武功不錯,這也是同樣要經過艱苦的訓練。萬一你的武功比較低都沒有人要你。

    所以綜上所述大俠是不上班,但是風險比較大,過得應該也不是特別好。我們只有在武俠小說中過過癮就好了。

  • 13 # 使用者5375450889非雪

    江湖夢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也不要問我往哪裡去。

    現實慾望多多,能實現的少,夢中無禁忌,隨心所欲,縱橫馳騁,感受不一樣的人生,有錯嗎?難道夢也要有禁錮,把現實的條條框框帶入?

  • 14 # 草竹道人

    古代的“大俠”其實也是一種“自由職業”,其工作型別是分為很多種的,這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工作細節”來加以說明。

    一、為民除害的“大俠”

    在各種文獻和民間傳說中都記載著這樣一類大俠,就是“為民除害”的俠士,他們深得民心,專門為民伸冤,抱打不平,但是卻為古代官吏說痛恨,所以這類大俠的工作收入,大多是靠“名聲”,由一方水土的百姓供養的。

    二、見義勇為的“大俠”

    古代中不乏“見義勇為”的俠士,這部分人大多是俠義心腸,不僅能得到百姓的信賴,也深受官吏衙門的欽佩,既能拿到官府衙門的資助,也是百姓所愛戴的物件。

    三、賞金獵人的“大俠”

    對於賞金獵人“鏢局”,這在歷朝歷代都存在,他們是一批“特殊身份”的大俠,但是卻黑白通吃,他們是為了賞金而“行俠仗義”的,所以這部分俠士大多身經百戰、武藝高強,也自然不缺財路。

    四、廣收門徒的“大俠”

    其實在古代還有一類大俠,俗稱“門派”,這在古代社會是普遍存在的,潛心研究武藝和功夫,然後開設武館,以此為根基奠定“大俠”的身份,而前來拜師學武之人,也會適當的繳納學費,供養師父和武館。

  • 15 # 豪森林

    1、劫富濟貧,行俠仗義,從中收取一些管理費,就像現在的某會啊。

    2、大俠一般屬於某個門派,這些門派常常是大地主,比如一些寺廟有寺產,底下佃農很多,而大俠在門派裡是中上層,當然不用自己勞動。

    3、大俠自身有產業,比如有鏢局,或者有幫派,手下收保護費孝敬大俠。

    應該說,大俠是社會的中上階級,就像日本的武士。

  • 16 # 涵涵必看

    古代大俠都是國家公務員,手上有全國範圍內通用的無上限透支零息信用卡,而且在各大城鎮的客棧酒樓都享有八折的優惠待遇。

  • 17 # 聽我講身邊的故事

    今天的旅遊博主,也照樣活的風生水起啊。既然是大俠,提他名號,自有大量傾慕者接待。比如,最常見的,真假李逵,真假唐僧。

  • 18 # 美玉的光彩

    古代大俠不是不上班,而是作者沒讓他上班。錢是作者給的,因為他上班就碰不上拔刀相助的機會,所以為求故事而休息。.

  • 19 # 問道黃老

    古代的大俠,其實都出自某個政治集團,或為某個政治集團服務的組織內成員,文藝作品裡的大俠,是作者精心打造的行走江湖,行俠仗義、除暴安良的一些社會成員的美稱,他被作者賦予公平正義的化身。

    我們印象裡的大俠,多來自文藝作品。但文藝作品裡的大俠已經基本脫離生活,被完全精神化了,這與中國人精神需求有關係,雖然明知是假的。

    中國人幾千年封建教化的結果,使人們把改變自身命運、獲得公平正義的希望寄託在明君聖主身上,當明君聖主不能為人伸張正義的時候,人們只有降而求其次,希望有大俠出世替天行道匡扶正義了。這就是文學作品“大俠系”受歡迎的原因所在,因為它能給人們帶來精神上的撫慰,至少他們看到了公正與和諧生存的希望。

    古代真正的大俠,大多出自政治集團或某團體,他們背後有強大的政治機器或財團的供給,我們耳熟能詳的“專諸刺王僚”的專諸,荊軻刺秦王的荊軻等等,都是受僱於某政治集團的大俠,這樣的大俠的成敗與否,往往關乎一個政治集團或諸侯國的前途命運,因此,揮金如土就十分正常了。

    還有一些是出於財團或有政治背景的俠客,這些人是為財團服務的,背後有強大的財力支援,因此花錢也不成問題。

    在古代,諸侯之間、政治集團之間養士、養俠之風盛行,不光是純粹的行俠仗義,其中也會有暗殺、間諜等活動。清末暗殺成風,比如汪精衛刺殺攝政王,孫鳳鳴刺殺汪精衛,上海幫內訌等等,無不打著行俠仗義名號,所行之事也並非真的行俠仗義。

    但古語有云“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所謂為國為民就是這種狹義之舉是有政治目的的,而非普通的抱打不平的俠士。

    民間流行的以及文學作品的俠士,便多是些抱打不平的俠士,這類俠士的背後也有足夠的財力做支撐,要麼有政治背景,要麼自家就有經濟實力,沒有這個背景或實力,行俠仗義的豐富含義和層次就會大打折扣,淪為民間的勸和或降為為富不仁的流氓之輩。

    中國最早形成的民間俠士集團是墨家的墨俠,墨子主張“非攻”“兼愛”,主張四海皆兄弟,他反對戰爭,哪有戰爭就去哪裡調停,對於不聽勸阻的,就以“墨俠”抗衡之,主要是反守為攻,他們有最先進的強大的“武器裝備”,也有專門做諜報和協調工作的人員,是春秋戰國時期最顯赫的政治集團和學術組織,他們的經費來自天下官員弟子們的捐供。

    秦始皇時期,墨俠遭受打擊,漢武帝時期更加趕盡殺絕,因為俠士的存在是中央集權的最大威脅,他不允許私人武裝和俠士的存在。但是在民間,義膽俠風從沒消失過,並不斷賦予新的時代含義。

    至於武俠文藝作品中的大俠,那畢竟是小說,小說的情節都是為主題服務的,你不必為他的經費操心,隨便一個橋段就可以讓他揮金如土。你若問他錢從何來,他可能會說,有錢花就行,我才不管哪來的呢?

  • 20 # 碼字的蝸牛

    此文可能會顛覆大家的“武俠夢”。

    古代還給予遊俠列傳的,也就先秦時期和西漢時代了,自從漢武帝誅殺遊俠後,歷朝歷代都不再給遊俠列傳,從此遊俠成為了以武犯禁的黑社會代名詞,成為了各朝代打擊的物件。

    遊俠的黃金時代

    先秦至西漢武帝時期,其實準確來說遊俠的黃金時代應該是先秦時代。畢竟秦國變法之後,再也不容忍“私鬥”的現象,只是秦帝國存在的時間太短,加上漢高祖劉邦本身也是流氓,因此漢代早期對於俠客還是比較寬容。

    西漢武帝之前的遊俠,還是分各種型別的,有獨行俠客,但最有名的反而是有組織有紀律的,因此《史記•遊俠列傳》中記載的基本都是有組織有紀律的。

    在《史記•遊俠列傳》中一般獨行俠大都是市井之徒(或就是殺豬的),有組織有紀律的遊俠則被太史公分為三種類型,一是窮裝逼型,二是富商型,三則是黑社會形態。

    窮裝逼型——“朱家用俠聞”

    朱家雖然以用俠而聞名天下,可由於家中收留了數百豪傑,導致了朱家“家無餘財,衣不完采,食不重味,乘不過軥牛”。

    富商形態——“劇孟行大類朱家”

    劇孟是個大商人,【周人以商賈為資,劇孟以俠顯】,雖然史書上給他列傳,主要是因為七國之亂時,周亞夫得到劇孟投附而高興,將其比喻成得到他如同得一國。

    在《史記》中,劇孟的記載還算正面,將他說是“好博,多少年之戲”。隨後又點名了劇孟的母親死時,上千的車輛來祭奠,可當劇孟死的時候,“家無十金之財”。即說明了劇孟因好武藝收留遊俠,結果導致家財散盡,又暗暗地述說了遊俠們的薄情寡義,人走茶涼。

    黑社會形態——“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

    郭解,一個典型的現代黑社會教父!一個遊二代,其父就是行俠殺了官府之人而被誅殺的。郭解成長之後,一不高興就殺人【“慨不快意,身所殺甚眾”】。《史記》說了他的經濟來源,早年盜墓、私鑄銅錢,還蓄養門客,但每次大赦天下時,郭解才犯案,因此官府很難抓住他的把柄。

    後來朝廷要將各郡國的豪富人家遷往茂陵居住,正如漢武帝的說法那樣,一個小小的百姓進入能讓一個大將軍說話。此人非賢即奸。隨後郭解的家族就殺了將他們提名的縣掾楊家。

    這種以武犯禁,還連連暗殺對其不理的官府官員做法,就像是今天的南美洲某國的販毒集團,肯定要受到政府的全力打擊,因此武帝下旨徹查,最終將郭解全族誅殺了。

    唐宋時期的遊俠,多為獨行俠

    漢武帝誅殺郭解全族後,彷彿間遊俠抱團的局面就消失了,歷朝歷代也不再給遊俠列傳了。但遊俠兒並沒有因此而消失,只是轉換了一種形態。

    歷經了一百多年的南北朝戰亂的中土,唐朝的人們對武依舊保留著熱情,此時的遊歷天下的遊俠兒,不再僅僅是目不識丁的粗人,也有許多文人持劍遊覽山川水秀。

    另外收留遊俠的組織,也從民間轉化到有背景之人了。

    就如唐初的李建成、李世民在內,都交通遊俠,還有唐高宗時期的滕王元嬰、蔣王惲、虢王鳳等皆逸遊橫暴,交通遊俠,收留蓄養門客死士,仗義疏財。

    而靠武藝吃飯的遊俠兒,若是找不到有背景的組織的話,還有另外一個方向:

    比如崔顥的《古遊俠呈軍中諸將》:“仗劍出門去,孤城逢合圍。殺人遼水上,走馬漁陽歸”。投軍就是唐朝時期的靠武藝吃飯的遊俠兒,一條很好的出路。提著胡人的頭顱,來領賞錢。

    宋朝時期的遊俠兒,跟唐朝沒太大的變化。

    雖然宋朝“文昌武衰”,但這只是中樞的官場上而已,由於需要面對各種國戰,宋朝同樣是支援民間習武的。比如建立各種社團,什麼“錦標社“、“角社(相撲)”、“英略社(使棒)”。

    但不要認為宋朝就不打擊遊俠兒,世人皆罵明初的路引制度,卻不知宋代的路引制度是貫穿了整個宋朝,與明有過之而無不及。各城、縣、寨、村、社都可以查驗行人的路引,謹防間諜或匪徒。

    所以宋代的遊俠兒,除了文人能像李白那樣,遊歷天下之外。懂武藝的遊俠兒,更多的是選擇投附組織。

    比如《水滸傳》中的柴進,武松、宋江等等好漢,都選擇犯事後跑到他那兒避難。

    另外一種就是“學成貨予帝王家”,這種就多了去了,比如辛棄疾最為典型,早年即是文人又是地方的遊俠兒。

    還有就是正史中的宋江,手下的那三十六個悍將,也確實“劫富濟貧”、“為禍一方”,但很快就接受了北宋朝廷的詔安了……

    再則就是另外一種形態——魔教!

    如方臘。史書中記載的方臘有兩種,一是說他為打工仔,好武且為人豪情仗義,因此身邊有許多年輕人跟隨(跟漢代的郭解差不多)。另外一種說法則是方臘是個地主家庭,就像《水滸傳》的史進那樣。

    其實在史書中,記載的魔教,就是摩尼教和彌勒教(唐宋時),早期這兩教自從唐武宗滅佛運動後,就轉入了地方,專門反抗官府,因此歷來都被官府稱為“食菜事魔”的魔教。

    在方臘之前的記載,“魔教”大都是“晝伏夜出的拜香組織”,還沒形成集中練武的形態。可到了方臘之時,方臘就有集中人員一起練武的形態了。

    元明代的“遊俠兒”

    元朝的遊俠兒,記載較少,但元史中有一個現象,習武之人有部分是起義軍或白蓮教徒。

    明代時,朱元璋重典重塑華夏文明,此時遊歷天下的遊俠兒彷彿消失了。只能從明代的刑法案例中找出那些在城市裡混飯吃的“三教九流”式的小人物。

    因此明代的習武之人,除了“學成貨予帝王家”和“魔教”(此時是白蓮教)之外,還有另外一種形態,那就是各種打行、鏢局。

    有一點確實是要注意的,那就是明代的小說文學昌盛,因此如《水滸傳》、《北宋志傳》、《包孝肅公百家公案演義》、《警世通言》、《喻世明言》(又稱《古今小說》)。

    這些小說裡的習武之人,大都是“學成貨予帝王家”的,比如包公的侍衛展昭,還有《水滸傳》中的一百零八好漢,最後被是選擇了詔安。

    清代的“遊俠兒”

    其實門派,在清代之前,多是指寺院的山門,少有黑社會性質的遊俠組織敢自稱門派的。

    門派的鼎盛應該是在清代時期。清入關之後可不僅僅是“剃髮”、“焚書”,還頒佈了中土唯一的“禁武令”。

    但是效果反而是將明代時期城市裡的習武之人,向農村、山區等偏遠地區轉移。

    因此清代的民間習武就形成了兩種形態:

    一、是正規化的,多為鏢局,或是官方背景之人(如綠營家眷)

    二、則為白蓮教、洪門這種反清形態的組織,此時的白蓮教已經轉型成功,一方面以傳教的名義傳播,一種就是以教習武藝為名,暗中傳教,最終形成了小說裡所述的多種門派(若是考究,很多門派最多能追源到明末清初、甚至是晚晴時期)。

    隨著時間的推移,清駐紮在各地的八旗腐化,因此民間習武的反抗組織也不斷向城市滲透,最有代表的就是漕運。

    早期的漕運是由八旗負責的,清官府稱為漕丁,後來這部分體制內的編制員工,乾脆不幹累活了,將漕運轉包給臨時工。逐漸地為了搶奪地盤,這些水手、挑夫、縴夫,就形成了一個個黑社會性質的幫派,相互爭奪利益。後來就形成了有名的組織——上海漕幫、青幫、洪門!

    總述

    不管任何一個朝代,遊俠兒都少有“劫富濟貧”的行為來養家餬口,畢竟這是與官府作對,除了受到官府的圍剿之外,還要面對富家、豪族的報復。

    且明清之前的遊俠兒的名聲,在民間的名聲不太好,就連李白,在《故翰林學士李君碣記》中的介紹第一段就是“少任俠,不事產業“。等於說李白年少時,就跟個痞子一樣的性質。

    另外“窮文富武”的,習武是需要大量的蛋白質作為後盾的,古代能天天吃肉的,可不是底層家庭所能承擔的。因此能保證“習武”的家庭要麼是有官方背景之人,要麼就像是漢代郭解那樣的,在城市裡混黑道的家庭。

    只是不管是那種形態,任何一個朝廷都不會認可大型習武的門派出現的,這不符合官府的利益,因此在“天地親君師”的忠君思想之下,更多是“貨予帝王家”、“保家衛國”,又或者是鏢局。

    當然也有民間劫匪。曾看過介紹《廣西土匪》這一書,上面提及了古代的中國有兩種土匪,一種是專門打家劫舍的劫道土匪。只是清代時期的這種劫道土匪,已經形成了村寨形態了,即拖家帶口,佔據偏遠山區,農閒時集體出動,劫掠一方。

    但不管是任何一種形態的出現,吃喝拉撒的問題同樣也會困擾這些“大俠”們,更多傾向於《水滸傳》裡的人物,要麼靠富豪的給予,要麼只能靠“劫富濟貧”式的打劫。應該不會是現代小說裡的,靠那地裡產的,和門徒供奉的生活。

    要不,就如同漢代朱家,養了幾百人,還家有那麼多田產,依舊窮到連吃飯只能吃一個菜,衣服不光鮮的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手要想養好中蜂需要做好哪些呢?又有哪些需要特別注意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