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西風碧樹3
-
2 # 柚子愛唱歌
首先,清帝國可用的機動部隊沒有80萬人,真正受過正規訓練的常備軍非常少,大多是鄉勇民兵,其次,英軍也不只4000人,陸續還有增援部隊。其次,東南海防長期鬆弛,自明朝抗倭以來再無大戰,平常也就是抓抓走私貨物的老百姓,根本沒有戰鬥力,遇到了從未見過的堅船利炮更是魂不附體,再有將領毫無作戰經驗,打仗毫無戰術可言,地方主政官員只顧逃命,沒有組織有效的抵抗,中央政府裡盡是主和派的人,所以鴉片戰爭只是開始,往後的日子,清帝國會更難過。
-
3 # 在下王好人
首先低一點是經過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後,中英兩國之間已經出現了斷層的差距。冷熱兵器的對比,工業國家與農業國家的碰撞,
第二點雖然清朝的常備軍眾多但是不可能一次排開。在機槍面前不過是亡魂罷了
-
4 # 孤竹公子
光看這標題中的中英軍隊數字對比著實嚇人一跳,然而並不正確,有點偷換概念的意思。戰爭的勝負從來都不是簡單的資料對比就可以得出結論的。鴉片戰爭中清朝的軍隊數量確實數十倍於英軍,但不可能將全部80萬兵力投入到前線,而英軍也並非只有4000人。我們先來看看鴉片戰爭中真實的中英軍隊數量如何。
㈠數量不斷變化的英國軍隊。
1840年6月21日,第一批英國海軍及陸軍到達珠江口外,數天後又到達了第二批由南非殖民地及英國本土調來的英軍艦隊。此時英軍共有海軍戰艦16艘,陸軍有4000多人。第二年又陸續增調兵力,至1842年5月時兵力數量並沒有增加太多,而5月份之後,由英國本土及印度運來了大量步兵、工兵和炮兵。此後至鴉片戰爭結束時,英國侵略軍共計有陸軍11個團及部分工兵和炮兵,人數大約為12000人。海軍共有25艘戰艦,24艘輔助艦船和運輸船60餘艘。
從以上我們知道,英國侵略軍在戰爭之初總兵力確實不多,陸軍4000多再加上海軍3000多人,也就7000人左右。不過隨著戰爭的進行,到1842年下半年,英軍數量海陸軍共計有20000多人。▲英軍登入繪畫作品
㈡數量眾多的清朝兵力。
清朝的常備軍分為八旗兵和綠營兵兩類,道光皇帝時期,全國八旗兵約有20萬,綠營兵約有60萬左右,總計80萬兵力。而戰爭主要在東南沿海一帶進行,不可能將全國兵力投入到沿海幾省,所以80萬兵力的意義並不大。我們具體看看發生戰事的幾個省的兵力,浙江和江蘇兩省綠營兵均為37000人左右,廣東綠營兵約有68000人,福建綠營兵約有61000人。這幾個省的駐防八旗兵總計約有15000人。全部算上這四個省的八旗綠營兵力大約為22萬多人。
隨著戰事的進行,清朝也向沿海地區進行增援,全國大部分行省都抽調了兵力派往以上四省,如陝西、甘肅、四川甚至廣西都抽調兵力前往沿海作戰,據史料統計,前往上述四省增援的外地兵力共計有37400多人。這樣加上本地的兵力,浙江、江蘇、福建、廣東四省總兵力為250000多人。▲清朝軍隊老照片
從上述對中英兵力的統計來看,雙方差距確實巨大,清朝參戰的兵力十幾倍的多於英國侵略軍,按理說就算武器差距比較大,但也不至於打敗了吧,那為什麼會打敗了呢?我覺得有以下三點原因:
⒈清朝軍隊落後的制度及武器
清朝的八旗和綠營兵平時都駐防在各地,特別是綠營兵,看似每省都有數量眾多的兵力,其實基本都分散駐紮在各地以彈壓地面,分為城、訊、哨等分防地方,多則幾百人少則幾十人,所以這種分散的駐兵制度並不利於對外的集中作戰。而且自康熙年間之後,八旗與綠營兵的戰鬥力逐漸喪失,連鎮壓地方都快要難以維持了,更何況與外敵作戰更是未戰先怯。▲清軍老照片
正是因為落後的制度,導致每次與英軍交戰時參戰的兵力並不會比英軍有太多優勢,以鎮海之戰為例,清軍共約5000餘人,而英軍包括戰艦七艘(其中兩艘分別擁有72門炮),登入的陸軍2200多人,兵力差距並不太大。由於落後的武器裝備導致水師基本沒法對抗英軍,大量軍隊只得據守沿海炮臺,而英軍利用戰艦在海上的優勢在東南沿海各省襲擾,這就導致數量眾多的清軍只能守在當地,處處設防,處處缺兵,而英軍可以利用海上優勢集中兵力想在哪裡打就在哪裡打。同樣綠營兵的武器也是全面落後於英軍,雖有少量抬槍、火炮但大部分還是大刀長矛的冷兵器,所以難以對抗英軍。
▲清軍抬槍示意圖
⒉捉襟見肘的清朝財政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打仗必然要花費巨資,而道光皇帝時期的清政府,在財政上早已是入不敷出了,從嘉慶時期鎮壓白蓮教起義就花費近兩億兩白銀,再加上鴉片流入導致大量白銀流出,到1841年清政府的國庫存銀僅為679萬兩左右。而調集軍隊、加強軍備等等均是花費巨大的事項,再加上這位以“節儉”著稱的道光皇帝,一會兒打一會兒和,戰事稍有緩和便馬上下旨撤兵,鴉片戰爭期間曾三次撤兵,而導致如此的原因其實就是財政不足。▲清代吸食鴉片的人
⒊清朝維持封建統治大於抵禦外敵的思想。
清朝畢竟是一個封建社會,皇帝最關心的是自己的統治能不能繼續維持,會不會受到威脅。正因如此,對於目的只是與清朝通商、開放口岸的英軍打的你死我活並不值得,倒是各地的農民起義卻會嚴酷鎮壓,因為農民起義是要推翻清朝的統治,而英軍不過是為了利益,並不是一心要推翻清朝的統治,所以對於道光皇帝來說,英軍的威脅遠沒有達到最危險的程度,這就會導致對外部戰爭的準備不足以及戰鬥決心的匱乏。軍隊便於防民的分散駐防意味著難以集中對外,而維持這樣的封建秩序又意味著不可能將軍隊全部投入戰爭,所以歸根結底對於清朝統治者來說,維持統治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中英南京條約簽訂圖
綜上所述,清朝雖然擁有數量眾多的軍隊,但由於落後的封建制度影響,其統治階級戰爭準備及決心不足、財政困難、軍隊制度及武器落後,導致數量龐大的軍隊分別駐守在沿海各地,而英軍利用海上優勢可以集中兵力隨意攻打某一處,所以實際上每次戰鬥中清軍的數量優勢並不明顯,這就導致每戰必輸,最後不得不簽訂喪權辱國的中英《南京條約》。
本文參考文獻:《鴉片戰爭》,《清實錄》,茅海建《鴉片戰爭時期的中英兵力》。
-
5 # 坦坦蕩蕩的尚格
為什麼數量眾多的清軍無法戰勝英軍?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回答這個問題。
1、武器裝備
2、兵力與編制
3、士兵與軍官
這個問題早已經有了非常好的回答,比如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潰》一書對這個問題就有非常嚴謹的論述。這本書也是讓我們重新認識鴉片戰爭的一個非常好的途徑。
接下來我們進入正題:
武器裝備幾乎每個人都知道,鴉片戰爭是一個落後的封建社會與一個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戰爭,科學技術的差距是顯而易見的。
當英軍已經步入火器時代的時候,清軍的武器還是冷熱兵器混用。
在清軍使用的這些武器中,絕大部分也是我們所謂的土槍土炮。並且更重要的一點,這些武器還是仿造的明代的火器。
我們可以舉一個例子,據茅海建的考證:
當時清軍使用的武器是兵丁鳥槍。這種槍使用重1錢的鉛彈丸,裝填的火藥更是更3錢。這種土槍的射程只有一百米,射速更是慢到每分鐘1到2發。
而此時英國的軍用槍主要有兩種。一是伯克式前裝滑膛燧發槍,彈丸中35克,射程200米,射速每分鐘2到3發。
二是布倫士威克式前裝滑膛擊發槍,彈丸重53克,射程300米,射速3到4發每分鐘。
我們不難想象,即使是火器對拼,清軍在自己的射程之外也會進入英軍的射擊範圍。即使是短兵相接,清軍的這些土槍也無法裝備槍刺,也就只有捱打的份兒。
我們可以再提一下清軍使用的土炮。這些炮不僅沒有機動性,鐵質還差,工藝更是落後。特別是使用的火藥,不僅威力不大,質量更是粗劣。
更可笑的是這些裝備一直就沒有更換過,比如清軍使用的鳥槍,年齡最大的竟然有166歲!
兵力與編制我們要明白的一點是,當時八旗兵有20萬,綠營兵有60萬,總共80萬的兵力。但在一場鴉片戰爭中能投入的兵力有多少?根據研究,清軍在鴉片戰爭中的實際動員部隊只有大概十萬人。
英軍在鴉片戰爭中兵力最高時約有兩萬,按理說陸上作戰,我們這麼多人攻擊遠道而來的英軍應該也不成問題,但是幾乎每場大小戰役都是清軍被英軍欺負。
為什麼?因為我們不是以逸待勞,相反我們一直是疲於奔命。當時英軍使用的軍艦機動性太高了,他們作戰前更不會同清軍商議在哪兒作戰。更主要的是清軍的兵力是分散的。每次戰役開始,我們調的兵還未趕到,戰鬥就已經結束了。英軍的軍艦使我們在自家陸地也喪失了主動權。
這些清軍的編制的問題,導致的另一個問題是,在作戰時,我們的兵力並不比英軍多,甚至在一些戰役上英軍的兵力還要高於清軍。清軍被分散了,是因為當時的統治者好像並不想培養一支軍隊,這些兵士更像是被安插在各地維護治安的警察。
士兵與軍官在很多的文學作品中都描述過綠營兵,他們的形象清一色都是兵痞子,比如唐浩明《曾國藩》中的綠營兵,都是隻會惹事不會打仗的無賴。真實的綠營兵比這好不了多少,甚至可能還會更差。因為在那個時候讀書是正道,真正有能力的人更不會去做士兵。
這些清軍可能還被經常欠工資,但是工資也不夠他們養家餬口,於是他們只有搶,只有敲詐勒索,有過這種行為的軍隊更不會好好訓練,於是也就一天天訓練飛馳、軍紀無存,這就更加劇了人們對綠營兵的厭惡,社會人才的流向也就顯而易見了。
而他們的敵人英軍可不一樣,英國的很多士兵軍官都接受過正規的軍事訓練。反觀清軍的將領,更多的是八股取士之下的文官,他們沒有過軍事經驗,但是卻是他們指揮,他們怎麼指揮?
所以,鴉片戰爭,怎麼能贏?
-
6 # 歷史學苑
鴉片戰爭期間,為何80萬清軍無法打敗約4000英軍?我認為最根本原因就是:腐朽沒落的封建主義的大刀長矛抵抗不了新興的資本主義的船艦利炮。01
政治腐敗,吏治敗壞,士兵吸食鴉片,軍隊沒有戰鬥力,散兵遊勇,一群烏合之眾
自清朝初期到鴉片戰爭前夕,中國仍然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封建國家,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在雍正皇帝時期達到頂峰。這時的強盛國勢,從乾隆末年就開始呈現出江河日下之勢。經濟上,封建制度已嚴重地阻礙著新的生產力的發展, 明代中葉產生的資本主義萌芽發展非常緩慢。
02封建小農經濟落後
鴉片戰爭前夕,以小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始終佔據中國社會經濟的主導地位。土地兼併日趨嚴重,成為全國的普遍現象。政治腐敗,吏治敗壞。清政府大興文字獄,用“四書”、“五經”將人們的思想禁錮起來,對不滿情緒或評議時政者,實行殘酷鎮壓,嚴重阻礙了學術文化的發展。國防空虛,軍備廢弛,大量八旗子弟吸食鴉片。
03閉關鎖國,矛盾尖銳對外關係上,清王朝長期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嚴重地阻礙著中國對外貿易和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隨著清朝統治的日趨腐敗和對人民剝削壓迫的加重,國內階級矛盾日益激化,人民群眾的反抗鬥爭此伏彼起。清王朝的統治面臨深刻的危機,中國封建社會已經走到了它的盡頭。
綜上,腐朽沒落的封建主義的大刀長矛不能抵抗新興的資本主義的船艦利炮。軍事技術和裝備落後,西方列強堅槍利炮,而清政府的軍隊刀矛已生鏽,士兵因吸食鴉片導致身體羸弱,根本無力對抗。清朝統治者戰和不定,對西方列強抱以幻想,軍事指揮失當。這一列因素,致使我國在近代史上屈辱的一筆。但改革開放後,我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中國偉大復興在我輩的努力之下定會實現。
-
7 # 江水趣談
軍隊數量對比:當時清軍的總兵力大約在80萬左右(包括八旗、綠營兵)。鴉片戰爭中
調集並先後投入戰爭的大約在10萬左右,而英軍最初派出大約海陸軍7000多人,後來增
至最高達2萬人。
如果簡單由數字上看,中方佔絕對優勢。但在具體的戰役中,這種兵力上的優勢卻未能
顯現。
英方船堅炮利的優勢使其牢牢的掌握著制海權,也使其掌握著進攻的主動權。為了防禦
英軍可能的入侵,清政府在從盛京到廣東的七個省、幾十個海口都得到處設防,分到每
個重鎮上駐守的部隊也不過4000-10000。
如此分兵,自然在每一處都難以集合優勢兵力,所以在中英間的多次戰役中,清軍能投
入的兵力往往與英軍相當甚至還處於劣勢。
當時的清朝交通不便,調兵速度的緩慢更加重了中方的困境。
從《天朝的崩潰中》舉了兩個例子說明雙方在這一方面的巨大差距。
其一:1841年10月26日,道光帝調四川建昌、松潘兩鎮中精兵兩千名前往浙江征剿。
但是部隊直到1842年2月才風塵僕僕趕至前線,3月10日參加進攻寧波的戰鬥。
而英軍於1841年10月10日攻佔寧波,此時已休整近半年。比較中英雙方,英軍以逸待
勞,誰優誰劣,一目瞭然。
其二:1841年4月16日,浙東反攻失敗後,道光根據前方主帥奕經的請求,調廣西兵
1000名增援浙江。6月29日,該部的前半部550人到達目的地,後半部450名尚在途中。
而英軍此時已放棄寧波,攻陷乍浦、吳淞等地,正向長江進發。奕經連忙將該部再派往
江蘇,一直到戰爭結束,該部未參加任何戰鬥。
武器上的對比:鴉片戰爭時期,清軍使用的火器主要不是中國自主發明研製的,而是仿造明朝引進的“佛郎機”、“鳥銃”、“紅衣大炮”等西方火器樣式製作的。就形制樣式而言這種老式的武器與英軍相比整整落後了200餘年。
中英海軍對比:根據記錄,最初參戰的英國皇家艦隊共包括軍艦16艘,運輸艦28艘,武
裝汽船4艘,載炮540門,艦隊的總人數包括海軍陸戰隊在內約12000人左右。
在戰爭過程中還有部分船隻加入用以替換在戰爭中因受損的船隻。清軍的水師當時主要
有福建水師和廣東水師兩支,其任務並不時出洋作戰,而是近海防禦,守衛海岸。
當時清軍戰艦的噸位小,火力差,不能與英軍的軍艦相抗衡。而且英軍艦隊是多年來一
直“風裡來浪裡去”練就出來的,幾次大的海戰造就了一支無往不勝的無敵艦隊!
但清軍艦隊從清建立初始,沒經過大型的海戰,經驗欠缺,造船工藝也大大不如英國,
水兵的訓練程度也不如英軍。
鴉片戰爭前福建水師共有艦船242艘,在營駕駛者118艘,在航率僅為48.8%,如此大的
差距使得清軍不敢出海迎戰,所以只能放棄海上交鋒,從而喪失了主動權。
英軍以其強大的海軍在沿岸不斷進攻,而且暢行無阻,所以英軍掌握了戰事的主動權,
清軍陷入了被動挨打的局面。
鴉片戰爭中清軍調動10萬人馬與7000餘英軍作戰,結果卻死了1個總督2個提督7個總兵
2個都統數千士兵(英軍損失百人上下,但主要是印度兵)這不能說清軍將士不夠拼命,
武器裝備是很成問題的!!
英軍是船堅炮利,攻佔沿海要塞的是船艦,用艦炮。英軍火炮的射程可達2000米,每分
鍾射速1-2發,而清軍火炮最遠不過1200米,且射速要慢得多。
上面也說到,英軍3艘戰艦是有74-78門炮的,5艘戰艦都是有22-48門炮的。但中國戰船一般只有一門中型炮,4-6門小型炮,且船上沒有裝甲艦首,沒有衝角保護。
難怪英國人嘲笑說:“這個廣大的帝國竟不能調遣一支較大的軍隊防守它境內最緊要的戰略地點,充分表現了這一個衰老而腐化透頂的政府的行政的荒唐。”英國人看問題倒是一針見血。
-
8 # 薩沙
其實兵力沒有那麼懸殊。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軍一共使用了1萬多軍隊,滿清則使用了20萬,兵力差距是1:10。
然而,為什麼滿清被打的滿頭包呢?
原因如下:
第一,制海權完全喪失。
大家注意,英軍的進攻路線大體是以海軍支撐,圍繞著水路進行的。
而當時中英的海軍相差太遠。
英國海軍經過幾百年的磨練,無論各方面都遠遠強於滿清海軍。
嚴格說來,滿清並沒有真正的海軍,所謂的水師只是用來近海緝私和對付海盜。
他們相對於商船或者大型漁船,只是加裝了一些武器而已。
以火炮威力,滿清軍艦搭載火炮數量少,且效能差,很多軍艦什麼沒有火炮,只有大口徑的火繩槍。
所以在英軍裝備數十門火炮的戰艦面前,滿清水師根本不堪一擊。
由於制海權的喪失,英軍可以肆意在中國沿海航行,隨便佔據島嶼和沿海港口,滿清根本沒有好辦法。
第二,軍隊戰鬥力的差異。
其實第一次鴉片戰爭,雙方就陸軍武器來說差別並不算很大,至少沒有代差。
滿清的弓箭手相對英國火槍手,沒有太大的劣勢。火槍雖然射程遠,威力較大,但弓箭射速高,還可以不受複雜天氣的影響。
就火炮來說,英國陸軍火炮和滿清火炮機構上是比較接近的,頂多射程和精度較高,但射速都很慢。
然而,英軍是久經戰爭磨練的成熟部隊,直到怎麼將手中武器發揮最大威力,有著完整的戰術。
相反,滿清的綠營兵、八旗兵訓練奇差,甚至非常業餘。以八旗兵為例,很多人射箭射固定的靶子,也能10發全不中。這種部隊,根本沒有辦法打仗。
他們的戰鬥力甚至不如三元里的中國民眾,不能和英軍正面對抗。
第三,戰鬥意志差距巨大。
清軍基本沒有想拼命的。
大家注意,清軍總數有20萬,然而清軍死亡3000人,受傷4000人,總數才7000多人,傷亡率還不到百分之四。
然而,清軍基本每戰必敗。
這說明什麼?
清軍基本就是一觸即潰,死傷的幾乎都是開始接觸時候的死傷,隨後官兵就撒丫子跑了。
當時清軍很多部隊仍然裝備百分之五十的冷兵器,比如長矛之內,原則上如果近距離肉搏相對英軍的刺刀有很大優勢。
然而,整個第一次鴉片戰爭,很少有肉搏的戰鬥。
搞笑的是,肉搏刺刀衝鋒,竟然成為英軍的殺手鐧。英軍往往挺著刺刀攻擊滿清炮臺,滿清總是一鬨而散。
其實,清軍已經非常腐敗。
八旗兵由於國家供養,養尊處優,吃喝玩樂,沒有人願意拼命。
綠營兵待遇奇差,平時還需要打臨工養家,不訓練不聽命令,也不願意莫名送命。
其實,在對太平天國的戰鬥中,八旗兵數千人曾經被區區幾個太平軍殺得潰逃的。
一群混日子的烏合之眾,即便有800萬也是不堪一擊。
-
9 # 大山裡的幼稚鬼
鴉片戰爭的失敗,歷來被籠統地歸結為清政府體制的僵化、武器裝備的落後、自自給自足經濟對社會程序的制約等三個方面。誠然,這三個大方面確實對戰爭的結果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但是面對史實,面對勞師遠襲、兵力不足、補給困難的英軍,清政府擁兵80萬,難道就沒有取勝的可能嗎?
是否還有一些不引人注意,卻對鴉片戰爭走向失敗起了推波助瀾作用的因素呢?
有的,在整個鴉片戰爭過程中,滿清王朝從皇帝到王公大臣都自覺不自覺地成為了這場戰爭走向失敗的推波助瀾者。
帝國的決策表現出的猶疑,使得這場戰爭一開始就準備不足。當1841年9月英國艦隊駛離白河口(這並不是琦善和談的功勞,而是英軍害怕在寒冷的冬天與清軍在北方作戰),北京從英軍炮火的威脅下解放出來,道光皇帝在長舒一口氣的同時,對英國的態度又逐漸強硬起來,於是,道光皇帝對英軍的政策由“撫”而轉向“剿”。
道光皇帝的態度變化,一方面是依據前方各地的奏報,但由於當時通訊條件極不發達,“從廣州到北京,若以普通速度,驛遞需時約30至35天;若以百里加急,需約20天,若以五百里加急,需要16-19天,至於六百里、八百里加急,速度當然更快,但會跑死驛馬累死驛卒,一般並不採用。”
由此可見,當時各地的軍情既不能及時上達北京,而皇帝的諭旨也不能及時抵達前線,朝廷的決策往往是在前方形勢已經發生變化很久後才能作出的。所以“在這場由近代化的敵手發動的鴉片戰爭中,驛馬的速度相當於軍情的頓變,則是過於緩慢了,清廷的決策往往比實際慢半拍,甚至慢一二拍”。因此,道光皇帝依次得到前線軍事資訊的時間與英國軍隊實際行動的順序恰恰是顛倒的,他的決策也就常常使前方將士不得要領。
另一方面,中國封建統治者長期以來形成的“天朝權威”對“逆夷之徒”的本能反應。同時,道光皇帝認為自己手中掌握著幾十萬軍隊(當時清王朝八旗兵約20萬,綠營兵約60萬,總兵力達到80萬,這是當時世界上最龐大的一支常備軍),而“滋事”的英軍不過數千之眾(當時英國正規軍約14萬,加上擔負內衛任務的國民軍6萬,總兵力約20萬,鴉片戰爭初期,英國派往中國的遠征軍總兵力僅7000人,整個戰爭期間,英軍兵力最多時也不過2萬人)道光皇帝自然感覺勝券在握。所以儘管戰爭初期清政府軍隊一敗再敗,但道光皇帝卻堅持對英作戰,並從各地不斷調集兵力,對作戰地區進行支援。
但是,一系列戰役的失敗和不斷丟城失地,讓道光皇帝大失所望。“軍事上不能衝鋒擊賊,復不能嬰城固守,一見逆夷,輒紛紛潰散”,英軍船堅炮利,勢如破竹,而清軍船炮不堅,兵心不固。道光又是清朝歷史上有名的“節儉”皇帝,而打仗時最花錢的事。1840年,清政府國庫存銀為1034餘萬兩,這筆款項是應付不了一場的戰爭的,一旦戰爭擴日持久,軍費開支將帶來巨大的財政負擔,對百姓的征斂又可能會激起民變。這些因素決定了道光對英作戰方針的改變,由“剿”而“撫”。於是,1842年3月,浙東戰役慘敗後,道光由主戰轉而妥協求和,任命主和派大臣耆英、伊利布前往浙江進行談判。
在鴉片戰爭的整個過程中,道光皇帝剿撫不定,他的旨意往往在很短時間內就會發生180度大轉彎。如此重大的戰略決策,變化不定,輕易更改,其決策的錯誤率是極高的。
上下相欺的官場生態使得戰局越發惡化,到最後一發不可收拾。清王朝有一個定製,封疆將吏有守土之責,不許丟失一城一池。因此,在鴉片戰爭中,一旦英國軍隊攻陷城池,將軍要麼與城池共存亡,比如關天培、陳化成等‘要麼遭到革職查辦,甚至入獄流放。
因此,在作戰失利後,前線將帥為了減輕罪責,保住官位,不惜誇大敵情,謊報戰果,而這種做法又直接影響了道光皇帝對敵情的判斷。事實上,謊言充斥了整個鴉片戰爭。其中,最誇張的,莫過於既打了敗仗,又公然違抗旨意,謊話說得最大的奕山不僅沒有被查辦,反而“被欽命交優敘,賞白玉翎管”。
奕山是道光的皇侄,1841年,道光授其“靖逆將軍”,調集南方七省大軍,一次性撥300萬兩銀子作為軍費,前往廣州“”“剿除英軍”,這是道光對英軍進行“剿除”行動中規模最大的一次,可見道光皇帝“剿夷”的決心和對皇侄的期望。然而事與願違。奕山衰落的十幾萬清軍一敗塗地,靖逆將軍奕山及其官員在英軍武力威脅下“率眾出城,駐紮在廣州城外200裡處”。為了贖回廣州城,奕山交出600萬元贖城費,並全部接受了英軍提出的條件。
奕山此舉不僅違背了道光的旨意,更具喪權辱國的性質。而他處理這件事的手法便是撒謊。就在廣州城上海高高懸掛著降旗的時候,奕山給道光的奏摺中卻歷數清軍的赫赫戰功,謊稱英軍再廣州城下“免冠作禮,懇請大皇帝開恩,追完商欠,俯準通商......英夷感恩戴德,免冠感伏,聲言永不敢在廣州滋事”。
奕山的行為刺激了清政府的官員們,於是謊話連篇的奏章紛至朝廷,而相對誠實的林則徐在這個謊言的世界裡就成了倒黴蛋。“在大敵當前之時,林則徐被斥責、革職並謫戌伊犁。”
在謊話連篇的奏章包圍裡,道光即便是個頭腦清醒的決策者,也很難做出多麼正確的戰略決策,何況他本身也不是一個多麼厲害的帝國掌舵人。
-
10 # 慕容鑑史
腐朽的晚清政府被列強用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當時大清尚有軍隊八十萬,卻無法打敗區區幾千英軍,這次事件可以用國恥來形容。那麼鴉片戰爭的失利清政府的失敗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難道晚清已經腐敗到八十個人無法打敗4個嗎?80:4這樣的比例就算是一人拿一根燒火棍也足以將這些英軍打敗,接下來跟著慕容讀完這篇文章吧!
1、制海權被英軍完全掌控中英的裝備相差較大,為什麼歷史記載英軍是堅船利炮呢?經過上百年的發展,英軍的海上力量是非常強大的,英軍的進攻路線完全是依靠海戰,陸地戰幾乎沒有。晚清的戰艦當時都是由商船上加了幾艘火炮組成了,嚇唬嚇唬海盜還可以,真正的實戰一下子就能看出簡直是不堪一擊。
當時大清的海軍最多一萬可能會更少,畢竟大清是一個馬背上的國家,對於大海也只能是望洋興嘆,沒有漢臣提議的話,很可能大清直到鴉片戰爭也不會有破搜搜的“戰艦”,那樣的話大清還沒有打就輸的一敗塗地,當時並不包括空軍,海軍、陸軍是必不可少的。
大清雖然名義上有八十萬軍隊,可除去鎮守邊疆、保衛京城、各地武裝能夠調動了有十萬人就算不錯了,而且大多都是陸軍,海軍寥寥無幾, 行駛速度非常慢。英軍的戰艦行駛速度非常快,在黃海開一炮,大清軍隊就會去守衛黃海;在謀沿海港口開一炮,大清軍隊就會去沿海港口。
這樣的情況下,制海權的完全喪失能夠看出大清的腐敗無能,閉關鎖國的弊端所在,還能提前看出英軍在這場戰爭中是一定能夠勝利的,大清沒有絲毫的機會,制海權一旦喪失,大清必將失敗。
2、中英武器裝備、軍隊素質的差距大清的軍隊半數以上的人都裝備的大刀長矛,剩下的人都是當初清軍入關打明軍的武器,射程不過百而且威力非常的小,一槍不一定能夠打死一個人。英軍的火器裝備的射程足足有三百米,並且能夠保證一槍打中之後,很難活下來。即使能夠活下來也會在短期之內喪失反抗能力。
大清裝備甚至在火器的對決上用上了弓箭,這種武器雖然不受時間、地點、天氣的影響可使用裝備的八旗兵、綠營兵都統統只會抽大煙以及賭博,根本沒有當年八旗子弟入關時的氣魄,儼然不是當年的八旗兵,這些人上戰場會帶兩把槍,一把是火槍,一把是煙槍。
在戰場上打仗時,很多八旗兵以及綠營兵會抽一口大煙,然後放一箭或是打一火槍,試問這樣的軍隊怎麼會贏呢?顯然大清的滅亡與鴉片有著絕對的關係,然而也與上層統治者的有著一定的關係,閉關鎖國的政策直接導致了中國沒有跟上世界的腳步,從而成為了任人宰割的牛羊。
總結:鴉片戰爭的發生並沒有讓大清從天朝上國的美夢中醒來,反而更多的是被英國強行擄走更多的資源,導致越來越落後,讓中國的近代史成為了一部恥辱史,少年強則國強,讓我們一起努力,不再讓這種悲劇重演。對此大家是怎麼看的呢?關注我學習更多的歷史知識!
-
11 # 齊君
我是鵬正!我來回答!我是喜歡軍事和歷史的小學弟鵬正。
中國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歷史上屈辱的開端也是因為從這一場戰爭開始,中國走向了萬丈深淵。可是就會有很多人不明白,在當時那種大環境下清軍為什麼會失敗呢?擁有著絕對的兵力優勢況且又是本土作戰。清軍沒有道理失敗,就拿蘇德戰爭做例子,德軍是強大,但是在蘇聯本土作戰,蘇聯利用本土優勢和強大的優勢兵力將德國人趕出去,為什麼清朝人做不到呢?
(鴉片戰爭示意圖)
可能就會有人說了是武器差距的問題,沒錯清朝的軍事裝備和英軍比起來的卻是天差地別,但是英國和阿富汗打,阿富汗勝利了?阿富汗可是要比清朝落後很多,所以根本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簡單。按當時比例來算,清朝80萬清軍,但是分落在中國各地,兵力極為分散,如果聚在一起,那英軍幾倍也不是清軍的對手,但是要分開擊破,確實十分簡單。想想清朝那麼大的地方,一共才有不到100萬的軍隊,能守得住嗎?其次就是英軍兵貴神速,非常有戰術頭腦。利用他們高效的艦隊,邊打邊撤,舉個例子,他們這會兒在進攻天津,清朝大軍過來了,馬上坐船跑路跑到南京去。而清朝到地方撲個空,隨後又跑去南京,英軍看清朝軍隊又來了,馬上乘船又跑去了廣州。英軍就趁著中國沒有強大海軍而在海岸線上肆意妄為,讓英國佬佔便宜。(鴉片戰爭路線圖)
還有就是清軍的戰鬥意志很差,由於長時間的養尊處優,清軍的戰鬥意志已經被磨沒了。貪生怕死、貪汙腐敗已成清軍常態,而軍事訓練更是可有可無,他們認為自己是天朝上國,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敢對清朝發動攻擊。所以在軍事訓練上嚴重缺失,而對手則是恰恰相反,英軍經受過軍事化訓練,擁有著嚴格的戰術作戰體系,這點雙方是截然相反。
(炮兵陣地激戰)
-
12 # 三箭一雕230
1.雖然清朝軍隊佔絕對多數,但不可能在同一場戰役中向英軍發起進攻。而且由於英國掌握海權,軍隊隨時可以透過海運進行調動,機動性很強。
2.滿清統治者在戰爭之前根本看不起蠻夷之邦,可是戰爭一旦爆發又惶惶不可終日,道光皇帝從來沒有下定決心要和英國開戰,下面的大臣有很多又收受了英國商人的好處,甚至直接參與到鴉片買賣中,大多數大臣都是反對和英國開戰的。
3.清朝軍隊的腐敗已經到達了極點。清朝有武舉考試,可是佔據軍隊各級指揮崗位的大多數都是世襲的八旗子弟或者是透過金錢得到這個位置,他們的目的是升官發財,沒有人考慮怎麼去打仗,一旦開戰往往跑得比誰都快,很多戰役都是這樣,開戰之初指揮官就跑光了。士兵往往都沒有得到過很正規的訓練,10年之後面對著烏合之眾的太平天國農民軍就打得潰不成軍了,更不用說訓練有素的英國士兵。
4.軍隊掌握在頑固派手裡。這些頑固派拒絕改革,熱衷於政治鬥爭。事實上從1840年一直到清朝滅亡,清朝軍隊的武器裝備並不落後於其他列強,甚至在很長時間內裝備了當時最先進的武器,可是軍隊的制度、軍事理念等等,仍然保持冷兵器時代的思路。即使是在最屈辱的八國聯軍和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城的時候,北京城仍然有足夠強大的軍隊和武器裝備,強大到理論上足以殲滅敵人,可是這樣強大的武裝力量,只是用來作為一個談判的籌碼,而不是用於抵抗侵略。
-
13 # 以史正衣冠
鴉片戰爭,不僅僅是清王朝與英國的對抗,更是落後的中央集權君主制和先進的君主立憲制的交鋒,我們從兩個方面來看。
從清朝這邊來看第一點,當時大清王朝的吏治已經腐敗不堪,官民矛盾日益加深,特別是滿漢之間更是矛盾重重,思想也日益僵化,整個清王朝像夕陽一樣慢慢走向僵硬和墮落。
第二點,清軍裝備落後,大多用長矛、腰刀等,同時,地方政府各自為政,作戰策略沒有得到很好的貫徹。雖然宋朝就出現了火器,但是到了清朝反而沒有進一步的發展甚至很多清朝的火器用的還是明代的。
另外就是當時清王朝還沒有海防觀念,火炮射程近且不準,船體為松杉木質製造等等,對於海上作戰和海上裝備沒有概念。
第三點就是清王朝的自大與固步自封,一味的鄙視那些蠻夷之人。畢竟,在中國的歷史上,都是旁邊的附屬國家來向我們臣服,什麼時候其他國家也敢侵犯我們的天威?
從英國這邊來看首先,英國在1689年就完成了體制上的改革,建立了君主立憲制,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近代民主國家。同時,英國也是世界上第一個開始工業革命的國家,不僅僅是武器製造技術的進步,更是整個工業文明的進步。同時,又在其他各個地方建立殖民地,掠奪其他落後國家的財產。
政治、經濟上都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國力堪稱西方國家的第一位。
其次,他們瞄準清朝的巨大市場和國內矛盾的加深,利用先進的武器裝備直接野蠻入侵中國,搶佔中國市場,他們的戰船排水量均在2000 噸以上, 配備火炮多達數十門, 火炮材質、鑄造工藝、炮彈火藥以及射程、射速、機動性、射擊精度等明顯高於清軍, 火力的明顯優勢使得戰船威力大大增加。
如此看來,當時的清政府即使沒有英軍的進攻,也已經像是風燭殘年的老人了,如此狀態,怎麼打的過日益壯大的英軍呢!
-
14 # 常棣tandy
我想從武器和人員配備兩方面對為什麼80萬清軍無法打敗4000英軍進行闡釋。
第一,武器方面
一、火炮方面
1、鑄炮鐵質差。
工業革命使英國的冶煉技術改觀,鐵質大為提高,為鑄造高質量的火炮提供良好的原料。清朝的冶煉技術落後,爐溫低, 鐵水無法提純,含雜質多,鑄造出來的火炮十分粗糙,氣孔氣泡多,放炮時很容易炸裂,自傷射手。清軍針對此問題主要採用兩策。
一是加厚火炮的管壁,使清軍的火炮極為笨重,數千斤巨炮,威力反不如西方的小炮。
二是使用銅作為鑄炮材料。由於當時銅資源缺乏,銅炮十分罕見,視為利器。
此外,對於已經鑄成氣孔氣泡較多、容易炸裂的火炮, 清軍則減少火藥填量,這又降低了火炮的威力。
2、鑄炮工藝落後。
英國此時在鑄造上已採用鐵模等工藝,並使用鏜床對炮膛內部切削加工,使之更為光潔。清朝此時仍沿用落後的泥模工藝,鑄件毛糙,又未對炮膛進行深入的加工,致使炮彈射出後,彈道紊亂,降低了射擊精度。
英方此時因科學的進步,對火藥燃燒、彈道、初速度等方面已進行研究,火炮的各種尺寸比例和火門的設計,比較合理。而清方對火炮只是仿製,不懂得身管/口徑比例,以及火門位置在火藥燃燒中的實際意義,結果,許多火炮的比例不合。
3、炮彈種類少,質量差。
英軍此期使用的炮彈有實心彈、霰彈、 爆破彈等品種;而清軍只有效能最差的實心彈一種,且有彈體粗糙或彈徑偏小的缺陷。
二、鳥槍方面
1、鳥槍款式陳舊落後
清軍使用的鳥槍,其原型可追溯至1548年(明嘉靖二十七年)的葡萄牙火繩槍,此後幾經改良,成為主要單兵火器之一。
2、清軍鳥槍並無定期修造報廢更換制度 在一般情況下,鳥槍使用幾十年極為平常,更有甚者, 竟有使用166年尚未更換者。
3、趕製的鳥槍,質量低劣 由於鳥槍數量嚴重不足,在鴉片戰爭中,各地又紛紛趕製了一批, 配發作戰部隊。然而,這些趕製的火器,質量尤其低劣。
三、火藥方面
英國此時,已經處於工業革命中,其火藥生產已經是機械化生產。清軍制造的火藥,仍是按照明末的配方,以手工業作坊或工場生產。 手工業的生產方法,使清方無法提煉出高純度的硝和硫,藥料的雜質成分高;又無先進的粉碎、拌和、壓制、烘乾、磨光等工藝,只是靠舂碾,結果火藥的顆粒粗糙,大小不一,往往不能充分燃燒。
四、艦船方面
英國海軍為當時世界之最,擁有各類艦船400餘艘。其主要作戰軍艦仍為木製風帆動力,似與清軍同類,但相較之下,有下列特點:船上有兩桅或三桅,懸掛數十具風帆,能利用各種風向航行;軍艦較大,排水量從百餘噸至千餘噸;安炮較多,從10至120 門不等。此外,誕生於工業革命末期的蒸汽動力鐵殼明輪船,也於19世紀30年代起裝備海軍。
清軍的海軍,時稱“水師”,主要有兩支:一為福建水師,一為廣東 水師。其他沿海省份,亦有執行水師任務的鎮、協、營,如浙江的定海水師鎮,盛京的旅順水師營,等等。然清軍水師的任務卻非出洋作戰,而是近海巡緝,守衛海岸。“天朝”的水師並不以哪一國的艦隊為作戰物件,其對手僅僅是海盜。
用今天的標準來衡量,清朝水師算不上是一支正式的海軍,大體相當於海岸警衛隊。 從數量上講,清軍水師艦船也有數百艘之多;從種類上講,清軍戰船樣式亦達數十種;但是,其最基本的特點就是船小。清軍最大之戰船,其噸位尚不如英軍等外級軍艦,清軍安炮最多之戰船,其火炮數量也只相當於英軍安炮最少之軍艦。
第二,人員配備方面
在我們看來清朝在鴉片戰爭中處於兵力上的優勢, 就簡單的數字來看,這是事實。 當時清朝有八旗兵約20萬,綠營兵約60萬,總兵力達80萬。這是當時世界上一支最龐大的常備軍。
英國的兵力要小得多,正規軍約14萬,加上擔負內衛任務的國民軍 6萬,總兵力僅20萬。與清軍相比,大約是1:4。 中英兩國遠隔萬里,英軍自然不能全數派往中國。鴉片戰爭初期, 英國遠征軍的總兵力,以海陸軍合併計算,大約是7000人。與清軍相 比,大約是1:110。後英國遠征軍的兵力不斷增加,至戰爭結束時,大約有2萬人。與清軍相比,大約是1:40。
人們從這些數字中會很自然地得出結論:兵器上處於劣勢的清朝, 可以透過其在兵力上的優勢來彌補缺陷,再加上本土作戰,清軍以眾擊寡,以逸待勞,具有某些明顯的有利因素。
然而,上述結論僅僅是理論上的正確,實際情況恰恰相反。
一、駐兵分散
當時的清軍,以綠營兵為主體。綠營中的營,沒有固定的編制,而是根據駐守地區是否衝要、執行任務繁簡程度而決定,人數 從200至1000餘名不等,長官亦分為參將、遊擊、都司、守備四級。營以下部隊沒有集中駐紮於一處營房的,而是數名、十數名、數十名、最多數百名分散在當時的市鎮要衝等地。
就近代的軍事原則而言,兵力分散意味著戰鬥力的削弱。我們不妨設想一下,一旦發生戰爭,要將這些分散的小部隊集中起來,又是何等不易。在實際操作中,全部集中是完全不可能的。 清朝是靠武力鎮壓而建立起來的高度中央集權的政權,軍隊是其支柱。
但是,當時清朝沒有警察,高度中央集權也不準建立地方性的內衛部隊;維持社會治安,保持政治秩序就成了清軍最重要最大量的日常任務,顛覆清朝的力量在內而不在外。這些決定了清軍的基本職責是防民為主,內衛為主的性質。 因此,軍隊的分散駐防有其合理性。
而英軍,則是艦隊集中作戰,每次集中的軍隊在區域性反而比清軍要多,這樣的條件下,清軍焉有不敗之理?
二、調兵緩慢
受制於清軍的編制和任務,致使一省一次調兵僅一兩千人,但因道路狹窄和當地供給能力有限,一兩千軍隊亦不能集團開進, 須分成數“起”,每“起”200至300人。在河流通航的地區,援軍可以乘船,至其他地區,因車馬有限,絕大多數士兵只能靠兩條腿走路,其速度之慢,不難想見。 清軍調兵的大概速度:鄰省約30至40天,隔一二省約50天,隔三省約70天,隔四省約90 天以上。
三、軍隊腐敗渙散
1、吃空額
這種人人知詳的作弊方法,在當時與陋規一樣,幾乎是公開的。因為這是官官無不為之的陋習,也就形成了官官相護牢不可破的保護網,根本無法查處。 正因為如此,對吃空額的數量,似乎取決於官弁的貪婪程度和膽量大小。就一般而言,在各大城市,清軍因差役較多,官弁吃空額的數量較少,但吃空額的手段,卻花樣翻新。京師巡捕五營中的“署差”,即是其中的一種。為了應付操演巡視,官弁亦常僱人臨時頂替。
2、 剋扣兵餉
此亦軍官作弊的傳統手法。清軍士兵的糧餉,軍官根本不用任何名目,直接剋扣兵餉。 除此之外,軍營中的各項開支,也往往被軍官攤入兵餉。 前面已經提到,士兵的生活本已拮据,再加上此等剋扣,無疑雪上加霜。有清一代士兵鬧餉事件常有發生,正是對軍官種種盤剝的反抗。
3、貪贓枉法,禍害社會
上面提到的吃空額、克兵餉,只是在清朝的軍費上面打主意。但清朝軍費畢竟數量有限,許多人繼而將目光轉向社會,尋找發財機會。 而軍隊若取之社會,必然扮演與其職責相違相反的角色,它本是護法者,此時為了金錢而不惜枉法。這種行為往往是官兵聯手,花樣又層出不窮:浙江官弁出售兵缺,廣東綠營開賭收費,這些都顯得平常;福建水師的做法頗具創意,乾脆將戰船租賃給商人販貨運米,或租賃給來往臺灣的各項差使。
實際上,最主要又是最簡單的貪贓方式,是在執行公務時直接勒索和受賄。 前面已經提到,現代社會的警察職能,當時由清軍來承擔。看守監獄、協收糧款、巡查地面、捕押罪犯、緝拿走私……在他們的操作下, 皆成了來錢的營生。久而久之,又形成了監盜兩便的陋規,一面是交錢,一面是放行。
這樣的軍隊,面對一支當時號稱世界上最強海軍的英國艦隊,怎麼可能不失敗呢?
-
15 # 靈石蘊
老爺VS悍匪,誰贏誰輸一目瞭然
英國自1600年開闢海上殖民貿易到1840年,這兩百多年裡,為爭霸主地位為他們的殖民利益,和法國打、和荷蘭打、和各個非法海盜打、和殖民地反抗勢力打,可以說兩百多年裡沒有一天不打仗的,打仗成常態,仗打的多了,每個英國士兵基本都是百戰悍匪
大清呢?1813年發生一件事,紫禁城讓一百多老百姓組成的天理教徒給攻破了,守午門的清兵將領,得知皇宮被攻破,嚇得直接溜號……雖然農民起義最終被鎮壓,畢竟人太少了,但從這件事可以看出,大清兵將疏於訓練,一個個都成了軍老爺
讓老爺和久經戰陣的悍匪打,如何能打的過呢?輸了不意外,贏了才震撼
兩軍交戰,清兵倒也不是沒有閃光點1842年,英國艦隊沿江而上,攻略鎮江,當時的鎮江八旗軍表現的就很不錯,1583人八旗兵對戰英軍12000,雖然最終戰敗,但也打出了血氣,。恩格斯得知後評價,雖然這些人不通兵法,但如果清朝兵丁各個如此血性,英國如何能打到南京?當時的英國軍官事後寫回憶錄,也說,鎮江軍隊是一支不可輕部隊,我軍在鎮江遭受的損失比以往任何戰役更慘重……
最後說一句,鴉片戰爭軍力對比沒有題主說的那麼懸殊,正兒八經參戰的英國大約19000,清朝十萬左右
至於為什麼不打了,大清說,能用賠錢割地解決的事,幹嘛非要大動干戈?
再補充一下,鎮江保衛戰,其實有漢軍漢民參加,不過當時守將認為,漢人都是奸細,要防範捕殺……真若舉全國之力打,大清是誰的江山還不一定呢,皇帝不傻
比如太平天國之後的大清和之前的大清一樣麼?
-
16 # 庭州行者
鴉片戰爭期間,清帝國全國的兵力的確有八十萬,具體由二十萬八旗軍隊和六十萬綠營軍隊組成。進犯的英國軍隊一共2.9萬,由1.2萬英國本土兵,1.5萬印度兵和兩千其他殖民地民族組成。清朝軍隊雖多,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清軍都參與到戰鬥中,八十萬軍隊駐守各地,也不可能全部集中於一處。據現有檔案可知,清軍一共調動十二萬人參戰。
所謂調動,指接到開赴戰場命令的部隊,這並不等於實際參戰部隊。和解?由於清朝地域廣闊,交通不便,且通訊滯後性強,因此很多部隊在接到命令後,尚未開拔,或行軍至一半,戰鬥便結束,實際並沒有參與作戰。但因為其接到了命令,所以將其算在作戰部隊之中。
如此一來,實際上參與作戰的清軍人數和英軍人數,大約為3:1,這個比例非常正常,所以,所謂的兩萬英軍擊敗八十萬清軍之言,根本無從談起。
清軍之所以失敗,原因在多方面。長久以來,人們認為清軍失敗主要是因為武器落後,但實際上,當時雖然英國已經完成了工業革命,但清軍由於長期以來重視火器,所以雙方參戰部隊所用的武器並不存在檔次上的差距。根據英軍參戰士兵的回憶,在雙方進行炮戰,槍戰之時,清軍往往能夠抵擋住攻勢,但當英軍接近清軍徵地,短兵相接之時,一向在人們印象中“長於騎射肉搏”的清軍,居然一觸即潰。不得不說,這是個奇怪的現象。
若細讀相關材料,這種現象不難理解。自清朝中期以來,由於清軍部隊中火槍和火炮的大量裝備,清朝軍隊,包括八旗,日益對火炮產生依賴,因此於騎射和技擊多有荒廢,乾隆皇帝針對這種現象曾經提出“騎射為本”,鼓勵八旗軍隊加強騎射方面的鍛鍊,重拾滿洲人尚武精神,但收效甚微。幸而清軍以往所面對的對手並不強大,僅憑藉火炮火槍便能夠搞定。然而,英軍的火器雖然沒有高出清軍一個維度,但畢竟佔有巨大優勢,此時便需要白刃戰解決問題。清軍此時在此方面已經退化嚴重,自然是不敵英軍。
戰線漫長亦是失敗的重要原因。英軍由於實現了軍隊的近代化,其後勤補給等方面佔有巨大優勢,加上東印度公司的後援,使之可以在遠離本土之地不受限制地作戰。英軍所有兵力集中一處,且憑藉蒸汽戰船,機動性極強,可以任意攻擊清朝海岸線。而清軍則由於海岸線漫長,因而兵力分散,且當時海防意識並不強,除廣東沿海之外,其餘沿海省份幾乎沒有防禦能力。如此,一來英軍在區域性地區具有人數優勢,再者清朝沿海防禦空虛,自然無法抵擋住英軍的攻勢。當然,清朝水師的落後導致制海權完全掌握在英軍手中,也是失敗的原因之一。
從深層次講,清軍的動員體制落後,軍隊依然是中世紀性質,訓練,單兵素質,軍容軍紀以及戰鬥意志方面,與英軍根本不在一個層面。失敗,也就不足為奇了。
-
17 # 無根樹花正孤
清朝後期,外國殖民者用鴉片和大炮打開了中國的國門,讓我們陷入了無盡的災難之中,現在的我們回過頭來看待一百多年前的那場國門洞開之戰,許多網友不禁疑惑為什麼我們國家百萬大軍打不贏遠途侵略而來的四千英軍呢?
百萬大軍只是全國軍力總和,並非和英軍作戰人數。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因為有著遼闊的疆域需要防守,當時的清朝疆域也是這樣。
秋海棠般的遼闊疆土使得清朝需要徵調大量士兵駐紮在全國各地的重要城市來保持地方的安寧。 所以1840年的鴉片戰爭爆發的時候,不可能把全國八十萬的軍力全部調集過來和英軍對戰,這是用腦袋可以想到的事情,八十萬全部過來等於放棄整個國土。 而當時的英軍也不僅僅只有區區四千人,他們從英國本土和殖民地徵調的軍隊人數一共高達2.9萬,其中有1.2萬是英國本土士兵,還有1.5萬印度僕從軍和二千人的其他殖民地士兵。 大清國和英國士兵戰鬥力不是一個水平線上。一個朝代的前期士兵是勇猛無比的,但是發展到後期都可以用廢物來概括了,而清朝末期計程車兵就是真的只會吃喝玩樂的廢物了。
清朝士兵的組成部分是由少數八旗兵和大部分的漢人綠營兵組成的,當時的中國被鴉片毒害,士兵們也是如此,因為國內太平,一個個都抽著鴉片,搞得人不人,鬼不鬼。這種士兵上戰場就是送死。 而當時的英國軍隊則是經過了系統化的訓練,況且他們對於士兵有著極其嚴格的要求,士兵無故不得醺酒,抽鴉片的人根本沒資格進入軍營,就在這一點上面,英軍就已經超過清軍太多了。 武器裝備和雙方指揮者能力上面的差異。鴉片戰爭的爆發是林則徐的虎門銷煙直接導致的,但是這個厲害的英雄卻沒能夠成為清軍的統帥,而是被髮配邊關。
清朝方面還是提防著漢人,這種傳統觀念使得他們任命了滿族人為將領,而真正的指揮者永遠都是皇帝。道光皇帝對於軍事其實就是一竅不通,英軍方面則是英國皇家海軍學院畢業多年的帕默斯頓。 武器方面清軍主要與大刀長矛,弓箭為主,少部分火器營裡面使用著17世紀遺留下來的火繩槍和抬槍。英軍方面乘坐的是蒸汽機驅動的軍艦,使用著的是19世紀最先進的滑膛槍。雙方武器水平差了二百年。清軍不輸才怪。清朝的失敗是多方面的,不是說靠人數多就能過打贏的,國家不圖富強,人再多也只是填溝壑。
-
18 # 蘭臺
(鴉片戰爭時英軍的野戰炮)
最主要原因是英軍沿海路行軍,從未想過深入清帝國內陸地區。
雖然清軍總兵力多於英軍,但是具體到每一場戰鬥清軍未必能在人數上佔優勢。
比如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清帝國從四川松潘、建昌調集了相對精銳的2000藏兵赴浙江前線抗擊英軍,這2000士兵從1841年10月26日從松潘、建昌出發,一直到1842年2月,2000四川藏兵才趕到浙江前線,只用了不到5個月就走完2000多公里,這2000藏兵不愧精銳;然而此時英軍已經在寧波休整了半年有餘,你說究竟誰以逸待勞呢?
其次,清軍在浙東反攻戰失敗後,又從廣西征調了1000狼兵參戰,1841年4月16日廣西軍從駐紮地出發,一直到當年6月29日先頭550人才到達浙東,尚有450人還在路上,而此時英軍已經離開浙東,開始沿著吳淞口進入長江,而此時這支1000廣西兵又被調往江蘇,結果一直到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這支廣西軍隊根本沒有和英軍作戰。
(英軍艦隊與陸軍)
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裝備和戰術了。
很多人都說英軍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靠刺刀也能打敗清軍,但是這真是胡說八道啊。
英軍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最主要的依靠是火炮,從艦炮到六磅炮,火炮才是英軍與清軍差距最大的武器,遠遠超過火槍。
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英軍的主要戰術和今天的美軍有異曲同工之妙:
1、 先用艦炮與清軍炮臺對射,吸引清軍火力後水兵在清軍側後方登陸,搶佔戰場的制高點。
2、 大隊步兵與野戰炮運輸到制高點或者附近,野戰炮與艦炮同時對清軍炮臺或者據點形成夾擊之勢。
3、 步兵在大炮的掩護下發動進攻。
在之前一個回答裡我也說過,浙東反攻戰,2000藏兵純粹使用冷兵器也突破了寧波英軍的防守,英軍最後是依靠六磅炮才戰爭了進入寧波城的清軍,而非靠傳說中的刺刀。
綜上所述,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英軍在機動力與火力、戰術上全面佔優,這就是英軍能戰勝清軍的關鍵。
-
19 # 味哎兒
別弄亂了,中國的人民戰爭是毛澤東發明的,千萬別整混了。
包括將介右中國都用精英治民管民的,官民是貓與老鼠的關係,不是現在官為民服務式的。
官治民,官兵護國,與民沒啥事。
這就形成出事了,民不能去處置,須報官,由官指派人員或衙役或軍兵去處置。
民只聽從及交稅費,或被派兵役差勞,別的只做工種田,其它不得干預,否則僭越犯規受罰。包括別人殺自己,須報官由官派人抓殺人者判犯罪處置,不可反抗殺人者,否則也犯法成犯法人了。
洋人打過來,民可報官,或呆那,或逃跑,自不能處理的。
如三元里農民殺洋兵,功過兌消,不記功,不懲罰。農民不能去論功請賞,弄過頭太較真,官兵將軍會惱的,自沒立功,農立功,太丟人了,惱成狠,是農奪官軍飯碗了。這是鬧其被貶官呢,問題很嚴重。
問題是,洋人殺過來,官軍在營裡光著屁股睡覺呢,民報官,官不在堂,呆家裡看老婆呢,衙役跑官府告官,官去堂上派人報軍營,軍兵再起床集齊,半天過去了。開軍械庫又一套程式,拿到兵器小半天過去了,兵還沒吃飯呢。
再追問報者真假,多少人,由哪來,向哪去,殺多少莊,現咋樣,距此地還多遠,又耗不少時間,再通知鄰駐軍,差不多快一天了。
駐軍各顧個,自守自地盤。丟地盤者受懲,沒丟地盤者為勝任。
全國百多萬兵,分散把守海關陸關,城關,鄉關,各省州縣鄉都有守,單戰點上僅千八人了,洋人五千殺過來,敵不過的。
所以初打廣州不下,去打福建,又打不下,去打兩淅,再打不下,去打山東,仍打不下,才打塘古,從而入北京。
洋人1萬2萬,對清軍80多萬,但具體戰點上幾千對萬八人,打不過的。更何況歐洲人百多年沒停過戰,清朝除掃剿叛亂匪幫,百年裡無戰事。
由南向北海上進,洋人仍1萬2萬人,清軍分佈可見了,各省縣仍有兵的。
老練手與儀仗隊式的軍兵,對打,儀仗兵白給。
一個見血即立功,一個見真殺人就跑。
當兵立功升官發財,當兵為吃飽飯。
洋兵幾萬裡來為官與財,清兵為吃飽飯還有點錢發,從而不怕丟命是洋人,見真殺人了就跑是清軍。也有真打的清軍,但人太少,沒優勢必敗。
即洋兵二萬僅打一點處,守一點處的清兵千八人而已。
觀史不可用總數概說的。
從而不論廣西.雲貴.四川.陝西.新疆.甘肅.蒙古.東三省.兩湖.河南.山西.安徽.臺灣.海南島,僅廣州,福建,蘇淅,山東,溏古,北京,都是這總百八萬兵內的數,灘一灘可多少,應清楚的。省內再分散,具體守點多少人,應算得出大概的。
且又不象現在中國,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其戰敗不應算不正常。
關鍵是中國幾乎無海上遭侵史,海岸強兵設於福廣多些,北京處極少。由是由此突破。
須記住的是洋兵總數永不變,攻一點全上的,清兵守點上僅百八萬軍人的極少人在守此點的,不是全在一處點上的。莫弄混了。
-
20 # 電視劇裡看歷史
鴉片戰爭一戰,清朝真的動用了八十萬兵力嗎?
滿清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其實也是兵力最雄厚的朝代之一,中國曆朝歷代的兵力諸如漢唐宋元,其實大多不超過百萬,明朝兵力很多,朱元璋朱棣時期兵力近乎200萬,這得益於衛所制度,滿清入關後其軍隊包括八旗軍,漢八旗和綠營,當然還有朝鮮,安南,尼泊爾這些附屬國的軍隊,一般在180萬上下。
對於和英國的戰爭,道光帝雖然嘴上說的不在乎,但還是調動了很大的兵力。從簡單的數字來看,當時清朝有八旗兵約20萬,綠營兵約60萬,總兵力達80萬,這是事實。當然了,當時英國的兵力也不止幾千,那是戰爭初期,至戰爭結束時增加到大約2萬。
但是小編必須說一個問題,那就是滿清在與英軍作戰不但裝備吃虧,有時候兵力還會處於劣勢這幾乎是軍事史上的一個老問題了,那就是雙方作戰的時候,防守的一方雖然有著城池作為屏障,但無論有多大的軍隊,兵力多少都有些吃緊,這是因為防守的一方戰線過長,你不知道敵人會從哪裡進攻的話兵力勢必分散,蒙古在野狐嶺以十萬軍隊打敗金人的七十萬大軍也是這個原因。
據史料記載,清朝的八十萬大軍其實很多都在留守,至於作戰,清廷從內地各省區抽調的兵力共5.1萬人,分別增援廣東、浙江、江蘇、直隸、錦州、蕪湖;若加上沿海各省自身抽調和原設防的軍隊,清軍在戰爭中實際動員的兵力共約10萬人,但就是著十萬人,往往是分佈在中國漫長的海岸線上,當時滿清的交通能力十分落後,遇戰事很難集中兵力,這才落了下風
回覆列表
原因是很多的,單從軍事季度講,清軍的武器和戰法基本停留在冷兵器時代,以大刀長矛弓箭等武器為主配以少量的作工粗糙、射程有限、威力很小的“火器”,而反觀英軍,完成了工業革命的英國人,他們的武器和戰法也早早來到了火器時代,據後來的英國軍官回憶,和清軍的戰鬥甚至都不能稱之為戰鬥,應該叫屠殺更貼切些。鴉片戰爭,是工業文明和農業文明的一次正面較量,結果顯而易見,雖然我們中國的農業文明歷經了幾千年的發展而非常成熟,但在西方的工業文明面前是那麼的脆弱那麼的不堪一擊。這場戰爭以及後來的一系列列強對我國的侵略的歷史影響是深遠的,使得包括我國在內的所有農業國家被迫或者被動地看到了工業文明的厲害,然後不得不開始接受和學習工業技術。落後就要捱打,人類歷史永恆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