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舊時樓臺月

    “燕雲十六州”問題的形成始於唐朝晚期,當時實施的節度使制度使地方勢力迅速壯大,推動了藩鎮割據局面的形成。在這種狀況下,北方地區還面臨著沙陀、契丹等遊牧民族的威脅情況更為危急。

    “燕雲十六州”中的幽州是唐朝抵禦北方勢力的重要關卡,自然成為了各方爭奪的目標。在多種勢力混戰的局面下,唐朝中央政府沒能對幽州進行有效的管理,這為之後的“燕雲十六州”問題埋下了伏筆。到了五代十國時期,幽州及周圍地區依然是各方勢力爭奪的重要戰略地帶。石敬瑭以獻地之約,將燕雲地區割讓給契丹,這標誌著“燕雲十六州”問題的正式形成。

    自失去“燕雲十六州”之後,中原政權一直對這個地區念念不忘,無論是後周世宗還是宋太祖或者宋遼宗。這些統治者都期望能夠收回燕雲地區,這當中有很多原因:

    從政治上來說“燕雲十六州”本身的地理環境就極具軍事防禦價值。

    從經濟上來說,由於獨特的氣候環境,這一地區的農業、畜牧業都極其發達。

    從文化上來說,這一地區自始至終都被視作中原王朝不可分割的一個部分,對於這些君主來說,收復“燕雲十六州”是掃除曾經所受屈辱的重要方式。

    一、“燕雲十六州”問題的形成過程

    北宋時期希望奪回的“燕雲十六州”和當時石敬瑭割讓給契丹的“燕雲十六州”在範圍上是存在不同的。石敬瑭所割讓的“燕雲十六州”指是16個具體的州府,而北宋時期所指的只是一個籠統的地理概念,指的是此前被契丹所佔領的北方邊地。

    例如,易州和景州並非當時石敬瑭割讓出去的地區,但是確實是宋人想要收復的燕雲地區,再比如說,瀛州和莫州雖然是當時石敬瑭所割讓出去的土地但已經被後周世宗所收復。這就說明,宋朝人所說的“燕雲十六州”問題的形成是經過了一個漫長的過程的。

    (一)晚唐時期埋下伏筆

    (1)幽州內亂

    唐玄宗末年發生了安史之亂,雖然之後戰亂得以平息,但是安史餘黨依然活躍在河北地區,形成了藩鎮割據勢力,而剛剛歷經過戰亂的唐王朝已經無力清除這些頑固勢力。在這種情況下,藩鎮割據的局面進一步加劇,曾經統一的唐王朝變得四分五裂。

    但是,這些割據勢力彼此之間也形成了制衡,它們也無法集中力量向唐中央政權發起進。為了實現自己的最大利益,各地方之間進行了嚴重的混戰,尤其是在河北地區。當時河北地區主要分為三鎮,分別是魏博、成德和幽州,這三鎮幾乎已經脫離了中央的控制。

    相比於其他兩個藩鎮來說,幽州地區處於長期的內外戰亂之中,在這種情況下節度使經常更換。據統計,自廣德元年到梁乾化三年的150年內,幽州地區一共更換了28個節度使。

    安史之亂後,唐代宗將投降的將領李懷先封為幽州節度使,不久李懷先被部下朱希彩等人所殺,但是唐朝中央又無法對其進行管制,只能被迫承認朱希彩等人對幽州的控制權。之後幽州曾經多次易主 ,直到唐朝滅亡這一亂象也沒有被阻止。

    在安史之亂爆發前,大量的北方遊牧民族的人民嚮往唐朝的繁榮,不斷遷移到中原地區,中央將這些人安置在幽州,雲州等邊疆地區,他們為當地百姓帶來了遊牧文化,漸漸地這些地區形成了農牧兼備的文化特色,民風剛強。安史之亂時期,活躍在北方的遊牧勢力經常南下侵擾,這加劇了幽州地區的混亂局面。

    (2)契丹對幽州地區的覬覦

    契丹是不斷侵擾唐朝邊境的遊牧民族中勢力最為強盛的,經常南下侵擾中國邊疆地區,對唐朝的統治造成了極大的威脅。

    契丹和唐朝之間的關係時好時壞,唐太宗時期將契丹大賀氏首領封為無極男,賜姓李,這一時期雙方交好。到了武則天時期,契丹首領李進忠起兵造反,唐朝花費了很多年才將這場叛亂平息。面對唐朝的威脅契丹選擇依附於突厥。

    到了唐天寶年間,契丹首領李懷秀上書歸附唐朝,唐玄宗將靜樂公主嫁與李懷秀。但好景不長,李懷秀不滿河北三鎮節度使安祿山的欺辱,殺掉了靜樂公主選擇謀反,之後被安祿山平定。不久,失去契丹威脅的安祿山選擇發動叛亂。

    此時的唐朝無暇顧及邊疆地區,契丹趁亂攻陷了營,平二州。並對幽州地區進行侵擾,在這種狀況下,幽州節節度使劉仁松下令放火將契丹牧場的草地燒燬,無法飼養戰馬的契丹向劉仁公求和,不久契丹反悔,繼續對侵擾幽州地區。由此可見,契丹一直都對幽州地區存在覬覦的心理,這也是為何五代十國時期契丹會答應石敬瑭的請求。

    (二)五代十國時期的“山後”爭奪

    “山後”指的是太行山北段偏西一帶這個地方地勢險要,具有十分重要的軍事價值,並且這一地區胡漢雜居,民風彪悍,各地節度使都將此地視為優質兵源地。所以這一地區曾引起過多次兵家相爭。

    天佑四年劉守光自稱幽州節度使,後梁乾化元年,劉守光自封為“大燕皇帝”改元“應天”。次年,周德威等人曾預謀發兵攻打幽州,得到訊息的劉守光在此地招兵買馬,並去尋求後梁和契丹的支援,但遭到了拒絕。公元913年12月,幽州被李存勖攻破。

    這種局面給了契丹南下的好機會,一方面山後地區混亂,另一方面,很多軍閥曾經得到過契丹的支援,這些軍閥不僅與契丹關係十分友好,還教會了契丹人很多軍事裝備的製造,契丹人因此掌握了攻城之術,軍事技術得到進步。

    軍事力量壯大的契丹更加覬覦“山後”地區。後唐明宗對此十分擔憂,於是便派石敬瑭帶領軍隊前去駐守,這為之後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埋下了禍根。

    (三)五代十國時期正式形成

    公元936年,後唐河東節度使石敬瑭起兵造反,為了壯大自己的實力,他向契丹請求援助,還約定事成之後將“燕雲十六州”獻給契丹。

    在契丹的幫助下,石敬瑭成功當上了後晉開國皇帝,如約將“燕雲十六州”獻給了契丹,從此燕雲地區正式脫離了中原王朝的管轄。契丹在這一地區進行了多種改革,漸漸的得到了當地人民的支援和認可,這進一步加大了中原地區收回燕雲地區的難度。

    二、宋太祖想要買回“燕雲十六州”的原因

    (一)北宋政權力量有限

    在宋太祖趙匡胤繼位時,北宋的統治範圍還十分有限,周邊還存在多個割據勢力。而此時的契丹兵強馬壯,貿然進攻必然會處於被動的形勢。而“和買”政策,可以避免與契丹產生正面衝突。

    這一政策可以說是十分聰明的,如果契丹同意則可以成功收回燕“燕雲十六州”,如果拒絕則可以拖住契丹,等待時機成熟再實施其他政策。

    (二)籠絡人心

    宋太祖這一政策的提出無疑宣佈了自己仍然有收復燕雲之地的志向,這對宋朝的官兵起到了鼓舞作用,宋太祖也因此籠絡了人心,穩定了政權。

    (二)燕雲地區的地理價值

    燕雲地區的燕山山脈和太行山脈地勢險要,是中原地區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第一道屏障,同時山脈之下的桑乾河和駿馬河是抵禦遊牧民族南下的第二道天然防線,要知道在古代河流是重要的禦敵措施,可見“燕雲十六州”具有極大的軍事價值。

    同時,燕雲地區地處溫帶季風氣候區,這溫暖溼潤的氣候環境,造就了這一地區發達的農業和畜牧業,因此,這一地區也極具經濟價值。

    總結:

    “燕雲十六州”問題產生的根本在於唐朝時期所實施的節度使制度,燕雲地區對中原王朝來說具有重要的軍事價值和經濟價值,這些價值是宋太祖等多位統治者立志收復煙雲地區的重要原因。

  • 22 # 風月追狂

    大宋王朝其實就是半壁江山,他的統治範圍包括黃河流域,江南及西蜀部分地區。

    黃河以北地區都不在他的管轄區,宋朝建立之前,中國進入五代十國狀態,國家基本上是四分五裂,五代更替頻繁,他們都以中原地區建立朝政,周邊地區勢力相互獨立。歷史上以五代為正統,他們分別為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他們都有不同的原因建立朝政。

    後晉皇帝石敬瑭是從後唐分裂出來的,為了建立政權,石敬瑭向強大的契丹國稱臣,利用契丹的武力消滅後唐,他當上皇帝后,把燕雲十六州割讓契丹作為回報。石敬瑭死後他的兒子繼承皇位,幾年後契丹南侵滅掉後晉,後晉將領劉知遠在太原建立後漢政權,燕雲十六州一直沒有回到中原。

    後來契丹成立遼國,趙匡胤在中原建立大宋,曾經征伐過遼國想收復燕雲十六州。都沒有成功。趙匡胤準備花錢買回失地也沒有成功。

    為什麼趙匡胤要這麼做,一代英明的君主都希望自己的國家領土完整。都希望把失去的土地收回來,納入自己國家的版圖。

  • 23 # 九月讀歷史

    準確來說,燕雲十六州不是丟的,是被“兒皇帝”石敬瑭親手送出去的。

    公元907年朱溫篡唐,建立梁國,史稱“後梁”,五代十國正式拉開序幕。後來朱溫被自己兒子朱友珪殺死,朱友珪又被他弟弟朱友貞殺死,後梁就這樣終日內亂,最終被李存勖滅掉。李存勖建立建立後唐,但不久之後太原留守、河東節度使勾結契丹,並且任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為父,自稱兒皇帝。

    實際上石敬瑭要比耶律德光大二十歲,為了取得政權,不惜放棄自己的尊嚴。耶律德光出兵滅掉了後唐,並讓石敬瑭做皇帝,石敬瑭感激不已。為了表示“兒子”對“父親”的尊敬,石敬瑭和部下決定,把幽雲十六州獻給契丹。就這樣,幽雲十六州落入北方民族的手中,這一送,就送了四百多年,直到朱元璋時期,才把北方的統治權利收回。

    宋太祖趙匡胤為什麼想要買回幽雲十六州?幽雲十六州的燕山山脈和太行山脈一直都是阻擋北方民族的一道天然屏障,不僅如此,抵禦北方的長城更是在此。可以說,有了這個地方,就可以有效的遏制北方的進攻。

    同時,北宋建都開封,距離幽雲十六州非常近,且中間並無大型關隘的阻擋,可以說,只要北方民族進攻,保衛開封絕對是比較困難的一件事。為了國家的穩定發展,也要把幽雲十六州買回。

    但契丹人也不是傻子,你可以看出這一點,我也可以。況且,幽雲十六州一帶,氣候溫和,非常適合養馬或者種糧食。這對國家軍隊發展極其重要,你宋朝花多少錢都不會買回去的。

    其實還有一個因素,就是宋朝剛剛建立,並沒有那個實力收回這些地方。宋太祖一方面為了麻痺契丹,以此緩解當下形勢,另一方面,為了穩固民心,給大家畫一個大餅,就是自己有那個意願收回這些地方,但其實他心中怎麼想,我們也不得而知了。

    (趙匡胤)

    【結語】

    因此這樣看來,幽雲十六州是被石敬瑭送出去的,而宋太祖試圖買回幽雲十六州只是一個權宜之計,是否真如他所說,我們暫時就不得而知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海賊王》,對於被路飛擊敗的莫利亞,為何黑鬍子還要招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