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揚生解史

    宋徽宗和宋欽宗是北宋的最後二位皇帝。北宋到了他們的手裡時早已是搖搖欲墜、風燭殘年了。

    宋徽宗在位時,重用奸相蔡京、宦官童貫等人,奸人當道,天下大亂,宋朝先後爆發了宋江、方臘領導的兩次大的農民起義。宋徽宗雖然鎮壓和瓦解了這兩次農民起義,渡過了農民起義帶來的一場統治危機,但是東北地區的遼、金威脅增大。

    宋朝一直是重文輕武。開朝以來被迫向遼割讓燕雲十六州,並每年向遼進貢金銀以保和平。後來金朝崛起,此時宋徽宗出了一步昏招,他聯合強大的金國一起攻遼,條件是滅遼後,金國要把燕雲十六州歸還給宋。這實際上是要幫金國除掉其最大的威脅,金國沒有理由不答應的。

    宋、金滅遼以後。金國就一枝獨大,成為了北宋最大的威脅,原先說要歸還的燕雲十六州只歸還了七州。宋朝每年還必須向遼進貢。

    在攻遼戰役中,宋朝的軍隊屢戰屢敗,無一勝績。金人把這一切都看在了眼裡,經過二年時間的精心準備後,金國準備一舉滅掉宋朝了。而此時,北宋內部卻越不越混亂,徽宗竟然再用年已八十、目盲不能寫字的老奸臣蔡京,蔡京成為太師總領政事,具體事務由其子蔡絛把持。白時中為左相太宰、李邦彥為右相少宰,一切奉蔡京父子的意志。

    1125年,金開始向北宋進攻。靖康二年四月,金軍攻破東京(今開封),進入了東京城。大肆蒐羅宋朝財物,貶宋徽宗,欽宗父子為庶人。1127年4月20日,金人冊封一向主和的張邦昌為帝,國號“大楚”,建立了傀儡政權,之後撤出東京。俘虜了宋徽宗、宋欽宗父子及大量趙氏皇族、後宮妃嬪與貴卿、朝臣等三千餘人,押解北上,東京城中公私積蓄為之一空。

    至此,北宋滅亡!

  • 2 # 可可真君

    一、在北宋的時候已經在慢慢地衰落了,在開封小落後就沒有任何能力來保護自己的國家了,所以進過的人就開始了大肆的搶奪,把全體的北宋皇室都掠走了。北宋都城被毀後,金帝搶劫並俘虜了北宋所有成員。只有宋慶宗的弟弟趙才有幸在野外徵兵。他倖存下來,逃到杭州建立南宋王朝。

    二、宋徽宗,書畫皇帝,真的很絕望,因為晉國人把他們送到黃龍樓,現在黑龍江省的一個小城市,在一個小土房裡,冬天幾十度。所有的小土匪都希望在家裡暖和起來,這個盛世的皇帝,誰受了這罪,很快就死了。

    三、宋欽宗的結局好一點。二十年過去了,晉國人覺得他不可能逃脫,也不可能獲救。於是他護送他到北京和遼代末代皇帝耶律筵禧。每當金州皇帝打馬球時,馬球都會在場外進行。他們兩個有責任回來。這是奴隸的工作。晉國人相信,只有這樣,才能體會到征服者的幸福。宋欽宗和耶律筵禧,一個60歲,一個80歲,不得不忍受這樣的屈辱。耶律筵禧不是契丹人的後裔。

    最後,有一天人們還沒準備好,抓起一匹馬用來打馬球,逃出了馬路,80多歲了,我真的很佩服他,還可以騎馬。然而,金人豈卻能放過他,在箭下追兵,80年代末遼國末代皇帝被殺。最可憐的是宋慶宗。混亂之下,他實際上被馬踩死了。他真的在漢族人面前丟臉了。這樣的人也可以當皇帝。可見,北宋並沒有滅亡。

  • 3 # 尋根拜祖

    靖康之恥是趙家官人自作自受,在不瞭解金人的實力前,盲目引狼入室,還無事生非迎來禍端。事件發生後,又不能決斷,始終處於左右搖擺,導致處處失機。

    造成這些混亂的根子,就是黨爭的遺毒,內耗讓大宋奄奄一息。從最後滑稽的收場,讓我們看到的是一個腐朽透頂,活該被滅的政權!

    對金國人認識不清,無事生非惹事端

    金國人與大宋中間隔著大遼,在金國人對沒落的大遼發動滅國戰爭的時候,大宋不顧自身條件,不看天下形勢,愚昧地聯合金人,參與了滅遼戰爭。

    遼國被滅,大宋似乎報了二百年間的仇怨,可是他們就沒想過,遼國已經不是狼,宋遼百年和平持續了百年;而金國人則是虎,與虎為鄰,這不是找死的節奏嗎?

    更可怕的是,大宋孱弱的軍事實力,在滅遼戰爭中暴露無遺。應該說,金國滅遼後,當時的皇帝完顏吳乞買,基本遵從了完顏阿骨打的政策,對北宋還算客氣,可笑的是,大宋自己幹起了摸老虎屁股的事。

    遼被滅後,北方遼國的很多漢人,不願意臣服金國人,紛紛逃往大宋。按宋金雙方的條約,雙方都不得招降納叛,可是宋廷居然就接納了逃回漢地的遺民,這件事讓金國人很惱火。

    如果你腰桿子夠硬,人家也許乾瞪眼,可是你就一隻軟腳蟹,還敢公然違約,挑起事端,實在懷疑當時的權貴們是用屁股想問題!金國內部本來就有強硬派,一直找不到藉口,現在好了,送上門的理由,人家豈能不納?

    這就是宋金交戰的開端!

    目標不清晰,左右搖擺喪失主動權

    戰爭一開始,大宋就一敗塗地。宋徽宗嚇得禪位南逃,宋欽宗在哭哭啼啼中,被大臣們硬架上龍椅,就這幅德行,估計趙匡胤會捶碎棺材板!

    是打還是和?從一開始宋欽宗就左右搖擺,他一邊派出以康王趙構和張邦昌為首的使團,入金營和談,一邊派出姚平仲去劫營。

    這種做法無疑是在激怒金國人,也完全不顧和談使臣的死活。其實宋欽宗原本也沒有關心過使臣的生死,他只關心自己可憐的名譽問題。想打,打不過人家,想和談,又不想落下賣國的罵名。

    於是他就讓張邦昌和談,卻又不給與割讓土地的承諾。想打,又不敢大張旗鼓,氣壯山河地來一場大戰,而是偷偷摸摸像個鼴鼠似的搞小動作。

    結果就是,和談無法進展,戰爭準備又不能充分執行。那個偷營的姚平仲更滑稽,失敗後一口氣跑了幾千裡,到蜀地隱姓埋名避難去了,留下一屁股屎讓別人擦。

    忠臣誤國,不比奸臣誤國危害小

    從後來的結果看,金國人內部分歧很大,根本沒有吞併大宋的計劃,無非是解解氣,從大宋訛詐一筆而已。也就是說,至少大宋還沒有面臨滅國之災,那怎麼就演變成了國破家亡呢?

    忠臣誤國!我這麼說估計會遭到很多憤青的抨擊,沒頭腦的人總喜歡以道德的大帽子壓人。奸臣賣國可恨,可是歷史上也不乏忠臣誤國,更有很多打著忠臣的旗號,謀個人私利。恰恰很多愚蠢的傢伙,被道德制高點迷惑,跟著瞎起鬨,可悲!

    靖康之變其實完全可以避免,既然金國人沒有滅國打算,無非就是貪利,你在無力抵抗的情況下,那就只能割肉唄,先活下來,再勵精圖治嘛!

    偏偏朝中的忠臣們不幹,義憤激昂地堅決要打。實事求是講,大宋的軍事孱弱,絕不是一朝一夕能改變得了的,對金國人根本沒有獲勝的可能性。割肉很疼,承擔罵名更糟心,可是看看後來的結果,金國人佔領開封,中原一帶百姓遭受了多大的損失?遠比和談損失大得多!

    好吧,再退一步,要打就打,即便亡了也能彰顯一下血性。可是,你得做準備啊,拿出打的架勢啊!沒有,除了嘴上喊,基本不作為,白白錯過了和談爭取來的時間。請問這種忠臣有什麼用,除了喊著口號標榜自己而外,對國家和人民可曾有一點幫助?

    黨爭的死結解不開,國家利益成添頭

    更可氣的是,對於戰與和的爭議,已經脫離了對戰局本身的關注,而是轉移到另一個戰場——黨派之爭!

    北宋自王安石變法後,新黨和舊黨之爭,已經演變成惡性腫瘤,在大宋肌體裡擴散開來,無法根除了!只要一方提出意見,另一方就會完全不顧事實地反對,目的根本不在於事件本身,就是為了踩倒對方,自己一方上位。

    靖康之變也是一樣,但凡客觀一點就能發現,其實主戰派和主和派,如果能真正把目光聚焦在事件本身,是可以達成一致的。

    比如,戰,該如何戰,戰的最後結果是什麼?國家能否承受得起?和,該如何和,代價有多大,是否有利於大局?這些問題想清楚了,雙方協調一致,定好基調,該和談就去和談,定好底線,慢慢拉鋸,給戰爭充足的準備時間。和與戰同步進行,一軟一硬,和談能達成以較小代價換取金人退兵更好,如果不能那就戰。

    這麼說的前提條件是沒有黨爭,都把心思放在事件上。當時已經做不到,主戰派指責主和派賣國,主和派指責主戰派破壞和談,打成一鍋粥,國家利益成了他們利益派系之爭的添頭!

    滑稽的京城保衛戰,敗得讓人瞠目結舌

    在這種內亂中抗金,毫無勝機,即便金國人給足了大宋時間。當金國人忍無可忍,第二次兵圍開封時,北宋以一種讓人無語的滑稽,給自己劃上了一個句號。

    金兵眼看就到,宋欽宗才發現,內部為了爭鬥,竟然對城防沒做什麼準備!新上任的“忠臣”,兵部尚書孫傅一拍胸脯,沒問題,我請了一個郭神仙,保開封無虞!

    郭神仙叫郭京,號稱通“六甲神兵”之術,只要7777名士兵,佈下陣勢,由他施法,任他多少金兵,都有來無回!

    宋欽宗被忽悠得大嘴咧到耳根,大批金銀財寶賞賜郭神仙。等到金兵圍城,郭京讓孫傅將軍隊都撤了,以防耽誤他施法,並且開啟城門,由他和7777名臨時招上來的地痞流氓守城即可。

    沒想到金國人不講文明,一點也不吃這一套,直接衝過來,一頓砍瓜切菜,郭京連同神漢們死的死跑的跑,瞬間就把敞開的城門留給了金兵!那時候,徽欽二帝正滿懷信心地,在深宮等待好訊息呢!

    看看,這就是大宋的朝廷,這就是一群喊著口號不辦事的官員,這就是低能的君臣,這就是被黨爭帶進死衚衕的大宋!這樣的政權不亡沒有天理!

  • 4 # 跪射俑

    宋徽宗驕奢淫逸,任用奸佞,宋欽宗倉促即位,懦弱無能,當時朝廷政治腐敗,軍隊腐化不堪,而入侵的金人兵強馬壯,上下一心。

  • 5 # 燕山永固

    宋朝是我國曆史上經濟、文化、教育最繁榮的時代,達到了封建社會的巔峰。著名史學家陳寅恪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但是宋朝的國策卻是“重文輕武”,文官掌握朝廷大權,在經濟文化和教育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國防建設卻是一塌糊塗,雖然武器裝備很好,但是不注重日常訓練,武將的待遇更是偏低,所以軍隊的戰鬥力極差,整個國家就是一個“虛胖子”,這直接導致了在對抗金兵是處於下風。所以“重文輕武”的錯誤國策是宋徽宗、宋欽宗兩位皇帝被俘虜的最根本原因。

    宋徽宗在其皇帝“任內”,重用奸相蔡京、宦官童貫等,弄得朝政日非,天下大亂,各地農民起義此起彼伏,使北宋的政治進入最黑暗、最腐朽的時期。宣和元年(1119年)和宣和二年,先後爆發了宋江、方臘領導的兩次大的農民起義。宋徽宗雖然鎮壓和瓦解了這兩次農民起義,但是國力卻日見衰微,公元1125年金大舉進攻攻宋朝,宋徽宗驚恐萬狀,在身體越來越不好的情況下宣佈退位,長子趙桓在十二月十三日繼位,後廟號欽宗,年號靖康。

    靖康二年1127年宋欽宗和宋微宗本人及后妃、皇子、公主等三千多人被俘虜,另俘虜皇室少女,婦女、宮女、官女、民女等共一萬五千多人,運至大金國土,大部分作妓女。

    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金軍兵臨國都開封城下。宋欽宗欲車駕南逃,被尚書右丞李綱勸阻。李綱在危難時刻主持開封防禦,幾次打退攻城的金軍。陝西的老將种師道率軍入援。宋欽宗又希圖發兵夜劫敵營,僥倖取勝。宋將姚平仲劫營失敗後,宋欽宗慌忙與金人訂立城下之盟,同意割讓太原、中山與河間三鎮。東路金軍退走後,宋欽宗又反悔割地。宋徽宗也回到開封。

    靖康元年1126年十月老將种師道病卒,生前曾出四次關鍵建議:第一次是二月初姚平仲夜劫金營失敗,种師道建議再次出兵劫營,或者每夜發兵幾千人襲擾敵人,可以成功,宋欽宗不用。第二次是完顏斡離不退兵,种師道建議乘金軍半渡之際,發動奇襲,否則必為他日之患,宋欽宗也不用。第三次是太原失守後,种師道急令調兵京城,第四次是臨終遺奏,建議皇帝退守關中,眾臣建議良臣李綱、宗澤代守開封,宋欽宗不用。在北宋立國一百六十年,養成一種濃重的重文輕武風氣,一時國中無大將可用。此時的宋朝內部由宋徽宗重用高俅,童貫,宋江,方臘之亂後,被宋欽宗換掉一批舊朝,朝中緊急缺員的情況下,面臨金軍的進攻。失去种師道無疑讓宋欽宗更無助。

    十一月宋欽宗讓宋徽宗勸說九弟康王割地太原、中山與河間出使金國,同時又派耿南仲和聶昌出使,割讓河北與河東。康王與金軍反方向行至河北的相州,與知州汪伯彥歌舞昇平。同終日巡城的宋太宗的六世孫通判趙不試形成鮮明對比。後至磁州宗澤守地,宗澤勸其利用身份號召周圍五州兵力出師真定。圍魏救趙,分散金軍進攻開封注意力。康王不願出兵,只求自身安全,回到相州整日花天酒地。奉命割讓河北的耿南仲被衛州(今河南汲縣)人驅逐,也來到相州,與耿延禧父子團聚,而另一奉命割讓河東的聶昌卻被當地人殺死。至此割地計劃無一成功。

    十一月二十五日金朝東路軍完顏斡離不率十萬屯兵城東北,十一月二十七日開始攻擊,由於救援太原,用兵河北河東,共出兵30幾萬,而後种師道臨死前曾招二十六萬八千人,死後被議和派唐恪和耿南仲以財力不支為名撤銷,現正規軍僅七萬加上衝破阻截來援的南道總管張叔夜臨時率兵一萬三千人再加上臨時徵調的開封附近保甲(民兵),在市井招兵,最後拼湊了十七萬人。

    時監察御史張所的上奏。一、彈劾唐恪誤國無能;二、說王宗濋自恃驕貴,不知軍事;三、建議召李綱回京,委以重任;四、舉薦諳熟兵機的正七品武功大夫吳革,提議破格用人,以吳革出任殿前都指揮使、兼守禦副使;五、強調絕不能放棄河北與河東,應當下詔收回割地的命令,號召兩河民眾組織義兵,抵抗金兵。宋欽宗御筆:唐恪罷少宰,改太宰。李綱復資政殿大學士、領開封府事,速回京師。仍重用王宗濋,吳革當量才而用。

    宋欽宗召見金使,金使要求國相和皇帝親臨敝寨和談,宋欽宗不願親往,後改要求相前去議,太上皇,皇子,越王與鄆王為質,可退兵,候河北、河東兩路割地了畢,即送太上皇等歸城。宋欽宗亦不與。在攻城戰期間宋欽宗曾兩次上守城勞軍,期望振奮軍心。內殿對是死戰還是議和,眾說云云,宋欽宗也猶豫不絕。

    閏十一月二十四日郭京率其新徵六甲神兵代替守城軍,一開始後被大敗,郭京扔下宣化門隻身逃跑。攻城金兵衝進並佔領宣化門,利用城樓設施對內,與城中軍民展開以此門為戰略的戰鬥,死傷無數百姓。秦元、王宗濋 與劉延慶三軍數萬之眾出逃,此時宋欽宗仍以來神兵大勝,後得知城破,悲痛不已。閏十一月二十六日景王和李若水出使議和,金軍要求河東河北河中割讓,並交付犒軍金銀。第二日宋欽宗親自出使達成協議。十二月一日宋欽宗正式在城外上降表。一百萬錠和銀五百萬錠的犒軍費。被誘降至金帳,廢宋,至此北宋亡國。

    二月七日王時雍、徐秉哲和範瓊將宋徽宗和皇族、后妃等三千多人,或者乘轎,或者乘牛車,或者徒步,陸續押送到金營。至十一日被金軍將帥選取女子達一萬五千六百多人,皇室女多被瓜分,運至大金國土,大部分作妓女。

    宋徽宗、欽宗被金人虜後,徽宗寫下《在北題壁》:

    徹夜西風撼破扉,蕭條孤館一燈微。

    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斷天無南雁飛。

    二帝被劫持到北方後,先被關押在五國城。因為受不了金人的折磨,一日宋徽宗將衣服剪成條,結成繩準備懸樑自盡,被欽宗抱下來,父子倆抱頭痛哭。後金人又將二帝移往均州,此時宋徽宗已病得很厲害,不久就死在土炕上了,欽宗發現時,屍體都僵硬了。宋徽宗的屍體被架到一個石坑上焚燒,燒到半焦爛時,用水澆滅火,將屍體扔到坑中。據說,這樣做可以使坑裡的水做燈油。宋欽宗悲傷至極,也要跳入坑中,但被人拉住,說活人跳入坑中後坑中的水就不能做燈油用了,所以,不準欽宗跳入坑中。宋徽宗死時五十四歲。徽宗死後,宋欽宗繼續遭受折磨,最後也慘死在北方。

    靖康恥無疑是漢民族歷史上的一場大劫,也給當時的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更是大宋這個王朝的百年國恥!而這場大劫所產生的根源更是後人必須深刻總結的重大教訓,這個國恥宋王朝用了百年才終得洗雪。

    後來以民族英雄岳飛為代表的仁人志士歷經百年才得以雪恥,岳飛以一首《滿江紅》一直激勵著後人不忘國恥: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 6 # 北斗星3557

    謝謝,平臺,簡單的說兩句,宋徽宗,宋欽宗,背北國,被完顏,金兀珠,抓走,是宋朝奸臣,張邦昌,現出,城門,金兵入城,抓走了二聖,這是在我國古代歷史上,兩位皇上被抓走,北宋從此滅亡,在歷史的長河中,是很少見的,宋徽宗,重用奸臣,不重用,忠臣,奸臣,蔡京,高俅,害死了梁山義士,是朝中沒有能人,是他罪有應得,得這樣的下場,如果有,忠臣義士,頑強抵抗,金兵,不會攻破,東京汴梁,這就是歷史,這個悲劇吧!

  • 7 # 散仙說史

    佶(1082年6月7日-1135年6月4日),號宣和主人,宋朝第八位皇帝。趙桓(1100年5月23日―1156年6月29日),即宋欽宗(1126年—1127年在位),宋朝第九位皇帝,兩人屬於父子關係。

    1、由於宋朝蔡京腐敗,權傾朝野,貪官汙吏橫行,所以在靖康元年(1126年)閏十一月底,金兵再次南下。十二月十五日,東京之戰失利,金軍攻破汴京,金帝廢宋徽宗與子欽宗趙桓為庶人。此後宋微宗便帶著部分皇室財寶與藏書字畫前往北方,不料圖中遇到金兵攔截,財寶藏書被搶掠一空,宋微宗也成為了金人的俘虜。這就是有名的靖康之恥。

    2、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金國在消滅了遼國之後,分兵兩路南下進攻宋朝,直逼宋朝國都開封。宋欽宗怕開封守不住於是就派李綱守衛開封,但是後來還是戰敗了,宋欽宗,宋微宗都成為了俘虜,後來被金人逼迫退位。

    3、宋朝的腐敗和滿朝的佞臣才造成了國家衰亡的情況,宋微宗與宋欽宗實屬無能昏君。

  • 8 # 文鸞竹

    北宋末年宋徽宗推崇道教,痴迷於煉丹和結交江湖術士,一心想“飛昇成仙”,不理國事,傳位給兒子欽宗。金兵南下攻打到東京汴梁時,正值冬天,汴京城牆堅固,金兵無法攻破,守城的宋兵南方人居多怕冷,只得輪換上崗。而金兵生在東北,自然習慣於寒冷天氣,於是不斷攻城。宋欽宗非常愁悶、就召集文武大臣商討退敵良策。這時兵部尚書對宋欽宗說,禁軍中有個叫郭京的人,精通神道,能呼風喚雨、召天地神兵,可破金兵。宋欽宗大喜,把郭京找來,封為大將軍,按照他的要求,在開封府和軍中招募7717名處男,為“六甲神兵”,郭京每日吃喝玩樂,就是不出兵,而金兵破城一天比一天猛,宋欽宗就逼著郭京出戰。他沒辦法,就穿上六甲神兵皂衣,唸唸有詞,這七千多童男臉上塗抹墨綠色,穿黃披紅掛綵披頭散髮,大開城門從護城河列隊出來,金兵本在北方,山貓野獸見多了,鐵騎馬隊揮刀衝殺,結果這神兵天將根本不堪一擊,哭爹喊娘四處逃竄,郭京率領殘餘的“六甲神兵”逃得無影無蹤。守衛計程車兵根本沒有想到結果會這樣,沒有絲毫防備,被金兵乘勢攻上城樓。此時宋徽宗在宮中沒有逃跑,一心一意還在煉丹,相信神仙會來救他,金兵抓他時還在夢裡,就這樣和宋欽宗成了金兵的俘虜,北宋王朝就此滅亡了。

  • 9 # 劍指歷史

    宋徽宗和宋欽宗應了兩句話。第一不作死就不會死,第二不是不報時辰未到。首先這兩人感覺良好,親赴金營談判,結果被扣做人質。是不是作死。第二從《水滸傳》裡可見當時皇帝的昏暗和權臣的專橫。皇上來個大撒把,所有事都交給四奸處理。最後二帝被俘虜到北國城受罪,也是罪有應得。從這件事看孫權拒絕曹操誘降是多麼正確,大臣可以繼續當大臣,領導者可就懸了。所以曹操感嘆,生子當如孫仲謀。當然靖康恥時,二帝早沒有當年宋太祖,宋太宗的血性了,都變成文藝青年了,而兀朮繼承了完顏阿骨打的狼性,不可同日而語了。

  • 10 # 愛歷史的大小姐

    靖康之恥中兩帝被擄之前,金國大軍兩次攻打汴京城,是欽宗、徽宗一連串的失誤操作導致兵敗並且不得不送上門被俘。

    第一次汴京保衛戰前夕,宋、金聯兵打跑雄踞燕雲十六州的遼國,按照盟約,宋朝拿回原本被遼國佔據的幽燕之地,宋徽宗派童貫為宣撫使處理北境事務。然後,金國的完顏宗望、完顏宗翰率兩路大軍南下攻打宋朝,此時位於北境防線太原重鎮的童貫因為害怕金國大軍,私自從北境防線戰場逃回汴京,另一邊,同樣屬於北境防線的鎮守幽燕地區的郭藥師投降金國,所以北境防線幾乎崩潰,完顏宗翰一路金兵圍困太原城,另一邊,完顏宗望率領的另一路金國大軍長驅直入中原地區,直催黃河沿岸。這時候,宋朝派出去鎮守黃河防線的宋兵因為指揮不當,無法抵住金兵渡河,所以,完顏宗望的大軍團團包圍汴京城。但因為這次,宋朝尚有李綱主持汴京的保衛工作,而且,後來等到了种師道、姚平仲率領的大宋西軍(幾乎是宋朝最能打的軍隊)勤王救援汴京,所以完顏宗望無法攻城成功,勢單力薄之下只能答應宋欽宗提出的議和條件然後撤兵。

    但到了導致兩帝被擄的第二次汴京保衛戰,宋欽宗因為害怕李綱奪權而罷免李綱,並且打壓种師道,种師道最後沒完成保衛汴京城的使命便鬱鬱而終。這時候太原一路的北境防線已經完全崩潰,完顏宗望、完顏宗翰兩路大軍合圍汴京(所以,第二次汴京保衛戰中金軍是兩路大軍都線上,兵力比第一次的時候多了不止一倍),汴京城外幾乎被圍得水洩不通,金軍還堵住了潼關以西的宋朝西軍救援汴京的路線,這時候的汴京已經是一座孤城了,更致命的是,因為糧草供給不足,在二次汴京保衛戰開打之前,欽宗已經解散了各地趕來汴京勤王的軍隊,所以這時候汴京城內守軍大幅減少,宋、金兩軍勢力相差懸殊。而且,宋朝在汴京城周圍以及幽州、太原、大名府一帶的守軍幾乎被金國大軍殲滅或對金國投降(金兵是騎兵為主,宋兵是步兵為主,在中原大地的平原作戰,沒有天險保護的話,步兵對騎兵沒有優勢,而且,當時金兵的戰力是非常強勁,流傳著金兵不過萬,過萬則無敵的說法)。欽宗甚至寄望用術士郭京作法布六甲神兵陣守城,但這群術士士兵團被金國騎兵一擊即潰。後來,因為天氣嚴寒,宋軍軍心渙散,三萬禁衛軍逃亡了一大半,欽宗也束手無策。

    所以,在第二次汴京保衛戰中,汴京城被圍多日後已經是彈盡糧絕,金軍破城而入只是時間問題。金軍攻下開封外城後佔領外城四壁,不斷佯攻恫嚇,假惺惺地宣佈議和退兵。金國索要金一千萬錠,銀二千萬錠,帛一千萬匹才接受議和,否則揚言要縱兵入城搶劫,欽宗只能急忙派人金營求和,而完顏宗翰、完顏宗望則要求太上皇趙佶(宋徽宗)親自來,徽宗沒有膽量前往,欽宗是在無可奈何下親自前往金營商談議和的。當然,後來第二次去金軍營寨,金軍直接就把欽宗囚禁起來,並以欽宗作為人質,要挾宋朝官員搜刮更多財物給金國,最後更勒索要宋徽宗親自來金營談判。徽宗去了以後,就是靖康之恥的故事了。。。。。。。

    所以,重點在於徽宗、欽宗不是自己自願送上門,而是人家金國大軍兵臨城下,汴京城外無援軍,內無良將,守衛汴京的禁軍逃跑、戰死的超過大半,汴京城內更是彈盡糧絕,徽宗、欽宗已經無處可逃!如果,徽宗、欽宗不到金營談判,可能金國就直接破城而入,然後就對汴京實行三光政策了。徽宗、欽宗選擇去金營談判議和,更可能是在無可奈何之下幻想金國會接受議和而退兵,但就算徽宗、欽宗沒有對金國能議和的幻想,他們也幾乎沒有別的選擇了,金軍還是可以直接攻破汴京城後入城抓捕或者殺死徽宗、欽宗。

    有些人可能會猜測徽宗、欽宗不可以逃出汴京城嗎?我想到的是,徽宗、欽宗本身應該沒有學過武功,也沒有帶兵打仗的經驗,和宋太祖、宋太宗這類在戰火中鍛鍊成長出來的帝皇很不一樣啊,徽宗、欽宗看到這種戰亂的情景內心裡很難提起勇氣拼死出逃,就算他們真的拼死逃出了都城,城外方圓百里駐紮著十幾萬的金軍啊,怎樣安全突出重圍呢?他們沒有項羽被困垓下時突圍的勇氣,更沒有項羽帶兵衝殺奔走的能力啊!而且,北宋當時大勢已去,很多城池已經淪陷,甚至後來的康王趙構跑到南方建南宋初期都被軍隊譁變、亂民起義和金國追擊搞得差點小命不保,哪怕當時徽宗、欽宗能突出重圍,難保自己不會被身邊的部將、士兵受金國的重金誘惑而出賣啊,甚至連遇上的山賊、亂民之類的都可能有危險,畢竟歷史上主公忙命逃出敵人圍城後被身邊部下、親屬出賣的例子還是很多的,例如黃巢。。。。。。

  • 11 # 今古大觀

    宋徽宗和宋欽宗身為皇帝,輕易被金人抓走,這個應該怪不得別人。俗話說自作孽不可活。

    宋徽宗重用奸佞,把一個富庶的國家,敗壞得民不聊生,朝政腐敗不堪,平時不修武備,金人南侵,徽宗不想著怎樣拒敵,首先想到的是怎樣方便逃跑,把皇位草草傳給了兒子趙桓,是為欽宗。

    宋欽宗也比他的父親強不多少,國難當頭身為一國少主,明知老子無能,自己也不願承擔救國重擔。做為社稷之主,哭哭啼啼被臣子們硬逼上皇位。無異於趕鴨子上架!

    金人初圍開封,由於欽宗能用李綱、种師道,加上勤王之師兵精將廣,金人孤軍深入,失望而歸。

    在金人撤離宋境之時,种師道、李綱都提議乘機擊之,使金人喪失精銳,以免再犯宋境之禍。由於欽宗沒有主見,加上奸佞阻礙,宋朝錯失給金人致命一擊的良擊。因此事名將种師道被氣病致死,主戰的李綱也被欽宗給調離京師。

    第一次東京被圍之後,欽宗不能痛定思痛,閉著眼想想金人為何敢如此囂張。欽宗依然讓奸佞圍繞身邊,依然不分好壞地輕視武將,無異於自費武功,自掘墳墓。

    金人看宋朝皇帝和投降派為自己清理了滅宋的障礙,不請自來。金人第二次圍困東京,奸佞怕得罪金人,不準就近宋軍勤王,北宋名將張叔夜違命帶領兩個兒子,組織了一萬多人去和金人對抗。被圍困的君臣,在危急關頭,把希望寄託在妖人郭京的六甲神兵身上。荒唐的徽欽二帝,使荒唐的誤國奸佞得勢,釀成千古悲劇,一點不值得奇怪,徽欽受辱真是自做自受,苦得是當時的軍民。

    據說欽宗被俘之時,是捶胸頓足、痛哭流涕,後悔沒聽种師道和李綱的話。可惜世上沒有賣後悔藥的。

  • 12 # 百態看臺

    徽宗與欽宗被抓走,顯然是戰敗了,處置權就歸別人了;如同三國時劉禪、孫皓,隋朝時陳叔寶被“請走”一樣。

    至於說這麼容易,我覺得凡是戰爭沒有容易的,特別是這種滅國般戰爭,不是三兩個人的事,要有大的消耗,要有戰死之人。

    首先北宋的失敗,和它本身的重文(人)輕武(將)應該有很大的關係 。從戰亂中走出的趙匡胤太知道兵權的重要性了,所以自他開始到趙光義兩朝進行了很大的改革。對武將的種種限制看似對江山的穩定有很大的作用,但這僅僅是對內部叛亂上起了遏制,對國防卻是一大缺陷。

    其次徽、欽二帝本身的問題;哲宗無子,病死後傳位給了徽宗,估計趙佶壓根沒想過做皇帝。他性格輕佻浪蕩,喜歡的是書法、繪畫、奇花異石等,並無治國之方。加上朝裡所用非人,宋朝到徽宗也100多年了。封建王朝走到這個時候多是關鍵的時候,該出的問題也會逐漸顯現出來,要麼出一位勵精圖治的君王實現中興,要麼苟延殘喘,要麼一旦大的外敵入侵或暴亂也就玩完了。北宋的制度下,摧毀朝廷的大暴亂倒是沒來,小起義不算。但外敵來了,國防脆弱的北宋就不行了。至於危機來後接棒的欽宗,算是小鬧劇而已。金兵大舉入侵時,徽宗一看不行,算了,小子你背鍋吧。

    生性懦弱的趙桓顯然背不起這個鍋,實力不允許。而金戰勝後,並無接管宋的意思,於是帶走徽、欽二帝回自己的大本營

  • 13 # 小義老師扯歷史

    北宋禁軍基本沒有戰鬥力,常年軍備廢弛,吃空餉嚴重,與金兵一觸即潰。另外,宋徽宗沒有死守都城以待援軍的勇氣,竟然禪位給兒子宋欽宗,結果父子倆成了金人的俘虜,成了亡國之君,受盡屈辱,貽笑千古。

  • 14 # 有思想的蘆葦

    1.北宋開國便實行文人掌兵的國策,後又用更戍法,兵將不能合一,戰鬥力太差,遇上虎狼之師的金兵更是一潰千里。

    2.北宋定都汴京,屬於四戰之地,只是北依黃河,無其他天險可守,軍事上講戰略防禦縱深不夠,金兵一打就打到京師。

    3.皇帝昏聵,奸臣當道,李綱、种師道主戰派被吳敏、唐恪、耿南忠等主降派鬥敗,沒有趁第一次東京保衛戰金兵北撤後發動追擊進攻,也沒有加強京師的佈防。

    4.最精銳的宋朝軍隊西軍被金將完顏婁室封鎖在潼關以西。

    5.京師內從皇帝到大臣崇信妖人郭京的六甲神兵,愚昧到無話可說,自作孽不可活。

    6.北宋這套重文輕武的體制培養不出將才帥才,國家的目光很短淺,國防大事不可一日鬆懈的道理沒人理會。

  • 15 # 中國鏟史官

    靖康之恥是在北宋末年發生的,在歷史上十分有名,我們都知道宋朝是因為趙匡胤在經歷很多磨難之後建立的,他深深地明白與民同心的重要性,但是他的朝代存在了一百六十多年就滅亡了,朝代滅亡後,他的妃嬪公主都被敵軍俘獲,遭遇悲慘,被敵人肆意玩弄,有很多人都是因為不堪屈辱,選擇死亡。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但這個故事並沒有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中,而是一次一次又一次的被提及,城池被敵人攻破,君王自身難保,那些弱不禁風的女子更難以逃掉,被俘獲的她們,不得不忍受被敵軍肆意玩弄的屈辱,有很多公主等都受不了如此折磨自盡而死。

    敵人對他們提出各種各樣奇怪的要求,甚至要求他們穿不能遮擋身體的衣服為他們歌舞,這種屈辱連普通老百姓都難以忍受,更何況是養尊處優的皇宮貴族,有些人即使忍受了如此大的屈辱,也沒有得到生存的機會,敵人壓根就不給他們生存的機會,為了讓自己開心,他們想盡一切辦法,不擇手段對這些妃嬪女子進行羞辱,他們根本就不管,到底他們做的對?這些人意味著什麼。

    在我看來,宋朝的滅亡也有一定的必然性,回來後的君王雖主動參與戰爭,但是卻一求和為目的而不是想著用武力將敵人驅逐出去,如此做法,必然不能給予敵人威信,相反而是被更多的看不起,一位求和換來的結果只能是不斷地被壓迫,不斷地被剝削,不斷的被壓榨,並最終造成了滅亡的結果。

    (靖康恥,猶未雪,盡忘卻。咫尺百年,揚州十日猶如當年,民不奮起,跪而為奴。二百五十載,金陵一月盡白骨。)

  • 16 # 樹精之力

    一由宋朝當時社會氣氛"重文輕武"造成

    由於宋大祖看到唐末到五代武將掌權的危害,就實行了文官為主的統治方式。最明顯的標誌就是“杯酒釋兵權”。結果宋朝就沒有能帶兵打仗的人才。由於宋採取將帶兵不超過1年就得調離的方針,所以造成“兵不識將,將不識兵”的情況。所以宋朝後來的基本國策"重文輕武″。文官當權對經濟,文化教育都得突飛猛進的發展。但是由於不重視武將,導致許多精英人才流失。等外族入侵時才發現朝中無能將可用,無強兵可使。

    (趙佶宋徽宗)

    宋徽宗對整個局勢的判斷失誤

    宋徽宗末期,金軍提出跟大宋一起圍攻大遼國,並許諾將大遼的燕雲十六州歸還大宋。這時候,宋徽宗沒有意識到此時局勢的微妙,大遼的存在是正好能夠牽制住金國的強大力量,而被當前的蠅頭小利所誘惑。結果不僅幫著金國將大遼消滅,還將自己的武裝力量暴露無遺。原來大宋軍積弱如此,那金國又怎能不將他當成一頓美食?就開始對宋朝進攻。金國攻打宋朝,共有兩次,都是以完顏宗望和完顏宗翰為統帥。第一次攻宋,僅有完顏宗望所部的人馬抵達了開封城下,完顏宗翰所部被阻截在太原,一直無法得到深入。而且當時開封以李綱為守將,同時又令种師道所部從西北迴援。完顏宗望見無法取得戰果,只好率軍回撤。

    (完顏宗望劇照)

    第二年,完顏宗望和完顏宗翰一起攻到了開封城下,此時种師道已死,而李綱也被主和派打壓,貶了官職。因此鎮守開封的兵力已大不如前。宋欽宗又相信妖人郭京的鬼話,妄圖以所謂的“六甲神兵”退敵,以致被金國軍隊攻破了開封的外城。

    在攻破開封外城之後,金國軍隊並沒有急著進攻,而是以議和的名義,將宋欽宗騙到了金國軍營裡,逼他寫下了降書稱臣。此後,金國又要求宋朝金一千萬錠,銀二千萬錠,帛一千萬匹為條件,作戰停戰的補償。軟弱的宋欽宗迫不得已答應了他們的要求,但是他籌集不到那麼多錢,只好用京城婦女作為抵押。但儘管如此,宋欽宗還是無法湊齊金國要求的數目,只好再以皇族的女性來抵押,但依然無法滿足金人。因此金人俘虜了宋徽宗和宋欽宗之後,帶著上萬名宋朝的皇族女性和平民婦女北歸,城中公私積蓄略為一空。史稱靖康之恥

  • 17 # 實秋

    好簡單皇帝白痴弱智,就像九一八事變鬼子一萬多人,七七事變鬼子兩萬人,蔣總統有二百多萬德式精銳軍隊。跟欽宗徽宗區別大麼?為了自私和獨裁造成中華民族五千年最大的恥辱。

  • 18 # 歷史課課代表

    靖康二年,金軍揮師南下,直取北宋首都東京,宋徽宗見勢危,立宋欽宗為太子後,北上與金人談判,不料被俘,然而兒子宋欽宗也相繼被俘,史稱靖康之恥,靖康之變導致北宋的滅亡。

    在靖康之恥中,北宋不僅被金人打的體無完膚,徽宗與欽宗二帝為何會被金人輕而易舉的抓走呢?

    一、宋朝重文輕武

    古代很多王朝都很注重軍力,為抵禦外敵入侵,甚至改朝換代。可是宋朝卻不是這樣,宋朝重文抑武,朝堂上也是文官有話語權,武將們沉默寡言,無論武將們有多少戰功,在面對文官的時候都要輸一大截,在這樣的體制下,讓宋朝的軍事實力一日不如一日。當軍隊不夠強悍的時候,就容易給外敵留下把柄,金人很容易就將宋朝的軍隊攻破,而宋徽宗和宋欽宗也因為無法受到強大的軍隊的保護,只能被金人擄走。

    2、宋朝富裕但政治失敗

    不能否認的是,宋朝當時的經濟實力很強大,這也是宋朝不重視軍事的原因之一,宋徽宗一味的貪圖享樂,在宋朝經濟發展強盛之時,不僅讓很多外敵都有了入侵的想法,也讓宋朝開始慢慢鬆懈。宋朝的國君當時忽視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個道理,都沉醉在富裕繁榮的景象裡面不能自拔,以至於在面對金人的打擊時,才忽然如夢初醒,原來宋朝這麼弱不禁風。宋朝的富裕繁榮吸引了蒙古以及金人的目光,他們都希望在宋朝拿走一塊肥肉,而宋朝當時在面對這些外敵的時候,並沒有合適的對策,在面對危難時早已亂作一團,所以皇帝也不能自保。

    因此,靖康之恥的發生並非意外,而是宋朝長期積累的隱憂一時爆發所產生的結果,在這樣的情況下,宋徽宗和宋欽宗也無能為力,只能任人宰割,所以今人要吸取宋朝的經驗,牢記,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 19 # 謝金澎

    北宋富庶,卻因為開國皇帝趙匡胤是被下屬黃袍加身發動陳橋兵變推上皇帝位置的原因,始終心裡有陰影,擔心同樣的事情會在自己子孫身上重演。

    所以立國後,不但杯酒釋兵權解除了那幫為自己出生入死的老兄弟們的兵權,並立下重文抑武的規制,從從制度上杜絕武將的權力,防止以兵奪權。

    如此一來,重文輕武蔚為成風,宋朝從皇帝到重臣,都寫得一首好字,吟得一世風月。軍隊的訓練和建設就比較鬆弛,以致於遼、金屢屢犯宋,卻從不思改變強軍,苟且度日。這也是古代封建王朝習慣於尊奉祖宗成法、不思與時俱進的結果。

    當金兵一路掠殺而來,兵鋒直指東都汴梁時,宋朝根本無力抵抗。原本宋欽宗響應一些膽小大臣的建議,準備南逃時,主戰派以李綱為代表表示堅決反對,並主張竭力死戰,堅守待援。

    不能說主戰派是錯的,作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確實需要一些氣節,但是這種氣節也應該建立在以實力事實為基礎的判斷上。於是京師上下,無人暫避鋒芒南逃,準備跟金人決一死戰。

    戰爭這個東西光有意志是不夠的,不但需要實力支撐,也需要認真準備。結果是一群書呆子完全漠視實力差距也沒有做萬全準備就要對抗金國的虎狼之師。結果都知道了,金軍勢如破竹,一路打到了汴梁城下,兵困京都。

    這下滿朝文武加上皇帝都慌了神,你既然決心要打,那就準備城破身死,以身殉國唄,但是那些文武大臣和皇帝又怕死,患得患失,要去跟金人談判。談判就好好談,反正城還沒有破,還有一定的談判資格。就在兩國開始談判時,以李綱為代表的主戰派又偷襲金軍,就在這上下不一致的亂哄哄中,金軍一怒攻城,並且認為宋人使詐,實在可恨,激起了金軍同仇敵愾,發誓破城。

    一方是群情激昂、萬眾一心,挾大勝之威;一方是驚弓之鳥,各自為政,大軍壓境之惶恐不安。

    這仗還用打?果然,金人輕鬆破城,滿朝皇親國戚,文武大臣,豪強富戶包括徽欽二帝在內,都被甕中捉鱉,成了金人墊板上的肉,想怎麼切就怎麼切。到是李綱、趙構僥倖跑了。趙構跑是跑了,渡過黃河,一路跑到江南去了,路上直接嚇成了陽痿,後半生也就是練字作畫喝酒看風景,愣是沒有生下一個接班人。也沒敢違背金人半分意旨,老老實實的給金人做了一代兒皇帝。

    這個時候,還有什麼選擇的餘地?乖乖放下帝王之尊,天朝上國的傲慢,跪下保命。眼睜睜的看著妻女成為金人的洩慾工具,也一聲不敢吭。北宋王朝的滿朝文武,節烈之臣太少,盡都是忍辱偷生之輩,被金人像趕牲口一樣趕去北狩了。到是南宋小朝廷,國破之日,還有文天祥、陸秀夫之輩,寧願十萬人跳海,也不願意給蒙古人當豬狗。

  • 20 # 四川達州人

    本來不會如此。

    1120年海上之盟後,北宋準備配合金國進攻幽雲,結果1122年被已經腐朽的遼軍擊敗,損失15萬。後面,大獲全勝的金國勒索北宋錢財,留給一些空城,腐朽的北宋被徹底暴露在金國面前。

    1123年7月,相對主張對北宋友好的金國太祖完顏阿骨打去世,太宗完顏晟繼位後就準備進攻北宋。但此時,北宋內部正是太子與蔡京等人爭奪權力,異常混亂。

    1125年10月,女真首次南下,在腐朽的北宋軍隊面前勢如破竹。宋徽宗退位,宋欽宗掌握政權但依舊被新黨所包圍,雖然李綱守備京城逼退女真,但隨後就被驅逐。女真二次南下的時候,北宋被折騰光了,200萬居民都沒有誰願意為國家拿起刀。怎能不失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誰能通俗易懂地解釋下土木堡之變的前因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