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新銳歷史

    說到宋徽宗與宋欽宗身為皇帝為什麼被金人抓走,其實也就是問的為什麼會發生靖康之難,我們先看下什麼是靖康之難:

    “靖康二年,金軍攻破東京,俘虜宋徽宗,宋欽宗二帝,以及大量的趙氏宗親,皇親國戚,後宮嬪妃,貴婦和朝臣三千多人,押往北國。東京城內積蓄為之一空,北宋因此滅亡。”

    民族英雄岳飛寫過一首《滿江紅》,更是刺痛著當時每個宋人的心,其中的“靖康恥“就指的是靖康之難。

    那麼誰該為宋徽宗與宋欽宗被金人抓走這一漢族歷史上最為屈辱事件負責呢?

    回答了這個問題,我們也就知道了他們為什麼這麼容易被金人抓走了。

    一、 開國皇帝趙匡胤。

    趙匡胤“黃袍加身”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就是在後周政權只剩孤兒寡母的情況下,他利用帶兵出征的機會,在軍營中成為了皇帝。

    現在問題來了,既然趙匡胤是利用軍權奪取政權的,那他在當皇帝之後,會怎樣對待軍權呢?答案當然是抑制軍權,這才有了“杯酒釋兵權”的事件。

    不過,“杯酒釋兵權”只是讓當時那些已經掌握兵權的人交出兵權,而為了徹底禁絕武將篡位的事情發生,北宋就制定了一整套抑制武將的措施。比如,皇帝畫陣圖、派監軍等等。

    總之,就是對武將的權力進行最大可能的限制。

    武將在被限制權力的同時,其政治地位也被嚴重的貶低。在當時的朝廷中,有主見,會打仗,敢打仗的將領,都會被文官集團排擠。

    所以,北宋大多數做到樞密使的武將,都是低調、不張揚,甚至唯唯諾諾型的。比如,曹彬、王德用等等。

    這就造成了一個結果,就是中樞系統沒有懂軍事的人。這一點在北宋中期就已經突顯出來了,比如在“澶淵之盟”前夕。

    面對遼國的軍隊,在還未開戰的情況下,大部分官員的第一反應居然是遷都。當時,如果沒有名相寇準的主戰,北宋可能早就滅亡了。

    二、 宋神宗時期的宰相王安石

    許多人認為王安石也有責任,在宋神宗時期,荊國公王安石主持了變法,歷史上稱此次變法為王安石變法,也叫熙寧變法。

    此次變法由於諸多原因失敗了,但是變法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失敗帶來了兩個更加嚴重的後果,而這兩個後果對靖康之變的發生有著很大的推力。

    一是變法的失敗的影響,王安石變法失敗之後,受到了以歐陽修為首的許多人的攻擊,從王安石之後,便無人再敢談及變法,所以宋朝也註定悲劇。

    二是變法失敗造成的黨爭,北宋的黨爭就是開始於王安石變法,當真正有事的時候,朝堂之上各派都在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吵架爭鬥,受傷的只會是百姓和國家。

    三、宋欽宗和宋徽宗。

    如果皇帝是軟蛋的話,那麼這個國家就真的沒有任何希望了,更何況是兩個軟蛋。

    北宋元符三年,宋哲宗突然病死,因為哲宗無子,太后與朝臣們商議策立哲宗之弟,也就是端王趙佶。

    這位趙佶就是大名鼎鼎的宋徽宗,也是實際導致北宋王朝滅亡的罪魁禍首。

    他是古代帝王中少有的藝術天才,但卻是個徹頭徹尾的昏君,此人喜好聲色犬馬,任人唯親,卻不會治國。”

    他在位時大興土木,寵幸蔡京、童貫、王黼等奸臣,使得朝綱腐敗,軍隊的貪汙日益嚴重,宋軍幾不能戰。

    可以說,宋神宗、哲宗時期積累的國力在徽宗時代徹底消耗殆盡,讓北宋滑向滅亡的深淵。

    宣和二年,宋朝與新興的金國締結“海上之盟”,兩國約定夾擊遼國,結為兄弟之邦。

    認為天下太平的宋徽宗,突發奇想地要“開疆拓土”,完成太祖、太宗皇帝收回幽雲十六州的遺願。

    他不顧天下承平日久、宋軍幾不能戰的現狀,命令宦官童貫率領宋軍北上進攻幽州,配合金國滅遼。

    宋廷原以為可以輕易奪取燕雲十六州,可是沒料到遼軍畢竟是遊牧騎兵,他們抵不住金兵的進攻,卻不懼怕與腐朽不堪的宋軍作戰。

    遼國名將耶律大石等人在幽州將主動出擊的宋軍打得潰退千里,宋徽宗兩次攻遼,均遭到大敗,損失數十萬人馬,河北地區囤積的糧草輜重消耗一空。

    與宋軍一敗塗地的慘狀相比,金國人的攻勢卻相當凌厲,短短10年內,金軍連下遼國五京,追殺遼國天祚帝耶律延禧。

    號稱控甲40萬的遼帝國被女真金國摧毀,同時,金國也將宋朝外強中乾、強幹弱枝的本質看得明明白白。

    1125年,也就是金軍滅遼的同一年,金國集結主力分兩路南下,攻拔西北重鎮太原,以迅猛之勢橫掃黃河以北,斬殺北宋的西軍名將种師中。

    十多萬駐守在黃河以南的宋軍早已沒有鬥志,逃之夭夭。宋軍放棄黃河天險,使得不善於水戰的金軍輕易渡過黃河,兩圍宋都汴京。

    危機時刻,宋徽宗再次顯示出了懦弱的一面,傳位給太子趙桓,趙桓就是北宋的亡國之君宋欽宗。

    駭人聽聞的是,在1127年金軍第二次圍攻汴京時,無恥地向宋欽宗索要城內少女一千五百人充當軍妓。

    那懦弱的宋欽宗不敢怠慢,派出爪牙在民間四處搜刮少女,由於沒有按期湊夠數量,宋欽宗屈辱地挑選了自己的妃嬪去抵數。

    當時北宋的吏部尚書王時雍掠奪民間婦女最為賣力,民間罵他是“金人外公”,開封(汴京)府尹徐秉哲也不甘落後,把40多歲的中年婦女也拿去充數。

    金軍破城後,俘虜了宋徽宗、宋欽宗父子及大量趙氏皇族、後宮妃嬪與貴卿、朝臣三千多人,並將汴京城中金銀珠玉、財貨書畫搶奪一空。

    金國人逼迫徽、欽二帝脫下龍袍,向金太宗下跪,隨行的吏部尚書李若水死死地抱著宋欽宗,不讓他脫去帝服,哭喊著“大宋天子不跪蠻夷”。

    雖然宋徽宗的第九子趙構在淮河以南建立了半壁江山的南宋,但落難的宋徽宗、宋欽宗父子卻被押解到寒冷的黑龍江地區,並被折磨死在那裡。

    四、投降派。

    這個鍋本身也想歸結到宋太祖身上,但這樣就變相隱瞞了北宋朝中那些投降派的罪惡。

    宋太祖提倡“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簡單的就是說重文而輕武,這也是北宋軍事實力弱的根本因素。

    重視士大夫的直接結果就是,朝中投降派必然會佔據主流,他們沒到過前線也沒有經歷過戰爭。

    而他們就算是投降了也依舊會做官,自己的榮華富貴可以保全,所以朝中的投降派會處處掣肘軍隊,在朝堂之上也會誘惑皇帝投降。

    他們還老出餿主意,比如聯合金消滅了遼,他們還沾沾自喜。卻不知道,金消滅了遼之後,下一個目標就是宋了,最後國破家亡,他們負擔著很大的責任。

    結語

    綜上所述,宋徽宗與宋欽宗身為皇帝,之所以這麼容易被金人抓走,就是源於開國皇帝趙匡胤的抑制軍權、王安石不成熟的變法、宋欽宗和宋徽宗治國上的昏庸無道、以及部分重臣的投降傾向。

    -END-

  • 22 # 鄭說豫見

    徽欽二帝,身為帝王,被虜異國,客死異鄉,看歷史看到靖康之恥,中國人大都會掩卷長息,憐其才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可宋徽宗和宋欽宗是如何被金國俘虜的,宋朝之大為何不敵幾十萬人的金國,很多人並不清楚。

    一、輕佻端王入繼大位

    看過水滸傳的人都知道高俅的事兒,高俅因為蹴鞠水平高,看端王踢球時秀了一把球藝,被留在端王身邊,端王繼位皇帝后把球友高俅提拔成太尉,迫害林沖。其實端王不僅踢球好,書畫水平更好,工筆畫、瘦金體聞名於世,更像個出色的藝術家。藝術家當皇帝,用的人也是藝術家,另一個佞臣蔡京更是書法大家。皇帝的喜歡也有品位,喜歡太湖石,於是大興花石綱,這不還逼出個青面獸楊志。喜歡名妓李師師,害得宋江要招安還要託李師師的後門,更要獻上好男兒燕青。當然這些都是水滸編排的,也從側面反映出宋徽宗的性格特色。當時先皇駕崩,群臣討論繼位人選時,大臣韓琦就斷言端王輕佻不可君天下,不料一語成讖。

    二、海上之盟與一統天下

    當時宋遼之間已經上百年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宋朝經濟繁榮,文化昌盛,重文輕武。流行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軍隊收留很多流氓痞子和罪犯,就西北邊軍戰鬥力較強(水滸中老種經略相公的部隊),禁軍毫無戰鬥力(童貫、高太尉的部隊)。藝術家宋徽宗聽說遼國東邊海上新崛起一個金國,聽信一面之詞與金國達成海上之盟,要共同進攻遼國,瓜分遼國,收復燕雲十六州,完成太祖太宗未竟的事業。

    遼國指責大宋背信棄義,拋棄兄弟之邦,勾結虎狼之國,詛咒大宋不會有好下場。而童貫的部隊也不爭氣,在遼國南京擊敗,但因腹背受敵又含淚投降了宋國。金國則節節勝利,反而替宋國收復了燕雲十六州,宋國又花了大價錢贖買回來。但宋徽宗畢竟收復了燕雲十六州,實現了中國大一統,藝術家高興壞了!

    三、出爾反爾,郭藥師的叛變

    遼國將軍郭藥師(不是東邪黃藥師)投降宋朝後,被宋徽宗授予大權,駐守燕山府,繼續統領部隊,成為北宋之安祿山。藝術家宋徽宗可憐遼國皇帝成為金國俘虜,以文明的瘦金體致書遼國天祚帝,邀請其入宋享福,結果書被金國截獲。金國翻臉,大將宗望進攻宋國,郭藥師無力抵抗,反而叛變投靠金國,成為嚮導,向大宋殺來。數月間,河間陷落,金兵渡河,進攻汴梁。

    四、徽宗退位,欽宗抵抗

    這是金國的第一次進攻東京汴梁,是為1125年。金國進攻,把藝術家嚇壞了,在李綱的建議下慌忙禪位給兒子欽宗,自己帶一幫文臣愛將逃到南京(現商丘)。但金國在各地勤王之師的騷擾下,無法攻克汴梁,趁機勒索一番,欽宗答應割讓太原等河北地給金國,金國退兵。

    五、戰和不定,最終陷落

    在欽宗的主持下,金國退兵了,徽宗也回來了。但大宋又後悔了,不願意交割太原(金國並未攻克太原,太原軍民仍在抵抗),結果兩年後,金國又一次進攻變數。這一次,徽宗不走了,欽宗還是戰和不定。但勤王之師也少了,最後寄予希望的道士郭京也未能呼風喚雨撒豆成兵,汴京陷落只是時間問題了。欽宗、徽宗相繼被破前往金營談判,金銀書畫珍寶為之一空,徽欽二帝與整個皇室被迫千里北行,開始了屈辱的後半生,再也沒有回還。

    後記

    而徽宗唯一漏網的兒子康王趙構,被授予天下兵馬大元帥,獨挑重擔,開創了南宋。趙構吸取了教訓,每次金國來都逃跑的非常快!實際上在當時情況下,既然選擇了對抗,逃跑也許是最有效的抵抗,因為皇帝是所有抵抗者的希望!

  • 23 # 85後工程

    歷史已是事實,人言不可更改。

    容不容易不知道。

    確實戰敗受辱是事實。

    告誡我們萬事不可兒戲,不可強求,凡事三思而後行,有些失敗是無法回頭的。

  • 24 # 史論縱橫

    從秦始皇建立專制中央集權制度以來,皇帝就是高高在上的存在,很多人可能一輩子都沒見過一次皇帝,如果皇帝要是某一天成為階下囚,那簡直是一種難堪,很多皇帝在國破山河的時候,無法面對這樣的事實,最終選擇了自盡,比如明朝最後一個皇帝崇禎就自盡而亡。

    要說最屈辱的三個帝王,明英宗朱祁鎮算一個,本來是御駕親征,結果被打得全軍覆沒,自己也被俘虜了,再就是宋徽宗和宋欽宗爺倆了,被人來一個靖康之變,徽欽二宗被人來了一個“Double Kill”,一塊被人俘虜了,屈辱到家了。

    今天,縱橫就跟大家簡單探討一下,為什麼宋朝皇帝會被金人那麼容易的俘虜了。

    靖康之變前,宋朝軍事力量的大崩潰

    徽欽二宗被俘虜,最主要的原因,自然是軍隊實力太虛,這一點在聯金抗遼當中就能看出來。

    本來宋軍承擔攻打遼國的就是壓力比較輕的那部分,為何宋軍還打的這麼臭,這個主要從兩方面來考量。

    一方面是,從體制上導致的軍隊作戰能力不強。北宋的軍隊本來就渣,這是北宋立國後的傳統,尤其是在對遼和西夏的戰事上,就很少勝利,其實宋朝的軍隊並不少,除了開國時期,宋朝兵力保持在20萬左右,後期大多數時候都保持在百萬人以上,在宋仁宗時期,人數更是多大125萬人之巨。

    而且,宋朝實行的還是募兵制,募兵制相對唐朝前期的府兵制其實是更有戰鬥力的,畢竟府兵制的兵員是從小幹到老,士兵素質參差不齊。

    關鍵是,宋朝這個兵制太複雜,最後就導致,高成本養了一群廢物,越到後來,戰鬥力越低,反而士兵數量越多。

    另一方面,在攻打遼國之前,北宋內部爆發農民起義,其中方臘部的起義影響力最大,童貫親自率兵前去討伐,雖然取得勝利,已經是疲憊之師,緊忙在北上滅遼,自然是有一些虛。

    當然,一想起宋朝的軍隊,我就想起中國男足,再多的藉口都沒有用,就是虛的不行,要說北宋武將最高軍銜的太尉高俅竟然是踢蹴鞠出身,還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

    總體上來說,宋朝的那一套複雜的體系,用在文官上能夠相互掣肘,用在軍事上,就是扯淡。

    北宋都城開封的位置太過暴露,沒有天險可守

    除了軍隊的原因,徽欽二宗被俘,還跟開封都城有關。

    在我以前的一篇文章,曾經詳細的講過,北宋為何要定都開封,簡單來說,就是不得已而為之,開封的天然缺陷就是,地理位置太差。

    開封的位置在黃河以南,而緊鄰黃河,黃河以北是太行山以東的大平原,在宋朝之前,因為有燕雲十六州的存在,還有一條燕山防線的存在,以此可以抵擋北方的騎兵攻擊。

    然而,在宋朝建立之前,五代十國的後晉高祖“兒皇帝”石敬瑭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了契丹,致使北方的遼國最終得以建立。

    可以說,在沒有了燕山防線後,遊牧民族的騎兵想要從北方南下就是長驅直入,這也是為何北宋人一直把燕雲十六州當作一塊心病。

    在這樣的背景下,每次遼軍壓境,宋朝的處境都很艱難,開封實在是“所謂八面受敵,乃自古一戰場耳”

    正因為如此,當金國與大宋多次談判沒有取得成果,而其已經看出大宋軍事力量的虛弱,最終來了一個靖康之變式的“斬首”行動,直接打下開封,使得北宋政權覆滅。

    假如,北宋都城能夠定在洛陽和長安,敵軍來襲,皇帝還可以逃出去躲一躲,比如唐朝中期之後的皇帝,從唐玄宗開始,出去躲一躲是常有的事情。

    當然,在逃跑這方面,徽宗比較在行,欽宗則不行,實際上靖康之變的前一年,面對來勢洶湧的金兵,不惜讓出皇位也要逃跑。

    宋欽宗即位後,對金兵抱有一定的幻想,沒有料到會俘虜他北上,他還認為只要是割地賠款就沒有事了,最後放棄了逃跑了機會。

    大概正是吃了不好躲這個虧,在徽欽二宗被俘虜之後,趙構建立南宋後,尤其注重逃跑細節,一旦前方開戰,無論勝負如何,這邊就時刻準備逃跑。

    可以說,這都是燕雲十六州丟失之後,對遊牧民族無險可守的原因。

    當然,這些問題其實也都不算什麼問題,畢竟對於一個擁有百萬軍隊的政權來說,皇帝被俘虜也不是一瞬間的問題,然而當時的北宋軍隊不但無法抵抗,反而是見到金國的軍隊就投降,金軍南下的過程連線收城市都來不及。

    靖康之變實際上,更是一個宋代版的“閃電戰”,金人打宋朝統治者一個措手不及。

    當然,更為可笑的是,希特勒的閃電戰大多是偷襲,金人在發動閃電戰之前,還派遣使者前去宣戰。

  • 25 # 二辻四畫生

    宋徽宗和宋欽宗一個太上皇一個皇帝同時被異族擄走,這種事情還真是不多見。不過若要問為何這麼容易就被金人抓走就有意思了,因為金人真沒做太絕,要怪只能怪自己不爭氣。

    早在金國圍攻汴京城的時候,宋欽宗就已經私下派人去金營議和了,所以在當時一邊是浴血奮戰的攻守戰,一邊是桌子上的外交戰。可惜的是,宋朝兵力實在不如金國,而且更重要的是皇帝的骨頭就沒硬的地方。宋欽宗雖然比宋徽宗強點,但也強不到哪去。

    宋欽宗打的主意挺好,想和之前一樣花錢買平安,但是金人這次可不會那麼容易就回去了,更何況宋欽宗為了表示誠意,都沒讓人來勤王,所以金人有恃無恐。

    等到城破了,北宋大將張叔夜等人都勸說皇帝趕緊離開。可是宋欽宗一門心思將希望放在了和談上,他寧肯相信金人,也不相信自己的軍隊了。

    不過金人破城以後,也沒有搞什麼大屠殺,反而禁止士兵進城為非作歹,所以給了宋欽宗莫大的希望。現在攻防戰沒得打了,只剩下和談一條路了。

    金人也沒打算滅了北宋,反而一開始並沒有對趙家皇室有想法,還派人回去請示。所以宋欽宗第一次去金營的時候,沒多久就順利地回來了。對於宋欽宗唯一麻煩的是,金人要的東西實在太多了,汴京城根本拿不出。

    宋欽宗沒辦法,就開始從百官開始往下擼,最後一直擼到了老百姓,可是就算這樣也沒湊夠。因為這根本就是天價:一億兩黃金、十億兩白銀,同時還要絹帛一千萬匹。

    之後在金人的要求下宋欽宗第二次去了,只是這一次去就再也回不來了。本來他是去商量賠償事宜的,可是趕巧金人受到訊息要給北宋改朝換代,把趙家給換掉,所以他們臨時起意將宋欽宗留下了。

    之後又讓宋欽宗寫信把宋徽宗騙去,是的,宋徽宗確實是被騙去的,理由是要他親自去把宋欽宗接回來,結果誰接誰呢?不得不說宋徽宗當了太上皇以後,這政治敏感度下降的太厲害,這麼明顯的詐他都沒看透,也沒得到啥小道訊息。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兩位大宋朝的皇帝,加上那些公主妃子皇子之類的一個不剩全都被擄走了,只剩下本來要去金營談判又逃跑了的康王趙構。可是這又有什麼辦法呢,京城都被人家攻破了,沒直接殺掉就不錯了。

    看起來宋徽宗和宋欽宗被擄走沒激起什麼波浪,原因就在於手裡沒兵、形式比人強,城中的百姓倒是阻攔過宋欽宗和宋徽宗出城,不過反而被他們殺了幾個。如此一來,只是案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誰能通俗易懂地解釋下土木堡之變的前因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