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愛中國

    人與人的緣分不同,劉備和諸葛亮是志同道合同行同事君臣朋友關係,不是一家親情的兄弟關係,志同道合的創業感情比親情愛情更珍貴。

  • 2 # 小易生活家

    我認為是劉備年齡比諸葛亮大28歲,可能是劉備覺著兩個人年齡懸殊太大了,沒有必要結拜成兄弟了。再一個劉備覺著諸葛亮有才華,當一個軍師就很好,不用結拜也不想收諸葛亮當義子。劉備很尊重諸葛亮

  • 3 # 宸亮說歷史

    拜把子的前提是關係特別好,交情特別鐵,一般都在貧寒時結交。諸葛亮是投奔到劉備帳中,算是在劉備小有成績的時候投入麾下,因此諸葛亮投到劉備門下,可以算得上是個赤貧,而劉備也算是個小地主了。這樣的關係,劉備和諸葛亮幾乎沒法結拜。

    除此之外,劉備比諸葛亮還大很多,差了一個輩分,如果劉備和諸葛亮結拜,那就是亂了輩分,雖然古代也有忘年交,但是畢竟是少數,而且諸葛亮是打工的,劉備是老闆,除非老闆有求於員工,否則哪有幾個老闆與員工結拜,稱兄道弟的。

    縱觀諸葛亮的一生,並沒有為劉備創立多少業績,西川還是法正和龐統給打下來的。最後兩個人都死了,諸葛亮才出頭。沒有辦法才有了最後的白帝城託孤。

    因此,劉備不跟諸葛亮結拜,主要原因在於沒有理由結拜。不是尊重也不是見外,純粹就是沒有正當理由而已。

  • 4 # 歷史代的方剛視角

    人與人之間,要有刺蝟精神。

    特別是老闆和員工之間不能稱兄道弟,君臣之間遠都來不及,還拜把兄弟,不僅如此,更要離得遠遠的。對君王來說,讓手下敬畏才是正確的。對臣子來說,伴君如伴虎。

    距離產生美哈!

    劉備不是糊塗蛋,那桃園三結義的張飛和關羽,整天惹事已經夠他煩了,人人面前說話沒有把門的。要不然,按照您說的,關、張、趙、馬、黃、劉備、諸葛亮,組成七個小矮人?還是七個敢死隊?你覺得能有好嗎?

  • 5 # huangyuanlang

    劉備、張飛、關羽桃園三結義時,他們都比較年輕,諸葛亮比劉備小20歲。

    第一,諸葛亮比劉備年輕20歲,可以叫劉備說說了。輩分問題。

    第二,諸葛亮是“隆中對”時,招聘的諸葛亮,諸葛亮就是劉備的下屬。跟桃園三結義時的場景不同。

    第三,趙雲跟劉備也是一樣,如果劉備跟諸葛亮結拜,不跟趙子龍結拜,就會散人心。

    劉備身邊那麼多得力干將,那麼多功臣,不好一一結拜的。隨便結拜很難管理的。。

  • 6 # 熱血青春網

    我覺得原因有二

    一是,劉備公元161年出生,諸葛亮是公元181年出生。劉備比諸葛亮大了整整二十歲啊,這在古代已經可以算是隔了一代多人了啊。怎麼做兄弟啊,收為義子還差不多。但是這麼有才的人,出現繼承人糾紛了怎麼辦,大家可以參考劉封的結局。

    二是,劉備,關羽,張飛三個人經常睡一張床,已經很擠了。如果再結拜一個,我估計是睡不下了。

    再說結拜也只是個形式,只要真心在,不結拜也沒關係。

  • 7 # 烽火野史

    這個問題可以從三個方面看:

    一、從性格看,劉備年輕時就”喜狗馬“、同時喜歡交結江湖豪傑,俠義之士。也正時這樣結實了關羽、張飛,才有了桃園三結義的佳話。諸葛亮耕讀傳家,性情沉穩謹慎,與劉備性格差異大,明顯不是這類人,不適合做兄弟。

    二、從時間上看,劉備與諸葛亮結識時已是中年,經過磨練,自然已經沉穩有度,已經不會江湖義氣,不會輕易跟人拜把子。

    三、雙方年齡、地位差異。二人年齡差異大,而且劉備是要請諸葛亮共謀大業的,自然要體現尊重之意,同時要能駕馭諸葛亮,這樣自然不適合在結尾兄弟。

  • 8 # 夢裡遠山

    首先,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發生的時間比較早。三人剛認識不久,就發現三個人彼此都很合得來,性情相投,大家又都比較豪爽,還都需要對方的幫襯扶持,三個人年齡又相近,所以就欣然結拜了。

    其次,能否結拜,能不能結拜還要受制於身份地位的約束。不同地位、不同階層的人有壁壘鴻溝,自古以來就不容易打破,而且拜個把子就意味著雙方地位已平等了,就可以稱兄道弟了,而且關係還是非同一般的兄弟,這在地位不同的人之間是不可能發生的,也是地位高的一方忌諱的,這就等於對方把自己地位拉低了。

    桃園三結義時,劉、關、張都是平民身份,基本上是同一階層,劉備的“中山靖王之後”還幾乎沒人知曉,也就劉備口中打個旗號,掙點顏面而已,還不能為他帶來實質的好處,完全可以忽略不計。況且此時的劉備若想打響中山靖王的名分,還需要哥幾個為他抬舉,給他加分提高身份,所以劉備結拜是完全出於心甘情願,巴不得的事。

    反觀諸葛亮。諸葛亮加入劉備陣營時,已經是劉關張三結義若干年以後的事了,錯過了桃園結義的最佳時間,劉備不可能再單獨為他結義一次,何況年齡和性情相去甚遠。最為關鍵的是劉備此時已經是擁兵自重的一方小諸侯,除關、張外,下餘人等都要尊稱劉備為主公。諸葛亮加入劉備陣營,只是被邀請來輔佐劉備的,肯定是主從關係,他見了劉備比較得體的稱呼也必然是“主公”。此時的劉備身份地位已不同往昔,他不可能跟諸葛亮稱兄道弟,如果諸葛亮做的出色,劉備完全可以給他封官加爵,但結拜把兄弟實屬多餘了。

  • 9 # 微史春秋

    不要把歷史小說等同於真實歷史來讀。

    一、劉關張“桃園三結義”是小說,不是正史

    劉關張兄弟情深,桃園結義成為後世效法的典範,但是在正史中並沒有記載劉備關羽和張飛的結義。

    劉備這個人,“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而且他“善下人”,因此身邊有了一批“徒眾”。

    關羽張飛只是這些徒眾比較突出的兩人。

    關於劉關張兄弟情義,只在《三國志關羽傳》有所提及:

    “先主於鄉里合徒眾,而羽與張飛為之禦侮。先主為平原相,以羽、飛為別部司馬,分統部曲。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廣坐,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

    這裡只說,“恩若兄弟”。

    《三國志張飛傳》記載道:

    “少與關羽俱事先主。羽年長數歲,飛兄事之。”

    劉備關羽和張飛在年紀上相差不多,志向也相近,所以有兄弟情義,但是是不是結拜了不得而知,不過《三國演義》中“桃園結義”完全是羅貫中採用藝術加工虛構出來的,這一點毋庸置疑。

    二、小說中劉備為何不與諸葛亮結拜?

    年紀問題是關鍵。以劉備的年紀是能當諸葛亮父親的,這是很關鍵的一點。

    其次兩人圈子屬性不同。諸葛亮是謀士,而不是劉備喜歡結交的“豪俠”。

    謀士圈子,自然是名士圈,這個圈子內的人可以稱兄道弟,亦師亦友。劉備在自己 的“豪俠”圈子也是如此。

    而對待名士謀士,那是必須要禮賢下士的,做足功夫的。

    劉備與他們其實是主從關係或君臣關係,小說裡突出劉關張兄弟之情,那是一種讚美。

    而對諸葛亮,不管是劉備去拜訪諸葛亮,還是諸葛亮主動來找劉備,用兄弟之情都不合適的。

  • 10 # 般若自在

    劉備不跟諸葛亮拜把子,既有尊重的因素,也有年齡的因素,劉備最為難得的是非常愛才,尊重人才,他深刻體會到自己文化程度不高,書到用時方恨少,那些年因為沒有一個好的謀士輔佐,被人攆的沒有一個安身立命之處,所以,當碰到諸葛亮這樣的大才子,他是內心深處的一種恭敬和佩服,加上孔明也沒有讓他失望,兩人相敬如賓,配合融洽默契,劉備也是言聽計從,對孔明百般信任,諸葛亮和劉備兩人真是堪稱古代君臣關係的楷模,劉備也曾說,“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正是這種"魚和水"的關係,劉備對諸葛亮的崇敬,超出了關羽張飛兄弟之外的一種關係,劉備在諸葛亮面前顯出自己處處是學生,試問學生和老師怎麼能拜把子呢?

  • 11 # 雪流星落

    這個要從幾個方面來看:

    第一,年紀相差太大,劉關張結義的時候年紀相差不大,而三顧草廬的時候,諸葛亮還是很年輕的!

    第二,地位差距,桃園結義的時候劉備還是賣草鞋的,關羽潛逃犯,張飛是屠夫,誰都不比誰高貴,共患難所以以後能共富貴!而三顧草廬的時候劉備已經有一定勢力,而諸葛亮確實一介布衣!

    第三,劉備也要考慮關張的感受,關羽張飛開始的時候可有點看不上諸葛亮的,劉備總不能自己一家之言吧!

    第四,不能開這個先例,其實非得在桃園結義以後再加一個,趙雲的情感分都比諸葛亮高的多,張飛關羽也非常認可趙雲!看重諸葛亮就和他結拜,不考慮其他大將的感受嗎?

    所以當時的劉備已經不是落魄時候的樣子了,想和誰結拜就和誰結拜,需要考量的東西也多!畢竟在那個時候的結拜兄弟是和真兄弟一樣的,可不是現在這樣隨隨便便就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 12 # 大強小分享

    1.首先劉備初碰諸葛亮時,劉備已經有一定實力,與關羽張飛不同,那時候還是白手起家。

    2.劉備只是想找位軍事,為其謀事業,並非找兄弟,還是君臣有別的。

    3.劉備與諸葛亮相差二十歲,年齡相差太大,都可以稱叔侄了,怎能稱兄道弟呢?

    4.在奪得荊州之前的關係,兩人關係處於蜜月期,同出同入,但在荊州之後劉備去世之前,兩個人就開始因為戰略的問題出現分歧,自然沒有拜把子那回事了。

  • 13 # 聞古鑑今

    即便是按照演義來看,劉備也不會和諸葛亮結拜,結拜只會亂了劉備的統治。

    劉備三顧茅廬請出孔明做軍事,既穩定自己的統治,又能極盡孔明之才,劉備將諸葛亮放在和關張同等重要的位置展現了劉備作為統治者的眼光,這樣的做法實際上是對諸葛亮的尊重而不是見外。其實,劉備不會與諸葛亮結拜,原因有三:

    1、劉備所處環境發生了根本性質的變化,結拜不可能存在。

    劉關張三人親同兄弟時,三人的身份地位並無很大的差異,劉備雖為皇族但已屬沒落後代,此三人此時半斤八兩,結為兄弟符合故事發展情節,《三國演義》也讓這種情節貫穿了大半部小說。

    但是,劉備請諸葛亮出山時,劉備已經不是那個沒落的皇族,而是匡扶漢室的“劉皇叔”,劉備擁有自己的勢力,如果透過結拜拉人入夥,那麼後期的劉備怎麼發展呢?聚集一百零八好漢拯救漢室?這萬萬是不可能的。

    2、“拜把子”後諸葛亮在眾兄弟中的位置無法放置,更有可能造成混亂。

    劉關張三人已經相互稱呼近十年了,突然多出來個兄弟,放在哪裡呢?按理說,劉備是“請”諸葛亮的,那麼諸葛亮的位置肯定不會做老四。同樣的,諸葛亮也不可能作為他們的大哥,這樣劉備也肯定不願意,剩下的位置就只能在關羽和張飛之間選擇了。

    劉備三顧茅廬時,關羽張飛的所作所為大家都知道,如果不是劉備求賢若渴,多次勸導,關羽定然手起刀落,張飛肯定捅他幾個透明窟窿,想跟諸葛亮結拜,關羽、張飛與劉備的關係定生嫌隙。所以,諸葛亮想在關張之間找個位置也不現實。

    3、劉備遇孔明-“如魚得水”,只是志同道合,並無感情基礎。

    劉備請諸葛亮出山,想得到的是諸葛亮的才能,說得好聽一點,二人相輔相成,如魚得水,說的實際一點,這只是一種利益輸送,劉備藉助諸葛亮的才能,諸葛亮藉助劉備的名聲勢力,最終的目的是成就自己心中的一番理想,這一點諸葛亮、劉備心知肚明。

    二人見面不過一次,就要結拜兄弟,這未免有點唐突。

    知道了劉備與諸葛亮結拜是不可能的原因,就知道劉備給諸葛亮的位置之中的智慧了。劉備的舉措不僅確定了自己的統治地位,又透過諸葛亮巧妙制衡自身勢力的“文”與“武”關係,使得諸葛亮之才得以受用,關張之勇得以施展,這其中的處置不僅沒有讓諸葛亮感到見外,也受到了應有的尊重,這便是劉備的魅力所在。

  • 14 # 江湖小曉生

    劉備認諸葛亮做兒子還差不多,怎麼可能拜把子呢?試想一下,劉備和諸葛亮第一次見面的時候,是在臥龍崗。

    當時劉備已經是47歲的中年大叔了,而諸葛亮還是27歲的青年帥小夥。兩個人之間有20歲的年齡差,這可不是一兩歲。

    古人一般十五六歲就生孩子了,諸葛亮這方面比較晚,27歲還沒有崽,但是這不是諸葛亮少年老成的理由。

    47歲的劉備身邊有三個好兄弟,關羽張飛趙雲歲數都不小了,基本都超過40歲。諸葛亮如果跟他們結拜,是不是顯得太年輕了點?

    01史書上並沒有劉關張結拜的記錄。

    劉關張三兄弟,桃園三結義的故事,簡直是家喻戶曉。因為這個故事實在是太感人,所以幾乎每個人都信以為真。

    其實在歷史上,並沒有記錄他們是三兄弟關係。也就是說,壓根就沒有結拜這回事。如果有人帶你去劉關張結拜的桃園走一圈,那理都不要理他。

    先主於鄉里合徒眾,而羽與張飛為之禦侮。先主為平原相,以羽、飛為別部司馬,分統部曲。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廣坐,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先主之襲殺徐州刺史車胄,使羽守下邳城,行太守事,而身還小沛。---《三國志》

    但是我們能否認這一段兄弟感情嗎?那當然不能。沒有記載,不代表不存在。這一辯證觀點其實是有依據的。

    劉關張三兄弟相遇以後,史書上用了八個字形容他們之間的關係:寢則同床,恩若兄弟。這是啥意思?也就是睡覺的時候三個人一起睡,彼此之間的恩情,那就像兄弟一樣。

    這樣一來,我們就能理解,為什麼羅老爺子要把這三個人安排結拜了。因為在民間故事當中,結拜可以顯得很有熱血。

    比如說隋唐時期賈家樓結拜,水滸傳裡108將結拜,陳友諒、張定邊和張必先結拜。這些結拜的故事在民間實在是太有名氣了。尤其是陳友諒三兄弟的結拜,簡直就跟劉關張一模一樣。羅貫中作為那個時代的人,他能把鄱陽湖水戰裡的火攻搬到赤壁大戰中,為何就不能把陳友諒的結拜,搬到劉關張三人身上呢?恩若兄弟這四個字,對劉關張來說的確是一生的承諾。關羽千里走單騎尋找劉備,張飛變賣家產跟隨劉備,劉備放棄江山,為關張報仇。就算是結拜兄弟,也未必有他們這麼好的感情。

    反過來說,這麼好的感情都不結拜,這說明人家劉備壓根就不興這個,諸葛亮加入以後,自然是更不會拉他一起結拜了。

    02劉備把諸葛亮當成人生導師,不敢以兄弟相稱。

    劉備曾說過: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用通俗的話來說,也就是我現在得到了諸葛亮,就好像魚兒得到了水一樣。

    亮答曰“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脩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先主曰“善”於是與亮情好日密。關羽、張飛等不悅,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復言”羽、飛乃止。---《三國志》

    水是魚兒的生存環境,不是魚兒的結拜兄弟。劉備是發自肺腑地覺得,諸葛亮是個人才,而且是一個大才。

    諸葛亮不出門,便知天下事。這種本事,估計是每天跟徐庶、水鏡先生他們嗑瓜子嘮出來的,這就好比韋小寶聽天橋底下說書先生的書,也能夠知道那麼多故事一樣。

    當然了諸葛亮神奇的地方是,他能夠為劉備指點江山。這一點是很難辦到的,為什麼呢?因為當時沒有衛星導航,哪裡山川險峻,哪裡人口眾多,這些東西可都是國家機密。可以說漢朝的府庫之中才存有這些檔案,諸葛亮一個貧下中農,他哪裡能知道這麼多呢?劉備歷經了20年的戰事,都沒有搞清楚東南西北。諸葛亮在家一邊種田,一邊讀書,一邊再跟朋友嘮嘮嗑,就能夠知道這麼多,可見諸葛亮的水平真的不一般啊。

    再加上他隆中對的一番豪論,劉備完全被諸葛亮給震懾住了。這個小夥子不錯,長相英俊也就算了,智商還這麼高。

    書讀多了,跟路走多了,其實都有很神奇的功效。所以劉備把諸葛亮是當成人生導師來看待,自己沒讀幾本書,書上的工作,可就都指望諸葛亮了。你作為研究生,敢跟你的博士生導師拜把子嗎?分分鐘讓你回去寫十篇論文。

    03諸葛亮也算是劉備一手栽培出來的。

    諸葛亮真的有那麼神奇嗎?其實並不是這樣,諸葛亮的確聰明,而且博覽群書,也是一個有見識的人。但是他唯一欠缺的,那就是經驗。

    亮與關羽鎮荊州。先主自葭萌還攻璋,亮與張飛、趙雲等率眾溯江,分定郡縣,與先主共圍成都。成都平,以亮為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先主外出,亮常鎮守成都,足食足兵。---《三國志》

    他從來沒有在戰場上待過,從來沒有帶兵打仗的經驗,又怎麼可能真的一出山就可以指揮百萬大軍呢?

    所以我們看劉備活著的時候,其實歷史上的諸葛亮,一直都沒有直接參與到軍事管理中來,他始終充當的,都是後援力量。

    這是為什麼呢?理由很簡單,因為諸葛亮的軍事經驗不足。劉備雖然讀的書沒有諸葛亮多,智商也未必有諸葛亮高,可是劉備有20年戰場經驗,這是諸葛亮讀一輩子書都換不來的。劉備因此只能帶著這個27歲的青年一起歷練,劉備希望諸葛亮能夠儘快長大,成為軍中的中流砥柱。而且他那麼年輕,可以輔佐劉備的下一代,如果曹操培養郭嘉一樣。所以完全可以說,諸葛亮後期的帶兵能力,很大一部分,是劉備培養出來的。沒有劉備給予他如此艱難的創業條件,諸葛亮哪裡能成長那麼快呢?

    這世上的確有天才,但是千萬別把人想神話了。從來不上戰場,就能指揮千軍萬馬,那都是宣傳出來的,你信你就輸了。

    總結:劉備和諸葛亮的相遇,可以說是相輔相成。

    諸葛亮有腦子,有學識,甚至有嘴皮子,可是他沒有戰爭經驗。劉備就算什麼都沒有,可是他有戰爭經驗。

    這兩個人的結合,才是公司創始人的模樣。此後兩個人一個負責打仗,一個負責後勤,可以說分工明確。

    劉備在遇到諸葛亮後,事業風生水起,其實也是這個原因。搭檔之間搭配默契,團隊才能迅速成長。

    至於結拜這種俗氣的事情,劉備是不願意做的。其實我們會發現,他們那個時期,就算是結拜也找不到可拜的人啊。

    後人結拜都拜關公,可關公那個時候結拜該拜誰呢?難道真的是拜皇天后土嗎?諸葛亮和劉備屬於互為師生的關係,彼此敬重,也彼此有所依託。

    我覺得這種關係是最好的,誰離了誰都無法成就大業。只有結合在一起,互相取長補短,才能辦成正經事兒。

    參考資料:

    《三國演義》

    《三國志》

  • 15 # 夢想自由才痛苦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據歷史記載諸葛亮出山時候不過二十幾歲的年紀,可劉備幾個人都已經四十歲了,年齡相差懸殊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諸葛亮清楚的看到了郭佳郭奉孝為曹操做謀事最後的下場,奉孝年最幼,卻操勞過度英年早逝。劉備仁愛,重情重義,投奔劉備雖然同樣操勞但也一定會被親近被信任,蜀國建立後劉關張依然奉行三結義時的諾言,這是不利於國家治理和建設的,國家要求法制,有法可依,不能上下都奉行拜把子文化,團伙跟團隊的區別在於法制還是人制,諸葛亮早就看明白這一點,要求蜀國上下厲行法治,但劉關張三人結義是無法撼動的,這也是後來只有三人結義沒有再收兄弟的原因,不過很多人不喜歡正規軍,就喜歡不求同生但求同死的忠義,古人都是贏了官場輸了情場,這也是為什麼項羽的人格魅力遠遠高於劉邦等一些帝王的原因

  • 16 # 清晨1706363

    【劉備為什麼不和諸葛亮也拜個把子呢?是尊重呢?還是見外呢?】

    謝謝邀請,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實事求是的說,我對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閱讀的不多,理解的不深,膚淺略讀。桃園三結義的情節,我理解當時那個年代的人長期廝守在一起生活,彼此之間達到了不分你我的境地,才有了結義的行為,真真正正的達成共識!就有了“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的結義精神!

  • 17 # 濟水之南魏

    那時候劉備大小也是個總經理了,正規化發展了,他也知道拜把子不足以體現諸葛亮的智謀,所以委任為軍師丞相是正規化的做法。

  • 18 # 十二十頁

    劉備與諸葛亮的屬於“父子”年齡

    1、諸葛亮與劉備年齡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涿郡涿縣,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

    2、劉關張三結義年齡差距不到8歲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劉備、關羽、張飛三人情投意合,選定張飛莊後一桃園拜把子,劉備年長做了大哥,關羽第二,張飛最小做了弟弟。

    劉關張年齡相差,並不大,其實關羽年齡最大,其次是劉備,最小是張飛,但是劉備為尊,封為大哥,關羽比劉備打1歲,關羽比張飛大8歲。

    【小結】

    拜把子這件事,規矩是非常多的,比如要選擇良辰吉日,在比如要選擇合適的地點,不僅如此,還有很多四不拜,一是宗親者不結拜;二是姻親者不結拜;三是有輩份差別者不結拜;四是八字不合者不結拜,我認為劉備與諸葛亮屬於是第三個,年齡相差懸殊,劉備比諸葛亮大20歲,劉備跟諸葛亮的父親年齡差不多,這樣結拜,不符合規矩。

    劉備與諸葛亮亦師亦友亦恩人

    1、諸葛亮屬於劉備的恩師

    《三顧茅廬》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當時曹操坐據朝廷,孫權擁兵東吳,最弱的就是劉備,劉備走投無門,又希望大有所為,不得不力挽狂瀾,想尋得能人異士。當得知有諸葛亮此號人的時候,不禁親自三次去請,就是為了讓諸葛亮出山。

    我們想象一下,如果當時沒有諸葛亮,就像朱元璋沒有劉伯溫,可能最後無法成就蜀國大業,可謂是諸葛亮救了劉備,我認為這是“恩情”的表現。

    諸葛亮幫助劉備奪得了江山,劉備又讓諸葛亮成為神話。他們兩之間的關係是相互纏繞,交織在一起的,正所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2、諸葛亮不止是劉備“普通兄弟”跟結拜兄弟不一樣

    縱觀歷史,能把孩子交給別人,那這個人肯定對我意義非凡,絕非兄弟那麼簡單。

    白帝城託孤是《三國演義》中劉備在與東吳的大戰失敗後,在白帝城病危,將諸葛亮招到白帝城,將兒子也就是後主劉禪託付給諸葛亮的歷史典故。

    劉備在白帝城一病不起,召諸葛亮等人託孤,劉備對諸葛亮說:“如果你看阿斗是個當皇帝的料子,你就輔佐他,如果他不是個當皇帝的料子,你就自行取度吧。”諸葛亮哭著說:“我一定盡我所能去中興大漢,為了大漢竭智盡忠,直到死那一刻。”

    【結語】

    劉備需要人才的時候,諸葛亮來了,劉備走的時候怕兒子當不了皇帝,把兒子託付給了諸葛亮,從三顧茅廬到白帝城託孤,劉備和諸葛亮之間的關係一直很微妙。

    無論是拜了把子的關張二人,還是沒拜把子的諸葛亮,都是一心一意的輔佐劉備,當然因為劉備的識人善用,君臣融洽,寬以待人,心胸廣闊,大家才能一心追隨。所以至於拜不拜把子就不那麼重要了。

    毛主席曾對人評價:“劉備這個人會用人,能團結人,終成大事。這是他成功的關鍵。”

  • 19 # 藝樂雜談

    劉備為何不和諸葛亮拜把子這個問題,我感覺不是見外也不是尊重,而是有其他的原因,是一個駕馭的原因。關羽和張飛是一介武夫,特別是張飛,雖然也有粗中有細的時候,但畢竟還是粗人一個。關羽好許多,智勇雙全,但在智方面相比諸葛亮還差較遠。但關羽和張飛對劉備的敬重和兄弟感情是眾所周知,也可說是顯而易見的。更直接的說劉備能看透這哥倆的心思。特別是關羽,“身在曹營心在漢,”曹操用金錢、美女、名利和寶馬來留住關羽,始終未能如願,關羽知道劉備下落後,不顧一切去追隨,帶著劉備家眷過五關斬六將,這是何等的義薄雲天,又是何等的兄弟情深,勝似親兄弟。而諸葛亮,劉備是看不透的,劉備也是駕馭不了的,雖然諸葛亮始終也忠心耿耿,但看不透駕馭不了讓劉備是不敢和諸葛亮稱兄道弟的,個人觀點,敬請指正。

  • 20 # 秦曰漢雲

    見人就拜,你把劉備當什麼了?其實在正史中,根本沒有桃園三結義這一出,只不過《三國演義》的作者為了增強作品的可讀性,設定了一些關於“義”的元素,要知道《三國演義》適合被說書先生在茶樓裡講故事,茶樓是一個彙集江湖草莽的地方,這種人最好“義”。為了迎合聽眾的口味,作者就杜撰了桃園三結義。

    杜撰了一次桃園三結義,再來一次四結義、五結義,你覺得這樣合適嗎?同一個劇情反覆出現,會不會讓人覺得沒有新意?這個問題作者必須考慮。

    再者,讓劉備和諸葛亮結拜,不得不佩服你的腦洞。劉備生於公元161年,諸葛亮生於公元181年,劉備比諸葛亮大了整整20歲,這麼大的年齡差來拜兄弟,尷尬不尷尬?

    況且劉備三顧茅廬是建安十二年的事,也就是公元207年,這時候劉備已經是47歲的中年老男人了,心理上已經十分成熟,再也不是二十八歲跟關張結拜時的青澀年紀,二十年後再談結拜,我想他心裡是有些彆扭的,所以他沒和諸葛亮結拜,是很正常的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選擇魚線要注意哪些方面?新手要注意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