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迷你影視剪輯
-
2 # 伴讀歷史
曹操的兒子優秀,首先是因為曹操本身優秀,這是遺傳基因決定的,遺傳基因決定一大部分,後天努力再決定一部分;其次曹操對他的夫人都特別好,夫妻感情好,自然生出的孩子從小家庭的環境比較利於生長和學習; 另外曹操還非常重視子女的教育,曹營本來就不乏高人,請幾個高人教育子女,也不是什麼難事兒,而且曹操本身就是一個樣板,身教大於言傳,所以他的孩子優秀是必然的。
曹操之所以有頭疼病,也是因為曹操用腦過度,操心的事兒太多,既要操心後院兒,又要操心孩子,還要操心朝廷,還有一個最大的事兒,就是天下之事。
所以你付出一分上天就會給你一分,這是毋庸置疑的。
而劉備拿他的老婆當衣服,用的時候穿一穿,不用的時候扔一扔,他們夫妻感情可想而知,那孩子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能聰明到哪去,劉禪少年時多次差點命都沒了;而且劉備自己是利用情感拉攏人心的高手,自己其他能力也比較一般;另外,劉備一直顛沛流離,孩子的教育也沒有跟上;生出的劉禪,能統治蜀國40幾年已經不錯了,劉備也應該燒高香了。
我再看孫權,孫權不是一個厚道之人,對孫策的媳婦和孩子都不怎麼樣,孫策有恩於孫權,孫權卻對孫策的妻兒不怎麼樣,他沒有積那麼大的德,他的孩子也好不到哪去,人在做,天在看。
常言說,子孫昌是因為父母有德,這是至理名言,不可不信!
-
3 # 隔壁狐狸小姨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說,
其一,曹操和劉備差別挺大的。劉備和曹操相比,無論是學識還是為人都差一點意思。有一個更加優秀的父親,兒子更加優秀的機率也會高。
其二,從小的教育。曹操從小就善於教育自己的孩子,有一次他把他的兒子曹昂帶到一顆大樹旁,問兒子這棵樹長成要多久?兒子回答說:“百年。”曹操又問:“那把它砍了要多久?”兒子回答說:“不足半個時辰。”曹操藉此教育他創業難守業更難的道理,百年的苦心栽培,可能在半個時辰之內就毀於一旦。曹操更是擅長因材施教,曹丕曹植文章寫得好,曹操就讓他們學習政務,準備讓他們接班。曹彰從小好為將, 曹操也不逼著他讀書,而是把他放到軍營中去歷練。相比較而言劉備就做的很不夠了。甚至託孤的時候還跟諸葛亮說可取而代之,儘管這有試探諸葛亮的意思,但這是對自己的兒子多不信任才說得出來呀!
-
4 # A心中有乾坤
我們先來看看曹操、劉備二人的壽命情況: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享年65歲。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享年62歲。
劉備比曹操晚出生6年,也比曹操晚去世3年,所以兩項疊加後,事實上劉備在壽命上只比曹操短了3年。這樣的年齡差距,基本上是可以忽略不計的。也就是說,曹操和劉備之間,並不存在一個人壽命比另一個明顯長很多的客觀情況。也就沒有因為年齡差異,造成子嗣繁衍能力方面的客觀差異。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曹操、劉備二人,根據史料記載的子女相關情況。先說劉備:
兒子
劉禪,劉備之子。甘夫人所生。劉備稱帝時最年長的庶子,後登上皇位,成為蜀國後主。蜀滅亡後,被封為安樂公。
劉永,劉備庶子,生母不詳。先為魯王,後封為甘陵王。與劉禪寵臣黃皓不和,被劉禪疏遠。後東遷洛陽,拜奉車都尉,封為鄉侯。
劉理,劉備庶子,和劉永異母,生母不詳。先為梁王,後封為安平王。早卒,諡為悼王。
養子
劉封,劉備養子。本姓寇。後因不援助關羽而令關羽被呂蒙擒殺,劉備將他問罪,賜死。
至少有二女於劉備南逃至長坂時被曹將曹純所俘。
劉禪劉永劉理的排行均不可考。
再來說曹操:據《魏志·文帝紀》《任城陳蕭王傳》《武文世王公傳》記載,曹操的兒子有25位。曹操兒子次序不可考,下以生母地位高低為序。
兒子
曹丕,魏文帝
曹彰,任城威王
曹植,陳思王
曹熊,蕭懷王
曹昂,豐愍王,長子
曹鑠,相殤王
曹衝,鄧哀王
曹據,彭城王
曹宇,燕王
曹林,沛穆王
曹袞,中山恭王
曹玹,濟陽懷王
曹峻,陳留恭王
曹矩,范陽閔王
曹幹,趙王,末子
曹上,臨邑殤公子
曹彪,楚王
曹勤,剛殤公子
曹乘,谷城殤公子
曹整,郿戴公
曹京,靈殤公子
曹均,樊安公
曹棘,廣宗殤公子
曹徽,東平靈王
曹茂,樂陵王
女兒
可考證者6位。
清河長公主,名不詳,夏侯楙之妻
曹憲,漢獻帝貴人
曹節,漢獻帝皇后
曹華,漢獻帝貴人
安陽公主,名不詳,荀惲之妻
金鄉公主,名不詳,何晏之妻
養子
可考證者3位 。
何晏,大將軍何進之孫,貌美而無行,娶曹操之女金鄉公主
秦朗
曹真。
也就是說,單隻子女數量這一項,曹操的子嗣繁榮程度,就超過了劉備五六倍。這樣的差距也就意味著,由於曹操子女的基數遠大於劉備,所以曹操子女中產生優秀人才的數量機率,自然也就遠超於劉備數倍。
當然,這只是第一點原因。並不因為曹操在子女方面更“高產”,就一定意味著更“高質”。決定一個人的優秀還是平庸的關鍵因素,還是要看後天的成長環境。
民間有一種觀點稱,由於曹操是一世梟雄,而劉備不過是個織鞋販履之輩,所以按照“老子英雄兒好漢”的理論,那麼曹操的兒子優於劉備,就是理所當然的。對於這一觀點,小文字人是非常不認同的。
原因在於,曹操是一世梟雄的說法小文認同,但劉備只是個織鞋販履之輩的說法,小文卻是萬萬不能苟同的。英雄不問出處,劉備出身的確是貧寒,但是卻不能因此就說劉備的基因存在先天缺陷。恰恰相反,出身如此貧寒的劉備,能夠一路“打怪升級”,白手起家,一步步做到和曹操、孫權三分天下的程度,已經非常能夠說明,劉備的能力之強。
如果不是這一原因的話,究竟又是哪些因素,導致了曹、劉二人子女的巨大差異呢?
由於曹操的兒子眾多,其中出色的也不少,比如曹丕、曹植、曹彰、曹衝個個都頗有名氣,但劉備的兒子中,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歷史上記載也相對較多的,就是後來繼承了蜀漢政權的劉禪。所以為了方便比較,我們乾脆就同拿曹操、劉備的長子曹丕、劉禪說事。
那麼,小文認為,導致曹丕、劉禪個人能力相差懸殊的原因,有以下幾個要點:
一、成長環境差異:看過《軍事聯盟》第一步的觀眾,想必都對在司馬懿幫助下,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爭奪楚君地位的曹丕,印象深刻。為什麼曹丕作為長子,按照古代“立長不立幼”的原則,理應直接就被確定成儲君,還需要如此艱難地去爭奪?
首先,曹操不是尋常平庸之主,雄才大略如他,勢必不會在傳位這件事情上,全然依照古法。更何況,當時並非太平盛世,而是諸侯割據,在這樣的客觀條件下,立賢不立長,顯然就更加合適。
其次,誰讓曹丕的兄弟太多,而且成才率又奇高呢?不要說那個才高八斗的曹植,就連深受曹操喜愛的小兒子天才兒童曹衝,都可能是曹丕的競爭對手。
最後,曹操戎馬一生,歷經生死。所以曹操對於孩子之間的皇位競爭,從其言行來看,非但沒有阻止,反而有刻意縱容,然後暗中觀察和選擇的傾向。
可想而知,能夠從如此艱難的競爭之中最終獲勝的子嗣,其無論政治能力、管理能力、謀略能力還是其他各個方面,必然都是最佳的,這就是典型的優勝劣汰法則。
而反觀劉禪那邊,既無兄弟爭寵,又無爭鋒相對。在劉備倡導的“以德服人”的思想之下,劉禪長期養尊處優,又是蜀漢唯一的皇位繼承者。這樣的成長環境,我們就是站在現在人的角度來看,也勢必培養不出什麼出色的人才,就更不要妄談什麼傑出的政治家了。
最最重要的一點,還是曹操、劉備二人教導各自兒子,如何駕馭群臣的手段。曹操教育曹丕的是君王之術,御下之法;而劉備教育兒子要尊丞相為父,言聽計從。這個是政由己出,一個是旁人代勞。久而久之,一個能力越來越強,一個能力越來越弱。
二、客觀條件差異:曹丕繼位後,雖然由於壽命因素在位時間並不算久,但是就史書記載的情況看,無論是文治還是武功,都頗為可圈可點,有所建樹。曹丕的政治能力是從哪裡學來的呢?第一是他有個非常好的榜樣,他的父親曹操,曹操的政治能力毋庸置疑是相當之高的;第二是曹操極為重視後代的教育,為子女們尋找當世最好的老師進行培養。
而劉禪呢,貌似能夠學習的物件,只有丞相諸葛亮。而諸葛亮原本就需要對蜀漢的內政外交一手負責,每天忙得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還有多少的時間精力能夠教育培養劉禪,我們可想而知。
最終的結果就是:曹操臨死前,說的是“天下尚未安定,未得尊古也。葬畢,皆除服。其將兵屯者,皆不得離屯部。”什麼意思?就是現在天下不安定,不要按照老傳統大辦喪事。把我下葬以後,也無須披麻戴孝多久,可以立刻去掉。帶兵屯守要地的將軍,都不能跑來為我奔喪。歸根結底,只有一箇中心思想:江山社稷最重要,不必把你爹我的死太當回事。
然後我們再來看看劉備這邊,臨死之前也留了詔書給劉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可讀漢書、禮記,間暇歷觀諸子及六韜、商君書,益人意智。聞丞相為寫申、韓、管子、六韜一通已畢,未送,道亡,可自更求聞達。”什麼意思呢,就是教育劉禪要多讀書,讀好書,做個“聖人”。這都馬上要繼位當一把手的人了,現在想起來臨時抱佛腳讀書了,早幹嘛去了?當然,劉備也心知自己兒子的水平,於是還留了另外一句話:“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翻譯過來就是,你啥事兒都聽諸葛亮的就行了。
兩相一比,一個是從小培養的政治家,一個是紈絝子弟官二代,根本就沒有可比性。
三、個人志向差異:中國民間有句俗話,叫做“三歲看老”。這話不一定全對,但是卻有一定的參考意義。我們不說三歲,這畢竟只是一個形容詞。一個人的志向,其實從青少年時期就可以看得出來。
同樣是登基之前,我們來看看曹丕和劉禪分別都在做些什麼:我們就不說由於二人年齡的問題,曹丕從小就跟著其父曹操在戰場上歷練的過程了。我們就只說個人修養與素質上的。曹丕在青少年時期,在政治才能展露之前,就已經展現出了其在文學上的才能,和他的兄弟曹植,再加上他們的父親曹操,被後世推為“三曹”,足可見三人在文學上的造詣水平。
而劉禪這邊呢?文學修養,我們也就不要求了,畢竟曹丕、曹植有這方面的家教條件,曹操本人就是偉大的文學家。其詩作蒼涼大氣,十分受後世推崇。而劉備,我們基本沒聽說過他在文學上有什麼造詣。先天不足的劉禪,後天在忙著幹嘛呢?貪圖享樂,大事小情一概依靠丞相諸葛亮。
曹操的兒子,從小就被曹操教育要樹立遠大理想,個個都以建功立業為人生理想。而劉備的兒子呢?知子莫若父,看看劉備臨死之前對諸葛亮的託孤之詞就非常明白了:“君才十倍曹丕,……,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什麼意思呢?就是劉備自己都不相信他兒子劉禪,有任何能夠逆襲的可能性。
四、基業規模差異:在《軍師聯盟》第一季中臨結尾的時候,有曹操於高臺之上,橫槊賦詩的橋段。其中,曹操有一句臺詞是說,今天下九州,我獨佔其六。這一句,其實就彰顯了曹魏和蜀劉,在基業規模上的巨大差距。
所謂天下九州,即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和雍州。當時曹操所謂的獨佔其六,就是以上九州中,除了揚州(江東)、荊州(楚湘)、梁州(巴蜀)三州外,中國北方的幾乎全部土地。
而且,我們不能站在當下的中國區域經濟格局,去考量漢末時期的實際情況。當下的長江以南地區,整體經濟發展水平都要優於長江以北。而當時的實際情況是,長江以南雖然面積廣闊,但是很多地方都還處於未開發的原始地帶。三州中真正已經得到開發和適宜人類居住的區域,其實十分有限。
漢末的政治、經濟、文化重心,全部都在長江以北的中原地帶。就更不要提北方還擁有草原地貌,這是培育馬匹的必要條件。而在冷兵器時代,騎兵相比步兵的優勢,是毋庸置疑的。
相比曹操留給曹丕的基業,劉備留給劉禪的基業的確規模相去甚遠。見識、格局、視野、理想,以及更重要的實現理想的客觀基礎條件,曹丕都要遠勝於劉禪。所以劉禪不如曹丕,其實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
5 # 遊戲評測kk
曹操有四個兒子曹丕、曹植、曹彰和曹衝。4個兒子中最聰明的兒子是曹衝,曹操也對這個小兒子最喜歡,還準備把司馬懿給曹衝當導師,曹丕想繼承王位,放毒蛇把曹衝毒死了,自己也讓毒蛇咬了洗脫罪名,後來司馬懿為曹衝墳前守了3年,最後跟隨了曹丕,曹操對三個兒子在銅雀臺進行了考核,最後曹丕提前得到試題,為當下局勢準備了兩手試卷,最後曹丕繼承了王位。
劉備就只有一個獨生子阿斗,本性不壞,可惜生在帝王之家,生性懦弱,愛玩蛐蛐,沒有什麼志向,背書怎麼也背不會,諸葛亮在世可以保他無憂,後來被司馬懿後代統一了。
區別在於父輩是否鍛鍊子嗣的意志力方法,如果一味的寵愛,都難成大氣,孫權9歲,自身一個人冒死向劉表言和討要父親屍骨,能不有作為其實很早的時候就可以看出來。
-
6 # 瘋哥哥l
付二/代和付四/代的區別。
曹操和劉備劉備
劉備的父親劉弘早亡,少年劉備與母親以織蓆販履為業,生活非常艱苦。後拜盧植為師,趁著黃巾起義,征討董卓,投身革/命事業。因個人實力不行,先後依附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等多個諸侯,算是寄人籬下。後來終於熬出頭,拿下荊州和益州,建立蜀漢。
出師表裡,諸葛亮說“先/帝創業未半”。說的非常清楚,劉備是自己一手創業的,算是白手起家。典型的付一/代。
曹操
曹操出生在宦官世家,是漢相曹參之後,曹操的父親曹嵩是宦官曹騰的養子,曹騰歷侍四代皇帝,頗有名望。漢桓帝時,封為費亭侯,曹嵩繼承了曹騰的侯爵,在漢靈帝時官至太尉(最高軍事長官,相當於國/防部/長,或參/謀/總/長)。
就算不考慮祖上的問題。曹操的爺爺這麼厲害,他老爸又是大官,到曹操這也是頗有積累的了。同時曹家在亳州又是名門望族。
劉備是付一/代,曹操已經是貴/族世/子了。
前期影響劉備四處漂泊,生劉禪的時候已經46歲了。劉禪出生在荊州,之後劉備南征北戰,基本是沒有多餘的精力去照顧或者教育這個兒子了。
曹操有二十五個兒子。曹丕是二兒子,生曹丕的時候,曹操大概是32歲。生曹昂的時候估計更早。曹操是大家族,還被舉孝廉,做過地方長/官,相對更有時間和精力照顧和教育孩子。
劉備一生顛沛流離,而曹操相對是比較穩的,曹操的兒子受到的教育和影響不是劉備的兒子能比的。而劉備也就一個像樣的兒子——劉禪。數量上也不佔優勢。
曹操早年征戰四方的時候,幾個兒子都一直跟著,耳濡目染的多,歷練也多。長子曹昂就是因為在戰場上救曹操而死。曹昂公元前197年死的,那時候曹操42歲。能上戰場,曹昂應該在20歲左右,基本曹操20多歲的時候就成家立業了。
另外,這麼多的兒子,終歸會有出色的。
智慧、品行、格調和學識都需要積累正所謂三世才能培養一個貴族。
白手起家,晚年的子的劉備,雖然自己學識和膽識足夠,但是積累還是太弱,很難把這些東西傳遞給下一/代。
而曹操家族有很多這樣的積累。曹操本身經歷了這種沉澱的薰陶,而其子嗣更是得到更多的促進,這種大環境對孩子的教育是相當重要的,對其視野、品行和境界的提升是不可估量的。
所以曹丕、曹植不僅在政治上有一定的成就,在文學方面的成就也相當了得,在中國文學史上他們父子的影響都不容小覷。
所以,fu二/代和fu四/代的差別還是顯而易見的。
-
7 # 言行觀照
個人認為是曹劉各自的條件決定的。
從兩人的基因配對來分析。
劉備的夫人四位:昭烈皇后甘夫人、麋夫人、孫夫人、穆皇后。
四個兒子:劉禪,劉永,劉理,劉封(養子)。
曹操夫人17位:丁夫人,曹操原配夫人,無子女。
卞夫人,曹操繼配夫人,武宣卞皇后。生曹丕、曹彰、曹植、曹熊四子。
劉夫人,曹操之妾,生曹昂、曹鑠二子。
環夫人,曹操之妾,生曹衝、曹據、曹宇三子。
杜夫人,曹操之妾,生曹林、曹袞二子。
秦夫人,曹操之妾,生曹玹、曹峻二子。
尹夫人,曹操之妾,生曹矩。
王昭儀,曹操之妾,曹幹養母。
陳姬,曹操之妾,生曹幹。
孫姬,曹操之妾,生曹上、曹彪、曹勤三子。
李姬,曹操之妾,生曹乘、曹整、曹京三子。
周姬,曹操之妾,生曹均。
劉姬,曹操之妾,生曹棘。
宋姬,曹操之妾,生曹徽。
趙姬,曹操之妾,生曹茂。
某氏,張濟遺孀,《三國演義》中為鄒夫人。
由上述對比,就能看出兩人後代的差別會有多大。
劉備長子劉禪,做為第一繼承人,不管“扶不起的阿斗”是不是真的,至少說明,以劉禪的能力,是無法挽救蜀漢政權的。劉封是養子,後來因為沒救關羽被賜死。劉備死時,劉永和劉理還小,一個早死,一個不受劉禪待見。
曹操兒子就多了,從機率上來說,就已經勝過劉備的兒子了。
-
8 # 小白讀資治通鑑
實際在我看來,三國後主都是一代不如一代,只不過蜀漢後主劉禪更為突出,如果曹操的兒子曹丕和孫子曹睿還算得上是能君的話,那曹操的曾孫曹芳執政時期,就已經無法控制權臣導致大權旁落,曹芳和曹髦二帝雖然都曾先後計劃剷除司馬家族,但都以失敗而告終。
我們不拿曹操的孫子輩兒跟劉備的兒子輩相比,單單比較曹丕和劉禪,為什麼他們的能力差別如此之大呢?
一是出生環境不同曹丕出生於漢靈帝中平四年(187年),那時候雖已是東漢末年,但局勢相比三國時期更加穩定,因而有較好的環境,沒有遭受顛沛流離之苦,還有父母,最主要是母親的疼愛和培養。
而劉禪出生於建安十二年(207年),當時天下已然大亂,劉備自身都半生顛沛,還未有一寸屬於自己的根據地,而緊接著的建安十三年,曹操南下荊州,窮追劉備,是趙雲七進七出救下襁褓之中的劉禪,但他的生母甘夫人卻被劉備無情拋棄。後來劉備娶孫夫人,成為劉禪的繼母。大家知道孫夫人並無什麼才德,好舞刀弄劍,加之並非親生,在培養方面一定不會是一個良母。建安十七年,孫夫人返回東吳時還曾想把他帶走,只是被張飛和趙雲截下。在這樣的環境中,他的早起培養比起曹丕而言,實在差得太遠。
二是早年經歷不同曹丕從十歲起,便跟隨曹操南征北戰,軍旅生涯最能鍛鍊一個人,無論是身體還是見聞,都加速進步,其後還有很多人的幫助和指點,特別是曹植的太子之爭,更是極大地鍛鍊了他的政治能力和權謀水平。
反觀劉禪,一生如女子一樣深藏閨中,無論是征戰,還是權謀,這些經歷乏善可陳。
三是政權強弱不同曹丕即位時,曹魏政權已有天下的十分之八,其軍事實力、經濟實力、謀臣良將依然眾多,遙遙領先於蜀漢政權。
反觀比曹丕小二十歲的劉禪,劉備留給他本就不大的蜀漢,剛剛經歷關羽失荊州、夷陵火燒連營七百里的慘敗,國力大損。而且,劉備留下的還是個爛攤子,軍事上力量極大削弱、良將多戰死;政治上,荊州派、益州派等派系林立,明爭暗鬥;內部以雍闓等人為代表的夷族紛紛叛亂,才有後來的諸葛亮七擒孟獲,當時諸葛亮都沒敢平定叛亂,就是因為根基不穩。以這樣的勢力對抗曹魏,實在有點以卵擊石的無奈感。
-
9 # 老張電影說A
曹操出身於官宦世家,曹操對子女的要求非常嚴格,早期便已經嶄露頭角的曹操,透過言傳身教的方式,來影響並藉此來教育自己的孩子,曹操博覽群書,手不釋卷,遇到寫的好的兵法謀略或者名言警句,便會抄寫下來,以便之後翻閱,曹操的眾多子女們,在其父親的影響下,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配合曹操優良的遺傳基因和優越的學習環境,就比較容易成才。
為什麼曹操的兒子非常出名,劉備的孩子卻很平庸
反觀劉備,論基因,劉備是不輸曹操的,但是劉備的出身很一般,雖說是漢室宗親,但中山靖王的子嗣之多,就是站一排一個個認,都不一定認得全,劉備從小就喜歡在社會上結交英雄豪傑,這樣雖然提升了人脈,但是對於子女的教育無疑,容易讓他們分心。
劉備的孩子出生時,劉備還隨著手下四處奔波,這無形中也影響到了劉備對子嗣的培養,影響到了他們的後天成就。
-
10 # 夢裡遠山
說到底,劉備並非不想讓劉禪成為他的優秀繼承人,他是十分想啊,可是當時他顛沛流離的境遇讓他束手無策。在他取得益州之前,就一直處於鞍馬勞頓、窮於應對、疲於奔命的狀態中,不是在征戰,就是在征戰的路上,一家老小都跟著他一起受拖累,一直穩定不下來,沒有閒暇功夫教他讀書。在奪得益州之後,還沒有多久,就又統兵北取漢中,接著又是夷陵之戰,在劉禪的教育問題上即使他有心可是也使不上。對於劉禪,劉備應該是很無奈的。
劉禪出生於建安十二年(207年),出生在南逃途中,劉備時年47歲。建安十三年(208年),劉禪尚在襁褓之中,發生了著名的長坂坡之戰,被趙雲捨命救出。之後,又發生赤壁之戰和取荊州。在奪取益州的征途上,進展其實並不順利,一共用去三年時間,到了215年才一舉拿下,這一年劉禪已經9歲了,童年韶光不再;劉備55歲,已經迫近老年,後面也有心無力。
由上述可知,劉禪錯過了啟蒙教育的童年時代,他的童年是在兵荒馬亂中度過的,給他童年印象最深刻的恐怕是殺聲震天、戰馬嘶鳴,而不是用古聖先賢的著作和智慧所給以的滋養。
總之,一個字“晚”了。劉禪沒有曹丕、曹植、曹衝他們那樣穩定的大後方,在適學年齡就可以安心接受高人傳授給他們的經典知識和文韜武略。所以,劉禪在能力和智慧比不上他們也是情理之中。
-
11 # 紅色國際
首先,無論是政治軍事文學等領域,曹操和劉備都不在一個量級上!劉備從始至終相對於曹操就一點優勢,便是姓劉。因為姓劉,劉備才得以一直能在道義上佔據一點點的優勢!就是連這優勢也是微乎其微的,因為劉備本人是個非常之平庸的君主,雖然打過多次仗,卻不善於用兵。政治方面也就懂得韜光養晦,除了識人方面還行,跟曹操根本無法相提並論!可以想象如此平庸的劉備,三國期間一位很平庸的君主生下來的後代,教育出來的後代,又有何才能可言!劉備本無才,見天下亂世,群眾紛爭,從始至終以“漢室宗親”的旗號,混得一方偏安之地。
那麼我們來看曹操,曹操雖宦官出身,卻是一個傑出的文學家政治家軍事家,開創了建安文學的新局面,三曹之一!文學上詩詞才賦抒發自己的政治理想抱負!在漢樂府的基礎上又實現了很大的一步突破!
同樣,曹操在軍事政治方面的才能表現也是不勝列舉,興修水利,用人唯才,抑制豪強,加強集權,統一北方!打過的經典戰爭也是數不勝數!
曹操的四個兒子個個都是人才,曹彰勇猛忠心!曹丕穩重老成!曹植才華橫溢!曹沖天資聰穎!這不是偶然現象,是在曹操本身的氣質素質和曹氏集團的整體能力才華影響下形成的!在這一點上,劉備直接就被秒成了渣渣!
從劉備這方面來說,劉備老來得子,而且差點幼年喪命,劉備取此子名曰禪,必定寵溺有佳,管教不嚴,放任其自由。不加拘束!劉備本無啥大才,對劉禪的教育也就可想而知了!
由此可見,劉備的後代和曹操的後代差距大是必然會形成的結果!
-
12 # 一杯紫米露
不能說劉備的後代不如曹操的後代。換個角度思考,雖然蜀漢早於曹魏滅亡,但是自高平陵之變(公元249年)後,曹魏軍政大權盡歸司馬氏,已經註定步獻帝后塵,實質上應該是蜀漢晚於曹魏滅亡。
雖說是諸葛亮的功勞,但作為諸葛亮名義上的領導,以蜀地一隅之力,十數次北伐(包括姜維)遠勝於自己國力的曹魏,實現了歷史上罕有維持十數年的攻守奇觀,名義上的領導功勞自然是有的。而曹丕在位時,伐蜀伐吳屢遭失敗,和魏國強大的國力不符。更別說三代丟政權(實質)。從這個角度說,未必劉備後代不如曹操後代,假若雙方互換位置,也許劉禪已經一統全國了。
-
13 # 哥廷根巨獸
對於這個問題,我有一個比較帶個人主觀色彩的看法,我們這裡不說曹操其他三個兒子,就單單比較曹操和劉備的法定繼承人:曹丕和劉禪。一般看來,曹丕政治能力突出,個性隱忍,是完成三國一統的君主;而劉禪給人的印象大多是昏庸無能,貪玩怠政的形象。這也大概是題主所想表達的意思和問題中提到的差距。
可是,劉禪真的就像人們所認為的那樣嗎?我個人認為不是。劉禪繼位後,時得諸葛亮的教導,可諸葛亮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諸葛亮是一個事無鉅細,事必躬親的完美主義者。並且也是先帝留下的託孤之臣,劉備託孤時說:“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在劉禪看來,如果他成材,那麼直接面臨的對手就是諸葛亮,一方面,諸葛亮作為蜀漢軍師,丞相多年,大權獨攬,羽翼豐滿。另一方面,如果劉禪勤政勢必會侵犯諸葛亮的權威及利益,於蜀漢政權不穩。所以,劉禪所展現的無能是一種保命維穩的智慧。
那麼諸葛亮死後,劉禪為何依然無所作為呢。縱觀蜀漢後期,諸葛亮六出祁山,五次北伐。耗費了大量的資源。在五丈原病逝後,留給劉禪的其實已是一個爛攤子了。劉禪肯定也預見到了蜀漢的結局,不願再耗費資源,犧牲人命來搏一個註定不能成功的結果。
最後面對司馬昭的一句:“此間樂,不思蜀”則是劉禪大智慧的寫照。得以善終。
迴歸題主的問題,我覺得劉禪與曹丕不能相比,實在要比的話,他們的差距也是劉備和曹操留給他們的基業上的差距。讓曹丕去接手蜀漢,是否能挽危樓於既倒,劉禪繼承曹魏,是否就失敗亡國?
-
14 # 喝著汽水看影視
首先不要被小說誤導了,其實在《三國志》記載中中劉備有三個親生兒子,還有一個養子,一共四個兒子,而繼承皇位的是劉嬋而已
曹操一共有二十五個兒子和七個公主只是比較知名的是曹丕,曹植 曹彰 曹衝 (曹丕稱帝)
至於說差別大那是因為生長環境的影響,試想在一個明爭暗鬥的環境下成長的快,還是在一個安逸的環境下成長的快,還有就是天資,就像曹衝被稱為神通,小時候我們不是也學過曹衝稱象故事嗎?可惜曹沖年僅13歲就沒了,而劉備的幾個兒子就沒有這樣的天資了
-
15 # Edmunds6
個人覺得劉阿斗或許不是愚昧,而是聰明。完完整整安安穩穩過完一生,擁有一個好結局。世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也許是因為每個人的追求不同吧。
-
16 # 謝_Jim
劉備的後代劉嬋是獨生子,根據當時的世襲制,子承父業,劉嬋自然不用擔心有人跟他爭權,可以生活在無憂無慮致中,各種吃喝玩樂,玩物喪志,最終把阿斗養成一個庸君。而曹操的兒子眾多,卻只能有一個來繼承他的霸業,所以兒子之間就會有競爭,所以他們不斷的去學習,提高自己的實力,有的專研武、有的專研文賦,有的專研管理,兒子之間的爭鬥十分激烈,最後繼承他的霸業的曹丕能不厲害嗎?劉嬋真的不能跟曹丕比,曹丕可是克服了重重困難才走到這個位置的,經歷了磨鍊的,而劉嬋啥都不用經歷,玉不琢不成器啊,劉嬋就算是上等的“玉”,不經歷磨鍊,怎能成為大器?所以他們的差別就這麼大。
-
17 # 談笑閣
你說的是後主劉禪吧?
我覺得劉禪並不差。《三國演義》裡把諸葛亮描寫成忠君愛國,但是你如果處在當時的蜀國,你就會覺得,諸葛亮其實就是個權臣。
首先,益州原班人馬就對諸葛亮不太感冒。
其次,諸葛亮出征想出徵就出徵,還長期駐紮在漢中。
第三,原來那一批老將,除了趙雲基本上都死光了,剩下的廖化、王平以及後來的姜維,都是諸葛亮的嫡系。
所以,作為後主的劉禪,要面對的是這樣一個比霍光還厲害的權臣,稍有不慎,劉禪自己都覺得難過。在這樣的情況下,甚至諸葛亮死後,劉禪當了四十多年皇帝,而且蜀國上下基本上沒有內亂,不能不說劉禪是有能力的,至少不像三國演義裡說的那麼傻。
劉禪為什麼投降?
首先是實力差距太大,沒法打,蜀國的人口只有魏國的十分之一,經濟就更差了。
其次,自己作為漢室後裔,看到獻帝其實過得還可以,投降比不投降,風險更低。
第三,能夠說出“此間樂、不思蜀”的人,你真以為是傻瓜嗎?
這個情商,碾壓歷史上一大批人。
至於曹魏,其實曹丕的後人還可以,只是都短命。
-
18 # 心靈飛揚漫天飛
直接原因:長坂坡之後,眼看趙雲身上千瘡百孔,劉備狠心摔阿斗,把阿斗摔得“腦袋大,脖子粗,不成帝王成伙伕”。
間接原因:曹操的兒子的老師都是大學問家,比如司馬懿等,縱觀劉備這邊,人才匱乏,對孩子特別溺愛,諸葛亮能在劉禪身邊親傳身教也行,但是諸葛亮抽不開時間,使得劉禪從小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主要原因:曹操家財萬貫,對孩子的教育很看重,也捨得投資,曹操可以重金來聘最好的老師教導孩子。劉備屬於半路超車,得意忘形,全部經歷都在怎麼“興復漢室”上面,哪有時間去考慮孩子的教育問題。再說從文化水平上看,拿到現在的話,曹操是大學文憑,劉備是小學畢業,兩個人的高瞻遠矚肯定不在一個檔次的。
-
19 # 夏雨風
曹操出身官宦之家,又身為一國之"相主",後代是名副其實的官二代,從小有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環境。曹操本人文武雙全,是一激情似火的大詩人,兒女從小耳濡目染,都會吟詩作賦,才華橫溢。建安三子不是浪得虛名。
劉備平生顛沛流離,定無居所,寄人籬下。劉禪又是在戰火中生長,從小就是隨軍營四處飄蕩。待劉備白帝託孤,劉禪尊諸葛丞相為亞父,先天不足,被後人稱為"扶不起的劉阿斗"。但他也決不是爛糊泥,卻是守成有道的後主,在三國中數他在位最長。最後兵臨城下,為了不讓成都百姓塗炭,自縛投降。在司馬昭眼前做到"樂不思蜀“,封為安樂公,居然保住家族安然無恙,也非常人所能。
曹氏精明,滿門抄斬。阿斗佛系,保全三族。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何獨對阿斗網開一面?非無大智,實乃若愚!
-
20 # 回憶裡的影視
總所周知,曹操是個特別愛才,惜才的人,對兒子們的教育更是如此,從小便教他們讀書,請學問高深的老師教導他們,曹操兒子眾多,其中才能突出有四個:曹丕,曹植,曹昌和曹衝。曹丕,曹植,曹衝偏向文才,曹昌愛吳。 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學生將來能繼承大位,所以他們之間有競爭,所謂適者生存,競爭才能迅速增長,使曹操的四個孩子在這種糟糕的情況下成長得很好。
而劉備的兒子是老來子-劉禪, 對他寄予厚望, 所以就像今天第二代富裕的獨生子女一樣, 童年沒有嚴格要求,嬌生慣養,庸碌無能, 劉備死後,諸葛亮一心輔佐劉禪,鞠躬盡瘁,而劉禪無能到極致。
總之他們的之間的差別跟家庭的教育,環境影響,及自身有很大關係
回覆列表
個人認為是後天的教育和溺愛所致。曹操總共有四個兒子分別是:曹丕、曹植、曹彰和曹衝。曹丕,曹植和曹衝偏向文才,曹彰愛習武。由於曹氏的基業最終肯定會傳給他們四個之一,所以四人的教書先生肯定都很精明,都希望自己的學生以後能夠繼承大位,所以彼此之間就存在競爭,正所謂優勝劣汰,有競爭才能快速成長,這樣就讓曹操的四個兒子從小在這種壞境中成長,所以長大後都很出色!
而劉備老來得子,並且就那一個兒子劉禪,對他寄予厚望,所以就像現在的獨生子富二代一樣,從小沒有嚴格要求,嬌生慣養,甚至劉禪在劉備白帝城託孤快要去世時,劉備詔他前去交代後事,他竟然還想著他養的兩隻蛐蛐,想把他們一起帶上,可想而知劉禪的貪玩和無知。所以被人稱為扶不起的阿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