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董誓言

    為什麼孩子愛磨蹭

      曾聽一位家長跟我談起他兒子的情況。他兒子讀小學一年級,做作業總是很磨蹭。他的作業其實不太多,但就是慢。結果想給他額外輔導,都抽不出時間。可兒子並不是慢性子的人啊,玩起遊戲來,他可比誰都快。

    我們還會發現,有的孩子心裡想要學習,好像也在一天到晚地學,但是效率很低。有的孩子也想著要考好高中、好大學,可就是怎麼也行動不起來,回家還是不願寫作業。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孩子心裡著急而行動不急呢?

    上面這些情況歸結起來,就是一個問題——磨蹭。 磨蹭是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常見的現象。總結一下,可以概括為以下幾種:

    1、學習興趣不高,對學習是硬著頭皮應付,能拖就拖,缺乏自信,不負責任;

    2、“慢性子”,行動遲緩,慢條斯理,遇事怎麼也緊張不起來;

    3、沒有時間觀念,不講效率;

    4、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其他的事物吸引;

    5、沒有掌握學習的方法和技巧。

    怎樣讓孩子利索起來

    孩子的生活習慣不是一天兩天養成的,磨磨蹭蹭地做事,也是長期形成的。這個習慣,首先會表現在他的生活方面。要讓孩子利索起來,當然就要先從生活上著手,教導孩子改掉磨蹭的習慣。如果在生活習慣上放任孩子磨蹭,你又怎能期望孩子能夠乾脆利落地學習呢?家長可以試試下面幾種方法:

    透過遊戲或競賽加以改變

    對於年齡比較小的孩子,想改變他的磨蹭,可以透過經常玩一些小遊戲或小“比賽”來實現。例如,和孩子比一比看誰衣服穿得快,看誰先把桌面收拾乾淨等,在生活中尋找一些機會和孩子比一比、賽一賽。在這類遊戲和比賽中,孩子不僅提高了動作的敏捷度,還激發了他們的進取心。與此同時,家長可以給予孩子適當地獎勵,鼓勵孩子慢慢克服動作緩慢的壞毛病。

    讓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事情

    這種辦法會讓孩子產生一定的壓力,但效果還是不錯的。它需要先估計出孩子盡最大能力完成某項事情的時間,然後規定孩子在這個時間內完成這項事情,時間一到就立即停止,不能再繼續下去。如果沒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孩子就要接受小小的懲罰。相反,如果孩子在規定時間裡完成,就可以得到相應的獎勵。小文的媽媽就是用這種方法來幫助小文改掉磨蹭的壞毛病的。

    小文的媽媽把自己的這種方法稱為“計數法”。“計數法”很簡單,她事先向小文講明數到第十聲的時候必須開始做某件事,然後讓小文準備好,說聲“開始”後就開始計時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她總是一邊數,一邊觀察小文的行動,如果在計數開始時,孩子的動作依然很慢,她就會故意數快一點,讓孩子感覺時間就快要到了,於是加快速度;當快要結束的時候,孩子還沒行動,她就會放慢數數的速度,讓孩子有行動的意識。這樣,孩子就會為了趕規定的時間而行動迅速。

    小文媽媽的“計數法”的確是一個不錯的方法,數數能夠讓孩子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要做的事情上,並讓他及時行動。

    為孩子排除分散注意力的因素

    不少孩子做作業磨蹭是因為注意力無法集中,一會兒翻翻書包,一會兒喝喝水,一會兒到外面順便看看電視等。對此,家長最好在孩子做作業之前,把準備工作做好,書桌上不擺與學習無關的東西,免得孩子分心。下面是一位女孩的母親講述的經驗。

    上學前,女兒做事總是磨磨蹭蹭的,我發現這主要是因為她容易被無關的事物所吸引,注意力總不能集中。比如,吃飯的時候,窗外突然飛過一隻小鳥,她就會放下碗去仔細看個究竟;正在畫畫時,忽然聽到熟悉的動畫片的聲音,就會丟下畫了一半的畫,跑去看電視。所以,女兒做事往往“戰線”拉得很長,效果也不好。針對她的這種壞習慣,我就在她做事時,儘量為她創造一個安靜單一的環境,排除與她所做的事情無關的因素,使她能專心於正在做的事情。慢慢地,她養成了利索的好習慣。

    看來為孩子創造一個能全心投入其中做事的環境,幫助孩子儘量地排除可能會影響他的種種因素,是非常必要的。

    以身作則,在生活細節上教育孩子

    作為家長,教育孩子之前要檢查一下自己是否有磨蹭的現象,比如邊看電視邊慢慢吃飯等等,如果有的話一定要注意,不能讓它們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

    為了更好地幫助孩子改變壞習慣,要注意在平時、生活細節上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態度和習慣,讓孩子集中注意力,專心致志地做好每件事情。許多孩子都有邊看電視邊吃飯的壞習慣,為了能多看會兒電視,一頓飯他往往能吃上一個小時。家長認為孩子學習辛苦了一天,就讓他趁這個機會放鬆一下,一般也不會多加干涉。其實這樣做不好,長此以往,孩子不僅會養成磨蹭的壞習慣,還會養成一心二用的壞毛病。

    下面來看看怎麼才能引導孩子專心做作業:

    首先,幫助孩子明白做作業是他的責任,千萬不要讓孩子以為是在給父母做作業

    有的家長常會說出這樣的話:“還不給我好好做作業!”這樣,孩子的潛意識總認為作業是為家長做的。家長要幫助孩子提高對作業的責任感,要讓孩子明白,每天按時認真完成作業是他應該做的,沒有任何可以討價還價的餘地。也有一些孩子雖然知道學習、作業是為自己做的,但是由於家長平時地放任,就讓他產生一種錯覺,認為只要把作業做完,做什麼都可以。這些不良的態度都會影響孩子為作業負責。

    其次,讓孩子像對待考試一樣對待作業

    考試時有什麼樣的要求,就用同樣的要求對待作業。考試如無特殊情況是不允許離場的,那麼做作業時也一樣不能讓孩子離開書桌,如果一次作業時間太長,可將作業分段進行;考試不能翻閱相關資料,寫作業的時候應讓孩子先複習,對所學的內容有充分的準備再動手,儘量不靠翻書來完成;考試都是有時間限制的,因此也可以讓孩子在規定的時間裡完成作業。

    讓孩子像對待考試一樣對待作業,就是讓孩子知道,做正事的時候應該具備嚴謹的態度。改掉作業隨意的毛病,是提高作業質量及學習效率的好辦法。

    為了保證學習的效果,在孩子完成老師佈置的練習或習題時,你可以指導他完成下面三個步驟。

    第一步: 回憶

    回憶通常是指對學習過的知識進行快速簡單地回想。回憶是複習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提高記憶率的有效手段。透過回憶,孩子對所學知識有更深入地理解,可以達到溫故而知新的學習效果。

    第二步:做作業

    做作業是孩子完成老師講授課程後安排練習的過程。做作業的時候要有時間觀念,還要細心謹慎。當然,在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前提下,最好能讓孩子根據自己的情況再做些適宜的訓練。

    第三步:檢查

    做完作業後,需要檢查,但許多孩子都會忽視這一步。由於很多孩子對作業的不當認識,以為做完了作業就是完成了作業,其實缺少了這一步是不完整的作業,粗心的錯誤就不能得到糾正。

    就像前面提到的那樣,有的孩子寫作業時沒有專心投入。一會兒東張西望,一會兒摸這玩玩那,這樣當然不能保證作業的質量和效率。因此,家長應當要求孩子在做作業時集中注意力,絕不做與作業無關的事情,作為家長在孩子做作業時也不要上前打擾。

    讓孩子一心一意做作業,並不是說讓孩子連續做一個晚上的作業不休息,它需要勞逸結合。如果孩子連續長時間思考問題而得不到休息,大腦就會疲勞,運轉緩慢,孩子的學習效率就會下降,錯誤率也會明顯增高。讓孩子適當的休息,是明智之舉。

    對於小學階段的孩子,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幫助孩子解決作業問題:

    一、鍛鍊孩子的協調能力

    不知你有沒有注意到,有的孩子在做作業時常常會抬頭和低頭,這樣就降低了讀寫的速度和準確率。這些孩子做作業慢,是因為他們的協調能力不足造成的。既好又快地完成作業需要一些最基本的能力,比如小手肌肉的靈活、手眼的協調等。

    對於協調能力不太好的孩子,家長應當加強協調能力的訓練。比如,可以讓孩子多做一些運動,像投籃、打乒乓球、剪紙、滑冰等,長期堅持將有助於孩子協調能力的提高。

    二、經常檢查孩子的作業情況

    有的家長工作很忙,時間很緊張,但不能將“沒時間”作為對孩子的作業不理不睬的藉口。再忙,每週也要至少檢查孩子的作業一次。

    家長檢查孩子作業有兩個好處:

    1、可以隨時瞭解孩子的學習情況。作業能夠反映出孩子的學習情況,認真不認真,掌握知識牢不牢,有沒有困難等在作業中一目瞭然。

    2、可以有效督促孩子的學習。家長時不時地翻看一下孩子的作業,會使孩子在無形中產生一定的壓力,為了不受到家長的批評,孩子一般都會更加努力地學習。

    基礎不好、欠賬太多的孩子在做作業時會遇到很大的困難,家長不能一味責罰,在鼓勵孩子克服學習困難時,應當耐心地幫助和輔導他們做好作業。孩子年齡還小,容易產生畏難情緒,在作業中稍微遇到點困難就會產生煩躁感,甚至害怕寫作業。這時訓斥和打罵是無濟於事的,它只能使孩子對學習的信心和興趣喪失。家長應該及時幫孩子將沒有弄懂的地方弄懂,並要注意幫助孩子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三、不要陪孩子寫作業

    不少家長喜歡在孩子寫作業時陪在一旁,這是一個非常不好的習慣。陪孩子寫作業會養成孩子的依賴性。很多孩子就是這樣,如果家長不在旁邊陪著,他就會開始玩、走神或是看消遣的書,只有家長坐在身邊,他才覺得要寫作業了,這樣孩子就總覺得是在為家長學習。因此,從孩子一上學開始,家長就應該讓孩子獨立寫作業。

    可能有的家長會說,一年級的孩子什麼都不太懂呢,怎麼讓他自己寫作業,他連題意都弄不懂。其實,家長低估了孩子的能力,目前很多小學低年級的作業題都會有一個示範題,孩子稍微觀察一下示範題,就會明白他需要做什麼。

    即使孩子真的弄不清楚,家長解釋之後,也一定要離開孩子的書桌,一定要記住:作業是孩子的作業,並非家長的作業。陪著孩子寫作業,除了會造成孩子懶惰,還有可能造成親子關係的緊張。因為有的孩子會覺得父母老在一旁陪著自己,是在監督自己。

    四、不要成為孩子的答題機器。

    孩子寫作業或學習的過程中總會碰到問題和困難,父母應當用什麼方式去幫助孩子,也有很大的學問。

    不少家長的做法是,孩子一有不會的,立刻幫忙講解,講解的時候很少用啟發的方式,而是直接告訴孩子應該怎樣,講完家長還要加上“你怎麼這麼笨!這麼簡單你都不會!”這樣做的結果是,家長常常成了孩子的答題機器。孩子一碰見問題,就直接問家長,根本不願意動腦筋。

  • 22 # 蟬之羽

    孩子學習磨磨蹭蹭的習慣肯定是有原因好。如果沒找到事情你真正原因還真的用盡什麼辦法都沒有用,好說不理,打罵就生氣,有時弄得家長很是無耐。

    貪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一旦玩起來就沒有了時間的概念,所以磨磨蹭蹭很難進入學習的狀態;或者學當中不夠專心,學著學著不自覺地又去玩放在一傍的玩具或者找什麼東西玩一下,一下一下又過了很長時間,心思還沒回到學習上;沒有時間觀念,什麼時候想到要學才去學,父母接二連三的催也沒有多大效果。找到孩子學習磨蹭的原因,才能找到解決的辦法。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溝通好好說話還是非常有必要的,能明事理問題就能解決。有的孩子是一談到學習就炸毛的那種型別,那身為父母就得改變一下溝通的方式,讓孩子樂意和我們溝通。我很幸虧的是在兒子四歲的時候不知道因為什麼生氣打衛生間裡的東西全丟出來,我也生氣了,直接就打了孩子,這時媽媽把孩子抱過去安慰,之後狠狠批評了我和孩子的爸爸一頓,從那以後我對孩子的教育發生了質的變化,溝通成了教育的主要方式。順利地溝通之後與孩子至少達成口頭的約定,安排好學習的時間段,如果能書面做時間安排表更好,首先要達成共識。

    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如果孩子在學習的,那家長就不能在一旁閒聊或看電視,在我們家就為這樣矛盾過。爸爸認為孩子應做孩子的事,家長不應該以"犧牲"自己為代價。其實在教育孩子方面有時還真的要以"犧牲"自己一些啫好為代價的,沒有多少人能在嘈雜的環境中靜下心來,成年人都難更何況孩子。如果孩子樂意地話就陪在他身邊輔導,如果孩子不樂意千萬彆強求,但要有約定,按時完成任務。如果孩子能尊守約定最好給一點獎勵,陪孩子玩一會遊戲,看一會動畫片,總之給一個肯定和讚賞。建議孩子清理自己的桌子,每次學習桌面上不留與學習無關的玩意,人的自控力是有限的,有時會學著學著就想玩別的,如果身邊有的話就會不自覺的去玩,有貪誤了學習。

    規定好學習時間,儘量在既定的時間內完成學習任務,克服拖拉的習慣。

    養成某種良好的習慣是要時間的,克服某種不良的習慣是需要毅力的。所以在教育孩子是要絕對的耐心。償試一下這些方法,相信會有效果。

  • 23 # 愛伴稚子

    孩子學習磨蹭這個問題,在廣大學子中是長期和普遍存在的,那些自覺性強,學習好作業認真,藝術特長樣樣在行,又會做家務又彬彬有禮,永遠都是別人家孩子。但這些,都是因為我們不斷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讓孩子跟我們漸漸的有了隔閡,無謂的爭辯,帶情緒的語言,正在消耗著親子之間的熱情,讓心越來越遠。

    牽著蝸牛去散步,讓自己慢下來,讓心與心進行連線上帝給我一個任務讓我牽著一隻蝸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得太快因為蝸牛已經盡力在爬了每次總是挪那麼一點點我催它,嚇唬它,責備它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著我彷彿在說我已經盡了全力了……

    是啊,蝸牛走的多慢啊,可是我們應該怎麼和他相處呢。

    有兩個辦法,其中之一就是讓他快起來,這是大多數人都在使用的辦法。我們不停的去催促孩子,明明是非常簡單的道理,可是無論怎麼說,孩子依然無法理解,總是做錯事情。也許你已經嘗試了太多太多的方法了,可是孩子就是不能讓你滿意。

    在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嘗試另一個方法,讓自己慢下來,我們用孩子的思維方式,用孩子僅有的那一點點對世界的認識,去理解,去思考,去感受這個世界。有時候會迷糊,很多時候會犯錯,我們幫他指正一個個小小的錯誤,教會他們怎麼樣做更好,讓他自己去嘗試並做出選擇,這不就是成長和教育的過程嘛。

    新東方的創始人俞敏洪曾兩次高考落敗。當他打算安心務農或另謀出路時,他的母親對兒子說:“你可以去讀書,我去給你報名復讀,明年你一定能考上!”俞敏洪對學習的熱愛再次被母親的鼓勵喚醒,終於在一年後考入北大,實現了人生的完美逆襲。

    在一次聚會中,有一個孩子想嘗試自己用筷子,他的媽媽鼓勵他勇敢的去嘗試。當他拿起筷子準備夾菜時,他的媽媽激動的說:“見證奇蹟的時刻到啦,加油!”當他用筷子挑起一片菜葉兒時,放到自己碗裡時,媽媽又使勁的誇:“你真是要成精了,用筷子這麼難的事情,你這麼快就成功了。要是再多練習練習,那得用的多好啊。”孩子開心極了,更加起勁的練習起來。孩子學習的熱情,被媽媽的幾句鼓勵徹底點燃了。

    對孩子來說,鼓勵他,使他獲得成功,擁有成就感,這會是他主動學習最大的動力。多多誇獎孩子的優勢,鼓勵孩子勇於嘗試,獲得成功體驗越多的孩子就越自信,就越能獲得你意料之外的驚喜。

    沒有學不會的知識 ,只是方法和時間的問題

    孩子的學習成長,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正如有的孩子說話早,有的孩子說話晚。有的走路早,有的走路晚。但是基本上所有的孩子都能夠學會說話,都能夠學會走路。

    相信人們都會在不經意間表現出一個習慣,不僅僅是小孩子,在工作中也是。如果是自己比較擅長的事情,做起來一定會得心應手,自信並且快樂。如果是有難度或著不熟悉的事件,就會瞻前顧後,思路斷斷續續,總是容易出錯。

    孩子在學習過程中也是一樣。當孩子學習磨磨蹭蹭時,很有可能是他的學習狀態已經出現了問題。對學習的知識掌握的不夠清晰,有可能是理解的原因,也有可能是環境的原因。在孩子不太確定是什麼問題時,所表現出來的狀態就是磨磨蹭蹭。

    我有遇到過類似的情況,知識點幫孩子們講的很清楚,例題講了一道又一道,但是隻要出新題,孩子還是會做錯。我再跟他講他就哭,躲著我害怕我。讓他再練習幾次他就磨磨蹭蹭的。在這種狀態下,根本沒有辦法進行有效的交流,那就讓問題先飄一會,讓孩子也休息一下。我會把問題記錄下來,再去研究多種不同的方式去講解這個問題。總有一種方法,孩子會突然明白,真正的理解解題的方法,明白知識點應用技巧。

    遇到孩子學習磨蹭,又無法正常交流,你注意這幾點就行

    綜上所述,在孩子成長這程中,學習磨蹭的問題總會階段性的出現。遇到這種情況,作為爸爸媽媽一定不能因為著急而影響和孩子之間的交流情緒。我們可以先嚐試著以輕鬆的語境和孩子聊一聊他的學習生活。透過與孩子聊天,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就能瞭解到最近孩子的學習生活是否有遇到一些問題。另外,還可以透過孩子的作業情況、與老師溝通以後,瞭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綜合判斷出,孩子是因為什麼原因造成的學習磨蹭的問題。

    根據瞭解的情況分析出原因之後,那麼就可以針對性的進行協作解決了。如果是知識掌握的不夠清楚,那我們可以針對某一部分的知識點,幫助孩子歸納總結,進行特別的訓練,補充不足,提升孩子的信心。如果是學習環境的問題,那也可以調整孩子在家裡的學習環境,或者找校外比較合適的輔導機構,也能夠幫助孩子解決學習磨蹭的問題。

    最終,無論孩子學習磨蹭的問題有沒有短時間內得到解決,都沒有關係。要保證親子關係,親子交流保持暢通無阻。有問題,一起去面對,保持孩子對你的信任。那麼所有的問題,都會在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的努力中解決。

  • 24 # 九吾至尊

    第一點言傳身教:這一點對於家長來說一定要做到,因為這點非常重要,如果家長做不到就很難說服孩子。因為孩子會覺得你自己都做不到,憑什麼來管我。只要家長做到這點,孩子也只能乖乖學習。

    第二點以身作則:不要讓孩子在學習,而你卻捧著手機手機在旁邊玩遊戲或者刷抖音。這樣對孩子影響非常大,不利於孩子學習。而你要做的就是放下手機,參與到孩子的學習中,輔導他學習。

    第三點多鼓勵孩子: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缺點,他學習磨蹭肯定是以前家長不好好教育,從而遺留下來的問題。這個時候不能崔他,而是要多鼓勵他,每一次都進步一點,時間一長他的進步就會很大了。

    第四點多關心孩子:雖然學習對於孩子來說非常重要,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學習成績優質。所以只知道逼迫孩子學習,卻忽略了他的感受。甚至還把他當成學習的工具,這是萬萬不可的。

  • 25 # 王雲育兒育己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也是高階家庭教育指導師。

    聊一下我和孩子在學習方面是怎樣相處的啊,曾經那是雞飛狗跳,慢慢地開始和他鬥智鬥勇,終於尋覓到現在適合的方法。

    上圖是兒子的造句,我看到後心裡很感動也很滿足。

    我的方法就是和他做同學,我們一起學習,而且是比賽著學習,每次都是讓他先寫完,他每次都非常開心的對我說:“媽媽,我又寫完了,你認真寫,我去玩起了。”

    他寫完了作業,贏了比賽,不僅開心還充滿了價值感,他是一個快樂和自信的孩子。

    我每天都跟著他一起學習,自己也在成長,每天認真記筆記,心靜下來了,更能平和的和兒子相處。我們的母子關係又親密又融洽。

    上圖是“潮汐”的專注,可以設定時間25分鐘、30分鐘,根據孩子的年齡而定時間,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寫作業的時候,和他一起列好規劃,每一步完成後,給與鼓勵和休息時間,也可以做語文的時候,換一下,再寫會數學,這樣能更有效把作業完成。

    同時,作為家長,要扮演不同的角色。有時候是好朋友,一起玩樂打鬧;有時候是同學,一起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有時候是夥伴,一起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有時候是老師,相互之間互相學習,用崇拜的目光看著我們的孩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朋友月入5000,可每次給我發紅包只有5.2,最多52,大家認為這樣的男朋友是什麼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