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江雨燕

    都別搶,我來答。

    不僅僅只是膽量問題,而是燕國有必勝的理由,曹操打袁紹的時候郭嘉給他提出著名的“十勝十敗論”,今天就仿照郭嘉的思路,來說說燕國必勝的“三勝三敗論”。

    燕國師出有名,佔據公道,此是其一

    何謂師出有名?

    《禮記·檀弓下》如是闡述說:是夫也多言,盍嘗問焉;師必有名,人之稱斯師也者,則謂之何?《漢書·高帝》中有言:兵出無名,事故不成。

    簡單來說,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合理的藉口,就像前幾天發生的美國發起的斬首行動,特朗普將這次行動表述為“打擊恐怖主義頭領”。大家當然都知道這是謊言,但美華人依然要為自己的行為編織一個合理的藉口和理由,以表明這件事的正當性,否則什麼理由都沒有,那就是侵略和挑釁了,在公道上就沒有了優勢,得不到大家的支援。

    齊國曾經對燕國做過什麼不公道的事情呢?

    就是在燕王噲時代,燕國內部發生了“子之之亂”,三年以後,將軍市被與太子平(燕王長子)準備推翻子之的統治,尋求自己合法繼承王位。這個時候齊國的君主是齊宣王,他看到燕國發生內亂,決定渾水摸魚。

    於是他派出使者到燕國對太子平說:

    寡人聞太子將飭君臣之義,明父子之位,寡人之國雖小,唯太子所以令之——《資治通鑑》

    表示願意協助太子平繼承王位,當時燕國內部的權力鬥爭已經進步白熱化,後來市被還背叛了太子平,燕國大亂。齊宣王派遣將軍匡章帥兵十萬進入燕國,當時燕國計程車兵群龍無首,缺乏有效的領導,而且對國內的混亂十分反感,因此並沒有阻攔齊軍。

    齊王令章子將五都之兵,因北地之眾以伐燕。燕士卒不戰,城門不閉。齊人取子之,醢之,遂殺燕王噲——《資治通鑑》

    在齊宣王的幫助下,太子平雖然從子之的手中奪回了權力。但是齊軍卻並沒有撤退的意思,他們佔領了燕國全境,似乎打算長期駐紮下去,並將燕國吞併。而且當時的將軍匡章沒有約束好部下,導致軍紀混亂,在燕國內大肆劫掠財物,姦淫婦女,“殺其父兄,繫累其子弟,毀其宗廟,遷其重器”。

    燕人無法忍受,太子平於是派人向其他諸侯國求救,當時趙、韓、秦、楚都不願意看到齊國把燕國吞併後勢力增強,因此向齊國施加政治壓力,齊國這才被迫撤離燕國。太子平繼位以後因此發誓說“以雪先王之恥,孤之願也”。

    所以樂毅伐齊在公道上佔據了優勢,這次出征乃是一雪國恥,師出有名,是謂以“有道之師伐無義之國”,燕國在公道上就勝了;齊國無義,落井下石,它在公道上就敗了,這是其一。

    齊國霸道,諸侯驚恐,此是其二

    齊國和燕國之間的樑子乃是齊宣王時代的故事,齊宣王去世後,齊湣王繼位,秦齊爭霸進入白熱化。周赧王中三十年(公元前285),齊湣王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滅亡宋國。後者勢力在宋康王時代達到巔峰,走上了瘋狂擴張的道路,是謂“起兵滅滕;伐薛;東敗齊,取五城;南敗楚,取地三百里,西敗魏軍”。

    在宋康王的帶領下,宋國隱隱有取代周王室的野心。

    為長夜之飲於室中,室中人呼萬歲,則堂上之人應之,堂下之人又應之,門外之人又應之,以至於國中,無敢不呼萬歲者。天下之人謂之“桀宋”——《資治通鑑》

    齊湣王自然不能忍受宋國的崛起,因此在這一年集結軍隊攻擊宋國,並滅亡了後者,“齊湣王起兵伐之,民散,城不守。宋王奔魏,死於溫”,齊國吞併宋國以後,勢力得到進一步增強。與此同時,齊湣王如同宋康王一樣,隨著國力的強盛,也開始走上四處擴張的道路。

    齊湣王既滅宋而驕,乃南侵楚,西侵三晉,欲並二週,為天子。

    這讓齊國因此結怨於諸侯,因此在各諸侯之間已經失去了支援。確實,當時僅僅憑藉燕國的實力如果和齊國單打獨鬥,燕國多半不是齊國的對手。因此燕昭王命令樂毅聯合其它諸侯國一起攻打齊國,這就是“五國伐齊”。

    燕國牽頭攻擊齊國,因此“諸侯害齊王之驕暴,皆爭合謀與燕伐齊(《資治通鑑》)”,由此可見,齊國在天下形勢中已經處於不利位置,結怨於諸侯,孤立於天下,這是齊國必敗,而燕國必勝的理由之二。

    齊王驕縱,得意忘形,此是其三

    齊湣王在滅亡宋國以後,日漸出現驕縱之心,主動破壞合縱之約,南面出兵攻打楚國,西面出兵攻打三晉(韓趙魏),其試圖取代周王室的狼子野心已經昭然若揭,可謂是“齊湣王之心,路人皆知”。

    這讓齊湣王破壞了合縱之約,失去了楚國和三晉的支援,將自己曾經昔日的盟友推倒對面成為敵人,可謂是樹敵於諸侯,自絕於天下。齊湣王當時的傲慢和驕縱可以從齊國戰敗以後他的態度來佐證,五國伐齊第一階段取得勝利後,其餘四國都撤兵回國。

    只有樂毅當時決定繼續深入,齊湣王不敵,逃出齊國,跑到了衛國避難。當時的衛國君主不僅把自己的宮殿讓出來給齊湣王居住,而且還對這個狼狽不堪的君主俯首稱臣。危難之間衛國還能接納自己,齊湣王本該感恩戴德,可是卻對衛國君主出言不遜,態度傲慢。

    這招致衛國臣僚的反感,齊湣王因此被趕出了衛國。又流落到了鄒國、魯國,但依然不改之前的傲慢態度,依然對兩國君主言辭傲慢,最終這位君主終於沒有了立足之地,只好逃回齊國,躲藏在莒城,最終被楚將所殺。

    齊王出亡之衛,衛君闢宮舍之,稱臣而共具。齊王不遜,衛人侵之。齊王去奔鄒、魯,有驕色,鄒、魯弗內,遂走莒——《資治通鑑》

    齊湣王的傲慢態度必然導致他在五國伐齊之前輕視敵人,誤認為齊國軍隊天下無敵,結果因為指揮失當,強大的齊國軍隊兵敗如山倒,在諸侯聯軍的攻擊下潰不成軍。這種輕視敵人的傲慢態度是齊國必敗的原因之一,也是燕國必勝之三。

    簡單來說,看似難以與齊國抗衡的燕國之所以敢於發動這場戰爭,是因為它佔據了三大優勢:

    興兵問罪,師出有名,此次出戰是為了一雪國恥,因此燕國士兵士氣高昂,內部團結,凝聚力強。而且容易得到其它諸侯的同情和支援。

    齊國崛起,諸侯打壓,五國伐齊也是各個諸侯在戰略上遏止吞併宋國後,齊國的崛起,以免齊國的勢力過大,最終損害各個諸侯的利益。

    齊國背叛,聯盟瓦解,齊國攻打盟友楚國和三晉,破壞了合縱之約,讓原來的敵人秦國變成了自己,失去了諸侯們的支援,因此各個諸侯和秦國一起聯合起來攻打齊國。

    綜上所述,燕國才敢於發動打擊齊國的戰爭,可謂是計劃周密,有備而來,不難怪齊國會被打敗了。

  • 22 # 圍爐品茗人

    燕國雖然是個老牌諸侯國,從武王伐紂之後便得以封國,但是縱觀整個春秋戰國的歷史,燕國的存在感一直不高,雖然最終混進了戰國七雄的行列,但實力在七雄中長期處於中下游。整個燕國曆史中最值得驕傲的就是將齊國打的只剩兩城,實現了以弱勝強的逆襲,也完成了燕華人的復仇夢想。

    燕齊兩國的仇恨始末

    燕齊兩國原本算不上世仇,甚至春秋時期齊國對燕國還有復國之恩。進入戰國時期,田姓齊國就開始對燕國有攻伐之舉。但燕齊兩國的大仇還要從齊宣王說起:

    公元前333年,將魏國的霸業打垮的齊威王去世,其子齊宣王繼位。第二年就出兵伐燕,取十城,後來又將這十座城池歸還了燕國。但也暴露了齊宣王對燕國土地的覬覦之心。

    此後過了十二年,燕國國君燕易王去世,其子噲繼位,史稱燕王噲。燕王噲是個類似宋襄公一樣的理想主義者,沉迷古聖先賢的禪讓理論。他覺得應該信任和重用賢能才能使國家強盛,改變燕國弱小的面貌。

    於是燕王噲對他認為的人才子之特別信重,不僅讓他擔任相國之位,還讓他獨斷政事。此後更是要將王位禪讓給子之,以效仿古之堯舜的禪讓佳話。隨後更是為了削弱太子,加強子之的實力,將所有三百石以上官吏的印信都交給子之,讓子之代行國君之權。

    對於燕王噲這種奇葩行為,他的兒子太子平非常不滿,這就導致燕國國內出現內亂的隱患。而此時虎視眈眈的齊宣王就慫恿燕國的太子平讓他武力奪權。有當時諸侯霸主齊國的支援,燕太子平果然上當,他在燕國發動奪權叛亂,結果被子之誅殺。

    但是這場叛亂也讓燕國國內大亂,齊宣王乘機發兵進攻燕國。處於內亂之中的燕國無力抵抗,燕王噲被殺,子之逃亡被齊軍追上剁成肉醬。由此燕國被齊國佔據,但是齊軍軍紀敗壞,大肆掠奪,導致燕人的反抗。加上趙、魏、韓、楚、秦等國組成聯盟,逼迫齊國退出燕國。

    隨後趙武靈王將在南韓為質燕公子職送回燕國繼承王位,也即燕昭王。從此燕昭王就將齊國視為復仇的物件。但是齊國當時的實力還遠遠超過燕國,因此燕昭王只能默默在國內勵精圖治,尋求復仇的時機。

    這就是燕、齊兩國的仇恨之源。齊宣王乘燕王噲的腦殘禪讓,挑唆燕國內亂,然後乘火打劫攻破燕國,燕人險些亡國,由此燕國與齊國結下大仇。

    燕國敢於復仇的根本原因:燕國自身實力的提高

    在春秋戰國的亂世中,實力才是硬道理。沒有實力你就是再想復仇也沒有絲毫辦法。那些被戰國七雄逐步兼併的小諸侯國,就是因為自身實力的弱小才導致徹底滅亡的。而燕國能夠向強大的齊國挑戰併成功復仇,其根本還是自身實力的大幅提升。

    招賢納士:燕昭王與其父燕王噲都認識到要使國家富強就必須選賢任能,但是燕昭王顯然比他父親更務實,更有政治智慧。他請求老臣郭槐向他推薦人才,郭槐向他講述了千金買馬骨的故事,於是燕昭王築黃金臺讓郭槐居住以為示範。由此燕昭王善待重視人才的名聲天下皆知。樂毅、鄒衍等人紛紛來燕國效力,燕昭王團結吸納了一批人才,為強大自身國力積累了重要的人才資本。

    改革內政:在招賢納士的基礎上,燕昭王任用這些人才開始改革內政。首先是整頓吏治,加強對官吏的考核和任用。其次加強對貧民的激勵,類似秦國的軍功爵位制度一樣刺激貧民和中下貴族的積極性,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國內矛盾。另外由樂毅在軍事上進行改革,強化燕軍的戰鬥力。

    外交攻勢:身處戰國亂世,時刻離不開國際外交的運作。燕國君臣對此極為重視,因為齊國的強大,只有儘可能為齊國樹敵,外加拉攏自身的盟友,才能以弱勝強完成復仇大業。為此燕國君臣制定了一個大計劃,就是用宋國為誘餌,誘使齊國與諸強決裂,最終達到孤立齊國的目的。

    透過招賢納士,改革內政,再輔之以正確的外交策略,燕昭王勵精圖治二十多年,燕國國力獲得了巨大的提升,尤其是擊敗東胡向北方拓地千里,國土疆域迅速壯大。為向齊國挑戰,完成復仇大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燕國復仇的重要原因:齊國的驕狂和齊愍王的作死

    燕國君臣的復仇計劃實質上是一盤外交謀略大棋。這盤棋的核心是地處中原的老牌諸侯國——宋國。這個宋國在春秋戰國時期一直是個二流諸侯國,後來更是淪為幾大強國的戰略緩衝地帶,因此也就苟延殘喘的混到了戰國中期。宋國的末代國君也是一個強硬派,四處挑事,但是實質上宋國是靠著幾大強國之間微妙平衡才能佔點便宜。

    宋國周邊的楚、齊和三晉諸侯都對它虎視眈眈,誰獨吞宋國都會引起其他諸侯的不滿,因此相互保持較為剋制的態度。而同樣作為強國的秦國也不希望誰獨吞宋國,尤其是作為東西兩強之一的齊國。這種微妙的戰略態勢被燕國君臣巧妙利用起來,燕國表面向齊國臣服,慫恿並幫助齊國攻打宋國。為的就是刺激楚國和以趙國為首的三晉諸侯,讓他們對齊國的急劇擴張產生恐懼,達到孤立齊國的目的。

    其次挑唆齊國背棄與秦國相互稱帝的盟約,然後協助齊國組織的聯軍攻打秦國,致使秦國對齊中國產生敵意。至此齊國在整個戰國七雄中已經沒有盟友可言,陷入極端孤立的局面。

    但這一切齊國國君齊愍王卻毫不在意,因為他滅亡宋國,擊敗楚國和秦國,已經讓齊國的疆域達到頂峰,他正享受著歷代齊國國君中最強大的君主的榮譽。而這一系列的勝利卻掩蓋了多年窮兵黷武和強勢擴張帶來的國力消耗和內部矛盾。國內民眾因為連年的戰事已經苦不堪言,暴亂一觸即發。

    而這一切都在燕國君臣的謀劃之中,在齊愍王認為無敵於天下的時候。燕昭王遣使聯合秦、趙、魏、韓、楚等國相約一同伐齊。其中楚軍駐紮淮南,在南方威脅齊國。秦、趙、魏、韓四國派兵與燕國大軍會合,由樂毅擔任五國聯軍統帥,一舉破齊,齊軍連戰連敗,最終國都臨淄被佔。齊國僅餘即墨和莒兩座城邑,其餘都被燕國攻破。弱小的燕國終於在燕昭王君臣二十多年的努力下完成復仇。

  • 23 # 我不是易中天

    燒殺擄掠、拋祖墳……齊國差點把燕國在戰國的地圖抹去,燕國再弱也忘不了這種仇恨吧?這和國家體量的大小沒有關係,不能因為對方武功高強就放棄家仇國恨,淡然處之,

    當時的齊國的確不是燕國能惹得起的,和秦國號稱“東西二帝”:《鹽鐵論·論儒》篇雲:“齊威宣之時,顯賢進士,國家富強,威行敵國。及湣王,奮二世之餘烈,南舉楚淮,北並巨宋,苞十二國,西摧三晉,卻強秦,五國賓從;鄒魯之君,泗上諸侯,皆入臣。然而在齊湣王手裡政治風氣惡化,四面樹敵,人才流失,民不聊生……偽兄弟秦國也早就不滿意。

    齊國的政治崩塌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齊湣王對功高蓋主的孟嘗君心生不滿,為了中央集權只能使絆子排他。

    第二,齊國真覺得自己不可一世,開始染指宋國,讓自己得利益最大化。

    第三,齊國內政不穩,常年興師動眾遠征近伐,已經在消耗內需。

    在一系列的影響下,齊、秦利益崩塌,逐步引起其他諸侯國的忌憚,而燕國在燕昭王手裡逐步中興,比起妄自尊大的齊湣王,他是燕國真正的雄主,不拘一格降人才,引進樂毅、蘇秦、鄒衍等人才。此消彼長,燕國在改革中崛起,齊國卻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於是,在蘇秦的離間計中,齊國終於和諸侯國全部翻臉,然後樂毅浩浩蕩蕩的率領五國聯軍進攻齊國……如果燕昭王不死,樂毅有很大機會把齊徹底滅國,可惜燕惠文王忌憚樂毅手握重兵,設計奪取樂毅兵權,燕國的復仇之路開始斷送,被齊國田單光復齊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哥哥年收百萬花80萬買車,卻不幫弟弟付首付,親情一文不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