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耀奪翔展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可以先了解一下三國中,魏國的曹丕.蜀國的劉備.吳國的孫權是什麼時候各自稱帝立國的!

    公元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國號“魏”

    公元221年 劉備在成都延續漢朝稱帝 國號“蜀”史稱蜀漢!

    公元229年小拳拳(孫權୧

  • 2 # 四點二十五

    攻吳,還是攻蜀,還是都不攻,其實都在於曹丕的想法。不過在曹丕心裡,吳國顯然是要比蜀國讓他更槽心得多,如果他一定要出兵揍誰一頓,那沒有理由放著東吳不揍先去揍蜀國。

    因為在襄樊戰役期間,孫權曾經上書曹操討羽自效,所以曹魏方面對東吳也擺出了很大的誠意,不僅抽空了合肥,把一片空的城池擺在孫權面前以示信任,還“許割江南”,把劉備原有版圖裡的荊州都給了孫權。這些孫權自己也是知道的:

    權曰:先王以權推誠已驗,軍當引還,故除合肥之守,著南北之信,令權長驅不復後顧。

    然後孫權也表示了極大的誠意,不僅上書稱臣,還勸曹操稱帝,裝得比孫子還孫子:

    孫權上書稱臣,稱說天命。

    但是孫權這個人很不安分,曹操剛死,就開始打起曹魏的主意來了,派兵佔了人家的襄陽,不過後來曹丕騰出手來收拾,孫權又很狼狽地退出了襄陽:

    孫權遣將陳邵據襄陽,詔仁討之。仁與徐晃攻破邵,遂入襄陽。魏三公奏曰:先帝委裘下席,權不盡心,誠在惻怛,欲因大喪,寡弱王室,希託董桃傳先帝令,乘未得報許,擅取襄陽,及見驅逐,乃更折節。

    既然守不住,又為什麼要這麼鬧。這麼一鬧騰,曹丕心裡是什麼滋味也就不用多說了。我這披麻戴孝呢,你作為我的友方,居然趁火打劫?

    後來就更別說了,劉備為了奪回荊州,也為了給關羽報仇,舉兵東向,孫權又開始裝孫子了,派趙諮向曹丕稱臣:

    秋八月,孫權遣使奉章,並遣于禁等還。丁巳,使太常邢貞持節拜權為大將軍,封吳王,加九錫。魏王受漢禪,遣使以權為吳王。

    但是魏國也看得出來,孫權只是權宜之計,並沒有長期臣服的傾向。但是曹丕並沒有採納當時比較恰當的建議,而是選擇隔岸觀火,既不救吳也不助蜀,坐失良機。也可能他心裡這會兒還對東吳對孫權存有幻想。

    孫權遣使求降,帝以問曄。曄對曰:“權無故求降,必內有急。權前襲殺關羽,取荊州四郡,備怒,必大興師伐之。外有強寇,眾心不安,又恐中國承其釁而伐之,故委地求降,一以卻中國之兵,二則假中國之援,以強其眾而疑敵人。權善用兵,見策知變,其計必出於此。今天下三分,中國十有其八。吳、蜀各保一州,阻山依水,有急相救,此小國之利也。今還自相攻,天亡之也。宜大興師,徑渡江襲其內。蜀攻其外,我襲其內,吳之亡不出旬月矣。吳亡則蜀孤。若割吳半,蜀固不能久存,況蜀得其外,我得其內乎!”帝曰:“人稱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來者心,必以為懼,其殆不可!孤何不且受吳降,而襲蜀之後乎?”對曰:“蜀遠吳近,又聞中國伐之,便還軍,不能止也。今備已怒,故興兵擊吳,聞我伐吳,知吳必亡,必喜而進與我爭割吳地,必不改計抑怒救吳,必然之勢也。”帝不聽,遂受吳降,即拜權為吳王。

    而這個趙諮回來也沒有閒著,剛剛打敗了劉備,立馬就鼓動孫權獨立:

    諮言曰:“觀北方終不能守盟,今日之計,朝廷承漢四百之際,應東南之運,宜改年號,正服色,以應天順民。”權納之。

    但是到了這會兒,曹丕還是沒有放棄對東吳的幻想,勒令孫權遣子入朝,但是孫權也沒有照辦:

    初,權外託事魏,而誠心不款。魏欲遣侍中辛毗、尚書桓階往與盟誓,並徵任子,權辭讓不受。

    曹丕這下徹底火了。敢情我和我爹對你的那麼多恩情,全都喂gou了?

    雖然很多大臣極力勸阻不要伐吳,但他已經按捺不住自己的鐵拳了,可以說是惱羞成怒。

    帝問詡曰:“吾欲伐不從命以一天下,吳、蜀何先?”對曰:“攻取者先兵權,建本者尚德化。陛下應期受禪,撫臨率土,若綏之以文德而俟其變,則平之不難矣。吳、蜀雖蕞爾小國,依阻山水,劉備有雄才,諸葛亮善治國,孫權識虛實,陸議見兵勢,據險守要,泛舟江湖,皆難卒謀也。用兵之道,先勝後戰,量敵論將,故舉無遺策。臣竊料群臣,無備、權對,雖以天威臨之,未見萬全之勢也。昔舜舞干鏚而有苗服,臣以為當今宜先文後武。”文帝不納。後興江陵之役,士卒多死。

  • 3 # 青梅煮酒品三國

    曹丕稱帝后猛攻東吳,對蜀漢置之不理的原因很簡單,蜀漢已經對曹魏沒有威脅了,然而東吳潛心發展了多年對曹魏威脅很大。

    對蜀漢置之不理和攻伐的不同結果

    對蜀漢置之不理:曹魏雖然強大,但是同時和蜀漢、東吳開戰是非常不明智的選擇。曹丕明白,蜀漢經過了幾場戰役的洗禮已經沒有能力遠征了。對蜀漢置之不理,讓蜀漢發育一段時間,一心攻打東吳,蜀漢肯定不會主動進攻或者發動大的戰役。

    對蜀漢猛攻猛打:曹魏若是對窮寇狀態的蜀漢猛攻猛打,不僅會遭受到強烈的抵抗而且還未必能打贏。蜀漢雖然在夷陵之戰後沒落了,但是並不是沒有自保能力。俗話說置之死地而後生,把蜀國逼上絕路曹魏也討不到好,況且東吳還在旁觀。

    曹魏對東吳猛攻猛打的原因

    孫策平定江東後,幾乎沒有大的戰役爆發在江東境內,江東境內發展安穩平順。孫權的政策又屬於偏安一隅,很少主動挑起戰爭。這樣東吳就得到了休養生息,國力一直呈現平穩上升的狀態。如果曹魏攻打蜀漢國力損失,而東吳又安穩的發展,那麼東吳將是曹魏的致命威脅。但是曹魏攻打東吳就不一樣了,兩國之間本來就存在差距,同時損失國力曹魏消耗得起,東吳不行。還有就是曹魏伐吳即使失敗,只要主力部隊不被全殲,依然比蜀漢強大。同樣的道理,即使曹魏實力跌到東吳之下,東吳也沒有能力消滅東吳。

    總結:曹丕的政策和諸葛亮的差不多。諸葛亮是北伐曹操,東和東吳;曹丕則是消滅東吳,蜀漢就不足為慮了。強與弱的區別。

  • 4 # 雪花講史

    曹操在位期間一共討伐吳國三次,其中兩次親征,分別是黃初三年(222年),黃初五年(224年)和黃初六年(225年),這三次伐吳第一次三路伐吳聲勢浩大,但也沒什麼收穫,反倒讓曹丕相繼失去了張遼,曹仁等人,後兩次的進攻也是虎頭蛇尾,曹丕沒怎麼打仗,反而兩次都行軍到了廣陵,卻因天寒地凍或者其他原因,灰溜溜的退兵了,可以形容為雷聲大雨點小。

    而劉備蜀漢這邊,經過222年的兵敗夷陵,劉備至少損失了2萬的兵力,據說最多是5萬兵力,二是損失了多名武將,如張南、馮習等,而且接連遭遇了關羽,張飛的死,再加上夷陵兵敗,劉備精神上遭遇了打擊,並且變得一蹶不振,所以223年劉備病逝白帝城。

    所以對比東吳,蜀漢才是實力最弱的,曹丕為何趁蜀漢實力大減,趁機攻打蜀漢呢?有以下原因。

    東吳背信棄義惹曹丕發怒

    在夷陵之戰前,孫權向曹丕稱臣,並接受了曹丕對他"大魏吳王"的稱號,但曹丕對孫權是有條件的,那就是孫權要把長子孫登送到洛陽作為人質,但可以想到孫權暫時向曹操稱臣,只是為了找一個盟友,以免劉備打過來的時候自己抵擋不住,還可以請曹丕幫忙,所以只為權宜之計。

    因此孫勸一直沒有把自己的兒子送去給曹丕做人質,魏吳兩國因此事一直在扯皮,直至夷陵之戰結束,孫權大敗劉備,不需要曹丕了,索性直接跟曹丕鬧翻了,宣告不再臣屬於魏國,這才把曹丕氣的不行,這不是打曹丕的臉嗎,於是曹丕直接下令攻打吳國。

    蜀漢易守難攻的地理條件讓曹丕不敢出兵

    魏蜀大戰首當其衝的就是漢中,而漢中是進攻蜀漢的第一道屏障,它處於秦嶺和大巴山之間,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自古為南北雙方必爭之地。

    而且漢中的山嶺連綿,頗為險峻,曹丕的兵馬如果貿然進入漢中,那麼無法發揮兵力的優勢,糧草也很容易接濟不上,很容易被一夫當關萬夫莫開。217年曹操和劉備爭鬥漢中,但最後因著漢中的地理優勢,曹操行軍困難,劉備奪取漢中,父親不行,曹丕估計更不行了。

    《通典》:“漢中至長安取駱谷路凡五百五十二里。谷長四百二十里,其中路屈曲八十里,凡八十四盤。”

    但東吳則有所不同,東吳的很多地盤在曹丕手中,方便曹丕從水路攻打吳國,而且也不用擔心糧草運輸和兵力補給等問題,總之一句話地理上有優勢的多。

    所以說曹丕還是有點自知之明的,軍事謀略上比不上曹操,自然也不敢輕易攻打劉備。

  • 5 # 經濟資訊速遞

    曹丕

    ·

    三國奸雄屬曹丕,

    仇父害叔坑兄弟。

    竊漢室,篡皇位,

    登基稱帝建曹魏。

    ·

    刻薄寡恩稱萬歲,

    陰險毒辣缺人味。

    廢皇后,殺甄宓,

    積惡短命一漢賊。

    ·

    魏文帝曹丕(187年—226年6月29日),字子桓,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國時期曹魏開國皇帝(220年—226年在位)。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繼任丞相、魏王。同年,受禪登基,以魏代漢,結束了漢朝四百多年的統治,建立了魏國。其實曹操對曹丕“心有芥蒂”,大概是他早已覺察出此子的真實本性,即刻薄寡恩、陰險毒辣,為一己之私可以做到六親不認,雖然是個搞政治的“好手”,但終歸少了很多人情味。

  • 6 # 俊俊生活小電影

    曹魏使用禪讓制度取代了漢室,甭管這個禪讓多麼不靠譜,總歸是走正統的路線;蜀漢則以漢室的延續者自居,甭管蜀漢是不是一個地方割據政權,反正它的立國的政治旗號是要克復中原,光復漢室的。這兩個政權在本質上來說可以說是針鋒相對,水火不容。而曹丕執政前後,也是蜀漢國力出現嚴重下滑的時候,荊州丟失、關羽戰死、夷陵慘敗、劉備新喪,不僅在地盤和兵力上嚴重縮水,劉備去世更是讓蜀漢失去主心骨,南中地區出現大規模的叛亂,蜀漢對南中基本上失去控制。結果在曹丕在位期間,曹魏並沒有趁機對疲弱的蜀漢發動進攻,反而對東吳頻繁進行大規模的戰爭。這是為什麼呢?

    第一:臉面的需要,曹丕必須要對反覆無常的孫權進行打擊

    相對於曹魏和蜀漢,孫權在所謂的正統性的方面可以做到“沒皮沒臉”。他既沒有像曹魏那樣延續正統、天命的條件,更沒有扛起漢室大旗的資格。所以他真正開創東吳,登基稱帝的時間要比曹魏和蜀漢晚好幾年,還是藉助“石亭之戰”的勝利的名望。不過沒資格有沒資格的好處,孫權沒有負擔,可以為了戰略上的需要隨風搖擺。他為了自身的安穩,與曹操聯合攻打關羽;為了防備北、西兩線作戰,他可以不顧部下們的反對,接受“大魏吳王”的冊封,向曹丕稱臣納貢。不過更實際的東西——質子,孫權是不可能交給曹魏的,兩家因為這件事磨蹭了很久;在擊敗劉備,解除了西線上的威脅,孫權更加不把曹丕放在眼裡。也就是說孫權在面子上確實矮曹丕甚至劉備一頭,但實際上卻是把曹丕當槍使,用行動抽了曹丕一個耳光。

    一個政權需要足夠的威信,關羽被孫權襲殺之後,曹魏群臣都認為劉備遭次大敗,不可能對孫權用兵,而劉曄卻認為,劉備一定會出兵伐吳。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劉備剛剛立國,需要用一場戰爭來洗刷孫權帶來的恥辱,否則國威不存。地處偏遠、國小軍弱的蜀漢況且如此,以正統自居的曹魏自然不可能放任孫權在自己臉上反覆橫跳。所以小編認為,曹丕對東吳的軍事行動,尤其是“夷陵之戰”之後的大規模的三路伐吳的戰役,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臉面的需要。

    第二:蜀漢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讓曹丕把眼光投向東吳

    曹丕代漢自立,登基稱帝,是在曹操建立的魏國的基礎上的。換句比較噁心的話,曹操是做好了、端得了、嚼碎了,給曹丕吃肚裡了。曹丕上位頂天也就是曹植或者曹彰這些內部的對手,歸根結底是“兄弟鬩於牆”的事情。就像孫權的正統性一樣,凡事都有利有弊。曹丕上位非常順利,但是有一點,他沒有像曹操那樣足夠的

  • 7 # 公元前

    謝邀,曹丕利用禪讓制度取代了王位,他這個王位是他父親曹操透過篡權得來的。而劉備是為了光復漢室被迫建立的蜀政權,可以說他是名正言順的漢室後代。這兩個政權在本質上來說可以說是水火不容。曹丕執政之後,也是蜀國國力嚴重下滑的時期,荊州丟失、關羽被吳國戰將斬殺、夷陵的慘敗、劉備的去世,這在形式上嚴重打擊了蜀國,不僅兵力上嚴重縮水,而且劉備的去世更是讓蜀國一時間失去了主心骨,這時候的蜀國處於嚴重的疲憊狀態。但是曹丕為什麼沒有對疲弱的蜀漢發動進攻,轉而對東吳進行大規模的戰爭。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一、曹丕執政後,需要用戰爭來證明自己的實力

    曹丕繼位以後,“夷陵之戰”使得其顏面盡失,但是在孫權的幫助下,斬殺了不可一世的關羽。這就給東吳埋下了一個禍根,那就是曹丕認為,東吳的實力已經超過魏國,而相對於蜀國來說,關羽的被斬殺肯定使得蜀國元氣大傷。曹丕執政的魏國需要足夠的威信來穩固自己的地位,關羽被孫權斬殺後,曹魏的群臣都認為劉備遭次挫敗,肯定會對孫權用兵,畢竟蜀國剛剛建國不久,所以劉備急需用一場戰爭來洗刷孫權帶來的恥辱,否則蜀國國威不存。像蜀國這樣的軍事小蜀國況且如此,那麼以正統自居的曹魏絕對不可能放任孫權在自己面前橫行。

    二、蜀國的地理環境非常優越,那麼曹丕不得不把目光轉向東吳

    蜀國和東吳,都是曹魏的敵人,但是因為蜀國剛剛建國,根本沒有多大的實力,相比於東吳來說那就不一樣了,可以說東吳是曹魏最強勁的對手,那麼曹丕為了穩固自己的政權,當然要挑一個最強的對手,東吳自然就成了曹魏第一個要消滅的物件。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劉備利用蜀漢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建立了固若金湯的防禦體系。如果曹丕派軍進攻蜀國,魏軍不僅要穿過連綿不斷的秦嶺,還要在黃金圍、沔陽城、龍亭山等要軍事要塞被蜀漢軍隊堵截,這在一定形式上無法對蜀漢的兵力上形成合圍的優勢,另一方面後勤部隊運送給養也要走秦嶺,那麼這樣一來不僅消耗人力和財力,更是消耗了魏國的國力。

    三、解決青、徐豪帥一直以來的叛亂問題

    當初曹操在擊敗呂布之後,奪得徐州,但是徐州有兩方勢力:一方是以臧霸為首的實力,另一方是以昌豨為首的實力。昌豨最後被曹操消滅;然而臧霸卻是曹操的心頭大患,曹操給臧霸很寬待遇非常寬鬆,讓他在青、徐紮根。這樣一來臧霸在徐州的影響力是越來越大,甚至形成了有和曹魏對抗的性質。曹操去世的時候,臧霸麾下的徐州兵和青州兵發生譁變,由此來看曹丕已經失去了對他們的控制。

    曹丕兩次對東吳發動戰爭,都要經過徐州和青州。這兩次名義上對東吳的進攻卻都以失敗告終:一次是被徐盛的百里疑城逼退;另一次是因為水道結冰而撤退,都沒有和東吳發生大規模的戰事。這兩次對東吳的進攻實際上是為了解決徐州豪帥的問題,以及由此引發的“利城兵變”的後患。但是名義上還是利用東吳做文章。曹魏在西北方根本沒有這方面的困擾,自然也就不必對劉備的蜀漢動武了。

  • 8 # 胡瑞嵐298

    蜀漢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自夷陵之戰後已弱!孫吳自襲關羽奪荊州敗劉備後,兵強但無盟友,曹丕伐吳有自襄陽南下、合肥南下等多種選擇!

  • 9 # 使用者4477728758

    三國時,魏國人口多,佔據中原大片土地,國力強盛,吳國次之,蜀國國力最弱,曹丕想統一國家,只要滅了吳國,蜀國自然瓦解了

  • 10 # 浮沉的歷史

    公元220年12月10日,魏王曹丕代漢稱帝定都於洛陽,改國號為“魏”,年號“黃初”。在曹丕稱帝后,由於魏國初立,國內需要處理的問題很多,曹丕始終沒有動刀兵。直到黃初三年(公元222年)九月,曹魏才兵分三路大舉伐吳。

    攻擊蜀國的不利因素

    縱觀曹丕的統治魏國的那些年,與吳國之間先後爆發過三次大規模衝突,而與蜀國則是相安無事。按照當時的國力看,蜀國是遠遠不及魏國,也不如吳國,是三國中最弱小的一個國家,如果僅從國力考慮打蜀國無疑是最正確的選擇。

    但是綜合來看,魏軍攻打蜀國的難度是很大的。首先,魏國要先將攻打蜀國大軍調往關中地區,接著要經歷艱難的行軍才能到達魏蜀交界地區,這種戰爭所需要的後勤是十分龐大的。其次,魏軍要順利攻入蜀地也是很困難的,當時蜀漢駐守漢中的是久經沙場的名將魏延,在魏延的帶領下蜀軍憑險拒守,魏軍很有可能重蹈當年曹操的覆轍。要是此時,吳國在趁機發動攻勢,魏國所面臨的局面是極其糟糕的。

    與攻打蜀國而言,攻打吳國的風險則要小很多。

    此時魏國要是伐吳,根本不需要擔心蜀國的威脅,因此魏軍只要面對一個敵人即可。而且即便魏軍的攻擊出現失利,魏軍憑藉強大的陸軍優勢可以輕鬆擊敗來追擊的吳軍,至多魏軍損失一些戰船,不會動搖魏國的根基。

    魏國與吳國沿著長江南北對峙,在地理位置上魏國可以充分調動中原的人力物力投入到伐吳之戰中,且伐吳可以用水路運輸物資,與伐蜀相比後勤壓力則要輕鬆許多。

    古代戰爭講究師出有名,而此時的吳國則正好也給了魏國這個機會。吳國之前因為蜀國的壓力,孫權被迫上表稱臣,而隨著夷陵之戰孫權取得了勝利,孫權立刻就和魏國鬧翻了,因此曹丕也就決定立刻大舉伐吳。

    伐吳是曹丕的心病

    黃初三年(公元222年)九月,曹丕大舉伐吳,這是曹丕當政後魏國的第一次出兵,但是戰爭的結果卻是以魏軍慘敗而告終。伐吳作戰至此成為了曹丕心中永遠的痛。

    這次戰爭的失敗對於曹丕的聲望打擊巨大,為了挽回失敗的局面,又於黃初五年(224年)和黃初六年(225)兩次興師伐吳。但是有了第一次伐吳失敗的教訓後,曹丕表現的很謹慎,後兩次作戰並沒有與吳軍有過大規模衝突。如果曹丕不是在黃初七年(226)英年早逝,曹丕可能會一直對吳國用兵,而不會去攻打蜀國。

  • 11 # 戰地記者KZA111

    因為蜀漢經歷歷次北伐,元氣大傷,兵力質量和政治上的缺失,覆滅必然,且蜀漢屬於外來集團,天時人和都不佔優勢,諸葛亮死後蜀漢政治內部混亂,且劉禪不能做到一個好的統治者,所以不能給魏國造成傷害。而東吳不同,世家崛起,本地家族統治,而且南方地區魚米充足,經濟發展迅速,天時地利人和全佔,加之天險把持多年,軍事實力大增,如若繼續放任,對魏國來言,會構成巨大威脅,且東吳團結一心,政治基礎穩定,國力強盛,隨時可威脅魏國鄴城,荊州等地區,所以才會對東吳發動持續猛攻。對蜀漢僅僅加以提防。

  • 12 # 塵子渝

    曹丕代漢以後,孫權將曹丕耍的團團轉,最終孫權也悍然稱帝,曹丕猛攻東吳是政治正確。曹仁、曹真的接連失利,讓曹魏威望大減,報仇雪恨是軍事正確。再加上東吳也和蜀漢翻臉爆發夷陵之戰,曹魏終於擺脫兩面作戰,可以說是平定東吳千載難逢的機遇。

    因此曹丕的主要精力的確是在東吳這邊,但是對蜀漢的攻略並沒有因此而停歇,孟達投降曹魏,就非常受曹丕的重視。但整體來說曹丕短短的在位7年,主要對外策略都是傾向於東吳是肯定的。

    孫權為了避免同時和曹魏、蜀漢敵對,上表曹丕稱王,承認是曹魏的藩王,卻又在送太子為質子一事上推諉,等到夷陵之戰打贏,孫權立馬翻臉,狠狠的打臉了曹丕。

    黃初二年(221年),曹丕代漢之後,透過一系列的分封諸王,剷除異己,恩威並重的手段,曹丕這個帝位已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正準備大展宏圖的曹丕,瞌睡就遇到了枕頭,劉備要報關羽之仇,顧不上曹丕代漢,孫權害怕曹魏落井下石和劉備合夥滅了東吳,因此孫權上表派遣使者,願意做曹魏的藩王,承認曹丕正統。

    曹丕自然大喜,當年曹操都不能做到的事情,在曹丕身上輕而易舉的就達成了,曹丕自然成功入了孫權的轂。實際上曹魏當時對夷陵之戰的爆發,是處於爭論不休的,一方面以劉燁為首的謀士認為應當配合蜀漢,先滅掉東吳,到時候蜀漢孤掌難鳴,自然可以順利統一天下。

    另一方面則認為應該乘機攻蜀,乘劉備傾巢而出,直搗黃龍攻入成都。然而,孫權的“服軟”外交政策讓曹丕以及更多的大臣傾向於第三種策略,坐山觀虎鬥。

    於是孫權憑藉上表稱臣的外交政策,避免了兩面作戰的囧境。黃初三年(222年)正月,孫權還上書給曹丕,出兵迎敵,曹丕回《報吳王孫權書》鼓勵其殺敵。未及八月,劉備大軍被陸遜一把大火燒個乾淨,才和曹丕君臣和諧的孫權就開始推諉派遣太子到曹魏為質子的事情來。十月孫權和曹丕決裂,曹丕一伐東吳,親自到宛城督戰。

    三路大軍只有東路曹休、張遼、臧霸的西路多有斬獲,但是臧霸的部將也被東吳斬殺。中路的曹仁更是遭遇滑鐵盧,一世英名被朱恆所毀,被朱恆以少勝多擊敗。西路曹真、夏侯尚、張郃、徐晃圍困江陵,雖然屢次擊敗東吳援軍,卻始終拿江陵城中的朱然毫無辦法。

    在曹仁遭遇重大損失之後,西路也面臨江水暴漲,東吳反攻的危機,還好曹魏也有能人董昭看破虛實,建議撤兵,曹丕不得已虎頭蛇尾的結束了第一次伐吳。

    223年,東吳和曹魏也有摩擦,原來的蜀將晉宗投降曹魏,被任命為蘄春太守,屢次入侵東吳。孫權任命賀齊將晉宗活捉再次打臉曹丕。

    第二次曹丕伐吳就更加虎頭蛇尾了,當然一方面是曹魏對東吳水師的忌憚由來已久,而來則是東吳名將徐盛設立百里疑城促使曹魏膽寒,在加上暴風雨的湊巧,曹丕的坐船都遭遇傾覆,曹丕再次引軍返還。

    石亭之戰讓曹魏顏面盡失,孫權也藉此機會稱帝,反觀蜀漢劉備去世,諸葛亮一方面要整頓內務,另一方面還要面對西南叛亂根本無暇他顧。因此曹丕和孫權打的火熱自然是應有之意。

    來而不往非禮也,曹丕的兩度伐吳,雖然並沒有取得太大的戰績,但是政治軍事上的高壓,讓孫權想要稱孤道寡的心思壓制了7年。

    一直到曹丕病逝,孫權再也按捺不住,畢竟是“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的孫仲謀,跟曹操的兒子上表稱臣,還打的有來有往,可以說對孫權來說是非常憋屈的。

    於是孫權主動挑事了,石亭之戰就是一場為了孫權稱帝的名譽之戰,在周魴、朱恆、陸遜的精心策劃下,東吳第一次在曹魏的陸地上取得了一場不太完美的勝利。

    朱恆當時建議包抄曹休的後路,徹底吃掉曹休的大軍,拿下直取壽春,割據淮南,進而謀圖許、洛。但是陸遜認為不可取,因此作罷,實際上賈逵的及時支援讓曹休的軍隊站穩了腳跟,如果朱恆真的分兵去阻擊曹休後路,勝負尚未可知。

    次年,229年孫權在武昌登基,此時曹丕已經故去3年之久,因此三國的真正建立是在曹叡、劉禪、孫權身上的。

    曹丕兩次伐吳還乘機消除了割據青、徐的臧霸、孫觀等勢力,徹底平定自東漢末年就一直反覆,處於半獨立的地方割據勢力。

    曹丕的兩次伐吳雖然沒有獲取軍事上的決定性勝利,但是卻徹底解決了東漢末年由來已久的割據勢力。青徐一帶,由來已久盤桓這泰山賊,于禁斬好友昌豨就是泰山賊之一。

    泰山賊是青徐一代的地頭蛇,時常保持獨立,即使曹操也只是以默許其半獨立的存在,昌豨就是因為反覆無常而被于禁斬殺。但是臧霸、孫觀的勢力卻依舊存在,成為青徐一代聽調不聽宣的存在。

    而在曹丕的兩次伐吳,做為曹魏最為精銳的“水軍”臧霸自然得出人出力,曹休曾經強令臧霸追擊,導致臧霸部將尹盧被全琮、徐盛斬殺。是不是很像司馬懿強令張郃追擊諸葛亮。

    《魏略》:霸一名奴寇。孫觀名嬰子。吳敦名黯奴。尹禮名盧兒。建安二十四年,霸遣別軍在洛。會太祖崩,霸所部及青州兵,以為天下將亂,皆鳴鼓擅去。文帝即位,以曹休都督青、徐,霸謂休曰:“國家未肯聽霸耳!若假霸步騎萬人,必能橫行江表。”休言之於帝,帝疑霸軍前擅去,今意壯乃爾!遂東巡,因霸來朝而奪其兵。

    根據《魏略》的說法就更為直接了,曹丕直接學劉邦假借東巡奪了臧霸的軍隊。不論是魏略還是臧霸本傳,可以看出實際上曹丕的確是乘著伐吳,消奪了臧霸的軍權,臧霸在伐吳之後擔任的是執金吾,不管過程如何,以結果論,曹丕乘伐吳之際穩定了青徐的割據勢力。

  • 13 # 暴雪長空

    許多朋友說三國可以簡單的分成兩個階段,那就是曹操死之前和曹操死之後。喜歡曹操的朋友們認為曹操是一個文治武功雙全、有雄才偉略的一個英主,所以覺得曹操死後的三國索然無味,後面只有諸葛亮和司馬懿爭鬥的部分還有一些意思。

    曹操去世之前的三國可以看做是三國鼎立的時期,三國各自的實力都相差不大,可以稱之為前三國時期。而曹操死後很快關羽敗走麥城、大意失荊州,劉備率大軍攻打吳國又遭慘敗,這個時候三國的力量對比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蜀國一夜之間變成了最弱的國家。這個時期可以稱之為後三國時期,那麼這個時候蜀國貧弱,為何曹丕沒有敢去攻打蜀國呢?那麼為何曹丕反而選擇去攻打強盛的吳國?

    有的人說是因為曹丕害怕諸葛亮,害怕被用兵如神的諸葛亮打敗。這樣想的朋友都是《三國演義》看多了的結果。因為《三國演義》把諸葛亮過度神話了,歷史上的諸葛亮是一個非常能幹、才華出眾的人才不假。但是沒有吹的那麼神,據說空城計也不是諸葛亮的故事。況且就算諸葛亮能夠這樣神也沒有辦法改變敵強我弱的懸殊差距,在軍事上實力才是硬道理。那麼為何曹丕沒有進攻蜀國呢?其實這樣做是為了力量的平衡,當時吳國的實力越來越強。魏國決心先打敗強的那一個,弱的也就不在話下了。如果魏國選擇先打弱的那一個,如果打的不順利即使贏了也是慘勝。然後元氣大傷反而不是強吳的對手,所以曹丕幾度權衡之下決定先打吳國。關羽的失敗也是很多人沒有想到的,畢竟關羽是一代戰神,戎馬一生、戰鬥力極強。當時關羽率領著荊州的主力部隊打算進攻曹魏的襄陽。但是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在各種原因和背景之下,關羽居然沒有守住荊州。失去了偌大的荊州之後蜀漢的力量被大為削弱。當時關羽收到了曹操和孫權兩面的攻擊,所以即使強如關羽也抵擋不住。關羽敗走麥城之後被殺,一代戰神虎落平陽。吳國趁機全面佔領了曾經的荊州。這個時候魏國本以為蜀國虛弱正是進攻的好時機,也嘗試了攻打蜀國。但是魏國沒有佔到便宜,魏國和蜀國進行了漢中爭奪戰,魏國的損失也很大。魏國在和吳國和蜀國的兩個戰場上,和吳國對陣的長時間裡都沒有爆發大規模的戰爭。所以在魏吳邊境上的魏國軍隊養兵多時,戰略儲備的軍需物資也很多。所以曹丕登基之後就打算先對吳國動刀,在蜀國邊境上也佔不到便宜了,所以還不如尋求在吳國前線上尋求突破,說不定可以取得不錯的戰果。而且吳國已經有了荊州,實力大為增強,曹丕要想辦法遏制東吳才能防止吳國做大。此時吳國和魏國的邊境線增加,吳國可以從很多地方開始進攻魏國。為了防止三國局勢發生大的變化,魏國決定大舉進攻吳國。在劉備率大軍征討吳國一敗塗地之後,吳國也想過直接將蜀國打下來。但是因為諸葛亮的存在,將要打下蜀國也將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而且諸葛亮再次奉行連吳抗曹的計劃,包保住了最好的蜀漢政權。但是三國鼎立的局面已經多年,這個時候基本還是僵持的階段,誰都很難有實力打敗另外兩個。但是誰都沒有預料到,三國最終卻被司馬家統一。也算是最讓人意外的結果,三個國家三大家族你來我往爭鬥多年,最後江山卻落在了司馬家族手裡,嘆息的同時,也不得不感嘆司馬懿是三國中最不可被忽視的人物。

  • 14 # 文藝青年Right

    公元222年六月,東吳在夷陵之戰中大敗劉備,前者乘勝追擊,把蜀國軍隊圍在了益州,幸得諸葛亮佈下八卦陣才得以擊退東吳。公元222年九月,魏國分三路進攻東吳,命曹休、張遼、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須,曹真、夏侯尚、張郃、徐晃圍南郡。那麼問題來了,曹丕為何捨棄弱小的蜀國去攻打實力強悍的吳國呢?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東吳並不是真心投降,東吳對魏國的態度發生了轉變。公元221年七月劉備伐吳,八月孫權向魏國上表稱臣。當時以劉曄為代表的大臣分析得十分到位,認為東吳並不是真心投降,只因劉備來勢洶洶,孫權只是藉助魏國的實力對抗蜀國,我是魏國的人,你敢攻打我,就不怕曹丕南下聯盟嗎?還有一點就是,在這個時候對魏國稱臣,也就解除了北面之憂,如果你魏國乘蜀國進攻我們的時候攻打吳國,那麼必定會被天下人取笑。但是,後來還是接受了吳國的投降,並拜孫權為吳王。公元222年六月孫權打敗劉備後,對待魏國和曹丕不像之前那樣的尊敬了。據三國志:權外禮愈卑,而內行不順,果如曄言

    2,東吳近蜀漢遠。雖然劉備敗給了東吳,但是蜀中還有諸葛亮鎮守漢中。而且,攻打蜀國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魏國必須從洛陽調集軍隊前往雍涼,而雍涼也根本供應不了大軍的糧草器械,成本太大了。而西線道路艱難,秦川八百里。漢中有著地獄似的地理條件,交通極為不易,兩面高山環繞,地勢險惡,多為劍閣小道,而且蜀地氣候多變,經常暴雨連下數日,自然災害時有發生,泥石流、山體滑波經常阻斷交通。

    3,蜀弱吳強。劉備攻打東吳時,曹丕本想坐上觀虎鬥,等他們鬥個兩敗俱傷時,好坐收漁翁之利,蜀國這次大兵壓境,傾巢而出,而吳國本身力量也不弱,等到劉備把吳國滅掉時,劉備大軍也遍體鱗傷了,此時,統一天下不費吹灰之力。但是,沒想到東吳還打敗了蜀國軍隊,縱使劉備命喪白帝城。但是,此時雖說東吳勝,但自身也受損嚴重,曹丕想:鷸蚌相爭,不管誰贏誰死,到頭來,得利的依然是魏國,打誰不都一樣,反正你們都沒我強大,到時候滅掉吳國後,蜀國這幫敗兵敗將自然手到擒來。

  • 15 # 盜帥夜留香YE

    說道曹丕為何專心伐吳而非攻蜀,還要追溯到公元221年,曹丕篡位登基的第二年。

    孫權因為取荊南二郡,殺關羽之事,唯恐劉備聯合曹魏興兵報復,便率先遣使到洛陽,表示願意向曹魏稱臣,並將于禁送還給了魏國。

    曹丕欣喜之下,便下旨拜孫權為大將軍,封吳王,加九錫。

    魏吳之間的關係,由此進入短暫的蜜月期。

    而事情也正如孫權所預料的那樣,不久之後劉備便率軍出川,接連攻破吳國巫口、秭歸兩處關隘。於是孫權便給曹丕上書,請求出兵迎敵。曹丕自然希望看到吳蜀自相殘殺,便欣然允諾,還寫一封《報吳王孫權書》回覆孫權。

    於是吳蜀夷陵之戰爆發,陸遜一把大火,燒掉了劉備半生雄心,也燃起了孫權的傲氣。來自蜀國的威脅一解決,孫權對曹丕也就不那麼恭敬了,吳魏兩國的蜜月期結束。

    曹丕本就有著開疆拓土,一統天下的雄心壯志,現在眼見孫權如此反覆無常,將魏國滿朝文武當猴耍,不由得勃然大怒,下詔南征孫權,並作《伐吳詔》激勵魏軍將士。

    曹丕自許昌出兵,調集曹真、曹休、曹仁、張遼、徐晃等諸員大將領兵,有一舉攻破江夏之勢。但因為軍中突發疫病,以及吳將朱然、朱桓等人拼死抵抗,再加上孫權重新上表求和,曹丕也就順水推舟的同意了孫權的請求。

    但是不久之後,孫權便再次與魏國斷絕了關係,又一次惹得曹丕大怒。公元225年十二月,曹丕再次率軍東征至廣陵一代,是時天寒地凍,水面結冰,魏軍士兵苦不堪言。再加上孫權始終讓人嚴密防守各處關隘,讓曹丕無機可趁,只能無奈退軍。

    此番退軍之後不久,曹丕洛陽宮中病重,不久便去世了,再也沒有機會與孫權交手了。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曹丕在位七年,之所以屢次東征孫吳,一來是與曹丕政治主張有關,二來也是因為孫權過於挑釁,讓曹丕忍無可忍。(不過我個人猜測,縱觀劉備、曹丕、孫權三個人,只有曹丕、孫權算是同一輩的同齡人,或許曹丕執意伐吳,也存了和孫權比較的意思,畢竟曹操當年一句“生子當如孫仲謀“的感嘆,還是很扎心。)

    當然,這也和蜀漢慘敗夷陵,劉備抑鬱而終,蜀漢最高權力交替有著一定的關係。曹丕能夠專心攻打的吳國,就是因為這階段的蜀國自顧尚且不暇,根本沒有能力再次出兵。

    只是可惜曹丕在位時間較短,統一天下的時機還不成熟,因為伐吳註定要無功而反。若是曹丕能夠在位十七年,其子曹睿也能在位十七年,恐怕這天下就要在曹氏的手中統一了。

    參考資料:

    《三國志·魏書二·文帝紀》

    《三國志·吳書二·吳主傳》

  • 16 # 當朝大學士

    真實的三國曆史上的確出現了這樣一個十分奇特的現象,那就是被《三國演義》吹捧成為三國第一潛力國的蜀漢卻被大boss曹魏一直冷落。自定軍山戰役結束之後,曹操再也沒有對蜀漢動過武力。曹丕篡漢自立之後,開始謀劃大規模的統一戰爭,但是鬥爭矛頭直接指向了東吳,對蜀漢仍舊是置之不理。諸葛亮連連發動北伐戰爭,曹魏只是防禦,而不進攻,這是什麼原因?

    第一,東吳的綜合實力決定了他會是曹魏的首要目標,至於蜀漢,可緩圖之。

    在三國中,我們可以將敵對勢力分為政治立場敵對與統治勢力敵對。蜀漢屬於典型的政治立場敵對,東吳屬於統治勢力敵對。對於兩種敵對勢力的威脅程度大小,歸根結底在於其綜合實力的強弱。

    諸葛亮的《出師表》中論述的很明確: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不用筆者多言,諸葛亮已經將局勢分析的非常透徹,那就是蜀漢在三國之中是最弱小的。

    東吳實力如何?陳壽在《隆中對》中引用諸葛亮本人的話就是:

    “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似乎蜀漢地位最低已經成為了板上釘釘的事情。作為剛剛把持朝政的曹丕,一開始的戰略規劃就是“打擊強勢,蠶食弱勢,一統天下”,東吳首當其衝。

    第二,蜀漢並非能速勝之地。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李白的《蜀道難》已經將蜀道之奇、險,淋漓盡致的描繪出來。曹丕要想直取得軍事上的勝利,蜀漢並不是一個理想的攻擊目標。並且在丞相諸葛亮的帶領之下,蜀漢上下一心,同仇敵愾,曹魏若貿然來犯,或許會大蛇不死,反遭蛇咬。

    第三,蜀漢有個諸葛亮。

    劉備白帝城託孤之後,蜀漢政權分別由諸葛亮與李嚴共同把持,後來李嚴被諸葛亮廢為庶民,諸葛亮獨掌朝政,集軍政大權為一體。在諸葛亮的經營之下,蜀漢逐漸過渡稱為了類似於軍政府的存在。所有經濟、資源,優先提供于軍事需求。這也是蜀漢後期民不聊生的重要原因,長期的對外戰爭對經濟發展造成的摧殘是不可估量的,後期蜀漢只能依靠蜀錦貿易維持經濟,這樣虛弱的國家需要過分著急嘛?

    諸葛亮最大的特點就是辦事認真,一絲不苟。率先發動北伐戰爭,這還是在從曹魏沒有對蜀漢動武的前提之下。事實證明,兩國國力的差距導致北伐戰爭根本不可能成功,諸葛亮的北伐對曹魏造成的影響完全是在撓癢癢。

    試想,如果曹魏將主要矛頭指向一個不能瞬間收復的蜀漢,而使得蜀漢牽制大量兵力。那麼倘若東吳貿然來犯,那可就不是小打小鬧了,有可能是被東吳打得落花流水。這也是曹魏處於戰略角度的考慮,東吳必須成為第一目標。

    結束語:綜上所述,不論是軍事力量,還是經濟實力,東吳是完全排在蜀漢前面的。曹丕並不傻,統一天下是他們共同的目標,但是東吳與蜀漢還有這聯盟的關係,若是一步走錯,很容易滿盤皆輸!

    【文 / 楚南青史君】

  • 17 # 瀾石記

    主要原因是東吳與魏國接壤,進攻起來比較直接,而進攻蜀國道路較遠,比較艱難。同時,曹丕討伐東吳的導火索是孫權的背信棄義。

    原來在劉備為關羽報仇,大舉進攻東吳的時候,孫權為了避免兩線作戰,就低頭向魏國的皇帝曹丕稱臣了。當時,曹丕的謀士就建議不接受孫權的求和,也出兵進攻東吳,把東吳滅掉。但曹丕認為孫權歸順了,再去打他有點不仗義。於是,曹丕封孫權為吳王,劉備進攻東吳時沒有動兵。

    誰料東吳打敗劉備後,對魏國的態度有了變化,原來答應派孫權兒子到魏國做人質,後來就變卦了。曹丕對此非常憤怒,派出了三路大軍討伐東吳。曹休和張遼、臧霸為一路,曹仁為一路,曹真和夏侯尚、張郃、徐晃為一路。三路大軍中,曹休和吳軍在江上互有勝負,曹仁被擊敗,曹真略有進展,後來也被迫退兵了。加上瘟疫流行,曹丕就下令撤軍了。

    由此,魏國和吳國結下了樑子。在劉備死後,東吳又與蜀國和好了。曹丕決心報仇,他說不能把孫權這個後患留給子孫,又先後二次討伐東吳。第二次,東吳在長江對岸造假城樓,遍插旗幟佈置疑兵。曹丕看了感嘆道:我們成千上萬的鐵騎到這裡,毫無用武之地啊。突然間,長江上颳起了大風大浪,差點把曹丕乘坐的龍舟掀翻。因為看到東吳防範嚴備,加上有長江天險的存在,曹丕的這次南征只能無功而返了。第三次,曹丕更窩囊。10月的天氣寒冷,江上結冰,戰船無法入江,曹丕還遭遇了吳軍的偷襲,好容易才撤回來。曹丕憤懣地說:老天真要分割大江南北啊。

    曹丕南征和曹操一樣壯志未酬,無奈地把孫權這個隱患留給了兒子曹睿,孫權後來建立了吳國。在曹睿時代,魏國沒有主動進攻吳國,而蜀國的諸葛亮開始了北伐。這期間,吳國數次進犯魏國,互有勝敗。畢竟魏國體量大,能應對兩線作戰。魏國時期,最先滅了蜀國,消滅吳國的任務沒有完成,直到晉國時代才蕩平了吳國,實現了南北統一。

  • 18 # 趣談唐宋元明清

    趣談答案:因為這個時候的蜀漢就如同秋後的螞蚱一樣,蹦達不了幾天了。

    三分天下的局勢

    曹丕當上皇帝的時候。天下的格局早已發生了重大變化,而這一系列的重大變化源自於兩個關鍵點,第1個關鍵點是荊州已經丟失,第2個關鍵點是劉備已經稱帝。荊州的丟失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荊州的五萬精兵強將通通歸入東吳,數不清的百姓、數不清的糧食也歸入東吳,這個時候的蜀漢已經沒有辦法和東吳作比拼了。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關鍵點,就是劉備稱帝,大家千萬不要覺得劉備稱帝是一個非常好的決策,事實上劉備稱帝是當時迫不得已所做出來的最後一個反駁,而這個反駁壓根沒有任何的作用。

    但是當劉備稱帝的時候,天下正統這個名分早已經沒有了,灰飛煙滅,一點都不值錢,而這個時候天下的飽學之士才知道天下早已經亂了套,這個時候投奔劉備是不靠譜的,投奔誰呢?當然是投奔實力最強的那一方,也就是曹魏。

    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整個蜀漢再也沒有和曹魏叫板的能力了,就更不要說劉備去世,關羽去世,張飛去世,整個蜀漢只有一個阿斗和諸葛亮在苦苦支撐。

    可怕的東吳

    我們讀三國演義的時候,總覺得東吳也就是那麼一回事兒了,和蜀漢比起來可能給人家提鞋都不配。

    但是不要忘記了,三國演義作為一本歷史版本的小說,它本身有著讀作者的個人傾向,他更願意把蜀漢抬到一定地位,把東吳貶到一定地位,這也就意味著蜀漢或許沒有我們想象的那樣強,東吳也沒有我們想象的那樣弱。

    曹丕當上皇帝之後,天下對自己最危險的就是東吳,因為東吳的土地多、兵多百姓也多,而且東吳因為靠近江海非常的富庶。

    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曹丕看在眼裡,也為曹丕後來率兵討伐東吳奠定了基礎。

    諸葛亮多次出師伐魏,最狠的那一次可能讓曹魏感覺有點陣痛,但是其他幾次派遣幾位精兵強將守住也就守住了,守不住往後退一些也無妨。

    曹丕最害怕的就是諸葛亮出兵伐魏的時候,東吳那邊也給自己來一下子,那麼曹丕是絕對堅持不住的,所以曹丕只能透過死命的打壓東吳來讓東吳不敢得罪自己。

  • 19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所有的戰爭都是有目的,沒有無緣無故的戰爭,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政敵,發動戰爭的絕大多數目的都是為了政治服務,顯然對曹丕來說也是這樣,曹丕稱帝之後,最想幹的事就是統一天下。

    雖然世人皆知曹丕比他父親曹操差遠了,但站在曹丕的角度來看,他顯然不是這認為,曹丕從曹操手中接收一個現成的龐大帝國,在接班八個月後,曹丕就以各種手段逼漢獻帝禪讓皇位,然後就是改朝換代。

    中國歷史發展了曹丕稱帝后,面臨一個前所未有的政治局面,因為佔據九州中原之地以華夏正統自居的曹魏政權,居然不是大一統王朝,至少南邊的孫權和西南的劉備還割據其地,自立為帝。

    華夏從秦始皇以來,就存在了大一統的思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現在曹丕已經稱帝,按理論來說,普天之下,應該就是曹丕的領土,擺在曹丕面前最緊迫的政治任務就是統一天下,實現真正的大一統。

    想要實現統一,就必須對付東吳的孫權和蜀漢的劉備,除此之外還有遼東的公孫氏,西北的鮮卑人和烏桓人,另外還包括曹魏領土之內地處徐州的臧霸也是處於半獨立狀態,曹丕想要統一天下,就必須做一個如何統一天下的戰略。

    簡單地說就是:先打誰,後打誰的問題。

    其實曹丕一直想打的不是東吳的孫權,而是蜀漢的劉備。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劉備稱了帝,孫權沒稱,劉備稱帝后,天下共有二帝,水火不容,從政治的角度來說,曹丕必須滅掉劉備才能政治安穩。

    二是因為孫權在曹操時代就已經像曹魏政權稱臣了,既然稱臣了,如果再打東吳,那在政治上就會處於不利,倒不是曹丕為人正義,而是因為政治人物做事一定要政治正確,否則很難實現政治抱負。

    所以曹丕一直把劉備政權視為第一個想要除掉的人,可是因為劉備的蜀漢政權地處益州,如果想要攻打劉備,只有兩條路,第一條路是從關中經秦嶺南下漢中,再往南直達成都;第二條路是從荊州的南郡沿長江逆流而上,經巫山、永安進入益州,再往西直達成都。

    第一條路要經過八百里的秦嶺險地,路途遙遠,極其難走,而且曹丕要把大軍全部調到關中地區,遠離曹魏政治中心洛陽,別說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就說把軍隊全部調到關中,對曹魏來說都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把攻打蜀漢的軍隊都調走了,東吳孫權來偷襲怎麼辦?東吳最喜歡乾的就是偷襲,前有白衣渡江,後有古亭之戰。

    第二條路就更加不可能,現在荊州的南郡都處於東吳孫權的控制之中,孫權不可能把自己的軍隊撤走讓曹軍借道攻打益州,就算孫權敢借,曹丕也未必敢打,從孫權的防地經過,要是哪天不高興,來個四面埋伏,曹軍怎麼辦?

    所以思來想去,曹丕覺得攻打益州的劉備是不現實的,所以在夷陵之戰中,當劉備大舉攻打東吳時,曹丕也沒有發兵攻打劉備,而是坐壁上觀,想坐收漁翁之利,結果曹丕錯失了統一三國的最好機會。

    夷陵之戰結束後,曹丕才開始大舉攻打東吳,其真正的原因是孫權出爾反爾,給了曹丕一個發動戰爭的藉口。

    因為孫權從公元219年關羽襄樊之戰時就向曹魏稱臣,因此按照程式,孫權應該派遣自己的兒子到曹魏去當人質,這是華夏曆來的傳統,秦秋戰國時期尤其盛行,後世也複製了這樣的做法。

    可是當孫權解除了劉備夷陵之戰帶來的威脅之後,就對曹丕表示出不敬,其實孫權根本就是利用了曹丕,為了避免兩線作戰,孫權只能當孫子,一方面討好曹丕,只要曹丕不在夷陵之戰期間發動戰爭,另一方面孫權也想穩住劉備,並且在與劉備的戰爭中,並沒有展示主力決戰,而是利用地形做消耗。

    孫權的做法,就讓曹丕無法干涉夷陵之戰,因為劉備與陸遜在夷陵前線並沒有主力對戰打成兩敗俱傷,雙方是小心翼翼地的交戰,陸遜更是刻章尋找劉備軍的破綻一擊而中,沒有打成雙方損失巨大的決戰,而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快速地擊敗了劉備,在擊敗劉備之後,迅速佈防曹魏,以應對曹魏可能的軍事進攻。

    曹丕打孫權,主要原因還是覺得既然擊敗了劉備軍,那麼魏軍也就沒啥可怕的了。於是沒有按照曹丕的要求送兒子當人質,而是覺得翅膀硬了,不需要魏軍了,於是曹丕與孫權的政治臣屬關係破產。

    既然曹丕與孫權關係破裂,那麼曹丕發動戰爭就理所當然了,三國時期,起初最活躍的兩個國家是曹魏與孫吳,曹丕死後最活躍的是蜀漢,也就是諸葛亮的北伐。

    從曹丕三路大軍攻打孫權的規模來看,曹丕是想打殲滅戰,或者叫滅國戰,想當年曹操都不能完成的壯,曹丕必定也沒有能力完成。而且自夷陵之戰後,蜀漢大敗,曹丕也不用擔心蜀漢會從漢中出關偷襲自己,所以也就放心大膽地調集全部可以參戰的兵力,攻打東吳孫權。

    事實證明,曹丕並沒有能力擊敗東吳,也沒有時機擊敗東吳,曹丕的數次南征東吳的軍事行動,其實也是迫於無奈,因為曹丕除了東吳之外,其他的敵人都不好打,遼東的公孫瓚太遠了,勞師遠征,消耗化太大,西北也是同樣的道理,而蜀漢仍然因為道路難走只能選擇入戲。

    所以你看曹丕拿著地圖環顧一週之後,發現只能打孫權,除了孫權之外,再沒有人可打了。一是因為孫權離得近,可以就近攻擊,二是因為孫權所代表的東吳是天下除曹魏之外最大的勢力,只要東吳敗了,天下仍有機會統一。

    可惜曹丕活得太短了,而東吳也不那麼好打,畢竟有著長江天險,時機也沒有成熟。

  • 20 # 福建大都督

    1.孫權無信。

    劉備聯曹伐吳,發動夷陵之戰。孫權向曹丕求和稱臣,欲派長子作人質。後劉備戰敗,孫權就沒派人質,惹得曹丕大怒,於是派三路伐吳。

    2.孫劉重新結盟。

    224年,劉備死後,孫劉再次重修於好,曹丕再次御駕親征伐吳。

    3.曹丕意不在孫權。

    曹丕兩次伐吳,第一次,奪取臧霸的兵權,解除青、徐兩州的內部隱患。第二次,平定青、徐兩州的叛亂,徹底解決問題。

    4.蜀漢前後經歷漢中爭奪戰、夷陵之戰、南蠻叛變,暫時不是對手,但是曹丕剛得新權,篡漢稱帝,內部矛盾緊張,無暇西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詩經》中的“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有什麼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