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歷史哨聲

    先來看曹丕稱帝后所發動的戰爭:

    1、黃初2年5月,派遣大將軍曹仁平定鄭甘叛亂;

    2、黃初3年10月,因孫權不肯送兒子到曹魏做侄子,曹丕以三路親征,攻打兩淮和荊州;

    3、黃初6年3月,派遣幷州刺史梁習擊敗鮮卑柯比能;6月,派遣任福、段昭平定利成郡蔡方的反叛。

    曹丕繼位時的戰爭就這麼多。其中規模最大的就是夷陵之戰後三路南征孫權。

    其餘時間曹丕主要是在治理和休養生息為主。不是曹丕不想攻打劉備,而是沒有時間去攻打。雖然蜀漢將曹魏視為首要敵人,但曹魏並沒有將蜀漢視為首要敵人,孫權的東吳才是曹魏的首要敵人。

    東吳成為曹魏的首要敵人主要有兩個原因:

    1、自從孫權擊敗黃祖後,東吳就沒有遭受過重大失敗。劉表死後,東吳和劉備共同結盟,在赤壁之戰中擊敗曹操,劉備奪取了大部分荊州控制權;隨後孫權以索還荊州為由奪取劉備佔據的長沙、武陵、零陵三郡的一半,又趁關羽北上征戰之際奪取了剩餘劉備佔據的荊州。

    反觀蜀漢,奪取漢中,幾乎耗盡益州數年的積蓄;荊州又被孫權奪走,劉備和關羽先後因此去世,實力大減。

    但蜀漢雖然實力大減,但憑藉山脈和險隘,完全可以自保。曹魏雖然軍力強於蜀漢,但難以短時間滅蜀漢。

    蜀漢雖弱但無法卒滅,曹魏最佳的策略就是削弱實力大增的東吳,不給東吳具備和曹魏抗衡的勢力和基礎。

    這就是曹丕在夷陵之戰後以三路大軍親征的原因。若非瘟疫,曹魏就奪下了東吳的江陵。

    而東路的曹休則擊敗東吳的呂範。

    曹丕三路攻吳,和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在目的上都相同:遏制東吳實力的增長,削弱東吳。

    2、孫權反叛。在關羽樊城之戰時,孫權就臣服曹魏,但夷陵之戰後反叛曹魏,曹丕不得不攻打東吳。

    221年7月,劉備拒絕孫權的求和,發動夷陵之戰,當月曹丕冊封孫權為吳王,給了孫權稱帝最重要的一步——封王;222年7月劉備在夷陵之戰中被擊敗,9月孫權拒絕送質子到曹魏,和曹丕反目。

    223年9月,劉備病死、劉禪即位,諸葛亮派遣鄧芝去東吳和孫權盟好。

    當時的情形是:

    蜀漢一心想要休養生息;曹魏和東吳爭奪徐揚荊三地。

    形勢最不利的是就是東吳。夷陵之戰前,孫權臣服曹魏,和曹魏結盟;夷陵之戰後,曹魏和東吳反目,若蜀漢繼續對東吳用兵,是最佳時機——東吳將受到曹魏和蜀漢的兩面夾擊。

    東吳就算要和曹魏或蜀漢休戰結盟,必然要割地才能求和。因為東吳都先後背叛過曹魏和蜀漢,東吳不付出代價,是難以休戰結盟的。

    而諸葛亮此時和東吳無條件求和,是缺乏連橫合縱眼光的表現。事實是東吳需要結盟多於蜀漢:

    蜀漢增兵秭歸東向威脅東吳的荊州,曹魏佔據襄樊南向威脅東吳的荊州。

    如此的局勢下,東吳的荊州必然被蜀漢和曹魏共同瓜分,恢復到赤壁之戰後的局勢:

    曹魏佔據長江以北的南郡北部,蜀漢佔據長江以南的南郡南部。若幸運,孫權還可以佔據荊州東部。

    可以說,因為諸葛亮急於和孫權言和,導致蜀漢失去了獲取部分荊州土地,只能採取北伐一條路。

    諸葛亮是善於治理,但缺乏戰略眼光。

  • 22 #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曹丕稱帝后,曾三次大舉攻吳,對夷陵之戰中元氣大傷的蜀漢卻從未征討。

    回顧當時的形勢,曹丕的這一選擇是靠譜的。

    遺憾的是,他選對了對手,卻選錯了時機。

    攻吳,蜀必不救;攻蜀,吳蜀可能復盟

    夷陵之戰前,曹丕傾向攻蜀。

    劉曄指出了不能攻蜀的理由:吳蜀兩國唇齒相依,聯合抗我是唯一正確的選擇。現在蜀漢一心要伐吳,而吳不願陷入孤立。如果攻蜀,蜀陷入危機,就不會與吳交戰,那麼吳蜀就可能由自相殘殺轉入重新聯合。

    劉曄給出的建議是:趁吳蜀交兵,魏國攻吳。

    劉曄認為:如魏攻吳。劉備盛怒之下,必然不會復盟。這樣,吳國面臨魏、蜀的全面壓力,就一定會滅亡。

    吳國滅亡後,即使我們與蜀各得半個吳國,我們也完全有把握滅蜀。何況:我們得到的是吳國的精華部分呢?

    劉曄的建議,在夷陵之戰後依然有效。

    吳國已經“佔便宜”。對吳國來說,他巴不得與蜀重新確立聯盟關係。

    而對蜀來說,他一心攻吳,但一旦魏國來攻蜀,蜀很可能就不會伐吳了!

    曹丕的這個算盤打得不錯。曹丕三次伐吳,蜀不但沒有支援吳,還使陸遜不能參與對魏戰爭!蜀遠吳近,攻吳的條件更便利;

    事實上,不只是曹丕時期,整個曹魏時期,攻吳頻率都遠遠大於攻蜀。

    正如賈詡、劉曄所說:蜀遠而吳近。

    攻蜀,只有從關中、隴右出發。但經漢末大亂,關中凋敝,要攻漢中,必須從中原調兵馬錢糧,路遠難行。

    曹操時期兩次征討漢中,給中原百姓帶來了巨大的負擔,以致荊北、中原盜賊四起!

    剛篡位的曹丕顯然不可以再承受這樣的負擔。

    而魏自荊、豫、揚出發,伐吳十分便利。

    攻吳更利於發揮魏軍兵力優勢;

    蜀國雖元氣大傷,但在漢中的防禦體系仍然很完善。

    無論魏國有多大的兵力優勢,攻漢中,他也只能走那幾條狹窄的通道,要想擊破蜀漢完善的防禦系統並不容易!

    而魏吳前線,自秭歸到建康,戰線漫長。

    當年,魯肅正因孫吳國防壓力過大,才建議“借南郡”給劉備,縮短戰線。

    吳國奇襲南郡,萬里長江防線,現在需要吳國獨自承擔了!

    如此,作為優勢方的魏國,可以同時從三個方向攻吳。而任何一處取得突破,魏國都有可能突破長江防線。

    打錯了算盤

    曹丕選擇攻吳,看似思慮嚴密,但他依然打錯了算盤。

    1、坐失時機。

    夷陵之戰,孫劉大打出手時,是曹丕最好的攻吳時機。

    可是,曹丕卻不願“阻天下歸者之心”,不願攻擊“稱臣”的孫權。

    直到夷陵之戰結束,曹丕才大舉攻吳。

    但此時,吳蜀雖未復盟,但蜀已受大挫,對吳的牽制有限。

    但恐軍新破,創痍未復。始求通親,且當自補,未暇窮兵耳。——陸遜看出劉備已不能威脅吳。

    2、低估長江天險對軍事行動的阻礙作用。

    曹丕第一次伐吳時,臧霸一度渡過長江,“攻城燒車,殺掠數千人”。但不敢深入,退回江北。

    看來,曹丕的計算有靠譜之處:多點進攻,確實有可能形成突破。

    但是:曹丕低估了長江天險對北軍的阻隔。

    曹丕直到第三次伐吳時,才望著滔滔江水感嘆:嗟乎,固天所以限南北也。

    伐吳,不是“突破”長江就可以的。如不能掌握制水權,即使過江,也是難以造成實質威脅的。

    3、軍力優勢不明顯。

    屢起銳師,臨江而旋。今六軍不增於故,而復循之,未易也。——《三國志.王朗傳》

    此時,魏國經濟、軍力尚未恢復,攻吳實力並不比曹操時期更強。

    而曹丕的戰爭指導能力遠不如曹操,攻吳無果,也就自然而然了。

    總的來說,曹丕側重攻吳,是對外交、後勤、軍事各方考慮的結果。就當時的形勢而言,這不失為正確的選擇。

    但是,曹丕對時機的把握不如乃父。坐失良機,失去了提前統一天下的歷史機遇!

  • 23 # 冷月鉤沉

    在筆者看來,曹丕是想建立功績樹立權威,而南下進攻東吳。

    公元220年,曹丕接受漢獻帝劉協的禪讓,登基為帝,立國號魏。

    歷史上稱曹丕為魏文帝,他在位時繼承了他父親曹操的風格,對外採取剛柔並濟的方式,特別是對東吳孫權進行了兩次討伐,之後由於局勢有變,兩家把手言和。

    南下進攻東吳孫權是在曹丕繼位的第三年。

    當時孫權剛剛解除了夷陵之戰的危機,打退了劉備的大軍。

    所以他對於向曹丕稱臣之事,沒有了之前那樣的上心。

    曹丕這個人,和他老子一樣是個嫉惡如仇的人。

    一怒之下決定討伐東吳,大家都覺得曹丕是因為一時衝動,才有了這個舉動,但曹丕其實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當時東吳佔領了荊州,和襄樊地區接壤,北上直接威脅曹魏政權的中心許昌。

    加上劉備遠在蜀中,如果要打劉備,需要經過八百里秦川,後方補給問題根本不能支撐打持久的消耗戰。

    鑑於此,曹丕決定先打東吳,東吳控制著江南地區,人口稠密,土地肥沃,加上人口開始南遷,讓孫權控制的江南地區成為一塊肥肉。

    之前劉備想佔領東吳,這次換成了曹丕。

    曹丕認為打敗了東吳,荊州這個四通八達的地方,將會是下一步進攻蜀中的最佳選擇。

    因為這裡是連線蜀中,中原和江南的樞紐,也是三方勢力一直爭奪的焦點。

    可是,曹丕和孫權在這場戰爭中,互有勝負,誰都沒有傷到根基。

    曹丕見孫權不死短時間就能打敗的,只好收兵,開始爭奪內部割據勢力,和邊關的少數民族。

    三國鼎立的局面到這個時候,才正式形成。

    可惜的是,曹丕雖然有統一全國的理想,但他只做了7年的皇帝,就因為生病而去世。

    他在位時,最大的夢想就是建立一個像大漢王朝那樣的統一朝廷。

    如果他多活幾年,可能不會有後來的三家分晉。

    —End—

  • 24 # 青史回聲

    戰略問題。相比蜀國來說,江東吳國比較好打。雖然曹魏與蜀國的恩怨更深,但是恩怨歸恩怨,國家利益高於一切。對曹丕而言,攻打江東吳國最符合魏國利益,雖然這一國策遭到眾多大臣反對,但誰叫曹丕是皇帝呢?

    雖然當時的江東孫權還沒有稱帝,只是稱吳王,但是這不影響曹丕要打他。不過打的時機要準確,這不,夷陵之戰的爆發,讓曹丕發現了戰機。

    自關羽被殺以後,劉備無時不刻不想要滅了東吳,為他的二弟報仇,可是當時蜀國剛立,國家百廢待興,沒有足夠的精力整合軍隊,所以這件事也就被群臣勸阻了。直到張飛被手下的兩員將領殺死以後,劉備才下定決心,攻打東吳。而這也就給了曹丕攻打東吳的時機。

    按照曹丕原來的計劃,是想等夷陵之戰勝負已定後再決定攻打哪個國家。事實上,的確如此,曹丕早就打算趁此良機,拿下兩國,所以他坐山觀虎鬥,趁他們打完以後,再出兵。所以等到蜀國大敗以後,東吳率得勝之師準備西進,而這讓曹丕看到了機會,因為東吳大軍剛好不在江南,所以曹丕的三路魏軍趁機南下,想要一舉滅了孫權。

    不巧的是,陸遜知道此時西進是招錯棋,所以他沒有趁此機會西進,反而等孫權的命令,只要曹丕大舉南下,陸遜就立刻率軍回援。也正如陸遜所料,曹丕果然要攻打江東。可是結果還是敗了。

    後來曹丕再也沒有打過大的戰役,因為他只在位七年,就掛了。

  • 25 # 風動藤動銅鈴動

    猛攻東吳,曹魏仗著自己是老大想先做掉老二東吳;對蜀漢不管不問,是老三還不成氣候,不擔心先放一邊晾著。當然實際沒這麼簡單。

    曹丕繼承了曹操留下來的政治遺產:勢力和地盤,其中尤其重要的是豪華陣容的智囊團,其中有賈詡、司馬懿等知名人物。

    這些智囊是一流的並且有群雄爭霸的經驗的謀士,面對曹魏集團的戰略進攻方向的分析必定雜以利害,根據敵我的各方面對比進行時機的考量,加以綜合評估作出決策。

    一、伐蜀利害得失分析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01.魏蜀兩國邊境只有二三個險關通道,出來不容易,進去也困難。雙方只要派少部分軍隊扼守險要,哪方都難以撼動對方。

    02.劉備諸葛亮經營蜀漢數十年,政治基礎已經穩定,即使劉備伐吳失敗,遭受重創,力量攻不足而自保有餘。

    03.曹魏若伐蜀,投入軍力少則不能建功;投入軍力多則施展不開,後援難繼,容易失敗。

    04.同時,蜀地地處偏僻,遠離國家傳統中心中原地區和江南富庶地區,政治影響不夠大;還有很大可能兩線作戰,要防著老二東吳從雙方邊境廣泛的接觸線上捅上一刀。

    所以分析利害,伐蜀害多利少實不可取。

    二、伐吳利害得失分析

    滾滾長江東逝水

    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

    在之前,曹操曾率八十萬水陸大軍企圖一舉攻下東吳,當時劉備還未成器,一路逃竄,去聯合東吳共抗曹操。曹操想一鼓作氣將他們一起收拾了,結果遭受赤壁大敗,只有老老實實回老家悶著頭髮展。

    但曹丕既然稱帝,作為名義上的全國統治者,必須要對結束分裂局面作出表示和努力,討伐不服從中央的割據勢力,以昭示中央朝廷絕對天下正統的地位。

    曹丕稱帝之後,雖然三國鼎立力量對比並沒有大的變化,但伐吳有如下好處:

    01.可以向吳蜀及內部各方宣告曹魏政權的正統地位;

    02.由於魏吳的接觸地域區大面廣,而且東吳地大人多,可以大造聲勢,在曹魏和東吳、蜀漢三方內部產生較大的政治影響;

    03.是軍事上也可控,由於長江防線的存在,進可攻,退亦可守,不會一敗塗地。

    所以,伐吳是一個政治、軍事都較有利的可選項。而且還有接下來講的因素。

    三、曹丕的憤怒

    曹丕作為曹魏集團的最高領袖,他的想法情緒也必定會摻雜進所作出的各個決策中去。

    東吳孫權對曹魏的關係屢次顛三倒四、背信棄義,有求於人時就向曹魏稱臣服軟,但危機一過就馬上就翻臉不認人。

    因此曹丕懷有對孫權的一腔憤怒,為了爭回面子懲罰孫權,需要找個機會發洩怒火,於是傾向於攻打東吳。

    因此,伐吳是曹丕內心情緒化的選擇。

    四、醉翁之意不在酒

    曹操去世後,曹魏集團對青州兵失去掌控,青州與徐州勢力伺機欲政變,成為內部最大隱憂。

    曹丕政權穩定後,開始逐漸將二州的兵權收回。

    後來曹丕兩次發動廣陵戰役,雖打著討伐東吳的旗號,實際是為了整肅青州徐州的豪強勢力而來,最終消弭叛亂於無形。

    伐吳不過都是虛晃一槍,最後魏吳雙方軍隊主力都未接觸,就不了了之。

    所以,曹丕伐吳還可以順手牽羊。

    綜上所述,曹丕稱帝后伐吳不伐蜀是有多方面考慮的選擇,雖然不是最優的,但也基本達到了主要目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詩經》中的“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有什麼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