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朝途投資

    明清革鼎之際,李自成的大順政權本是大家以為的下一個大一統王朝,但沒想到清朝異軍突起入關甚至統一了中國,那麼清軍靠什麼打進山海關呢?

    當然這個實力不是單純指清軍的戰鬥力,而是指清庭的政治智慧太高超了。

    我們先說說清庭的運氣。

    清軍為什麼遲遲不能入關呢?

    是因為努爾哈赤自起兵開始,就將這場造反定義成為民族戰爭,所以他在東北大肆欺壓乃至屠殺當地的漢人。

    正因為努爾哈赤的做法,所以使關內人民很是仇視後金(大清)政權,所以皇太極時期五次繞道入關都不能取垂垂老矣的明朝而代之,所以當時已經腐朽至極的明朝依舊阻擋住了清軍入關。

    但這時候李自成出現了,他給清庭帶來了希望,因為他消滅的明朝,自己在北京又大搞追繳助餉的政策,使官紳階級對其恨之入骨。

    這樣一來,李自成造成兩個情況,一是明朝滅亡,中國大地開始群龍無首,一個國家不怕的敵人有強大,最怕的是有沒有主心骨,很明顯明朝一亡,當時天下的主心骨自然沒有了。二是李自成的大順政權採取的追繳助餉政策將官紳階級推到其對立面,統治根基根本不穩。

    有了李自成這兩個神助攻,所以吳三桂更多是害怕自己也受到追繳助餉的待遇,所以投降清朝,然後清朝趁著天下群龍無首之際,開始入關奪取天下。

    而李自成因為沒有官紳階級的支援,離開北京以後是徹底一蹶不起,次年莫名其妙的死於農民之手,大順政權如同煙花一般,燦爛了整個天下以後,便迅速暗淡下來。

    以上李自成的神助攻,可以說是清朝的運氣所在。

    我們再說說清朝的實力,清朝當時入關的兵力眾說紛紜,不拿史料對比了,直奔主題我們取箇中,也就是十萬兵馬。

    十萬兵馬什麼概念,當年光是南方左良玉一部的明軍就有八十萬之多,雖然肯定有誇張成分,但是去除水分無疑也比清軍多的多了。

    但清朝的政治實力強,智慧太高了,不同於南明因為立一個弘光帝而醜態百出,甚至愚昧可笑,不同於李自成一蹶不起,不同於張獻忠一死,大西政權馬上分崩離析,清庭當時以攝政王多爾袞為首的滿洲統治階級很聰明。

    首先他們沒有停止了李自成的追繳助餉,甚至還將前明官員被奪的家產田地什麼的還回去,又大力前用前明官員,像一些前明官員在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升了官,再投降到清朝,清庭不以明朝官職任用,而是以大順的高官職任用。

    清庭這麼一招,就拉攏了官紳階級。

    有了官紳階級支援,再看看南明的烏煙瘴氣,為了爭奪皇位,隆武政權給魯監國政權差點兵戎相見,紹武政權和永曆政權兵戎相見,簡直是豬一樣的對手,清朝能不贏嗎?明朝氣數盡了

  • 22 # 小路講歷史

    俗話說得好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個人覺得有以下幾點原因: 【1】明萬曆時期,朝政日趨腐敗,黨派林立,在這些黨派中,最先以浙黨勢力較大,浙黨首領沈一貫、方從哲都先後擔任過內閣首輔,在朝廷從過政,後來經過“梃擊”、“紅丸、“移宮”三案之後,光宗朱常洛即位,東林黨因擁立有功而勢力大盛。浙黨落敗,轉而投效宦官首腦魏忠賢。除東林黨之外,還有浙黨、齊黨、宣黨、楚黨、昆黨等,東林黨與各黨派之間的爭鬥不斷、永無寧日。

    【2】當時兩派分別擁護皇長子朱常洛與福王朱常洵(鄭貴妃所生)爭奪太子之位。朝廷大臣按照明朝冊立長子為太子的原則,大多擁戴皇長子朱常洛,嚮明神宗皇帝建議立長子為太子,然而明神宗不喜歡宮女所生的朱常洛,卻加倍寵愛鄭貴妃,並且有意立鄭貴妃的兒子朱常洵為太子,卻受到大臣與慈聖皇太后極力反對。

    明神宗與群臣爭論達15年之久。直到1601年,朱常洛才被封為太子,而朱常洵被封為福王。但是福王遲遲不離京就任藩王。直到梃擊案發生,輿論對鄭貴妃不利後,福王才離京去做了藩王,太子朱常洛的地位也因而穩固。

    前後爭吵達15年,使無數大臣被斥被貶被杖打,明神宗身心交瘁、鄭貴妃抑鬱不樂,攪得整個朝野不得安寧。

    【3】15年的太子之爭使得明神宗悲痛欲絕,他感到自己雖貴為天子,然而卻始終被大臣所控制,最終和大臣鬧掰,逐步對朝政失去興趣,開始怠政。從此以後長期不接見大臣、不上朝、不及時處理大臣奏摺等。執政後期經常因病無法處理朝政而傳諭輔臣。 除因病怠政之外,主要還是貪圖安逸、小病大養、無病也養。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以後,努爾哈赤的軍隊連克撫順、開原,遼東戰事日益緊張,這時長期怠政的明神宗曾經有些轉變,但其改變並不是太大。到了晚年,確實疾病纏身難以勤於政事。 萬曆皇帝的長期怠政,使明王朝中央政府幾乎陷於癱瘓,從此迴天無力,以致《明史·神宗本紀》中指出,“明之亡,實亡於神宗”。 【4】明思宗即位後,東北方的後金(即後來的清朝)佔領遼東地區,袁崇煥等人於遼西寧遠、錦州等地抵禦後金可汗皇太極的入侵。

    1629年皇太極繞道長城入侵北京,袁崇煥緊急回軍與皇太極對峙於北京廣渠門。後經六部九卿會審,袁崇煥被冤殺,史稱己巳之變。 皇太極於1636年在盛京稱帝,改國號為大清,即清朝。陸續發起五次經長城入侵明朝北京、山東等地區。當時災荒疫疾,民不聊生。遼西局勢亦日益惡化,清軍多次與明軍作戰,最後於1640年佔領錦州等地,明軍主力洪承疇等人投降,明朝勢力退縮至山海關。

    【5】明朝中後期時常發生農民起義,崇禎時期本身朝政混亂與官員貪汙昏庸,加之與清廷多年的戰爭帶來大量糧餉的需求以及清兵的掠奪;以及因為氣候變冷,農業減產帶來全國性饑荒,這些都加重明朝百姓的負擔。1627年,陝西澄城饑民暴動,拉開明末民變的序幕,隨後王自用、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起事,最後發展成雄踞陝西、河南的李自成與先後佔領湖廣、四川的張獻忠(最後成立大西政權)。

    1644年李自成建國大順,三月,李自成率軍北伐攻陷大同、宣府、居庸關,最後攻克北京。明思宗在煤山自縊。 【6】明崇禎十七年(清順治元年,1644年)明朝將領吳三桂叛國投靠努爾哈赤,在吳三桂的帶引下清軍大舉進入山海關內,擊敗李自成,繼而進入關內直搗中原,攻佔了北京,同年十月清朝定都北京,隨後逐漸建立了對全中國的統治。綜上所述清廷武器、戰術方面上的優勢並不是造成明朝滅亡的根本原因,其實明朝徵府內部已經分崩離析,就算不被清廷所滅,明朝政府也會斷送於農民起義軍之手,只不過清廷相較於農民起義軍來說勢力更加的強大,清廷的入侵只是壓垮明朝政府的最後一根稻草!

  • 23 # 不吃貓的魚1128

    在前期,明朝的君主專制相對集中。太祖,成祖時也有不少名將,但後來,尤其是內閣的高度發展,使得文官集團空前膨脹,權力日大。而到萬曆年間,東林黨影響極大,甚至民間也有了極其深的根基。再加上萬歷酒色財氣問題嚴重,致使朝政腐敗,再到後來的崇禎,濫殺濫換大臣,聽信流言,先是撤換了熊廷弼,使得遼東失陷,而後又先後殺死毛文龍,袁崇煥,讓後金大軍只逼北京城下。當然,還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原因,不過總的來說,明朝是一個由文官集團高度控制的、政治和經濟漸次脫節,最後導致崩潰的一個王朝。 所以不止是你說的兩個原因

  • 24 # 旅途6666

    明朝曾經是一個很厲害的朝代,明朝非常重視軍事的力量,而且明朝的武器都是比較先進的,在明朝時期有責非常多的火器,其實這些就是一些科學的戰鬥工具。當年明朝戰鬥的時候,一個火炮就可以把打到怕了,但是很多人都會有一個疑問,既然明朝的武器那麼先進,那為什麼還會輸給清朝呢?

    有些人會覺得是清朝的武器更加厲害一些,事實上當時兩者的武器相比,是明朝的比較厲害。明朝會更加先進一些,但是最後還是輸給了清朝,只是因為明朝有一樣事情解決不了。沒有辦法的情況下,無奈輸給了清朝,這是特別讓人惋惜的一件事情,那很多人都想知道問題究竟是什麼?今天就告訴大家。

    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明朝後期很窮的問題,明朝前期,國家看上去非常富有。但是到了後期的時候,國庫已經沒有錢了。明朝變得非常貧窮,沒有金錢的加持之下,想要維持好一個國家的安穩,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一個國家的滅亡,原因是很多的,但是明朝的滅亡,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沒錢。

    明朝的軍隊確實很多,在它被清朝滅亡的時候,它都有100萬人數以上的軍隊。聽上去國力非常強大,而清朝當時只有十幾萬人數的軍隊。並且當時明朝有著先進的火器,而清朝與它對抗的只是一些刀劍,但是明朝跟清朝戰爭當中,大部分都是明朝失敗了。那麼大家會想到就是士兵的問題,很容易就會聯想到士兵消極怠戰。

    因為明朝長期打仗,它在財政上支出非常大,國庫早就沒有錢了。在這種情況下,當時明朝拖欠著士兵的軍餉。只是承諾欠著他們的,事實上一直沒有給。剛開始的時候,可能會透過一些話語去激勵到一些士兵,但是時間長了之後,幾乎已經沒有什麼用了。並且士兵長時間拿不到軍餉,他自己的溫飽問題都無法解決了,在這種情況下,沒有心思會去打仗。只會想著儘快解決溫飽的問題。

    明朝曾經想過解決軍餉的問題,並且因此增加了稅收。但是換來的是百姓的埋怨,因為百姓交不起太重的稅收。在這種情況下,內部的矛盾會更加激烈,朝廷也要花軍隊去鎮壓這些起義的農民,而派軍隊打仗又得花軍餉,在這種情況下,矛盾變得越來越激烈。所以明朝的滅亡,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並不是清朝很厲害,只是因為明朝太窮了。而清朝只是一個導火線,它加速了明朝的滅亡。

  • 25 # 小娛時刻

    明朝末年,朝廷腐敗糜爛之風盛行,但軍隊上軍紀還是不錯的,且有熊廷弼,袁崇煥,盧象升等一批將軍猛人,戰鬥力還是很強的,至於明朝戰敗,完全是由於決策失誤。

    首先,明末武器發展已經很先進了,其製作的火炮,火銃在當時都是領先的,如果和拿著冷兵器的清軍正面對戰,未必會戰敗,要知道皇太極就是死在明軍的火炮之下,此後一段時間清軍也沒有大規模與明軍對戰。

    其次,由於崇禎的猜忌害死了袁崇煥,使得遼東陣地失守,在沒有猛人帶領時,將士們一退再退。另一方面國內農民起義在即將被完全剿滅時,崇禎又調走了剿匪的將軍去打清軍,使得農民起義再次強盛起來,一發不可收拾,最終攻陷了京城。

    因此來看,明朝並不是敗在清軍手裡,而是毀於國內農民起義,毀於決策者的錯誤決策上。如果國內沒有農民起義在,我想清軍是完全打不贏明軍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該自己帶孩子還是給婆婆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