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平淡觀天下
-
2 # 天涯觀史
其實很簡單。
要稱帝,先要平衡利益。
國內,當時國內太平軍雖然被平定,但是國內還在動盪,各方利益矛盾依舊不可調和。
外部,列強需要繼續榨取中國的血汗,滿清政府其實某種程度是列強的代理人。如果他稱帝了,他會面臨滿清和列強的聯合絞殺,參考太平天國。
個人,稱帝會給自己的敵人一個口實,自己就成了第二個袁術,別人都可以打著除國賊的口感去攻打他。而且,稱帝本身就是不忠,會留下罵名。
子女,他的子女並不具備掌控全域性的政治能力,他那時候歲數很大,處於生命末期,很可能他死後他的子女就像吳三桂的後人那樣…
權衡利弊,其實不稱帝是最好的選擇。
-
3 # 永不褪色的木頭
曾國藩在對太平天國作戰後期,擁兵30萬,全國8個總督3個出自湘軍,15個巡撫7個出自湘軍,江南五省都是富庶之地,左宗棠曾國荃等人也多次勸他舉義,可以說天時地利人和兼備。可他卻沒有造反成功稱帝。主要是有多種問題存在。
論民心:他軍隊是依靠搶劫起來的,
據《太平天國》一書統計,僅江浙一帶,幾年之內,被湘軍所殺的,就有287萬人之多
論合法性:他是滿清最大走狗+筷子手,他根本不可能打反清旗號,
論軍隊:當時還有淮軍和左宗棠的楚軍,清朝本身也有軍隊,
湘軍自己也有派系,
論靠山:曾國藩和外國關係根本不好,
他怎麼造反?怎麼稱帝。
-
4 # 身懷絕技全靠演技
曾國藩不稱帝的原因具體如下:1.是接管滿清政權需要一套班底,曾國藩沒有;2.是需要強大的軍隊,曾國藩的湘軍數量不足,曾國藩有沒有實力稱帝,從看得見的實力比較;3.是滿清在北方的統治要比南方牢固,曾無法得到北方人的支援,這也是當年孫大炮不得不讓位於袁世凱的原因之一;4.是一旦曾國藩稱帝,左,李等人不會希望看的這樣的局面,從主的阻礙,可想而知;5.最根本的原因,是曾國藩從來沒打算稱帝。曾國藩不僅是儒學大師,而且曾在政壇摸爬滾打幾十年,知道除非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皆具,否則稱帝肯定是一件得不償失甚至身敗名裂的事情。袁世凱不懂這個道理,冒冒失失的稱了帝,結果招來了千古罵名。
-
5 # 驀回首
關於曾國藩為何不稱帝的話題,相信大家都看過很多。
有人說他是寒門子弟,若不是朝廷所推行的科舉以及破格提拔,怎會有如此命運?所以從情感上來說,出於對朝廷的感恩戴德,他是絕不會背叛皇家的,更不必說起兵造反,推翻這個於他恩重如山的朝廷了。
也有人說他是一個理學信徒,不是趙匡胤、袁世凱這類的強權政客。他的人生榜樣是將信仰、道德放在第一位的聖賢,而非那種眼裡只有權力和利益的豪傑。他一向推崇“誠”,若是起兵反叛朝廷的話,那便是徹底背叛了過去,是最大的不誠,是最大的欺世盜名。
對於曾國藩這種理學家而言,寧願死,也不會這麼去做的。所以要他接受勸進當皇帝,從根本上說就是不可能的事。
還有人說曾國藩出身農家,在淳樸的鄉村裡長大,珍惜勞動成果和生命這種農人意識,對他來說是與生俱來的。而戰爭是給人類帶來最大摧殘,最大傷害的活動,它可以頃刻間就摧毀千辛萬苦所獲得的成果,毀滅人類所最為寶貴的健康和生命。
所以對戰爭所帶來的災難有深刻認識的曾國藩,不忍心再挑起戰爭。
更有甚者,說曾國藩是受道家“功成身退”思想的影響,勝利後的他也不可能會去再舉反旗
其實這都是假大空的理由,我們不排除曾國藩有受頭腦中根深蒂固的儒家忠君思想影響,但更大的原因怕是他不敢當這個皇帝。理由如下:
一來,曾國藩深知清廷對於洋人的欺凌,吏治的腐敗、民生的凋敝都軟弱無能,可是對於漢人官吏的防控卻老道的很,辦法有的是。當時湘軍兵力在江南數省雖然佔優勢,可是清廷的王佳官文卻牢牢佔據長江上游,富明阿、馮子材分守揚州、鎮江,曾格林沁又屯兵皖粵之間,這擺明了就是對湘軍早有防備。
二來,浙江的左宗棠,江西的沈葆楨因為勸進不成,早已和曾國藩離心離德,被清廷拉攏了過去,成了湘軍背後的兩把利劍。
三來,當時的湘軍雖然號稱30萬,可曾國藩能夠調動的只有10萬左右。其中李鴻章雖是曾國藩一手扶植起來的,可到了關鍵時刻,難保他會像曾國荃、彭玉麟那樣對自己死心塌地,甚至還有可能會站到清廷那邊。
四來,湘軍當時經過長期的征戰,早已沒了當年的朝氣,軍內腐敗程度比起當年的綠營有過之而無不及。靠這支名聲早已敗壞的軍隊爭天下,天下人誰會跟從?
五來,曾國藩即使黃袍加身,趙匡胤和趙光義的歷史劇怕也要再度上演。其弟曾國荃倔強狠毒,野心勃勃,更勝趙光義數倍,他能夠帶頭勸進,把黃袍加在曾國藩身上,也會隨時將其奪走。正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說不定最後得實惠的是曾國荃,背罵名的才是曾國藩。
所以說,曾國藩最終才沒敢聽從勸進,去當皇帝。同時也正是因為以上原因,他才自削兵權,稍殺羽翼,以釋清廷之嫌疑。如果說當年他聽從了勸進,真舉起“驅除滿清,興復漢家天下”的大旗,歷史又將會如何改寫呢?
-
6 # 小小李先森
我們在閱讀清朝鎮壓太平天國這段歷史的時候,時常會有一個疑問盤踞在心頭,那就是當年曾國藩在消滅了太平天國以後,作為清朝兩江總督、欽差大臣督辦江南軍務的他可以說是大權在握,部下黨羽遍佈整個東南半壁江山,但是他為什麼不趁這個機會稱帝呢?在中國歷史上,在外掌握重兵的將領稱帝的事情可以說是屢見不鮮。曾國藩熟讀史書,不可能不知道這點,也不要說這裡邊存在以下犯上的道德問題,在以漢人為主建立起來的孔孟學說中找到反抗外族統治者的理論依據並不是什麼難事。
希望曾國藩稱帝主要是湘軍將領
實際上,在曾國藩的湘軍內部,鼓動曾國藩黃袍加身的人一直大有人在,就在湘軍攻佔安慶之後,曾國藩心腹李元度的賀聯就公然寫過"王侯無種,帝王有真"這種話,其意思一目瞭然。此後,湖北巡撫胡林翼,浙江巡撫左宗棠,安徽巡撫彭玉麟都先後有過類似表示。在攻佔南京之後,這一勸進舉動達到高潮,不但是各路湘軍將領,就連被俘的太平軍忠王李秀成都表示願意招降舊部,擁戴曾國藩為帝。但是這些舉動無一例外都被曾國藩堅決回絕了。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大清在東南並不是只有湘軍
就像上邊提到的,曾國藩稱帝並不難找到理論依據來顯示自己的正義性,而在他獲得節制江南的權力以前,也曾經飽受清廷從上到下的欺凌,所以也談不上對清廷有多感恩戴德。那麼剩下的,無非就是兩種可能,一是想學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是在當時的背景下,這個想法明顯行不通。二是還是實力不夠,他手裡的資源還不足以鎮住東南地區的各方勢力,這些勢力在他以清朝兩江總督、欽差大臣督的名義指揮對太平天國作戰的時候尚可聽命,但是要帶著他們造反,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裝備先進的淮軍態度至關重要
實際上,即便是在以曾國藩嫡系著稱的湘軍內部,實際情況也複雜得很,真正能聽曾國藩指揮的只有曾國荃指揮的5萬部隊。當然啦,由於左宗棠也曾經勸進過,所以他的4萬新湘軍也是可以算到支援曾國藩的隊伍裡面。至於說剩下的3萬湘軍,由於控制在和曾國藩素有矛盾的江西巡撫沈葆楨手裡,大家一起打太平軍沒問題,但是要沈葆楨支援曾國藩稱帝,那是門也沒有。除了湘軍,當時另一股勢力李鴻章的淮軍的態度同樣重要,雖然淮軍和湘軍素有淵源,但是淮軍主要將領無不是和曾國藩矛盾重重,指望他們支援是不可能的。所以說到底,曾國藩一旦稱帝,能夠依靠的只有9萬部隊,這點人是論如何不夠的。曾國藩也正是看到這一點,才堅決拒絕了各方的勸進。
-
7 # 道中道道史道文
曾國藩在1864年攻破天京,徹底剿滅太平天國運動之後,清政府幾乎無可用之兵。曾氏手握30萬驍勇善戰的湘軍,並且軍中將領和不滿清廷的朋友都支援曾國藩稱帝,曾國藩為什麼不順勢坐上帝位?
曾國藩不稱帝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首先曾國藩出生於封建地主家庭,從小受儒家思想影響。忠君體國維護國家完整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要讓曾國藩從思想上衝破這一點很難。而且曾國藩的性格小心謹慎。他如果起兵反清,最終可能使得國家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這個結果是他不願意看到的。
再者曾國藩的湘軍在剿滅太平天國運動的過程當中已經走向腐敗。攻佔天京的時候,朝廷以為會收穫大批金銀財寶,然而曾國藩說這只是一座空城,洪匪已將財貨揮霍殆盡。天京畢竟是洪秀全經營了十多年的老巢,空城的說法恐怕難以立住腳。天京破城後錢都到哪裡去了?很顯然是被湘軍的將士搶劫一空。湘軍在後期已經非常的腐敗,殺人越貨的事情沒少幹。曾國藩雖然力圖嚴格管理,但是也無力迴天。
其三為了制衡曾國藩,慈禧太后同時扶植了李鴻章的淮軍,透過扶持淮軍而打壓湘軍。當時淮軍的勢力很大,而且武器裝備非常先進,李鴻章並不支援曾國藩稱帝。當時上海、蘇州、湖州,都在淮軍李鴻章的淮軍手上。而曾國藩收復湖北、江西之後,就把此兩地交給了朝廷,這樣曾國藩已無徵糧餉之地。一旦撕破臉,湘軍能不能打贏淮軍還是個大問題。左宗棠雖然暗裡支援曾國藩稱帝,但是左宗棠的楚軍只有一兩萬人,不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就算曾國藩最終能打敗各方勢力,接近權力中樞。最後能不能稱帝還有很大的變數。曾國藩年事已高,而且身體多病,他自己幹不了多久。而九弟曾國荃作戰勇猛,在攻打太平天國的時候打了很多硬仗,可以說是九死一生,攻破天京他也居首功。曾國藩的幾個兒子從小沒有在軍中歷練,都是文弱書生,缺少軍政經驗。那麼他能夠越過殘忍狠辣的曾國荃順利的把皇位傳給兒子嗎?很難。
老謀深算的曾國藩知道就算幹成了很可能是為他人做嫁衣裳,而幹不好自己誅九族,這代價太大。所以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之後,曾國藩讓九弟曾國荃把所搶財寶運到荷葉塘老家。他知道此刻把財富留給後代,比拎著腦袋搶皇位實惠得多。攻陷天京之後,曾國藩就火速解散了湘軍,讓朝廷放心。
-
8 # 浩哥看歷史
第一、是他根深蒂固的忠君思想使然,他深受晚清理學大師唐鑑的影響,起兵的目的相當明確:保護地主階級的利益;保衛清政府。其個人追求是做一箇中興之臣,封侯拜相,光宗耀祖。
第二、是稱帝條件不具備。南有曾國藩,北有僧格林沁,這兩人被清王朝倚為肱股之臣。當時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最受器重,擁有一支以強大的騎兵為主的龐大隊伍,不同於八旗兵,戰鬥力極強,而且部署在中原河南腹地,虎視東南,也使曾國藩不敢輕舉妄動。
第三、曾國藩起兵是以忠君保國號召,一旦稱帝,實屬不忠不義,大逆不道,人心必失。
-
9 # 孤本集
曾國藩沒有實力稱帝,若強勢稱帝必定玩完!
先不說曾國藩的湘軍和李鴻章的淮軍相比,實力差距明顯。
只說曾國藩本人情況。曾國藩透過剿滅太平天國運動,保全了清王朝統治,成為一方大員。
在軍事上,曾國藩的實力已經超過清王朝本身,具有推翻王朝甚至自立為王的基本實力,但曾國藩若真的割據一方,強行稱帝,必定成為眾矢之的,各地會以“忠君保國”為由,趁機騎兵滅曾,拿下湘軍,擴充自家實力和底盤。面對聯軍,曾國藩的湘軍是沒有抵抗實力的。
在地位上,曾國藩資格不夠,他是漢人並非不是滿族皇室出身,在大清內部沒有支撐他稱帝的基礎,不會有強而有力的內部友軍支撐。
另外,曾國藩本質上是傳統的,他有強烈的忠君報國思想,要保衛權貴和地主階級利益,不是民眾的代言人,如若稱帝,對各界各方都不是一件好事,他自己的性命也不會久矣。
-
10 # 王建國HIST
曾國藩為什麼不稱帝?
我想你是從在鎮壓太平天國當中,曾國藩所率領的湘軍,十分強勢的角度來提出這個問題的,曾國藩確實十分的厲害,功勞也很大鎮壓太平天國,主辦洋務,治理兩江,可以說都是十分成功大。但我認為他是不會稱帝的有以下原因
1.忠君思想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自明清以來,八股取士,文字獄,東廠西廠等特務機構,密摺奏事等做法,強烈的束縛力中國文人們的思想,以至於它們並不敢生出異心,曾國藩甚至專門寫了《曾國藩家書》來表明自己的忠誠
2.實力不夠在中國古代,如果一個官員達到了實力滔天的地步,即使自己不想,手下也會逼迫他加冕稱帝,但是曾國藩僅僅有一個湘軍幾座兵工廠而已,與他同等實力的還有李鴻章,張之洞等,他的實力並不突出,而且清王朝的實力也不容小覷
3.存亡危機清政府面臨存亡危機,如果這時候反叛,必定會為後代所恥笑,罵名也會傳千古,這是他不想看到的。而且曾國藩也是敏銳的感覺到,清政府的統治已經搖搖欲墜,清政府真正的敵人是西方列強,而自己若果稱帝根本就無法和西方的列強抗衡,自己也頂多是一個傀儡而已。
5.共和觀念幾十年與列強的角逐中,深感中國的問題是出現在制度上,甚至想要改變制度的君主立憲都被抵制,曾國藩更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韙貿然稱帝。
綜上,曾國藩是不可能稱帝的。不僅是因為自己不想,客觀的條件也不允許自己這麼做。而曾國藩也不會自取滅亡的 -
11 # Crazy歷史
瞭解晚清歷史的人們都知道,太平天國運動蓬勃發展到衰亡的時期,也是曾國藩仕途一路走高的時期。但是為何在剿滅了太平天國運動之後,完全可以擁兵自重的曾國藩,不僅沒有順勢而為推翻清廷,自己榮登帝位,反而解除湘軍的武裝呢?
這裡面其實有著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曾國藩深受封建倫理道德的薰陶。從曾國藩一生的行為舉止來看,他身上有著深深的傳統封建文化的烙印。從小接受的便是忠君愛國的教育,這種思想早已經深入骨髓,深切的影響著他的一切。其實,這完全可以從一個側面看出。
曾國藩最為人稱道的地方便是其嚴謹的修學治家之風。特別是後者,早已經風靡海內外的華人界。如果我們細細剖析,從他的治家理念中,就完全可以發現他是一個恪守中華傳統倫理的人。
其次,對湘軍的失望。曾經,曾國藩對自己一手建立起來的湘軍寄予了厚望。因為深知八旗軍和綠營軍的發展史,所以他的治軍理念極為嚴格。但是隨著戰事的不斷進行,湘軍規模的不斷擴大,曾國藩發現自己對湘軍的影響力其實在不斷減弱。
曾國藩曾明令禁止不準湘軍入城之後燒殺搶掠,但是令行卻不能每次都禁止。只要不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很多入城之後的湘軍和強盜並沒有兩樣。這有違他的初衷。而愈演愈烈的湘軍內部矛盾,也讓曾國藩大感失望。
最後,稱帝的風險太大。雖然湘軍在太平天國之後一支獨大,但並非沒有其他勢力的存在。很多人對於湘軍在太平天國的絞殺運動中獲取的利益早已經不滿,很多倒曾的勢力蠢蠢欲動。湘軍能夠發展壯大建立在師出有名的基礎之上,而一旦曾國藩準備稱帝,這種合法性的基礎便會消失殆盡。那個時候,原本的合作者很可能變成背後捅刀的敵人。除此之外,滿清依舊保留著不弱的實力,雖然明面上綠營和八旗軍早已經是破敗不堪,但是滿清軍隊遍及邊疆的軍隊,依舊有著一定的戰鬥力。
所以,綜合當時的情況來看,對於曾國藩而言,無論是於人還是於己,稱帝都不是最好的選擇,反倒不如位極人臣來的更為有利一些。
-
12 # 老梁今天有話說
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
攻克天京之後,有人勸曾國藩稱帝。左宗棠,王闓運,曾國荃,彭玉麟等十餘名湘軍大將也曾聯合上書對曾勸進。曾國藩手書對聯“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以此表明心跡,自己無意於造反。
組建的初期,湘軍只有2萬多人。但是到了太平天國滅亡的時候,湘軍的人數已經達到了10餘萬人。很多人希望曾國藩造反,就像清朝初期的吳三桂一樣,但是曾國藩始終沒有采取行動。那他為什麼沒有造反呢?
一.曾國藩與吳三桂不同,曾國藩是一個標準的孔孟門徒。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忠君是儒家的重要特點,曾國藩從頭至尾可能就沒有想過造反。希望曾國藩造反僅僅一廂情願,這與吳三桂有根本上的不同。
二.曾國藩的湘軍有10餘萬人,但曾國藩並不保證這十多萬人都能聽命自己,跟自己一起造反。在鎮壓太平天國的後期,湘軍集團內部已經出現了好幾個小集團,曾國藩是這些小集團共同的首領。對付太平軍,聽令於朝廷,受曾國藩的指揮,當然沒有問題,但如果是造反,估計會有一部分將領不願意。在湘軍攻下南京之後,湘軍上下都希望帶著金銀財寶回湖南老家,根本不願意繼續打仗。曾國藩對於這樣的情況不是不知道,如果他想造反,根本達不到眾望所歸的效果。這樣一來,造反不一定能成功。曾國藩也是有大智慧的人,他也許是思考過一點的。
三.戰鬥力強的並非只十餘萬湘軍,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中,成長起來的還有李鴻章的淮軍和左宗棠的楚軍。鎮壓太平天國可以一致對敵,但是如果造反,淮軍與楚軍極有可能參與鎮壓湘軍的反叛。而且在曾國藩出任兩江總督時,左宗棠已經成為閩浙總督,很明顯,清廷對曾國藩不放心。
這些前提之下,曾國藩思慮一下,就可知造反稱帝不易。而且即便是真的造反,他成功的機會也很渺茫。所以向來謹慎且有著傳統忠君思想的曾國藩,對於朝廷對他的防備清清對於楚楚,而他自己卻始終是小心翼翼的,善於明哲保身,
不給別人落下口實。
-
13 # 東方6710
曾國藩,(1811—1872),漢族,字伯涵,號滌生。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是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
曾國藩在鎮壓太平天國之後,擁兵數拾萬,門生故吏遍佈全國各地,可以說天時地利人和都俱備,手下人曾給他暗示,讓他統兵舉事。特別是左宗棠,四大中興名臣之一,楚軍的創立者,在遊覽浮樑神鼎山之時,寫了一副對聯暗示曾國藩:“神所依憑,將在德矣;鼎之輕重,似可問焉。”可是,他看了之後,拿起筆來,將那個“似”字改為“不”字,表明自己主意已定,裁撤湘軍,決不造反。
這是為什麼呢?我認為他不造反的主要原因是當時滿清政府的實際統治者慈禧有著高超的 政治手腕 和非凡的控制局勢的能力。慈禧採用樹立對立面勢力制約平衡和調兵監視等手段來防止事變的發生。清政府對曾國藩早有防範,咸豐四年(1854年)七月曾國藩打下嶽州府,這是一個很大的勝利,朝廷只賞他一個三品頂戴。曾國藩那時已經是二品官,創立湘軍,打下嶽州府,立了很大的功勞,朝廷反而給他三品官的賞賜。咸豐四年八月打下武漢,朝廷首先一道命令,叫他代理湖北巡撫。有大臣密奏“匹夫一呼百應,非朝廷之福",於是,只有七天,朝廷將剛剛封曾國藩的湖北巡撫撤掉。然後給他一個兵部侍郎銜。其實這個官職對他毫無意義,多年前他即官居此位了。湘軍攻陷天京後,清政府不允許曾國荃八百里紅旗報捷,繼而又賴掉咸豐帝“取江寧者封王”的許諾,只給了一等候的爵位,同時還追究幼天王洪天貴福逃脫的責任。並且在天京周圍佈下滿蒙重兵,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的騎兵部署在中原河南腹地,這支部隊不同於八旗兵,戰鬥力極強,監視東南,也使曾國藩不敢輕舉安動。湘軍內部,李鴻章淮軍勢力早在太平天國未滅之前就獨樹一幟了,左宗棠自立楚軍。打下天京後,湘軍士兵人心思歸,他們的戰鬥力得到了很大削弱。很重要的一點是外國在華勢力決定扶持清政府,經歷了兩次鴉片戰爭的曾國藩深知外國堅船利炮的威力,一旦起兵而得不到外國勢力的支援,勢必將自己置於危險的境地。
為了消除朝廷的戒心。他還採取了一系列措施表明自己的心跡。他先是把攻陷天京的功勞歸之於先帝、太后和朝廷,歸之於協同作戰的友軍。他在給中央的報告、給別人的信件中。反覆講到這個事情,說這是朝廷裡太后的功勞,軍機處的功勞,朋友們的功勞,我自己沒有什麼功勞。井且動員對滿清不滿企圖反抗的九弟辭職回家養老,他還請示朝廷,要求大量裁減湘軍。在得到批示後,他將90%的湘軍裁掉。湘軍成立初期,因為沒有軍餉,於是他們沿途設卡,靠收買路錢來保證軍需收入。攻陷天京後,國藩立即裁撤厘金局,不再為湘軍自課軍費。就這樣,曾氏及其代表的湘軍集團,較為平安地度過了表面風光、內裡危機四伏的政治險灘。當時,太平天國首都天京雖然被湘軍攻陷,但是還有餘部三十萬人活動於各地,北方地區也爆發了捻軍起義,外國列強還試圖從中國獲得更大的利益,如果曾國藩反叛,那就簡直是自己作死。
更何況曾國藩從內心都充滿了忠君報國的思想,他壓根就是為了維護自己所代表的地主階級的反動統治。
-
14 # 舍我談歷史
曾國藩作為晚清重臣,在鎮壓太平天國的過程中,逐漸建立起了地方武裝,也就是湘軍。並被清廷委以重任,當時就有許多部下委婉的想讓他自立。他寫下了倚天照海花無數,落水高山心自知,這兩句話。成為帝王可能是許多權臣的想法,作為擁有軍隊和實力的人,為什麼不稱帝呢?讓筆者分析一下:
首先,曾國藩是個謹慎的人,不會盲目做出稱帝這樣的大事。雖然湘軍擁有一定的兵力,但同時發展的地方團練還有李鴻章的淮軍、左宗棠的楚軍等。而且湘軍雖然是曾國藩一手建立的,但也不是鐵板一塊,內部的其他派系也不一定會支援他。一旦冒然稱帝,這些軍隊和將領都不一定跟他一心,到時候,他就是清朝版的袁術,眾叛親離被殺。
其次,作為讀書人,曾國藩忠君思想濃厚。雖然曾國藩是湘軍的主要將領,但不可忽視的是曾國藩是個讀書人。他才回到家鄉組織團練,更多的在學業和仕途上不順。深受忠君思想影響的曾國藩不會冒然現在稱帝。
第三,前車之鑑讓曾國藩不敢為。吳三桂可能和曾國藩是兩個完全不搭邊的人,但是吳三桂和曾國藩一樣都是漢臣,都掌握大量的軍隊,具備獨霸一方的實力。吳三桂因為削藩想稱帝,最後失敗。而同樣在南方有做大可能的曾國藩如果稱帝,在許多方面都將面臨吳三桂的處境,作為清朝的臣子反清,會被完全封建化的百姓視為叛逆,很難獲得支援。而吳三桂作為曾經的明朝臣子,還有反清的理由。而曾國藩時期已經是清朝統治200多年,曾國藩很難取得成功。
第四,清朝雖已衰落,但並非完全不行了。清朝對外戰敗始於道光年間的鴉片戰爭,到道光兒子咸豐年間局勢惡化,但後來又出現了所謂的同光中興,在甲午戰前局勢還算平穩。雖然曾國藩掌握大量的地方武裝,但清朝在北方地區還是有大量軍隊存在,加上蒙古騎兵,軍事力量也不是湘軍可以比的。曾國藩想要稱帝難度很大。
第五,可能的外國干涉,讓曾國藩不敢輕舉妄動。近代以來,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事務干涉過多,包括太平天國運動。而當時清廷算是中國的合法政府,也能夠滿足列強在中國獲取利益的需要。因此在曾國藩和清廷之間選擇,列強大機率的會支援清廷。一旦列強幹涉,曾國藩的湘軍很難應付。
曾國藩素來謹慎,在稱帝沒有較大把握的情況下,他不會也不敢冒然行動。一旦錯走一步,很有可能滿門抄斬。親自把太平軍將領送上斷頭臺額曾國藩,自然不希望自己成為下一個上斷頭臺的人。
-
15 # 好史不死
前言:曾國藩作為對大清有再造之功的晚清重臣,節制四省,手握三十萬大軍。在平定太平天國之亂前後,先後四次拒絕身邊人的勸進,古人講究三辭三讓的惺惺作態。他卻四次拒絕,現在很多人講他是不願,而我看來更多的是不敢,其中的原因我們來綜合看一下。
湘軍內部並非鐵板一塊曾國藩建功立業所依仗的是自己一手建立起來的湘軍,但由於後期的壯大,內部也分化出了很多小派系。原來曾帥手下的幕僚左宗棠、李鴻章等也和他分道揚鑣了,其他將領之間也是各懷鬼胎。讓曾國藩帶著這樣一群人來造反,如果打順風局彼此之間還可以相互剋制,如果打逆風局肯定會是彼此之間勾心鬥角,最後土崩瓦解。
被勝利刺激的湘軍已是強弩之末湘軍攻陷天京後,進行了勝利者的狂歡。而這種狂歡是失控的,一個個都成了驕兵悍將,到處成群結隊的在城中尋歡作樂,燒殺搶掠,甚至相互火併。強大的湘軍在勝利的麻痺下,已經變成了“兵匪”。就連曾國藩自己都承認“湘勇強弩之末,銳氣全消”。安於享樂,戰鬥力急劇下降的湘軍都已經陶醉於金陵這金粉之地,好不容易活下來,可以好好享受,誰還願意冒著殺頭的危險跟著曾國藩造反,即使造反也是趕鴨子上架。
湘軍被朝廷重兵防範對於曾國藩的湘軍,朝廷是又愛又恨的,一方面靠他們平定洪秀全,一方面又害怕他們擁兵自重。所以為了防止出現異常情況,朝廷早就已經佈置好兵力對湘軍的駐地進行了三面合圍,並對湘軍內部進行分化。如果其一旦出現異心,朝廷大軍必然第一時間對其進行剿滅。湘軍的一舉一動必須合乎朝廷的意圖,否則就會被卸磨殺驢。
清政府仍氣數未盡清政府在近代史上給我們的印象都是腐敗無能、落後捱打。但此時的清政府雖然內憂外患,但氣數未盡。北方依然手握重兵,京師更是有八旗大營。雖然當時有人透過民族仇恨挑唆曾國藩和朝廷的關係,但這個時候的漢人百姓和士大夫階層已經沒有清初的那種民族意識,並且清政府也不是民心盡失。所以現在造反是不盡得人心,一不小心就成了東漢末年的袁術。
後語:終上所述,曾國藩應該是對自己手裡的牌有清醒的認識,已經是衰朽之軀的他不敢賭上自己的身家性命。成功了以他當時的身體情況也是為別人做嫁衣,失敗了自己就是身敗名裂。權衡利弊之下,再加上儒家思想的長期薰陶,只能選擇做“半個聖人”,急流勇退,去“立功、立德、立言”。
-
16 # 緣禦寒
在曾國藩創立湘軍的過程中,曾經有四次被人勸說做皇帝:王闓運兩次、左中堂一次、水師統領一次。但是曾國藩都沒有造反,為什麼?雖有名士相勸,但曾國藩主觀上並沒有要當皇帝的想法。曾國藩從一個艱苦立學的農家子弟到京城高官,其被提拔之快,在滿清歷代都不多見,這顯然與皇家的特殊重用密不可分。因此他對滿清皇朝,心存感激。曾國藩的晚年接受了道家的思想。道家有個很重要的思想,就是功成身退。打下南京以後,曾國藩腦子裡想的就是如何功成身退,而不是怎樣造反。他在勸他的弟弟回家的時候,送給他弟弟很多詩,詩的內容全部貫穿著一個內容,即功成身退。
唐浩明認為,從客觀原因分析,假如曾國藩真的造反了,不成功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原因有四個方面:一,曾氏客觀上不具備爭奪帝位的實力,雖然他創立的湘軍一時風光無量,他也官至直隸兩江的最高行政長官,但他更清晰地看到,其嫡系打下南京後便徹底腐敗,不可再用,而另一支嫡系水師,在未來的北方戰場上,因缺乏河流可用也失去了優勢。第二,湘軍內部有強大的反對力量。比如左中堂的楚軍。第三,朝廷的防範部署。湘軍的這支部隊,從它誕生的第一天起,滿人的朝廷就對它又用又疑。在它打下南京後,對它的防範就更加加強了。第四,大清王朝最得力的部隊——蒙古親王增格林沁在打下南京後由北方迅速南下,他的目標就是盯住南京城。因此,曾國藩不造反也有他清醒、老道、謹慎的一面,他一定看到了這樣一個未來的局面。比那些頭腦發瘋的以他弟弟為代表勸他稱帝的人們,曾國藩更顯得頭腦清醒、目標遠大,正因為這樣,他不想造反。
唐浩明說,曾國藩的人生歷程包括三個層面,第一層是平凡而順遂,第二層是在快樂中度過,第三層是有事業、有成就、能給子孫後代留下些實實在在的東西。天資不高且出身寒門的曾國藩正是憑藉著自己的文化底蘊、道德原則和政治智慧在人生功名道路上做了一次智慧的選擇。
-
17 # 深透國際
主觀上,曾國藩深受儒家思想影響,忠君愛國心裡根深蒂固,不會輕易形成犯上作亂的念頭,客觀上也不具備稱帝條件,所以曾國藩選擇急流勇退是非常明智的。
第一,深受儒家思想影響。曾國藩從小就受到嚴格系統的儒家教育,是曾參七十時孫。曾參又稱曾子,是春秋時期孔子的得意弟子,倡導以“孝恕忠信”為核心的儒家思想,“修齊治平”的政治觀,“內省慎獨”的修養觀,“以孝為本”的孝道觀。縱觀曾國藩一生,基本就是按照這套價值觀行事的。曾國藩出生普通耕讀家庭,祖輩以務農為主,生活較為寬裕。祖父曾玉屏雖少文化,但閱歷豐富;父親曾麟書身為塾師秀才,作為長子長孫的曾國藩,自然得到二位先輩的倫理教育了。他自幼勤奮好學,6歲入塾讀書。8歲能讀四書、誦五經,14歲能讀《周禮》《史記》文選。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進士,入翰林院,為軍機大臣穆彰阿門生。可以看出,曾國藩從一開始走的就是一條中規中矩的科舉取士之路,學業順利,對於這樣的傳統“書生”,壓根就沒有造反的意思。
第二,深受皇恩。道光十八年(1838年),曾國藩被選為翰林院庶吉士。道光二十年(1840年),授翰林院檢討。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補授翰林院侍講,充文淵閣校理。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5月,升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9月,轉左庶子,不久升侍講學士。12月,充日講起居注官。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充文淵閣直閣事。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升任內閣學士加禮部侍郎銜。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稽察中書科事務。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正月,授禮部右侍郎。8月,署兵部左侍郎。次年6月,署工部左侍郎。在京十多年間,曾國藩就是這樣堅韌不拔地沿著這條仕途之道,步步升遷到二品官位。十年七遷,連躍十級。曾國藩深受皇恩恩寵,作為一個自有深受儒家思想影響你傳統知識分子,只能肝腦塗地以報皇恩,哪還有犯上作亂的念頭呢?
第三,標榜忠孝人倫。1851年爆發了天平天國起義,清政府要求各地興辦地方武裝,曾國藩回到老家湖南創辦了湘軍。咸豐四年(1854年)2月,曾國藩發表了《討粵匪檄》。在這篇檄文裡,他聲稱太平天國運動是“荼毒生靈”,“舉中國數千年禮義人倫詩書典則,一旦掃地蕩盡。此豈獨我大清之奇變,乃開闢以來名教之奇變,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於九泉”,接著號召“凡讀書識字者,又烏可袖手安坐,不思一為之所也”,其站在了道德的制高點,故動員了當時廣大的知識分子參與到對太平軍的鬥爭當中,為日後的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曾國藩的成功來自對太平天國的鎮壓,而他舉起剿匪的大旗就是“禮儀人倫”,這才能凸現剿匪的正義性。曾國藩如果稱帝,就是做了違揹人倫的亂臣賊子,這無異於自己打臉,更重要的是如果丟掉了“禮儀人倫”這個旗幟,曾國藩討匪的正義性和合法性就不存在了。
第四,湘軍不可靠。湘軍的總兵力為十多萬人,是清朝最強大的武裝力量,這也是有人攛掇曾國藩造反的最大底氣,但這這支力量並靠不住。朝廷早就看到湘軍的私人武裝性質,為防不測,開始參沙子,派來一些滿族將領,牽制曾國藩。此外,當時的軍事力量除湘軍外,還包括李鴻章的淮軍和左宗棠的楚軍。李鴻章雖然是曾國藩的學生,但還沒到可以跟著造反的交情,而左宗棠與曾國藩更是不對路。某種程度上,李、左二人巴不得曾國藩造反,這樣可以舉兵討之,讓自己建立更大功業。
此外,湘軍各部不願意繼續打。湘軍攻佔南京之後,獲得了一大筆財富。這些官兵出生入死好不容易熬到結束了,也掙夠錢了,還有幾個會繼續跟曾國藩賣命呢?
第五,朝廷不昏聵。1861年經過辛酉政變,慈禧掌握了實權,慈禧出色的政治手腕讓讓曾國藩不能小覷。與慈禧一起政變上位的恭親王亦訢,大行皇帝的六弟,還在做皇子時表現就很突出,成為皇位繼承的熱門人選,工作能力強,作風開明。歷來篡奪皇位的都是皇權軟弱無力時,現在,內有慈禧,外有亦訢,哪一個都不好惹,曾國藩不會啥到這時去篡權的。
-
18 # 史爭朝夕
滿清對於洋人的欺凌,民生的凋零,吏治的腐敗都無能為力,唯獨在對漢人造反這件事上思患預防。
清廷對湘軍內部分化早前,雖然沈葆楨和左宗棠的對曾國藩有過勸進,但時後曾氏兄弟打下南京之後朝廷對湘軍內部也進行分化提拔左宗棠為閩浙總督,除去爵位不提,和曾國藩的兩江總督已經平起平坐。單論中興四名臣,左宗棠創立楚軍,李鴻章也自立門戶,創立淮軍。只有彭玉麟是曾國藩嫡系。
湘軍內部腐敗湘軍經過長期征戰,軍隊內部暮氣已深,軍隊腐敗程度相較於綠營有有過之而無不及。實際上,湘軍攻下南京之後,湘軍在南京燒、殺、搶,還肆意糟蹋婦女。他們隨意闖入民宅姦淫婦女,光天化日之下,公然在大街上拽曳青年女子,“哀號之聲不忍聞”。凡40歲以下的婦女,幾乎全被他們姦淫或擄掠回湘南販賣。一時長江上下,到處是湘軍滿載贓物和婦女的船隻,在震天動地的哭罵聲中押向湖南,南京財寶被湘軍哄搶一空,湘軍個個都成了地主,自然沒人在願意在打仗。
曾國藩怕斧聲燭影再度上演即使曾國藩黃袍加身,趙匡胤於其弟趙光義的劇本恐怕要在次上演。揹負罵名的是他曾國藩,得實惠的卻是他曾國荃。曾國藩兩個兒子柔弱,根本不會他們這位倔強狠毒、心高氣傲的九叔的對手。
朝廷對湘軍的防範早在湘軍攻下安慶時,清廷便對湘軍有了防範。雖然湘軍在蘇、浙、贛、皖等處佔著絕對優勢,但朝廷委派官文、馮子材、都興阿等人環伺四周,尤其是森格林沁的蒙古鐵騎虎視眈眈,只等湘軍稍有反叛端倪,便對湘軍團團包圍。
倚天照海花無數,高山流水心自知三十年前,他還只是荷葉塘鄉下一個農家子弟,卑微的像路邊的一根草,低賤得就像桌下的一條狗,如今貴為甲侯,權綰兩江,節制四省。還不都是源於皇家嗎?現如今,藉助他給的一切,又來背叛它?良心何在?以後,自己不正是歷史的反面教材嗎?
傳說曾國荃、彭玉麟、鮑超三位湘軍頂尖人物,在南京玄武湖有過一場密謀,稱為玄武湖會議。之後曾國荃率三十多位湘軍高階將領來見曾國藩,曾國藩對弟弟曾國荃的意圖心知肚明,便推辭不見。僵持許久,曾國藩命人送了一副對聯出來‘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
-
19 # 當代曹植
曾國藩是聰明人,怎會做傻事?曾國藩素來謹慎,不打必敗之仗!
首先,湘軍之所以能打而不散,高度忠誠主帥,就是因為信奉的是君臣父子的倫理道德觀。曾國藩教諭手下計程車兵服從自己營官的指揮,以同鄉、親戚、師生、連襟等關係形成了軍隊成員的橫向聯絡,因此湘軍能發展壯大本身就是服膺於舊道德、舊秩序的結果。
人都是有時代性的,生活在士人家庭,飽讀詩書又曾仕宦京師,曾國藩等人骨子裡就是所謂反清自立的英雄好漢,而更接近於中興大清的儒將,解民倒懸的聖賢,曾國藩主觀道德價值判斷裡很難樹立起謀反稱帝的念頭。
其次,曾國藩是個謹慎的人,不會盲目做出稱帝這樣的大事。雖然湘軍擁有一定的兵力,但同時發展的地方團練還有李鴻章的淮軍、左宗棠的楚軍等。而且湘軍雖然是曾國藩一手建立的,但也不是鐵板一塊,內部的其他派系也不一定會支援他。一旦冒然稱帝,這些軍隊和將領不一定跟他一心,到時候,他就是清朝版的袁術,眾叛親離被殺。
第三,前車之鑑。吳三桂和曾國藩一樣都是漢臣,都掌握大量的軍隊,具備獨霸一方的實力。吳三桂因為削藩想稱帝,最後失敗。而同樣在南方有做大可能的曾國藩如果稱帝,在許多方面都將面臨吳三桂的處境,作為清朝的臣子反清,會被完全封建化的百姓視為叛逆,很難獲得支援。而吳三桂作為曾經的明朝臣子,還有反清的理由。而曾國藩時期已經是清朝統治200多年,曾國藩很難取得成功。
第四,清朝雖已衰落,但並非完全不行了。清朝對外戰敗始於道光年間的鴉片戰爭,到道光兒子咸豐年間局勢惡化,但後來又出現了所謂的同光中興,在甲午戰前局勢還算平穩。雖然曾國藩掌握大量的地方武裝,但清朝在北方地區還是有大量軍隊存在,加上蒙古騎兵,軍事力量也不是湘軍可以比的。曾國藩想要稱帝難度很大。
第五,可能的外國干涉,讓曾國藩不敢輕舉妄動。近代以來,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事務干涉過多,包括太平天國運動。而當時清廷算是中國的合法政府,也能夠滿足列強在中國獲取利益的需要。因此在曾國藩和清廷之間選擇,列強大機率的會支援清廷。一旦列強幹涉,曾國藩的湘軍很難應付。
第六,湘軍攻陷天京後,進行了勝利者的狂歡。而這種狂歡是失控的,一個個都成了驕兵悍將,到處成群結隊的在城中尋歡作樂,燒殺搶掠,甚至相互火併。強大的湘軍在勝利的麻痺下,已經變成了“兵匪”。就連曾國藩自己都承認“湘勇強弩之末,銳氣全消”。安於享樂,戰鬥力急劇下降的湘軍都已經陶醉於金陵這金粉之地,好不容易活下來,可以好好享受,誰還願意冒著殺頭的危險跟著曾國藩造反?
第七,對於曾國藩的湘軍,朝廷是又愛又恨的,一方面靠他們平定洪秀全,一方面又害怕他們擁兵自重。所以為了防止出現異常情況,朝廷早就已經佈置好兵力對湘軍的駐地進行了三面合圍,並對湘軍內部進行分化。如果其一旦出現異心,朝廷大軍必然第一時間對其進行剿滅。湘軍的一舉一動必須合乎朝廷的意圖,否則就會被卸磨殺驢。
第八。清政府在近代史上給我們的印象都是腐敗無能、落後捱打。但此時的清政府雖然內憂外患,但氣數未盡。北方依然手握重兵,京師更是有八旗大營。雖然當時有人透過民族仇恨挑唆曾國藩和朝廷的關係,但這個時候的漢人百姓和士大夫階層已經沒有清初的那種民族意識,並且清政府也不是民心盡失。所以現在造反是不盡得人心。
終上所述,曾國藩應該是對自己手裡的牌有清醒的認識,已經是衰朽之軀的他不敢賭上自己的身家性命。成功了以他當時的身體情況也是為別人做嫁衣,失敗了自己就是身敗名裂。權衡利弊之下,再加上儒家思想的長期薰陶,只能選擇做“半個聖人”,急流勇退,去“立功、立德、立言”。
曾國藩不稱帝,是他的幸運,也是清朝乃至全國百姓之福!
-
20 # 問山聽水
回答這個問題,我從曾父曾麟書的家庭教育和曾國藩本人的成長道路,2個切入點3個方面來分析,他絕對不會稱帝的理由。
一、曾麟書“忠君愛國”的教育觀我們都知道。古語云“子不教,父之過”,一個人的成長成才,父親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曾麟書的教育觀念,是以“忠君愛國”為主體的教育觀。
曾麟書從小就教育子女要忠於朝廷、報銷國家。他不僅教育孩子,自己也是這樣做的。當時太平天國運動已經蔓延到湖南。曾麟書先後送出4個兒子上陣平定太平天國,自己也親自偵察、打擊當地的太平天國勢力。
當時曾國藩非常擔心家鄉的戰況,表示想回家探望,而曾麟書卻回信,“謂中年時竭,力做好官,即是為孝。爾年四十一歲,正是做官之時,為朝廷出力以,盡已職,以答皇恩,揚名顯親。”
從書信中看到,曾父把“忠”和“孝”捆綁在一起,提醒曾國藩要做好官。而曾國藩也說“父親每次家書,皆教我盡忠報國,不必繫念家事。”因此曾國藩不可能違背父親的教誨去稱帝。
如果自己稱帝,他就成了“不忠不孝”之人。
二、曾國藩較為順利的仕途曾麟書是個秀才,在家塾中當老師。因此曾國藩從小就受正統的儒家教育,從而一步一步踏上仕途。曾國藩的科舉道路非常順利,23歲中秀才,列第17名;24歲中舉人,列第36名;28歲中進士,殿試三甲第42名。
28歲能進入仕途當官,對於古代讀書人來說,可以說光宗耀祖。范進中舉時已經50多歲了,高興的幾近瘋癲。曾國藩又不同於黃巢,科舉屢次失敗後,所做“菊花詩”要殺回長安。
可以說他是科舉制度的受益者,從內心上講,曾國藩並沒有充分的理由去稱帝。
三、曾國藩要為家族去考慮一個人不僅僅代表他自己,更代表著他的家庭,或者他的家族。我們都知道,曾氏家族在近代可以說首屈一指的大家族。從晚清,到21世紀初期,曾氏家族有名望之人有240多人。
之所以會出這麼多優秀的人才。與曾麟書為開端的家風形成有著密切關係。假如曾國藩真的有自己稱帝的想法,他就不能不考慮,這件事對他的父親和他的8個兄妹,以及後代的深遠影響。
曾國藩有他的歷史侷限性,不可能站在今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如果稱帝,他的家族將會因此蒙羞,會被扣上不忠的帽子,因此曾國藩不會稱帝。
回覆列表
曾國藩不稱帝的原因具體如下:1.是接管滿清政權需要一套班底,曾國藩沒有;2.是需要強大的軍隊,曾國藩的湘軍數量不足,曾國藩有沒有實力稱帝,從看得見的實力比較;3.是滿清在北方的統治要比南方牢固,曾無法得到北方人的支援,這也是當年孫大炮不得不讓位於袁世凱的原因之一;4.是一旦曾國藩稱帝,左,李等人不會希望看的這樣的局面,從主的阻礙,可想而知;5.最根本的原因,是曾國藩從來沒打算稱帝。曾國藩不僅是儒學大師,而且曾在政壇摸爬滾打幾十年,知道除非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皆具,否則稱帝肯定是一件得不償失甚至身敗名裂的事情。袁世凱不懂這個道理,冒冒失失的稱了帝,結果招來了千古罵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