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紅樓夢說夢

    不絕對,黛玉比西施,病如西子勝三分,曹公也這樣爍,葬花辭說稟絕世姿容,寶釵像貴妃,且面板白像雪一樣,還香,寶玉就分不清是冷香丸還是自己的香味,秦可卿號稱兼美,加上寶琴,妙玉,她們的美各有側重的,黛玉重氣質 ,寶釵重內斂,妙玉飄逸,秦可卿香豔,薛寶琴唯美,如果僅僅是評價外表美麗的話,坦白說黛玉閒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這樣的美並不見得所有人都喜歡的

  • 2 # 風之年華

    當然是林黛玉,紅樓夢裡林黛玉是作詩最多的,好像有人統計過20多首。菊花詩那段林黛玉《詠菊》《問菊》《菊夢》包攬前三,海棠詩那段雖然寶釵豔壓群芳,但林黛玉的詩一出,個人感覺是略勝一籌的。

    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

    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

    林黛玉作為女主人設,才情在作者這裡自然要高於其他人的。因為林黛玉的性格溫柔而敏感,倔強而傷感,偏執而孤獨,是一個充滿矛盾,卻非常有情懷的女子,一個有情懷的人,格局自然要高出其他人,因為思想才情上高處不勝寒,才會因為別人的不理解而抑鬱成疾。

  • 3 # Sunny0221

    林黛玉與賈寶玉的愛情,是思想共鳴,心心相印。她的樣貌有病態之美,但並不是薛寶釵那種"公認"的漂亮,她的詩詞才華出眾,是與十二釵相比而言。

  • 4 # 餘家莊大興

    林黛玉10歲時年貌雖小,其舉止言談不俗,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卻有一段自然的風流態度。

    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似姣花照水,行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秉絕代姿容,具稀世俊美,詩云“顰兒才貌世應稀”。

    薛寶釵與林黛玉並列為金陵十二釵正冊之首、群芳之冠。她容貌豐美,舉止嫻雅,博學多才,通達了悟。

    由原文:只見那邊廚上封條上大書七字雲:“金陵十二釵正冊”。寶玉問道:“何為‘金陵十二釵正冊’?”警幻道:“即貴省中十二冠首女子之冊,故為‘正冊’。”寶玉道:“常聽人說,金陵極大,怎麼只十二個女子?如今單我家裡,上上下下,就有幾百女孩子呢。”警幻冷笑道:“貴省女子固多,不過擇其緊要者錄之。下邊二廚則又次之。餘者庸常之輩,則無冊可錄矣。”

    由此可見,黛玉、寶釵容貌、才情不相伯仲。

  • 5 # 減肥中的小格子

    在林黛玉進賈府時,賈寶玉眼中的林黛玉便是“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西子便是美極,可黛玉是比西子更甚三分,令薛潘酥倒,自然也是美得令人神魂顛倒。

    不過薛寶釵出場時是沒有細緻描寫她外貌如何卻用一句“人多謂黛玉所不及”襯托出寶釵之美貌!

    然而在曹雪芹筆下,也是寶玉話來說,“果然是個古今絕色”尤三姐!

    可見,林黛玉不是紅樓夢中最美貌的女子。但要說她才情可是真真的才高八斗奈,何男兒身。

    在元妃省親時眾姐妹皆“一匾一詩”獨讓寶玉詠詩四首,寫完《有鳳來儀》便是才思枯竭,遲遲吐不出一字。黛玉和寶釵見狀有意相助,寶釵以古詩詞提示,而黛玉則直接寫了《杏簾在望》遞給寶玉,元春看後,直接以“杏簾”為四首之最,可見黛玉才學確實比寶玉高!

    而在三十八回,大觀園眾人共去螃蟹宴,宴後,湘玉寶釵等做菊花詩,林黛玉以《詠菊》《問菊》《菊夢》奪得前三名。可見林黛玉在眾姐妹中也是鶴立雞群!

  • 6 # 老龔166916589

    《紅樓夢》

    在大觀園眾多姐妹中,林黛玉確實是才貌雙全,行容林黛玉的二句詩:

    心似比干缺一竅;

    病如西施勝三分。

    。因此林黛玉雖然美貌傾城,才過過五車。可惜的是他有二點不足:一是小心眼,可比不上殷商的比干丞相,二是多愁多病比列國西施的心痛痛更忍。所以對她一身不幸福的主要原因。她的小心眼使得眾姐妹之間有道無形的楹,從面子上看大家都很投機,內心多了一條防線,這是可呔的!多愁多病被老外婆判斷會:‘’福薄多病,她不會長壽的‘’,

    就是老太君這麼二句話,破壞了她的美好姻緣。

    。她的痴愁:《葬花詩》可以看出黛玉的痴愁病:

    儂今葬花人笑痴;

    他年葬儂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全落;

    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

    花落人亡兩不知。

    。一亇花季青春女子,沒有一點自信和勇氣。她的思想天天從悲傷,悲觀處著想,其身體還有活力嗎?如有情敵也要有一個好的身體跟她作鬥爭,爭取男友的恩寵。

    。再說在:‘’東苑同房花燭夜,瀟湘寂寞等死人‘’,的時侯,在大觀園中那麼多人,特別是眾姐妹都到了那裡去了,是怕主子問罪嗎?我看到也未必。

  • 7 # 道味紅樓這本書

    是的。

    黛王是"自然風流",是道治理想中自然人格代表,天真率直,不藏陰險狡作。而寶釵則是儒教化社會下世故虛偽陰險的人格代表。

    《紅樓夢》主張道治,兼收諸家之長,批教化。

  • 8 # 超哥不是傳說

    林黛玉的美,是公認的,但是要說最美,那就只能說是情人眼裡出西施了。主角是賈寶玉,賈寶玉原型是曹雪芹,曹雪芹是創作者,敢問哪個創作者描寫心上人不是寫最美?再怎麼九分的顏值,都必須要寫到十分。紅樓夢裡且不說金陵十二釵個個都是絕色,單單一群丫鬟裡也能讓人看花眼。牡丹真國色,青蓮攝魂魄,麗菊風姿綽,玫瑰豔難遮。林黛玉的美,談不上國色,也無法勾魂攝魄,但是就是能讓人念念不忘,不同凡響。她的美,是一鞠清泉,眾人驚豔,見之忘俗。她的美是一輪明月,繁星相拱,脫穎而出。她的美是一汪碧池,群山擁護,憐之楚楚。她的美,用最美其實並不能足以形容,更準確一點說,應該是絕美。絕,取獨有之意,唯獨只有她擁有這種美,也只有她能擁有這種美,空前絕後,無人能相似,就連晴雯有她的幾分神似都難以與之相媲美。恰恰是這種絕美,才會變成眾人眼裡的最美。

  • 9 # 咕嚕咕嚕小貓貓

    不是。

    論樣貌與才華,首先和她一個級別的就是寶釵。寶釵最早是要走入宮封妃的路的。而且寶釵的確才貌出眾,溫柔賢淑,琴棋書畫俱佳。是那個時代的典範。寶釵落選,有很多原因,其中後臺不硬也是因素。但人家的才貌好是有目共睹的。而且詩會的時候,黛玉和寶釵的常常不分上下,元春省親的時候評眾姐妹的詩作的時候就可見一斑。所以論樣貌與才華寶釵可以和她抗衡。

    另一個人就是妙玉。妙玉也不是一般出身。雖然一直在尼姑庵裡。可是妙玉樣貌好,才華出眾。正因為跟黛玉寶釵同是美貌又才情不凡的人,所以待她二人跟眾人是不同的。所以妙玉的樣貌才華跟黛玉可以一比高低。

    雖然三人樣貌才華俱佳,身世,品性大有不同,所以結局迥然也是情理之中的。

  • 10 # 林中長嘯

    林黛玉與賈寶玉的愛情是思想共鳴,心心相印。她的樣貌有病態的美,但沒有薛寶釵那樣"公認"的漂亮。她的詩詞才華出眾,是與金陵十二釵相比而言。

  • 11 # 閫外男

    答案肯定不是的,林黛玉的才貌都不是《紅樓夢》中最好的。為啥我這麼說?1.首先說貌。

    根據紅樓夢中的描寫,我就舉幾個反例。

    ①林黛玉的樣貌到什麼程度?第三回王熙鳳初見林黛玉:“天下真有這樣標緻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第二十五回中薛蟠看見黛玉風流婉轉“已酥倒在那裡”。甚至第二十六回中林黛玉的絕代姿容、稀世俊美讓“花魂默默無情緒,鳥魂痴痴何處驚”。

    這裡我們就按照曹雪芹的寫法,把林黛玉作為衡量其他諸女樣貌的尺度,先給黛玉評個100分。

    ②薛寶釵的樣貌到什麼程度?

    第五回中寫道:不想如今忽然來了一個薛寶釵,年歲雖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豐美,人多謂黛玉所不及。

    紅樓夢裡面判詞都是釵黛合一,薛寶釵的貌是稱得上100分的。

    ③薛寶琴的樣貌到什麼程度?第四十九回寶玉說寶琴:“更奇在你們成日家只說寶姐姐是絕色的人物,你們如今瞧瞧他這妹子......老天,老天,你有多少精華靈秀,生出這些人上之人來!可知我井底之蛙,成日家自說現在的這幾個人是有一無二的,誰知不必遠尋,就是本地風光,一個賽似一個,如今我又長了一層學問了”。探春說:“據我看,連他姐姐並這些人,總不及他。”

    可以很明顯地看出,寶玉和探春是覺得寶琴之貌在釵黛等人之上的,何況寶琴的樣子讓賈母、王夫人都喜歡不已,賈母不但有意把她說給賈寶玉為妻,更讓王夫人認她為乾女兒;踏雪尋梅賈母誇她比畫上的還好看,還送了釵黛二人都沒有的稀世斗篷,可以說賈府上下的反映十分誇張,所以薛寶琴的樣貌肯定在100分之上。

    ④秦可卿的樣貌到什麼程度?

    秦可卿嫁入賈府後,獲得了合族上下的同聲讚美。尤氏護著她,賈母憐惜她,死的時候喪禮極盡奢華,何況曹雪芹都說“其鮮豔嫵媚,有似乎寶釵,風流嫋娜,則又如林黛玉”,兼具釵黛二人之美,這得是什麼神仙人物?所以秦可卿的樣貌肯定也在100分之上,可能還比薛寶琴高點。

    所以說林黛玉的貌首先就不是《紅樓夢》中各女子最好的,何況還有讓“酷愛男風,最厭女子”的馮淵由彎變直的香菱、“古今有一無二”的尤三姐等人。

    2.再看看才。

    不知道題主所說的才具體指的什麼,如果說管理方面的才能,黛玉明顯不如王熙鳳、探春,如果說為人處世之才,黛玉比不上薛寶釵。就算是單指的文采,黛玉也有比不過的地方。

    ①史湘雲的“急才”

    第五十回中幾人做即景詩,湘雲出句12次、雙句6句、單句6句,共18句居首;寶琴黛玉分別以出句9、8次居次。可見黛玉文采上的臨場發揮能力是不如湘雲的。

    ②寶釵的全才

    薛寶釵對文學、藝術、歷史、醫學以至諸子百家、佛學經典,都有廣泛的涉獵和淵博的知識,這點黛玉是比不了的。

    第四十二回裡薛寶釵堵住林黛玉說:“你我只該做些針黹紡織的事才是,偏又認得了字,既認得了字,不過揀那正經的看也罷了,最怕見了些雜書,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

    林黛玉看的書很多都是悲春傷秋,所以看過很多書的薛寶釵就勸她不要老看這類書。黛玉對寶釵的話是“心下暗伏,只有答應“是”的一字”。所以庚辰本有句話“寶釵可謂博學矣,不似黛玉只一《牡丹亭》便心身不自主矣。”

    所以說黛玉的才也不一定是第一(薛寶琴、妙玉等人都沒參與評比),何況文無第二,有人覺得黛玉寫的詩詞好,自然也有人覺得寶釵寫的詩詞好。當然這個是見仁見智,不好評價打分。

    3.結論

    因此我覺得大家認為林黛玉的樣貌與才華《紅樓夢》其他人都比不過她,很大是受了林黛玉作為主角的影響,因為曹雪芹自己就喜歡這種型別的美女,也確實在文中提到:“顰兒才貌世應希,獨抱幽芳出繡閨”。但是公正看,《紅樓夢》中人物樣貌是秦可卿第一,才情是各領風騷(各有擅長)。(以上結論還是在賈母、王夫人、賈元春等人除外的情況下得出來的。)

    另外如果真的是林黛玉方方面面都優秀或者才貌遠超其他人,那麼寶玉跟林黛玉的感情就打了折扣,真是因為林黛玉有明顯的缺點,有力所不逮的地方,也不是才貌均第一,又有薛寶琴、薛寶釵這樣樣樣完美的人,才顯得賈寶玉跟林黛玉之間感情的彌足珍貴。

  • 12 # 如水如山的閱讀和思考

    當然不是;

    按照書中所寫,黛玉的才情可能是大觀園裡數一數二的,但是相貌真不是——當然也不醜且比較美,不過不算最美;

    紅樓夢裡出場過的人物裡,至少有兩個人的相貌可能是遠遠優於黛玉的,其一是秦可卿,也是寶玉夢中所遇到的警幻仙姑的妹妹,相貌不可能不美,至於其命運則有些陰差陽錯,或隱含著深意;

    其二,是紅樓夢開篇即提到的甄士隱的女兒甄英蓮,也就是後來的香菱——香菱的相貌是極美的,只是命不好,被拐賣後成了薛蟠的小妾……

  • 13 # 一串七珠讀雜書

    林黛玉雖然是作者特別鍾愛的人物,卻不是十全十美的女子。在林黛玉身上,也有著這樣那樣的缺點,與其說是缺點,不如說是個性。比如,與小丫頭們相處,林黛玉的脾氣性格,看起來不如薛寶釵大得人心。小紅和墜兒在亭子間說知心話,小紅後來看到薛寶釵,以為真的像薛寶釵說的那樣,剛才林黛玉在一旁玩水,覺得林黛玉說話刻薄,一定會嘲笑她。

    在容貌上,比林黛玉美麗的女子好幾個

    其實,真正嘲笑她的是薛寶釵。這就是人不可貌相。作者最初介紹薛寶釵來到賈府,這樣寫到:

    不想今日忽然來了一個薛寶釵,年歲雖不大,然品格端方,容貌豐美,人多謂林黛玉不及。而且寶釵行為豁達,隨分從時,不比黛玉孤高自許,目下無塵。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

    其實呢,作者明寫寶釵看起來比林黛玉容貌還豐美,性格還好,其實真的認識了她們。林黛玉遠比薛寶釵好。容貌上,林黛玉偏瘦,不如寶釵豐美。而且在曹公筆下,秦可卿、尤三姐的模樣,應該比林黛玉還要好看。尤其是另一個人物的出現,在曹公的筆下,與這個女子相比,其他女子似乎有點黯然逝去。這個女子就是寶琴。

    初次見到寶琴,賈母喜歡的什麼似的,逼著王夫人認了乾女兒,還把不捨得給寶玉的衣服給了寶琴。連丫鬟們也覺得,寶琴比寶釵還漂亮。可見,在大觀園,林黛玉不是最美的。

    在才情上,作者雖然寫林黛玉、薛寶釵、史湘雲、妙玉各有千秋,其實,很多的展現的機會,都給了林黛玉。

    菊花詩社那次不說,林黛玉的《葬花吟》可謂書中詩中之冠,經典中的佳作。當然,史湘、妙玉、薛寶琴也非常有才情,薛寶釵的才情更是博覽群書,無所不知。但總體來說,作者還是刻意表現出林黛玉的才情。所以,在才情上,林黛玉的確超越了眾人。

  • 14 # 姜磊字雲千

    林黛玉

    樣貌才華與寶釵齊名,都是紅樓金釵正冊並列一二。寶釵的說話,為人處事更勝一籌。

    比如在紅樓夢 寶玉因挑逗 金釧,金釧投井自殺。

    黛玉說,死了早託生,

    寶釵說: 王夫人不要自責,也許是金釧 在井邊打水,無意失足掉進水中,

    我們給金釧家一些銀兩,好生安葬金釧,王夫人豈不是做了一件大善事。

    還有 妙玉 凸晶館品詩,和最後救寶玉和湘雲與 危難之中。都不在黛玉之下。

  • 15 # 閩藉寫作

    是的有這事,但林黛玉出生是個貧民家庭的人,各項項貌再出眾,也扭不過府上那些官員的變相在折磨,最後夫妻沒有做成還是含恨含冤死去。以這件事來教訓大家,生活的人再有本事在身,仍是在人們的掌控下人,若沒有允許下什麼事去做,換來的事都是勞命傷財的事在做,所以活在當今的人多少都要清醒自己的頭腦,看事而行去做自己的每一項事業在做,才不會有引火燒身的事在做,否則在違被做出事可能倒黴的下場也不遠了。

  • 16 # 小青聊武俠

    林黛玉作為《紅樓夢》毫無爭議的女一號,金陵十二釵正冊之首,自然是才貌雙全,但若說是所有其他女性都比不過她,卻也不見得。連深愛她的賈寶玉、對她偏愛的賈母都認為有一個人無論樣貌還是才華都勝過她,這個人就是薛寶琴。

    87版紅樓這個選角挺失敗的,先來看原著裡薛寶琴的出場,寶玉說:“你們成日家只說寶姐姐是絕色人物,你們如今瞧瞧他這妹子,更有大嫂嫂這兩個妹子,我竟形容不出了……”晴雯說:“大太太的一個侄女兒,寶姑娘一個妹妹,大奶奶兩個妹妹,到像一把子四根水蔥兒。”探春說:“據我看,連他姐姐並這些人,總不及他。”寶琴竟然超過了群芳之冠寶釵,所以賈母一見就欲把她說給賈寶玉為妻,後來得知寶琴有婚約,才“逼著太太認了乾女兒了”,並且給了她一件金翠輝煌的鳧靨裘。寶釵說:“我就不信我哪些兒不如你?”連最豁達大度的寶釵都開玩笑地流露了妒意。賈母在雪中賞梅,遠遠看到薛寶琴站在白雪皚皚的山坡上,穿著鳧裘,後面一個丫鬟抱著一瓶紅梅。賈母誇她比畫上的還好看,“踏雪尋梅”也就成了薛寶琴的一個形象和“黛玉葬花”、“寶釵撲蝶”一樣的經典。

    薛寶琴在《紅樓夢》第四十九回才粉墨登場,可謂姍姍來遲。然而,她在書中的形象就如同冰天雪地裡一支盛開的紅梅,光彩奪目,豔壓群芳。

    論美貌,寶琴勝出

    接下來,看才華,書中竭力表現她的才華橫溢,蘆雪庵爭聯即景詩,她與寶釵、黛玉共戰湘雲,妙句迭出,從容自如;後來吟紅梅花詩,技壓李紋、岫煙;第七十回眾人填柳絮詞,惟獨她那首《西江月》聲調壯美;尤其是第51回,她一人獨作懷古詩十首。

    論才華,二人平手。

    再來看性情,黛玉目下無塵、孤高自傲,寶琴開朗熱情、活潑愛動。

    論性情,寶琴勝出。

    即便如此,寶琴樣樣都好,我還是最愛黛玉,盜用蕭峰對阿紫說的話:“你樣樣都好,樣樣比她強,你只有一個缺點,你不是她。”阿朱就是阿朱。四海列國,千秋萬代,就只有一個阿朱。

    四海列國,千秋萬代,就只有一個黛玉。

  • 17 # COC01280

    黛玉葬花,我葬盆裡,還可以做花肥[大笑][大笑]

    紅樓夢裡每個女孩子都有不同風格,黛玉多才,要求完美,不喜歡的寧可不要,年青時喜歡圓滑的寶釵,現在喜歡獨具性格的黛玉。

  • 18 # 使用者9262041509118

    《紅樓夢》說得很清楚了,姓薛的樣貌與林各有千秋,才華遠勝;寶琴更非林可比。林美是實,但狹隘,只是作者的偏愛。

  • 19 # 羽化成仙子呀

    並不是啊,雖然黛玉樣貌才情都很出眾,但各花入各眼,大觀園裡美女如雲各有千秋。黛玉嫋嫋婷婷,寶釵端莊典雅,湘雲俏麗可愛,鳳姐豔麗,妙玉婉轉,就連一眾丫鬟也各有特色,當然,黛玉之資,絕對是上乘,就連見慣了各色美女的呆霸王薛蟠,也只是望見一眼就迷住了,呆立著。

    才華自然數一數二,只不過個人身世和性情的原因,黛玉的詩詞多幽怨哀傷,寶釵的詩詞大氣,湘雲瀟灑,妙玉飄逸,所以就才華而言,他們都是頂級的,難分高下。

  • 20 # 萊斯利在奮鬥

    並不是。

    顏值

    首先,寶釵不遜於黛玉。先說判詞,釵黛合一,難分仲伯:“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再說第六十三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 死金丹獨豔理親喪》裡寶釵搖的花名籤畫著牡丹花,題著"豔冠群芳"四字,可見寶釵顏值絕不是第二。第五回還寫道寶釵“品格端方,容貌豐美,人多謂黛玉所不及”,可見她的顏值也更符合當時時代主流審美。

    其次,秦可卿“鮮豔嫵媚,有似乎寶釵,風流嫋娜,則又如黛玉”,顯然如果單論顏值,兼二者之美的秦可卿大概才是第一。

    再有寶琴和尤三姐,顏值都不遜於黛玉。寶琴就不用說了,老太太寵,寶玉晴雯見了也都不住讚歎其美。興兒在形容林黛玉時用的語言是“面龐身段和三姨不差什麼”,可見尤三姐顏值也是很能打的。可能輸在氣質,但單論顏值,黛玉未必能完勝。

    才華

    先說寶釵,省親時黛玉一人做了n首可見才華橫溢,但寶釵未必不能做,只是沒存了這個心罷了。等到了詠白海棠,黛玉之詩奇巧,寶釵之詩沉穩。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所以二人之詩也是難分高下,只是鑑賞之人各有偏好。菊花詩黛玉奪魁,而柳絮詞寶釵有“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的神句。

    再說湘雲,第五十回蘆雪庭爭聯即景詩,湘雲的才思敏捷也是體現的淋漓盡致。

    還有妙玉,第七十六回凹晶館聯詩悲寂寞,妙玉詩才顯露,且一出就將黛玉湘雲二人鎮住。

    所以,黛玉單論樣貌和才情,並非處處強於他人。黛玉的美好在於她將詩意融入生命,可貴在於她堅持高潔品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堅持考研的女生,最後都怎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