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穩健獲利

    第一,從三顧茅廬後到白帝城託孤前,諸葛亮與劉備之間的關係並非像《三國演義》中寫的那樣親密無間,諸葛亮在蜀國的地位也並非是第一人。因為在奪取西川的戰爭中,劉備只是讓諸葛亮守住荊州,以龐統、法正作為主要謀士,輔佐自己西取巴蜀,後來才調諸葛亮率兵入川。

      第二,在奪取漢中的戰爭中,法正為謀士,諸葛亮卻只是留在後方做點兒後勤工作而已,在此戰役中,諸葛亮並沒有起到多大的參謀作用。劉備進位漢中王時,法正的排名也在諸葛亮之前。

      第三,當關羽失掉荊州後,劉備舉兵伐吳,也沒有把諸葛亮帶在身邊,而且劉備並沒有理會諸葛亮的意見。蜀軍被火燒連營、一敗塗地之後,諸葛亮感嘆地說道:“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從話語中足以見得劉備對法正才算稱得上是言聽計從,而諸葛亮則還是略遜一籌。

    第四,是關羽和諸葛亮的關係不太好,比較緊張,而關羽又是劉備的兄弟,關羽和劉備的關係是非常好的,關羽和諸葛亮的關係不好,必定會影響諸葛亮和劉備的關係。

    這4點可以看到諸葛亮和劉備的關係並非那麼的親密無間,但瑕不掩瑜,也可以說是親密有間。

  • 2 # 抉擇Jz

    每個人看這個問題角度不一樣,看你自己是怎麼理解的啦?我從小就是個三國的愛好者,書籍跟電視劇看了好幾遍,但是當時的理解跟現在的理解,有一定的差異化,就像司馬懿跟曹氏角色一樣。可能十年前讀三國的時候覺得說諸葛亮是千里馬,劉備是伯樂,挖掘到這樣一位人才,才有了後來的基業,大部分的管理有諸葛亮來操盤,劉備主要負責賣臉,堵槍口,配合的也蠻好,雖然有時候諸葛亮的決定是他自己做的,也是為了蜀國好,劉備也都依他,給了他足夠的信任。但是回到現在可能看這個問題看的更簡單一些,簡單說就是各取所需。諸葛亮沒有出茅廬的話,可能有一定名氣,但是未必在軍事上有一定的影響力,他也需要有這樣一個舞臺自己來發揮,他在曹魏跟東吳就不適合,曹魏人才太多,曹操自己就足夠優秀,東吳存在分派,安逸居多,劉備最適合他;對於劉備來說,他需要一個人把自己扶到更大的舞臺,沒有諸葛亮他估計做不到蜀國那樣的規模,這時候就要足夠的放權,讓他發揮,但是無論如何蜀國還是姓劉的,要有一個這樣的能臣,才能間接讓自己名垂青史。個人愚見,僅供參考。

  • 3 # 我愛中國

    兩個人的關係多好也有不同的思想感情,劉備也有不聽諸葛亮話的時候,劉備的言行也有諸葛亮看著不稱心的時候。多好的夫妻也會有矛盾,多孝順的兒女也不會對父母百依百順,多好的父母也不會滿足兒女的所有要求,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有自己的脾氣個性。

  • 4 # ACGER

    從《三國演義》的描寫中我們可以看出,劉備對諸葛亮幾乎言聽計從,而諸葛亮對劉備更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君臣之間的關係達到了親密無間的程度。那麼問題來了,歷史上的劉備與諸葛亮之間的關係是否跟《三國演義》中的如出一轍呢?很遺憾的說,答案是否定的。

    歷史上的劉備與諸葛亮關係共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天下形勢,並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對”戰略構想。不久後,曹操大軍南下,諸葛亮親赴江東促成了劉備與孫權的聯盟。

    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一月,孫劉聯軍在赤壁大敗曹操。“赤壁之戰”結束後,劉備趁勢拿下了武陵、長沙、桂陽、零陵等郡,並自封荊州牧,從此徹底告別了顛沛流離、寄人籬下的生活。這一期間劉備取得的所有成就,自然應當首先歸功於諸葛亮。這也是劉備與諸葛亮關係的“蜜月期”,前者言聽計從,後者鞠躬盡瘁。

    劉備與諸葛亮關係的第二階段時間跨度比較長,從劉備打算奪取益州開始,直至劉備白帝城託孤。許多人認為,劉備之所以能成功入蜀,主要也是靠諸葛亮在背後出謀劃策,其實這是個誤解。劉備奪取益州的主要戰略規劃制定和軍事行動參與都是另一位與諸葛亮齊名的謀士——龐統(214年在攻打雒城時戰死)。而劉備奪取益州和漢中的首要功臣則是從益州劉璋陣營中反叛的謀士——法正(220年病逝)。

    那麼在這個階段,諸葛亮去哪了呢?答案是退居二線。劉備每次親自率軍出征,都安排諸葛亮留守後方,但龐統和法正則一定要帶在身邊幫他出謀劃策。從這一點上可以看出,劉備對諸葛亮的忠誠是毫無質疑的,但對他在軍事方面的能力恐怕並不太看得上。

    因此,從赤壁之戰到白帝城託孤的十幾年時間中,諸葛亮在史書中的出場次數極少。劉備陣營中的幾次大規模軍事行動,比如劉備親率大軍征討東吳,諸葛亮都沒有發表任何意見,因為說了也白說,所以乾脆不說。後來劉備在“夷陵之戰”中大敗,諸葛亮嘆息地說道:“如果孝直(法正)還活著,必能阻止陛下東征之舉。”從諸葛亮的這句嘆息中可以看出,當時劉備只聽法正的,法正病逝後,劉備就誰的話都不聽了。

    劉備與諸葛亮關係的第三階段就是白帝城託孤。劉備在“夷陵之戰”中被打敗後,心力交瘁,很快就病倒了。此時,劉備知道自己已時日不多,於是就要開始安排後事。當時劉備的長子劉禪年僅16歲,還沒什麼治國理政經驗,因此為他找一個合適的人選輔政就成了頭等大事。然而,此時龐統、法正、關羽、張飛等人都已經相繼離世,剩下能扛起蜀漢大旗的只有一個諸葛亮,所以劉備也只能選擇諸葛亮託孤。

    劉備非常瞭解諸葛亮的為人,知道他是一個有理想,有責任心的人。因此由他來輔佐劉禪確實是極為理想的人選。為了表達自己的充分信任,劉備在病榻上對諸葛亮說:“你的才能十倍於曹丕,必能定國安邦。如果嗣子(劉禪)可以輔助,請幫他成就大業;如果嗣子無才,你可以取而代之。”當然,劉備所說的“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肯定不是真心話。但對責任感爆棚的諸葛亮而言,劉備的這番囑託卻既是一份信任,更是一副千斤重擔,因此諸葛亮後來在《出師表》中才會寫道:“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

    這就是劉備與諸葛亮關係的第三階段,也是這對君臣的最後交集時刻。223年6月10日,劉備病逝於白帝城,蜀漢進入了後主劉禪時代。

  • 5 # 科技範兒

    個人覺得吧,劉關張各有千秋 劉備個人認為假仁假義七十萬大軍那時候就有點飄了,而關羽就太自傲了所謂大意失荊州,使得吳國奪得荊州,而張飛的話喝了點酒就把所有怨氣發在手下上 不料死在自己手下的手上,至於劉備與諸葛亮關係 個人覺得前面比較依賴諸葛亮 關羽張飛比較不服,而後期經過幾次戰鬥後還是比較信服諸葛亮的

  • 6 # 拯救逝去的韶華

    這個是肯定的。先從劉備死後說起,劉備死後,蜀國為兩個集團所控制,一個支援劉禪主掌大權,一個支援劉備託孤後的遺詔,結果大家都知道,奉遺詔的一方勝利了,且基本掌握了蜀國的後面幾年。沒錯,就是諸葛亮集團。從蜀國後面幾年來看,諸葛亮已經是蜀國實際上的控制者了,大權在握,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你劉禪是富二代又能怎麼樣,我不發話,你什麼也幹不了。由此說明諸葛亮的控制慾是很強的,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諸葛亮要去跟劉備創業,因為其他兩個都不好控制,年紀要比自己小很多,體格又好,要想控制他們真不容易,一不小心就把自己熬死了。至於三顧茅廬,這個沒什麼說的,吊一吊你的胃口,給個好位置,要不總不能自己再一點一點往上爬吧。對於一個控制慾很強的人來說,不聽自己的謀劃是很不舒服的,哪怕只是偶爾的有個一次兩次!

  • 7 # 清鶴唱史

    讀過《三國演義》的人對劉備和諸葛亮這對君臣的印象必定非常深刻。劉備早年雖被人尊稱為“劉皇叔”,但其境遇比較悲慘,顛沛流離了大半生,卻始終沒能開闢出自己的根據地。後來劉備在隆中“三顧茅廬”請出了不世之才諸葛亮。在諸葛亮的輔佐下,劉備迅速鹹魚翻身,相繼拿下了荊州、益州,並建立了蜀漢政權,與北方的曹魏、南方的孫吳呈三足鼎立之勢。

    從《三國演義》的描寫中我們可以看出,劉備對諸葛亮幾乎言聽計從,而諸葛亮對劉備更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君臣之間的關係達到了親密無間的程度。那麼問題來了,歷史上的劉備與諸葛亮之間的關係是否跟《三國演義》中的如出一轍呢?很遺憾的說,答案是否定的。

    歷史上的劉備與諸葛亮關係共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天下形勢,並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對”戰略構想。不久後,曹操大軍南下,諸葛亮親赴江東促成了劉備與孫權的聯盟。

    第一段

    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一月,孫劉聯軍在赤壁大敗曹操。“赤壁之戰”結束後,劉備趁勢拿下了武陵、長沙、桂陽、零陵等郡,並自封荊州牧,從此徹底告別了顛沛流離、寄人籬下的生活。這一期間劉備取得的所有成就,自然應當首先歸功於諸葛亮。這也是劉備與諸葛亮關係的“蜜月期”,前者言聽計從,後者鞠躬盡瘁。

    第二段

    劉備與諸葛亮關係的第二階段時間跨度比較長,從劉備打算奪取益州開始,直至劉備白帝城託孤。許多人認為,劉備之所以能成功入蜀,主要也是靠諸葛亮在背後出謀劃策,其實這是個誤解。劉備奪取益州的主要戰略規劃制定和軍事行動參與都是另一位與諸葛亮齊名的謀士——龐統(214年在攻打雒城時戰死)。而劉備奪取益州和漢中的首要功臣則是從益州劉璋陣營中反叛的謀士——法正(220年病逝)

    那麼在這個階段,諸葛亮去哪了呢?答案是退居二線。劉備每次親自率軍出征,都安排諸葛亮留守後方,但龐統和法正則一定要帶在身邊幫他出謀劃策。從這一點上可以看出,劉備對諸葛亮的忠誠是毫無質疑的,但對他在軍事方面的能力恐怕並不太看得上。

    第三段

    因此,從赤壁之戰到白帝城託孤的十幾年時間中,諸葛亮在史書中的出場次數極少。劉備陣營中的幾次大規模軍事行動,比如劉備親率大軍征討東吳,諸葛亮都沒有發表任何意見,因為說了也白說,所以乾脆不說。後來劉備在“夷陵之戰”中大敗,諸葛亮嘆息地說道:“如果孝直(法正)還活著,必能阻止陛下東征之舉。”從諸葛亮的這句嘆息中可以看出,當時劉備只聽法正的,法正病逝後,劉備就誰的話都不聽了。

    劉備與諸葛亮關係的第三階段就是白帝城託孤。劉備在“夷陵之戰”中被打敗後,心力交瘁,很快就病倒了。此時,劉備知道自己已時日不多,於是就要開始安排後事。當時劉備的長子劉禪年僅16歲,還沒什麼治國理政經驗,因此為他找一個合適的人選輔政就成了頭等大事。然而,此時龐統、法正、關羽、張飛等人都已經相繼離世,剩下能扛起蜀漢大旗的只有一個諸葛亮,所以劉備也只能選擇諸葛亮託孤

    劉備非常瞭解諸葛亮的為人,知道他是一個有理想,有責任心的人。因此由他來輔佐劉禪確實是極為理想的人選。為了表達自己的充分信任,劉備在病榻上對諸葛亮說:“你的才能十倍於曹丕,必能定國安邦。如果嗣子(劉禪)可以輔助,請幫他成就大業;如果嗣子無才,你可以取而代之。”當然,劉備所說的“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肯定不是真心話。但對責任感爆棚的諸葛亮而言,劉備的這番囑託卻既是一份信任,更是一副千斤重擔,因此諸葛亮後來在《出師表》中才會寫道:“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

    這就是劉備與諸葛亮關係的第三階段,也是這對君臣的最後交集時刻。223年6月10日,劉備病逝於白帝城,蜀漢進入了後主劉禪時代

    所以說兩個人的關係是生死之交,關係非常密切,對於關係不好完全就是傳聞,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本人認為還是要尊重歷史的。

  • 8 # 史學蟲洞

    乾為陽,坤為陰,乾坤配合才能成大事,劉備諸葛亮是一對很成功的乾坤配,已經學說裡面有的!他們之間不存在矛盾,不存在互相不信任,互相利用,互相取長補短!

  • 9 # 曉看歷史

    觀點

    劉備和諸葛亮的關係並非固定不變,我認為其二人之間關係是隨著劉備事業發展不斷演變,並非表面看起來一直那麼和諧。具體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第1階段:劉備事業低谷期,初得諸葛亮,二人關係如“師”與“生”

    作為漢室後裔,雖然生活潦倒,但是卻胸懷大志。在東漢末年趁黃巾軍起義,初步建立自己武裝集團,但是由於兵少將寡,缺乏謀略,屢戰屢敗,屯兵新野後,受徐庶指點,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輔佐,這是劉備與諸葛亮關係的第一階段。

    剛剛得到諸葛亮的劉備,如魚得水,因此劉備將自己比作“魚”,將諸葛亮比作“水”,如無水,魚焉能生存?因此在該階段,劉備對諸葛亮言聽計從,將諸葛亮視為請來的老師,唯恐招待不周,此時諸葛亮在二人之間的關係中佔“上風”,佔主動地位,老師批評學生,學生當虛心接受。

    第2階段:劉備事業上升,自我膨脹,二人關係轉化為“君”與“臣”

    劉備有了諸葛亮協助,加上第一階段對諸葛亮的言聽計從,像個學生一樣不折不扣的執行了諸葛亮佈置的“作業”,因此劉備逐漸站穩腳跟,實力大增,取得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創業成果,此時的劉備脫胎換骨,權力慾望急劇增加,逐漸自我膨脹,因此該階段,劉備與諸葛亮的關係開始轉化為真正的“君”與“臣”,此時的諸葛亮對劉備已有三分敬畏之心。

    此階段劉備對於諸葛亮的建議已不像當初那樣“言聽計從”,殺伐決斷開始獨斷專行,完全不顧諸葛亮勸阻,率軍傾巢而出討伐孫吳就是最好的例證。

    第3階段:兵敗白帝城,臨危託孤,開始懷疑諸葛亮有篡位之心。

    劉備一意孤行,兵敗白帝城之後,緊急召集諸葛亮等重臣臨危受命,此時的劉備開始擔心自己死後,他那阿斗小兒無力支撐蜀國,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諸葛亮持懷疑之心,擔心孔明篡位奪權,此時劉備與諸葛亮的關係更多的是“無奈”與“懷疑”。

    分析結論

    因此從整體上分析,我認為劉備與諸葛亮的關係並非一成不變,也並非一直都很和諧,而是隨著時間推移在不斷的發生變化。

  • 10 # 老一剪輯

    當然啦,劉備在自己很弱小的時候那是事事都依著諸葛亮。可是等自己的實力強大了,就不那麼言聽計從了。就拿劉備舉兵伐吳這事,當時孔明是反對的。可劉備誰也聽不進執意伐吳 。

  • 11 # 狐羊樹

    劉備與諸葛亮的關係如何,要從他倆相識相認,封官授權,開府治事等方面來分析:

    諸葛亮於181年出生在琅琊郡陽都縣的一個官吏之家,諸葛氏是琅琊的望族,諸葛亮8歲時喪父,與弟弟諸葛均一起隨叔父諸葛玄投奔荊州劉表。

    及至諸葛亮成人後,為結荊州豪門大戶,娶黃承彥女兒為妻,而荊州刺史劉表之妻蔡氏與諸葛亮的岳母是親姐妹,因此劉表是諸葛亮的姨丈。

    劉表稱"荊襄八駿"是有根據的,初到荊州,招賢才,平豪強,結士族,撫百姓,在漢末亂世,可謂建立了一個世外桃源,轄區內百姓安居樂業,兵強馬壯。可見劉表並不是傳言中徒有虛名。

    彼時諸葛亮在荊州已有年月,借岳父黃承彥家族之勢,廣結賢士,如徐庶,崔州平等,平時言談舉止特顯抱負,為自己做了一個很好的宣傳廣告。那麼為什麼沒有引起劉表的注意而受重用呢?

    一說是:諸葛亮不願在劉表帳下效力,良禽擇木而棲。另一說是:諸葛亮並不是後來傳言那樣神奇,因為劉表應該瞭解自己的姨侄!

    不管怎麼樣,劉備三訪賢屬實,《隆中對》天下聞名亦有真才實料!可是劉備給諸葛亮第一個官職是軍師中朗將,實際並沒有指揮軍隊。而是軍隊中管錢糧收稅的後勤官員。

    當劉備逃到夏口和劉表的嫡子劉琦會合後,諸葛亮衡量了當下形勢,主動向劉備提出聯合東吳一起抗曹的策略,並請纓赴東吳遊說孫權。此時的諸葛亮第一次登上了左右劉備政權走向的歷史舞臺,相當一個外交官。

    後來蜀漢幾位肱骨之臣在勸劉備做漢中王時,各人物的地位排行,許靖第一、糜竺其次、孔明居三。

    這個時候的糜竺並不是蜀漢政權真正的二把手,真正的二把手是關羽,因為關羽掌管了荊州的軍政,而諸葛亮僅僅管著西川的內政和外交,沒有軍事。

    建安二十六年,劉備在成都稱帝,任命諸葛亮為丞相。自此,三國鼎立之勢才正式形成,諸葛亮才正式成為一人之下萬上之上了的二把手,不過,雖然為丞相,但沒有開府,諸葛亮開府治事,是在劉備駕崩後,劉禪登基的建興元年的事。

    可是好景不長,當劉備兵敗夷陵,退守白帝城時,託孤有兩位重臣,一位是在外主軍的李嚴,另一個是主內政的諸葛亮,還有一位是看家的趙雲。

    如此看來劉備駕崩的時候,還在使用他的平衡馭人之術,所以從上面經歷的大事年表來看,劉備和諸葛亮並不象表面那麼好的關係,至少劉備對諸葛亮在授權方面有所保留,這可能是所有帝王對下屬信任的同時,也有所保留的通病吧!

  • 12 # 野牆

    博弈關係。

    就跟你領導天天拍著你肩膀說好好幹,我們是好兄弟,以後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但是,你真的會百分之百相信嗎?

  • 13 # 瘋瘋劇場

    第一,從三顧茅廬後到白帝城託孤前,諸葛亮與劉備之間的關係並非像《三國演義》中寫的那樣親密無間,諸葛亮在蜀國的地位也並非是第一人。因為在奪取西川的戰爭中,劉備只是讓諸葛亮守住荊州,以龐統、法正作為主要謀士,輔佐自己西取巴蜀,後來才調諸葛亮率兵入川。第二,在奪取漢中的戰爭中,法正為謀士,諸葛亮卻只是留在後方做點兒後勤工作而已,在此戰役中,諸葛亮並沒有起到多大的參謀作用。劉備進位漢中王時,法正的排名也在諸葛亮之前。第三,眾所周知,劉備對二弟關羽是非常信任的,而且把鎮守荊州的重任交給了他,但是最終卻導致了慘敗的局面。如果劉備當時把關羽調入川中,而把諸葛亮和趙雲留在荊州的話,那可能又會是另一種結局了。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形呢?一些學者們認為是由兩點原因造成的:第一是因為劉備和諸葛亮在戰略思想上經常會有分歧。諸葛亮始終堅持自己在《隆中對》中的基本戰略方針:跨有荊、益兩州,西和諸戎,南撫夷越,東結孫吳,北伐曹操,這樣才能興復漢室。而且其中維護孫劉的聯盟,才是最關鍵的地方。但劉備是一個急功近利的機會主義者,他缺乏一定的戰略思想,只想割據一方,能夠稱王稱帝足矣,對諸葛亮的聯吳想法不太重視,以致發生了夷陵之戰。第二點便是劉備對諸葛亮不是很信任,諸葛亮的親哥哥諸葛瑾在吳國身居要職,並且作為吳國的使臣來討過荊州。面對這種複雜的“社會人際關係”,劉備在任用人才時,也不會忽視掉的吧?

      大思想家王夫之在其史學名著《讀通鑑論》中對劉備和諸葛亮的關係也有過非常深刻的分析,他寫道,諸葛公之心是一定要存漢的,一定要滅曹的。不交結東吳則要受東吳的牽制難以興起北伐之師。而先主的心志則與此不同了。先主開始時想自強,後來則想自立為王,這種雄心不改,便與關羽合拍了。所以他信任諸葛亮不如信任關羽,而且不如孫權之信任子瑜,懷疑諸葛亮與東吳的交誼太深,而且還懷疑他與子瑜相勾結……而白帝託孤事件,劉備允諾諸葛亮可以取劉禪而代之,應該說也只能是一種無奈之舉罷了。在劉備去世的前後階段,蜀中益州的土著和劉備所帶入蜀的荊、襄舊部間的矛盾已經非常尖銳,後主劉禪又是平庸之主,很難處理好蜀國大臣之間的各種複雜關係,劉備最為信任的法正、龐統都已死,劉備所能夠依賴的人就只有諸葛亮一人了。而且當時劉備白帝託孤的物件,並非只有諸葛亮一人,他還讓益州大族李嚴同受遺詔。

      由此可見,劉備與諸葛亮之間的魚水關係,只是《三國演義》留給後人的一種表面印象罷了。

  • 14 # 寶豬娛樂

    劉備心機表,會收買人心其實多疑,見《三國志·諸葛亮傳》中的記載:“……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 15 # 手機硬知識

    劉備是一個急功近利的機會主義者,他缺乏一定的戰略思想,只想割據一方,能夠稱王稱帝足矣,對諸葛亮的聯吳想法不太重視,以致發生了夷陵之戰。

    其次劉備對諸葛亮不是很信任,諸葛亮的親哥哥諸葛瑾在吳國身居要職,並且作為吳國的使臣來討過荊州,面對這種複雜的“社會人際關係”,劉備在任用人才時,也不會忽視掉的吧?

  • 16 # 嘟嘟小滑頭

    劉備和諸葛亮這一對君臣,在三國曆史上,可謂是獨一無二的。我們都知道這兩人的關係看起來是非常之和諧,但是事實上,這兩人的關係只是一般般,劉備重用諸葛亮多半是在蜀漢人才缺少時期。

    可能在我們的心裡,這一對君臣的關係是非常要好的,而且諸葛亮的才能之高擺在那裡,劉備不可能不用,事實上,諸葛亮雖然身為劉備的軍師,但是長時間都不能說是第一軍師,也就是說諸葛亮的地位在劉備心中沒有那麼高。

    要說這也是劉備自己的高傲吧,畢竟他並不是一心為了興復漢室的,多少帶著點私心,就比如當時佔領漢中之後,對自己的軍隊假稱漢獻帝已經被曹操所殺害,說現在得需要一個領軍人,也就是變相讓手下的人擁護他做帝王。

    但是諸葛亮一生到死都是為了興復漢室而努力,他所提出的策略都是為了大局,劉備為了自己的私心和利益,還是會多選擇法正和龐統等大臣的意見,畢竟他們所提出來的策略對自己的利益更大一些。

    劉備稱帝之後,諸葛亮和劉備的分歧也逐漸變大了,諸葛亮打算聯合孫權一起對抗曹操,畢竟蜀漢實力有限,可是劉備的野心是越來越大,想先吞併吳國,再滅了曹操,一統天下。

    不過要是說後來劉備一直聽諸葛亮的話,是因為當時的局面所致,因為那時候劉備也快離開人世了,蜀漢的大將所剩無幾,更別說軍師了,他只有重用諸葛亮才能有挽回局面的機會,也許,那時候他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吧。

  • 17 # 賽半仙

    諸葛亮和劉備顯得很和諧,那是劉備集團發展的初期的特徵,而不是一直沒有變過,一直像之前那樣相處。

    到了後期劉備對諸葛亮的依賴也沒有那麼大了,也沒有那麼依賴了,他們自己其實很清楚身份的差異,也根本沒有偽裝成很和諧的樣子。

    所以他們二人和諧的表象是大家的刻板印象,因為前期二人同時出現的場景比較多,所以一直以他們初期的合作模式為標準,形成特定的印象,其實他們二人的關係隨著劉備集團的壯大和劉備地位的提升,一直在產生變化,這也是必然的結果。

    二人的身份不一樣了,原來還可以寢同席,劉備稱帝之後,那是肯定不可能發生的事。

    二人的層次都不一樣了,做兄弟是不可能了,只能做君臣,既然君臣的關係,就不可能像之前一樣和諧,這是肯定會發生的事情。

    在發展初期,這個時候劉備建功立業,是二人創業共患難的時期。

    這個時候劉備是有求於諸葛亮的,或者是特別依賴諸葛亮,主要是因為這個時候劉備集團沒什麼靠譜的軍師。

    等劉備奪了益州,益州軍團的官員加入劉備陣營之後,劉備手上能下的棋多了,手上人才也多了,也就沒一開始創業時期那麼依賴諸葛亮了,這個是很自然的事,因為攤子大了嘛,需要各司其職。

    再是二人各有各的工作,各有各負責的領域。長期一個在前線,一個坐鎮後方。同時出現的頻率低了,到也還算和諧,但不可能像一開始那樣言聽計從了。

    總的來說也還好,諸葛亮一開始勸劉備趁劉表還沒死,佔領荊州,劉備不也沒有聽他的。

    後來劉備執意要征伐東吳,為關羽報仇,諸葛亮也發出過一個感慨說:“若法孝直仍在的話,何至於此呢?”

    這話的意思也很清楚了,諸葛亮沒有勸服劉備放棄幫關羽報仇,而如果法正還沒死的話,是可以勸服劉備的。

    這也說明,劉備和諸葛亮就是君臣關係,只是比普通的君臣關係更近一些,但沒有後人幻想出的那麼和諧。

  • 18 # 皮皮鱔影視廳

    “三顧茅廬”的故事在中國早已經是婦孺皆知,劉備與諸葛亮之間的君臣關係更是後來君臣效仿的楷模,但事實是不是如此呢?他們之間的關係真的如《三國演義》中講述的魚水關係嗎?古今學者對這一現象產生了很大的疑問,根據各種史料進行了研究,並從中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跡,據史料顯示,他們之間的關係未必如此。

      第一、從三顧茅廬後到白帝城託孤前,諸葛亮與劉備之間的關係並非像《三國演義》中寫的那樣親密無間,諸葛亮在蜀國的地位也並非是第一人,因為在奪取西川的戰爭中,劉備只是讓諸葛亮守住荊州,以龐統、法正作為主要謀士,輔佐自己西取巴蜀,後來才調諸葛亮率兵入川。

      第二、在奪取漢中的戰爭中,法正為謀士,諸葛亮卻只是留在後方做點兒後勤工作而已,在此戰役中,諸葛亮並沒有起到多大的參謀作用,劉備進位漢中王時,法正的排名也在諸葛亮之前。

      第三、眾所周知,劉備對二弟關羽是非常信任的,而且把鎮守荊州的重任交給了他,但是最終卻導致了慘敗的局面,如果劉備當時把關羽調入川中,而把諸葛亮和趙雲留在荊州的話,那可能又會是另一種結局了。

    4.jpeg

      第四、當關羽失掉荊州後,劉備舉兵伐吳,也沒有把諸葛亮帶在身邊,而且劉備並沒有理會諸葛亮的意見,蜀軍被火燒連營、一敗塗地之後,諸葛亮感嘆地說道:“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從話語中足以見得劉備對法正才算稱得上是言聽計從,而諸葛亮則還是略遜一籌。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形呢?一些學者們認為是由兩點原因造成的:

      第一、因為劉備和諸葛亮在戰略思想上經常會有分歧,諸葛亮始終堅持自己在《隆中對》中的基本戰略方針:跨有荊、益兩州,西和諸戎,南撫夷越,東結孫吳,北伐曹操,這樣才能興復漢室,而且其中維護孫劉的聯盟,才是最關鍵的地方。

      但劉備是一個急功近利的機會主義者,他缺乏一定的戰略思想,只想割據一方,能夠稱王稱帝足矣,對諸葛亮的聯吳想法不太重視,以致發生了夷陵之戰。

      第二、劉備對諸葛亮不是很信任,諸葛亮的親哥哥諸葛瑾在吳國身居要職,並且作為吳國的使臣來討過荊州,面對這種複雜的“社會人際關係”,劉備在任用人才時,也不會忽視掉的吧?

      大思想家王夫之在其史學名著《讀通鑑論》中對劉備和諸葛亮的關係也有過非常深刻的分析,他寫道,諸葛公之心是一定要存漢的,一定要滅曹的,不交結東吳則要受東吳的牽制難以興起北伐之師,而先主的心志則與此不同了,先主開始時想自強,後來則想自立為王,這種雄心不改,便與關羽合拍了。

      所以他信任諸葛亮不如信任關羽,而且不如孫權之信任子瑜(諸葛瑾),懷疑諸葛亮與東吳的交誼太深,而且還懷疑他與子瑜相勾結……。

    5.jpeg

      而白帝託孤事件,劉備允諾諸葛亮可以取劉禪而代之,應該說也只能是一種無奈之舉罷了,在劉備去世的前後階段,蜀中益州的土著和劉備所帶入蜀的荊、襄舊部間的矛盾已經非常尖銳,後主劉禪又是平庸之主,很難處理好蜀國大臣之間的各種複雜關係,劉備最為信任的法正、龐統都已死,劉備所能夠依賴的人就只有諸葛亮一人了,而且當時劉備白帝託孤的物件,並非只有諸葛亮一人,他還讓益州大族李嚴同受遺詔。

      由此可見,劉備與諸葛亮之間的魚水關係,只是《三國演義》留給後人的一種表面印象罷了。

  • 19 # 兔子耳朵823

    首先在伐吳重大決策中就沒有讓諸葛亮參加,甚至連建議方案都沒有讓他設計,而且諸葛亮在重要事件面前也沒有發言,至少放幾個錦囊妙計放在其中交給馬良張苞關興都可以,這也是諸葛亮算定習慣。

    其次在劉備託孤時表面和諧,卻安插了李嚴為並列輔政大臣,同期安排趙雲起監督作用,這些雖然看似理所當然,實際上是對諸葛亮不放心。

  • 20 # 豬八戒梳中分

    劉備在託孤時對諸葛亮的震懾,懷疑與制約的:讓李嚴負責全部軍權,讓趙雲負責保護家小。很多人都在想,為什麼會這樣?劉備不應該是最信任諸葛亮的嗎?

    本文我將試著分析劉備為什麼對諸葛亮處處提防,以求撥開歷史迷霧,還原歷史真相。

    1.臥龍出山,君臣相得益彰。

    公元207年,劉備三顧茅廬,其心之誠終於感動了孔明。孔明也竭盡全力為劉備提出了:佔據荊州益州,結好孫權,三分天下的戰略構想,並決定出山輔佐劉備。劉備大嘆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把他和孔明的情誼比成魚水之情。二人相得益彰,情好日密,還引起了關羽,張飛的抱怨。

    2.鳳雛現世,君臣漸有裂縫

    劉備與諸葛亮感情出現裂縫發生在公元210年。

    鳳雛龐統與臥龍孔明,二人得一可安天下。機緣巧合之下,此二人皆被劉備所得。劉備也封龐統為軍師中郎將。那時劉備已經取得了荊州(雖說是借的),諸葛亮出山之前給劉備做的戰略規劃已經完成了三分之一。馬上就要進行第2步,取益州。

    龐統針對如何取益州提供了上中下三策。劉備從平衡的角度上,便讓龐統領兵取西川,諸葛亮和關羽守荊州。

    問題就出現了:劉備軍中有兩個軍師中郎將。諸葛亮比龐統早3年投靠劉備,期間大小戰功無數這才被封為軍師中郎將,而龐統卻在入職後短短的1年之內,也提升為軍師中郎將。我不想把人都想的很狹隘,特別是諸葛亮這種大才。所以針對龐統提升為軍師中郎將,可能諸葛亮有想法,但並不是太在意。

    一直到龐統獨立領兵,諸葛亮心中絕對會有很多的想法。因為諸葛亮從出山到龐統出現這三年當中,從未單獨領過兵(也就是說諸葛亮從來沒有過軍權)。諸葛亮是以管仲樂毅為自比的,他追求的是上馬管軍下馬管民這樣出將入相的職位。而他跟隨劉備三年沒有得到,龐統與他齊名,短短一年便得到了這樣的重用。從這一點上,我們判斷諸葛亮與劉備之間絕對感情上會出現裂縫。

    3.法正出現,君臣關係雪上加霜。

    公元211年,法正出現了。諸葛亮與劉備之間的裂縫更大了。法正原是劉璋的軍議校尉,但不得重用。法正便聯合張松打算將益州獻給一直對其垂涎三尺的劉備。

    後來法正悄悄地給劉備寫信,讓劉備帶兵入川,他與張松作為內用,內外夾攻,以取益州。劉備一聽心花怒放,便帶著1萬人往益州來。到了益州後發現:益州之主劉璋的軍事實力很強大,國富民強。就劉備這點兵根本不夠人打。法政便對劉璋建議:讓劉璋資助劉備壯大,以便劉備去對付北邊的張魯。劉璋前後贈遺以巨億計。並撥給了劉備精兵和糧草。這是劉備他的部隊已經有了3萬餘人。

    公元213年,靠著劉璋的資助而壯大的劉備並沒有去攻打張魯,而是調轉槍頭開始攻打劉璋。並於一年後(214年)佔據了益州。同年龐統戰死。

    這件事情對諸葛亮的影響是很大的,雖然按照諸葛亮對劉備的規劃,必須要取得益州,但劉備這白眼狼式的行為,讓諸葛亮內心極為不爽。如果劉備是堂堂正正的打下益州來的,諸葛亮肯定會很高興。但劉備是透過陰謀詭計取得的益州。這對於一個滿嘴仁義道德的君子來說,是很下作的行為。透過這件事,諸葛亮對劉備,基本上喪失了信心。

    4.取得益州後,諸葛亮縱容法正胡作非為。

    214年,劉備取得了益州後大封群臣。光是獎賞給關羽一個人的黃金就有500斤,白銀有1000斤,錢幣有5000萬,還有蜀錦一千匹。而法正也因獻城有功,被重用。

    對外,他統領成都附近的衛戍部隊,

    對內,他是劉備的謀士。可謂盛極一時。

    法正有了實權後,對他有過一飯之恩的人,他重金回報;而曾經得罪過他的人,他睚眥必報(資治通鑑漢紀59),為此殺了很多人。有人讓諸葛亮勸一下法正。

    諸葛亮說:“法正就像主公劉備的翅膀,讓主公能夠在曹操孫權這樣的豪強面前翩然起舞,現在他的所作所為不是什麼大事,沒有必要去禁止他,就讓法正隨心所欲吧”

    說到這,我們想一下諸葛亮的執法是非常嚴格的,不避親友。馬謖是他的心腹,但犯了錯,依然被諸葛亮給殺了。像法正這種作惡的行為,諸葛亮為什麼能會容忍呢?

    原因只有一個——諸葛亮不敢得罪劉備,也不想得罪劉備,他對劉備死心了。

    這對於一對曾經擁有魚水之情的君臣來說,走到如此的地步,確實有點可悲可嘆。

    5.陽平關之戰,君臣相疑加劇

    公元218年,陽平關之戰。劉備帶領法正與魏軍夏侯淵,張郃,徐晃戰於陽平關。劉備久戰不克,兵力越打越少。他便給成都下發了一條命令,讓成都緊急徵發益州兵來增援。

    重點來了:

    楊洪原話為:漢中,益州咽喉,存亡之機會。若無漢中,則無蜀矣,此家門之禍也,發兵何疑?

    6.劉備自立漢中王,君臣相疑達到頂峰

    公元220年,劉備自己給自己封了個漢中王(自封的),當了王后,劉備對諸葛亮的不滿愈加明顯。所有的官員,都有了一定程度的職位提升,除了諸葛亮。

    法正原來被劉備任命為蜀郡太守、揚武將軍,是京畿成都地區的一把手,現在升為尚書令兼護軍將軍,與諸葛亮平級。但不幸的是同年法正去世了。諸葛亮還是軍師中郎將。

    7.白帝城託孤其實是個殺人圈套。

    公元223年,劉備在夷陵之戰中大敗於孫權,十萬蜀軍精銳被殺得乾乾淨淨。劉備一病不起,只能在白帝城託孤。那時龐統死了,法正也死了。蜀國內懂軍事,懂民政的只剩下了一個諸葛亮。

    為了國家著想,劉備不得不將政權託付給諸葛亮。但在託孤過程中:諸葛亮但凡有一句話說錯,劉備就把他殺了。

    “君才勝曹丕十倍”

    “劉禪能輔則輔,不能輔則取而代之”

    這些誅心之言,就是給諸葛亮下了一個語言圈套。直到諸葛亮磕頭出血,發重誓: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劉備才將政權託付給了諸葛亮,但為了預防諸葛亮篡權,他將軍權全部交給李嚴,將禁軍指揮權全部交給趙雲。

    8.寫在後面的話

    劉備與諸葛亮,從公元206年相識到公元223年分離,君臣相遇十七年。從最初的相得益彰到最後的疑心重重,殺機畢現,根本原因是:諸葛亮一心要興復漢室,他是漢朝的忠臣。而劉備織蓆販履之徒開始,一步步有了權力,也一步步有了野心。他考慮的是建立自己的國家,而拋棄了匡扶漢室的理想,造成了與諸葛亮的分道揚鑣。劉備才是第一奸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每天喝蜂蜜有什麼好處,應該怎麼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