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雪流星落

    其實我一直的觀點就是劉備和諸葛亮的關係絕對沒有那麼和諧,或者說親如兄弟!而且一直對諸葛亮有防備之心!

    我們來看劉備諸葛亮在什麼時候相遇,是徐庶奔曹,劉備手下無可用之謀士,而且,劉備未嘗沒有借臥龍名士名聲壯自己威勢!

    為什麼說劉備和諸葛亮絕沒有表面那麼和諧,因為他們大方向大戰略不一樣,諸葛亮從剛開始就希望聯吳抗曹,視曹操為最大敵人,而從劉備舉國之兵發動夷陵之戰,而諸葛亮沒有隨軍可以看出,劉備真的沒有好多人說的那樣完全信任諸葛亮!我們不否認劉備諸葛的君臣佳話,但絕沒到關張程度!劉備死後,諸葛亮實際掌權,一直和東吳和平相處,可見一斑!

    劉備入川,隨軍龐統,未必沒有增加龐統名望,互相牽制,那有人說了,龐統逝世劉備不是立刻調諸葛入川了嗎?其實是沒辦法,荊州坐鎮關羽諸葛,其實更適合坐鎮荊州的應該是諸葛亮,畢竟諸葛亮多次和東吳打交道,而且沒吃過虧,還有家族勢力在東吳可以周旋,但依然調走諸葛,難道劉備不知道關羽的傲慢不聽勸告嗎?

    當然這些不能否認劉備的知人善用,諸葛亮的鞠躬盡瘁!只是位置不一樣,思考問題也不一樣,也許諸葛亮不會通吳,但是上位者劉備只要考慮這個可能就要扼殺在搖籃之中!

  • 22 # 幾世浮沉幾飄零

    劉備三顧草廬請諸葛亮出山,欲問天下大勢他當如何自處,隨後就有了諸葛亮版的隆中對,劉備初期也的確照著隆中對擁有了荊州益州,方可與曹操、孫權三足鼎立,建立蜀漢。

    劉備是立志回覆漢室江山的,我認為諸葛亮是在這個基礎上才決定和劉備走在一起的但是實際上劉備在奪取益州後並不是要北伐中原的,關羽在攻取曹操集團宛城的時候被呂蒙奪取了荊州,關羽本人也死於呂蒙之手。

    劉備得知關羽死後大怒便要攻打東吳,諸葛亮與趙雲皆勸說劉備國賊乃是曹操我們應該保持吳蜀聯盟攻打曹操恢復漢室江山,劉備沒有理會這些建議執意要攻打東吳,劉備跟大臣們說孫權砍我手足奪我荊州,我必定取其狗命以報二弟在天之靈,實際上我認為他是沒有能力和膽量去攻取曹操,不敢出川與曹操馬上爭取中原,這是劉備和諸葛亮直接出現分歧的一次。

    在被東吳陸遜火燒連營兵敗逃回白帝城,臨死前託孤諸葛亮三國志記載劉備哭泣著對諸葛亮說你的才能十倍於曹丕必定能穩定國家恢復漢室江山,劉禪這個小子如果不成器你可以取而代之,諸葛亮哭泣著說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劉備對劉嬋說你與丞相

    要像父子一樣,可以我認為當時諸葛亮接受劉備所說的禪讓登頂帝位,可能當時會死於刀斧之下了,由此上兩點我認為劉備和諸葛亮只是君臣關係不可能那麼和諧。

  • 23 # 嬉雅塗

    單從(三國演義)裡來看,劉備和諸葛亮的關係是很和諧的,他倆交織纏繞,相互映襯。

    諸葛亮幫助劉備取得江山,劉備又給予諸葛亮莫大榮耀,讓他成為神話。從劉備去世後來看,劉備把偌大一個國家的權利,可以說是交給諸葛亮一人。此時此刻,他可以做到一切他想做的事情,比如說改朝換代。但是他沒有,他一直盡心盡力輔佐那個扶不起的阿斗,沒有半點雜念,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他們的這種關係,已經超越了兄弟之情、夫妻之情、父子之情……成為一種互相信任、互相支援、無私奉獻、至死不渝的君臣關係。所以說,他們的關係就如表面上看起來那麼和諧,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換位思考一下,如果自己在艱難困苦的創業過程中,遇到一位如諸葛亮一般亦師亦友的得力干將。他一心為你的事業奮鬥,你也萬分信賴,幾十年下來,你們的關係會是怎樣的呢?

    ————君一————

  • 24 # 子正尋道

    導讀:從東漢末年的紛爭開始,劉備就一直參與中原地區的爭奪,但一直沒有起色。最後在曹操的壓迫下,劉備不得不離開北方,前往荊州投靠劉表。至於他為什麼在北方的群雄逐鹿中,沒有佔據到一塊地盤,一方面是基礎太差,起點太低;另一方面是缺少一位優秀的謀士。倘若在劉備佔據徐州時,諸葛亮就來輔佐他了,那麼曹操將很難奪取徐州。要知道,《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可是具有出神入化的本領。

    後來劉備受到劉表的指令,駐守新野時,發現了隆中有一個曠世之才,得到他就可以奪取天下。為了實現中興漢室的目標,劉備三番五次前去拜訪,以精誠之心感動了諸葛亮,成功邀請他出山。有了諸葛亮之後,劉備的事業開始騰飛了,尤其是赤壁之戰後,透過諸葛亮的謀劃,成功佔據了荊州,讓孫權感到無可奈何。後來諸葛亮又輔佐劉備,奪取了益州,在荊州意外丟失的情況下,幫助他建立了蜀漢。這一系列成果的取得,與諸葛亮的聰明才智分不開,但同樣離不開劉備與諸葛亮之間良好的君臣關係。

    有人可能會說,劉備與諸葛亮的關係,並沒有表面上那麼和睦,背地裡存在勾心鬥角。可根據分析能夠發現,劉備與諸葛亮,不管是明裡,還是暗裡,彼此都很信賴對方,可謂是古代君臣關係的典範。

    其一:劉備對諸葛亮格外信任,曾把部隊交給他指揮。

    在亂世之中,軍隊的領導權非常重要,絕不可以輕易交給別人。由於特別信任諸葛亮,劉備有時讓諸葛亮來指揮軍隊。在《三國演義》中有個情節,那就是劉備駐守新野時,曹操派兵來攻,諸葛亮坐鎮後方,讓關羽、張飛領兵衝鋒。因為怕關羽、張飛不服從,劉備把指揮權交給了諸葛亮。當然諸葛亮也不負眾望,取得了博望坡之戰的勝利。

    後來劉備前往東吳娶親時,趙雲作為貼身侍衛也一同前往。因為趙雲帶著諸葛亮給予的錦囊,劉備感到特別放心。對於諸葛亮的謀劃,劉備覺得不用過多考慮,相信諸葛亮的才能以及優秀的品德。當然諸葛亮也特別相信劉備,一直是盡心盡力地輔佐。

    其二:劉備離不開諸葛亮,中興漢室非諸葛亮不可。

    昔日劉備帶著龐統等人前往益州時,讓諸葛亮坐鎮荊州。當龐統戰死時,劉備立馬想到了諸葛亮,叫他入川輔佐。可以想一下,若沒有諸葛亮,劉備或許很難奪得益州,可能還會有被殺的危險。經過諸葛亮的一番精心部署,劉備順利奪得了益州,還收服了猛將馬超。

    當劉備快要去世時,把劉禪與諸葛亮叫到身邊,進行託孤。期間還對諸葛亮說出了這樣的話,若是劉禪不值得輔佐,你可以取而代之。或許劉備的話有以退為進,試探諸葛亮的意圖,但更多的是發自內心的想法。因為天下並不太平,憑著劉禪的能力,很難與曹丕或者孫權相抗衡。還不如讓諸葛亮來主持大局,這樣劉禪雖然沒有成為皇帝,但至少可以保住榮華富貴。因此劉備的託孤,是對一位多年老朋友的請求。

    總之,劉備與諸葛亮之間,保持著非常深厚的友誼,雙方都充滿著信賴。即使劉備去世以後,諸葛亮也沒有取而代之,明明知道劉禪不是一位英明之主,但諸葛亮還是竭盡全力輔佐他。劉備與諸葛亮之間如此融洽的君臣關係,讓後世的文人們非常羨慕和渴望。

  • 25 # 見字如晤

    歷朝歷代君王不敢全信臣子,臣子亦不敢全力輔佐,而諸葛亮與劉備魚水君臣,將所有的信任與才學都付出了,反而總會有人說是裝模作樣。

    認為兩人裝模作樣之人不乏當代所謂的大家,而我認為,這世界向來不乏陰謀論者,若是自己的狹隘心胸無法理解之事,便臆想出各種陰謀論調去曲解懷疑。而諸葛亮與劉備這種非常的君臣關係,正是陰謀論者首當其衝要照顧的物件。

    因為他們無法理解歷史上為什麼會有如此平等、信任、相互尊重的君臣關係,所以他們選擇性忽略了三顧茅廬、忽略了君臣二人以魚水自比、也忽略了諸葛亮匡扶蜀漢幾十年的鞠躬盡瘁。

    很多人以劉備白帝城託孤一事,便分析出諸葛亮種種有反心、劉備種種不信任諸葛亮。

    劉備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一句君可自取,便成了陰謀論調虛無主義者臆想的靈感源泉,言之確鑿到彷彿他們就是託孤時一旁的埋伏好的刀斧手,見證了劉備試探的所有經過。

    而你們有沒有想過,劉備真的蠢到做這種無意義的試探嗎?聰明如諸葛亮就真的會上當嗎?倘若劉備真的真的懷疑,孔明輔佐他這十七年,何時不能試探?

    你要知道,劉備之後是真的駕崩了,不是假死裝死來看臣下有無反心,況且當時的蜀國主力死傷殆淨、後方派系相爭、外部魏吳兩國虎視眈眈,劉備此時來試探諸葛亮願不願意接這燙手山芋?

    諸葛亮若是真想反,劉備死後何時不能反?為何他要六出祁山,為何要把劉禪當做自己兒子一樣去輔佐?

    而諸葛亮為什麼要全心全意的去輔佐蜀漢?其實很簡單,簡單到總有人會不信。劉備之於諸葛孔明,是知遇二字。

    劉備託孤時蜀漢已危,此時的諸葛亮為什麼要接手這個爛攤子?因為信任,也因為劉備三顧茅廬之知遇。

    劉備試探諸葛亮的論調,最早其實是康熙提出來的,後世不乏追捧者,而這一類人自己陰暗,就覺得劉備與孔明便跟他一樣陰暗,夷陵之戰後,蜀漢如此局勢,若無孔明全力輔佐,危亡旦夕之間罷了。

    君臣如魚水,同袍不負心,為報知遇之恩而終生匡扶蜀漢,逆天而行。

    這樣的君臣,令人動容。

    張居正為明朝續命,死後被萬曆帝抄家,岳飛邊疆征戰十餘載,不過一句莫須有,周公全心輔佐文王,還免不了被懷疑的結局。

    歷史上這樣的例子太多,所以唯一的這個例外,陰謀論者也不願相信。

    士為知己者死,先帝待我如國士,定以國士報之。

    也許這句話,就是孔明先生,最好的闡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每天喝蜂蜜有什麼好處,應該怎麼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