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明倫書院
-
22 # 石潤居
導語
范仲淹是北宋時期有重要影響的人物。光看後人給他戴的頭銜就知道他有多牛:北宋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死後諡號“文正”,所以後人稱其范文正公。
他的文章也名揚天下,最為著名的是慶曆四年寫的《岳陽樓記》,文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他一生的做人做事準則。他的詞現在僅存5首,但首首都是經典,這首《漁家傲·秋思》便是其中的代表作。
范仲淹在守邊時,曾經寫過數首《漁家傲》,全都是以“塞下秋來”為首句,但是很遺憾,現在流傳下來的,只有這一首了。這首詞率先將國家、社會的重點問題寫入詞中,大大開拓了宋詞的型別。
先看《漁家傲·秋思》原詞: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詞意是說眼看秋天到了,西北邊塞的風光和江南風光自然大不相同,頭頂的大雁又飛回南方衡陽去了,一點也沒有停留的意思。
黃昏時分,軍中號角催收,周圍的邊聲也隨之而起。層巒疊嶂裡,暮靄沉沉,山銜落日,孤零零的城門緊閉。
飲一杯濁酒,我不由得想起萬里之外的親人,可是眼下外患未平,功不成名不就,又怎能半途而廢。遠方傳來羌笛的悠悠之聲,天氣寒冷,軍營裡早已結滿寒霜。夜深了,我還不能安睡,為操持軍計,我的鬚髮都變白了。戍邊人思念親人,也久久難以成眠,多少次夢裡流淚。
寄託了對戍邊將士的謳歌和同情范仲淹一生剛正不阿,敢於秉公直言,多次因諫被貶謫。因西北遭受西夏的侵擾,戰事吃緊,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至慶曆三年(公元1043年)間,范仲淹才被重新啟用,而任陝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兼延州知州,鎮守西北邊疆。他既嚴明軍紀,愛兵有加,又採取一系列防禦措施,深受當地百姓、士兵擁護,也使西夏的敵人不敢輕易來犯,被稱為“腹中有數萬甲兵”。這首詞就是他身處軍中的感懷之作。
上片是寫西北邊陲的景色,開篇就用一個"異"字,馬上抓住人們的心,異在可處?透過對邊塞的大雁、黃昏、號角、孤城、青煙、落日等景象描摹,勾畫出了一幅寥廓荒冷、蕭瑟悲涼的邊塞全景立體圖。
詞的下片透過濁酒、羌笛、霜雪等人物的意象,抒發邊防將士壯志難酬和思鄉憂國的情懷。
我們知道,古往今來守衛邊疆的將士最為辛苦和艱難。一旦有戰事,"古來征戰幾人回",就會面臨馬革裹屍的生死考驗。更長更多的時間裡戍邊將士都是"孤城閉",經受著寂寞孤獨的考驗,經受惡劣環境下戰備訓練和生存的考驗。
寫邊塞詩,唐朝有許多名家名作,也形成一個流派。但填寫邊塞詞並如此形象生動,范仲淹算開了一個先河,為後來形成豪放派詞和愛國詞點亮了一盞明燈。所以詞人親身經歷戍邊,知道將士們的疾苦是什麼,用詞寫邊塞生活和場景最有發言權。
抒發了對遠方親人的無限思念之情我們知道,李白等古人寫思鄉之情,大多是透過望月來寄託這份感情,而詞人為了寫思鄉人的"人不寐"和"征夫淚"之情卻是另闢蹊徑:那是秋天到了,傍晚時分準備飛往衡陽等南方地區的大雁,在空中根本沒有停留之意,此時,這些大多來自南方的將士,隨之也自然想到南方的家鄉和親人。秋天一到晚上,孤城緊閉,四周狼嚎四起,無事可做,喝上兩杯濁酒,這思鄉的感情就更濃了;不一會寒冷的夜氣,滿地成霜,此時,不知誰又吹起這悠悠的羌笛,誰人還能入眠,誰人能不流淚。
但這種思鄉難聚,是因為邊關有敵人虎視眈眈,自己在此苦守卻又沒有立下戰功,又怎麼能回得了。所以詞人把自己和將士們守衛邊關時的這種感受,用詞刻畫的準確、生動又形象。
這裡範衝淹把詞從宋初及之前的豔情格調改變成了豪邁之情起到了推動作用,也算開創了先例。
表達了憂國憂民的真摯情感范仲淹是進士及第而入仕,透過自身不懈努力奮鬥,文武兼備亦身體力行,無論“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無論在朝主政、任地方官員,還是出帥戍邊,均系國之安危、民之疾苦於一身。他對某些軍事制度和戰略措施的改善,使西線邊防保持了相當長時間的穩定。《漁家傲·秋思》看似寫邊關將士的疾苦,歌頌他們的奉獻犧牲精神,實則不然。
他的仕途雖然幾起幾落,跌宕起伏,但其心始終恪守"先憂後樂"的思想。身處邊陲,遠離大宋政治中心,但為了大宋當時存在的種種體制弊端的內憂和外敵侵擾的外患,一方面改變他所能改變的邊關軍事制度和戰咯防禦部署,一方面思考科舉考試、教育改革和制度設立等重大政治問題。否則,三年戍邊返京之後,他領導的慶曆革新運動,不可能空穴來風,心血來潮,而是他在戍邊以及更早時就在腦中思考著的問題。
可以從這闋詞的"燕然未勒歸無計"中就能看出端倪。燕然:即燕然山,現在叫杭愛山,今為蒙古國境內,據《後漢書·竇憲傳》記載,東漢竇憲領兵追擊匈奴單于,去塞三千餘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返。整句話意思是說:思緒萬千,想起邊患不平,功業未成,不知何時才能返回故里。
你想,范仲淹填此詞時已經鬚髮染白,過了"知天命"之年,官至高階幹部,一般之人也就認命過安穩日子,或者把邊關守好就行。但範公不是這樣想,他想得更高更遠,他的功業在千里之外還想著去刻,他的心思是天下興亡,長治久安之事。
所以詞裡透出了範公的不能告老還鄉、不安於現狀的思想與"孤城閉""千嶂裡""霜滿地"等形成強烈反差,他也許知道變革可能面臨的重重阻力和重重困難,甚至失敗的結果,但他沒有退縮,也沒有止步不前,而是逆行而上。所以他主導改革雖只推行短短的一年,卻開北宋改革風氣之先,成為王安石“熙寧變法”的前奏。
歷朝歷代的新政變革大多以失敗告終,因為"砸破一箇舊世界,建立一個新世界"就會動了固有人的利益,使致形成利益集團而抵制。但無論如何,改革雖然陣痛、巨痛,甚至流血、犧牲,卻是推動歷史發展進步的苦口良藥。
結語范仲淹這闋詞既開了創作題材、創作風格等先鋒,又蘊含著深厚的憂國憂民思想。
范仲淹的為人品格為歷代所推崇,為官"官正",始終先憂後樂,殫精竭慮,鞠躬盡瘁;為人"人正",胸懷寬廣,坦蕩無私,仁義道德;為文"文正",直言不諱,言之有物,文名天下。為後世樹立了一個道德標杆。
-
23 # 文字拾荒人
范仲淹的這首《漁家傲》是一首抒懷詞,國難鄉愁是一組矛盾,在淒涼笛聲與“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壯闊場景互為交織,將各種情感和場景有效地組合在一起,尤其是將邊塞之苦、思鄉之情和將士們的抱負與無奈對立在一起抒寫,現實與理想的矛盾對撞形成強烈的藝術效果,生命的悲劇意識在此昇華。《漁家傲》上闋寫景,卻景中有情;下闋寫情,卻情中有景,乃是情景交融的佳作。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一、《漁家傲》背景分析
康定元年(1040),西夏元昊犯邊,攻略延州,范仲淹經韓琦舉薦,任陝西經略安撫副使兼知延州(今延安),期間多次打敗前來進犯的西夏軍隊,並整頓軍紀,修築大興順城,改善同周邊少數民族的關係,採取積極防禦的戰略,大大提高了邊軍的戰鬥力和士氣,深為西夏所憚服,稱他“腹中有數萬甲兵”。當時有民謠曰:“軍中有一韓,西賊聞之心骨寒;軍中有一範,西賊聞之驚破膽。”
1041年,朝廷試圖用速戰速決的戰略解決西夏對宋朝的威脅,范仲淹曾上奏要求暫緩出兵,未被採納。韓琦曾約范仲淹一起進兵,並用語言相激,范仲淹不為所動,併力主當靜觀其變,不可輕兵深入。結果韓琦在好水川一役全軍覆沒,宋廷為之震驚。元昊大軍直抵延州城下。1042年,宋軍主力又在定川砦被圍殲,陣亡將領十六員,士卒九千四百多人,損失馬匹六百餘匹。西夏的攻勢咄咄逼人,范仲淹此時守邊局勢更加艱難,遂採取“屯兵營田”和“廣築城”為主的“嚴邊實內”的防禦戰略,在地勢險要之處築城,一面固守孤城,隨時防範有西夏大軍的進犯,一面步步為營,伺機而動,有效地打擊了西夏軍隊的進犯。
他寫過幾首反映邊塞生活的“漁家傲”,都以“塞下秋來”開頭,這是其中的一首,其餘均散佚。這就是范仲淹《漁家傲》中所描寫的邊塞生活背景。范仲淹一生出將入相,文治武功,並無意做詞人,在《全宋詞》中也僅存詞五首。但是范仲淹的《漁家傲》卻能繼承盛唐時期邊塞詩的風韻,並首次將其引入詞中,“感於事”、“動於情”,成為宋詞中邊塞詞的開拓者。
二、《漁家傲》賞析
此詞開頭的“塞下秋來風景異”,可謂是奠定了思鄉的基調。秋天是個思鄉的季節,但邊塞的秋天,與內地家鄉的秋天風景有所不同。因秋天的風聲蕭瑟不已,看到秋天的植物開始枯萎,景象蕭條,葉片凋零,自然產生“葉落歸根”的聯想,進而勾起思鄉情懷。況且還有那本該家人團聚的中秋佳節,更有難以割捨的思鄉情愫。
“衡陽雁去無留意”的思鄉之情要比第一句明顯一些。古人有“鴻雁傳書”、“魚雁傳書”的說法,這“書”就是家信。離家在外的人,看到大雁就會想到家鄉,想到家人。至於說“無留意”,試想一下,連大雁都毅然飛逝,沒有在這裡停歇的意思,何況是戍邊的將士?
“四面邊聲連角起”也是隱含思鄉情懷的一句,化用“四面楚歌”的典故。漢王劉邦出擊項羽,大軍把項羽同在垓下,並設下“四面楚歌”的計策,項羽誤以為漢軍已經盡佔楚地,無望的霸王只好邊飲酒邊悲歌,並最終自刎身亡。原來,楚霸王家鄉的楚歌,全部是思鄉念家的內容,聲聲都是來自故土的呼喚。那《漁家傲》中的“四面邊聲”,會不會也讓將士們聯想起家鄉的歌謠?
“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同樣流露著思鄉之情。試想一下,重巖疊嶂的山峰裡,“一片孤城萬仞山”,這一座守城就顯得特別的孤單冷清,守城中計程車兵也一定常常翹首遠望,因為遠方是他們的家鄉,是他們的歸屬。句中的“長煙落日”,讓人聯想起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給人一種形單隻影、孤身一人的傷感。再者,夕陽也是古代詩詞中常見的思鄉意象。
下闕中的“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坦露思鄉心跡。同賞一輪月,家在萬里遙,心中不免犯愁,於是借酒澆愁,誰知愁更愁。濁酒一杯,又怎能消除萬里思家的濃重愁苦呢?詞人用“一杯”和“萬里”相對為文,形成鮮明的對照,以“一杯酒”之少,何解“萬里愁"呢?
又借竇憲追逐單于,登燕然山刻石紀功的典故來表達自己的心願:作為坐鎮一方的將帥,在消除西夏對宋朝的邊疆威脅之前,他只能選擇“匈奴未滅,何以為家”。
“燕然未勒歸無計”,給人感覺精神掀奮,雄渾有力,而且詞人以東漢竇憲為榜樣,表現了自己立功報國的雄心壯志。可現在,尚未建功立業,還鄉之日也便無從談起,只能是望家興嘆“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一句,表面上是寫景,實際依然是寫人。時間上是“長煙落日”的延續,是“人不寐”的前奏,情感上是“歸無計”的哀傷,是“一切景語皆情語”。“霜滿地”已經給人以悽清的感覺,這悠悠的羌管就彌散著思鄉的旋律更添哀愁。羌笛是分佈在甘、青、川一帶的古羌族的傳統樂器,吹奏的曲調往往是哀怨的,尤以吹奏《折楊柳》曲而聞名於世。北朝樂府中《折楊柳》的歌詞是“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訴說的正是思鄉戀家之情。所以,王之渙的《涼州詞》中才有這樣的經典名句:“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和本詞中這一句的意境類似,都在傾吐著戍邊人的鄉關之思。
最後的“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訴說的不僅有“燕然未勒”的苦衷,還有“歸無計”的遺憾,最能引發讀者的同情和思考:將士們為何輾轉反側,深夜不寐?將軍為何寢食不安,早生華髮?征夫為何蜷縮不語,淚流滿面?原因都是一樣的。這裡,愛國的情懷,思鄉的苦悶,構成了戍邊將士的複雜心態。
將軍和征夫都難以入睡,因對邊辛苦,思念鄉,將軍白了頭髮,征夫流下了眼淚。“將軍白髮征夫淚"是互文,白髮不單指將軍,主兵也久戍不歸,所渭“三軍盡衰老";流淚的也不只是徵人,將軍也因有家難歸、功業難成而哀傷流淚。這裡的悲愴情調還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對於朝廷腐朽、軟弱,不修武備、不重邊功的憤懣不平。
縱觀全詞,雖不足百字,但字字含情,句句藏淚。壯志難酬,有家難歸,愛國思鄉的情感交替呈現,雄渾有力,意蘊深沉,風格蒼涼悲壯。尤其是那思鄉的苦悶之情,更是浸透在字裡行問,不斷鋪陳強化。作者的慷慨悲情,風格上既有傳統邊塞詩的沉鬱悲涼的特色,亦有壯闊雄渾的時代風格。
回覆列表
每當讀到北宋名臣范仲淹的《漁家傲•秋思》一詞,就彷彿穿越到了霜風蕭蕭、號角聲聲,人嘶馬鳴、刀劍鏗鏘的宋夏交戰的肅殺場景中。從1038年起,西夏侵犯宋邊,宋軍節節敗退。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范仲淹受命於危難之間,赴前線整頓軍務,加強防禦,伺機出擊,挫敗敵軍,戍邊長達三年,《漁家傲•秋思》即寫於這段時間。
熱播電視劇#《清平樂》#(原名#《孤城閉》#)中的范仲淹
這一闕詞不同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的理性政治宣言,作為政治家、軍事家的范仲淹在詞中體現出了文學家思想勃鬱、感情強烈的一面。
全詞隨著作者的感情律動為主線自然流轉。邊塞秋季荒寒之景與內地差異很大,“上馬定乾坤”的武功之爭與“提筆安天下”的文治之功,其環境和心境的差異也很大。當此危難之際,范仲淹沒有打官腔、唱高調,而是以寄託思鄉之情的大雁南飛傾訴對家鄉的殷切思念。
然而“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作為政治家的理性剋制了鄉思,四面邊聲、號角催徵的場景又使他回到了嚴酷的現實,他必須要完成戍邊守土的使命。層巒疊嶂、長煙落日的邊塞風光是雄奇壯觀的,然而“孤城閉”的慘淡寂寥又使人為戰事而愁悶。
自從宋太祖“杯酒釋兵權”以來,北宋奉行抑武崇文、重內輕外的國策,邊防廢弛,軍力孱弱,以致養虎為患,屢遭侵犯。雖然范仲淹文武兼備,智謀過人,渴望效仿東漢竇憲追擊匈奴,在燕然山勒石銘功,但在現實的制約下又不得不遵循閉城死守、曠日持久的策略。
思家而難歸,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戍邊而無功,劍出塵鞘,倏為繞指柔。正在愁苦之際,忽然聽聞羌笛聲傳來,悠悠蒼涼之韻籠蓋了霜華滿地的邊塞,使身為主帥的范仲淹與三軍將士夜不能寐、淚水縱橫,這情景讓久經風雨、鬢染霜雪的主帥又增添了幾許白髮!
這闕詞體現了范仲淹與將士們同甘共苦、矢志抗敵的情懷。當時邊塞流傳民謠道:“軍中有一範,西賊聞之驚破膽”,連西夏都稱“小范老子胸有十萬甲兵”,“不敢輒犯境”,後來向宋稱臣,達成和議。
范仲淹一生出將入相,鞠躬盡瘁。他少年時便立下了“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的志願。出仕後興利除弊,為民請命,秉持“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的精神仗義執言,據理力爭。雖屢遭貶謫,猶守正不阿,風節凜然。晚年創辦義田,廣施恩惠。他被譽為“有史以來天地間第一流人物”,這是因為他有著“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大情懷。
“文如其人”,他在文學創作中主張“為情而文”,忠於生活現實,反對無病呻吟。因此他的詩詞文章都充滿著一種“浩然之氣”,語真意淳,一掃宋初文壇柔靡之風。《漁家傲•秋思》一詞是邊塞詞的首創,為以豔情、婉約為主的宋詞開闢了一個寫景宏大而思想深沉、風格豪放而感情真摯的審美境界。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譏評《漁家傲•秋思》為“窮塞主詞”,不登大雅之堂,自誇所作“戰勝歸來飛捷奏,傾賀酒,玉階遙獻甫山壽”為“真元帥”之事。歐陽修此論鐘意於歌功頌德、粉飾太平的“諛詞”,殊不知文學是對社會生活的能動反映,沒有真情實感,沒有警醒意義只能是“行而不遠”。
孔子說:“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漁家傲•秋思》可謂文采斐然之美與質樸真摯之美相得益彰的君子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