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題
15
回覆列表
  • 1 # 美羊羊嘛嘛

    一歲的寶寶奶量減少,需要新增其他輔食才能使寶寶營養均衡。實際上寶寶這個時候可以和大人吃得東西差不多了,但要注意的是儘量給寶寶吃易消化的食物,畢竟孩子小胃腸道還是需要適應的過程。

    我家寶寶一般早上給他熬點五穀雜糧粥,再加一個雞蛋就可以了。小中午的時候,會給她們吃點酸奶、水果之類的。如蘋果、葡萄、火龍果、橙子等等。一般選擇水果儘量選擇當季水果給孩子吃。中午可以給他吃點麵條、菜肉飯、餃子、餛飩之類的。一般會給餃子餡里加點肉末、綠葉蔬菜。偶爾也會燒點魚湯、排骨湯,給孩子直接喝或者煮麵條用。魚肉比較嫩,可以給孩子吃,不過要當心魚刺。下午時間長,可以給點乳酪、麵包給孩子吃。晚餐的話,基本就和我們吃的差不多了。米飯夾點菜,像胡蘿蔔、小青菜、肉圓、豆製品等等寶寶都能吃的。

    晚上睡覺前喝點配方奶,我們家胃口小,一般的話120ml就差不多了。這樣給孩子的安排飲食,應該可以算是營養均衡了。

  • 2 # QQ空間使用者141234871

    針對1歲寶寶的飲食安排這個問題,一定要得到重視,1歲之後的寶寶將陸續長出十幾顆牙齒,主要食物也逐漸從以奶類為主轉向以混合食物為主,而此時寶寶的消化系統尚未成熟,因此還不能給寶寶吃大人的食物,要根據寶寶的生理特點和營養需求,為他製作可口的食物,保證獲得均衡營養。寶寶的胃容量有限,宜少吃多餐。1歲半以前可以給寶寶三餐以外加兩次點心,點心時間可在下午和夜間;1歲半以後減為三餐一點,點心時間可在下午。但是加點心時要注意一是點心要適量,不能過多,二是時間不能距正餐太近,以免影響正餐食慾,更不能隨意給寶寶零食,否則時間長了會造成營養失衡。還要多吃蔬菜、水果,特別是橙綠色蔬菜,如:西紅柿、胡蘿蔔、油菜等。可以把這些蔬菜加工成細碎軟爛的菜沫炒熟調味,給寶寶拌在飯裡餵食。要注意水果也應該給寶寶吃,但是水果不能代替蔬菜,每天應吃蔬菜、水果共150-250克。適量攝入動植物蛋白。在肉類、魚類、豆類和蛋類中含有大量優質蛋白,可以用這些食物飩湯,或用肉末、魚丸。

  • 3 # 天佑11111111111

    當然是什麼都是才能營養均衡了,可是一歲的寶寶沒有牙,怎麼好什麼都吃呢,那就要看媽媽的了。看媽媽會不會做輔食,我們這邊有個孩子一歲憑血,所以一定要什麼都吃,不要讓寶寶挑食,早晨一個雞蛋,和一杯奶粉,或者一碗稀飯和一個雞蛋,過一會吃點水果,香蕉,或者蘋果,反正他能咬碎的,中午可以用排骨湯煮稀飯,裡面放點胡蘿蔔,或者西藍花,什麼的,,可以放點醬油,不要放味精,不要放鹽,下午三點可以喂寶寶吃點麵條,麵條裡面放些西紅柿,當點素菜,晚上,吃點稀飯,或奶粉,每天變著花樣,這樣寶寶就能營養均衡,不要閒麻煩而不做

  • 4 # 尹彥彥2

    寶寶要想吃得有營養,那就不能挑食呀!所以寶媽們在這個時候不能偷懶哦,要換著花樣來給寶寶做吃的,主食、蔬菜、水果都不能單一,每樣食材都有它的營養,所以只要變換著來吃,就能滿足寶寶身體的發展需求了。

  • 5 # 茗惜521

    一歲寶寶的食物開始從奶轉變為食物了,營養均衡就要吃的全面,在寶寶熬粥的時候可以新增紅蘿蔔、白蘿蔔、蘋果、香蕉等等的有利於寶寶消化補充維生素的食物進去,每天都應該給寶寶吃兩個雞蛋,可以給寶寶做一些熗鍋的粥了,比如炒一個西紅柿或者菜葉子,放一些香油植物油,平時多給寶寶吃水果,桔子、柚子,吃不動的水果可以炸成汁,水果汁的營養也是非常好的,可以熬湯的魚類、排骨等等都可以熬湯來喝,熬得湯也可以再給寶寶熬粥,下小麵條等等搜hi不錯的湯料。

  • 6 # 點燃回憶

    1歲以後的寶寶基本上可以吃大部分我們大人可以吃的東西,只是要注意儘量沒有/少調料,特別是鹽和醬油。

    一般1歲以後的寶寶一天應該有規律的三餐,再加上兩頓上下午點心。三餐都需要保證以下四大營養品類的攝入,和我們大人一樣:

      紅肉、家禽肉、魚肉、蛋類;

      奶、酸奶、乳酪;

      水果或者蔬菜;

      穀類、米、麵包、麵條。

      

      這裡特別需要強調的是,這個階段的寶寶需要好的油脂來幫助大腦發育,所以父母們千萬不要談油色變,而是要保證每頓都有好的脂肪攝入。美國的建議是1歲寶寶每天一半的熱量來源是脂肪,我個人感覺是,作為中國人不一定要照搬美國食譜,但我們需要意識到脂肪的重要性。

      “好脂肪”推薦:

      橄欖油、芝麻油、核桃油、牛油果、花生醬、杏仁醬、深海魚類(比如鱈魚、三文魚)、奶油乾酪(Cream Cheese)等。

    解讀美國兒科協會推薦的1歲參考食譜

      下面這份食譜是美國兒科協會推薦的,大家估計都不陌生了。經常有媽媽拿著這份食譜問我,美國孩子真的可以吃下這麼多嗎?

      

      首先食譜不用照搬,美國寶寶的飲食習慣和亞洲寶寶是不一樣的。1歲以後給寶寶吃什麼要結合自己家庭飲食習慣,因為現在寶寶吃什麼是奠定了今後他的飲食習慣和口味。比如,你家一天三頓大部分都是米飯,炒菜這類中餐,我們不可能額外給寶寶提供這些西方的飲食選單。最終,我們是希望寶寶和我們吃的東西差不多,而不再是額外給寶寶做食物。

      那這份食譜給我們的啟示是什麼呢?

      一日三餐嚴格保證有之前提到的四大營養品類;

      每餐食物多樣化,這個和國內一直強調的每天吃滿多少種食物的概念其實很類似的;

      仍然需要保證奶製品的攝入。

      至於量的話,更加不必要照搬。每個孩子的胃口體重都是不一樣的,因此小D的營養師建議,1歲以後寶寶飲食要注重食物的質量,而不是數量。

      

      一日飲食安排參考

      不用非得照搬美國兒科協會的餐單,關鍵是掌握上面說的原則,然後結合家裡情況進行變通。

      

      1歲以後的寶寶可以吃牛奶了嗎?

      美國兒科協會建議,1歲以後就可以給寶寶吃牛奶了,當然如果你是母乳餵養可以繼續母乳。這裡的換奶主要是指吃奶粉的寶寶。

      儘管如此,轉換牛奶還是有兩大前提:

      1、寶寶大部分營養已經靠三餐攝入了。如何判斷呢?最關鍵就是每餐是否都可以攝入四大營養品類,一日三餐已經很規律了。換句話說,輔食已經過渡到正餐了;

      2、每日的奶量不超過500毫升。牛奶比奶粉含有更大顆粒的蛋白分子,過量的牛奶攝入對於寶寶的腸胃和腎臟會造成負擔。

      這裡又要說一下我的個人觀點了,我不清楚國內牛奶製品的奶源是否可靠安全,這個是父母們在轉換牛奶時需要考慮的一個因素,繼續吃奶粉有什麼不好嗎?沒有壞處,只是沒有必要。所以國內父母們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再決定。如果決定換牛奶,一定記得要買全脂牛奶,再次強調,這個階段寶寶大腦發育需要脂肪。

      寶寶不愛吃,與其只是發愁,補這補那,或者希望大了自然就好,倒不如靜下心,認真複習每個階段的餵養要點,科學餵養,寶寶都會成為“小吃貨”的。

  • 7 # 父母世界

    中國營養學會婦幼分會制定併發布的《中國孕期、哺乳期婦女和0-6歲兒童膳食指南》,透過寶塔的形式將嬰幼兒每日身體所需的脂肪、動物蛋白、蔬菜水果、穀類、母乳和乳製品進行專業標示,為爸爸媽媽餵養寶寶提供了科學和權威的標準參照。這些寶塔究竟包含了怎樣的餵養原則呢?營養專家為媽媽們一一解讀。

    0~6個月嬰兒膳食寶塔 全部五層均為母乳。

    Tips:媽媽請注意

    ●純母乳餵養。母乳是6個月齡之內嬰兒最理想的天然食品。純母乳餵養能滿足6個月齡以內嬰兒所需要的全部液體、能量和營養素。

    ●適當補充維生素D。母乳中維生素D含量較低,家長應儘早抱嬰兒到戶外活動,適宜的陽光會促進面板維生素D的合成;也可適當補充富含維生素D的製劑,尤其是在寒冷的北方冬春季和南方梅雨季節,這種補充對預防維生素D缺乏尤為重要。

    ●及時補充適量的維生素K。維生素K有凝血的作用,可以幫助預防新生兒顱內出血。一般情況下,嬰兒的腸道內會自主產生維生素K,但是新生兒還不具備這種能力,所以需要在滿月時吃一次維生素K。

    ●不能用純母乳餵養時,首選嬰兒配方食品餵養。由於種種原因,不能用純母乳餵養嬰兒時,如乳母患有傳染性疾病、神經障礙、乳汁分泌不足或無乳汁分泌等,建議首選適合於0~6月齡嬰兒的配方奶粉餵養,嬰兒配方食品是除了母乳外,適合0~6個月齡嬰兒生長髮育需要的食品,不要直接用普通液態奶、成人奶粉、蛋白粉等餵養嬰兒。

    6~12個月嬰兒膳食寶塔

    第一層:母乳/配方乳每日600ml~800ml。 專家解讀:奶類應是6~12個月嬰兒營養需要的主要來源,母乳仍是首選食品。母乳如不能滿足嬰兒需要時,可使用較大嬰兒相應年齡段的配方奶粉予以補充。 由於普通鮮奶、蛋白粉等的蛋白質和礦物質含量遠高於母乳,會增加嬰兒的腎臟負擔,所以仍然不能直接餵給6~12個月的嬰兒普通液態奶或蛋白粉。

    第二層:穀類每日40g~110g。 專家解讀:混合餵養的寶寶4~6個月起,就可以嘗試給寶寶新增輔食了,輔食最好從單一的含鐵米粉開始,因為米粉很少引起過敏,只要給1~2小勺讓寶貝嚐嚐味道就可以,在寶貝順利接受後按照需求適量增加;衝調嬰兒米粉的水溫最好控制在60℃~80℃之間。此後要逐漸新增粥、爛麵條、發糕、麵包、餃子、蒸包子等穀類食物。

    第三層:蔬菜每日25g~50g,水果每日25g~50g。 專家解讀:此時可以試吃少量蒸南瓜泥、薯泥、油菜葉泥、炒葉菜,蘋果泥、木瓜、香蕉泥、獼猴桃泥,但要一種一種地新增,適應一種後再新增另一種。蔬菜是寶寶維生素、礦物質、食物粗纖維的來源,而水果中含有大量維生素、礦物質和膠質類物質,有利於緩解寶寶便秘和有毒物質的排出。

    第四層:每日蛋黃1個或者雞蛋1個,每日魚/禽/畜肉25g~40g。

    專家解讀:

    ●蛋黃不適合作為寶貝輔食新增的第一選擇,因為裡面的“類卵黏蛋白”的成分很容易導致寶貝過敏。可以從7個月的時候逐漸給寶貝新增蛋黃,但依然要從一點點開始,觀察兩三天以後,如果寶貝沒有出現過敏反應再逐漸適量新增。蛋黃不能放在配方奶裡給寶貝吃,這樣不利於機體對蛋黃內鐵的吸收的,最好用溫水將煮熟的蛋黃攪拌成糊狀餵給寶貝吃。蒸魚、肉末粥、雞茸蛋羹、都可以給寶寶嘗試了,起初每次新增肉類的量也是從小量開始。

    ● 7~8個月時,可以嘗試給寶貝新增魚肉,魚要選擇刺少、肉嫩、新鮮的白魚肉,比如鱈 魚。對於6~12個月的寶寶來說,可以從小量的適合的魚肉、豬小裡脊肉、瘦牛羊肉、雞胸肉吃,每新增一種後觀察3-5天,待寶寶適應後再換為另一種,不能操之過急。

    第五層:油脂每日5g~10g。 專家解讀:7~8個月的寶寶就可以新增少量植物油了,只是為了提味和增加寶寶對油質的適應能力而已,常用的油以選植物油為佳,如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核桃油、橄欖油等,幾種油可以交替食用。寶寶由於月齡小、消化吸收能力善不完善,不宜食用豬油等富含飽和脂肪酸的動物油脂。

    媽媽請注意

    ●從4~6個月開始,需要新增“輔食”。新增輔食的順序為:首先新增穀類食物(如嬰兒營養米粉),其次新增蔬菜汁(蔬菜泥)和水果汁(水果泥)、動物性食物(如蛋黃蛋羹、魚、禽、畜肉泥/松等)。建議動物性食物新增的順序為:蛋黃泥、魚泥(剔淨骨和刺)、全蛋(如蒸蛋羹)、肉末。

    ●建議從6月時開始新增泥糊狀食物(如米糊、菜泥、果泥、蛋黃泥、魚泥等)。7~9月齡時可由泥糊狀食物逐漸過渡到可咀嚼的少渣、軟固體食物(如爛面、碎菜、全蛋、肉末),10月-12月齡時,大多數嬰兒可逐漸轉為以固體食物為主的膳食。

    ●輔食新增初期,寶貝吃的輔食最好保持原汁原味。儘量不新增糖、鹽等調味品,這既能保證食物的營養,也不會因為過早新增而給寶貝的腸道和腎臟增加負擔。

  • 8 # 李永進母嬰營養指導

    一歲多的寶寶還是以母乳或者是奶粉為主,輔食為輔。輔食種類和數量應該是比較多了,基本上成人差不多,只是加工的方式要有特殊的要求,以比較容易消化、吸收的、比較清淡的這樣的食物為主。當然,單獨給孩子進行加工,不要放太多的鹽,油適當放一點,這樣孩子就能夠保持一個比較好的狀態。烹調油可以是一些質量比較好的植物油,根據孩子的消化吸收情況,可以適當的放一些植物油。

    當然了,在輔食新增的時候,動物性的食物不能忽視,還有雞蛋都可以新增,另外蔬菜水果也不能少,要搭配好蔬菜水果,使孩子的營養得到一個很好搭配。

  • 9 # 醫聲營養

    寶寶的健康成長關係到每個家庭的快樂與幸福。一歲多的寶寶該怎麼吃才能營養均衡呢?這也是每個有寶寶的家庭所關心的話題。這個時期的寶寶吃什麼?怎麼吃?吃多少比較有營養,又是科學的呢?

    以13.-24個月齡的寶寶為例,這個時期的幼兒,應與家人一起進食三餐,並在三餐以外的上午,下午和臨睡前各安排一次點心比較為好。每天應保持約500ml的奶量,雞蛋一個,肉禽魚50-75g;易消化的軟飯,麵條,饅頭,含強化鐵的嬰兒米粉等穀物類約50-100g,可嘗試不同種類的蔬菜和水果,也可嘗試啃咬水果片或煮熟的大塊蔬菜,增加進食量。

    下面就舉例說明一下:1早上7點母乳和配方奶粉,加嬰兒米粉或其他輔食,嘗試家庭早餐2

    早上10點母乳和配方奶粉,加水果或其他點心3中午12點各種輔食,鼓勵幼兒嘗試成人的飯菜,鼓勵幼兒自己進食4下午3點母乳和配方奶,加水果或其他點心5下午六點各種輔食,鼓勵幼兒嘗試成人的飯菜,鼓勵幼兒自己進食6晚上9點母乳和或配方奶,。

  • 10 # 哈哈媽媽快樂育兒

    我家寶寶正好13個月,有點挑食,寶媽每天絞盡腦汁變著花樣給她做飯,只求她能多吃幾口,儘量保證營養均衡。先發幾張圖,是她近幾天吃的午餐和晚餐:

    小銀魚炒青菜+玉米粒+西紅柿排骨湯+飯糰

    自制牛肉腸+白灼西蘭花+飯糰

    絲瓜肉丸湯麵

    西紅柿炒雞蛋+迷你水餃

    雞肉蓉胡蘿蔔青菜粥

    下圖是《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推薦的一歲左右寶寶的每日食譜:結合我們自身的情況,一歲多寶寶的飲食可以遵循以下五條原則:

    每天保證約500ml奶,可以是母乳、配方奶粉或者鮮牛奶。寶寶的食物儘量少糖、少鹽。寶寶太小,腎臟還未發育完全,多糖多鹽會增加寶寶腎臟負擔。食物性狀不能過細,過細的食物會使寶寶懶得咀嚼,從而影響口腔和麵頰發育。注意補鐵,鐵元素對兒童生長髮育非常重要,但是卻不易從食物中獲取,所以寶媽要有意識地多給寶寶吃含鐵量高的食物。膳食要全面、均衡,每天要讓寶寶攝入:主食:米飯、麵條、饅頭等肉類:牛肉、羊肉、豬肉、雞肉、魚蝦等蔬菜:西蘭花、胡蘿蔔、大白菜、芹菜等水果:蘋果、梨、桃、草莓、葡萄等只要寶寶不過敏,各種食物都可以給她嘗試。

  • 11 # 月月媽媽親密育兒

    我家寶寶一歲半,她的餐食是每天三頓和家人一起吃家庭餐,兩餐之間吃小點心、水果。晨起後和睡前喝配方奶粉,奶粉的量一天基本上都是400至500ml。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飲食結構要合理,做到既有碳水化合物,又有膳食纖維及蛋白質。紅肉、白肉、蛋類、蔬菜、水果、堅果都可以讓孩子吃。

    我家孩子一般每天都會吃一枚水煮蛋,瘦肉是不可少的,各類蔬菜花樣翻新的為孩子做。比如:湯里加小肉丸和綠葉菜、清蒸魚,餃子、混沌、包子的餡是肉和蔬菜組成,孩子很喜歡吃。既有蔬菜又有肉類,我感覺很好。我為孩子做餐食的原則是,營養結構搭配要合理,做到色香味俱全,低油低鹽,葷素搭配,粗細搭配。

  • 12 # 糰子和圓子的媽咪

    我家寶寶一週五,還是很戀奶,一天能喝8/900ml奶,一天三頓正餐,早上雞蛋米糊或牛油果米糊,中午三文魚菠菜線面一小碗,晚上淮山胡蘿蔔瘦肉粥,有時候是鮮肉小餛鈍,有時候是鱸魚面片,都要熬一些骨頭湯加進去,身高90體重26斤,不胖,我覺得還偏瘦!

  • 13 # 幸福的二寶媽

    第一,奶量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母乳可喂至兩歲,甚至兩歲以上,所以一歲以後,寶寶仍要保證每天大約500-600ml奶量,有母乳不需要“斷”,仍然要繼續吃,並補充每天600單位的Vd,以促進鈣的吸收。如果是奶粉寶寶,奶量亦然不變。

    第二,調味料

    每日三餐可適當調整一歲以內無鹽少油的作法,少鹽少油即可。其他調料,味道以淡、少為主。不要迷信所謂的“兒童調料”,噱頭而已。傳統說的吃鹽才有力氣是錯誤的觀念,Na的攝入,只會因為腎臟排Na差,並且Na離子具有“抓住”水分子的能力,而使寶寶水腫。

    第三、營養密度

    怎樣吃才是有營養?這裡我們關注的是營養密度,食物要想提高營養,單一的食物永遠沒有多樣的食物營養密度高,所以,只要寶寶不過敏,可以同時採用多種食材,為寶寶增加更多的味覺體驗,提供更豐富的營養。

    第四、搭配

    乾貨來了,各種食材的搭配具有一定的原則:1.食材遵循54321原則,即五種蔬菜,四種穀物,三種葷菜(肉蛋魚蝦等),兩種水果,一種奶類。

    2.各食材量比例為5332原則。即五份穀物,三份果蔬,三份奶,兩份蛋白質(肉蛋魚蝦等)。

    所以,一歲以上的寶寶,可以用的食材很多,可以吃的花樣,比如包子,餃子,麵條,粥,手指食物,蓋澆飯等等,也很多。這樣吃才能真正有效保證寶寶的營養!

  • 14 # 知藥媽媽

    一歲以後,三歲以前的寶寶如何吃(濃縮版)

    1歲以後應選擇易消化的家常食物,食物質地適宜,可少量新增鹽和油,進食的規律與家人一致;

    有條件母親(乳量充足、兒童不依戀)可繼續母乳餵養至兩歲。

    注重進食行為訓練,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避免偏食、挑食的行為,15月齡後應脫離奶瓶;

    每年進行血常規檢查以篩查缺鐵性貧血,預防缺鐵性貧血。

    補充:

    果汁攝人量的建議:1歲以上的幼兒鼓勵攝 人富含纖維的水果。即使攝入果汁,量也應控制在 120 ml以下,且為100%果汁或適當水稀釋的純果 汁,不應是含果汁的飲料。不建議用奶瓶攝人果汁, 應使用杯子喝。

    進食鮮牛奶、蜂蜜等食物的年齡:因為新鮮 牛奶未經過營養素強化,尤其是無法保證嬰兒的鐵 營養的供給,因此其營養不能很好地保證1歲以內 嬰兒的營養需求。1歲以後幼兒可攝人新鮮牛奶。 因脂肪仍是年幼兒童能量的重要來源,2歲以內的嬰幼兒不建議餵哺低脂或脫脂牛奶。

    1歲以內嬰兒 都不建議食用蜂蜜,因其易被肉毒桿菌汙染。

  • 15 # 美兔

    一般寶寶一週歲以後,多數都可以和大人一樣進食了,一些米粥啦、麵條啦、奶製品、肉蛋類、水果蔬菜,都可以吃了,一般都可以做到營養均衡。

    但是這些食材儘量能做的容易消化,因為寶寶腸胃還比較嬌嫩。寶寶開始吃這些五穀雜糧之後 ,容易引起積食和消化不良等,一般家中應常備一些消食片、七珍丹等幫助消化的藥物。

    有條件和有時間的寶媽,可以每天給寶寶做些營養餐,這些可以在網路上搜索,網上有許多既營養有招寶寶喜歡的營養餐。每天都可以不一樣,並且還可以增強寶寶的對進食的熱愛。

  • 16 # 鏗鏘玫瑰是我

    一歲的寶寶斷掉母乳餵養之後,每天仍需要繼續200毫升配方奶粉以補充營養。補充每天生長需要的鈣質吸收,每天補充蛋白質,例:如魚,雞肉,蛋之類

  • 17 # 萌圖媽媽育兒樂

    我的寶寶1歲零兩個月,體重22斤,食慾較好,比較健康,在主食餵養時,沒有過便秘,積食和拉稀,所以向大家分向下我們寶寶的每日選單。

    寶寶每日在早晨七點到八點之間起床,空腹吃下維D,然後一口氣喝200毫升奶粉。上午十一點準時吃第一餐主食,有時是白煮雞蛋加蔬菜什錦麵,有時是小米粥配小饅頭(自己蒸的),或者是餛飩餃子,還有骨頭湯和有機玉米麵,每天換著做。中午十二點半,孩子睡午覺,大學兩點半起床,一口氣喝下100毫升奶粉,再加上自己做的一些小點心,像洋蔥雞蛋小餅,雜蔬土豆餅,奶香糯米窩窩頭,香菇雞肉丸子,這些都是在網上搜著自己摸索著做的,還比較成功。寶寶都很愛吃。四點左右寶寶會吃些應季的新鮮水果,下午六點,寶寶準時吃晚飯,晚飯比較清淡,因為寶寶已經長了八顆牙,所以都吃軟乾飯了,經常吃雞肉雙米軟乾飯,蔬菜鮮蝦飯,鬆軟青菜雞肉飯,南瓜雞肉燜飯等等。

    由於所在地區遠離城市汙染,給寶寶做飯的食材大多來自爺爺奶奶家的菜園,養的雞鴨鵝等,所用食物油也是自家田地油菜所產。所以寶寶吃的健康,身體棒棒。現在入秋,比較乾燥,寶寶平時喝的水都是用梨子煮的,比較潤肺。以上就是我健康寶寶的每日選單,僅供感興趣的媽媽們參考。

  • 18 # 良父益友

    好多新媽媽都擔心孩子吃的不好,營養不夠影響孩子省長髮育,我家寶寶現在19個月,也同樣有著這樣的擔心,但是我家寶寶胃口一直很好,每天我們也是換著樣給孩子準備吃的,下面就把我家的經驗也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第一,寶寶在沒到2週歲之前,奶粉一定不能斷,主要營養應該還是奶粉。我家寶寶現在每天四頓飯,早晚吃主食和菜,中間兩頓喝奶粉,具體的量要根據孩子不同而定。如果早飯實在沒時間準備,也可以早上喝奶粉,中午晚上吃主食。

    第二,要注意營養搭配。其實營養搭配很主要,我們當父母的都不願意看到自己的寶寶比別人家的寶寶瘦很多,也不希望我們的寶寶是個小胖墩。那就需要父母用心了,保證孩子的營養全面,既要保證肉,蛋的量,又不能缺少蔬菜水果。我家寶寶每天要保證一個雞蛋(煮蛋,蛋糕或者燙裡面打成蛋花,一般不做炒雞蛋,油太大),豬肉,牛頭,羊肉,雞肉,魚肉要穿插著每天給孩子吃一樣,但注意別超量,蔬菜要多種都吃,我家寶寶從來不挑食,但不能給孩子做的太單調。

    第三,主食要多樣化,促進孩子食慾。我家寶寶多主食很多樣,大米粥,小米粥,饅頭,包子,餃子,混沌,面片,發麵餅,麵包,小餅乾,蔬菜餅,換著樣給孩子做,孩做粥的時候還可以加些大棗,地瓜或者南瓜。

    第四,簡餐加水果。我家寶寶每天吃兩次或者三次水果,水果注意選擇應季水果,一次不給寶寶吃太多。

  • 19 # 吳溧蕙

    一般這個時候,可以吃米粉或粥之類都可以的,如果有時間儘可能在家裡給寶寶做輔食,畢竟現在外面食品新增劑很多,不利於寶寶成長。

    若自己做也是以少鹽少油,儘量清淡為主,是保護好寶寶的味蕾,故以新鮮應季為主較好。其實寶寶是否愛吃飯是從小培養起,再者這個階段的小寶寶儘可能少吃零食,若是有心媽媽在自己家做的還可以。

  • 20 # 吉恩小頑皮

    一歲多的寶寶仍舊是以母乳或奶粉為主,但是輔食新增也逐漸佔較大份量。半歲開始輔食新增,到一歲孩子已經可以吃很多輔食了。

    早餐:各種餅以及奶製品

    一歲多的寶寶都已經長牙,並且有一定的咀嚼能力,所以給孩子準備各種餅是非常合適的,不僅可以鍛鍊孩子自己的動手能力,還能滿足輔食新增要求。

    這個餅可以是單純的雞蛋,也可以是加入肉糜,甚至可以加入水果泥或者蔬菜泥,然後再加點鹽或者糖,煎出來或者烤出來。這是所有一歲多的寶寶都會喜歡吃的。

    中餐:自制蝴蝶面或者餃子餛飩

    各種蔬菜泥拌麵粉搓揉擀成面片,再用筷子夾成蝴蝶結狀,用高湯煮出來,好看又好吃,是這個階段寶寶的最愛,難度係數不高,又能滿足寶寶輔食新增需要,真心推薦!

    網路上也有各種寶寶手工面賣,但咋滴還是自己做的更放心,並且讓孩子來參與印製面片,更是一次很棒的親子互動。

    點心:各種水果片或者自制磨牙點心

    輔食新增孩子還得補充些水果,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可以自己咀嚼一些水果片或者水果丁,所以我們只需要把水果洗乾淨切好用輔食盒裝著給孩子備著吃就行。

    當然,除了水果,還可以是自己製作的餅乾或者磨牙棒,孩子必然會喜歡並且能夠自己拿來吃。

    晚餐:各種粥

    這個階段的寶寶可以吃各種粥了,肉類可以剁碎加入米粥裡面,同時加些碎蔬菜丁,一般孩子也會樂意接受的。同時如果擔心自己平時的搭配營養不夠全面,也可以在粥裡面拌入高鐵米粉。米粉是從半歲就開始新增的輔食,到孩子兩歲前可以一直新增。

    米粉裡面可以加入各種蔬菜泥或者肉泥,這是半歲到10個月寶寶最常見的輔食,在孩子一歲後,只要孩子仍然接受,咱們還是可以給孩子吃的。

    這個階段是從母乳或者奶粉為主逐步轉為各種輔食為主的階段,所以各位家長需要多用心準備,準備的食物不僅要滿足孩子的身體需求,還應該符合孩子該階段的咀嚼以及消化能力。

    同時這個輔食新增也是要注意品種豐富,別讓孩子養成挑食的壞毛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視劇《都挺好》引發全民大討論,現實生活中會有像蘇大強這種父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