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孩子王育兒顧問
-
22 # 甜甜圈伐木累
1歲之後的寶寶,在飲食上有了大變化,也開始喜歡吃大人的食物,開始使用勺子、叉子吃飯,但是很多媽媽都會發現自從寶寶到了1歲以後,胃口沒有以前那麼好了,媽媽們不用太過擔心憂慮,寶寶這個變化是正常的。
一方面是因為寶寶的增長速度開始放緩了,體內的熱量需求自然就會減少,另一方面,1歲後的寶寶開始吃密度比較高的食物,之前是糊狀的,現在是幾塊肉或者麵條,在視覺上媽媽會產生寶寶吃少的感覺。
那麼寶寶怎麼吃來保證每天營養均衡呢?
1歲之後的寶寶基本上大部分都可以吃大人的食物了,但還是要注意口味太重的飯菜或者放醬油的飯菜,儘量給寶寶少吃,還是以清淡為主。
一般1歲以後的寶寶每天除了規律的三餐外,還可以再加兩頓上下午點心,三餐中要保證寶寶合理攝入四大營養品類:
紅肉、家禽肉、魚肉、蛋類
奶、酸奶、乳酪
水果或者蔬菜
穀類、米、麵包、麵條
父母們不必太糾結寶寶飯量問題,每個孩子的胃口都是不一樣的,沒有衡量的標準,對於1歲之後的寶寶,在飲食上更注重的是質量,不是數量。
-
23 # 徐靜營養配餐
一歲的寶寶已經嘗試並適應多種種類的食物,這一階段應在繼續擴大嬰兒食物種類的同時,關注於增加食物的稠厚度和粗糙度,並注重培養嬰兒對食物和進食的興趣。
保證每天600毫升的奶量,保證攝入足量的動物性食物;每天一個雞蛋加50克肉、禽、魚,一定量的穀物類;蔬菜和水果的量以嬰兒需要而定。
特別要給孩子準備一些便於用手抓捏的“手抓食物”,如香蕉塊、煮熟的胡蘿蔔塊、切片的水果、黃瓜條等。
-
24 # 薇健康
1歲多寶寶已不能考母乳來供給能量,需做到食物多樣、均衡來保證充足的營養了,要保證肉、蛋、奶、蔬果、主食的攝入。
-
25 # 陽光成長路
1歲多寶寶,飲食接近成人,關於怎樣吃保證營養,幾點建議供參考:
1、少甜少鹹,口味清淡。少甜是指除水果蔬菜自然甜味以外的人工甜,包括比如白糖、甜味劑等。過甜過鹹的食物會影響孩子敏感的味覺。
2、補充優質蛋白質。比如魚肉、牛肉、雞肉等等。
3、溫度合適,不會燙到孩子。
4、確保每一種食物都被搗成糊狀或切成便於咀嚼的小塊。
回覆列表
初為人母,總會對她的各項事務面面俱到,總擔心一不小心就錯過了她的各種美好。對於週歲的寶寶,奶粉已不再是她的主食。為了讓吃貨營養全面,健康的成長,開始各種操心她的輔食,又擔心吃多了吃撐了,擔心便秘,腹瀉等等一系列的問題。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也慢慢的學會了很多,從那十指不沾陽春水,到現在寶寶的簡單輔食信手拈來,一路的成長,感謝小吃貨的配合。
看過聽過很多人的經驗,小吃貨的輔食葷素搭配,以素為主,葷食為輔。寶貝是名副其實的小吃貨,見不得別人吃東西,但是我們並不是他喜歡吃什麼,就一個勁的讓他吃什麼,她的輔食,反饋式餵養。從少量循序漸進,慢慢進行。
最近感冒咳嗽,因為白蘿蔔有清肺的功能,山藥有補脾胃的作用,特意晚上去超市買好白蘿蔔和山藥,大清早的早起給寶寶準備大米山藥白蘿蔔粥,小火慢燉半個小時。粥有股淡淡的蘿蔔味,不黏稠,山藥嚼起來黏黏的,山藥特意選了鐵棍山藥,據說這個補脾最好。哈哈,雖然看起來沒有那沒有食慾,但是感謝寶貝的配合,吃了一小碗。
當然,小吃貨並不只是吃粥,都怪我手拙,只能做一些簡單的粥和麵條。當然寶貝的飯食少不了當季蔬菜。方瓜,具有健脾暖胃的功效。晚上會給寶貝來一碗方瓜米粉,把方瓜蒸熟,搗爛加在米粉裡,除了有米粉中淡淡的米香,方瓜的甜味也不會很濃。寶寶太小,不能過早的新增糖分,只能依靠實物中的糖,當然這也已經足夠她攝取的量了。第一次做這麼成功的輔食,看著就食慾爆滿。
夏天,我會用黃瓜和西紅柿給寶寶做麵條,再加點核桃油,看著也不錯,色香味俱全。
寶寶鼻樑有青筋,中醫上說,鼻樑有青筋,說明孩子脾胃弱。為了寶貝健康的體魄,當然也會想方設法給寶寶補脾胃,小麵湯當屬第一首選。小麵湯以小麥磨成的白麵粉製成。材質簡單,只需要白麵和溫水,卻於平凡中有真滋味。半小時順時針或者逆時針攪拌,然後醒面。全程花費差不多倆小時做的麵湯,經過多次的試做,已經技術越來越嫻熟,越來越成功,寶貝也越來越配合的吃光光,滿滿的成就感。小麵湯做法雖然很簡單,卻要求全程靜下心,花時間為用心做。一碗普通的小麵湯,做的過程中卻是滿滿的愛,對於寶寶的脾胃作用卻是比吃更多的保健營養品來的更顯著。
人生不管做什麼都沒有捷徑,尤其是養育一個孩子,只有在這樣平凡的日常中,用心、用愛、用時間、用正確的方法,一點點陪伴孩子成長,日積月累之後會發現自己的付出有了滿滿的收穫,哪怕是孩子的光碟行動,哪怕是孩子飯後的一個飽嗝,都會讓自己倍感喜悅。
Hi,我是孩子王首席育兒顧問,持有國家高階育嬰資格證,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樣的育兒顧問為寶媽們提供嬰兒撫觸、產婦催乳、寶寶理髮、營養指導、母嬰護理、成長培育等服務,讓當媽媽變得更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