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歲月煮酒
-
22 # 真誠地看著你
科舉放到現在相當於主科是語文,選修是文科。在經歷了西方思想衝擊後,當時很多先進的中國人已經意識到,傳統的知識已經不夠用了。科舉的廢除只不過是順應了這一趨勢。(也可以說是在南牆撞破了頭不得不改變。)
-
23 # 王松林
科舉制度,始於隋朝隋煬帝,到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廢除,前後共存在了1300年。
科舉制度是隋以後各封建王朝設科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由於分科取士而得名。漢代已有考試取士之法,但系臨時措施,並未形成定製。隋文帝廢除為世族壟斷的“九品中正制,於開皇七年(公元587年)設志行修謹、清平幹濟二科。煬帝時始置進士科。唐代於進士科外,復置秀才、明法、明書、明算諸科,又有一史、三史、開元禮、童子、道舉等科。武則天親行殿試,並增設武舉。其由皇帝特詔舉行者稱制科。諸科之中,惟進士科為常設,最為重要。宋以後各朝科舉制僅有進士科。唐宋進士科主要考試詩賦。宋神宗熙寧時,王安石改用經義。元、明、清均用具法。明清兩朝的經義以《四書》、《五經》的文句為題,規定文章格式為八股文,解釋須依朱熹《四書集註》等書。
19世紀80年代後,隨著西學的傳播和洋務運動的發展,科舉制度發生改變。1888年,清政府準設算學科取士,首次將自然科學納入考試內容。1898年,加設經濟特科,薦舉經時濟變之才。同時,應康有為等建議,廢八股改試策論,以時務策命題,嚴禁憑楷法優劣定高下。戊戌變法失敗後,慈禧下令所有考試悉照舊制。
1901年9月清廷實行“新政”後,各地封疆大吏紛紛上奏,重提改革科舉,恢復經濟特科,1903年,張之洞、袁世凱等會奏漸停科舉,1904年1月,清廷正式批准減額減停科舉的奏章。因科舉為利祿所在,人們趨之若鶩,新式學校難以發展,因此清廷詔準袁世凱、張之洞所奏,將育人、取才合於學校一途。至此,在中國歷史上延續了1300多年的科舉制度最終被廢除,科舉取士與學校教育實現了徹底分離。
-
24 # 吉月文
科舉制度的廢除實際上是清末新政的一個組成部分。因此要理解這一點,就必須要放到清末新政的推行上面去。
清末新政的推行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整個社會的壓力。甲午戰敗以後,應該說,大部分精英階層人士尤其是漢族士人,已經明確了一點,那就是必須進行變革,否則以當時的社會形態根本不足以應對外來侵略。不過在採取何種方式方面產生了分歧,也就形成了改革和革命兩大派。從這個角度上講,實際上這兩塊是大體上同時間出現,只是當時大部分人覺得,從穩定社會角度出發,改革可能更好一些,所以改革派獲得的支援更廣泛一些,這也就是為什麼,維新派也就是改革派能夠更早的登上歷史主角的位置。
但問題在於滿清貴族作為一個封閉而自私的政治小團體,拒絕以改革的方式讓步自己的權利。因此百日維新很快就以失敗告終。在此之後,維新派人士受到鎮壓,革命派人士,也沒有能夠獲得民眾的支援,整個中國的政治氛圍在短時間內迅速壓抑起來,變革力量陷入低谷。
在整個國力日益衰敗之後,慈禧又因為不識大體,居然宣佈向全世界多個國家開戰。因此使得西方列強聯合起來進攻北京,這就有了八國聯軍進京,慈禧西逃。在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最屈辱的條約辛丑條約之後,慈禧才終於得以回到北京。應該說,這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從這一時期開始,清政府實際上就已經徹底失掉了漢族士人的支援。依然支援他們的人,已經成為了少數派。
在這種情況下,以慈禧為代表的滿清貴族,才不得不考慮進行改革以挽回人心,同時也是為風雨飄搖的清政府,儘量爭取一點機會。因此新政才被提上議事日程。新政的關注焦點實際上是在政治領域,剛開始的時候,清政府下令民間可以進行討論,但在最後推出實際政策的時候,卻讓民間大失所望,因為基本上是以經濟改革為主的,在政治方面涉及的很少,而且始終還是在努力的維持滿清貴族的特權地位。有人說,單純考察經濟層面上清末新政的舉措,在廣度和深度上都超越了維新變法時期。但問題在於此一時彼一時,今天的價錢買不到昨天的貨。就當時的情況來看,清末新政並沒有能夠挽回民心。清代最後一次政治改革以失敗告終,也就意味著清政府失掉了最後一個延續政權的機會,從而使得其在數年之後倒臺。
而取消科舉制度實際上是清末新政當中為數不多的在政治方面的一種改革。它實際上是清政府用來表明改革意願的一種姿態。
清末政治改革的關鍵其實不在科舉考試而在於權力的分配。自滿清入關以來,清政府採用的措施是在中央層級上面大部分的官職採用滿漢分立的方式,少部分官職只允許滿人擔任。而同級別的官員滿人地位又優於漢人。這樣一來,在中央層面就長期形成了滿人對漢人的政治優勢。在當時地方勢力已經做大,滿人勢力收縮的情況下,對於中央權力的爭奪是最為關鍵的。很多人要求限制滿人的權力,但是新政的政治改革當中卻意圖繼續強化這種優勢,自然引發已經在地方政治上形成優勢的漢族官僚以及士人知識分子的不滿。在晚清朝小野大的政治格局下,清政府最後以地方獨立的方式被漢族官僚所拋棄也就不足為奇了。可以說在當時清政府已經風雨飄搖的情況下,不向漢族官僚讓度權力,反而意圖進一步強化優勢在現實上是做不到的。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當然只能以失敗告終。
但清政府在努力維持滿清貴族權力的同時,又希望向社會彰顯其改革的決心。那麼在這種情況下,當時已經成為雞肋的科舉制度,就成為了一個很好的象徵性的代表。晚清時期科舉制度受到了多方面的衝擊。一是科舉制度本身內容不能夠跟上時代,因此也就不能夠選拔出符合當時需求的新式官員。在這種情況下,清政府當然也做了一些努力,包括在科舉考試中加入新式內容,但往往受到傳統士子的抵制。另一方面是加開新式課程的科目,選拔各類專業人才。但社會接受度不高。二是科舉已經不能成為官員選拔的主渠道。晚清時期,社會動盪,政府不得不公開的出賣官職以增加財政收入。而與此同時,各類新式機構當中又不得不採用新式人才。在科舉本身已經沒有太大價值,而科舉又具有極強的象徵意義的情況下,清政府將其廢除,其目的是向社會彰顯自己有極強的改革決心,以此挽回民意。
從歷史上看,清政府顯然沒有達到目標。這又是為什麼呢?
在上面已經說了,清末新政失敗的關鍵是沒有能夠解決權力分配的問題,廢除科舉本身影響不大,不具備決定性的影響。想靠這個挽回民心是不可能的。現在還有少部分學者認為廢除科舉制,其實加速了清政府的滅亡。主要原因在於,這一舉措使得相當一部分數量的傳統士人走上了反對清政府的道路。也就是說反而取得了事與願違的效果。
客觀的說,考試本身是選拔政府工作人員最合理的制度。時至今日,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如此。所以科舉考試並非一無是處。從這個角度上講清政府,為了彰顯決心而匆忙的廢除科舉考試,其實是一種政治上的無能。
-
25 # 四川達州人
科舉本來是成功的選仕途徑,相對於推薦、恩蔭、察舉、世襲等等方式,顯為公平。
明清時期,科舉內容走上歧途,完全偏重於文科,甚至隋唐科舉的明法明算都已廢除,自然導致八股盛行,自然科學被徹底壓制。
到了清末,伴隨西方堅船利炮的入侵,尤其辛丑條約後,統治高層逐步認識到這個危害,科舉內容做出了一些改革。同時,張之洞等官僚主張開設新學,將選仕與學校徹底分離,引入西方教育體系。
權衡之後,慈禧下定決心廢除科舉,命令州縣開辦新式中小學。
然而,滿清高層沒有預料到的是,廢黜科舉帶來了滅頂之災,加速了自己的滅亡。
既有體制倉促廢黜,又無法在短期內形成有效且相對公平的文官選拔辦法,導致統治中國廣大基層計程車紳階層紛紛轉向,不再效忠清廷,或同情甚至參加革命黨,或鼓吹立憲,或投身北洋體系及投靠本地官僚勢力。
僅僅6年,局面就一發不可收拾。這是廢黜科舉的大幸事也。
回覆列表
科舉制度從隋朝開始到清末結束,在中國實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科舉原來是為政府從民間提拔人材,相對於世襲、舉薦、九品官人法等選材制度,科舉考試無疑是公平、公開及公正的方法。科舉為中國曆朝發掘、培養了大量人材。一千三百年間科舉產生的進士接近十萬,舉人、秀才數以百萬。當然其中並非全是有識之士,但能過五關斬六將,透過科考成進士者,多數都非等閒之輩。宋、明兩代以及清朝漢人的名臣能相、國家棟梁之中,進士出身的佔了絕大多數。科舉對於知識的普及和民間的讀書風氣,亦起了相當的推動作用。雖然這種推動是出於一般人對功名的追求,而不是對知識或靈性的渴望;但客觀上由於科舉入士成為了風尚,中國的文風普遍得到了提高。
科舉所造成的惡劣影響主要在其考核的內容與考試形式。由明代開始,科舉的考試內容陷入僵化,變成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實際學識。大部分讀書人為應科考,思想漸被狹隘的四書五經、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縛;無論是眼界、創造能力、獨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大部份人以透過科考為讀書唯一目的,讀書變成只為做官,光宗耀祖。另外科舉亦侷限制了人材的出路。唐宋八大家都是進士出身;但到了明清兩朝,無論在文學創作、或各式技術方面有傑出成就的名家,卻多數都失意於科場。可以推想,科舉制度為政府發掘人材的同時,亦埋沒了民間在其他各方面的傑出人物。
清朝末年,新思想、新知識不斷傳入,科舉制度已不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1905年,清廷宣佈廢除延續了1300年的科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