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寧靜的大海29184229
-
2 # 沒有傘快努力奔跑
當時,清廷與太平天國作戰3年,耗費餉銀2950萬兩,戶部結存支銀只有22.7萬兩,“度支萬分窘迫,軍餉無款可籌”。而隨著江南膏腴之地因戰亂“鹽引停遲,關稅難徵,地丁錢糧復因軍荒免緩徵”,清廷的財政來源也出現危機。厘金的出現,使得清朝的商稅以另一種方式出現併發揚光大。厘金按行商坐賈分為“活釐”和“板釐”,前者是對轉運中的貨物徵稅,是一種透過稅,後者是對產地或銷售店鋪按月收捐,是一種交易稅。按照課稅品種的不同,厘金又分為百貨釐、鹽釐、洋藥釐(進口鴉片)、土藥釐(本土鴉片)四類,其中百貨釐的範圍幾乎包括了所有商品,見貨即徵,不問鉅細,這是厘金收入的主要來源,約佔全部厘金的93%。厘金最初是值百抽一,但後來清廷並沒有統一標準,於是各省自定章程,致使各地稅率不一,且呈越來越高之勢,最高的山東曾抽銀二分(稅率20%),其他各省也都增至5%~10%。為了徵收厘金,各地政府紛紛設立釐卡。最濫的時候,全國有大大小小的釐卡12000多處,其繁密程度“如網之密,如梭之織”,後來經過整頓裁撤,到同治初年還有3000多處。名目繁多的厘金、較高的稅率以及遍佈全國的釐卡,使得清政府對商業稅的增收力度和效率大大增強了,清朝的財政收入也隨之大幅度提高。
-
3 # 史爭朝夕
咸豐初年,暴發太平天國起義。朝廷派出綠營八旗圍剿,因為綠營八旗兵的腐敗,不但未能剿滅太平天國,反而讓太平天國佔領南京和清廷呈分庭抗禮之勢。
清廷既要防備列強,又要剿滅太平天國,力不從心,只能依靠道光年舊例各地官紳自行組織團練。可隨著時局的發展,逐漸這些團練的戰鬥力甚至超過了正規軍。其中戰鬥力最強的要數曾國藩的湘軍。可是綠營八旗是有朝廷直接撥給銀子的。可湘軍不算正規軍,而咸豐因為滿漢相防的原因又不肯授予曾國藩督撫實權,籌銀便是曾國藩最發愁的事。於是,郭昆燾向曾國藩建議借鑑“雷總憲在揚州抽商賈之稅充軍餉”於是曾國藩便效仿,開始設關卡徵收厘金。此風一開,有些貪官汙吏便也找到發財的地方,說是十文抽一,有些地方房甚至抽三抽四,因為曾國藩沒有地方實權,甚至有些地方官就把關卡擺在曾國藩關卡之前,藉機難為曾國藩。
直到咸豐十年,朝廷的江南大營徹底被太平天國消滅,同時意味著,清廷在南方已沒有任何軍事力量,平定太平天國只能寄希望於曾國藩。曾國藩被授予兩江總督、節制四省。才有了地方實權。
曾國藩打下南京之後,沒有選擇推翻清廷有一個原因便是天下百姓被厘金弄的苦不堪言,已經不想打仗了。
-
4 # 當代曹植
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後,迅速席捲東南數省,所到之處,殺人放火搶劫並裹挾百姓而去,使南方繁華富庶之地變得荒涼破敗,江浙贛皖等省,或被太平天國佔領,或淪為戰區,朝廷收不上稅,稅源大幅減少。
河南的捻軍、山陝二省的回民趁機起事,英法聯軍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攻陷北京,西北阿古柏佔據新疆,沙俄趁火打劫。清朝內憂外患,奄奄一息。
為了應對戰爭,清朝財政支出大幅增加。清廷無錢練兵,也無錢打仗。只好給政策,允許士紳練兵剿匪,軍費自籌。
於是胡林翼、曾國藩、左宗裳、李鴻章等人紛紛練兵鎮壓太平天國,軍費從其轄區搜刮,包括逼迫鄉紳捐輸,賣官鬻爵,劫留地方稅收等,但是仍然遠遠不夠。
於是又在各路口設卡收商稅,即厘金,通常為貨物價值的百分之一左右,但是卡點眾多,貨物到達目的地,通常要翻幾倍賣出去,才能賺到錢,嚴重的阻礙了國內商業的發展,打擊了民族企業,因為外國人的貨物是不敢徵收厘金的,加深了外國資本對中國經濟的控制。
但是,沒有辦法,為了剿匪,朝廷默許徵收厘金。於是,此政策迅速推廣至全國,一度成為各地政府的主要收入,甚至平定內亂之後,由於權力不斷由中央下放到地方,地方督撫的權力逐漸擴大,逐漸掌握了軍政財權,中央政府不敢裁撤厘金,怕影響地方收入,引起地方反彈,加劇國家分裂。因此,中國始終不能形成統一的市場,給資本主義的發展,帶來了嚴重的不利影響。
綜上,厘金挽救了清朝,但厘金政策阻礙了經濟發展,最終葬送了清朝。清朝成也厘金,敗也厘金。
-
5 # 登哥讀歷史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首先我們要知道,厘金是什麼?厘金是清代咸豐年間創立的一種貿易徵稅制度,屬於一種商業稅,因為它的稅率為1釐也就是百分之一,所以又叫厘金。後來厘金又分為百貨釐、鹽釐、洋藥(進口鴉片)釐、土藥(國產鴉片)釐,只要進行交易,就得抽稅。
而清政府當初徵收厘金的原因,主要有已下幾點:
一、清政府窮乾隆以後的清朝可以說沒一天安穩過,1795年的苗民起義、1796年的白蓮教起義、1813年爆發的天理教起義等等讓大清國變得脆弱不堪,國家將錢都用在了鎮壓這些農民起義運動中,國庫已經空了!
但咸豐年間,爆發了太平天國運動,讓大清王朝半壁江山都丟了,當時的清政府開始對太平天國進行圍剿,打仗這事最燒錢。當年清政府建立江南和江北大營,駐軍幾十萬,每天的開銷十分巨大,僅僅三年,就消耗了國庫餉銀二千九百六十三萬兩。當時清政府實在拿不出錢了,於是就建立了厘金稅。
根據《清朝續文獻通考》記載: “當時軍需孔亟,籌款維艱,厘金雖自四年奏準,實則三年已先舉行,茲諭權輿也,是年春金陵失陷,餉源枯竭,太常寺卿雷以誠治軍揚州,始於仙女廟創辦釐捐。”
也就是說厘金最初建立的目的是徵收軍餉,彌補財政支出。據統計,湘軍每年能在湖南省收到厘金約二百萬兩白銀。這還僅僅是一個省份。後來由於效果喜人,咸豐皇帝便下令在全國推行,成立厘金局。
二、清朝時期商品經濟的發展,在清朝時期,商品經濟發展迅速。在厘金制度創立之前,國家大部分的稅收都由農民來承擔過於沉重,而太平天國的爆發就是因為清政府對農民的徵稅過於苛刻導致的。而當時的大商人們,坐擁家產卻不納稅,與農民比起來實在說不過去,也不公平。到了咸豐時期國家急需用錢,既然農民的稅收不能徵收了,自然就打起了商人的主意。
三、總結厘金制度對清朝影響巨大。極大的充實的清朝的國庫,更具記載1853年到1865年期間,厘金稅每年能給清政府帶來1000萬兩白銀的收入,到了光緒年間,厘金收入節節攀升,在1911年清政府滅亡那年一年厘金的收入高達4318萬兩。
-
6 # 古史今鑑
厘金是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30年代中國國內貿易徵稅制度之一。最初是地方籌集餉需的方法,又名捐釐, 中國自清代至中華民國初年徵收的一種商業稅,因其初定稅率為1釐(1%),故名厘金,又稱釐捐,厘金稅。
厘金產生原因:
一、鎮壓太平天國革命,創辦新稅,以供軍需。
二、舊稅已一再增收,早已聲名狼藉,創辦新稅應對財政上的迫切需要。
三、清代商品經濟發展,為新稅奠定了基礎。
由此可見新商稅厘金的產生是清廷鎮壓革命的需要和此時商品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但厘金這一新稅從創辦開始就繁瑣苛刻、弊害百出,具有濃厚的封建性和反人民性。
-
7 # 大明人
咸豐三年(1853)為江北大營籌措鎮壓太平軍的軍餉,在揚州里下河設局勸捐,其畝捐按地畝肥瘠和業田多寡,照地丁銀數分別抽捐,大致每畝起捐自八十文至二十文不等。同時,對米行商賈推行捐釐之法,向揚州附近的仙女廟、邵伯等鎮米行,規定每米一石捐錢五十文助餉。四年三月起,此法推行到裡下河各州縣米行,並對其他各業大行鋪戶,一律照捐抽釐,大致值百抽一。捐釐行業漸次增多,遍及百貨,抽捐地區也漸次擴充套件到揚州和通州(今南通)兩府所屬各地。當年下半年,江南大營在鎮江、丹陽等縣相繼設卡抽釐。截至同治元年(1862)除雲南(同治十三年設)和黑龍江(光緒十一年設)外,厘金制度已遍行於全國各地。
厘金最初是一種臨時籌款方法。但從當時的社會經濟和財政狀況來看,它的產生又帶有必然性。第一,鎮壓太平天國革命需要加強對人民的盤剝。咸豐三年,太平天國已建都於南京,清朝廷為了鎮壓太平天國革命,在南京城外和揚州附近分別建立江南大營和江北大營,長江南北駐軍有幾十萬,軍餉的需要十分迫切。前三年,已耗費餉銀二千九百六十三萬兩,此時戶部結存正項支銀僅二十二萬七千餘兩。這就“不能不借資民辦”,也就是創辦新稅,以供軍需。第二,舊稅已一再增收,早已聲名狼藉,創辦新稅急不可待。由於太平天國佔領南方多省,於是“鹽引停遲,關稅難徵,地丁錢糧復因軍荒免緩徵。”即入少出多,國庫日形支絀。但就當時財政來源看:原作為財政補助的捐輸,“一年所得,凡五百五十萬兩,為數不算太多;但以之供給當時財政的急需,卻仍屬少不濟用,緩不應急。”而且為時太久,能捐錢買官的人不會十分積極,如威逼過甚,又恐發生變亂。所以,另闢財源,創辦新稅,是財政上的迫切需要。第三,清代商品經濟發展,為新稅奠定了基礎。此時,五口通商已過十年,本國商品經濟有了一定的發展,為商業稅的產生提供了物質條件。在太平天國起義之前,就有人請徵商稅,充實財政。道光二十三年,有人認為徵商太輕,僅關有徵而市無徵,一般富商大賈擁資營利而不納賦稅,與農人比較起來,負擔實在過於不均。於是,奏請徵商稅。可見,新的商稅厘金的產生是清廷鎮壓革命的需要和此時商品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 -
8 # 種花知興衰
我的觀點是:由當時社會經濟結構的發展性【商品經濟】與國內社會情況的特殊性決定的【太平天國】。
可能有小夥伴不懂什麼是厘金?厘金其實就是現在的商業稅,清朝初定商業稅為一釐,即對賣貨的商人商品按1%抽取稅收,所以叫一釐,也叫厘金。
晚清太平天國聲勢浩大,曾國藩的湘軍稅銀來源於地方厘金制到了19世紀,晚清政府內憂外患,不僅面臨西方列強虎視眈眈,而國內農民起義運動此起彼伏,到了咸豐三年,太平軍已經攻破南京,建都立國,國號太平天國。而為了剿滅太平天國,清朝在南京的北面與南面駐紮江南江北大營,包括曾國藩的湘軍共計幾十萬清朝大軍,軍餉需三千萬兩,但朝廷內部國庫空虛,這就只能從民間徵調,而強斂又會激發民變,所以,有人提出了設立新稅,即從商業商品抽取稅收,供應軍餉。
朝廷舊的稅收制度臭名遠揚,新的稅收制度迫在眉睫為了鎮壓太平天國,朝廷增加了稅收,舊的稅收標準已經提高好幾倍,早已超過普通百姓的負擔能力。朝廷每年的稅收不足軍費消耗的六分之一,而另一種"捐納"或"捐輸"的制度,即沒有考取功名的人,但想做官,可以向朝廷捐獻錢財換取功名,但靠這種制度增加財政收入也是少數。所以,舊的稅收制度已經無法適應特殊時期財政的需要,新的稅收制度迫在眉睫。
晚清商品經濟迅速發展,厘金制度是大勢所趨,適應歷史潮流隨著清朝通商口岸的逐步擴大,傳統的小農經濟快速瓦解,商品經濟逐漸成為社會主流,而傳統的稅收制度則還停留在小農經濟的自給自足,商業的快速發展成為清朝稅收新的增長重心,而中國海關自主權則由西方所控制,所以,國內改革稅收制度成為當時晚清政府頭等大事。
所以,晚清政府徵收厘金,是從當時國內社會環境情況,經濟結構,未來發展利弊的層面下深思熟慮做出的決定,既而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改革舊稅收制運動。
-
9 # 凌煙閣論史
一個政權開徵一個新稅種,大概是:缺錢了。
尤其是這個政權遇到重大危機時還缺錢,那就更得想辦法找錢了。
清朝開徵厘金,就是因為既缺錢又遇到重大危機了。
清朝爆發了太平天國起義,但是沒錢打仗,於是開徵厘金太平天國起義與1851年1月爆發,短短兩年時間竟然把整個江南都擾動了。1853年1月太平軍戰略了武昌,3月份攻下了南京。清廷大震。
此時清廷應該調兵遣將,這是個花錢的事,但是朝廷有多少錢呢?
1853年6月,清朝戶部的實際存銀僅僅22萬兩!
怎麼辦,農民起義造反的問題不能不解決。那就開徵厘金吧!
厘金是什麼?厘金就是一種商業稅。咸豐三年(1853)開徵。主要由各地方軍政首長在各地設關卡,對過往的貨物大致上按照1%的比例收稅,所以叫厘金。
一開始只對大米收稅,第二年就擴大了,遍及百貨。地點也擴大了,從揚州擴充套件到了南通、鎮江、丹陽等地。到了同治元年(1862),除了雲南和黑龍江以外,厘金制度已遍行於全國各地。
據同治八年至光緒三十四年(1869~1908)全國各省厘金收入分類計算,其中百貨釐約佔總收入的百分之九十二,茶稅約為百分之一點八,鹽釐約為百分之零點八,洋藥釐約為百分之三點三,土藥釐約為百分之二點一。
正是這1%的厘金,成為清廷鎮壓太平天國和隨後的農民起義主要財源。
厘金在鎮壓太平軍方面的作用1855年的5月份,湖南省厘金局成立。據後來的資料統計,湘軍每年能在湖南省收到厘金約二百萬兩白銀。當時,還有湖北和江西也受曾國藩節制,加上這兩個省的厘金,湘軍每年僅僅從厘金項上就能收入600萬兩。
僅僅依靠厘金,湘軍人均軍費就達50兩(湘軍最高為12萬人)。再加上捐輸費、賣官鬻爵收入等,湘軍收入更高。
湘軍士兵餉銀為每月6兩銀子,而八旗兵只有2兩,湘軍兵餉是八旗兵的三倍。高工資帶來了高戰鬥力。
最終,清廷依靠厘金支撐的湘軍,平定了太平天國起義。後來湘軍(及其培養的人才)又參與平定捻軍、收復新疆、中日甲午戰爭等影響中國近代歷史的大事件。
結束語:厘金這個小小的稅種,成就了強盛的湘軍淮軍等地方武裝力量,幫助清朝度過了內部危機。
厘金支撐了漢族地方武裝,也瓦解了清廷中央的權威。隨後,各個地方行省的軍事財政一步步獨立,為推翻清廷打下了基礎,這些都離不開厘金的貢獻。
-
10 # 老李頭有話說
清朝白河縣厘金局義興爐制銀錠
一
1853年3月,太平天國建都南京,清軍為了圍堵和威懾南京,在南京城外和揚州分別建立了江南大營和江北大營。在揚州幫辦軍務的副都御使雷以諴來到江北大營,找欽差江北大營都統耆善要軍餉。
然而,耆善拿不出軍餉,不僅耆善拿不出,整個大清朝廷都拿不出。當時,清廷與太平天國作戰3年,耗費餉銀2950萬兩,戶部結存支銀只有22.7萬兩,“度支萬分窘迫,軍餉無款可籌”。而隨著江南膏腴之地因戰亂“鹽引停遲,關稅難徵,地丁錢糧復因軍荒免緩徵”,清廷的財政來源也出現危機。
太平軍
雷以諴遇到的問題,是清軍中存在的普遍問題,當時幾乎每支清軍都面臨缺餉問題。清廷既要軍隊打仗,又沒錢供養軍隊,怎麼辦?雷以諴向戶部捐納局申請了1000多張部照,然後設局勸捐。勸捐其實就是賣官鬻爵,交錢買部照,拿到部照後去辦手續,就是有功名的人了。
勸捐能暫時解決缺餉問題,但無法作為一種長期政策,1000多張部照賣完了怎麼辦?雷以諴的幕客(也稱師爺)錢江想了一個辦法:設立厘金局對境內和過境商品百貨進行抽稅。
錢江還幫雷以諴設計了具體的執行方案,計劃先從揚州附近的仙女廟、邵伯、宜陵、張網溝等鎮的米行開始試點,規定每1石米捐錢50文助餉,然後再擴大到附近各州縣的米行,最後從米行擴充套件到其他各行各業。初定徵收標準是值百抽一(稅率1釐),所以被稱為厘金。
厘金制度的出現遭到了商戶們的普遍反對,但雷以諴不為所動,強硬推行,讓錢江等人帶兵收費,對反抗商戶堅決鎮壓,幾個月之後,商戶們終於老實,雷以諴順利解決了軍餉問題。
繁華的街道是厘金的主要徵收物件
第二年,雷以諴上奏咸豐皇帝,聲稱“試行厘金助餉,業有成效,請推廣照辦,以裕軍儲”。雷以諴的厘金制度,讓飽受財政危機困擾的咸豐皇帝眼前一亮,咸豐皇帝命令:“兩江總督怡良、署江蘇巡撫許乃釗、江南河道總督楊以增,就江南北地方情形,速商籌辦”,這意味著厘金制度得到中央的認可,此後厘金制度從地方性籌款方式變成了國家正式合法的籌款方式,有條件的省份紛紛效仿(所有用兵省份,得由該督撫核奪,酌量抽釐。普行之議既定,於是各省仿行)。1857後年,厘金制度在全國放開,各省大力推廣。
二
在厘金制度出現之前,清朝的商稅主要有兩種:一是雜稅,包括“蘆課、漁課、田房契稅、牙貼商行當鋪稅、落地牛馬豬羊稅”等;二是榷關稅,即在全國水路要衝之地(乾隆時期有24處),設定關卡對來往商品徵收過稅。
雜稅稅率一般在3%左右,榷關稅稅率一般在3%~6%之間浮動,都是低稅率的商稅。清朝中期,雜稅收入一直徘徊在百萬兩左右,榷關稅則在四、五百萬兩左右。進入晚清後,隨著吏治腐敗和國家機器的低效,以及頻繁戰亂,這兩項稅收持續銳減,財政地位大大下降。
清朝前期及中期財政收入簡表
厘金的出現,使得清朝的商稅以另一種方式出現併發揚光大。
厘金按行商坐賈分為“活釐”和“板釐”,前者是對轉運中的貨物徵稅,是一種透過稅,後者是對產地或銷售店鋪按月收捐,是一種交易稅。按照課稅品種的不同,厘金又分為百貨釐、鹽釐、洋藥釐(進口鴉片)、土藥釐(本土鴉片)四類,其中百貨釐的範圍幾乎包括了所有商品,見貨即徵,不問鉅細,這是厘金收入的主要來源,約佔全部厘金的93%。
厘金最初是值百抽一,但後來清廷並沒有統一標準,於是各省自定章程,致使各地稅率不一,且呈越來越高之勢,最高的山東曾抽銀二分(稅率20%),其他各省也都增至5%~10%。為了徵收厘金,各地政府紛紛設立釐卡。最濫的時候,全國有大大小小的釐卡12000多處,其繁密程度“如網之密,如梭之織”,後來經過整頓裁撤,到同治初年還有3000多處。
名目繁多的厘金、較高的稅率以及遍佈全國的釐卡,使得清政府對商業稅的增收力度和效率大大增強了,清朝的財政收入也隨之大幅度提高。
清朝光宣年間財政收入簡表
從1853年到1865年間,清朝年均厘金收入約為1000萬兩(只統計了百貨釐),而1870年到1873年間,清朝田賦年均收入約為1300萬兩,這意味著厘金收入已經成為清廷的財政支柱。到了光緒年間,隨著社會日趨穩定,厘金收入節節攀升。1882年,清廷厘金收入為1631萬兩,佔財政收入的20%,1911年清朝滅亡前夕,厘金收入達4318萬兩。
三
自古以來,一個朝代的滅亡,最直接的原因往往都是財政危機。當太平天國運動把清廷推到財政危機的邊緣後,厘金制度的出現為清廷開闢了一個大財源,其鉅額的財政收入也為元氣大傷的清廷注入了一針強心劑。此後,這針強心劑成了清廷的續命針,繼續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具體而言,厘金收入對晚清政府的續命作用體現在三個方面。
清代"湖北厘金光緒七年六月公濟益"伍拾兩錠
一是軍費開支。
厘金制度出現於鎮壓天平天國時期,因此它的最直接作用是幫助清軍解決了鎮壓太平天國的軍費問題。有學者統計,清朝平定太平天國的軍費總支出為29259萬兩白銀,減去厘金制度產生之前的3年的軍費開支2950萬兩,可以得出清廷從1853年到1864年的軍費開支為26309萬兩,其中厘金收入佔了48.3%,這其中還不包括各級官員中飽私囊的部分。在封建王朝,中飽私囊的部分是必須的損耗,可以算得上一種隱性開支。
在太平天國活躍過的省份,如湖廣、江蘇、江西、安徽、福建等,厘金收入幾乎全部被用作軍費,曾國藩在奏摺中曾寫道:東南各省“用兵十年,全賴厘金一項支援,凡三省兩湖各屬無論已被兵,未被兵,幾乎無處不設卡,無處不抽釐”。厘金是湘軍穩固的“養命之源”,湘軍、淮軍的擴充、養訓、作戰,都仰賴於厘金。
晚清軍隊
鎮壓太平天國後,清廷曾打算酌情裁撤各省釐局,但遭到地方督撫反對,反對的理由是各地開支浩大,但是常規的地丁銀(農業稅)只能滿足十分之三四,剩下的十之六七都靠厘金,所有厘金“萬不可驟議裁撤”,清廷考慮到財政困難和地方政局穩定,只得默準厘金制度繼續推行。
地方督撫的說法是有道理的,在太平天國平定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厘金收入仍是各地軍費的主要來源。1870年到1873年,清朝各省厘金收入的三分之二都用於軍費支出,山西更是將全部厘金用於軍費開支。直到光緒年間,內亂基本平定,厘金才轉用到其他事項上。但是,八旗、綠營以及海軍的軍費,仍然有不少來源於厘金。除了軍費開支之外,厘金也被各地方政府廣泛用於戰後重建。
湖南湘西洪江古商城之厘金局
二是償還債務。
晚清時期,因為龐大的軍費開支以及一些對外戰爭失敗導致的賠款,使得清政府財政窘迫,不得不大量舉外債度日。甲午戰爭以前,清政府曾多次賠款和借債,但所借數額不多,時間也較短,一般都能還清。
從甲午戰爭到清朝滅亡這段時間,清朝國事日非,戰爭開支、編練新軍、對日賠款以及庚子賠款等等,都是前所未有的開支,這都不是清政府短時間內所能負擔得起的,為此,清廷多次向國外借款,欠下了鉅額債務。為了償還債務,清廷把債務攤派到了個各省,各省為了完成攤派任務,開始增加稅收,而此時厘金收入也更多地被用來償還債務。
以1902年到1906年為例,根據統計,當時清廷每年償還債務總額約為4400萬兩,厘金收入為1800萬兩左右,其中500萬兩左右被用來償還債務,約佔償還總額的10%以上。比例雖然不高,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財政壓力。
咸豐十一年浙江義橋古鎮厘金票證
三是洋務運動開支。
19世紀60年代,清朝為“自強求富”掀起了一場規模宏大的洋務運動,其主要內容是大規模引進西方先進科學技術、興辦近代化軍事工業和民用企業,建立新式海軍等。
顯然,作為中國工業化的肇始,洋務運動是一項耗資巨大的事業,每一個小目標的落地,都需要不菲的投資,而這些投資並不都屬於中央財政開支的範圍。事實上,清朝中央財政收入一直比較拮据,對洋務企業的支援力度十分有限,只有極個別大型洋務企業能夠得到中央財政的支援,其他洋務企業的創辦和運營只能依靠地方財政收入,而地方財政收入的最重要來源之一就是厘金收入。
清朝財政支出中,投入在洋務企業上的花費約為5900萬兩,其中大部分來自於海關稅收,其次是厘金收入。厘金收入基本都隱匿於各省軍費與行政用費之中,所以很難弄清厘金收入與洋務花費之間的關係資料,只能從個別洋務企業中窺其一二。
以張之洞創辦的湖北槍炮廠為例,按照生產計劃,該廠每年經費為80萬兩左右,從1893年到1910年,厘金在該廠年經費支出中最少的時候佔15%,最多的時候超過50%,平均下來,該廠每年經費支出的25%來自於厘金。
可以這麼說,如果沒有厘金收入,很多地方興辦的洋務企業都會因為經費短缺而無法維持。
湖北槍炮廠
四
厘金制度極大充實晚清政府的財政收入,是暫時幫助清政府延續統治時間的靈丹妙藥,但是從長遠來看,厘金制度無異於殺雞取卵。
一方面,遍地設卡,重疊抽徵,“舉凡一切民人從生到死衣食住行所用之物,無不抽釐金”,稅吏雜冗,盤剝商人,中飽私囊。凡此種種,嚴重破壞了國內營商環境,加重了商業成本和人民負擔,削弱了本國商品的競爭力,便於外國商品傾銷(外國商品不繳納厘金),同時也摧殘了脆弱的民族工商業,壓制了國內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阻滯了整個社會的進步。難怪時人對厘金怨聲載道,稱之為“惡稅”,認為“厘金之弊,罄竹難書,近創虐政,奠基釐捐”。
民國七年雲南厘金照票
另一方面,按照慣例,厘金作為各省自行籌款的途徑,除了少部分上交中央外,大部分都留作地方開支,地方督撫掌握厘金收入意味著中央財權下移,地方勢力派自此有了擁兵自重的經濟基礎,這反過來消解了中央政府的權威,加速了清政府分崩離析。
【參考資料】
《清代商稅制度芻議》
《中國近代“厘金”研究》
《晚清厘金制度月厘金銀錠》
《厘金制度對清朝末期政府財政收入的影響》
-
11 # 小老鼠的救贖
晚清政府為籌措軍費開設了厘金局。厘金就是過路費和交易稅。“近來內地局、卡林立,往往數十里之遙,其間多至數卡……過一卡有一卡之釐。經一卡抽一卡之釐”。各省釐局,但有釐局之名,實則抽分抽錢,有加無己。凡水陸通衢以及鄉村小徑,皆設奉完抽釐旗號,所有行商坐賈,於發貨之地抽之,賣貨之地又抽之,以貨易錢之時,以錢換銀之時又抽之。資本微末之店鋪,肩挑步擔之生涯,或行人之攜帶盤纏,女眷之隨身包裹,無不留難蒐括。”官員在徵收過程中,隨意勒索,如山東高達20%,而其他省份也在5%甚至10%之上。誠如時人所云:“中貨有厘金,而洋貨全無之,於是洋貨之價日賤,中貨之價日昂,價賤則購用日多,價昂則銷售日少”。廣東三水、佛山等地本是手工業發達的地區,“工藝之目,成萃於此”,但“軍興以來,創設釐稅,遇卡抽驗,勒索萬狀。自三水設釐卡,而市面為墟矣。佛山一埠,而百行虧折矣”。
-
12 # 春風解語
首先來說一下“厘金”是什麼,產生於什麼情況之下。太平天國起義對於晚清的政治,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從而產生了一種新的財源。在財政緊張的情況下,為了籌措軍費,臨時試行的一種稅收,雖然是臨時起意,但是在晚清的國家財政中還是有一定的市場。
但是由於晚清的吏治腐敗,徵收釐米過於頻繁,且花樣繁多,使得人民利益收到損害,怨聲載道,裁釐之聲在晚清也是不絕於耳。但是利益驅使下的厘金制度,並不能一絕後患,這一制度甚至在利益之下,跨越了晚清和民國,直到南京國民政府時期才被徹底杜絕。
一、厘金制度的漫長曆史
咸豐年間對於裁釐之事,就已經不絕於耳,但是並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推進,同治八年(1869年),在中英坐在談判桌上討論利益取捨之時,英國公使阿禮國向清政府提出要求,增加進口稅以廢除對進口貨徵收厘金的計劃,為什麼有這樣一段故事呢,是因為地方徵收洋貨厘金與洋商發生衝突的案件屢有發生。
光緒六年(1880)英國公使威妥瑪重新提出這項計劃,清政府表示同意,願意接收12.5%甚至10%的稅率。但是,由於列強對於免除厘金能否實行疑慮重重,導致這項計劃未能實現。
從這些史料記載可以看出來,厘金制度不但使得清政府左右為難,外國人的貿易通商也受到了影響。時間推進到光緒29年,江西巡撫柯逢時提出了自己的建議,要求改收統捐,清政府這一次同意了他的建議。
1909年的江蘇,爆發了一場商民發動的全國性請願活動,希望透過“裁釐認捐”擺脫厘金的苛刻政策。1911年,蘇商會召開會議,規劃並領導裁釐認捐事宜。
但是政府並不認同蘇商會的請願,一直裁定為統捐,這樣政府與商民的矛盾開始爆發,最終只有奉天、湖北、吉林、新疆等地認同了統捐,其他的地方仍然充耳不聞,厘金制度在晚清時,其實極其混亂。武昌起義爆發後,“裁釐認捐”的鬥爭才暫時放下。
到民國初年,這樣的鬥爭都還沒徹底放下過,其實這是一場利益之爭,所以在利益驅使下,誰也沒有放下過武器,為自己爭取更大的利益。
直到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1927年正式宣佈裁釐,這種尷尬的歷史局面才被解決了,歷經八十年的厘金制度才徹底告別歷史舞臺。
二、每一種制度的爭端,都是和利益息息相關的
厘金制度之所以經歷長時間的鬥爭,利益是不可放下的話題。
清政府的利益在厘金制度的變遷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厘金制度由地方發起,然後波及全國,儘管清政府也是知道它的弊端,甚至數次發動裁釐的運動,但是由於厘金制度得到的收益,一直是維持國家機器運轉的有利收入,明知道這項制度會帶來很多弊端,清政府還是會在利益之中搖擺。
隨著商民利益被傷害,各地發生了請願活動,但是由於內憂外患的事實存在,清政府對於裁釐的政策就更加曖昧。辛亥革命之後,北洋政府為了從地方政府手中收回財政權利,也在商人集團利益的驅使下,進行了裁釐活動,但是終於因為北洋政府的態度問題,還有地方政府的執行問題,裁釐運動不了了之。
因為利益的牽制,清政府並沒有徹底下定決心裁釐,所以在政府的搖擺之下,厘金制度持續了將近八十年之久。
厘金制度的產生是伴隨著所有的利益集團的博弈而存在的。
厘金制度產生後,厘金的收繳都是由地方政府負責,其徵收制度的混亂可想而知,在腐敗橫生的晚清,貪汙腐化的現象極其嚴重,厘金收入進入地方政府,相當於貓兒口中送魚食,有去無回。
地方政府應該說是厘金制度最大的收益者,即使是清政府一直在裁釐,但是地方政府由於利益所在,往往會陰奉陽違。
甚至在中央政府以及商民提出裁釐制度時,他們會藉助地方勢力把這些聲音給壓制住,所以這項裁釐運動被不能有效的推行下去,這就是為什麼晚清之時,厘金制度可以長時間存在下去的極大阻礙。
每當改革要達到成功的時候,地方政府就會出來對抗,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很久,一直都得不到改觀,這樣的情況一直到北洋政府的後期,演變得越來越厲害,特別是袁世凱去世後,地方政權更是混亂不堪。
本身社會就處在動盪的時刻,加上各方面的勢力此消彼長,必然造成厘金制度的混亂不堪。
四、商民的利益訴求
厘金制度的徵收物件廣泛,金額巨大,而且制度混亂,自從產生以來,商人集團的利益就受到了極大的損害,在此情況下,矛盾就激化開來。
可是說,在厘金制度中,商人集團代表著最大的被傷害團體,位於金字塔的最底端。從晚清的厘金制度實行開始,商人集團就一直處在反抗的階段,不管這些鬥爭有沒有效果,他們也在積極爭取自己的利益。
商民的力量薄弱始終,無法與地方政權抗衡,直到民國初期,這樣的情況只是稍微有所好轉。資本主義工商業的崛起,使得商人集團的力量強大起來,這時他們有了足夠的實力與厘金制度做鬥爭了,於是各地關於裁釐的請願紛至沓來。直到後來,歷史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厘金制度才得已消失。
為什麼晚清的厘金制度一直存在,這是因為各個利益集團利益的博弈,厘金制度一產生,地方政府作為最大的受益者,肯定不會讓這個利益鏈受到損害,他們害怕厘金制度動搖,從而百般阻撓,沒有一個利益集團會輕易放棄得來的果實,政府的財政開支又多半來源於厘金制度,雖然他們也知道里面存在的弊端,造成了貪慾的滋長,但是為了利益,態度始終曖昧不明,所以裁釐運動開展得並不順遂,這就是晚清為什麼厘金制度存在的最大原因。
-
13 # 川娃子123
晚清政府為什麼要徵收厘金?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要搞清楚什麼叫厘金。
所謂“厘金”,是指原定稅率滿一百就抽取一,百分之一為一釐, 故而稱作“厘金”。1853年,幫辦江北的軍務的雷以誠在揚州首次開設, 剛開始由於各個機構經辦其事,產生了混亂,清政府為了統一事權,專設厘金局統管,繼而向全國各省推廣。
那麼清政府為什麼要徵收厘金呢,這主要是用於鎮壓國內的起義,自1851年,南方的太平天國起事後,清王朝調集了八旗綠營在內大量兵力瘋狂鎮壓,非但沒能剿滅起事,反而讓太平軍蔓延到了長江流域,自1853年初,清王朝已經消耗了三千萬兩白銀,江南財富之地戰火連天,稅收入不敷出,捉襟見肘,這個時候開始實行厘金制服。
清王朝為了鎮壓起義的軍費開支,在全國設立了三千多個厘金局,巧立名目,壓榨盤剝,“五里一釐,十里一局”, 種類極其繁多,大肆搜刮民間財富。正是靠著這種“鍥而不捨”的壓榨,清王朝逐漸緩解了咸豐同治年間的軍費危機,度過了難關。
隨著厘金制度的實行,也代表著清王朝以前牢牢掌握的財政權力從中央轉移到地方,從此地方實力派逐漸坐大,最終敲響了自己滅亡的喪鐘。
-
14 # 溫子哩
厘金制度的產生與太平天國農民戰爭密切相干
在太平天國農民戰爭爆發前,清政府財政就已經相當拮据。道光三十年(1850),戶部存銀僅有187萬餘兩,加上各省起解在途中的225萬兩,也不過412萬兩,還不夠戶部今後五個月的開支。而此年年底(1851年l月)太平天國農民戰爭的爆發,更使清政府財政雪上加霜。
咸豐三年(1853),太平軍定都金陵(今南京),並佔踞鎮江、揚州各城。清政府為圍剿太平軍,調集數十萬大軍,屯駐大江南北。由於清政府財政窘迫,自然難以給大軍作充分的接濟。
是年四月,以刑部侍郎在揚州幫辦軍務的副都御史雷以諴因為練兵急需軍晌,於是採納幕客錢江的建議,採用類似捐輸而又能施行較久的方法,即捐釐之法。此法在揚州城附近仙女廟、邵伯、宜陵等鎮率先施行,至咸豐四年(1854)三月始行奏報,並請於江蘇省各府州縣,亦仿行勸辦。
由此也可知,所謂“厘金”,就是“捐釐助晌”或“抽捐助晌”。
厘金制度被採行的原因,錯綜複雜。既有經濟與財政方面的原因,又有政治、軍事、文化、社會諸方面的原因。
但主要原因是制度供給的不足,地方政府為了自身的利益,不得不創新的制度。
-
15 # 亦喃文史
首先我們來說說何為厘金。清朝的貨幣以銀兩為主,晚清政府對各地的米市徵收稅錢“每錢一千,各抽錢一文”,而一兩的千分之一即為一釐,因此這種稅費被稱為厘金。
實際上,厘金是清政府臨時性徵收的一種費用,不算正式的稅收,而是類似於現在的商業通行稅,一般設立釐務局或在關卡徵收。厘金的徵收首倡者為湖北光化縣縣令路炯,於1833年開始在光化縣徵收,之後在全國推廣開去,成為一種固定的稅收制度,直到1931年才被廢除。
那麼,晚清政府為什麼要徵收厘金呢?我們可以從這一制度實行的必要性與可能性兩方面來分析。
必要性:維修石磯炮岸與籌集軍費道光十二年,湖北光化老河口發生嚴重水災,石磯炮岸被摧毀。為了維修石磯炮岸,於是在道光十三年,也就是1833年,光化縣縣令開始在民間發動自願集資,稱為“捐釐”。之後“捐釐”不斷演變,徵收物件由米商到其他各商品,並在咸豐時期由民辦轉為了“官辦”,並具有強制的特點。
在列強入侵後,晚清政府陷入內憂外患的困境中。鴉片戰爭以失敗為結局,鉅額的賠款加重了財政危機。而這一時期國內也爆發了聲勢浩大的太平天國農民起義。為了對抗太平軍,政府下令訓練地方軍,湘軍是其中的重要地方軍。此時國庫已經匱乏,無力提供充足的軍費,於是開始在各地徵收厘金,用來彌補軍隊的巨大開支,以圖解決財政問題。
“軍晌之取資於此(厘金)者,十蓋八九。所入當歲在千萬以上”賈士毅《民國財政史》
可能性:商品經濟的發展與徵稅的傳統既然厘金類似工商業稅,表明這一時期商品經濟有了一定的發展。清朝前期的主要稅收來源為土地稅,而隨著近代自然經濟的逐漸瓦解,農產品日益商品化,失去土地的農民也為工商業提供了勞動力,工商業在這一時期有了較好的發展。
工商業者積累了大量財富,於是給晚清政府積極推廣厘金制度提供了可能性。而中國自古便有徵收賦稅的傳統,厘金的徵收不會遭致人們的強烈反對,因此能夠推行下去。
“今僅稅行貨之商,而不課居貨之賈,坐擁豐資,操其奇贏,以攫厚利”《近代經濟研究集刊》第一卷
厘金制度可以說是地方財政的一種創新,雖然緩解了清政府的財政難題,但卻增加了工商業主的負擔。
-
16 # 吉月文
厘金是一種商品流轉稅。簡單來說就是商品離開某地進入另一地區以後需要繳納的一筆稅收。原則上講繳納一次就可以了,但在實際操作過程當中,每離開一次就必須要繳納一次,所以厘金稅的實際稅額是非常驚人的。而且還存在著非常嚴重的內外不平等關係。國內的產品沒有免稅政策。國外進口的商品卻因為外國列強的阻撓而並不繳納這一稅收,後來在多方談判之下,才以關稅附加稅的形式代替厘金。
至於為什麼要徵收這樣一種稅,實際上是為了應對晚清時期的一個重要的社會動盪太平天國運動。厘金稅實際上是晚清政府用來籌集資金,尤其是籌措對付太平天國運動的軍餉的主要稅收。但問題在於,當太平天國運動被清政府鎮壓以後,已經成為了一個重要稅收來源的厘金稅卻並沒有被清政府廢除。直到進入民國以後,才將這一稅收徹底廢除。
這裡邊又涉及到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晚清時期的稅收和財政問題。先看晚清時期的稅收。中國傳統的稅收是以農業稅為主的,但在晚清時期發生了重大變化。最主要的原因是傳統的農業生產受到了很大的衝擊,農業稅的地位開始下降。此時關稅的地位迅速上升。關稅成為了整個近代中國最穩定,而且也是最主要的稅收來源。不過關稅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長期被外國人把持其主要作用實際上是用來支付對外戰爭賠款。所以關稅雖然多,但卻很少為政府掌控,因此政府不得不尋求新的稅收來源,這就是厘金稅的產生的主要歷史背景原因。
財政上面的問題,則表現為嚴重的入不敷出,長期赤字。清政府對外戰爭不利,每次戰爭失敗就必須支付鉅額賠款。與此同時,國內的開支又因為各種原因而迅速上漲。一方面國內出現了大量的反叛力量,除了太平天國運動以外,其他地方也時有叛亂髮生。為了平叛清政府不得不增加財政支出。另外一方面,清政府雖然不樂意,但不得不向近代化轉型,實際上也有財政增加的內在原因。比如清政府不得不學習西方開展洋務運動,洋務運動本身就包含了構建國家工業體系的這樣一個目標,這也是需要投入大額資金的。
在這樣一種長期入不敷出的情況下,稅收一旦開徵就很難撤銷。
那麼民間又是怎麼應對這樣一種稅收的呢?答案是逃稅。
當時採用的逃稅方法主要有兩種。
第1種,是透過信局以小件寄送的方式逃避稅收。所謂信局,實際上就是私人開辦的郵政機構。此類機構以寄送包裹為名,事實上為商家運送商品。由於習慣上對此類寄送商品是不徵收稅收的,所以就能夠起到逃稅的作用。
第2種,利用洋行偽造進口商品身份。洋行是外國人在中國開辦的進出口貿易公司。進口商品可以享受免稅或者低稅政策,因此很多中國商人和洋行合作,利用洋行的途徑進行商品的運輸和販賣,從而逃避稅收。
厘金稅的歷史影響,主要有兩點。
從政治方面來看,是清政府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的財政保障。從這個角度上看,不完全是負面的,有一定的正面因素。畢竟太平天國運動本身雖然帶有一定的革命性,但畢竟是以一種非常愚昧的方式構建起來的,對於社會的破壞性同樣非常巨大。
從經濟方面來看則完全是負面的。這個稅收對於國內商品的自由流通起到了很大的負面作用。從而也就使得當時的社會生產只能侷限於一個很小的市場半徑,從而也就抑制了中國早期手工業向近代工業的轉型。而與此同時,由於內外有別,進口商品享受著免稅或者低稅的優惠政策,這就使得中國早期的民族工業,在面對西方進口產品的競爭的時候,承受著更大的稅收壓力,在價格上面和利潤上面都處於嚴重的劣勢。因此這種稅收實際上對於中國近代經濟轉型構成了非常負面的影響。
-
17 # 情感電臺FM
首先晚清政府腐敗落後,經濟實力衰退,與康熙乾隆盛世是無法相比,國民經濟跟不上,稅收少,國家當然就窮,窮了就要徵稅。
接著清政府腐敗無能,1840年鴉片戰爭《南京條約》。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馬關條約》。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辛丑條約》,當然其他條約數不勝數。我們知道條約就是要①割地②賠款③開放通商口岸。但是賠款這一方面,清政府國庫空虛,單單《辛丑條約》9.8億兩白銀平分給清政府的老百姓,因此苛捐雜稅日益增多,老百姓苦不堪言。
其次, 清政府革新派打算復興晚清政府工業,從江南製造總局到武漢鐵廠,一系列的投資背後還是需要錢,因此儘管在革命,但是老百姓還是苛捐雜稅眾多。
最後農耕經濟時代,男耕女織,發展經濟緩慢,太平造盛世。反觀現在的中國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經濟飛速發展,國民生產總值3%的增量,讓世界見證了中國奇蹟,中國速度。但是我們應該有居安思危的品質。越是太平年代越是要,不斷改革創新,革故鼎新。在這個全球性的世界大舞臺上,要防墮落,不落後,照鏡子,知美醜,觀歷史 ,知興替。
目前的中國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和平來之不易,希望大家且行且珍惜,加油祖國!
-
18 # 勇戰王聊歷史
鴉片戰爭後,清朝爆發了太平天國運動。要想鎮壓農民起義,就要派兵打仗。打仗可是很燒錢的,而清廷沒錢。其財賦重地江南被太平軍佔了,長江流域都是交戰區,南方各地的稅銀無法送到北京!
而且,當時,清政府的主要財政收入是田賦。而這一項稅收在康熙時就說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後來又實行攤丁入畝。而且,隨便增加田賦,那是要背上“橫徵暴斂”的壞名聲的。我大清皇帝個個都是明君,怎麼能幹這事!?
換個名字,從別的地方徵稅!
於是,在1853年的某天,在曾國藩的上書建議下,“厘金”呱呱落地了。只要你帶著“貨”“物”(背個包袱也算)進入和路過某地,就要交稅!其初定稅率為1釐(1%)﹐故名厘金。當然,也有高的,就看地方怎麼實施。
最初的厘金,是由江北大營在所屬的揚州里下河地區實行,徵收的稅,全部供給軍隊了。之後,湘軍等地方團練,也在轄區內徵收厘金,供自己使用。有了這個“厘金”,朝廷就不用再調撥銀餉了。
而且,可恨的是,洋人是不用交這個稅的。因為,洋人是二大爺。
有了這個稅,打仗就有錢了。這就相當於明朝的“三餉”,只是,厘金針對的是商業。對於湘軍這樣的地方團練來說,徵收厘金,就等於在地方有了自己的財稅收入。這可是“私財”,朝廷也不知道你到底收多少稅。正是因此,那些地方團練才會如此團結,自成一派,敢於和朝廷對著幹。
太平軍被平定後,清廷就著手收回“厘金”。但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清廷也不知道底下到底能收多少銀子,也沒法確認地方是否全部上繳厘金。這些錢還是回到地方團練軍閥手裡。
最終,這個厘金,也成為了拖垮清朝的關鍵。
-
19 # 舊時樓臺月
厘金制度形成於1853年,這一制度是是支撐晚清政府統治的重要賦稅制度,它的產生與晚清的政治、經濟、軍事狀況有著密切的聯絡。
一開始這項賦稅制度是清政府為了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籌集軍費而實施的臨時性賦稅,因為頗具成效被推向全國,到了1931年才結束。
從深度來看,厘金制度的形成與當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國家形態有著重要的關係,是當時社會、經濟、政治矛盾的集中體現。
一、厘金制度產生的原因厘金是一個大的賦稅制度,所涉及種類不同,主要分為四類,分別是百貨釐、鹽釐、洋藥釐、土藥釐四種,這四種又下設多種小專案,徵收範圍之廣在中國賦稅史上是極其罕見的。
(一)晚清政府財政困難
自鴉片戰爭之後,清政府陷入了內憂外患的境地,國庫異常空虛。在農民起義運動頻頻爆發的狀況下,清政府陷入了“度支萬分窘迫,軍餉無款可籌”的局面。不得已採用了臨時的應急制度——厘金。
據統計當時的國庫情況極其危機,1850年國庫時存銀兩隻有187萬兩,加上在途銀兩225萬兩,共計412萬兩,而1781年,清政府國庫存銀達到了7000萬餘兩。
(二)太平天國運動的威脅
1851年,太平天國運動爆發,清政府從全國各地調集了大量軍隊鎮壓太平軍,但是清政府最為倚重的八旗軍、綠營軍早已腐化、不堪一擊。在這種狀況下,政府不得不下令練兵,同時大量徵收士兵。
軍隊的壯大必然離不開糧餉支援,清政府國庫的400多萬兩白銀,顯然是遠遠不夠的。在政府的要求下,各地官員開始徵收士兵。當時負責在揚州徵收士兵的雷以諴發現軍餉難發的問題日益嚴重,他曾多次上奏中央朝廷,但是國庫空虛的中央朝廷也愛莫能助,於是他便奏請咸豐帝,希望皇帝同意在揚州當地推行厘金稅收制度。這一制度推行後,迅速解決了當地的軍餉問題。
厘金制度是在軍事問題的壓迫下產生的,所以在這一制度下徵收的賦稅也大多用於了軍事開支,據統計同治13年,厘金收入運作軍費的部分為73.7%。光緒元年,達到了75.4%。在各省的軍事開支中,90%以上是各省自己徵收的賦稅,而當時的軍事活動大多是防範或鎮壓人民起義運動,這代表厘金制度為鞏固清王朝的封建統治起了極大作用,但是也極大壓迫了底層百姓。
(三)揚州地區取得的顯著效果
當時揚州地區的厘金稅收制度取得了極大的效果,於是各省紛紛開始模仿,湖南是最先實行這一制度的,於1855年開始。到了1861年,全國已經有19個省份推行了厘金制度。
太平天國運動被鎮壓後,這一制度被確定為正式稅收制度,各地主要徵收的專案和徵收額度不同,由各省地方督撫自行設立。
(四)歸還外債
眾所周知晚清政府因為懦弱無能與列強簽訂了多項戰爭條款,需要向列強支付大量的戰爭費用和賠款。 這對於當時的國庫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清政府曾經大量向列強借外債。大量外債本息的歸還又加劇了政府的財政危機,加重了人民的負擔。
清政府的財政收入有很大一部分是用來歸還外債的。光緒年間厘金已經成為了重要的財政收入之一,因此有很大一部分也被用於歸還外債。
在甲午中日戰爭前夕,國家外債較少,並沒有大量使用厘金進行支付,甲午中日戰爭後,鉅額的賠款導致清政府向外借款數額急劇增長。
短短18年,清政府共向列強借款110多次,數額更是高達了12萬兩白銀,為了歸還鉅額的外債本息,清政府將這些外債分攤給各省,由各省政府負責籌集。於是各省政府紛紛增加賦稅、田稅、禮金等各項苛捐雜稅來籠絡財富,歸還外債。
據統計,在光緒末年,有1/10左右的外債是透過厘金這一稅收來進行支付的。
(五)支付“洋務費”
洋務費指的是晚清政府投資在洋務企業上的費用,不包括籌建海軍、興辦教育等費用。清政府為了“富國強兵”,興起了“洋務運動”創辦了一系列近代軍用工業和民用工業,據統計在1861年到1890年的30年中,國家共創辦了19個軍用工業和27個民用工業投資費用更是達到了7000萬兩白銀。這些白銀並不是由政府全部支出的。
軍用工業採用的是單一官辦的形式,經費由政府支出。但是民用企業中的一部分是由本國商人支出的,另一部分由清政府進行財政投資,清政府的這些投資來源主要是關稅,其次就是厘金稅。當時的清政府財政非常困難,無法對洋務企業進行有力的支援,大多數的洋務企業都是靠地方財政進行支撐的。
雖然在清政府的官方文書記載中,關於厘金稅的支出並沒有“洋務費”這一項,但其實它蘊含在各省的“軍事費”和“行政費”兩項之中了。
二、厘金制度的影響(一)維持了清政府的統治。
厘金制度在晚清政府的財政收支中佔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可以說沒有了厘金制度的支援,清政府在末期很難維持統治。這也是為何在太平天國運動平息以後,政府沒有裁撤這一賦稅制度。
這一制度是否裁撤對當時的清政府來說也是很難抉擇的,一方面,撤銷這一制度會使清政府重新陷入財政危機當中,威脅清政府的統治。但是保留這一制度,也會使社會經濟發展趨於緩慢,加大與百姓之間的社會矛盾,依然會威脅政府統治。
總的來說,這項制度是清政府所採取的一項以犧牲經濟發展獲取政治統治的賦稅制度。這一制度雖然能夠延長清政府的統治,但也改變不了清政府滅亡的必然結局。
(二)壓制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作為一種封建賦稅制度,厘金制度從本質上來說代表了清王朝統治的封建性,對於當時的商品經濟有著抑制作用。據統計,在鴉片戰爭之前,清政府對於商品稅的徵收僅為84萬兩白銀左右,之後政府大開商稅,這是清政府鎮壓農民革命抑制商品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這種賦稅制度體現了清政府統治的封建性。
因此這一制度的實施,為農民、手工業者、中小商人帶來了極其沉重的賦稅壓力。雖然政府在實施這一賦稅政策時採取的是“既不擾民,也不累商”的名義,但是最終的效果卻恰恰相反。並且由於這一制度是由各省地方督府自行實施改變的,所以具有極其強大的地方特性。那些殘暴的地方官員往往會加大對百姓的掠奪,中飽私囊。這無疑也加重了社會矛盾。
總結:厘金制度產生的直接原因是太平天國運動的爆發導致清政府必須集中財富支援軍事活動。這是清政府在維護統治和保證經濟發展中所做的抉擇,這一選擇,延長了清政府的統治,但也加大了百姓們推清政府的敵視。這一制度的實施告訴我們,稅收必須要考慮全域性,也要根據社會局面及時修改。
-
20 # 達摩說
所謂厘金,就是以稅率1釐(即1%)為標準對工商業者收取的一種商業稅,通俗來說就是值百抽一。
該稅種最初出現是在晚清咸豐年間。當時太平天國起義如火如荼,但清廷國庫空虛,導致無法用兵,又令地方自辦團練,但地方官和士紳名流也缺錢。
有清一代主要收的是農業稅,現在太平天國荼毒江南產糧大省,加之清廷早在康熙年間就宣佈永不加賦了,所以從農民身上已經收不到什麼錢了。
也就是說,現有的稅種已經無法滿足平定叛亂的資金需要了,怎麼辦?那就得再開新稅,也就是另起爐灶搜刮百姓。
於是,厘金應運而生。
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清廷江北大營軍餉告急,當時正在揚州幫辦軍務的雷以諴提出要對米行推行捐釐之法,規定揚州附近地區的米行每一石米要捐錢五十文助餉。也就是說,厘金的收取最初僅僅是一種戰時的捐輸之法,不算正式稅收。
後來,各地官紳紛紛效仿。他們解決了軍餉問題,也就不再找清廷伸手要錢,清廷也樂見其成。所以,在清廷的默許下,厘金制度逐漸完善,成為正式稅收。
為了能夠多搜刮些錢,各地方可以說是絞盡腦汁。厘金的課稅物件,最初僅僅針對大米這一類商品,後來逐步擴充套件為四類,即百貨釐、鹽釐、洋藥釐和土藥釐。尤其是百貨釐,幾乎涉及所有日用必須之品,可謂名目繁多。
而且,為了對更廣泛的工商業者課稅,厘金還細分為行釐和坐釐兩類,前者主要針對的是行商,即對轉運中的貨物設卡抽稅,相當於過路費;後者則主要針對固定商販和商店,即對產地或銷地的商品抽稅,相當於交易稅。
客觀來說,厘金制度增加了清廷的稅收,為清廷平定太平天國起義解了燃眉之急,在太平天國起義結束後也成為清廷的重要稅源之一。
但厘金制度有兩個重大問題:
第一,該制度脫胎於地方官紳,所以徵稅權並不完全在中央,給了地方疆臣利用厘金制度聚斂財富的機會,便於地方分權主義抬頭。
第二,厘金制度只涉及華商和國貨,對洋商和洋貨無效,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國商人和商業的發展,便利了西方國家傾銷商品,賺取利潤。
回覆列表
1853年3月,太平天國建都南京,清軍為了圍堵和威懾南京,在南京城外和揚州分別建立了江南大營和江北大營。在揚州幫辦軍務的副都御使雷以諴來到江北大營,找欽差江北大營都統耆善要軍餉。
然而,耆善拿不出軍餉,不僅耆善拿不出,整個大清朝廷都拿不出。當時,清廷與太平天國作戰3年,耗費餉銀2950萬兩,戶部結存支銀只有22.7萬兩,“度支萬分窘迫,軍餉無款可籌”。而隨著江南膏腴之地因戰亂“鹽引停遲,關稅難徵,地丁錢糧復因軍荒免緩徵”,清廷的財政來源也出現危機。
雷以諴遇到的問題,是清軍中存在的普遍問題,當時幾乎每支清軍都面臨缺餉問題。清廷既要軍隊打仗,又沒錢供養軍隊,怎麼辦?雷以諴向戶部捐納局申請了1000多張部照,然後設局勸捐。勸捐其實就是賣官鬻爵,交錢買部照,拿到部照後去辦手續,就是有功名的人了。
勸捐能暫時解決缺餉問題,但無法作為一種長期政策,1000多張部照賣完了怎麼辦?雷以諴的幕客(也稱師爺)錢江想了一個辦法:設立厘金局對境內和過境商品百貨進行抽稅。
錢江還幫雷以諴設計了具體的執行方案,計劃先從揚州附近的仙女廟、邵伯、宜陵、張網溝等鎮的米行開始試點,規定每1石米捐錢50文助餉,然後再擴大到附近各州縣的米行,最後從米行擴充套件到其他各行各業。初定徵收標準是值百抽一(稅率1釐),所以被稱為厘金。
厘金制度的出現遭到了商戶們的普遍反對,但雷以諴不為所動,強硬推行,讓錢江等人帶兵收費,對反抗商戶堅決鎮壓,幾個月之後,商戶們終於老實,雷以諴順利解決了軍餉問題。
第二年,雷以諴上奏咸豐皇帝,聲稱“試行厘金助餉,業有成效,請推廣照辦,以裕軍儲”。雷以諴的厘金制度,讓飽受財政危機困擾的咸豐皇帝眼前一亮,咸豐皇帝命令:“兩江總督怡良、署江蘇巡撫許乃釗、江南河道總督楊以增,就江南北地方情形,速商籌辦”,這意味著厘金制度得到中央的認可,此後厘金制度從地方性籌款方式變成了國家正式合法的籌款方式,有條件的省份紛紛效仿(所有用兵省份,得由該督撫核奪,酌量抽釐。普行之議既定,於是各省仿行)。1857後年,厘金制度在全國放開,各省大力推廣。
二
在厘金制度出現之前,清朝的商稅主要有兩種:一是雜稅,包括“蘆課、漁課、田房契稅、牙貼商行當鋪稅、落地牛馬豬羊稅”等;二是榷關稅,即在全國水路要衝之地(乾隆時期有24處),設定關卡對來往商品徵收過稅。
雜稅稅率一般在3%左右,榷關稅稅率一般在3%~6%之間浮動,都是低稅率的商稅。清朝中期,雜稅收入一直徘徊在百萬兩左右,榷關稅則在四、五百萬兩左右。進入晚清後,隨著吏治腐敗和國家機器的低效,以及頻繁戰亂,這兩項稅收持續銳減,財政地位大大下降。
厘金的出現,使得清朝的商稅以另一種方式出現併發揚光大。
厘金按行商坐賈分為“活釐”和“板釐”,前者是對轉運中的貨物徵稅,是一種透過稅,後者是對產地或銷售店鋪按月收捐,是一種交易稅。按照課稅品種的不同,厘金又分為百貨釐、鹽釐、洋藥釐(進口鴉片)、土藥釐(本土鴉片)四類,其中百貨釐的範圍幾乎包括了所有商品,見貨即徵,不問鉅細,這是厘金收入的主要來源,約佔全部厘金的93%。
厘金最初是值百抽一,但後來清廷並沒有統一標準,於是各省自定章程,致使各地稅率不一,且呈越來越高之勢,最高的山東曾抽銀二分(稅率20%),其他各省也都增至5%~10%。為了徵收厘金,各地政府紛紛設立釐卡。最濫的時候,全國有大大小小的釐卡12000多處,其繁密程度“如網之密,如梭之織”,後來經過整頓裁撤,到同治初年還有3000多處。
名目繁多的厘金、較高的稅率以及遍佈全國的釐卡,使得清政府對商業稅的增收力度和效率大大增強了,清朝的財政收入也隨之大幅度提高。
從1853年到1865年間,清朝年均厘金收入約為1000萬兩(只統計了百貨釐),而1870年到1873年間,清朝田賦年均收入約為1300萬兩,這意味著厘金收入已經成為清廷的財政支柱。到了光緒年間,隨著社會日趨穩定,厘金收入節節攀升。1882年,清廷厘金收入為1631萬兩,佔財政收入的20%,1911年清朝滅亡前夕,厘金收入達4318萬兩。
三
自古以來,一個朝代的滅亡,最直接的原因往往都是財政危機。當太平天國運動把清廷推到財政危機的邊緣後,厘金制度的出現為清廷開闢了一個大財源,其鉅額的財政收入也為元氣大傷的清廷注入了一針強心劑。此後,這針強心劑成了清廷的續命針,繼續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具體而言,厘金收入對晚清政府的續命作用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軍費開支。
厘金制度出現於鎮壓天平天國時期,因此它的最直接作用是幫助清軍解決了鎮壓太平天國的軍費問題。有學者統計,清朝平定太平天國的軍費總支出為29259萬兩白銀,減去厘金制度產生之前的3年的軍費開支2950萬兩,可以得出清廷從1853年到1864年的軍費開支為26309萬兩,其中厘金收入佔了48.3%,這其中還不包括各級官員中飽私囊的部分。在封建王朝,中飽私囊的部分是必須的損耗,可以算得上一種隱性開支。
在太平天國活躍過的省份,如湖廣、江蘇、江西、安徽、福建等,厘金收入幾乎全部被用作軍費,曾國藩在奏摺中曾寫道:東南各省“用兵十年,全賴厘金一項支援,凡三省兩湖各屬無論已被兵,未被兵,幾乎無處不設卡,無處不抽釐”。厘金是湘軍穩固的“養命之源”,湘軍、淮軍的擴充、養訓、作戰,都仰賴於厘金。
鎮壓太平天國後,清廷曾打算酌情裁撤各省釐局,但遭到地方督撫反對,反對的理由是各地開支浩大,但是常規的地丁銀(農業稅)只能滿足十分之三四,剩下的十之六七都靠厘金,所有厘金“萬不可驟議裁撤”,清廷考慮到財政困難和地方政局穩定,只得默準厘金制度繼續推行。
地方督撫的說法是有道理的,在太平天國平定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厘金收入仍是各地軍費的主要來源。1870年到1873年,清朝各省厘金收入的三分之二都用於軍費支出,山西更是將全部厘金用於軍費開支。直到光緒年間,內亂基本平定,厘金才轉用到其他事項上。但是,八旗、綠營以及海軍的軍費,仍然有不少來源於厘金。除了軍費開支之外,厘金也被各地方政府廣泛用於戰後重建。
二是償還債務。
晚清時期,因為龐大的軍費開支以及一些對外戰爭失敗導致的賠款,使得清政府財政窘迫,不得不大量舉外債度日。甲午戰爭以前,清政府曾多次賠款和借債,但所借數額不多,時間也較短,一般都能還清。
從甲午戰爭到清朝滅亡這段時間,清朝國事日非,戰爭開支、編練新軍、對日賠款以及庚子賠款等等,都是前所未有的開支,這都不是清政府短時間內所能負擔得起的,為此,清廷多次向國外借款,欠下了鉅額債務。為了償還債務,清廷把債務攤派到了個各省,各省為了完成攤派任務,開始增加稅收,而此時厘金收入也更多地被用來償還債務。
以1902年到1906年為例,根據統計,當時清廷每年償還債務總額約為4400萬兩,厘金收入為1800萬兩左右,其中500萬兩左右被用來償還債務,約佔償還總額的10%以上。比例雖然不高,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財政壓力。
三是洋務運動開支。
19世紀60年代,清朝為“自強求富”掀起了一場規模宏大的洋務運動,其主要內容是大規模引進西方先進科學技術、興辦近代化軍事工業和民用企業,建立新式海軍等。
顯然,作為中國工業化的肇始,洋務運動是一項耗資巨大的事業,每一個小目標的落地,都需要不菲的投資,而這些投資並不都屬於中央財政開支的範圍。事實上,清朝中央財政收入一直比較拮据,對洋務企業的支援力度十分有限,只有極個別大型洋務企業能夠得到中央財政的支援,其他洋務企業的創辦和運營只能依靠地方財政收入,而地方財政收入的最重要來源之一就是厘金收入。
清朝財政支出中,投入在洋務企業上的花費約為5900萬兩,其中大部分來自於海關稅收,其次是厘金收入。厘金收入基本都隱匿於各省軍費與行政用費之中,所以很難弄清厘金收入與洋務花費之間的關係資料,只能從個別洋務企業中窺其一二。
以張之洞創辦的湖北槍炮廠為例,按照生產計劃,該廠每年經費為80萬兩左右,從1893年到1910年,厘金在該廠年經費支出中最少的時候佔15%,最多的時候超過50%,平均下來,該廠每年經費支出的25%來自於厘金。
可以這麼說,如果沒有厘金收入,很多地方興辦的洋務企業都會因為經費短缺而無法維持。
四
厘金制度極大充實晚清政府的財政收入,是暫時幫助清政府延續統治時間的靈丹妙藥,但是從長遠來看,厘金制度無異於殺雞取卵。
一方面,遍地設卡,重疊抽徵,“舉凡一切民人從生到死衣食住行所用之物,無不抽釐金”,稅吏雜冗,盤剝商人,中飽私囊。凡此種種,嚴重破壞了國內營商環境,加重了商業成本和人民負擔,削弱了本國商品的競爭力,便於外國商品傾銷(外國商品不繳納厘金),同時也摧殘了脆弱的民族工商業,壓制了國內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阻滯了整個社會的進步。難怪時人對厘金怨聲載道,稱之為“惡稅”,認為“厘金之弊,罄竹難書,近創虐政,奠基釐捐”。
另一方面,按照慣例,厘金作為各省自行籌款的途徑,除了少部分上交中央外,大部分都留作地方開支,地方督撫掌握厘金收入意味著中央財權下移,地方勢力派自此有了擁兵自重的經濟基礎,這反過來消解了中央政府的權威,加速了清政府分崩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