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7
回覆列表
  • 1 # 心飛揚237543337

    古人以史為鏡,李世民以魏徵為鏡時刻提醒自己少犯過錯,另外李世民也算一位明君吧,所以才能容忍魏徵直言犯鱗,從而開創貞觀盛世。

  • 2 # 咕嚕呱傳奇

    因為隋煬帝。因為同樣作為次子透過手段登上皇位,同樣作為帝國第二任國君,都想成為名垂千古,楊廣恃才傲物,根本聽不進去大臣的勸諫,終究落個國破家亡身死,李世民既然要全盤摸黑隋朝,彰顯唐朝,就必然要與隋煬帝截然相反,哪怕作為表演的最高階的政治來講,必須演足了,不僅能對實際朝政有幫助,還能落個千古美名!而且魏徵情商肯定不低,更是竭盡全力配合好!

  • 3 # 像陽光一樣沁人心脾

    世人皆知魏徵乃一個敢於說真話的忠貞之士。如果李世民殺魏徵的話,會給世人留下昏君的惡名。如此以來,必定會形成君臣隔閡的尷尬局面,最終受到影響的是大唐一統江山的根基。

  • 4 # 白衣小太爺

    為何不殺魏徵,因為這是李世民給自己立的貞節牌坊。

    玄武門之變是中國歷史上繼位鬥爭最慘烈的事件,公然殺親兄弟,逼父篡位,也就李世民一人敢做。

    李世民心狠手辣,為做皇帝不擇手段,對於膽敢違逆都是殺頭,但是恰恰就魏徵是個例外,不僅沒有殺他,還給他加官進爵。

    李世民不僅僅是想當皇帝,他最主要是想當一個好皇帝,當一個千古明君,但是玄武門之變就註定了這是他抹不去的黑歷史。所以上任皇帝以後,他努力做好一切事物,就為了能就得一個好名聲。

    李世民既然想成為一代明君,他把自己的喜怒愛憎全部隱藏起來,只為了一個目標:成為千秋萬代被敬仰的一代明君。他的所有動作,不管是故作姿態,還是陰謀陽謀,都是圍繞這個中心目標來進行的,包括他對魏徵的態度。

    魏徵死前受到的厚愛,歷史上已經說了太多。從人性的角度看,李世民有時候也很煩魏徵,但他每次都忍耐下來,還不斷給魏徵高官厚祿重賞。這表明,李世民知道魏徵提出的建議都是正確的,他認為魏徵最大的價值就在於他對自己的批評。“致君堯舜上”,這是他對魏徵的定位。

    他為何沒殺魏徵,因為魏徵會是他遮羞布的一角,需要以他為鏡,才能知得失知是非,這也是留著魏徵的意義。

    李世民與魏徵沒有私人恩怨,魏徵只是他政治途中一小部分而已,只是他的政治手段。

    魏徵死後,李世民為他修碑立撰,但沒多久就把魏徵墓碑給推到了。

    李世民是一個傑出的政治家,他對魏徵的一系列表揚,也是做給眾人看的,表示他是一個善於納諫的皇帝,他對魏徵的一系列懲罰,實際上在給那些蠢蠢欲動的後來者示威:你們想要提意見?很好。為國家而提意見,我和我的子孫們都會樂意聽從。若是為了投機,拿道德大棒來壓皇帝,為自己博取清介的名聲,那對不起,魏徵就是你的榜樣!

  • 5 # 劉清鈞

    個人觀點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在玄武門兵變之後 ,大部分廢太子的餘黨都卑躬屈漆的乞求活命,只有魏徵在面對李世民的發問之時說出了忠臣之言,他對廢太子惋惜不已,恨廢太子不聽他的忠告,他願以死明志。李世民欣賞魏徵,佩服他的膽量欣賞他的氣度。再說他也不能把廢太子的門人都全部殺盡,以免落得不好的名聲,對他不利。

    二∶魏徵幼學縱橫之術,他有經世之才,那時候唐朝初建,經過隋末戰亂百廢待興,皇帝知道他的確需要這樣一位能臣,別的不說至少當下需要。

    三∶李世民是一代千古明君,他惜才之君,禮賢下士,所以對人才他很寬恕。在加上皇帝身邊的謀臣勸說,一代賢后長孫無憂的開導,讓他明白了魏徵的重要性。

    四∶這要從魏徵的角度來看了,魏徵是個情商很高的人,他把李世民的心裡琢磨的很透,他在和李世民交談的過程中也是很謹慎的,加上他作為諫臣一直兢兢業業為國家辦事,宣告遠揚,所以李世民也不好那他開辦。當然這與李世民是虛心納諫,勤政愛民緊緊相連。

    正因為如此,在魏徵去世以後,李世民感嘆到,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看出,魏徵在太宗一朝的角色擔當,其影響力不言而喻。

  • 6 # 歷史熱知識

    李世民為什麼不殺魏徵,我們不得不說李世民這個人,隋朝末年天下紛爭四起。最後歷史憑藉其出色的軍事才能以及部下們的鼎力相助下為唐朝擊敗了四方群雄,從而奠定了唐朝對中原大地的統治地位。後來李世民經過玄武門之變取得了皇位。

    李世民當皇帝后時常以亡隋為戒,自我剋制慾望,而且還吩咐群臣們不要恐上不悅而不納諫!所以他把諫官權力擴大,還鼓勵群臣批評他的決策以及平時的言行,其中的佼佼者就是題主所說的魏徵,魏徵廷諫了200多次,甚至在朝堂上直陳李世民的過失,從而使李世民多次下不來臺。雖然李世民龍心不悅,但是作為一名明君他知道魏徵這樣是為了他好也更是為了李氏江山的穩固!最後還在魏徵去世後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可見李世民對魏徵如此高度的評價。 總之李世民不殺魏徵是因為其自身有著大海一般的帝王氣量以及愛惜人才,當然還有魏徵自身卓越的才華。

  • 7 # 一湖漣漪11

    有人說是魏徵大膽直諫造就了唐太宗李世民的開明,迎來了大唐盛世;有人說是李世民開明大度造就了魏徵的盛名,得以名留青史。二人究竟是誰成就了誰,這早已說不清楚。

    但公正地說,作為開一代氣象、一手締造了“貞觀之治”盛世局面的唐太宗李世民,其在氣魄、膽識和治國能力等諸方面,的確在中國的皇帝裡面是屈指可數的。而其在對待魏徵這樣一個通常會被統治者視為“刺頭”或者“烏鴉”的人物時,也確實表現出了一般的皇帝所不可能有的的度量。 他和諫臣魏徵的良好君臣關係歷來為世人所稱道,也是史學家嘖嘖稱歎的賢君良臣的典範。

    (一) 魏徵作為一代名臣,其性格剛直、才識超卓、敢於犯顏直諫,歷來都被人臣者推崇和仿效。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開始清除建成餘黨,因早聞魏徵才名,故專門召見,剛一見面,就質問魏徵:“汝離間我兄弟,何也?”沒想到魏徵是個人物,竟然回答說:“皇太子若從臣言,必無今日之禍。”

    李世民不但沒有殺死魏徵,反而予以重任。

    1、各為其主。魏徵主子是太子,他做的就是為了太子。臣下為主盡忠,沒有過錯。他是個忠臣於國於民不可或缺,所以留他。

    2、李世民惜才愛才。因為魏徵確實有才,唐太宗對他的耿直十分的賞識,隨後便委以重任。

    3、要知道,不管歷史怎麼說,李世民怎麼被逼得走投無路,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就是一個“弒兄篡位”的人,後來的統治雖然說明了唐太宗一代賢君,但是他的來路不正,正需要籠絡人心,沒有趕盡殺絕,網開一面。就是向天下人表明一個態度:不管你之前是做什麼的,只要你能為我所用,我就既往不咎。

      不久,李世民委任魏徵為諫議大夫(專門向皇帝提意見的官職),以後又提拔他當宰相。建國之初,唐太宗勵精圖治,經常召見魏徵,與他討論治國施政的得失。魏徵胸懷大志,膽識超群,以實事求是的精神大膽進諫。在他任職的幾十年間,為了使大唐民富國強,先後向唐太宗進諫了二百多次。每一回,唐太宗都慎重地思考他所提的意見,儘量採納。

    由於魏徵能夠犯顏直諫,即使唐太宗在大怒之際,他也敢面折廷爭,從不退讓,所以,唐太宗有時對他也會產生敬畏之心。

      一次,唐太宗怒氣衝衝地回到後宮對皇后長孫氏說,總有一天,我要殺掉這個“鄉巴佬”。長孫皇后忙問殺誰,太宗說,魏徵常常在朝堂上當眾刁難他,使他下不了臺。皇后聽了,連忙向太宗道喜說,魏徵之所以敢當面直言,是因為陛下乃賢明之君啊。明君有賢臣,歡喜還來不及,怎能妄開殺戒呢。

      太宗恍然大悟,此後更是“勵精政道”,虛心納諫,對魏徵倍加敬重。魏徵也進諫如故,“思竭其用、知無不言”,從不畏龍顏之怒。由是,君臣合璧,相得益彰,終於開創了大唐“貞觀之治”的輝煌盛世。

    魏徵死後,太宗如喪考妣,慟哭長嘆,說出了那句千古名言:“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他還令公卿大臣們把魏徵遺表中的一段話寫在朝笏上,作為座右銘,以魏徵為榜樣,做到“知而即諫”。君臨天下的皇帝,對一個老臣竟倚重、傾心如此,這在歷史上的確並不多見。

    作為一個諫議大夫, 魏徵始終保持著清醒的、現實的頭腦。《諫十思疏》是魏徵寫給唐太宗的一篇勸戒書。文章深喻哲理,詞鋒犀利,發人深省。唐太宗讀後大為讚歎,深為魏徵的直言精神所感動。

    (二)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訓,能夠任用賢能施行仁政。

    李世民即位之時,中央政權的基礎還不十分穩固。所面臨的首要問題是穩定局勢,建立以自己為核心的最高領導集團。他接受了尉遲敬德提出的“殺人太多,不利於天下安定”的建議,採取了寬大安撫和任用東宮屬僚的政策,緩和了統治集團。

    作為一個擁有生殺予奪大權的皇帝,他能夠做到虛懷若谷,從諫如流,是中國歷史上比較少見的。他不拘一格,知人善任,而且將相和睦,同心輔政。貞觀時期君臣的所作所為,成為後世稱頌的楷模。

    (三)唐太宗與魏徵能夠相互的尊重與信任,其中一部分是因為兩人有著基本一致的政治思想和對政治危亡的認識。這才使得魏徵的政治智慧能夠得到更深的發揮。

  • 8 # 左都御史大夫

    李世民為什麼不殺魏徵?說到這個話題,我們得從兩個角度來考慮:一是這件事能不能幹成?二是這件事值不值得幹?

    一、這件事能不能幹成——李世民能不能殺掉魏徵?

    1.兩人角色定位

    李世民:皇帝,一代明君,智商和情商都很高,得位不正但希望青史留名,理論上擁有至高無上權力。

    魏徵:朝廷大員,善於直言進諫,輔佐唐太宗共同創“貞觀之治”,被稱為“一代名相”。貞觀十七年(643年)病逝。官至光祿大夫,封鄭國公,諡號“文貞”。入凌煙閣。

    綜上:理論上,李世民擁有殺掉魏徵的權力。

    2.解決了“能不能”的問題,咱們看看李世民怎麼才能殺掉魏徵?

    (1)透過違規操作:

            二是派死士夜裡刺殺魏徵——大哥,你真以為唐太宗養著“血滴子”啊!再說,這事爆出來,大臣人人自危,皇帝老子也幹不下去了!

            綜上,透過非法途徑殺掉魏徵,難度太大,風險太高,收益太低,這對勵志要青史留名的李世民來說,得不償失。

    (二)透過正常司法途徑:

    (1)咱們先看看如何透過唐朝正常機構和程式,起草詔書,殺掉魏徵:

            唐初實行三省六部制,延續了隋朝的官制。三省是指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六部是指尚書省下屬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和工部。其中,中書省負責決策,制定策略和方向;門下省對中書省的決議有審查權,審議透過可以下發執行,否則可以駁回;尚書省負責執行。程式是:中書省草擬詔書,之後轉到門下省,門下省審議,通過後轉到尚書省執行。

             也就是說,需要中書省起草殺掉魏徵的詔書,門下省認為合理合法,審議透過,轉到尚書省下發執行。反過來講,這事兒沒有合理合法的名目,連詔書都發不出來。

    (2)咱們看看,什麼理由才能透過詔書的合法性審查,從而殺掉魏徵這樣的朝廷大員呢?

    A.謀反。大概就是——魏徵謀反,魏徵的兒子孫子謀反,魏徵鼓動李世民的兒子謀反,等等。——以魏徵這樣的政治水平,謀反大罪顯然跟他沾不上邊。

    B.巫蠱。簡單地說,就是做個小人兒當成李世民,每天用針扎,咒李世民早點死。(具體可以參考漢武帝時的江允造成的巫蠱冤案,連太子都幹掉了)——霸氣地講一句,人家魏徵從來都是都是有事當面罵皇帝,沒事直接寫奏書,有氣當場就出了——至於搞這個嗎?此外,誣陷魏徵這樣素有清名的朝廷大員,風險和成本同樣很高。

           而且,其他的一般罪名,最多貶官外調,罪不至死。所以,透過正常司法途徑殺掉魏徵比較困難。

    二、這件事值不值得幹——殺掉魏徵,對於李世民來說,風險和收益成不成正比?

    (1)先說收益:殺掉魏徵,李世民無非是能夠出口惡氣,耳邊少一個聒噪的人。——這點收益連三五斗都不到,簡直太低了——而且透過把魏徵貶官外調同樣能達到效果。

    (2)再說風險:

    一是會破壞掉好不容易樹立起來的明君形象——無論透過什麼樣的手段,殺死魏徵這樣清名在外的朝廷大員,將來史書上都會很難看——史官那裡很難交代過去,小黑本上肯定得記上一筆。這對透過玄武門之變這種非常手段登基的李世民來說,是非常致命的——得位不正,還濫殺大臣,簡直是楊廣一樣的昏君典型啊!

    二是會少一位得力的股肱大臣。

           對於魏徵,李世民頗為看重的。李世民曾對長孫無忌等說過:“朕即位之初,有上書者非一,或言人主必須威權獨任,不得委任群下;或欲耀兵振武,懾服四夷。唯有魏徵勸朕‘偃革興文,布德施惠,中國既安,遠人自服’。朕從此語,天下大寧,絕域君長,皆來朝貢,九夷重譯,相望於道。凡此等事,皆魏徵之力也。朕任用,豈不得人?”

             還曾誇讚魏徵說:“貞觀之後,盡心於我,獻納忠讜,安國利人,成我今日功業,為天下所稱者,唯魏徵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

    雖然魏徵死後,墓碑曾被李世民推倒以發洩憤怒。但遼東之戰,唐軍死戰,損失慘重方才破敵,回師時李世民卻悵然說:“魏徵若在,吾有此行邪?”即召其家覲見,“賜勞妻子,以少牢祠其墓,復立碑,恩禮加焉。”

            從某種程度上說,魏徵不僅是股肱之臣,也是李世民樹立的一個“君正臣賢”的標杆。他不會輕易破壞掉這個典型的。

            綜上,殺掉魏徵,收益很小,風險很大,得失不成正比——對自身形象的後果甚至是災難性的。這種情況下,李世民怎麼可能殺掉魏徵呢?

  • 9 # 啥名都起了

    歷史當中和電視劇《貞觀長歌》中,玄武門事變後,李建成的謀士,屢次勸李建成殺李世民的魏徵被抓,李世民非但沒有殺魏徵,而且重用,成為千古佳話。這是李世民心胸廣闊,筆者認為有,但更主要的是當時的情況李世民需要魏徵這樣的一個人來穩定時局。

    第一,穩定局勢。李建成作太子多年,政績也是有目共睹的,其影響力之深之遠可以想象。玄武門之變後,李建成被殺,李建成的舊勢力分為三種情況,第一種是李建成的死忠,受恩遇於舊太子,屬於李建成的核心層,人數不多但死忠於舊太子。這種人戰死或逃亡中繼續和朝庭作對。這種人是少數的也是好處理的,盡力剿滅就行了。第二種是依附李建成勢力不久,見風使舵,投降朝庭。這種人也好處理,嚴肅批評加寬大處理。第三種是左右搖擺的人,這部分人雖沒進李建成的核心圈,但跟李建成勢力多年。心中有對李世民是恐懼的,想投奔朝庭卻又害怕秋後算賬。這種勢力人數很多,勢力很大,處理不好就如同東漢末年,王允聯合呂布殺了董卓,當時董卓舊部李傕郭汜李儒等也是左右為難。當時如果處理好,完全可以成為現王允集團的一股新勢力。但王允剛愎自用,駁回了李傕等人的投靠請求。最後謊恐的李傕郭汜等人走極端謀反,結果是允被迫自殺。回到李世民當時面對的局勢,當時突厥人在西北虎視眈眈,李世民的實力對抗一個突厥已經捉襟見肘,如果此時這股勢力乘勢起兵,兩面夾擊,李世民必敗無疑。如何消除建成舊黨的恐懼?這個時候魏徵出現在李世民面前。魏徵跟隨李建成多年,多次勸李建成殺了李世民,李世民是最應該恨魏徵的。如果寬待了魏徵就如同劉邦封雍齒,對穩定朝局有利。

    第二,對抗朝內現有的勢力。唐初朝內有以封德彝和蕭瑀等代表的前朝餘留勢力和地方望族勢力,長孫無忌、尉遲敬德為代表的新貴族勢力。氏族勢力經隋文帝科舉制度實施有所降底,但很不徹底,還是相當有實力,舊貴族和新貴族勢力也具相當的影響力。這兩股勢力在比如立太子,對外政策,人員選撥等事情的態度都是李世民不能不考慮的現實。這時李世民需要一種新的勢力去對抗他們,就像朱元璋的子孫們為了對抗文官勢力,不得不抬高宦官勢力一樣,李世民也需要一個沒有根基,敢作事會作事的人來對坑新舊貴族勢力。這裡,李世民看到了魏徵,附合安撫太子舊黨,對抗貴族的條件。但李世民還有兩個擔心。第一,魏徵是不是李建成的死忠,重用了魏徵能不能為自己又樹立一個強敵。第二,魏徵敢不敢,有沒有能力和貴族勢力對抗。李世民是個絕頂聰明的人,要見一見魏徵才能下決定。

    反過來說魏徵,魏徵也是絕頂聰明的人,而且跟隨李建成多年,對李世民的處境應該很瞭解。懷著各自的想法,兩個人見面了。

    見面後魏徵說了句很聰明的話。”隱太子不聽我的話,不然早就殺了你了。”這裡給李世民釋放了兩個資訊。第一,李建成不聽我的話,我和李建成不是死黨。第二,我早預計出你會殺太子,說明我有預見性,我是有本事的。這樣,在李世民的心裡,最後的疑慮沒有了,就有了諍臣對明君的開始。

  • 10 # 民謠也很好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鉅鹿郡人,唐朝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魏徵在我們的映像裡就是一個敢直言進諫,以天下百姓為中心的一代名相。唐朝建國初期,魏徵還是李淵的兒子李建成的謀士,漸漸的李建成為了爭奪皇位排除李世民,隨後開始聯合李元吉針對李世民,而期間魏徵就曾建議李建成殺掉李世民,可是最後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後成為了皇帝,並且抓住了李建成的謀士魏徵,但是李世民並沒有處決魏徵,而是委以重用,而歷史證明李世民的這一舉措是正確的。

    但是當初為什麼李世民將魏徵俘虜後沒有殺害呢?難道只是僅僅因為寬容?其實還有重要原因。

    1、當時李世民剛剛奪得皇位,政治地位極不穩定,稍有不慎就會再次引發內戰,而此時留住魏徵可以穩住一些大臣們的心,以便於都被李世民所用,因為剛剛經歷了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急需要人才來幫他治理國家,同時發展他的政治權力。

    2、除此之外,李世民不殺魏徵還因為他和山東的關係,從某種意義上講,魏徵也代表著山東豪族,他是這個利益集團的代表人物。因為在古代人們比較看重出身,所以如果一個人出身名門望族那麼肯定會使人高看一眼的。

  • 11 # 野草的沉思

    只有一個回答:李世民心繫天下,是個明君;魏徵一心為國,是個忠臣。

    魏徵原是太子李建成府上的屬官。他曾不止一次建議李建成把李世民調到別處去。

    玄武門事變後,李世民問魏徵:"你為什麼要離間我們兄弟呢?"

    魏徵回答:"如果太子早聽我的建言,就不會發生今天的禍事了。"

    李世民知道魏徵是個正直的賢人,所以沒責罰他,反而讓他擔任一定的官職,後來還讓他參與決策機構,成為中樞重臣。

    魏徵感念李世民的信任,所以積極參預國事,積極建言建策。他正直直言,不避忌諱。

    中丞皇甫德參認為民問婦女梳很高的髮型,是讓皇宮裡的宮女帶壞了。李世民要治皇甫德參誹謗罪。魏徵堅決反對,認為若動不動就治人罪,以後就沒人敢說話了。太宗聽了魏徵的話,打消了處罰皇甫德參的念頭。

    唐太宗為自己喜歡的女兒長樂公主辦嫁妝,遠遠超過了禮制。魏徵表示反對。說:"如果在小事上苟且,在大事上也堅定不起來。太宗因魏徵反對,只好減少了給長樂公主的嫁妝。長孫皇后聽說此事,感嘆魏徵真是國家的棟樑材。

    貞觀中期,國家富裕了,邊境安定了,天下太平,群臣上書請太宗封禪泰山。太宗好大喜功,也想封禪泰山。魏徵卻極力反對。他說:"天下剛剛安定,糧食剛剛夠吃,倉廩還空虛,現在還不是封禪的時候。"太宗想了半天,最後取消了封禪的計劃。

    有一次,唐太宗斥責宰相房玄齡,房玄齡嚇得跪在地上謝罪不已。魏徵在旁,用充分的理由,直接指出太宗不應責備房玄齡,因為房玄齡沒錯。也指責房玄齡設錯認罪不應該。太宗和房玄齡都羞紅了臉。

    唐太宗雖然時常受不了魏徵的不留情面的勸諫,但他承認魏徵是正確的,稱魏徵為"良匠""人鑑”。

    魏徵先後進諫言數十萬言,提出如"載舟覆舟""十思"等傑出論斷,被史書稱為"萬世帝王的借鑑"。

    沒有李世民的英明,就沒魏徵的直諫;沒有魏徵的直諫,便沒有李世民的英明,沒有李世民和魏徵君臣的成功合作,便沒有"貞觀之治"。

  • 12 # 歷史有趣聞

    據舊唐書記載,魏徵少年時期家裡很窮,曾經做過道士,並且他自己對縱橫術非常感興趣。李世民之所以不殺魏徵,主要就跟他學習了縱橫術有關係。

    1、魏徵剛開始是太子李建成的謀士,他看得出李世民是一個人才,也有大志向。於是就勸太子早日除掉李世民,結果我們知道了,李世民殺了李建成。李世民也知道魏徵一直勸自己的哥哥殺了自己,於是登基後,他就召見魏徵問:“為何要挑撥離間我們兄弟之間的關係?”魏徵回答說:“先太子如果當初聽了我的話就不會有今天了。人各有其主,我有什麼錯呢?管仲曾經還射了公子小白的帶鉤呢。”

    李世民是殺兄弒弟廢父才登基的,這是被天下人所不能容的,這個時候需要一個做皇帝的合法理由。魏徵這句話就就給了李世民這個理由,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就算是我不勸太子殺你,他遲早有一天也會殺你,所以不是你殺了太子,就是太子殺你。

    2、留著魏徵,也可以證明李世民的胸懷。有一次,魏徵跟李世民說,我不想做忠臣,我想做良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忠臣直言進諫一般被殺掉世人覺得這個人很忠誠。而如果這個臣子是良臣,直言進諫被殺掉了,就證明皇帝是錯的。這也是魏徵一而再再而三的敢在朝堂上得罪李世民,李世民每次被氣得到後宮摔摔打打,曾經也對長孫皇后說殺掉魏徵,而皇后勸他要忍。忍下去,才能說明自己是明君啊。

    3、李世民對魏徵很生氣,但他死後還給他立了碑,後來派人挖碑銷字,後來又修好了。這是怎麼回事呢?這是因為魏徵給李世民的上書內容都做了備份,並且還給了史官。很明顯,就是想歷史上留個大名,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是給自己留個保命符,萬一因為自己直言進諫被殺,可以拿出來給皇帝看看。這件事被李世民知道了,很生氣,就衝動挖碑銷字。

    後來一想,因為魏徵直言進諫,他包容,讓別人有自己是明君的印象了,這下挖碑銷字,這讓世人知道了,又要罵了,於是就又修葺墓碑了。

    所以說,李世民不殺魏徵,靠的是魏徵自己的縱橫術,所以人生在世啊,都要靠自己。

  • 13 # 大馬哈魚12

    李世民為什麼要殺魏徵?水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如果因為不殺魏徵可以成為千古明君。李世民憑什麼要殺魏徵。魏徵是進諫大臣,他的職責就是給皇帝提意見的,只是因為忠言逆耳而殺了魏徵,反而成就了魏徵的名聲。而讓李世民成為了昏君。

  • 14 # 堅持是一門學問1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開始清除李建成餘黨,本在太子府任職的魏徵自然也在清剿之列,因李世民早聞魏徵才名,故專門召見,剛一見面,就質問魏徵:“汝離間我兄弟,何也?”沒想到魏徵是個人物,竟然回答說:“皇太子若從臣言,必無今日之禍。”其實,即使李建成先動手,歷史也未必改寫。

    魏徵之所以這樣說,顯然是縱橫家的招數,為的是宣揚自己的高明。關鍵是,他將李建成比作平庸的公子糾,將李世民比作五霸之首的齊桓公,無疑讓李世民萬分受用。而魏徵將自己比作管仲,則表示自己能成為李世民的股肪之臣,輔助其成大業,暗示李世民繫有道之君,要善於用人,不計前嫌,否則比齊桓公可就遜色多了。

    這個回答當真妙極,應該給一百分。李世民被打動了,本來嘛,各為其主,也沒啥可指責的,況且魏徵並非太子黨要員,只是個主管經籍的小官,但卻才華橫溢,這樣的人若收為己用,既能顯示自己英明豁達,又多少能消除點兄弟相殘的惡劣影響。

    要注意的是,李世民極具權謀之術,並不像人們印象中的那樣不計前嫌。他對武德舊臣尚且滿懷戒心(這批開國功臣在太宗即位後,處境都大不如前),更不用說作為李建成幕僚的魏徵了。所以,太宗重用魏徵,想必一是看中才華,二是藉此營造明君形象。

    太宗雖然啟用了魏徵,但待他與房玄齡等自己的親信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儘管表面上把魏徵捧得很高。

    有一次,有人在太宗面前說魏徵偏袒自己親戚,太宗馬上派溫彥博查處此事,雖非事實,但仍向魏徵提出了警告。魏徵趁機向太宗攤牌,說自己要做良臣,不做忠臣:“願陛下稗臣為良臣,毋稗臣為忠臣”,“良臣,身荷美名,君都顯號,子孫傳承,流祚無疆;忠臣己嬰禍誅,君陷昏惡,喪國夷家,抵取空名。此其異也。”

    魏徵把住了太宗的脈,那就是他想成為一代明君,要想成為一代明君,就不能偏聽偏信,必須廣泛聽取諫言。太宗也很快明白魏徵意思,號召群臣勇於進諫,形成貞觀年間的一股風氣,自己也如願以償收穫了明君稱號。

    可以說,兩人是互相利用、互相標榜。魏徵因此成了歷史上著名的諫臣,而太宗則成為一代開明君主,兩人心照不宣地聯手譜寫了一段“千古佳話”。

    然而,太宗也不傻,對於為君之道和馭下之術那是相當嫻熟。所以,他時不時就會敲打敲打魏徵,提醒他不要忘了我們原來是敵人。比如:

    貞觀三年,魏徵被遷秘書監,太宗對他說:“卿罪重於中鉤,我任卿逾於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寧有似我於卿者乎?”

    貞觀六年,太宗幸九成宮,宴近臣時又說:“魏徵往者實我所仇,但其盡心所事,有足嘉者。朕能耀而用之,何慚古烈?”

    貞觀七年,魏徵升為侍中,太宗又對他說:“朕拔卿於仇虜之中,任卿以樞要之職,見朕之非,未嘗不諫……”(《貞觀政要》)

    太宗的心思由此可見一斑。而每逢此時,魏徵都會十分聰明地回答說:“陛下導臣使言,臣所以敢言。若陛下不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龍鱗觸忌諱也。”意思是說,皇帝允許我說,我才敢那樣直言不諱,否則,我怎麼敢去摸逆鱗呢?這段話把兩人的關係揭露得再清楚不過。都是影帝啊……

    魏徵與唐太宗的關係,一直都是十分微妙的,即使是魏徵向太宗進諫的時候,也不完全是直言不諱的,有時魏徵也會用一些小小的計謀來降低進諫的風險。譬如前文中提到,貞觀六年,太宗去九成宮宴請群臣,魏徵在這一年夏曆四月時,作《九成宮醴泉銘》一文,敘述了"九成宮"的來歷和其建築的雄偉壯觀,歌頌了唐太宗的文治武功和節儉精神,介紹了宮城內發現醴泉的經過,並刊引典籍說明醴泉的出現是由於"天子令德"所致,最後提出"居高思墜,持滿戒盈"的諫言。這樣一來,魏徵既誇讚了太宗,又達到了進諫的目的,可謂是規勸他人的經典案例。

    這篇《九成宮醴泉銘》後來為書法大家歐陽詢正書,成為歐陽詢晚年的經意之作,歷來為學書者所推崇,成為歐體楷書的典範,被譽為“天下第一銘”。

  • 15 # 每日曆史百科

    魏徵一直以諫官聞名於世,那麼他為什麼能活下來呢?首先,這肯定和李世民的寬厚賢明有著很大的關係。李世民在位時,一直認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所以他一直關心老百姓的生活,減輕了百姓們的賦稅,使每個人都有地可耕,都有房子可住,也正是因為李世民的賢明,才使唐朝走向了繁榮。

    除了李世民的賢明外,魏徵在諫言方面一直有著自己的秘籍,這才是他能夠善終的方法。

    秘籍一:在上司沒有辦法的時候諫言

    在上司沒有方法的時候,如果我們有應對的方法,可以及時的告訴自己的上司,這樣就會得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貞觀二年的時候,唐太宗一直對邊疆的突厥部落感到擔憂,一直害怕他們造反,可是自己苦苦思慮卻尋不到任何的辦法,此時魏徵看出了唐太宗的心思,就諫言道:“皇上,我們是不是可以將突厥部落打散遷入我們中原呢?我們可以讓當地的百姓教他們耕地,使他們漢化,這樣就不用擔心他們會叛亂了。”

    後來,唐太宗採用了魏徵的意見,幾年下來效果非常顯著。唐太宗就感嘆道:玉雖有美好的本質,但藏在石頭裡,沒有好的工匠去雕琢研磨,那就和瓦塊碎石沒有什麼區別。如果遇上好的工匠,就可以成為流傳萬代的珍寶。我雖沒有好的本質被你雕琢研磨,多虧你用仁義來約束我,用道德來光大我,使我能有今天這樣的功業,你也確實是一個良好的工匠啊。

    秘籍二:在上司可能犯錯的時候諫言

    在上司可能犯錯的時候諫言,下屬要有承擔風險的勇氣,也就是說錯誤是自己的,功勞是上司的,只有這樣你才能贏得上司的歡心。

    貞觀四年的時候,李世民下詔在洛陽修建乾元殿,以供天子視察工作的時候居住。

    此時魏徵上書諫言道:我們大唐帝國剛統一天下,國家還沒有從戰爭中恢復過來,我們的一切都應該節儉一些。”

    李世民說:“沒事,我只是修一座宮殿,無關痛癢的事情。”

    魏徵看了看李世民,大聲的說道:“阿房宮建成了,秦國變得人心離散,章華宮修成了,造成出國人心盡失。如果,乾元殿修成了,我們的大唐會變成什麼樣呢?”

    李世民知道自己理虧以後再也沒有提過修建乾元殿的事情。

    秘籍三:說出上司想說又不敢說的話

    有時候我們的上司想要表達自己心中的想法,但是礙於種種理由,他又不好意思說出口,所以他需要藉助別人的口說出自己心中的想法,此時我們就應該大膽的替上司表達出來。

    貞觀十六年的時候,唐太宗問自己的大臣:“當今天下,什麼事情最為重要?”

    高士廉說:“當今天下,讓老百姓有所耕地最為重要。”

    魏正說:“當今天下,應該給太子和諸侯一個名分最為重要。”

    魏徵的話說中了唐太宗的心思,因為當時的太子形象不太好,有可能被廢掉。很多大臣們開始為自己的前程謀劃,私下裡結黨營私。李世民很快知道了這種情形,所以他想給大臣們一個定心丸,就是太子就是以後的皇位繼承人,請各位不要亂猜測。但是,他又害怕得不到大臣們的支援,從而引起政局不穩。於是,他就藉著魏徵的口,將自己的心裡話說了出來。

  • 16 # 歷史這把火

    魏徵輔佐唐太宗17年,以“犯顏直諫”聞名,一向剛正不阿、直言納諫。一代明君李世民非常賞識魏徵這一點,他曾說過:“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可以說,魏徵就是李世民的一面“鏡子”,透過魏徵的直言勸誡,讓唐王李世民少犯很多錯誤,做出更多正確的決策,把國家建設和經營的更好。知人以心、信人以賢、待人以禮,正因為李世民對魏徵的包容,才成就了“貞觀之治”的盛世。公元643年,魏徵病逝後,李世民對其厚葬並悲痛欲絕的說自己少了一面很好的鏡子。

  • 17 # 史官曰

    李世民是一位想為天下百姓做實事的人,而魏徵恰巧是一個敢於直面皇帝提出自己建議的人。能夠糾正自己錯誤,不讓自己做錯事的人。並且李世民是位賢主並且有愛才之心,所以不殺魏徵。

  • 18 # 藍天之午後陽光

    以史為鑑,可明事理。李世民是明君,當然知道這個道理,說明一個人自律是多麼可怕。魏徵,眼裡柔不進沙子的人,敢說敢做,對事不對人。說明李世民是做大事,為百姓的好皇帝,人無完人,旁觀者清,再聰明的人也會有糊塗的時候。李世民是中國歷史一代明君。

  • 19 # 娛樂好事君

    根據李世民之前的事蹟來看,他是一個好名聲的人。

    正因為玄武門之變他殺了自己的兄弟,所以他十分重視自己的名聲。哪怕這個名聲早已被敗壞。他也萬分憐惜,輕易不會去殺任何大臣。畢竟一個合格的帝皇就要明確自己的目的是什麼,以及自己想要達到什麼樣的結果。

    他殺掉兄弟是為了那個位置,他不殺魏徵更是為了這個位置能夠做得更穩。畢竟一個能夠殺掉兄弟的人在其他大臣眼中可不是什麼好人。所以不殺其實也有李世民自己心中的想法所在。

  • 20 # 影視精剪共享

    我覺得是因為魏徵是前太子李建成的臣子,李世民殺了李建成,自知難於服眾,唯有向魏徵討教但又不敢殺他,而魏徵也心知肚明李世民重用他的原因,知道李世民不敢殺他,所以敢犯顏直諫。後世的史官不明所以,沒有把魏徵犯顏直諫與玄武門之變聯絡在一起,以為李世民真是一位勵精圖治的好皇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影《半個喜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對此你有什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