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生全精彩歷史

    諸葛亮兩次說的都是對的。

    諸葛亮在隆中的時候,對劉備說,天府之國,沃野千里。那是因為劉備那時候可以稱得上“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急需要找一個根據地,站穩腳跟,並以此實現稱霸一方,三分天下。可以說,諸葛亮給劉備做的是“第一個五年規劃”,是一個近期目標。

    (諸葛亮)

    諸葛亮在北伐之前的《出師表》裡,給劉禪說,益州疲憊。那是因為諸葛亮在給蜀漢王朝做“第二個五年規劃”,也就是北伐中原,統一中國。諸葛亮的意思是,如果要實現這個目標的話,益州的資源是不足的。

    諸葛亮的這兩句話,其實還深刻地闡述了益州(四川)在全國的戰略地位問題。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中國歷史上,四川先後建立過很多政權,但是,從來沒有一個政權能夠實現統一中國的目的。

    四川為什麼建立割據政權容易?因為四川周圍是崇山峻嶺,易守難攻。正如李白詩歌《蜀道難》裡說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同時四川中間又是成都平原,土地肥沃,水利工程做得特別好,有吃有穿有百姓。基本上稍微強大一點,你就可以建個政權,在四川舒舒服服住一段時間。

    為什麼以四川為根據地統一全國很難呢?因為從四川出外打仗,成本非常高。由於古代運輸條件有限,所以花在運輸上所耗費的人力物力,遠遠高於其他地方。而且在崇山峻嶺中,還找不到補給,只能回盆地裡來拉。但是盆地的資源雖然豐富,畢竟有限。冷兵器時代的戰爭,雖然可以用兵法計謀以少打多,以弱打強,但總體上還是要比硬實力,比財力物力的多寡。因此,要依靠四川有限的資源,實現統一全國的目的,是相當難的。

    (劉備)

    可以說,諸葛亮是深刻地認識到這一點的。他在隆中的時候,為什麼只給劉備做“第一個五年規劃”,而不給他做“第二個五年規劃”,就是他知道,要實現“第二個五年規劃”是困難的。

    有人可能會問:既然諸葛亮知道,依靠四川實現統一全國的目的是難的,後來他為什麼還要反覆北伐呢?

    我覺得這就要說到諸葛亮的精神品格了。

    現在有很多歷史愛好者懷疑諸葛亮,覺得諸葛亮是假忠,真虛偽,他和曹操和司馬懿沒有什麼區別,也是一個權臣。我覺得這是沒有深刻地理解諸葛亮的緣故。我認為,諸葛亮在明知北伐很難成功的情況下,還要堅持北伐,至少有兩個原因。

    一是諸葛亮要報恩。報劉備的知遇之恩。劉備三顧茅廬把他請出山,對他非常重視而尊敬,給他太多的榮譽,後來又把整個國家託付給他,這份恩情他是非常感激的。所以,完成劉備未竟的事業,堅持北伐,就是報恩的表現。

    (劉禪)

    二是諸葛亮要做一個忠臣。諸葛亮不學曹操司馬懿,架空皇帝,培植自己的勢力,培養自己的兒子,黨同伐異,而是隻做北伐這事,把北伐當成他生命中一件崇高的事業,就是要做一個忠臣。做忠臣,也是他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表現。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說他做的,做他所的,證明他說的,這就是諸葛亮!

  • 2 # 蘇綻

    益州“天府之國,沃野千里”,首先是益州之地的確土地肥沃,農業基礎較好,尤其是擁有都江堰水利之便的成都平原以及犍為郡都是知名的糧倉;其次益州遠離東漢末年軍閥混戰的中原、荊揚地帶,戰禍相對較少。再加上劉璋父子對蜀地的經營,益州之地稱為天府之國一點不為過。 出師表中的“益州疲敝”,則是此一時彼一時的變化而已。說其“疲敝”,主要原因在於以下幾個方面:一、佔有荊益二州的蜀漢,在失去荊州以後,其外圍屏障喪失,益州長期暴露於對手的威脅之下,顯得獨木難支。二、“猇亭之敗”以後,蜀漢軍力有生力量損失大半,導致元氣大傷。這種失敗的結果,除了國力大退,由攻轉為守之外,必然從益州徵集百姓加入行伍,民間負擔加重。三、諸葛亮長年北伐,戰爭的物資消耗、人員傷亡等都是巨大的成本。如此惡性迴圈,益州疲敝就順理成章了。

  • 3 # 深圳方丈

    隆中對的時候,四川在劉璋手裡,沒有戰爭。劉璋無為而治,四川天府之國,當然是富庶之地。出師表裡說的也是實情,蜀漢北伐,極大的傷害了社會生產力,國家不堪重負,說是疲憊,很貼切。

  • 4 # 晚亭與落霞同暉

    初看是有矛盾的,但仔細瞧來,則是諸葛亮在不同時期以不同視野所做的分析。

    "天府之國,沃野千里",是劉備三顧茅廬,孔明與劉備在隆中草堂對話中講的。

    諸葛亮對當下形勢的精準分析;未出茅廬便知天下事的雄才大略;尤其是得益州可成天下三足鼎立之勢,進而可圖中原的戰略遠見。使劉備佩服得五體投地。這時把益州稱為‘天府之國,沃野千里’是為了堅定先主劉備對這一戰略的信心。

    ‘益州疲弊’則是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對後主劉禪說的。做為白帝城託孤大臣,諸葛亮深知身上重擔,他力勸後主,不可偏安一隅,富抵不過江東,地域等更弱小於曹魏,蜀是三足中最弱的。用此激歷後主,以圖進取,才有了後來諸葛亮的六出祁山和姜維的九伐中原。

  • 5 # 米拉財經—股海拉米

    這麼簡單的問題 還寫那麼多廢話來闡述 成都當然是天府之國 但連年征戰 在富的國家也會被拖垮 益州疲敝也可以理解 三分天下記毛主席已經指出是是分兵而弱的缺點 所以不要神化諸葛亮 他也是人 是人也會犯錯戰略部署錯了 江山當然很難收復

  • 6 # 十年難樹人

    看看劉大耳朵在益州都幹了些什麼,經濟通貨膨脹對外戰爭頻繁,為政還不如原來的益州牧,會說的不如會做的。當年益州牧抵禦劉備竟然不願意使用堅壁清野不想讓百姓流離失所,當劉備包圍成都就直接投降也是不想讓百姓受戰爭之苦,這樣的官員在內政上比蜀漢強。蜀漢後比蜀漢前人口是沒有增加的,諸葛亮嘔心瀝血也改變不了什麼,所以出師表跟隆中對沒錯,主要的問題益州蜀漢政權治理不好!

  • 7 # 土撥鼠209538054

    隆中對是諸葛亮說益州天府之國,荊州是四通八達之地,事實是分析東吳及曹魏不能圖謀之後,而益州也確實是沃野千里,那是成都平原,單孔明只說其優點,蜀道難,南蠻入侵都是益州的缺點。益州就是佔山為王易,作為基地統一天下難,這也就是劉備一站穩益州馬上拿下漢中的原因。

    《出師表》說天下三分,益州疲敝,益州相當於代指蜀漢,意思是經過劉備入蜀、取漢中、東征等十年征戰,蜀漢物資已經匱乏,人才凋零。再說也就是武侯在劉備東征失敗後經營蜀漢數年,也就是自己說益州疲弊,你說一個試試,不知道什麼叫謙虛嗎,

  • 8 # 霧埋半山

    兩句話就能扯清楚,沒必要去長篇大論的拉扯,注意時間點,隆中對的時候,益州還在劉璋治下,沒怎麼經歷戰爭消耗,生產環境相對安定,到出師表時期,蜀漢政權經歷多次征伐,尤其是在夷陵之戰和諸葛北伐之計,益州消耗過盛,人口和物資已經不是當年初入益州時能比,所以會有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論調。

  • 9 # 金牌村夫8半盞兒殘酒

    這叫此一時彼一時也。比如創業時500萬是一筆鉅款,而公司上市後,500萬,小錢而已。比喻不慎恰當,但是大致是這個意思。

  • 10 # 一錘仙人

    隆中對與出師表是出自不同的思考角度,原因就是劉備集團也就是後來的蜀漢政權所處環境發生了變化。

    諸葛亮在隆中對時為劉備謀劃的是出路問題,也就是如何自保並找到一條可靠的發展道路。因此諸葛亮的思路是先找到可以紮根的根據地,那麼益州顯然是可供選擇的最好選項。當然,以當時的形勢,也只有益州可以容納劉備作為根據地。

    到了出師表的時候,已經發生了重大變故,劉備伐吳失敗,蜀漢一批大將凋零,更重要的是三分天下的態勢基本穩定。隆中對時諸葛亮設想的統一全國的幾條要素喪失殆盡,以蜀漢的實力,如果不透過疲敝益州來動員全部軍事能力,最終只會被兼併,這也就是危急存亡之秋的意思。

  • 11 # 世界歷史唯物觀

    謝謝邀請!首先,這個問題只能說是此一時,彼一時,攻守之勢異也。在《隆中對》時,諸葛亮曾經強調先主因之而成帝業。也就是說劉邦因為擁有益州,也就是巴蜀之地而成就霸業。但是我們在來看,實現這個目標都必須滿足一個條件。那就是擁有一個戰略要地,而且必須是交通通衢。滿足可以向北,向南,向中原地區進行攻伐。劉邦當時便是拿下了關中,三秦之地。便和當年秦國一樣,可以利用富饒的巴蜀之地支援他的對外戰爭。也因為有巴蜀之地,所以劉邦才能耗死項羽,並支援他平定天下諸侯。而秦國統一天下,也和劉邦差不多,依靠的是巴蜀之地的糧草,和兵士的補充。且在當時秦國已經開鑿了棧道,以及水路。所以當時項羽分封劉邦時,就犯了這個錯誤,將這樣一個富庶之地,易守難攻之地給了劉邦。且也沒想到劉邦當時間內便拿下關中,有了地理戰略上的優勢。而到了《出事表》,攻守之勢異也,蜀漢此時守還可以,攻就顯得十分困難。因為當時就缺少一個像荊州一樣的戰略要地,使得有兵沒有出兵的通道,假如荊州還在劉備手上,那確實是大業可成。

    可是僅僅憑一個益州,只適合偏安一方。實在難以做到北伐平定中原。所以才會有益州疲憊的說法!

  • 12 # 伏桀

    這兩句話並不衝突,實際上更是一個辯證主義的經典例子。

    -

    隆中對的時候,劉備手下兵不過萬人,將不過十個。對於這個時候的劉備而言,益州的資源太過於龐大,自然是天府之國,沃野千里。只不過諸葛亮在隆中對的時候說明益州的情況是有明顯的傾向性的。一方面當時中國相對優越的地區都已經被分刮完畢,論獲取程度都相當困難;另一方面劉璋的確很弱,加之早年的關係,更給了劉備可趁之機。

    -

    而出師表的時候,蜀國兵力已達數十萬,將官數量眾多,光是撫養這些人依靠益州本土隊伍的資源本就十分捉襟見肘。稱其為疲敝一點也不過分。很多人說諸葛亮北伐是為了繼承帝志,有部分這個原因,但真正的核心原因是在於人口數量的極度擴充套件和資源的嚴重短缺導致國內危機重重必須找個外敵來轉嫁人民的怨氣。這一點現在的臺灣,日本,南朝鮮都在這麼幹,並不奇怪。

    -

    最後必須說一句,所謂的《隆中對》也好,《出師表》也好,都是後來的東西,尤其是隆中對,其真實性本身就有很大的疑問。劉備和諸葛亮密談,連關羽和張飛尚且不在其中,又怎麼能有第三人知道?這是第一。第二,隆中對的分析,站在後世的角度來看,對於天下大勢的把握的確有一定價值,但是對於人性的判斷以及戰略出發點有著極大的缺陷,這明顯不符合一個神鬼莫測“戰神”的身份。尤其是在堅定聯盟東吳的問題上可以說是犯了最大的戰略性錯誤。然而諸葛亮還一直孜孜不倦的提出聯盟東吳。第三,隆中對作為一個密謀,說出來必然會遭相關人士的強烈抵制,若他真的存在,劉備和諸葛亮誰又會對外主動提及呢?這不是自己給自己挖坑?

    -

    其實還有更多可以質疑的地方。但是歸根結底還原一個人物的經歷和性格不難推斷出一個合理的結論,那就是劉備和諸葛亮有密談,但是《隆中對》本身是存疑的,劉備對於和東吳的聯盟這件事上和諸葛亮並沒有達成共識。試問奪取荊州卻又不還,這麼大的心結又怎麼能聯盟呢?諸葛亮再蠢也不會犯這種錯誤。而隆中對的內容,除開局勢的分析,其戰略構想過於理想主義化,並不像是一個三國時期戰略大師的看法,倒更像是一個深居宮牆的文官想當然的視野。即便不是陳壽自己杜撰的,也是蜀國後期的那幫文官幫諸葛亮杜撰的。絕不可能出自劉備和諸葛亮本人的口中。

  • 13 # 瀚海長風

    隆中對的時候,對的是劉備,這時的四川,在劉璋的多年經營下,沒有什麼戰亂,人力和物質基礎很好,如果劉備能在荊州站住腳,又有益州作為後勤基地,積蓄力量,實力是可以逐步擴大的,而耗到北方政局不穩的時候,則有可能實現北伐的勝利。這是隆中對的主旨。但是,出師表的時候,劉關張已死,荊州已失,夷陵之敗元氣大傷,軍隊沒有主心骨,劉禪即位不久,人心浮動,感覺諸葛亮需要一次軍事上的勝利來穩定朝局,防止那些有不滿情緒的人作亂,但自己遠征又對朝堂無法管控,上表又沒法明說,只能提醒劉禪益州面臨的困境。

  • 14 # 蜀山散人81750681

    隆中對中指跨荊益兩州,這兩州人口200多萬,物資豐沃,人傑地靈,戰略地位十分顯要,進可攻退可守,是逐鹿中原問鼎天下的資本。到出師表情況完全不同了,只剩益州一地,人口不過百萬,要伐攻中原自然是捉襟見肘,諸葛亮說的哪裡錯了?

  • 15 # 祭月靈清明

    孔明隆中之對當是先取荊襄,後圖川蜀。益州只為後勤。從漢中出兵取長安,荊州出兵北上牽制,一旦攻取長安整個西涼兵馬俱歸蜀漢,如若成功即便是魏吳聯盟也迴天無術。只不過關羽忠義,劉備稱帝后關羽一心赴死,為了大漢拼盡了最後一滴血~

  • 16 # 一衝Q幣就被盜

    隆中對中所說的天府之國,沃野千里,是按照地理位置。益州是從戰國時期秦國的隴西地區,楚漢時期劉邦在益州被封為漢中王,並在五年楚漢相爭中一舉奪得天下建立漢朝,其中益州在蕭何管理下不斷的給劉邦前線輸送穩定的兵員和糧草,使得劉邦即使在前線連連失利的情況依然能和項羽相抗進而一統天下。並且哪怕是在劉禪投降時,也是益州府庫充盈。足見益州在當時依舊是算得上是天府之國,沃野千里。而之所以在出師表中所提到益州時,會說益州疲弊,是從當時的政治環境及軍事實力來看。當時益州內部的政治環境並不和諧,既有劉備和諸葛亮從荊州帶來的荊州勢力(文官以諸葛亮和馬謖,武將有魏延),又有益州的本土勢力(文官有李嚴,武將有吳懿),還有就是劉備從漢中收編的漢中勢力(文官有焦周,武將有馬超)。荊州勢力對於益州來說的外來勢力在益州沒有根基不能長久,益州勢力由於漢中勢力互相攻伐數年,益州勢力對蜀漢政權並不認同,可以從黃權投降東吳,孟達投降曹魏,孟獲起兵也有投降者就可以看出。從外部政治環境來看,諸葛亮剛剛平定孟獲,蜀漢剛剛守住曹魏的5路大軍的進犯,與東吳也只是剛剛修好,劉禪也只是剛剛繼位尚無威望。外部政治環境也就剛好有喘息之際。在軍事方面,劉備在夷陵之戰將從荊州帶來的大部分兵力損失殆盡,而在平復孟獲的時候,雖然成功,但也損失不少兵力。所以益州在當時從政治和軍事上都可以算得上是益州疲弊。

  • 17 # 吖shi了㖏

    給我500萬,和給王思聰500萬,能一個性質麼?荊州四戰之地,能自給自足,但靠荊州支援征伐就不可能了,關羽打樊城,收了于禁幾萬降卒之後糧食就不夠用了。而益州富庶,對於剛創業的劉備來說當然是天府之國,但後期劉備就剩益州漢中,漢中人口還被曹操遷走,只能當做要塞,有地卻無人耕種啊。靠一個益州既要養兵,又要支援北伐,當然力不從心了。就想你公司建立起來後,你一直吃老本,擴充套件不了市場,公司自然會衰落

  • 18 # 清歡公子

    諸葛亮是明白人。自古以來,就是近代,從來沒有誰控制四川就能統一中國。神都不行何況諸葛亮。諸葛亮跟劉備首次合作,要出成績,當時最好的結果就是佔領四川,讓劉備結束流亡生活,有飯吃,有衣穿,有地盤。劉備一看奪益洲易如反掌。立馬兌現承諾,劉備覺得諸葛亮了不起,能託付後事,臨終把轉蜀漢和劉禪都託付給諸葛亮了。劉備死後,諸葛亮是一把手,蜀漢有幾斤幾兩他比誰都清楚。痛徹時政,說朝廷如何危急,就是對朝廷的絕對控制,不容別人指責北伐的正當性。

  • 19 # 手辰衣谷

    因為時代不一樣。隆中對是在漢末,三國都還未出現,當時的益州作為漢朝數一數二的繁榮地區,且政局穩定,少有戰亂破壞,故而稱天府之國沒有半點水分,比作人的話,這時候的益州正是精力充沛的時候。出師表時已經是三國末期,三國之間征戰多年,大家都知道在古代,打仗要消耗人丁、糧食,進而影響農耕、生育,還有商業流通,封建農耕社會對戰爭的承受力是很低的,古人反對窮兵黷武不是沒有道理,常年戰爭加上北伐的失敗就像在給益州放血,又沒有多少休養的機會,這時候的益州自然要精疲力竭了。

  • 20 # 老秦來煮歷史百味

    諸葛亮在說出這兩個地方時候的語境和戰略目標不同,因此這樣的說法並沒有錯。

    先來看《隆中對》,諸葛亮先說"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這句話的後面還有後文,劉備得到那就是“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

    值得一提的是,諸葛亮在這邊謀劃的是一系列的政策,而並非僅僅是把益州給佔了就完了,其中的包括“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這些都是和佔領益州是一樣重要的,其次,益州的優勢是要和荊州連起來才可以體現出來的,如果少了荊州,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這個戰略規劃沒辦法實現,單單一個益州就難以作為了。“益州險塞,沃野千里”是對益州的地理形態做了客觀的形容描述,和歷史及現實都是吻合的,不算誇大。

    但是在《出師表》中,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益州雖然還是那個益州,可是除了益州之外,所有的東西全變了。首先,“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先帝一走,那“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這個前提就沒了,二是失了荊州,那“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也玩不了了,至於“西和諸戎,南撫夷越”,憑劉禪現在的這個班底,能把孟獲穩住就算不錯了,要“西和諸戎”更是艱難。在這樣的情況,說益州疲敝,那真是一點沒說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鬼吹燈網劇《鬼吹燈之龍嶺迷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