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石匠秦人
-
22 # 北於
滕王閣中說:馮唐易老 李廣難封,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李廣實有委曲但失尊嚴。古之忠孝兩全的社會環境,戀生。惜命,不是丈夫英雄豪傑之為。
-
23 # 玩易齋
李廣為何難封,主觀原因:1,李廣本人是一個很優秀的戰將,但缺乏戰略意識,尤其缺乏統帥大兵團作戰的能力,從他平時領軍不重視制度的建設和管理,在戰場上過分倚仗個人的戰鬥素質就能看出。2,他缺乏政治意識,一直以軍人樸素的觀念看待處理問題,在複雜的政治環境中易成為政客的犧牲品。從他殺俘,自殺就能看出。
3.另一個原因則可能是李廣殺降卒:“禍莫大於殺已降,此乃將軍所以不得侯者。
客觀原因:1,漢文帝漢景帝不重視國防軍事,以和親作為外交政策,重用文官,李廣雖屢立戰功,但受不到應有的重視。2,漢武帝雖重視軍事,但任人唯親,重用衛青,霍去病,李廣利等外戚,併為這些人創造比李廣優越的後勤和戰鬥條件,使李廣作戰既艱苦又難有戰功。甚至有時故意讓李廣失敗以襯托別人的功績,並且在封賞時也極為不公。
-
24 # 從A到X的溫柔信使
李廣難封,不是因為漢武帝這人太霸道,或者太不近人情,而是李廣的軍事政績,和衛青和霍去病比著太小了,或者根本不值一提!
真是漢武帝怕李廣功高震主嗎?
哪有這種可能?漢武帝身邊那麼多武將,別的不說,單拎出來兩,漢家雙子星,李廣就有點吃力了!還比什麼?
李廣之所以,在歷史上很多人喜歡,或者被很多人追捧,是因為太史公的厲害!
漸漸演變成了很多史學家在最大的太史公面前搬弄是非了!
史記李廣傳中也沒有太多記錄講李廣如何如何厲害啊!就是草石射虎,被匈奴人稱職為“飛將軍”,然後很悲催的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找不到敵軍,也找不到援軍,很尷尬的無功而返,這你能怪誰!
然後,太史公認為這麼努力忠心耿耿的人卻不被重用和他有何其相似!於是,把自己很多感情傾注到李廣傳中,所以我們讀史記時,往往感覺李廣傳是史記中很好的一篇非虛構歷史文學,又加之濃厚的感情色彩…漸漸被世人傳送!被很多文人墨客借紙比喻自己:懷才不遇!
僅此而已!
和衛青的大破匈奴王,和霍去病的封狼居胥比著,李廣的那一次出兵有這麼大功勞?
不是說不封李廣,而是真的太難了!
一時是年齡大了,二是功績沒有那兩年輕人高,只能跟著後面拼命!
當時被史太公看在眼裡,疼在心裡,所以用文字的力量,化腐朽為神奇,成了千百年來一個很悲情的歷史人物!
-
25 # 琦跡803
《史記》裡《李將軍列傳》記載過,說李廣殺降,一次就殺掉了800多投降的羌人,在古人眼裡,殺降是最損陰德的,白起不就沒有好下場嗎?因此有一種說法是,因為他殺降,所以不會冥冥之中不會有好的報應。
當然這只是一種迷信說法而已,李廣難封,其中原因是很複雜的。王立群老師的讀《史記》就很好的分析了李廣難封的多重原因,除了李廣身處於當時那個大的政治環境下,遇到了武帝、衛青、霍去病等這些出類拔萃的人外,李廣自身也不在著一些不足,致使李廣只是一個悲劇英雄。
主要有三點:
一是不懂政治。李廣只是一名勇猛的戰將,但算不得是一個優秀的戰略家、政治家。特別是在政治上可以說是幼稚的,說話辦事不夠老持沉穩。他一生經歷文、景、武三朝,卻總是在政治上被人利用。七國之亂時私授了梁王的軍印,這種行為對統治者來說是很忌諱的事情,恐怕那時漢景帝已經對李廣心有不滿了。結果他還不自知,當了武帝的保安司令後,又和淮南王劉安有所瓜葛,這絕對會引起武帝的猜忌。
二是行事毛糙。《史記》中記載了李廣有一次帶了幾十人追打三個匈奴,結果遇見上千匈奴騎兵,結果他命令所有人把馬鞍取下來,給匈奴造成一種有伏兵的錯覺,好在匈奴沒有輕舉妄動,撤了。從這裡可以看出李廣儘管有勇有謀、征戰多年,有極豐富的戰鬥經驗。但也確實存在機會主義思想,不夠沉穩,這種做法實在是拿士兵的生命在開玩笑,萬一匈奴一擁而上,那不就直接完蛋了嗎?可以說,這種機會主義思想充斥了李廣整個軍武生涯,作為武帝,能不對手下將軍進行全面細緻的分析嗎?因此,李廣儘管能征善戰,但總給人一種不靠譜的感覺。比起衛青、霍去病,哪怕是程不識,武帝對李廣不是特別信任。
三是運氣不濟。說實話,這一點是難以改變的客觀事實。
1.你很牛吧?但你遇見了比你更牛的衛青、霍去病,這兩人是戰略家、是軍事家,統兵佈陣,大兵團、大規模指揮作戰非常厲害。
2.你很能打吧?可是關鍵時刻掉鏈子。馬邑之戰,儘管不是李廣的責任,但架不住點背、命不好,做好的戰鬥準備根本沒打起來,人家匈奴跑了。後來武帝兵分三路主動進去匈奴腹地,只有他兵敗被俘,好不容易跑回來被貶為庶民。
3.你是軍人吧?但你固執己見。為了能尋找匈奴主力,立功心切的李廣在武帝不信任並且已經給衛青下達密令的情況下,改變行軍路線,還使大軍迷路致使未按時行軍。在衛青派人來詢問作戰情況時,本應如實彙報軍事情況,這是下級對上級再正常的不過的事,可能是李廣覺得征戰一生,60多歲了還要向刀筆小吏作彙報,太沒面子了。心一橫,自戕了。
其實,李廣的所處真是無奈之舉,難封也存在多方面的因素,我們在讀史的過程中都有自己的觀點和認知,對於李廣難封肯定是有不同意見和看法的,多探討才會把歷史分析的更透徹,我們才能從中感悟更多。
回覆列表
李廣難封,前面還有馮唐易老,
李廣,馮唐,在歷史上功勞很大,最終官位與之不對稱。時人用此多表示功勞大設有給相應回報,表示對當事人功大,獎小之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