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嬙遙度天際

    基本上是毫無可能的,假如關羽不死荊州不丟,是還是有機會的,但是隨著荊州丟失,蜀國就基本上喪失了,統一的機會,雖然手裡還有四川漢中等地,但是糧食運輸兵源都存在問題,哪怕諸葛亮北伐成功,拿下長安,但是魏國擁有的是整個北方,制度完善,經過曹操,曹丕兩代人統轄,根基牢固,蜀國的國力是擋不住曹魏的鐵騎,有人會說漢高祖劉邦不也是靠著四川起家的嗎?境況不同了,漢高祖時代,天下諸侯很多,互相牽制,再加上韓信暗度陳倉,快速拿下關中等地,從而有了一統天下的局面,三國時期,面對的對手還有自身的處境都不一樣了,所以在蜀國失去荊州的情況下是無法奪取天下的。

  • 2 # 享之1997

    縱觀中國歷史的各個朝代,雖然大多數處於大一統時期,但也不可否認有多個分裂、動盪的年代,時勢造英雄,春秋戰國時代,先期比較弱小的秦國,在秦始皇的領導下打敗其它六國統一了中國。在秦朝滅亡後以楚懷王名義分封的十八路諸侯中,劉邦不算強大,但最後打敗項羽並建立了大漢。這裡面固然有英雄的作用,但也不可否認在冷兵器時代,有高山峻嶺做屏障而形成進可攻、退可守的地理優勢也是取得勝利的主要因素。在中國,關中平原和四川盆地都擁有這樣的地理優勢,周圍的高山峻嶺形成的天然屏障,可以節省很多兵去守衛,正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秦始皇和劉邦何曾不是藉著這種優勢,積蓄力量,最後完成統一大業的?

    再說三國時期的蜀國,它也擁有這樣的地理優勢,本應該積蓄力量,在條件成熟時再完成統一大業,可是諸葛亮比較心急,可能為了表現對劉備的忠誠或聚集民心,在條件不成熟的條件下,七次兵出岐山,耗盡了蜀國的國力,自己也死在征伐的路上,這是多麼的可惜啊!

  • 3 # 張鐵軍158

    有過!

    1.“隆中對”就是一個錯誤,是一個美麗的謊言,這是誤劉備的開始!

    最簡單的規律是“目標決定結果”,取荊州而不先取漢中是戰略上的短視,漢中為曹操後發先至,只是因為諸葛亮算計不到這一重中之重的“棋眼”。“三分天下”是各方諸多錯誤的結局,但並非沒有改變的機會。

            若戰略上審時度勢,應該把根據地選在漢中而非荊州。此處距新野不遠,統治者張魯行“五斗米教”,剝奪平民財產統歸教產並取消貨幣,生病靠唸咒而不吃藥,簡直就是邪教,其部戰鬥力也弱。劉備率軍攻佔當屬不難。落腳後南可取四川,北可收隴西以建立騎兵軍團。另外,在諸葛亮剛出茅廬時,曹操便以主力南下爭荊州,這勢必同孫權火併,正好利於劉備,可惜這一機遇未被抓住。《隆中對》12年後,劉備才攻取漢中,曹軍卻在七八年前已佔關中、西涼。若是劉備能先行控制西北,就能建立起強大騎兵,統一天下的目標便有可能實現。可嘆諸葛亮計不出此。

             2.諸葛亮建議荊州、益州兩路並進,兵分為二是餿主意,患兵家大忌。

            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 攻之、倍則分之”。三國中,劉備最弱,而用兵貴專,十指攥成拳方有利於出擊。建議關羽守荊州更是短見,而從要爭權出位的角度則是用心險惡,害死關羽對諸葛亮的未來作為掃清了障礙。

            關羽好大喜功,剛愎自用,戰略短視(這一點比諸葛亮還不如),以諸葛亮的才智還是看得出來的,關羽守荊州必死無疑.荊州對吳魏兩家是必爭之地,夾在中間必遭兩家算計。

            公元219年,劉備率主力擊敗曹操奪取了漢中,關羽也進攻襄陽,企圖呼應。結果軍力很弱的關羽隨即遭到曹操、孫權兩軍的夾擊,敗走麥城。而此時劉備的主力正在漢中,與荊州千里之遙,無法及時馳援,關羽身死地失。諸葛亮所設想的兩路北伐,恰恰造成了首尾不能相顧的局面。

    (至此,劉備四大軍區,滅掉其一。)

            3.夷陵之戰劉備敗在糧草不濟。

            第一,留諸葛亮保障後方,接應糧草。“先主外出,亮常鎮守成都,足食足兵。”《三國志 諸葛亮傳》

    第二,可是,這次失敗恰恰在於沒有“足食足兵”,諸葛亮沒有盡到責任。“夫廟算勝者,得算多也;廟算不勝,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無算乎?”劉備在關羽被殺兩年後(221-222)發動夷陵之戰,這期間,劉備應當有機會做好基本的物資準備,但結果是不充分的,從而導致戰略戰術雙重的失敗。

    顯然,夷陵之戰上策應該是水路進軍,可以速戰速決,又可因糧於敵。而最終戰線和時間拉長,根本原因是沒做好預案,最終因糧草不濟而敗,而非結營不當。

    這說明,諸葛亮沒有幫助劉備做好戰略戰術的謀劃,也沒做好後勤保障,究其原因,有能力問題,也有態度問題。

    毛澤東主席讀盧弼《三國志集解》卷五十八《吳書·陸遜傳》的批語說:“土石為之,亦不能久,糧不足也。宜出水流域,直出湘水以西,因糧於敵,打運動戰,使敵分散,應接不暇,可以各個擊破。”

  • 4 # 魚羨淵

    應該反過來說,歷史上三國統一天下的機會都不多,純粹靠武力征服固然可以掠奪對方領土,隨即而來的依然是如何在門閥政治崛起之際取得平衡。

    蜀漢作為三國時期政權最穩定一個國家,主要也是因為政治力量並不複雜,內部沒有多勢力鬥爭的問題,但是後期蜀地士族開始排斥劉禪政權,加上諸葛瞻、黃皓與姜維內外不和等問題,直接成為滅國的主因。

    無論是蜀漢還是孫吳一旦北伐成功,都不得不面臨是接納曹魏舊臣還是徹底清算的問題,由於北方士族的政治影響力過大,怎麼去做都避免不了一場血雨。

    更嚴峻的是在征服途中就必須面臨這些問題,加大了統一的難度。即便是積極合作,中樞的權力都是有限的,分不到利益的自然跟敵人死扛到底。

    另外一方面自然是少數民族內遷過多的問題,西北一直都是矛盾的重災區,還要同時處理匈奴、鮮卑各部,西南叛亂亦經久不衰。

    魏晉士族與東漢的豪族已經不同了,豪族最多隻看重地方影響力,能霸佔多少田地、奴僕等問題。士族的政治慾望很大,他們在權力中樞獲取話語權的鬥爭,有時比戰爭還要激烈。

    西晉一統後,由於對各大家族影響力感到不安,於是用起藩王來統領州兵,看上去是斷了各大家族壟斷兵權的念頭,但是也不想想,這些政治力量無非是散亂到藩王和權臣麾下,繼續著他們的遊戲。陸機、陸雲兄弟是很典型的例子。

    諸王彼此間打殘廢後,還不是張軌、王敦、王浚、祖逖、甘卓、陶侃一群藩鎮各自擁兵?

    可以說就算蜀漢或孫吳不讓藩王領兵,亦很難抑制州兵的問題,一旦中樞出現支配能力下降,就異常容易陷入亂局,藩鎮割據出現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在中國製度史裡影響深遠的是九品中正制,一邊跟江東士族混合變成了東晉。另一邊是經歷兩趙、前秦、諸燕後出現的北魏。

    蜀漢的制度在後世影響甚微,很難推斷蜀漢統一後的形勢。但是完全不進行改革的話,肯定會被各大家玩的是寸步難行。

    曹魏和西晉能夠統一倒不是內部有多穩定,主要還是他們願意順勢去迎合時代的潮流,東晉能夠固守半壁江山亦然如此。

    很多人單純批評兩晉多麼爛,也要明白其侷限性。三國統一後的形勢都不見得會比西晉好太多。當然,司馬衷這種智障上位也真是那個時代的人中了大獎。

  • 5 # 小南史

    機會渺茫,甚至是沒有。

    《史記·留侯世家》中記載張良發言:“夫關中左餚函,右隴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饒,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諸侯安定,河渭漕輓天下,西給京師;諸侯有變,順流而下,足以委輸。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也,劉敬說是也。”

    川蜀之地為什麼會叫“天府之國”,上面一段文字很明確的解釋了。既然“天府之國”作為蜀國的大本營,我為什麼還要說蜀漢奪得天下的機會渺茫甚至沒有呢?

    三國時期魏蜀吳的國力是這樣的,魏國>吳國>蜀,從國力上來講機會就不是很大,但統一併不完全只看國力,還有許多因素,先看一下為什麼沒有機會統一:

    1、“天賦之國”的制約

    成為“天府之國”就是因為川蜀之地四面環山,中間是大平原適合農業,外人想進來難,但自己想出去也不容易,進軍和糧草運輸都很困難,諸葛亮北伐失敗大多數是因為糧草運輸問題。

    2、缺少必備物資戰馬

    蜀漢之地,不像西涼、河北等地產馬,少馬就少騎兵,在古代,步兵對騎兵具有先天弱勢,為此,諸葛才發明八陣圖。

    3、蜀漢內部矛盾

    在蜀國是分兩類人的:一是早年即追隨劉備東奔西跑的老隊伍,關羽、張飛是代表,趙雲資歷稍淺,也屬這一類;二是從荊州隨劉備來益州的,可以叫作“荊州派”,以諸葛亮為代表,這批人資歷雖然不夠老,但對劉備幫助特別大,加上諸葛亮的因素,掌的都是實權。

    除此之外,還有益州的本土派,而且其中又有二種情況,一是當年隨劉焉、劉璋父子來益州的,稱為“東州派”,二是地地道道的“益州本土派”,李嚴就屬這一派。

    內部有鬥爭不定是壞事,運用得當,平衡自如,對穩定統治反而有好處,因為派系之間除鬥爭外還可以產生制衡,所以,劉備用諸葛亮,也不排斥李嚴,用荊州派,但本土人士也有發展空間。

    劉備死後,他的兒子劉禪卻鎮不住局面,荊州派徹底掌權,以至李嚴被廢,政壇看似大一統,但平衡隨即喪失。諸葛亮是能力超群,並且是個精力超群的領導,有他在,也沒有問題,但他一死內部矛盾立即失控,鬥爭此起彼伏,蜀漢隨即開始衰落。

    當然,地理只是一個方面的因素,古人講天時、地利、人和,但蜀國一點沒有。

    想要一統天下,機會為什麼有會很渺茫,因為需要達成以下幾點:

    第一、蜀漢國力蒸蒸日上,但實際情況卻是每況愈下,因為其餘二國不會給你機會安穩發展。

    第二、人才充足,實際上隨著開國的一批人才凋零,人才後繼無力,才有“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的事情出來。

    第三、魏吳二國崩塌,這只是想想而已,實際上最先崩塌的卻是蜀國。

    如果這三點能完成二點,蜀國就有渺茫的機會,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

  • 6 # 史酒年華

    基本沒戲。想回答這個問題,咱們還得回過頭看一看《隆中對》,因為《隆中對》是蜀國立身圖強的基本國策。

    《隆中對》其實就說了一個問題:要想進軍中原,光復漢室,就必須把益州和荊州同時拿下,從這兩個地方同時進軍,形成鉗形攻勢,“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

    益州、荊州這兩個地方缺一不可。益州可以憑藉天然的糧倉和易守難攻的地理優勢,安身立命。荊州可作為戰略要地發起對中原的進攻。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蜀漢的鉗形攻勢已經對曹操形成了威脅,迫使年邁的曹操在保漢中還是保襄陽的選擇中猶豫不決。

    由於關羽缺乏戰略眼光,加上自己粗心大意,驕傲輕敵,從而丟掉了荊州。相反,正是因為東吳看到了荊州的戰略地位,才千方百計把荊州奪過來。

    丟掉荊州後,諸葛亮的北伐只能從漢中進攻關中。諸葛亮不斷地嘗試越過秦嶺,但都為成功。同樣,當諸葛亮第二次選擇出兵陳倉道失敗後,魏國兵分三路進攻蜀國漢中,也失敗了。可見,橫亙千里的秦嶺對於當時無論哪一方軍事力量來說,都是無法克服的障礙。

    東吳奪取荊州的計劃,破壞了諸葛亮的全盤部署。丟掉了荊州,意味著蜀國北伐的鉗形攻勢丟掉了最主要的一鉗,再也沒有統一中國的可能性了。

    剛才看到其他答主說,《隆中對》是一個錯誤。可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還有一點需要指出的是,漢中是一個郡,本身是益州的一部分,比益州小的多,不足以立國。

  • 7 # 禪意938

    劉備不強佔荊州,關羽不死就不會去打東吳或許有機會在司馬懿出山前滅了曹魏。但歷史有其必然性,不是假設所能改變的。

  • 8 # 歷史消消樂

    基本上沒有機會。

    縱觀中國歷史程序,在結束國家分裂走向統一這一過程,從西南方向統一全國的根本沒有。

    在政權分裂時期,一般的格局基本上都是南北對立,劃江而治。無論是淮河還是長江,都是很好的天險屏障,所以地理位置因素造就了政權分裂的格局。

    而在我國的歷史上,南北對立常有,而東西對峙則基本沒有,而統一的程序一般便是北方向南推進和南方北伐,由北向南成功的次數居主流。即使是三國鼎立時期,魏國為北方,吳國和蜀國併為南方,只有蜀吳齊心才能抵擋住魏國的攻勢,在地理位置上蜀國首先便缺乏統一全國的條件。

    我們再看政治格局方面,漢獻帝在曹操的手中,雖是軍閥割據,但是由曹操建立起的朝廷乃是當時名義上唯一的合法政府,這一點是蜀國和吳國都欠缺的。而曹丕後來接受了漢獻帝的“禪讓”建立魏國,此時在法理上仍然佔據正統,乃是根紅苗正的政權,統一全國的理由亦很充分。

    而劉備雖自稱中山靖王之後,畢竟隔的代數有點多了,已屬於旁系血脈,建立蜀國雖自稱為漢,但總是有些勉強的,就拿北伐討伐魏國而言,雖然打著“匡扶漢室”的名義,但是人家漢獻帝才是正兒八經的漢朝皇帝,禪讓之後曹魏已是正統,人家漢獻帝也沒死,理由上終歸是差點意思。

    最後再說打仗。我們知道,打仗是需要錢的,而三國以魏國最強,蜀國最弱,經濟實力上便一覽無餘。魏國透過奉行曹操的屯田制使得國家實力異常的強盛,蜀國根本無法與其相比,錢沒人家多,裝備沒人家精良,這仗不用打就一目瞭然了,不然諸葛先生為何數次北伐都鎩羽而歸呢?

    綜上,蜀國並無可能統一全國,魏國的優勢太過於強盛,根本不是蜀國可以比的,雖然魏國後來被晉取代,但是統一全國的力量依然在北方。

  • 9 # 回首三千里

    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歷史的軌跡或許在一次次的交叉口,發生著變化。

    蜀國的鼎盛時期,擁有荊州、益州、漢中之地,似乎沿著諸葛亮隆中對策發展。關羽和張飛都堪稱萬人敵,卻有著性格上致命的缺陷,大意失荊州,兵敗走麥城,蜀國失去中原立足之地。在此之前蜀國如果好好經營,天下未可知。

    伴隨著關羽和張飛被害,先主劉備又急匆匆的伐吳。諸葛亮由於之前的反對,沒有隨軍(從後來的六出祁山,可能不止六次,諸葛亮是缺少時變用兵的謀略),火燒連營六百里,兵敗如山倒,蜀國元氣大傷,歷史的車輪往前推進著。

    後續…

  • 10 # A章北海

    我個人認為還是有的,就在第一次北伐的時候,如果那個時候街亭沒有丟失,拿下了西涼,還是有機會一統天下的 ,因為第一次北伐,曹魏還沒有任何防備,再往後就不行了,曹魏已經把防禦重點放在西北這邊,所以不管以後幾次北伐都是無功而返

  • 11 # 劇集說歷史

    三國時期,北方中原已經被曹魏政權統一,其綜合實力遠超過蜀國,從歷史的發展趨勢來看,直到明代南方經濟高度發展,基本都是北方統一南方,除非北方大亂,是一盤散沙,就像當年秦朝末年,劉邦從蜀地進軍關中,逐一各個擊破,尚有一絲希望,就這樣還要看東吳的臉色,總之希望渺茫

  • 12 # 風月追狂

    小編我認為蜀國沒有機會奪取天下,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從地裡位置上來說,蜀國是個封閉的國家四面環山交通不便道路艱難,楚漢爭霸的時候,項羽把劉邦分到蜀地,就是想困住劉邦,劉邦利用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計謀逃出蜀地。地理位置阻礙了他出兵廣度,大兵出來時間長了,補給又跟不上,這是地理位置的原因。再說人吧?我們分析一下君臣之間的事,劉禪是一個胸無大志的人,沒有胸懷天下的格局,這樣的人怎麼能得天下,怎麼能一統天下?說這麼多也沒用,其實他也是個傀儡皇帝,蜀國那一天不是他的,也只不過是分分鐘的事。諸葛亮我們從真面分析他,不能按小說的標誌來看這個人,小說裡他智如妖,形象如神,現實當中他是一個有才能的人。他掌管蜀國的兵馬,他是個小心謹慎的人,做什麼事都親歷親為,不放心別人,他時常算計別人,既然有胸懷天下的格局,憑他個人的力量又怎麼拿下魏國的九州,吳國的三郡。但你有這樣的野心,魏吳兩國就讓你一點一點地蠶食嗎?他們就不能聯合起來抗擊你。而且蜀國在三國之中是最弱的,面積最小,只有益州這個地方,雖說富裕,打長期戰爭,國力跟得上嗎?五次北伐剛剛開始打得順利,後來有防備,你攻不進去。既然諸葛亮做大做強,蜀國還有一些保皇派不對你提防,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對主上無二心,你兒子沒有做皇帝的想法。蜀國想取得天下,必須劉禪有這樣的想法,臣子給你奪得天下都不可靠。這就是小編我分析的,三國時期,蜀國奪取天下是渺茫的。

  • 13 # 亂世英熊1

    蜀漢在荊州未失的情況下,是有機會取天下的。

    兩路北伐,以取關隴為總的戰略目的。取關隴是蜀漢取天下的關鍵。圍繞這個戰略目的,在軍事行動展開之前,需進行如下幾方面戰略準備:

    1. 魏延、關羽對調。關羽不是個肯指揮偏師的人,歷史上關羽在本該取守勢的時間取了攻勢,導致蜀漢自益州方面的軍事呼應欠缺,在沒有明確戰略的情況下白白損耗國力。關羽的這次失敗真是毀身誤國,把國運搭進去一大半。

    2. 外交上修補強化孫劉聯盟。與吳國在共同作戰上做好戰略協調。蜀漢取關中,孫吳取淮上。承諾取關中後可以將荊州蜀漢所佔領的幾郡中的大部甚至全部割讓孫吳,以換取孫吳在東路的軍事配合。當然,因為有前科,要取信東吳有點困難。透過質子的方式應該問題不大。

    3. 休養生息。積穀屯糧,選將練兵。避免出現歷史上蜀軍經常糧盡被迫撤軍的情況。

    完成了戰略準備,蜀漢就可以展開關隴作戰行動。下面談談蜀漢關隴作戰時軍事方面的一些淺見:

    1. 荊州方面,戰略方針以致敵為主。魏延進逼樊城,吸引並在有可能的情況下消滅曹魏機動兵團,減輕益州方面北出可能面臨的軍事壓力。最好的情況是吃掉曹魏機動兵團後,攻克樊城,佯進宛洛,這種情況下,曹魏可能會棄關隴,收縮戰線。最差的情況就是與曹魏機動兵團在樊城對峙,使曹魏沒有足夠的機動力量西援關中。

    2. 益州方面,可以複製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路線。趙雲偏師出斜谷,佯攻關中。劉備主力出祁山取隴右。此時,若荊州吃掉曹魏機動兵團,並且孫吳在合肥方向保持足夠軍事壓力,曹魏大機率會棄關隴收縮,那就是傳檄而定的局面。荊州方面如果是相持的局面,就是面對曹魏西線軍團和比歷史上規模更小的西援軍團。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黃忠守街亭,可謂萬無一失。全取隴右後,揮師東向,曹魏關中必然不保。

    如果蜀漢和孫吳都達成了各自的戰略目標——蜀全取關隴,吳盡佔淮上,那三國的地緣形勢就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此時三家實力對比就變得相對均衡,蜀吳聯合抗曹的局面可能就很難維持了,三家的關係就變的微妙起來。不過這時候蜀漢地緣形勢優於魏吳兩家,可以進入一個休養生息,積蓄國力為主的時期。在此時期,東和孫吳(表面和也是和),保持對曹魏河東(今山西)一帶軍事壓力,有隙則殲敵,無隙則疲敵。因為區域性地緣形式優於曹魏,河東必然難逃當年漢中的命運。

    接下來就要實施隆中對中待敵有變這個步驟。但先魏後無這個策略不能改變。待曹魏有機可乘或者蜀漢足兵足糧時果斷出擊。最好的結果如同後來西魏滅亡東魏,畢其功於一役。即使不能也可以和楚漢時一樣,一舉將戰線推進至滎陽一帶。

    形勢至此,帝業已成其大半。以上是本人對蜀漢取天下的個人看法,不喜輕噴。

  • 14 # 膚淺做夢失眠中

    三國時期的蜀國全盛時期是有機會奪得天下的。

    三國鼎立之後的蜀國到了全盛時期的時候那是什麼都不缺。缺兵麼?長坂坡張飛一吼可退敵百萬。缺將麼?有五虎上將,有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缺謀士麼?臥龍鳳雛得一者可得天下而蜀國二者皆得。再說劉備是打著光復漢室,興討曹賊的名號稱帝,可謂是名正言順,實力強大。

    蜀國和吳國是三國時期割據南方的兩個政權,和北方的魏國(曹魏)呈鼎立之勢。魏、吳、蜀三國爭霸長達數十年之久,最終魏國(後被西晉取代)壓倒了蜀國和吳國,統一了中國。那麼蜀國和吳國都有機會,為什麼統一不了中國?

    第一,魏吳蜀三國雖然呈鼎立之勢,但其實是二打一,是吳國和蜀國聯合對抗曹魏。雖然吳國和蜀國聯合,但實力仍然比曹魏差很多。在三國早期,由於北方經歷了長期的戰亂,實力急劇下降,魏國雖然比吳國和蜀國強,但優勢並不明顯。不過北方耕地多、底子厚,是當時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所以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修生養息後,很快就全面超越蜀國和吳國。到魏國滅蜀的時候,曹魏的人口足足是吳蜀兩國之和的三倍多,兵力也同樣是兩國的三倍。魏國統一中國正是建立在其強大的國力之上。

    第二,魏吳蜀三國軍事力量都很強,其中魏國以騎兵著稱,吳國以水軍聞名,蜀國以步兵稱雄。古代騎兵在戰爭中佔有巨大優勢,所以蜀國和吳國北伐都是無果而終,孫權的十萬大軍更是被張遼的八千步騎追的到處跑。事實上,不管是蜀國和吳國對上曹魏的騎兵都是輸多勝少,兩國僅僅有自保的力量而已。當然對上曹魏騎兵蜀國比吳國要好一些,因此蜀國多山地,騎兵難以施展,而且蜀國還有可以對付曹魏騎兵的連弩,所以多少能和曹魏比劃一下。而吳國的水師就在水裡還湊合,一到平原上分分鐘被曹魏騎兵秒,當然吳國有天險長江,加上強大的水師,曹魏拿吳國也沒什麼辦法。正是因為三國各有優勢,所以三國能夠對峙數十年,一時間誰也奈何不了誰。

    第三,漢末三國是士族的時代,士族豪強掌握著國家和地方的權力,對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等各方面都有巨大影響,漢末三國的軍閥混戰其實就是一場士族的鬥爭。不管哪個軍閥想成就一番事業都必須有士族的支援。曹魏為拉攏士族,採用九品中正制,讓曹魏獲得了北方士族的支援,連益州計程車族都非常向往,翹首以待等待著王師解放他們,所以益州才出現了那麼多投降派,曹魏大軍來了益州士族直接開城投降。當然吳國情況比蜀國好一些,吳國得到了江東士族的支援,不過孫家為獲得支援,過度向士族妥協,導致士族豪強壟斷了江東的大部分權力,連部隊都是世家大族的。這種看似統一實則割據林立的局面導致東吳守成有餘、進取不足,註定無法統一中國。

    不想曹操坐等孫劉聯盟崩潰,關羽大意失荊州,雖然讓蜀國小有重創,但實力尚在。然而諸葛亮的隆重對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劉備執意兵發孫吳,無奈遭遇火燒連營七百里,天下形勢大變,隆重對策功虧一簣。

    在劉備病逝白帝城後,諸葛亮已經明白天下形勢已定,很難改變,只能一方面穩定國內,一方面改變策略不斷閥魏。一來穩住孫吳,一來以試探曹魏會不會全力南下,再來一次火燒赤壁,讓孫吳和曹魏兩敗俱傷,一求天下形勢再次眷戀蜀漢。

    無奈有了曾經的火燒赤壁的慘痛教訓,以至於曹魏只是耗著蜀漢,蜀漢的鋒芒在歲月中消磨殆盡,在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後,再難以與曹魏抗衡。

    一方面天命如此,一方面不得不說是策略的問題,上將定策,中將發謀,下將發戰,讓蜀漢在最強盛的時期錯過了最好的打敗曹魏進而統一天下的時機。

  • 15 # 漫譚文史

    當時的蜀國,大概就是現在的四川範圍,存在於四川盆地,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是個易守難攻的地方。魏國是長江以北的廣大區域,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吳國佔據長江以南的廣大區域,富庶天下。

    蜀國雖然居住在天府之國,想北定中原匡扶漢室,太難了!幾乎是不可能的奢想。諸葛亮是絕頂聰明的人,他六出祁山,就是一種意願,或者叫鞠躬盡瘁,其實他心裡明白著呢。

    現在地圖很普及,展開地圖大家看看,四川盆地加上週邊的崇山峻嶺的蜀國,能消滅長江以北的中原?和長江以南的東吳?

    結果很清楚了。

  • 16 # 生命的旋律

    完全沒有機會,主要是曹操的基礎民生建設的太好,也就是說曹操的後勤補給太強大,戰爭很少有憑一次勝利就能得到壓倒性的優勢,必須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就是一個國力民力的比拼,蜀國如果跟曹魏國力民力相差不大,那還有機會,但是蜀國從各方面來說都遠遜於魏國,再加上劉備違背天道(漢獻帝沒死卻自稱大漢天子,還打著替漢獻帝報仇的名義),川蜀之地也是一大險地,別人難以進攻進來,自己也難以打出去,再加上入蜀還屬於外來入侵者,跟當地勢力也是明爭暗鬥,實力差距巨大,自己還天時地利人和都不佔,所以完全沒機會。

  • 17 # 雲清說史

    想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應該仔細讀一讀孟子的那段名言。諸君好!我是雲清看世界,非常開心和大家探討這個話題。孟子曾經說過,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那麼我們再看看蜀國怎麼來講,都不具備奪得天下的資格。首先蜀國先天不足,畢竟從小是寄人籬下長大的,骨子裡就沒有挺起腰來過,只是一味討好別人,有時還耍點小聰明,耍耍無賴,靠別人參與赤壁之戰揀點刀槍劍戟等勝利品,順便把荊州也劃拉去了。再透過懷柔,打感情牌,將從曹操處返回的張松拉攏到自己這裡,取得了入取西川的資格。雖然劉備是帝室之胄,但是怎麼看都沒有大格局,充其量只是割據一方的軍閥,被歷史的車輪碾壓而過。當然他們也為四川經濟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 18 # 蒼茫大地顧煒斌

    蒼茫大地認為:蜀國不說統一天下,至少再攻城略地,多點地盤人口還是可能的。

    劉備在赤壁大戰後,賺得缽滿盂溢,和曹操、孫權三分荊州,有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劉備雄心大起,一路高歌猛進,對內用孔明、張飛、趙雲、黃忠、魏延等人,對外利用益州劉璋部的叛徒法正、張松等人、寄人籬下的馬超,最終奪得益州,又和曹操爭漢中,雖耗盡益州人力物力僅得一空地(漢中人口被曹操帶往北方),但蜀漢也有了雄起跡象。

    此時,劉備、關羽接連犯錯。劉備本應該休養生息,消化勞動成果,但人心不足蛇吞象,兩場戰爭使蜀漢失去了爭霸天下的實力。

    一是關羽發動了襄樊戰役,結果全軍覆沒,父子被孫權所執,引頸就戮,失去荊州及上庸地區。二是劉備發動的襄樊戰役。

    關羽發動此次戰役,他是節鉞,他有這個職權。事先有沒有請示劉備未知,但事後劉備肯定知道。劉備如知道,理應派後續部隊,派一員得力將領代理關羽鎮守荊州,荊州定能轉危為安。劉備如叫花子撿到金元寶,在益州忙著登基、封賞群臣,同時因為漢中一戰,黃忠在定軍山斬殺夏侯淵,曹操主動撤退助長了劉備的驕傲情緒,全國一片歡騰。加之,關羽水淹七軍,名震華夏,劉備做夢都會笑醒,沒有料到天有不測風雲,魏國名將徐晃藝高膽大,馬踏連營,殺敗關羽在先;呂蒙白衣渡江,偷襲荊州在後,結果劉備所佔荊州部分國土全部交給孫權。孟達、劉封又內訌,上庸一帶領土又全部交付曹操。劉備一看兵出荊州北伐的路斷了,他奮起反擊,又在夷陵大敗於孫權、陸遜之手,至此劉備只剩下益州、漢中的地盤,反盤的可能性幾乎歸零。四海精銳喪失,襄樊一戰,劉備失去三至五萬兵力,還要再加上上庸一線的至少五千兵力;夷陵一戰,劉備失去五至八萬兵力。

    劉備如見好就收,先鞏固一下既有成果,情況要好得多。一不要讓關羽匆忙北伐,二是時機成熟則派一大將代守荊州,讓關羽見好就收。此乃步步為營策略。如荊州不失,再由關羽北伐,至少奪塊土地不在話下。客觀地說,《隆中對》中兩路北伐的國策也有瑕疵,你看孔明五出祁山,後勤足以拖垮蜀漢的經濟。如兩路同時開攻,還要提防孫權偷襲,這後勤、這後方實在難以保證。

    劉備的進攻一定要瞅準時機,咬一塊就住口,這是上策。劉備見自己年事已高,赤壁大戰後又得意忘形,當有大敗。劉備可多佔一點領土,以利再戰,這是上策!

    網友們對劉備的荊州主將選關羽頗有微詞,其實劉備選關羽是無奈之舉。首先,關羽精通水戰、陸戰、有萬人敵;關羽對劉備極其忠誠。而其他大臣,如張飛太剛烈;魏延威望還達不到,劉備對他還缺少足夠的信任(荊州守將形同藩王,位高權重);黃忠老矣,馬超當年是一路諸侯,劉備不可能讓他坐大;法正是劉備最信任的參謀長、最高階軍事顧問,可能也已死了;龐統軍事奇才,開掛太早;孔明的戰略、後勤、政務之長劉備盡知,但軍事才能(戰術上的)劉備還未見了,何況孔明在荊州極有人脈,劉備對他也不十分放心哪!

  • 19 # 煙籠崤函

    也許很多親劉派會說很有可能蜀漢會統一天下,但這是拿機率來說事,顯然不可行;而現實方面,答案是肯定的,不可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蜀漢管轄區域方面(地理位置)

    前期有荊州的時候,即使把關羽換成諸葛亮或法正坐鎮,也不太可能從這個路線北上成功,因為孫劉聯盟起初也是利益使然,就算諸葛智謀冠絕天下,可以完勝同時期鎮守襄陽的曹仁,孫吳也絕對不可能任由蜀漢一路北上而坐視不管,背後捅一刀是必然的,只是時機遲早的事情,所以三足鼎立在荊州最能凸顯出來。換一條路線,蜀漢從漢中北上,更是不可能,因為歷史已經擺在那了,諸葛亮五次北伐也未靠近長安半步,有很多人就會想到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如果諸葛亮採納就奪得西京長安了,這個有點想當然,要知道當時的大都督是曹子丹,千萬別被三國演義帶偏了,曹真能夠成為託孤大臣,被司馬懿所忌憚,就絕非酒囊飯袋,且勇武過人。所謂奇謀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所帶輜重不能多,多則行緩而易暴露;來過西安的就知道這裡南依秦嶺,八水環繞,物產豐富,把戰場拉到這裡,意味著曹魏以逸待勞,蜀漢勞師遠征且補給線長還困難,蜀道難啊!就算雙方勢均力敵,誰能耗死誰?

    2.人才方面

    不得不說,蜀漢的人才少得可憐,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前期好點吧,所謂五虎大將不過前後左右偏,關羽在荊州;張飛在閬中,馬超被劉備防範著,而且還死得早;黃忠吧,是挺厲害,但年事已高,能打多久;至於趙雲,哎,雖然我也不願意說,但趙雲確實是地地道道的雜牌將軍,上面那個偏說的就是趙雲,一直擔任的是劉備的貼身保鏢。最牛逼的幾個也就這麼分了,還有誰?魏延?王平?李嚴?太少了。反觀曹魏,繼承了東漢的班底,本來就雄厚,加上曹丕向士族妥協而頒佈九品中正制,士族中能用的人就一大批,司馬懿就是代表,再加上夏侯氏,曹氏以及被曹操提拔上來的張遼、張郃等等,太多了,非蜀漢所能比。

    3.戰略方面

    諸葛亮主政後蜀漢一直是以侵略為最好的防守,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但是蜀漢資源匱乏,三國時期中國的經濟及糧食大動脈在河北、河南和關中,再加個荊州吧,畢竟劉表在這組織大家休養生息那麼多年;看看,所指的這些基本上可都在曹魏的勢力範圍內;蜀漢是本來就窮,還一直在勞師遠征;曹魏是本來就富,還基本採取保守戰略,當然,因為蜀漢在主動打嘛,也就顯的曹魏在防守,如果蜀漢防守,估計曹魏就要打他了。

    4.政治方面

    不得不說,歷史的軸輪不到那個時候,提前行先進的事也不行;曹操行唯才是舉,與士人集團對著幹,士人集團讓曹操稱帝,曹操心裡可是把這些人罵了個遍,得罪天下的事我幹,你們好撈一個開國功臣的好處,維護你們的權益,所以武王曹操方言,若天意在我,我願為周文王,都給我把嘴閉上;曹操牛逼呀,士人幹不過他;但等到曹丕繼位後,那就不一樣了,曹丕想當皇帝,士人集團就抓住這個好機會,陳群勸進拿出九品中正制的方案,曹丕一下也明白了,士人是要和他做交易,把唯才是舉的國策廢掉,採取中正制,好讓士人世世代代為官,曹丕為了當皇帝也只能妥協,然後重任擁護他當皇帝,正好應了那句老話,自古亂臣多文人,諍臣才能有幾個,只要維護好他們的利益,誰當皇帝無所謂,然後又返回到東漢時期的政治狀態,其實這個時候吧,中國主要的才幹也就是從士人集團出來的,曹操的唯才是舉是提拔了相當大一部分才幹,但相比於士人集團的人才,也確實少了點,因為那時期能讀的起書,非富即貴,怎麼著也得是個地主及以上吧,曹操會左右權衡從中獲取最大利益,比較務實。所以曹丕採納陳群的意見看似與歷史發展相違背,但他就符合那個時期的中國政治狀態。再看蜀漢,諸葛亮其實用的也是曹操唯才是舉的戰略,這就與蜀漢計程車人集團以李嚴為代表的那些人有所衝突,且諸葛還主政,那些人心裡不怎麼服,所以,蜀漢內部其實不怎麼和諧,而這一政治主張一直到鄧艾奇襲成都,都沒有改變。源源不斷的人才湧向曹魏,勝敗已有定論。

    最後,用諸葛亮隆中對的一句話作為結束語,倘使天下有變,再見機行事,可惜沒啥大的變化,一直在三足鼎立,各有得失。等到真的有變化了,司馬家族得天下已勢不可擋,所以蜀漢欲統一天下是不可能的事情。

  • 20 # 吃不起肉的學者

      情緒是一個很可怕的東西,有人英雄一世,最後沒有敗給敵人,卻被自己的情緒打敗了。劉備,一個胸懷韜略,志向遠大的君主,匯聚天下文臣武將,在建立蜀國後,本可有機會一統天下,完成心願的時候,卻陰溝翻船,不得善終,結果讓人唏噓。然而歷史上極其詭異的一幕是被譽為智慧象徵的無所不能的諸葛亮對此卻束手無策,甚至在劉備被陸遜火燒連營後感嘆說,如果法正在,結果恐怕不至於如此。

      蜀漢章武元年(221年),劉備為報吳奪荊州、關羽被殺之仇,率大軍攻吳。吳將陸遜為避其鋒,堅守不戰,雙方成對峙之勢。蜀軍遠征,補給困難,又不能速戰速決,加上入夏以後天氣炎熱,以致銳氣漸失,士氣低落。劉備為舒緩軍士酷熱之苦,命蜀軍在山林中安營紮寨以避暑熱。陸遜看準時機,命士兵每人帶一把茅草,到達蜀軍營壘時邊放火邊猛攻。蜀軍營寨的木柵和周圍的林木為易燃之物,火勢迅速在各營漫延。蜀軍大亂,被吳軍連破四十餘營。陸遜火燒連營的成功,決定了猇亭之戰蜀敗吳勝的結果,

      劉備才逃到了白帝城。這一場大戰,蜀軍幾乎全軍覆沒,船隻、器械和軍用物資,全部被吳軍繳獲。歷史上把這場戰爭稱作“猇亭之戰”,也叫“彝陵之戰”。劉備失敗之後,又悔又恨,說:“我竟被陸遜打敗,這豈不是天意嗎?”過了不久,他在永安病故了。

      一位雄才大略的君王就此隕落退出了歷史舞臺,在唏噓之餘,我們是否能從中得到一些啟示,總所周知,劉備給人的印象一直是溫和,隱忍的形象,卻為何落的晚節不保呢?有人說是因為他講義氣,為關羽報仇,也有人說他是萬不得已,都有一定道理,但這並非說明情況,或許真實原因是,他被情緒這個惡魔給吞噬了。

      鬼谷子當然不會告訴我們如何控制情緒,縱橫學不是成功學,但是鬼谷子卻給告訴我們,如何去利用他人的情緒而我們的遊說。從東吳後期的策略看來,其實掐準劉備心思的人並非諸葛亮,而是遠在千里之外的孫權和陸遜。在兵法裡說到驕兵必敗的道理,劉備之所以選擇戰爭,是因為他認為他的實力足以給東吳沉重的打擊,可惜歷史智慧導演人生,悲劇還是喜劇,還是要看歷史如何導演。

      其實戰爭和遊說一樣,前提是要看自己有幾斤幾兩,然後再發動戰爭也不遲。鬼谷子說量權是什麼?就是揣度實力大小,謀劃勝算如何(諸葛亮都沒有加入戰爭),若對局勢衡量不準,就獲不到強弱輕重的比較;若對諸侯情況揣度不準,就撐握不到暗地的變化。何為量權?一般有十個方面:一是度國土大小,兵力多少,財貨有無,人口多少,富裕還是貪乏,富者與窮者各有多少;二辯各國地利,哪處與己有利,哪處與己有害;三析各國策略謀劃,誰更勝一籌;四量君臣親疏關係,賢德者是誰,不肖者是誰;五看各諸侯賓客,良才與庸才各有多少;六察各諸候的命運福禍,誰吉利,誰兇險;七察諸侯友誼,誰可以利用,誰不可利用;八斷各國百姓人心向背,哪國安定,哪國危機潛伏;九察百姓擁護誰,厭惡誰;十度不順從的勢力,哪些要提防,哪些可聯合。若能將上述瞭解清楚,便達到了量權的要求,就是揣的最高境界了。

      揣情,就是在對方最高興時加大他們的慾望。他們既然有慾望,就無法掩飾實情;又必須在對方最恐懼時去加重他們的恐懼,他們既然有害怕的心理,也不可能隱瞞住,情慾必然隨事態的發展變化流露出來。對那些已經受到感動,仍不見有異常變化之人,就要改變遊說物件,不要再對他說什麼了,而應改向他所親近的人去遊說,這樣就可以從側面知道他安然不為所動的原因。那些感情從內部發生變化的人,必會透過形態顯現於外表。因此,我們常透過外象,來了解那些隱藏於內的實情。此即是“測深揣情”。所以謀劃國家大事的時候要認真量權,遊說諸侯的時候,要認真揣情。

      劉備之所以失敗並非兵馬不強,並非人心不齊,並非謀劃失策,關鍵在於其被情緒所控制,結果煩了低階錯誤,還記得赤壁之戰,曹操驕傲而敗,而劉備同樣被一把火給燒的前功盡棄,這把火不僅是陸遜的明火,而是劉備心中的怒火。因火而失去理智,所以我們再看待鬼谷子的時候,一方面要學習利用他人情緒,另一方面更要注意自己不要被情緒左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追一個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