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歷史搬用工
-
22 # 孤篇論
前言
澶淵之盟之前,宋遼兩國一直處於敵對的狀態,北宋初年兩次對遼國進軍,試圖統一北方,都未能取得任何的成功,遼國也試圖南下吞併南宋國土,雙方膠著 ,誰也沒有辦法一舉殲滅對方,到了宋真宗時期,遼國大舉攻打宋朝,宋真宗面對強大的遼國,只好作罷,雙方簽訂澶淵之盟,並且以白溝河為邊界,北宋皇朝每年要給遼國10萬兩白銀(史稱“歲幣”)、絹20萬匹。盟約簽訂之後的百年時間裡,兩國都因為這個盟約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盟約的簽訂是綜合國力強盛的一種表現澶淵之盟是宋遼兩國簽訂的和解條約,對於宋朝來說是極為不平等的條約,每年都要向遼國進貢禮品,為的就是讓遼國不再侵犯宋朝,讓宋朝得以安穩度過百餘年。
能讓經濟實力如此強大的宋朝簽訂不平等條約,並且兩國能持續和平百年,沒點能力真的不行的,
看看遼國的軍隊
《資治通鑑》卷286記載,遼太宗自稱“契丹兵三十萬”。遼國又被稱為契丹,從《資治通鑑》上面我們能看到,遼國的軍隊自稱有三十萬契丹兵。
我們再看看遼國南下侵犯宋朝時候帶領了多少軍隊。
時遼軍南下,可謂傾巢而出,宋朝“北面部署奏”,“契丹自瀛州遁去,其眾猶二十萬”。(歷代名臣奏議卷三四二) 宋朝夏竦在澶淵之盟後說:“前年冬,寇我北鄙,暨於澶淵,將帥之臣嬰城自守,生靈膏血,腥汙原草……夫匈奴之眾,勝兵者不遠(過)二十萬,餱糧不過數日,輜重不過數乗,長於寇鈔,短於守禦,利於騎鬥,挫於歩戰,便於弓矢,拙於劍戟。以其兵則不及中國五分之一。以其用則不及中國十分之一,以其技則不及中國三分之一。比年寇虜,而疆埸之臣不能扞者,豈天時乎?抑亦將之不省兵乎?”遼軍南下的時候幾乎是傾巢而出,所以宋朝害怕也是情有可原的。
遼國與宋朝之間的爭鬥和後來兩國之間的和平真的不是僅僅靠一個盟約來決定的,而是由雙方的實力來決定的,遼國有著絕對的實力來與宋朝做鬥爭,只不過宋朝就不一定有這樣的軍事實力與之抗衡了。
澶淵之盟的建立並不是對宋朝沒有任何好處的,最起碼宋朝不用再為了抵禦戰爭而耗費國庫,這是宋朝統治者希望看到的。
宋朝兩國因為澶淵之盟和平120年,不僅僅是因為遼國的軍事實力,更多的還是軟實力的體現
澶淵之盟後宋遼兩國形同一家,戰爭敵對局面已不復存在一、宋遼兩國友好關係建立
兩國長時間戰亂,宋遼兩國之間的發展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澶淵之盟的建立讓遼國省了很大的一筆軍費。
根據趙汝愚在《宋名臣奏議》記載:“自澶淵既盟之後 ,歲省用兵之費 ,國享重幣之利。”宋朝每年給遼國歲幣,讓遼國的經濟得到了很大提升,遼國的統治者也知道,唯有和遼國建立良好的關係,才會給國內的經濟帶來進一步的提升,遼國十分重視與宋朝的關係,在宋朝的統治者宋真宗去世的時候,遼國還集結大臣來為宋真宗送行,澶淵之盟的建立讓兩國在短時間內都是雙贏的。
兩國民族之間的和諧共處徐夢莘在《三朝北盟會編》中記載:“祖宗朝賜予之費 ,皆出於榷場歲得之息。”宋朝每年給遼國的歲幣僅僅是佔其經濟總量的很少的一部分,宋遼兩國之間友好的關係促進雙方貿易的發展,宋朝所支付的歲幣在雙方的貿易中可以賺回來,而遼國利用宋朝給予的歲幣也能發展自己國內的經濟,實現了互幫互助的局面。
遼國是由契丹族建立的,宋朝是由漢族建立的,雙方的文化和生活習慣都是不一樣的,澶淵之盟建立之後雙方除了經濟上有往來之外,在文化上雙方也不斷的進行交流,使得兩個民族之間的交流也多了,促進了民族的交流,雙方在如此友好的情況下,並不會再發動大型的戰爭了。
-
23 # 元哥說歷史
宋朝在我國的歷史,也是一個相當獨特的朝代。雖然在文化和經濟上,宋朝都是獨佔鰲頭的國家,但是在軍事實力上,卻被遼和西夏等國家壓了不止一個頭。然而在這種情況之下,宋朝卻還是透過盟約的形式,在四面環敵的情況下,維持了數百年之久。
而在宋朝時期,最重要的盟約之一,就是和遼簽訂的澶淵之盟。那麼為什麼一個遊牧部落出身的遼,卻能夠和宋簽訂合約,維持了百年之久的和平呢?
一、耶律阿保機的雄才偉略遼的建立,與遼太祖的雄才偉略少不了關係。當契丹還是個小小的部落的時候,他就看到了發展契丹的機會。趁著中原還處在五代十國的時候,他第一個力排眾議,主動接受中原的流民們,並且讓他們在自己的土地上開荒耕作,提高農業的生產水平。其次,他主動招攬人才,讓其中有文化的人,負責教導契丹人們文字和讀書,甚至還制定出了規範化的法律。
在一切向先進學習之後,遼太祖也根據自己國家的特點,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制度和隊伍,讓遼朝在面對宋朝的時候,有了不小的底氣。而率先建立起來的先進制度,也讓遼朝在軍事上,成功地統一了東北地區,最後更是穩定了北方的局勢,讓自己有能力有基礎,和宋朝一較高下。
二、宋朝丟了燕雲十六州在《宋史》中記載,宋朝之所以活得那麼艱難,最後不得不專心發展南方,最大的原因就是燕雲十六州沒了。在後唐時期,石敬瑭為了能夠讓自己成功稱帝,甚至不惜出賣自己國家的領土,以燕雲十六州為條件,讓遼太宗耶律德光出兵幫他打敗後唐。最後,後唐的確是滅了,他也的確自立為後晉,遼朝那就更高興了,畢竟白撿了燕雲十六州。
而丟失了燕雲之地後,對宋朝來說就沒有那麼好了。中原北方的土地,黃河以北幾乎都在遼國騎兵的行軍範圍之內。如果宋朝都城還在北方,那麼遼朝完全可以在一個月之內,就讓自己的騎兵遍佈在黃河以北的各個幹道上,憋都可以憋死宋朝的運輸。所以燕雲的丟失,讓宋朝一開始就有了極大的不利,不得不選擇向南發展,以保證延續。
三、北宋重文輕武,強幹弱枝北宋在建立的時候,在軍事制度上就出現了岔子。趙匡胤雖然也是靠實力打下的天下,但是在成立宋朝之後,他卻開始矯枉過正了。在吸取了唐朝滅亡的經驗之後,趙匡胤開始擔心自己的老兄弟們,會不會也像他一樣,會帶兵起來拉下他,自己稱帝。於是開始百般限制武將們的權力,最後更是做出了杯酒釋兵權這種後世有名的事。
而宋朝的軍事制度下,武將在朝廷中得不到地位和權力,於是不少有志之士,都只好為了生活,選擇去做文臣,而不是武將。況且在這種軍事制度下,邊境的軍力其實是相當少的,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在宋朝的都城之中,負責維護治安。這就使得在邊境之戰中,宋朝根本沒有辦法戰勝遼朝的騎兵們,而遼朝越靠近南方,受到的抵抗也就越大,也沒有辦法拿下宋朝的大城市。
四、西夏的建立在西夏建立之後,中原大地上再一次出現了三國鼎立之勢。而此時的遼實力最強盛,疆域最大,成立的時間最久。宋朝雖然軍事上弱了,但是經濟和文化卻是三國中最好的。而西夏趁著兩邊僵持不下,就抓住機會在西北開始蠶食宋朝的土地,壯大自己的勢力。此外,更是讓自己的皇室和遼朝聯姻,達成了兄弟之國的關係。在西夏的設想之中,最好的走向就是遼朝和自己配合,兩邊一起出兵夾擊北宋,然後最後一起瓜分北宋。最後再找機會和遼朝保持和平,亦或是吞併遼朝。
然而對於遼來說,這卻不是他們想要的。他們想要的是讓北宋和西夏打得兩敗俱傷,而自己坐收漁翁之利,等待兩邊都不行了,就南下吞併北宋,然後讓西夏臣服。所以在這段時期之中,維持雙方的戰力平衡是最重要的。
既然沒有辦法控制西夏的實力,那就只好讓北宋緩一緩,把注意力都放在西夏的身上了。這才是在澶淵之盟後,遼朝和宋朝能夠維持百年和平的原因。
參考文獻:《宋史》。
回覆列表
北宋時期,北部與契丹遼朝政權並存。其中的前 40 餘年,即宋建國至真宗景德元年( 960~1004年),雙方先和後戰,對峙時期居多。自景德元年雙方簽訂“澶淵之盟”以後,直至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宋金相約圖遼的“海上之盟”,這百餘年間,長期保持著相對穩定的和平友好關係。然而,在盟誓議和的大背景之下,宋遼雙方的關係又十分敏感和微妙。宋朝一方對“遼事”問題始終存在著揮之不去的隱忍之憂,一直處於膽怯的心理狀態和卑屈壓抑地位,由此決定了宋朝對遼不得不長期採取所謂的“柔馭”之術。宣和年間太傅王黼奏言提到“累聖紹休,專以柔馭”,在 整個 和 盟時 期,宋 朝 “威 靈 可 謂 屈矣”[。這是直到北宋末年聯金圖遼之際,宋朝臣僚才發出這樣積久壓抑之後的感慨,表現出自景德盟誓以來少有的伸張舒展之氣。長期以來,學界對於澶淵之盟的評價褒貶不一。誠然,澶淵盟誓是宋遼兩朝由對峙、戰爭走向和平、友好關係的轉折點,由此奠定了後來宋遼外交關係的基礎。然而,這一盟約本身以宋朝“屈己”為條件的不平等性,顯然是不爭的事實。不止如此,這一盟約所產生的影響和導向作用,又步步加劇了這種不平等偏失關係的發展,由此形成北宋對遼膽怯、懦弱的慣性心態,以及忍讓姑息、消極妥協的策略機制。這就是北宋對遼的“柔馭”之政。宋人的所謂“柔馭”,顯然帶有粉飾自我、蔑視對方的一面。北宋對遼的一貫心態和策略,其實已談不上懷柔、駕馭對方的問題。其“柔馭”之政的根本原因,就在於宋廷對“遼事”問題始終存在著隱憂。
澶淵之盟是雙方關係的誓約,主要包括:宋朝年納“歲幣”銀絹三十萬匹兩於遼,“沿邊州軍各守疆界,兩地人戶不得交侵。或有盜賊逋逃,彼此無令停匿。至於隴畝稼穡,南北無縱驚騷。所有兩朝城池,並可依舊存守。淘壕完葺,一切如常,即不得創築城隍,開拔河道。誓書之外,各無所求” 。除宋朝供遼歲幣外,誓約對雙方人戶越界、城壕溝渠修葺等進行了明確限制。
這一誓約成為宋遼關係的重要轉折點,是真宗及其以後歷朝處理對遼關係的基礎,在中國古代外交史上也不失為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不同於宋夏關係及後來的宋金關係,自和盟以後的一百多年間,宋遼雙方沒有發生大的衝突,也沒有出現反覆無常的和戰交替局面,一直維持著相對穩定的友善關係。宋方遵守協議,年納歲幣,雙方貿易不絕,使節往來頻 繁,所 謂 “信 幣 交 持,使 軺 相 聘,憧 憧 道路” 。宋遼雙方統治上層,也都十分看重並維護這一雙邊形勢格局,正如議和之初契丹國主弟隆慶所說:“今與中朝結好,事同一家。”
因盟誓立限,至少在初始階段,或之後時期在公開層面上,雙方都以十分謹慎的態度來對待相互關係問題,並注重問題處理的對等性和友善性,顯示出信誓盟好的誠意。如和議簽訂當年,真宗即下令將河北沿邊帶有賤視對方字樣的地名加以更改,如改威虜為廣信,靜戎為安肅,破虜為信安,平戎為保定等 。次年,“詔諭緣邊知州軍等,令各遵守契丹誓書約束,不得輒與境外往還,規求財利”。為互市事宜下詔雄州:“諭北界官司,自今宜先移牒,俟奏報。”強調事先雙方要互為移牒通報,以便恰當處理有關問題。對於遼方牒報的處理方式,真宗也曾明示:“應北界移牒事,理無疑者即報之,關機要者疾置以聞,待報而答,亦勿令知之。”其他針對人口越界、邊區防禦、貿易方式等問題,也都有不少約束,甚至包括聘使往來的禮儀細節。如宋方十分重視對遼使的接待,景德二年(1005 年)詔:“河北、河東沿邊州軍,凡契丹遣人至者,優加犒設茶絹之外,仍給袍帶。”因遼方對出使的宋朝將吏“館待甚厚”,宋方也以“加禮”作為回報。所有這些,即是宋方信守誓約、和諧友善、平等相待的具體體現。
然而,應該承認,澶淵誓約所訂立的條款是不平等的。對宋而言,每年要無償支付遼朝歲幣,其他關於邊區設防等限制,顯然也不利於宋朝的軍事防禦,而有利於遼朝騎兵優勢的發揮。可見,澶淵之盟是宋方的“屈己議和”,這種和盟關係一開始就建立在一個不平等的基礎上,這對後來宋遼關係的偏失發展產生了不可小視的影響和導向作用。仁宗慶曆年間與遼朝再籤的“關南誓書”,又追加了歲幣納貢的條件,可謂“屈己”政治的條約延伸。
同時,在和盟背景之下,還有一個特別值得注意的問題,就是宋遼關係的極度敏感性和微妙性。雖有誓約立限,但雙方圍繞交聘禮儀、城池修葺、人口越界、地界劃分等問題,卻時有磨擦和紛爭,對大事包括細微小事的處理,都表現出極其謹慎和敏感。在諸如邊區騷擾、邊情刺探、貿易防範、塘泊開闢等具體問題的處理上,又往往表現出極其微妙的玄機。即既有重視和遵守誓約的一面,表現出對等、寬容、禮讓、低調的策略,又有爭奪強勢和超越誓約之限的一面,表現出試探性、警示性、隱秘性等饒有趣味的微妙之策。可見,在盟誓背景之下,宋遼雙方並未放棄為了各自政治或軍事利益的爭奪,各有揮之難去又心照不宣的隱忍之憂。
對宋而言,一方面,採取平等相待、寬懷忍讓等策略,以求維持盟誓和局;另一方面,對方威懾的存在、失地未歸等,由此形成的防範心態,以及圖謀振作之志,卻始終難以忘懷。因此,在盟誓議和背景下,宋廷又盡其提防和權益爭奪之能事。如在對遼邊區幾乎不間斷地修壕開塘,在貿易、地界問題上盡力爭取以維護既有利益,在遼使接待、交涉禮儀中儘可能據理論辯,以求在氣勢上佔據上風。然而事實上,在雙方關係比拼中,一直存在著明顯的失衡之勢。宋初與遼交戰屢敗的事實,以及之後在諸多問題上遼方所表現出的強勢,使得宋朝君臣上下普遍而清醒地認識到,僅憑宋朝一方力量難以與遼抗衡,要進而實現收復失地並征服對方的夢想更顯得十分遙遠。這樣,在傲視遼朝的表象之下,北宋朝廷就形成一種畏懼對方的慣性心理,並長期處於自視劣勢、難以伸張的卑屈壓抑地位。這樣的心態和處境,一直影響、制約著北宋對遼策略的實施,以及相互關係問題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