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閒語
-
2 # 妙史
司馬炎,字安世,史稱晉武帝。晉武帝一生縱橫沙場,為了晉王朝可謂耗費了畢生心血。但是,辛辛苦苦得來的江山,卻因為傳給了一個傻兒子,使晉王朝成了一個短命王朝,晉武帝竟如此糊塗,這是為什麼呢?
查詢史料可知,晉武帝雖然英武果敢,但是卻婦人之仁,在感情上對女子懦弱之極。晉武帝一生有26個兒子。長子司馬軌,僅兩歲,不幸夭折。次子司馬衷,雖然不諳世事,卻成為了實際上的長子。按照中國古代立太子的規矩,只能選擇司馬衷,也就是後來的晉惠帝。
司馬衷的低能,晉武帝心裡十分清楚,他知道這個兒子以後恐怕難以擔負國家重任,但是楊皇后極力反對。楊皇后十分美麗,出自豪門大族,其父親楊駿更是魏國亭候。晉武帝每次想更換太子,楊皇后都反對說:太子雖不聰明,但是忠厚純良,好好教導,會長進的。
荀勖是西晉的開國功臣,晉武帝詢問荀勖關於更換太子一事的意見,荀勖說:“太子勤奮好學,已經有了進步。”
晉武帝信任荀勖的高深學問,也就慢慢放下心來,不再考慮更換太子了。
-
3 # 蝸牛上岸記首先,從禮法上來講,司馬衷最合法的皇位繼承人。司馬衷司馬炎的正妻所生的第二個孩子。司馬衷有一個哥哥早夭折,所以他就成了事實上的嫡長子是嫡長子。君不見,多少廢長立幼引發的悲劇發生在帝王家,而且當時朝中王公貴卿都傾向於立長,所以司馬炎不得不“順從王公卿士之議”(《晉書》)
其次,“好聖孫”。司馬衷雖然是個白痴,但是他的兒子司馬遹卻“幼兒聰慧”(《晉書》)。司馬炎很喜愛這個孫子,認為他最像太祖司馬懿,日後必定能夠振興司馬家。可惜這個被司馬炎寄予厚望的孩子後來被皇后賈南風派人一棍敲死在了廁所裡,過早地成為了權利鬥爭的犧牲品。
三、勢力的平衡。司馬衷的生母楊皇后是當時世家大族弘農楊氏的代表,,而妻子賈南風的背後則是朝廷新貴賈氏家族。讓司馬衷繼位,也就籠絡住了兩大勢力集團,形成政權格局的一個平衡。
四、司馬炎耳根子軟。司馬炎在政治和軍事上也算是個強人,但就是出不了媳婦兒的手。司馬炎的皇后楊氏,很大程度上能左右了他的決定,比如司馬炎看上一個姓卞的美女想充實後宮,楊皇后不同意,司馬炎只能作罷。再比如,司馬炎給司馬衷選了衛瓘的女兒做媳婦,楊皇后說賈南風賢良淑德可做太子妃,司馬炎只得依從。司馬衷雖然傻,有這麼個老孃“保駕護航”,太子的位子自然坐的很牢固。
-
4 # 笑嘗歷史百態
可能有很多原因,今天就來說說,司馬炎將江山交給司馬衷這個白痴,其實也是政治平衡的一個產物。
司馬衷被立為太子之際才九歲,九歲其實看不出一個人的好壞或者是否聰明。所以司馬衷鬧了一個流傳至今的笑話
(司馬衷)嘗在華林園,聞蝦蟆聲,謂左右曰:“此鳴者為官乎,私乎?”或對曰:“在官地為官,在私地為私。”及天下荒亂,百姓餓死,帝曰:“何不食肉糜?”——晉書·惠帝紀這個故事我相信大家都知道,這個時候的司馬衷還小,雖然司馬炎也覺得自己這個兒子缺心眼,但是相信隨著自己的教導,會慢慢的變好
時帝素知太子闇弱,恐後亂國——晉書·荀勖傳其實這個時候,司馬炎也意識到自己這個缺心眼的兒子成不了大氣候,但是隨著時間的增長,這個兒子確實沒什麼改變,但是已經到了不能廢除的地步了,為什麼?因為這裡牽扯到了太子妃賈南風。
如果廢了太子,就相當於廢了賈南風的太子妃,但是太子妃是萬萬不能廢除的,為什麼?因為他有一個爹,那就是賈充。
而太子妃就是那個關鍵點,那個保證賈充與朝廷平衡的關鍵點。
司馬炎篡位成功,賈充作為司馬家得死黨,大權在握,但是賈充在跟司馬家平定天下的時候,大喊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然後帶頭衝鋒,事情影響比較大。司馬炎早就想外放他了,避免後人戳司馬家得脊樑骨。但是賈充畢竟是功臣得找機會
當時河西鮮卑族作亂,司馬炎就藉機想外放賈充,讓其去鎮壓,但是賈充不肯啊,去鎮壓的後果就是外放,遠離朝堂核心,為了權衡,於是就把他的女兒賈南風封為太子妃,意思就是:你女兒作為未來的皇后,現在放心了吧。
而司馬炎忌憚賈充還有一層原因,那就是賈充是司馬攸的老丈人,司馬攸可是大權在握的
武帝踐阼,封齊王,時朝廷草創,而攸總統軍事,撫寧內外,莫不景附焉。如果廢了太子,就得廢太子妃,太子妃一廢就算是跟賈充撕破臉了,賈充要是跟隨司馬攸再來個篡權,朝堂危險了。
所以司馬炎也算妥協了,雖然兒子缺心眼,但是相信自己百年之後,自己的兒子只是守成加上顧命大臣應該也沒事。
於是。。。呵呵。。。
-
5 # 平安讀歷史
首先司馬炎的全力支援。司馬炎在31歲時候當上了皇帝,司馬衷作為嫡長子也很早就被確立為太子 ,如果司馬衷是一個聰明能幹的太子,以太子儲君的地位再加上30多年的歷練,那他與皇帝的衝突,肯定是無法避免的了,一個漸漸成長的未來皇帝,一個漸漸衰老的皇帝,肯定很多人會選邊站隊,最後兩者發生衝突,釀成帝國的全面衝突。皇帝與聰明太子之間產生衝突的例子比比皆是,最著名的是漢武帝和衛太子,隋文帝和隋煬帝,李淵和李世民,李世民和李承乾,武則天和李弘李顯李旦等,所以與其立一個強勢的太子,讓父子之間相互猜忌,火併還不如立一個弱勢的太子,全為加強太子的政治基礎。再就是司馬衷只是看起來不那麼靈光,但是智力上面應該沒什麼大的問題,只是不那麼聰明罷了。而且是司馬衷還非常仁慈寬厚,這種品質是非常難得的,因為很多聰明的人恰恰缺乏這種品質,這也是司馬炎看中他的緣故。
司馬衷太子的地位也得到了兩任皇后楊豔 ,楊芷的支援,楊豔是她的母親,楊芷是楊豔的妹妹。她們都來自於弘農楊氏,弘農楊氏作為士族的頂尖,太子也得到士族們的支援。司馬衷的太子妃是賈南風,賈南風是賈充的女兒,所以司馬衷的太子地位也得到了賈充為首的帝國重臣們的全力支援。還有就是皇太孫即司馬衷的兒子非常聰明, 司馬炎對這個孫子非常滿意,指定這個孫子為新的太子,也是一個考慮因素吧。
-
6 # 隨時看精彩
先做個司馬炎的簡單介紹,司馬炎(236年-290年),字安世,西晉的開國皇帝,他爺爺就是三國時期曹操麾下大名鼎鼎的司馬懿,公元265年,逼迫魏元帝曹奐禪位給自己,從而建立新的朝代,國號“晉”,建都洛陽,司馬炎建晉的時候還沒有統一全國嗎,直到公元279年,司馬炎分兵伐吳,次年,東吳的孫皓投降,至此全國統一,建國初期司馬炎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國力和人口迅速上升,經濟上漲,出現了“太康之盛”的繁榮景象,不過到了後期開始荒淫無度,不理朝政,整日只顧享樂,公元290年病逝,葬於峻陽陵 。
晉武帝司馬炎一生共有近三十個兒子,其中有才有能的皇子有很多,那傳位給誰都想的通,但為何偏偏為何要傳位給一個腦子不好的司馬衷(晉惠帝)呢?
因為,古代人對“立長不立幼”有很大的講究,尤其是皇室的傳承,其實本來不是司馬衷繼位的, 他上面還有一個哥哥(司馬軌),這個人才是嫡長子,按照規矩應該由他繼承皇位,不過司馬軌早年間就死了,死因不明,那麼司馬衷理所當然的成了所有皇子的哥哥,也就成嫡長子了。
但是司馬衷傻乎乎的樣子他爹司馬炎是知道的,他也擔心自己的江山在這個傻蛋手裡會不會敗光,也考慮過要不要傳位給別的皇子,這時候朝堂之上就有人以當年他爺爺(司馬懿)時代的曹丕曹植為例,曹植才高八斗,學富五車,出口成詩,而曹丕連個基本的“賦”(古代的文章)都寫不出來,但就因為曹丕是嫡子才繼承曹操之位,還有荊州的劉表想廢了嫡子劉琦而改立幼子劉琮為長,也遭到了當時很多諸侯的反對,可以看出那時候對長幼之分還是有很高的講究,哪怕你是個無能無才之輩,哪怕是個傻子,該繼承就的繼承,這種制度也是世襲的一個弊端,很多朝代都是在這種制度下而滅國的,所以封建社會和制度過去以後,現代社會提倡選舉之法,選出最有才能和能力的人來領導國家,才能使國家有長遠的發展和前途。
鄙人愚見,有不足的地方可以給出指導和一些寶貴意見 -
7 # 1+1=2
廢話不多說,開門見山。因為司馬衷有一個好母親,深得司馬炎寵愛,司馬炎幾次想廢太子,又深感這樣做有愧司馬衷的母親,始終下不了決心。其次司馬衷有一個相貌奇醜但很聰明很有背景的老婆賈南風,司馬炎在世時,賈南風多次幫司馬衷通過了司馬炎的測試,使司馬炎始終對司馬衷還有一點希望。最後司馬衷有一個好兒子,至少少年時非常聰明伶俐,狠得司馬炎喜愛,讓司馬炎在孫子身上看到了希望。綜合以上三代人,使得司馬衷最終過得了皇位。
-
8 # 歷史偵查處
晉武帝司馬炎是中國古代歷史上西晉王朝的開創者,他繼承晉文帝司馬昭之爵位廢魏立晉,威加海內、蕩平寰宇、一統九州,結束了長達96年東漢末年分三國混戰不休的割據局面。
然而,西晉王朝建立後僅僅51年就被匈奴貴族劉淵所滅,作為大一統的封建王朝,這在中國歷史上確實少見。秦朝二世而亡續承大統的漢朝卻延綿了近400餘年,而隋帝國雖也是二世即滅,但後繼者大唐帝國亦將中華文化弘揚到了難以企及的高度。
大秦帝國與隋帝國的滅亡可以說是繼往開來創造了一番新的王朝氣象,而唯獨西晉的滅亡在歷史上飽受詬病的主要就在於西晉終結後,華夏大地自此轉入了血雨腥風長達300多年的“五胡十六國”和“南北朝”時期,華夏文明險些在“匈奴、鮮卑、羯、氐、羌”等少數民族的南侵中毀於一旦。
因此,後世對司馬家族創立的西晉往往嗤之以鼻,除了西晉統治者司馬家族給華夏文明帶來深重的災難,也在於西晉皇族司馬氏得位不正。
當然,拋開上述種種因素,西晉統治者司馬炎將一個弱智兒子司馬衷扶上皇位成為歷來頗受非議的話題。很多專家學者也指出司馬炎的這種作死行為也是促使西晉由盛轉衰急劇滅亡的主要原因,甚至在一定意義上來說,司馬炎既是開國帝王又是亡國之君。
那麼,司馬炎明知司馬衷弱智,為何執意傳位於他呢?這讓後世覺得匪夷所思、實在難以理解,英明神武的司馬炎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首先,司馬炎的私心作怪,讓他鋌而走險司馬家族的崛起源於司馬懿,司馬懿此人有“狼顧鷹視”之相,曹操當年徵召司馬懿入仕時對他倍加防範,彌留之際給曹丕留下“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的預言。但司馬懿極度善於隱藏,並以勤勤懇懇的工作態度和絕佳的聰明才智取得了曹丕的信任。此後的他擔任曹丕、曹叡和曹芳三朝大臣輔政之職,從中不斷攫取權力,並最終於公元249年發動“高平陵之變”一舉奪得曹魏實際中樞控制權力,此後的司馬師承襲司馬懿的爵位,進一步將司馬家族的奪權事業推向了頂峰。
然而,司馬師只有五個女兒,卻沒有一個男丁,為了繼承香火,司馬師將弟弟司馬昭的次子司馬攸過繼到名下收為養子。按照這種人事安排,皇帝的寶座就沒有司馬昭支脈的什麼事了。但48歲那年,司馬師卻舊疾復發暴斃而亡,司馬昭就繼承了哥哥司馬師的爵位,而後來司馬昭病逝,長子司馬炎承襲爵位,不久司馬炎篡魏登基,國號大晉,史稱西晉。
為了應付司馬攸,司馬炎在多次公開場合表示將來要還位於弟弟司馬攸,並作出一副周公輔政式的姿態。然而,司馬炎畢竟還是有私心的,雖然司馬炎、司馬攸都是司馬家族的血脈,但相較於親兒子而言,由自己的兒子繼承帝位肯定是首選之策,在這種私心的作祟下,司馬炎其實早已決定將帝位轉繼給兒子。
而在司馬炎的18個兒子中,除去早夭的8個兒子,10個兒子中只有他與皇后楊豔所生的長子司馬軌、次子司馬衷、幼子司馬柬嫡出才有繼承權,但司馬軌在兩年歲早已夭折,那麼按照古代封建儒家思想的“立嫡以長不以賢”的原則司馬衷就成為了皇位唯一繼承人,因此,司馬衷在九歲就被立為太子。
其次,司馬衷有個出色的兒子司馬遹司馬衷的弱智在歷史上是出了名的。根據《晉書·惠帝紀》記載,一次晉惠帝司馬衷遊園看見青蛙叫就隨口問道“此鳴者為官乎,私乎?”,翻譯成今天的白話就是這個叫的東西是公家的還是私人的?而當在他統治時期,全國發生大饑荒,有大臣向他稟報百姓餓殍遍野的慘象後,司馬衷竟說出:“何不食肉糜?”,老百姓連飯都沒有吃的,哪裡還來的肉吃!由此可見司馬衷弱智到了何種程度。
雖然司馬衷弱智,但他卻有個非常聰明的兒子叫司馬遹,按照現代基因遺傳學的觀點,大凡是父輩有智障殘疾的,他的兒子很可能也是弱智,然而,似乎是司馬衷基因突變,到了他兒子司馬遹這代,司馬遹卻非常聰明。
根據《晉書》記載,一次宮中大火,祖父司馬炎站在城樓高處觀望,當時年僅五歲的司馬遹將祖父司馬炎悄悄拉到黑暗處說“暮夜倉卒,宜備非常,不宜令照見人君也。”,言下之意就是說作為九五之尊的皇帝站在明晃晃的高樓很有可能隨時成為別人暗殺的物件。司馬炎聽完孫子的這段分析,此後便感嘆“此兒當興我家也”。
從司馬炎對孫子司馬遹的賞識來看,他認為將來興盛晉朝的必定是他的這位好孫子司馬遹。由此可見,司馬炎將帝位傳給司馬衷表面上是糊塗之舉,實則是為孫子司馬遹鋪路,這與後來康熙傳位雍正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再次,司馬衷有著兩尊“保護神”司馬衷是司馬炎與皇后楊豔的嫡生子,在古代講求宗法繼承製的社會其出身可謂根正苗紅,特別是在重視“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的封建儒家倫理社會,帝位皇儲地位的確立基本沿著這兩大標準,而司馬衷卻完全佔據著這兩條輿論優勢的制高點。
司馬衷是長子這就為他的地位奠定了決定性的因素,而“立子以貴不以長”則就要看皇子的母親是否為皇帝正妻,要看皇后孃家的出身。
我們來看看晉武帝司馬炎的皇后楊豔的出身。楊豔出自弘農楊氏,楊豔的祖上在漢朝時期就位列“四世三公”,而這當中就有四代人連續躋身“四世三公”的行列,楊豔出身在這樣的名門望族可謂根基雄厚,而後來創立大隋帝國的楊堅更是出自弘農楊氏,可見楊豔孃家的身份地位在歷史上可以說得上萬裡挑一的出身高貴了,以這樣的身份將嫡出的長子司馬衷立為皇儲,大臣們連絲毫辯駁的餘地都沒有。
而除了出身顯赫外,司馬衷的母親楊豔在彌留之際還跟司馬炎商量好了有名的人事佈局。她讓晉武帝娶了自己國色天香的堂妹楊芷以幫襯司馬衷即位,同時,為了進一步穩固司馬衷的皇儲地位,她還讓司馬炎的心腹賈充將又醜又兇悍的女兒賈南風嫁給了司馬衷,楊豔認為,只有兇悍的賈南風才能“鎮得住場子”確保司馬衷順利登基。
正是由於有了堂妹楊芷和賈南風兩尊“保護神”的傾力庇佑,司馬炎和楊豔徹底將皇位傳給了弱者司馬衷。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弱智兒司馬衷登上皇位後,賈南風憑藉司馬衷的傀儡身份利用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等人剷除了皇后楊芷,並將司馬亮、司馬瑋等人誅殺,由此,西晉內部一場為爭奪最高權力的“八王之亂”很快爆發,西晉王朝最終陷入了土崩瓦解。
參考資料:《晉書》
-
9 # 亮仔學史
其實說一報還一報,蒼天饒過誰。司馬家族從司馬懿開始,機關算盡太聰明,靠著陰謀詭計一步步篡取了曹魏的政權,後世也算報應,出了個歷史上有名的“白痴皇帝”司馬衷,一步步斷送了西晉的大一統王朝。
可作為西晉開國皇帝的司馬炎為何會把皇位傳給這個傻兒子呢?不得不讓人感到費解。
宗法制度從西周開始,中國逐步確立了嫡長子繼承製,立儲講究以嫡以長不以賢。司馬衷作為司馬炎的嫡長子(前面有個哥哥司馬軌夭折),自然是皇位的不二人選。古人講究出身,一個好的出身勝過後天十倍的努力,一旦廢長立幼不但會遭到群臣的反對,稍有不慎還會引發動亂,造成骨肉相殘的悲慘局面。
外戚支援從東漢開始,中國逐漸形成了門閥士族,這些人擁有控制朝局影響皇帝的能力。我們來看看司馬衷的背景,母親是司馬炎的皇后,出身於著名的弘農楊氏,妻子是臭名昭著的賈南風,賈氏一門也是當時的名門望族。司馬炎要想廢立太子就不得不考慮當時士族的想法,畢竟西晉是靠著士族的支援一步步建立起來的。
愛孫心切自古都說隔輩親,爺爺對孫子有著天然獨特的愛。司馬衷雖然是白痴,但他的兒子司馬遹卻是天資聰穎,深得司馬炎的喜愛。就如同朱棣喜愛孫子朱瞻基,康熙喜愛乾隆一樣,有一個受自己老爹喜愛的兒子會給自己加不少籌碼,愛屋及烏,司馬衷也就漸漸的被司馬炎所認可。
可這位白痴皇帝司馬衷,非但沒有使剛剛統一天下的西晉得到喘息之機,反而由於自己的智商造成了“八王之亂”,進而發生五胡亂華,使中原大地蒙受了三百年的動亂。一句“何不食肉糜?”“蛤蟆為官家叫還是為私人叫?”讓人啼笑皆非,被後人恥笑。
司馬家族於國於民沒有半點功勞,反而給國家帶來了沉重的災難,註定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
10 # 學會經濟思維分析
其一司馬衷為長子,傳位於嫡長子是封建社會帝王的首選;其二楊皇后的干預;其三司馬炎為穩定剛剛統一的國家大局,把自己的兒子和皇親國戚們封到全國各地為王為侯等。其四司馬炎後期驕奢淫逸,目光短淺,沒有為西晉的長遠做出打算。
-
11 # 路遙lgy
晉武帝司馬炎登基後,想立太子,怎奈大兒子不到兩歲就夭折了。次子司馬衷從小先天不足,痴呆。跟著老師學習幾年,也沒有認識幾個字,司馬炎看著兒子不成器的樣子,就暫時把立太子的事放下了。
可是,皇后楊豔卻不是這樣想的。她想讓自己的兒子早點當上太子,那樣皇帝自然就當上。楊豔就多次的吹枕邊風,勸司馬炎早點立兒子司馬衷為太子。恰恰這時,楊豔有一個表妹叫趙桀,長相嬌好,常常與司馬炎有曖昧舉動,楊豔想著表妹可以幫助自己,索性勸司馬炎冊封表妹位夫人,司馬炎一聽,欣然同意,感覺太后很是大度。於是,這趙夫人和楊豔一起,開始不斷的勸司馬炎立司馬衷當太子。
司馬炎本來就是多情好色,架不住兩個美女的軟磨硬泡,終於在公元267年,立司馬衷為太子。
公元272年,晉武帝司馬炎為他的兒子司馬衷舉辦婚禮,娶了賈充之女賈南風。
公元278年,司馬炎為了測試一下自己兒子的能力,讓人將奏摺給太子送去批覆。司馬衷的妻子賈南風十分擔心,就找來了內侍張泓代替,並許諾將來與張泓共享富貴。結果,晉武帝司馬炎看了以後,很是滿意,大臣們知道是假,也不敢多言。於是司馬炎決定將來讓司馬衷繼承皇位。
公元290年,4月20日,晉武帝司馬炎去世,時年五十五歲,即日,傻太子司馬衷繼承皇帝位,稱為晉惠帝,封賈南風為皇后。
-
12 # 星火辰
首先,晉惠帝司馬衷只是不太聰明而已,並非完全的白痴。司馬衷聽說老百姓快餓死了,還問他們為什麼不喝肉粥,這和他長期在深宮中長大,不知民間疾苦有關,倒不是說他智商就低能到白痴的地步。
司馬炎明明知道司馬衷不聰明,卻沒有廢了他的太子位,那是有很多原因的。
1、歷史證明,大王朝穩定後,皇帝更是一種符號,只要治理結構合理,皇帝聰明不聰明倒是不重要了。譬如西晉之前的東漢時代,雖然隔著三國,其實兩者並不太遠。東漢多有幼兒、乃至於出生才百天的皇帝,那東漢不也沒有因此而亡嗎?可見,一旦一個朝代形成一個合理的治理結構,皇帝聰明不聰明,還真不是必須的。司馬衷再白痴,總比那些幼兒強些吧。
2、司馬衷背後,是儒家的正統治理理念和結構。大家應該知道,司馬家世代伏膺儒教,這是他們與曹操家族的一大不同,而支援司馬家的也多是世家大族。這些大族,都是堅持儒家嫡長子繼承製的。在他們看來,守成的皇帝不必有多能幹,只要仁厚就可以了。說起來,司馬衷光從性格上說,還是仁厚的,符合這些人的傳統。晉武帝不得不考慮這些人的支援,因為他們是西晉的骨幹力量。
3、所謂的生有聖孫。傳說,司馬衷的兒子很聰明,晉武帝大概也有後世朱棣、康熙類似的想法,傳給聖孫,這也很常見。
4、賈后的支援及賈家背後的勢力。不管怎麼評價賈南風,但是有一點是不可否認的,賈南風對穩固司馬衷的太子位起到了很大作用,她父親賈充的功勞和勢力,也是晉武帝必須考慮的問題。
5、晉武帝實際上對司馬衷以後的執政做了安排,但形勢的發展超出了他的構想。晉武帝讓司馬家的王爺們都鎮守各方,自有私人軍隊,本來想叫他們捍衛王室,誰知道這些王自己為了爭權奪利先幹起來了,給了五胡很大機會,這是出乎晉武帝估計的。讓強悍的賈南風給司馬衷當皇后,這其實也是對司馬衷的一種保護,誰知道賈南風把王室搞得更亂。這些東西,其實有一定偶然性。
6、西晉若是不亡,大家也未必會注意到司馬衷有多弱智。這是必然的,西晉不亡,司馬衷的缺點必然會被最大化的遮掩,歷史上大多數守成皇帝的面目性格都是不清楚的。但西晉畢竟滅亡了,於是司馬衷被展示出來。司馬衷既然知道嵇紹是忠臣,由此可見,司馬衷也並非那麼不堪,只是從小養尊處優,對世事缺乏瞭解,又加之天生比較遲鈍而已。
-
13 # 正在學歷史
說起這個問題,就得說起中國的宗法制度了,中國自周朝之後就一直實行嫡長子繼承製,這樣確實有利於國家穩定,消除紛爭。你看看清朝的不立儲制度,給現在的宮鬥劇提供了多少素材。所以說,嫡長子繼承製,在封建社會的大環境下,還是有一定作用的。一個人想改變宗法制度,即使你是皇帝,那也不可能,如果李世民沒有玄武門之變,那皇帝絕不會是他!即使他那麼的優秀。再說到司馬衷,那是如假包換的嫡長子,他的母親是元皇后楊豔,元皇后是什麼意思?第一皇后,大哉乾元,懂吧,元在古語裡一直是第一的意思。司馬衷的老婆是賈南風,賈充的大女兒,廢掉司馬衷,會觸動多少利益集團。司馬炎怎麼會輕率的下這個決定。史書上沒有明確寫哪個大臣要求廢掉司馬衷,只寫了大臣衛瓘在一次酒醉時,拍著皇帝的寶座說“可惜了這個座位”。如此而已,說明司馬炎從內心中就沒有費了司馬衷。
-
14 # 生活在廈門的外鄉人
有兩個說法吧。
第一個,也是最正統的說法:因為他是嫡子裡年紀最大的一個(他哥哥早早就死了,我也不記得他有沒有弟弟了。。)。
自古立嫡不立長,司馬衷做太子,符合規矩。
第二個說法是司馬炎很喜歡司馬衷他兒子司馬遹,所以為了讓這個孫子做皇帝,就立了他爸爸司馬衷做太子。
這個說法除了司馬炎確實喜歡司馬遹之外沒什麼有力證據,不過蠻合情理的。
明朝時候據說(據說)朱棣堅持自己那個殘疾兒子朱高熾做太子,就是因為喜歡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謝縉:好聖孫!)而康熙立雍正也有人說是因為他喜歡乾隆= =。
而且,司馬衷他老婆賈南風的賈家可是晉朝的大族,他岳父賈充是晉朝的開國大佬,他岳父的爸爸賈逵(似李,臭蟲!)也是曹魏的三朝老臣,地位也很高,所以有賈家支援,司馬衷上臺也很正常。(司馬衷小時候他爸讓他做文章答題,就是他老婆給他找的槍手)
最後,司馬衷可能沒有那麼那麼弱智,畢竟也曾說過“這是嵇侍中的血啊,不要擦”這樣的話,我覺得應該最多稍微比較笨笨的。不過反正也是被老婆支配,蠢不蠢其實都差不多。。
-
15 # AlmostW
第一,司馬衷不僅是嫡子,而且在其哥哥早夭後他還是長子,所謂“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
第二,司馬衷其舅族弘農楊氏與妻族賈氏都是當時極有權勢的大家族,讓他繼位,也就拉攏了這兩大勢力,皇權可以更加穩固。
第三,司馬衷雖痴,但他兒子司馬遹十分聰慧。《晉書》載:宮中嘗夜失火,武帝登樓望之。太子時年五歲,牽帝裾入暗中。帝問其故,太子曰:“暮夜倉卒,宜備非常,不宜令照見人君也。”由是奇之。嘗從帝觀豕牢,言於帝曰:“豕甚肥,何不殺以享士,而使久費五穀?”帝嘉其意,即使烹之。因撫其背,謂廷尉傅祗曰:“此兒當興我家。”嘗對群臣稱太子似宣帝,於是令譽流於天下。可見司馬炎是非常看重他這個孫子的,認為他如司馬懿一般,當會振興司馬家,而讓其繼承大統的前提是讓他的父親繼位,於是司馬炎“爰至未年,知惠帝弗克負荷,然恃皇孫聰睿,故無廢立之心。”
至於後來的宗室相殘完全是司馬炎始料未及的,他在最後更擔心的是這個孫子非賈后所生,能否順利繼承大統。“復慮非賈后所生,終致危敗,遂與腹心共圖後事。說者紛然,久而不定,竟用王佑之謀,遣太子母弟秦王柬都督關中,楚王瑋、淮南王允並鎮守要害,以強帝室。”可以說很大程度上為八王之亂埋下了伏筆。
-
16 # 大山裡的幼稚鬼
這個問題,應該分兩個方面來看。
首先,為什麼司馬衷能成為太子。司馬衷是在泰始三年(267)被冊立為皇太子的,他能夠成為皇太子,在當時看來,主要是因為他當時是司馬炎的嫡長子,(嫡長子司馬軌死得早)當然,除了他以外,司馬炎的皇后楊豔還有個兒子,也就是司馬柬,司馬柬深受司馬炎的喜愛。
我們知道古代漢人王朝遵循的是嫡長子繼承製,所以司馬炎選擇太子只能按照規矩立當時的嫡長子司馬衷,司馬衷被立為太子的始皇,只有8歲,8歲的孩子哪裡能看出痴傻的,大抵也只是不夠聰明罷了。
過了5年,十三歲的司馬衷取了重臣賈充的女兒賈南風為太子妃。怎麼說呢,司馬炎曾經認為太子司馬衷並不聰明,是想過廢掉的,但也不能無緣無故地廢掉,所以特意給他做過考試,只是這些測試,最終都在賈南風的協助下瞞混過關了。
而且,司馬衷也不可能一無是處,完全就是個白痴。如果他真是個白痴,生了26個兒子的司馬炎,斷然不會把江山交給一個傻得沒譜的白痴兒子。司馬炎即便再不關心女子成長,不可能連兒子是不是白痴都分不清吧。
事實上,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司馬衷在醫學上,是一個白痴。頂多只能說他 是一個稍微懦弱的政治白痴而已。
司馬衷是具有一定文化基礎的,一般醫學上的白痴是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他雖然不熱衷於政治,但是能夠讀文章、寫字甚至擬發詔令。而且他對數字也很敏感。西晉後期變故迭起,戰亂不停,當時王浚攻打鄴城,盧志打算帶著司馬衷去洛陽。然而身邊的侍衛數量急劇減少,司馬衷便就問盧志:是什麼原因導致我們的人越來越少的。
盧志說:叛軍去了鄴城還有80裡的路程,所以大多衛士聽聞後都散逃了,皇太弟想要奉陛下還洛陽。
司馬衷聽聞之後,回答了兩個字“甚佳”。也就是批准了盧志的提議,前往洛陽。
由這個記載我們可以得到兩個結論,第一,司馬衷能明顯感知周圍發生的變化,在聽到“賊去鄴尚八十里”的彙報後,司馬衷才覺得“甚佳”,由此可知他並不是對數字毫無概念,也看出了他關心時局變化、順應形勢發展的一面。
另外還有一件事,那就是司馬衷一生之中最危險的以此血腥經歷,也就是征伐皇太弟司馬穎。蕩陰之戰中,由於大軍潰敗,司馬衷的“乘輿委地”,他本人也身中三箭,在飛矢交前的情形下,身邊的人四處逃命,只有侍中嵇紹在司馬衷身邊扶著他。
敵將要殺嵇紹,司馬衷站出來阻攔說:“吾使也,勿害也。”敵將回答:“受太弟命,唯不犯陛下一人耳。”
於是,司馬衷只能眼睜睜看著嵇紹被殺,血濺龍袍。在自身難保的形勢下,司馬衷害想著保護樹下,但由於自己的權威掃地而無能為力,對此他一直耿耿於懷。事後,敵將準備為司馬衷換洗沾滿鮮血的衣服時,司馬衷說:“嵇侍中血,勿洗也。”
司馬衷用這種方式,對敵將殘忍行徑表示了強烈的抗議,對嵇紹的忠心赴死表露了哀思,試想,這是一個白痴所能做出來的麼?
-
17 # 可可真君
都是皇家最無情,但是血濃於水的感情還是不可忽視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晉國出了一位殺伐決斷,勤政愛民,很有作為的皇帝,但是這位皇帝最讓人稱道的不是他那卓越的功績,而是他幹了一件事,把他的江山皇位交給了一個傻兒子。關鍵是這位皇帝明白他的兒子是個傻兒子。
這就有點值得探究了,要知道動亂年代,能打下來的江山那都是極其不容易的,經過了多少年的血雨腥風,爾虞我詐,結果一朝江山斷送,這肯定是任何人都不想看到的畫面,那這位皇帝為什麼這麼做呢?背後又有什麼深層原因呢?這位皇帝我們也很熟悉,他就是司馬炎。司馬炎早期與自己的兄弟進行一番廝殺,終於坐上了皇位。
司馬炎在位四十多年也是勤政愛民很有作為的好皇帝。晉朝在司馬炎的手下,可謂是輝煌了一個時代,司馬炎對百姓很好,輕搖賦稅,削減財政開支,百姓也是極為愛戴這個好皇帝,司馬炎在位期間,其他國家都明白晉朝的強大,不敢輕易來犯。但是司馬炎去世後,他的兒子司馬衷上位,短短20多年,晉朝的國力日下,就被其他國家給吞併了。晉朝也四分五散。這背後肯定有原因。司馬衷在歷史上也很有名,但是並不是像他爹那樣作為一個好皇帝而有名,而是作為一個傻皇帝有名。
說到這裡我們不得不提一下古代皇帝的選拔標準,上一任皇帝都不傻,為了自己的江山社稷,為了天下蒼生,為了百年以後能夠有顏面去面對自己的老祖宗,所以他們選太子的時候,一般都是慎而又慎,各位皇子為了表現突出,也是極盡才能表現自己優秀的一面。雖說古代時常有各位皇子為了爭奪皇位,明地裡,暗地裡,一番廝殺搏鬥,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不管過程怎麼樣,勝出的那一個肯定是很聰明的。
那麼司馬衷是怎麼當上皇帝的?說來也簡單,司馬炎皇后生了兩個兒子,大兒子不幸夭折了,大家自然都對皇后娘娘的小兒子司馬衷給予厚望。司馬炎也是如此,他很敬重自己的皇后,而且古代立皇帝一般也遵循一個道理,立嫡立長不以賢。自然司馬炎也是喜歡這個小兒子司馬衷的。
但是慢慢的,司馬炎就覺得不太對勁了,他這個兒子好像智力有問題,本來以為可能是小孩子生下來沒有玩伴,性子悶了一點,但是多方考驗下,司馬炎發現小兒子司馬衷是真的有點傻里傻氣的。這個時候司馬炎真的開始猶豫了。要知道,這江山社稷,天下蒼生真的很重要,得慎之又慎。
所以司馬炎講這件事告訴自己的皇后了,皇后一聽,惶恐了。後宮女人都是母憑子貴,皇后娘娘也不例外,如果被別人知道自己的兒子智力確實不夠,而且還不被皇帝欣賞,那麼肯定的,自己在後宮的地位也是岌岌可危的。皇后娘娘極力勸說司馬炎,或許自己的孩子只是晚慧呢?畢竟皇帝和自己可一點都不傻。
司馬炎也在猶豫,但是最後司馬炎還是定了司馬衷為太子,我想司馬炎不可能為了所謂的親情,就棄江山社稷,天下蒼生為不顧,司馬炎肯定有別的原因。那是什麼原因呢?確實司馬炎的背後確實有原因,這些還要從司馬炎的早年說起。
雖然司馬炎也是嫡長子,但是司馬炎知道自己繼承皇位是經過了多少兇險和危機,司馬炎很清楚,當初就是自己的父皇遲遲猶豫不定,他的兄弟們才開始蠢蠢欲動,所以司馬炎繼承皇位也是經過了一系列血雨腥風。所以司馬炎出於為自己的眾多兒子考慮,才定了司馬衷為太子。
-
18 # 奔跑的蝸牛灬
司馬炎立司馬衷為帝或許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因為司馬衷是嫡長子,自古以來都是“立嫡以長不以賢”,歷朝歷代有許多優秀的皇子因為不是嫡長子而與皇位無緣。而作為門閥制度森嚴的晉朝,肯定會立嫡長子司馬衷。而司馬衷也是因為司馬軌的早夭而成為嫡長子的。
第二、因為司馬衷的兒子,司馬炎的孫子司馬遹很受司馬炎的喜愛,多次稱讚司馬遹有司馬懿的風範。司馬炎傳位給司馬衷也有隔代傳給司馬遹的意思。
第三、司馬衷的老婆賈南風背景雄厚,他的父親賈充是西晉開國元勳,深得司馬炎信任。而且賈家在已經顯赫數十年,再加上與皇族的聯姻,使得賈家在朝廷的威望更上一層樓。
-
19 # 自知者明
司馬炎是司馬懿之孫,司馬昭之長子。司馬昭死後,他繼為晉王,並於當年稱帝!建立晉朝,在位25年!司馬炎為什麼選擇一個白痴做他的繼承人那?其中有一個故事,司馬衷二十幾歲還不懂男女之事,於是就派去一個才人教導他,那才人教導不久,就懷孕了,生下一個小孩,孩子的父親就是——那個白痴太子司馬衷!這個小傢伙聰明伶俐,很得司馬炎喜歡,一天夜裡宮裡頭著了火,司馬炎想去火場看看,小孩子拉著他的手,說:“爺爺,你是天子,如果火光照到你,那是很危險的!”這句話使他想立司馬衷為太子,好將來傳給這個聰明的孫子!為此司馬炎還出題讓司馬衷做,司馬衷的妃子賈南充把問卷答出來,又讓司馬衷抄寫一遍,呈給皇上!司馬炎看這答卷,雖然沒什麼創見,有的還粗陋不堪,但是每道題都答了,至少不能算個白痴!於是就下定決心了!當然事實證明,事情並不會向他想的那樣發展,不過誰又不是如此那!
-
20 # 雪花講史
這個問題問的好。
司馬炎為什麼會選傻子司馬仲當皇帝,除了司馬衷是他的嫡長子這個主要原因之外,司馬衷背後強大計程車族勢力也是司馬炎考慮的因素,還有一點就是司馬衷有一個聰明的兒子司馬遹,司馬炎非常喜歡,而司馬衷就是為他的兒子先做鋪墊的。
晉武帝司馬炎是司馬懿之孫,司馬昭的長子,是個能再次統一全國的厲害人物,晉朝的開國皇帝。司馬炎前期是個勵精圖治的好皇帝,聘用賢臣,且認真做改革,更重要的是司馬炎推崇節儉,受到百姓愛戴,當時國內太平,百姓還有“天下無窮人”這樣的民諺。
但後期在滅掉吳國後,司馬炎變得安逸享樂,貪圖美色,據說他後宮的姬妾近上萬人,兒子眾多,各大臣之間也都互相攀比,奢侈之風盛行。
所以說司馬炎的兒子有很多,可他為什麼要選司馬衷這個痴傻皇帝呢?
司馬衷是嫡長子
古代嫡庶子的差別待遇很大,嫡長子才是名正言順的繼承人,特別是在富貴的官宦人家中,德行好不好什麼的根本不重要。
有個很明顯的例子就是袁術和袁紹。大家可能都知道袁紹但是不知袁術,兩人是兄弟,而且還是當時最強大的兩個軍閥。
但就是因為袁紹是庶子,所以特別不受家人待見,不過袁紹可能是因為這點,自己奮發圖強練習本領,並且品德高尚,所以吸引很多人前來投奔。
而袁術就不一樣了,仗著自己是嫡子,經常惹是生非,還想殺掉袁紹一方做大,不料袁紹更勝一籌,打敗了袁術併成為當時最大的軍閥頭子。
而司馬衷運氣好,他的身份很尊貴,是司馬炎和武員皇后楊豔的孩子,本來他還有一個哥哥的,但哥哥死的早,所以司馬衷就自然成為繼承人了。
司馬衷的母親楊皇后和他背後強大計程車族勢力司馬衷的母親楊皇后很美豔,深受司馬炎的喜歡,並且據說司馬炎跟司馬懿一樣是個妻管嚴,老婆很強勢,做老公的當然會很聽話。楊皇后自從大兒子不幸夭折後,就特別寵愛司馬衷,所以一直希望司馬衷能成為繼承人。
即使司馬炎因為司馬衷痴傻不想立他為繼承人,但壓不住自己最寵愛的楊皇后的請求,還是立了司馬衷為太子。
當然司馬炎還考慮了楊家背後計程車族勢力,當時的楊家是西晉王朝僅次於司馬家的勢力,司馬家之所以能坐上皇位都是靠著楊家勢力的支援。司馬懿高平陵之變的成功,就是因為他當時獲得了士族的全力支援。
所以司馬炎必須立司馬衷為太子,如果不立他為太子,楊家可能會造反,立他為太子,晉朝才會在士族的幫助下一直平穩的經營下去。
司馬衷有個聰明的兒子這個聰明的兒子叫司馬遹,從小就表現出了異於常人的智慧,司馬炎非常喜歡他,認為他有司馬懿的風采。司馬炎時常是大臣面前誇他的這個孫子,說出“此兒當興吾家”這樣的話,認為他會讓司馬家興旺繁榮。
所以抱著隔代傳的想法,司馬炎也就不吝嗇傳位給痴傻兒子司馬衷了。
以上就是司馬炎立痴傻兒子司馬衷為太子的原因,但是估計他死後也沒想到,西晉王朝的滅亡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司馬衷,他妻子賈南風亂政導致八王之亂,緊接著五胡亂華,西晉王朝就是這樣一步一步走向毀滅的。
回覆列表
第一,惠帝司馬衷是司馬炎次子(長子早夭),擁有封建王朝皇位傳承的法理依據,這也是他能在司馬炎即位的第三年就被立為太子的原因。司馬炎曾經和武元皇后楊豔談過司馬衷智商低的問題,但楊豔一句理直氣壯地頂了回去:“立嫡以長不以賢,豈可動乎?”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當時政治博弈的結果。司馬衷之外,最有力的皇位競爭者是司馬昭次子、司馬炎同母弟齊王司馬攸,呼聲甚高,而且前面有司馬昭接替司馬師的例子可循。但是,在司馬炎內心,終是不願意,加上寵臣荀勖(潁川荀氏代表)、馮紞、楊珧(華陰楊氏代表)與司馬攸不和,破壞兄弟關係,司馬攸最終被遣回封地,剝奪皇位繼承資格。
另外,司馬衷的同母弟秦王司馬柬是司馬炎愛子,腦子比司馬衷好用,但是卻沒能繼承皇位,主要原因還是“三楊”等人不願意。畢竟對他們來說,相比立明主,立弱主對自己更為有利。而司馬炎也必須考慮太子即位之後能不能獲得大臣的支援。
所以,與其說是司馬炎要立司馬衷,倒不如說是太子妃背後的賈氏、勢頃朝野的楊氏以及荀氏等世家要立司馬衷。
第三,是司馬炎美好的幻想。野史說康熙之所以立雍正,是因為覺得乾隆太聰明,而在司馬衷這裡是同樣的故事。司馬衷的兒子司馬遹年幼聰慧,讓司馬炎覺得將來皇位再傳給這個孫子挺好,這恐怕是司馬炎對自己的一點心理安慰了。
既然大家沒人敢站出來反對,又有理有據,那還能立誰,而立一個傻子當皇帝的苦果也只能大家共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