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東西南北中神通

    我認為,主要原因是:1.內部分歧,不團結,劉備伐吳,雖然打著為關羽報仇的旗號,實際上是想奪回荊州五郡,好為後面爭奪中原,留有進兵通道,但是蜀漢政權內部,文武諸葛亮、趙雲等相當一部分人反對伐吳,劉備是強行出兵的,準備也不充分2.東吳的陸遜雖然年輕,但是智謀過人,劉備不是對手,更何況諸葛亮沒有隨軍出征3.劉備輕敵

  • 22 # 廣東軍少

    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也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是劉備稱帝三個月後,劉備以替名將關羽報仇為由,揮兵東征東吳孫權,氣勢強勁。孫權求和不成後,決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兩線作戰,一面派陸遜率軍應戰。陸遜用以逸待勞的方法,阻擋了蜀漢軍的攻勢,更在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夷陵一帶打敗蜀漢軍。夷陵之戰的慘敗,是蜀漢繼關羽失荊州後又一次實力大損。

    夷陵之戰簡介 東漢末年三大戰役之夷陵之戰介紹

      夷陵之戰: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夷陵猇亭之戰。爆發於221年(蜀漢章武元年),結束於222年(蜀漢章武二年),是三國曆史上東吳(孫權)和蜀漢(劉備)為爭奪戰略要地荊州南部五郡(南郡、長沙、零陵、桂陽、武陵)而進行的一場戰爭,也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夷陵之戰是東漢末年三國曆史上三大戰役之一,也是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

      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夷陵猇亭之戰。爆發於221年(蜀漢章武元年),結束於222年(蜀漢章武二年),是三國時期東吳(孫權)和蜀漢(劉備)為爭奪戰略要地荊州南部五郡(南郡、長沙、零陵、桂陽、武陵)而進行的一場戰爭,也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夷陵之戰是東漢末年三國史上三大戰役之一,也是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這三大戰役就是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

      夷陵之戰概況:

      戰役名稱夷陵之戰、彝陵之戰、猇亭之戰

      戰役時間蜀漢章武元年至章武二年(公元221年—222年)

      戰役雙方昭烈帝劉備(蜀漢)、都督陸遜(孫吳)

      兵力投入蜀漢:前鋒馮習、張南4萬,江北黃權5千,蠻兵沙摩柯數千,江南夷道2萬,劉備身邊1萬,共8萬多。孫吳:朱然江陵5千,北方潘璋數千,孫恆江南夷道數千,步騭荊南數千,陸遜身邊3萬,共5萬多。。

      戰役趨勢劉備先勝後敗、陸遜先敗後勝

      戰役結果劉備大敗,3路撤回白帝城,黃權降魏。

      赤壁之戰後,曹操勢力退保北方,劉備勢如破竹,佔據荊南四郡(長沙、零陵、桂陽、武陵)、孫吳都督周瑜花了一年時間,從曹操手中奪得軍事重鎮江陵(屬於南郡)、夷陵(西入蜀川的唯一陸地通道)。後來,劉備又從孫權手中借得南郡(治所為江陵),後又入蜀佔據益州,留大將關羽坐鎮荊州五郡(南郡、長沙、零陵、桂陽、武陵)。劉備佔據蜀川后,孫權因為劉備不還荊州(主要是南郡)而懷恨在心,派遣呂蒙偷襲荊南三郡(長沙、桂陽、零陵),劉備忙來爭奪,但此時曹操消滅了在漢中的張魯,蜀川岌岌可危,於是劉備毅然求和與孫權,約定江夏、長沙、桂陽東屬孫吳,南郡、零陵、武陵西屬蜀漢。此時劉備已經將所借荊州(南郡一個郡),用三個郡(江夏、長沙、桂陽)歸還給孫權了,雙方不存在“借荊州”之說了。

      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劉備從曹操手中奪得戰略重地——漢中,同年,關羽率軍北伐曹魏,圍曹操大將曹仁於樊城,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曹操幾欲遷都避其鋒。後來曹操採納謀士司馬懿、蔣濟建議,利用孫、劉之間的矛盾,勸孫權向荊州進攻關羽後方,以緩和關羽北上的壓力。

      雖然孫、劉不存在“借荊”之說,但是劉備所據荊州(主要是南郡)居於建業上游,直接威脅孫權江東政權的安危,又是蜀與魏爭奪中原的戰略要地,東吳只有佔據南郡才算真正鞏固了東吳。

      建安二十四年十月(219年),孫權趁關羽與曹軍在樊城作戰之際,派大將呂蒙偷襲荊州南郡治所江陵,當時的江陵守將為南郡太守糜芳,是劉備的小舅子,劉禪的親舅舅,關羽北伐曹魏時,他後勤工作出了差錯,關羽說了一句“還當治之”,他就很害怕,便投降東吳。使得關羽進不能速下樊城,退不能回荊州,腹背受敵,士卒離散,十二月,關羽率領殘兵南返至章鄉(今湖北當陽東北),與子關平皆為吳將俘殺。孫權佔領荊州六郡(南郡、長沙、零陵、桂陽、武陵、江夏),吳、蜀聯盟關係破裂。

      曹丕於220年(漢延康元年)十月廢掉漢獻帝后,建立魏國,定都洛陽,接著劉備為了延續漢祚,於221年(魏黃初二年)四月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或蜀漢),改元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是在劉備稱帝3個月後,劉備不聽丞相諸葛亮等大臣的勸阻,毅然決定傾全國之力,親率蜀漢軍隊七十多萬人攻打吳國,為關羽報仇。

      當時,兩國的國界已西移到巫山附近,長江三峽成為兩國之間的主要通道。劉備派遣將軍吳班、馮習率領4萬多人為先頭部隊,奪取峽口,攻入吳境,在巫地(今湖北巴東)擊破吳軍李異、劉阿部,佔領秭歸。為了防範曹魏乘機襲擊,劉備派鎮北將軍黃權駐紮在長江北岸,又派侍中馬良到武陵活動,爭取當地部族首領沙摩柯起兵協同蜀漢大軍作戰。

      孫權在幾次求和都遭到拒絕的情況下,奮起應戰。在首戰不利的情況下,他毅然果斷的派出年輕的右護軍、鎮西將軍陸遜為大都督,統率朱然、潘璋、韓當、徐盛、孫桓等部共五萬人開赴前線,抵禦蜀軍;同時又遣使向曹丕稱臣修好,以避免兩線作戰。

      

  • 23 # 銘豪談史

    朋友們別搶,這個問題我來答:

    東漢末年,群雄奮起,各地方勢力相繼起義,企圖在亂世中分杯羹!而在這相互吞併的戰爭中,“官渡之戰”使的曹操一舉掃除了袁氏集團,奠定了北方勢力。“赤壁之戰”又最終導致了三國鼎足之局。而作為劉備大規模的復仇之作——“夷陵之戰”,則讓剛成立的蜀國政權風雨飄搖,獲勝的吳國也是大傷元氣,雙方罷兵言合,一如既往的雙方協作抵抗曹魏。也是透過此戰後,三國之間終於有了相對的安寧。

    夷陵之戰的導火索:

    孫權趁關羽攻打樊城之際,派呂蒙襲取了荊州,此一恨也!帳下將領捉住關羽,繼而殺之,此二恨也!

    想想當初的同生共生,一幕幕真情實感,令人心碎。創業之初的艱難,關羽一直陪伴在左右,風裡來,火裡去,親如兄弟!根基站穩了,最好的兄弟卻被他人斬了首,這口氣實在咽不下去。

    在稱帝后的這一年,聯同張飛兩路分兵,浩浩蕩蕩奪荊州,替關羽報此血仇。而張飛因在前進的途中,心思悲痛,辱罵暴打將領,反被手下趁夜割了頭。

    張飛的死,更讓劉備痛苦萬分,歸根究底都因東吳而起。劉備誓要血賤江東,決一雌雄爭一高低。

    夷陵之戰,劉備失敗的原因:

    面對劉備的怒火氣焰,孫權派人求和修好,備不允准。孫權只能被迫應戰,令陸遜為總指揮,開赴前線備戰。

    吳軍眾將堅持一戰,被陸遜勸止。言道:蜀軍氣勢正旺,應避其鋒芒。在加上以高攻低,水陸並進,全面進軍,吳軍處於下風,討不到任何便宜。吳能誘敵深入,伺機決戰。眾將心悅誠服,依言退避。

    因吳軍一直在打消耗戰,不正面對決。而在吳軍頑強的抵禦下,又不能進,只能紮營於深山中,屯兵綿延幾百裡,相持不下。

    而這場戰爭從正月開始,直至六月。整整快半年無果。軍士將領也深覺疲憊,全軍陷入僵局,進退兩難。在加上南方的六月,天氣酷熱難當,水土多有不服。江中士兵也棄船上岸避暑。這也免除了陸遜當時擔心的水陸多點進攻的憂慮。

    從出兵到相持,蜀軍暴露的敗跡越來越明顯。興怒之師,缺乏冷靜應對!在面對誘敵之計,吳軍沉著冷靜,按兵不動。劉備心焦亂麻,又無計可施,缺少臨場應變能力。

    兵家雲: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長久的互耗相持,磨的蜀軍是軍心煥散,慵懶倦身。而這所有的一切,陸遜都觀在眼中,即將反攻的時刻終於快到了。

    夷陵之戰,陸遜戰勝的原因:

    以逸待勞的陸遜,眼看著蜀軍地形不利,軍心鬆散,長久的被動防禦,終於等來反擊的時候。

    於是制定了阻斷蜀軍退路,切斷糧草接應,實施火攻突襲的作戰方針。

    瞅準了時機,在深夜悶熱的夜晚,蜀軍鬆懈無防的夜晚。命令士兵各帶乾草,硫磺等易燃之物。放火攻營,多點開花,鼓聲大震的同時,劉備軍中慌亂不迭,爭相撤逃。

    這真是前有奇襲,後有阻截廝殺。劉備是潰不成軍,一路敗逃,直至白帝城。

    陸遜的勝利在於,臨危不亂,面對氣勢洶洶的劉備,選擇隱忍退讓。察天時,觀地利,有一個全盤的遠見方針計劃。善於抓住時機,看準弱點,因情而定,因勢而變。

    有耐心,不急不燥尋找機會。在眾軍不理解的情況下,節節退守,沉著安撫軍心。面對劉備的陰謀,不為所動,始終儲存著正面決戰的大兵力,致使劉備分兵陰謀破裂。

    面對一路敗逃的劉備,並未像蜀軍似的一味深入,還考慮到魏國的威脅,急時的返軍固守。在軍事素養上,陸遜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戰略家。

    夷陵之戰,對兩國的影響:

    對蜀國來說:剛成立的穩定政權,經此一戰後,全軍幾乎覆沒,大大削弱了勞動力生產力。國內也動盪不堪。職掌大權的諸葛亮,花了太多的時間用來平亂,及恢復國內經濟。

    也使得匡漢的理想不得不推遲,振興民生,重組軍隊,休生養息乃第一要務。

    對吳國來說:勝利也是要付出代價的,蜀國面臨的問題,吳也是一樣。

    還要應付魏,時不時的來犯。耗不起,也打不起。同樣只能把精力放在治理國內民生,提高生產力上。

    作為隔岸觀火的魏國來說,兵強馬壯,國富民強,與任何一國開戰都夠資本。正因如此,吳蜀雖說仇深似海,也只能摒棄前嫌,一如既往的言和抵禦強大的魏國。三國之間,也都有了短暫的安定對峙局面。

    本篇結束!

  • 24 # 二辻四畫生

    蜀章武元年(221年)五月,即皇帝位不足月餘的劉備,就要出征東吳為關羽報仇。蜀國群臣都認為操之過急,且蜀漢的主要對手是曹魏而非東吳,不該與東吳開戰。可是劉備一意孤行,最終與東吳爆發了夷陵之戰。

    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之一,其它兩次分別是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這場戰役真切的影響到了蜀漢的國運,劉備更是狼狽逃回白帝城託孤,還是在諸葛亮執政期間恢復了和東吳的聯盟,並使三國鼎立維持了四十多年。

    劉備一意孤行想要出征東吳,並不是簡單的為二弟報仇,更重要的是他想要拿回荊州。即使這樣還是有很多人反對,趙雲就說:

    “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當因眾心,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討凶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也。”

    但是劉備是不僅不予理睬,反而將勸說他的廣漢處士秦宓下獄,徹底嚇得群臣不敢再勸諫。諸葛亮在整個過程中沒有發聲,可能是因為他希望奪回荊州,以便繼續走隆中對的路線;也可能是覺得自己勸說沒有作用;再陰險點認為是諸葛亮怕劉備懷疑他和東吳的關係,畢竟與東吳同盟就是他兄弟牽的線。

    不管怎麼說,公元221年7月,劉備親率4萬大軍東征,遣將軍吳班、馮羽攻破吳軍佔領的巫縣(今重慶巫山縣)。與此同時,東吳推出的大都督陸遜率軍抵達夷陵。劉備率軍進至夷陵後,雙方僵持了半年之久。在摸清蜀漢的套路後,陸遜主動出擊火燒連營,最終迫使劉備夜遁,一路丟盔棄甲跑回白帝城。

    夷陵之戰失敗的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劉備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發動了一場錯誤的戰爭。

    俗話說天時地利人和,劉備從時間上講他太著急了,四月稱帝,五月就想攻吳,他當時最主要的應該是處理內政,而不是急於發動一場大規模戰爭。趙雲站出來反對,劉備竟然就不帶他玩了。雖然三弟張飛肯定是原因,可惜還沒出徵就被弄死了。在進軍過程中,黃權提出願做先驅探路,劉備反而將其調離前線改任鎮北將軍。劉備之後又做出了棄船登陸、設定聯營的騷操作,完全是急功近利的表現,有種不管不顧的感覺。

    對於劉備這麼急躁的表現,曹魏侍中劉曄說:

    “蜀雖狹弱,而劉備之謀,欲以威武自強,勢必用眾以示其有餘。且關羽與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羽死,不能為興軍報敵,於終始之分不足。”

    簡單說,劉備這麼急,一是為了示威,而是為了表示自己是仁厚之主,不忘同生同死的誓言。

    從成都到夷陵,多崇山峻嶺,進軍困難,劉備棄船登陸,就是選擇了一條更加艱難的道路。這樣一來將士疲憊,糧草供應也不濟。

    在夷陵之戰敗後,因黃權在江北,回蜀漢的路又被切斷,又不肯降吳,於是歸順了曹魏。這是有人勸說劉備殺了黃權家人,劉備被衝昏的頭腦已經清醒過來,他說:

    “孤負黃權,權不負孤也。待之(黃權家人)如初。”

    可見,劉備也意識到自己不聽黃權的意見是錯誤的了。

    除了上述的原因,蜀漢的兵力不如東吳,劉備也沒帶什麼將才。關羽、張飛、黃忠都沒了,馬超鎮守西羌,魏延鎮守漢中,趙雲則因為勸諫不成,讓其督江州擔任接應,所以劉備拿得出手的也就是鎮北將軍黃權,而且黃權也是文士,並不是衝鋒陷陣的。就這樣,還因為要探路而被劉備調離。

    總結:劉備之所以在夷陵之戰大敗,有他自己的原因,比如急功冒進、棄船登陸等一系列的瞎操作,但也有客觀的原因,比如兵力不足、將才太少和後勤補給困難等等。總之以事後者的角度說,劉備還真不應該打這麼一仗,特別是在張飛突然被殺的不利情形下,給人一種強行再來一次的感覺,反而不美。

  • 25 # 明天145801721

    這場仗劉備也不願意打,東吳有點太欺負人了。劉備兩員大將結義兄弟,皆隕於東吳,其次東吳像曹魏稱臣,也可以說沒辦法結盟曹魏。所以劉備更像懲罰性行動,出師目的小懲東吳,所以劉備第一沒有用全力,第二比關羽還要大意。東吳這方面卻是亡國之戰,必然舉國全力應對,這仗輸了,則會導致兩國伐吳,所以東吳比劉備更渴望勝利,至於東吳能不能打,其實看硬槓曹魏很多次,可以說實力高於蜀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部動漫是你心目中的N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