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悟空說史
-
22 # 信陵侃史
引言
關於李斯為何會協同趙高助胡亥登位,太史公在他的《史記》中已經有了詳細記載,無外乎一個“利”字。但我們細細推敲《史記》中所記載的內容卻能發現疑點重重,或許歷史的真相併不是我們所看到的那樣。
疑點一:扶蘇皇位繼承人的真實性《史記》中秦始皇給扶蘇的璽書是這樣記載的“以兵屬蒙恬,與喪會咸陽而葬。”,乍一看好像沒啥可疑之處,但細想下來卻有這幾點可疑:
可疑點一:《史記》中說"始皇惡言死",既然"始皇惡言死",為何在璽書中會提及“喪”、“葬”等同死相關的事。
可疑點二:秦始皇既然要以扶蘇為繼承人,為何單單隻給扶蘇璽書,而沒有昭告天下,並且璽書中並沒有明確說明以扶蘇為繼承人,只是讓他回咸陽處理喪事。
所以,光就此封璽書並不能斷定秦始皇選定的皇位繼承人就是扶蘇,而就秦始皇與扶蘇的情感關係而言,扶蘇被立為皇位繼承人的可能性也不大:其一,二人的治國理念不同,秦始皇崇尚的是“申韓之術”,扶蘇仁厚,崇尚的是“儒家之術”,與始皇的治國理念背道而馳,當初扶蘇被貶往北方戍邊便是因此原因,因而扶蘇並不是秦始皇心中理想的繼承人。
其二,秦國雜西戎之俗,並不會嚴格執行“嫡長子繼承製”。因而雖為長子的扶蘇並不佔據優勢,並且就秦始皇對他的態度來看,秦始皇是不喜愛他的。反觀胡亥,雖是說幼子,但秦始皇眾子之中唯有他能跟隨始皇巡遊,足見秦始皇對他之喜愛。疑點二:趙高誘使李斯扶立胡亥為帝的真實性《史記》中關於沙丘之變的過程記載得非常詳實,就連趙高同李斯的密談也記載在內,這就不能不引人懷疑了。趙高和李斯密談說的可是大逆不道之事啊,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他人不能知的事啊,怎麼可能會輕易被洩露出去呢?因而趙高和李斯是否有此次密談,密談的詳細內容具體是什麼,實際上是不得而知的。所以,有理由懷疑沙丘之變的真實性。
疑點三:趙高和李斯二人為何會確定接到假璽書後的扶蘇蒙恬不會反抗扶蘇仁厚,甚得眾心,而蒙恬北方戍邊統精銳之師三十萬,如若二人反抗,胡亥能不能登帝位就兩說了。倘若李斯同意矯詔立胡亥為帝,一旦失敗,李斯將外得罪於扶蘇,內失義於諸臣,必定身死族滅。而若依詔扶立扶蘇為帝,他雖同扶蘇政見不一,但就扶蘇的為人來看,李斯怎麼著也不會落得身死族滅的下場,最多也只可能卸甲歸田。更何況矯詔本就是件風險極大之事,蒙恬當初就曾懷疑過璽書的真實性。李斯身居高位,並非庸人,犯不著拿全家人的性命去冒此風險。
結語就前文所提到的疑點而言,李斯助胡亥登位的真實性有待商榷。而胡亥能真正榮登帝位的根本原因極有可能是因為胡亥本就是秦始皇欽點的繼承人,而據西漢竹簡《趙正書》所載,秦始皇選定的繼承人正是胡亥。所以說,李斯扶立胡亥為帝極有可能是遵秦始皇遺詔行事。
-
23 # 河東來
第一個首要原因,就是趙高跟秦始皇是堂兄弟關係,趙高的全稱應該是“嬴趙高”,而秦始皇的全稱應該是“嬴趙政”,秦國的國君繼承人資格擁有者嬴政不僅獲得了秦國,還超常發揮,統一了天下,趙國的國君繼承人資格擁有者趙高非但趙國繼承不到,反而成為了亡國奴。
第二個重要因素,冊立新君是“皇室家事”,李斯不管怎麼說,都是外臣,他也只有附和趙高及胡亥才能保全自己,怎麼保全女婿扶蘇根本就超出了他的控制範圍,更別說助力扶蘇成為國君了,那簡直就是“痴心妄想”。
第三個因素,秦始皇的真實意圖就是讓趙高扶胡亥擔任帝王,對秦始皇這樣的權謀老手來說,怎麼可能對接班問題一點都不考慮呢?歷史上把心狠手辣的秦始皇想象成一個權謀的“雛鳥”,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一件事啊。
第五個因素,秦始皇為什麼不立皇后,因為立皇后是一個政治行為,道家貴族講究“萬物負陰而抱陽”,肯定是要透過皇后來約束帝王行為的,所以秦始皇認為,要滿足性行為,很簡單就可以實現,而立皇后,後患無窮,而且扶蘇的母親來自楚國,有一國之力擁護,天然就是皇后的人選,立了皇后,她的權力就會相當大,對秦始皇會理所當然的構成統一天下的阻力。
要統一天下,就必須不立皇后,也必須誅殺扶蘇。
而扶蘇的可能反抗,早就在秦始皇及趙高的意料之中,反抗也一定是死路一條,扶蘇是“知父莫若子”,為了避免“(擁有皇族的尊嚴不至於)死得太難看”,扶蘇毅然選擇了自殺。
-
24 # 一梭煙雨江湖行
第一,沒有任何史料記載扶蘇是李斯的女婿,所以這個題目本身就是扯。
第二,嬴政誤以為自己不會突發疾病死亡,因此生前沒有做好太子安排,這就導致無論是皇長子扶蘇還是幼子胡亥都沒有法定繼承權或者指定繼承權,必然是“先到為君後到為臣”。扶蘇遠在塞上,胡亥近在身邊,胡亥繼承皇位的機會當然大得多。嬴政誤以為自己死後依舊一言九鼎,他本該臨終時與群臣見面公開表示冊立扶蘇為太子,以李斯、蒙恬為託孤大臣,這樣才會保證趙高沒有可乘之機。
第三,李斯貪戀權力,被趙高一通說辭蠱惑,認為扶蘇繼位則蒙恬上位,他忽視了蒙恬是武將,治國還需要他這樣的文臣。更嚴重的是李斯忽視了趙高與胡亥關係更密切,即使胡亥繼位也是趙高更受信任,自己還是“老二”。蒙恬是武將,與自己可以“文武分工”,蒙恬出身將門,也不是趙高那種“賤人”出身,其實與君子合作更安穩。
第四,李斯與趙高支援胡亥繼位,卻秘不發喪,用秦始皇的名義處死扶蘇,也是考慮到扶蘇一旦知道秦始皇駕崩必然不接受胡亥繼位。可惜扶蘇性格柔弱,這種性格即使繼位為皇帝,如何懾服六國舊貴族?
-
25 # 月關略萌
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於最後一次巡遊中病重。臨終前命趙高給扶蘇寫一份詔書,意思是讓扶蘇繼承帝位,趕回咸陽主持他的喪禮,並讓蒙恬作為託孤大臣輔佐扶蘇。《史記》記載:
其年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趙高為書賜公子扶蘇曰:“以兵屬蒙恬,與喪會咸陽而葬。”書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秦始皇的意思表達的很明顯,對於帝位傳承及託孤大臣有著明確指示。那麼為何最終是胡亥登上了帝位呢?這與扶蘇的老丈人,身為大秦丞相的李斯有著重要的關係。李斯不幫自己的女婿扶蘇,反而扶持胡亥上位,完全出自於其利益私心,註定了其悲慘的結局。
一、來自趙高、胡亥的威脅和利誘。秦始皇駕崩時,在其身邊份量最重的就是李斯、胡亥和趙高。對於秦始皇傳位意向最清楚的也只有這三個人。而趙高是胡亥的老師,兩人顯然是一個派系的,必然是同一立場。在趙高勸說胡亥“篡位”成功後,剩下的阻礙就只有李斯一人。
李斯可以反抗嗎?以李斯當時大秦丞相的地位,如果李斯堅決不肯“同流合汙”,趙高和胡亥想要篡改始皇遺詔,難度還是比較大的。李斯之所以最終妥協,主要是來自於趙高、胡亥的威脅和利誘。
在趙高和胡亥達成政治默契後,他們對李斯展開了威脅和利誘。趙高以胡亥繼位後廢除李斯丞相之位要挾,逼迫李斯同意扶持胡亥繼位。之所以李斯會受到威脅,主要還是因為李斯自身對於權勢、地位太過迷戀。畢竟,李斯能夠一步步坐上大秦丞相之位,歷經的苦難無數,如果就此放棄,顯然李斯無法接受。其次,如果扶蘇繼位,那麼按照秦始皇的遺詔,輔佐扶蘇的就是蒙恬,李斯如今的地位權勢也將不保。再者,胡亥承諾其繼位後將繼續任用李斯為大秦丞相,保留其始皇時期的權勢地位。
二、扶蘇和李斯的執政理念不同。始皇時期,大秦以法家的理念執政,而李斯師從荀子,他與始皇的執政理念極為契合,這也是李斯可以成為大秦丞相最重要的一個基礎。而扶蘇師從儒學大師淳于越,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如果扶蘇上位,那麼他和李斯對於國家執政理念上必然會引發劇烈的衝突。或許正是扶蘇崇尚儒家思想,始皇才會讓其前往蒙恬軍中監軍,除了鍛鍊外,還有著懲罰的意思在裡面。基於這層面的考慮,扶蘇繼位對李斯的政治前途不利。
三、李斯選錯“政治對手”。李斯在扶持胡亥還是扶蘇問題上,最多考量的還是其自身的利益。如果選擇扶蘇,那麼今後李斯的政治對手就是蒙恬。而選擇胡亥,那麼主要對手就是趙高。在李斯看來,蒙恬不僅手握軍權,又是託孤大臣,顯然很不好對付。而趙高只是一個得寵宦官,以李斯丞相的地位,對付趙高顯然更加容易。也正是李斯這種錯誤的判斷,選擇了趙高這個在他看來畢竟好對付的對手,造就了李斯悽慘的下場。李斯因為自身對於權勢地位的“迷戀”而做了錯誤的選擇。最後扶蘇自殺、蒙恬父子被誅殺,大秦也二世而亡,可以說李斯不僅害人害己,還將大秦帝國也葬送了。
回覆列表
始皇帝死後,趙高李斯合謀讓胡亥上位,這一點有許多人不解,畢竟扶蘇是李斯的女婿,如果女婿可以稱帝,那對於李斯也是一件好事,為什麼要去選擇胡亥呢?
隨行的胡亥和遠在天邊的扶蘇公元前211年10月秦始皇外出巡遊,李斯和胡亥也在身邊跟著,始皇帝在路上就開始生病,第二年七月也在沙丘暴斃,臨死前招來大臣交代了身後事。
命令扶蘇速速回咸陽主持喪事,並且決定傳位於扶蘇,但趙高卻扣押了這一份詔書,他深知一朝天子一朝臣,扶蘇也絕對不會重用他,甚至會“知罪”於他、
這時候趙高看著身邊的胡亥,考慮著“謀位”的可能性,不如他自己扶持一個皇帝上去,權勢和財富也會進一步的加強!
可是他面臨著一道大山——李斯,李斯是跟隨秦始皇打下六國的宰相,如果這件事他不同意那也沒有任何的辦法,但趙高也找到了突破口。
李斯是法家,講的是所有事情都需要管制,並且權利慾望很重,早年間更是逼死了韓非保住自己權力。
而扶蘇卻偏向儒家,在秦始皇的“暴政”統一六國之後,扶蘇也定然會順勢推行“仁政”休養生息,這不符合李斯的訴求。
而且扶蘇在稱帝了之後,雖然李斯尊為岳父,但扶蘇也有自己的一套班子,也大機率不會繼續重用李斯,大機率會給一個閒職讓其養老。
而趙高認為這就是一個突破口,在趙高的軟硬兼施之下,李斯也認為可以和趙高合力控制胡亥,到時候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但李斯也沒有想過趙高會不會繼續利用他的問題,胡亥稱帝了之後重用趙高,大權被趙高把持,李斯很快被架空。
同時李斯也上了趙高的清算名單,被腰斬,夷三族,這也是李斯自討苦吃,畢竟如果扶蘇稱帝,那麼最多就是權力減少,而支援胡亥之後,他辛苦一輩子創下的大秦帝國也很快被趙高和胡亥玩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