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幼兒園老師李貓貓

    兩歲叛逆期是怎麼回事兒?

    “terrible twos"——即可怕的兩歲,兩歲是孩子人生中第一反抗期。寶寶反抗期怎麼辦?寶寶最近沒有以前那麼“聽話“了,讓他吃飯,他非要去玩,不然就大哭,恭喜你!寶寶第一次學會說“不”的機會來了,這是他們成長的畢竟階段,也是影響他們性格生成的重要階段。他們開始有強烈的自我主張,拒絕別人的指令,要求、幫助、建議等。

    然而很多寶爸寶媽卻沒有意識到這個特殊階段,經常被這個時期的孩子折磨的“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

    如何做才能讓寶寶健康平穩的度過這個特殊時期呢?

    1、不要強硬的阻止,任何情況下的責罵和暴力行為都會對孩子的脆弱心理造成打擊,可能會引起心理障礙,語言障礙,或者認知障礙等。

    2、保持冷靜:“不要和孩子一般見識”,如果父母是在忍不住,一定記住這是親生的,保持冷靜才是育兒的聰明做法。不冷靜的言行總會得到相反的結果。受傷的肯定是孩子。

    3、注意心理疏導這個時期的寶寶雖然已經有了獨立自主的願望,但是由於他的認知能力不足,會產生很多看似幼稚的想法(想要天上的星星,想去河裡撈月亮)。且自控能力也處在一個不成熟階段,經常會做出一些荒唐的舉動,招貓逗狗等危險行為也是常有的。

    4、不要第一時間拒絕,用講道理的方法,讓孩子有一個心理接受挫折的準備過程,記住,這個過程很重要。這個時期的孩子沒有能力判斷危險與否,也沒有能力去遵循成人世界觀的行為道德準則。

    5、冷卻處理,一把好刀的鍛造,冷卻和淬火決定了它的品質,同理,孩子的心理反抗,也需要一個冷卻,安撫的過程,強硬的拒絕和暴力阻止,都不是一個聰明的辦法,泥菩薩尚有三分火氣,何況一個活生生的小大人呢,有時候,巧妙的採取不理睬的方式,讓寶寶自己哭一會,鬧一會,當寶寶哭夠了,鬧累了,他會發現,哭鬧解決不了問題,達不到自己的需求時,可能會反過來尋求父母的幫助,這時候再講道理,不失為一個好時機呢!

    6、轉移注意力:當寶寶不講道理,非常無賴的時候,不適合講道理,也不適合批評教育,那麼可以找一些讓他高興的事物,轉移注意力,孩子的注意力是很感性的。

    7、養習慣、立規矩:寶寶處於這個特殊的成長階段,要善於用規矩約束孩子,約束孩子養成一個好的習慣,比如吃飯要按時,飯前要洗手,玩具要整理等等。自我約束的習慣同時也會幫助孩子平穩度過這個特殊時期。

    8、反常現象:如果2歲左右的寶寶,沒有這個反抗期,那麼各位寶爸寶媽不要沾沾自喜,逆來順受的寶寶可能會影響他們的未來發展。

    總之兩點,一不要缺乏耐心,粗暴的應付這個階段的淘氣寶寶,二不要心軟,沒有原則,一味的寵溺寶寶,滿足寶寶的任何無理要求,將來寶寶是聰明伶俐還是熊孩子,取決於父母,是否能夠教育孩子認識發脾氣的危害,是否學會以理智駕馭自己。

  • 2 # 咪媽育兒

    我家的寶寶差3個月兩週歲,我發現他前一陣子也特別喜歡說不。

    每次我說:我們先吃飯好不好?他說:不好。以往都是直接說:好。

    我看了一些書,兒童行為心理學上說:孩子是用這種方式彰顯獨立。

    不管願不願意,就是“不”,孩子做任何事情都是以“不”開始,這是兩三歲年齡段孩子的共性。

    我個人反思了一下,覺得孩子很有可能在模仿我的做法。

    我經常說:不要動那個,電到你;不要玩那個,扎到你眼睛;不要去那裡,碰著你。

    可能是我無形之中給他樹立了一個壞榜樣,耳濡目染,日積月累,我的行為方式成為了他的模仿方式,導致他一旦不願意,就用“不”來回應我。

    後來,我儘量避免說“不”字,每次他要去、要動、要玩危險的東西,我都直接說原因,而不是阻止。他要摸插座,我說這個有電,危險。他要去拿暖瓶,我說這個燙,燙著手會很疼的。

    還有就是問話的時候逆著說,負負得正,因為孩子已經習慣說不了。現在吃飯,我說:大人先吃飯,小孩玩完積木再吃飯吧。他小眼睛轉兩圈,說:不,我也要吃飯。

    這就達到目的啦,等度過這段對抗期應該會好的。

  • 3 # 淅爸育兒記

    你該高興才對,這證明了孩子的獨立人格發展到達第一個頂峰,他總是不明就理的說不,但我們必須清楚一點:他的“不”,並不是為了忤逆我們,也不是為了傷害自己,而是想證明自己“我可以”,以及也是釋放出一個訊號:媽媽,我的能力變強了,你要懂得適當放手了。

    當他開始說“不”的時候,我們可以這樣做:

    1. 猜測他的想法

    例如,今天天冷了,咱們讓他添衣,明明就是冷到發抖的他面對我們的提議,卻堅決地說不。

    這個時候你可以說:“寶寶,你是想自己挑衣服嗎?”,“寶寶,你是想自己穿嗎?”

    2. 給他選擇

    同樣以穿衣為例,但我們的做法是發生在他說不之前:“寶寶,天冷了,你是要穿黑色這件呢,還是白色這件呢?”給他選擇的權利,給他自我表現的權利,他自然就不會反抗。

    如果他還是說“不”,你可以重複第一點。

    當他開始說“不”的時候,我們還要這樣做:

    前面講的是溝通技巧,方法可以有很多,這裡講的是“心法”,是統一的。

    因為2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其實內心是很自戀的,他每獲得一項新能力,就像著自己天下無敵,想著要脫離媽媽,自己去探索。

    但他只是個孩子,他的能力十分有限,現實最終會擊潰他,讓他明白他仍然很弱小,所以此時的孩子的另一個表現是:總是拒絕媽媽,但又比以往任何時候都粘媽媽。

    因為媽媽是孩子心中的安全島,特別是3歲以前。他們遭遇挫折之後,就會想要馬上回到這個安全島尋求安慰。

    所以我們要做的是,放手讓他去闖,同時又緊跟他身後,在他需要的時候出現,給他擁抱,給他安全感。

    當他開始說“不”的時候,母親的形象非常重要

    在2~3歲的時候,孩子會在母親與他相處的時候,內化此時期母親的形象,來形成“我”,這就是“映象效應”。

    他處於心理斷乳期,已經逐漸明白了媽媽和自己是兩個獨立的個體,同時在過去他也是依賴媽媽來認識這個世界,此時同樣也是在用媽媽來認識自己。

    所以,在這個階段,如果你希望培養一個樂觀開朗,積極向上的孩子,那麼你就要儘可能在孩子面前保持類似的狀態。

    而那些脾氣暴躁的孩子,多數是在這個時間段的時候,媽媽也是暴躁的形象。

  • 4 # 是趙小七呀

    孩子有幾個叛逆期,1.5歲-3歲這一階段,開始進入他們人生中的第一個叛逆期,尤其是在兩歲之後,孩子的體現會特別的明顯。

    咱們家長忽然會發現,第一個便是任何事情都喜愛和大人反著來,關於一切的問題一律用“不”字來答覆;第二個是你忽然打破孩子原有的次序,孩子要做的事,被你做了,孩子會發現牴觸心理;

    因為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見,我們感受的卻是孩子變得不聽話;孩子變得愛發脾氣;孩子不好管,其實這是一個過程,不要擔心。表面上我們看到是孩子在無理取鬧,實際上這是孩子自我意識的萌芽。這是這一階段孩子的共性。

    那麼我們要怎麼做呢?我們得了解自己的孩子,尊重孩子;給他充足的空間和自在,才能更好的引導孩子來恪守規則。

    看來回答完你的問題,我今天可以錄一段有關內容的詳細影片了[可愛]。

  • 5 # 優雅的葉子susan

    那孩子的自我意識敏感期又有怎樣的表現呢?最典型的行為就是孩子很喜歡說“不”了。你跟他說什麼,他就跟你說“不要”、“不好”,他反覆、一直都在衝你講“不”。這個階段的大概出現年齡在兩歲,所以也會有很多的人稱呼,叫做“可怕的兩歲”。

    1、可怕的兩歲為什麼可怕?

    其實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我們父母不太瞭解孩子的世界,我們會認為,原來那個這麼聽話乖乖巧巧的孩子,怎麼現在敢於抗拒父母、敢於跟我說不了呢?

    實際上,我們來反思一下,在我們跟孩子相處的過程當中,我們會有很多的“不”會出現:“不要動這個”、“不要去那兒”,“不要吃這個”……我們首先給孩子們示範了“不”。

    孩子在兩歲的時候,他的自我意識開始萌芽,他會認為:我和媽媽不是共生的,那也不是說媽媽說錯什麼,我就一定要做什麼呀。所以,這個時候他就會抗拒,說“不”。當他說了“不”之後,如果你有了一個很激烈的反應,他的心裡面反而會覺得很好。

    他忽然意識到:原來語言是有威力的!原來我跟媽媽說“不”,她會有這樣的表現。他可能還會想要去嘗試說“不”。

    實際上一個孩子會說不,反而是一個了不起的表現。所以,在正面管教中經常告訴我們,“可怕的兩歲”如果反過來講的話,實際上應該叫做“了不起的兩歲”,這和孩子自我意識的萌芽是非常相關的。

    2、媽媽需要允許孩子說“不”

    本身,孩子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雖然是經由我們父母來到這個世界上,但是他就應該有他獨立的思想,他有他獨立的人生。他是獨一無二的,他並不是附屬於我們父母身上的某個附屬品。

    所以,雖然從表面上看,孩子在跟我們說“不”,在語言和部分的行為上會出現某些所謂的叛逆和抗拒的表現,但是實際上這個時候的孩子,他還是很弱小,他還是非常需要爸爸媽媽關愛的,他還是很依賴於父母去成長,那這個時候我們要更客觀的、更全面的、更加仔細的觀察孩子給我們的反應,我們也需要去尊重孩子,構建自我的需求。

    這時候,孩子還會有一個表現,就是他不願意與別人分享東西。他會認為這個東西是我的,我為什麼要分享給別人呢,實際上孩子也不是自私的,他首先得明白了,這個東西是我的,構建了“我”的物權的概念之後,他才能夠明白什麼叫做“你的”。

    所以,父母在這個時候不要急於的強制孩子,你就應該要去分享啊,強行的把他手裡玩具奪過來,塞給其他的小朋友。這對於孩子來說,是剝奪了他的權益。實際上,他有自己物權意識的概念。

    在自我意識的敏感期,我們真的要允許孩子說“不”。想一下,如果一個孩子連“不”都不敢去說,那他的未來又會有怎樣的發展呢?我們也不希望孩子成為一個人雲亦云的人,不是麼?

    所以在自我意識的時候,我們要重新的去看待“可怕的兩歲”,把它看作、叫做“了不起的兩歲”。即便孩子不分享,也OK。

  • 6 # 月亮的窩

    按照正常規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最開始出現的叛逆期一般會在2-3歲,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叛逆,其實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叛逆,只是孩子自我意識的覺醒帶來的不適應。

    孩子老是對著幹我們可以這樣去做引導

    1. 理解孩子自我意識的覺醒:當孩子開始逐漸長大,大腦越發成熟之後,會出現正常的自我感知,這時候孩子會出現一些自我的喜好厭惡是正常的現象,家長要理解小孩的這種自我意識的普遍性。

    2. 肯定孩子正確的觀念:家長要做的是先要知道孩子具備自我意識後,他到底喜歡什麼、厭惡什麼,如果是合理的,就要給予他肯定,肯定他正確的觀點讓他感受到愛。

    3.一種任務多種選擇:在給孩子佈置任務時可以多給他一種選擇,同樣的任務完成的方式有多種讓他有選擇的餘地。

    4.家長的言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都是效仿家長的做法平時面對孩子的一言一行都需要注意。

    4.親自做給他看:給孩子佈置的任務家長也參與其中陪著孩子一起去完成,讓他明白應該如何去做好每一件事情,讓他有一個正確的效仿。

    5.耐心最重要:家長要善於觀察發現孩子到底喜歡什麼、討厭什麼並認真記下,分析找出問題根本原因以便合理的選擇引導措施。

  • 7 # 緣緣老師

    孩子這個時期是第一個叛逆期。

    說不,是孩子個人意識的發展正常規律。

    多和孩子交流,告訴他正確的表達就好了

  • 8 # 幼兒教育lulu老師

    幼兒發展,每一個階段都帶有鮮明的特色,如果我們在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不瞭解孩子這個階段發展的特點,你就不能和他進行有效的溝通。

    我們把孩子的成長分割成幾個時期:

    0~2歲,生存技能發展期。這個階段孩子的特點是,簡單的指令重複一百遍。所以,家長髮現這個年齡段的寶寶比較好帶,因為他聽話。他也不怕你話嘮。他還特別喜歡和你嘮叨。為什麼,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他在學怎麼做人。這個做人和成人那個做人不是一個意思。

    他再學習如何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要學會自我照顧,獨立性發展。他必須很謙虛、很低調的觀察、凝聽、模仿。這樣他才可以學會長大。他還沒有自我,沒有自我就不知道反抗。所以,你看這個階段的寶寶最好帶。

    2歲,麻煩來了,也就是家長說的叛逆期,這個階段我們稱為恐怖的兩歲。為什麼恐怖?不聽話!嚴重不聽話!反正、就是,無論如何我就是不聽你的!

    為什麼會這樣,家長首先一定要了解,你只有瞭解這個背後的原因,你才知道怎麼解決。

    我們把2歲前的寶寶稱為生存技能發展極端,那2歲之後就是自我意識覺醒階段。什麼叫自我意識覺醒?因為我的生存技能已經滿分了,我都學會自己照顧自己了,我再也不是那個躺在嬰兒床上,賴在媽媽懷裡那個小BB了。我,已經是個小大人了!頂天立地了!

    這個就厲害了!自我意識覺醒的孩子有個特點:就是覺得自己無所不能,好奇心膨脹,什麼都要自己來。你讓他幹嘛,他偏不!你叫他往東,他偏要往西。因為他覺得自己可以決定自己的一切。世界那麼大,他覺得自己可以隨便到處逛。

    所以這個時候,你再用對待一歲多寶寶的教養方式對他,簡單指令重複一百遍,這個沒用了。他嫌你煩。你看我都是小大人了,你怎麼還把我當做一個小BB呢?沒毛病。

    不吼不叫教出好孩子

     面對一個2歲叛逆期的孩子,給你三個保命指南:理解、尊重與好好說話。

    一、理解

    作為媽媽,我們必須要知道,叛逆不聽話其實是孩子正在長大的標誌。

    每一個孩子從一個咿呀學語的小嬰兒,最終長成一個具有獨立意識的小寶寶,他們開始用好奇的眼神,探索的慾望,超越一切的行動力,認識和印證他們所處的世界。所以,媽媽們需要理解,寶寶們那些在家長看來危險的、任性的,不講理的叛逆言行,其實只不過是他們正在嘗試用他們的方法認識世界而已,只是鑑於他們認知有限,所以他們無法分清危險與安全、正確與錯誤。

    瞭解寶寶們所謂的不聽話背後的真實原因,其實是因為寶寶們正在長大並逐漸具備獨立意識一個里程碑,是不是可以讓媽媽們從心理上先理解了孩子,然後平復一下某一時刻焦躁的情緒?

    同時,在應對寶寶們任性叛逆不講理的時候,理解的第二段位是,媽媽們要學會先處理心情,再處理問題。

    處理心情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冷處理、透過肢體觸碰讓孩子感受你的關愛、迴應他的情緒,並鼓勵他說出來、用幽默的轉換代替嚴厲的訓斥、學會和孩子說對不起。

    舉例:寶寶總是要買重複買了很多次的玩具,無論你怎麼說都不可以,賴在商場的地上哭鬧不肯走。怎麼辦?我們可以先直接抱回家,陪他在房間裡,安靜的看著他哭,等他哭得差不多的時候,再講道理。

    永遠不要在孩子情緒激動的時候講道理。

     

    二、尊重:

    在逐漸犯錯中學會長大的經驗,這是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

    很多時候,我們只是從事情現象本身去認定孩子叛逆不講理,並沒有用心凝聽寶寶行為背後真實的心理需求。他們其實只是想證明自己已經長大,自己可以,而已。

    所以,處理孩子的任性不講理,那就給他們想要的感覺吧:好吧,我知道你已經長大了!

    日常陪伴中,我們要常態化的對寶寶這種心理進行認可,比如,我們可以認真的和他商量一些家裡的事:今天中午要吃什麼?明天可以買什麼水果等,讓孩子感覺到,媽媽已經知道我長大了,家裡的事情我也有決策權了,(在很多人家裡,這往往是大人的專屬權力)所以我要努力做個講道理的好孩子,而不是一味哭鬧的小屁孩。

    尊重孩子,還表現在,不要總是否定孩子的要求。不可以,不行,不許。媽媽們其實比孩子說了更多的不。為什麼我們不可以幽默一點點?

    比如出門,寶寶一直要抱,不肯自己走,我的一個朋友就用了極其智慧幽默的一招:寶寶是想媽媽抱,是嗎?那好吧,我們數數,數到三就抱。(寶寶: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媽媽開始數,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一~~~~~

    尊重不僅可以幫助孩子塑造獨立自信的人格特性,更能夠幫助孩子養成講道理的行為習慣。

     

    三、好好說話

    沒人喜歡被命令,孩子也是一樣。

    很多媽媽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一味的覺得,我是為了你好,我才是對的,你必須聽我的。可是,你真的都是對的嗎?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學會和孩子好好說話,孩子才會和你好好說話。

    1、說出你的底線和原則。

    你可以慢慢吃飯,但是媽媽說,等全部人都吃完了,媽媽就要收走所有人的碗,就不可以繼續吃了,而且,下午也沒有零食吃哦。(小朋友吃飯拖拉,屢教不改)

    2、提出讓孩子更能接受的目標。

    不睡覺可以。但是你要安靜的坐在床上。(切割他不想睡覺的任性,降低要求。)

    3、鼓勵孩子表達出自己的情緒。

    你哭著說我都聽不清,你能告訴我你為什麼哭嗎?(說出來是一種比哭更有效的發洩。很多寶寶任性哭鬧,往往是因為他們不會表達情緒)

    4、用幽默代替說教。

    咦,我發現你的眼淚是假的誒。而不是:不許哭。不要哭了。

    5、提供多個選擇而不是單一要求。

    比如:那我們現在是打屁股還是講道理?(二則一法)

    我們是現在睡覺,還是在床上坐一會再睡?

    6、指令性語言要簡潔。

    停!你哭著我我聽不清楚。

    7、適當示弱,讓孩子學會愛。

    示弱是激發孩子本能的善良。他會因為愛你而變得更加體諒你。

    比如:寶寶,媽媽知道你生氣,但是對不起,媽媽也很難過,媽媽也很想哭,你能抱抱媽媽嗎?

     以上分享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 9 # 包子的豬麻麻

    Terrible twos-即可怕的兩歲。小孩子兩歲開始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口頭禪就是“不”

    什麼都要有自己的主張。這是他們成長的重要階段,對以後性格有很重要的影響,要幫孩子平穩地度過這個階段。不要強硬地阻止,在他說不的時候要保持冷靜。

    一些小的可以讓他做選擇的事情交給他自己做主。比如問他現在洗澡,還是5分鐘後再洗澡;現在睡覺還是5分鐘後再睡。我是從小就跟家裡的寶寶這樣說。一般他都會說,5分鐘後再幹嘛幹嘛,這是他自己的選擇,一般說完等下你只要告訴他說5分鐘已經到了。他就會主動去做那件事情

  • 10 # 小飛愛鬧鬧

    你好,我是小飛,孩子2歲,叛逆如何引導呢?我認為當孩子玩著玩具突然不喜歡了,我們一定要用另外一個玩具去引導他,吸引他到另外一個喜歡的動西上面,如果孩子和你鬧,我們一定要大概瞭解孩子為什麼這樣,我們可以用另外的一個方式和孩子交流,讓他感受到另外一個不鬧得話題

  • 11 # 加油嘉佑媽咪

    一般情況下,孩子3歲會出現第一叛逆期,2歲的時候說不是他自我意識的覺醒,要獲得更多的自主感~家長可以和孩子現在一起,把問題放在對立面,而不是把孩子當做問題放在對立面。以理解他為主,可以說,媽媽知道,你現在感覺。。。我們一起來想想辦法。如果是不能接受的行為,可以表達,媽媽愛你但無法接受你的行為~

  • 12 # 依baby滴麻麻

    您所說的這種情況我們家也存在,因為我家的寶貝現在也是剛兩歲兩個月,當她邁入兩歲之後,明顯的感覺寶寶和一歲前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很喜歡說“不”,不行,不能,不要 ,這是經常會從她的小嘴巴里蹦出來的字眼。而且這段時間的寶寶會出現一個秩序敏感期 ,前幾天我幫她穿鞋子的我時候,以前都是幫她直接就可以穿好,現在必須都寶寶自己說先穿哪隻腳 , 在穿哪隻腳,順序顛倒了都不行,得從來 。類似的我事情還有很多 ,這段時間的寶寶需要父母多一些理解和包容。

  • 13 # 煜媽媽

    孩子在兩歲左右,到這個時候自我意識開始變得強烈,所以就會從之前的小乖乖變成一個令人感到無奈的小惡魔,凡事總是喜歡以“不”開頭。孩子兩歲的叛逆期是由於父母沒有做好心理準備而造成的。一般來說,幾乎沒有哪個孩子在三歲以前沒有鬧過,兩歲的孩子每週發兩次脾氣是正常的,而且越是身體健康,精力充沛,自我意識強的孩子越是反抗。下面兒我就給大家講講兩歲孩子出現叛逆期,家長應該如何教導。

    1、培養孩子的思維。不管孩子多麼生氣,爸爸媽媽都要保持冷靜,不要和寶寶對著幹,否則事情會變得更糟糕,因為兩歲的孩子開始有了主意,爸爸媽媽可以提供兩個選擇,讓寶寶去挑培養孩子的獨立思維。

    2、培養孩子用言語表達。兩歲的孩子還沒有足夠的語言能夠表達自己去得到他所要得到的東西,並因此常常感到生氣。孩子想要表達自己情緒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發脾氣,打人或者扔玩具。這是發洩,也是孩子試圖與外界交流溝通,這時候爸爸媽媽應該做的就是教會孩子情感,跟他說有了情緒就是我生氣了,讓孩子用語言表達,而不是動手動腳的寶寶,對你主動表達愛意時別不好意思,認真的回答:“我也愛你”,然後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親親他。

    3、提前給孩子立規矩。與家裡人一起定好規矩,並且一起遵守管教,孩子需要的是家人的理解和知識,當你制定出規矩以後要堅持原則,不要因為孩子某一次大哭大鬧而妥協。比如跟孩子說:“只要你不哭、不叫,我就給你好吃的。”這樣做孩子很快就掌握了一種叫做要挾的技巧。在某件事結束之後,爸爸媽媽可以給孩子提前五分鐘的提示,如果五分鐘該回家了,還有五分鐘該洗澡了,讓孩子提前做好心理準備。

    4、讓更多的人參與孩子的成長。孩子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一手帶的孩子,早就摸清了媽媽的脾氣秉性,所以能輕而易舉在和媽媽的鬥智鬥勇中取勝。如果爸爸能多跟孩子交流,不需要管教也不需要講道理,只是陪他玩,做給他看,他自然會就明白些什麼是規則,什麼是是規矩。

    5、控制自己的情緒。孩子在兩歲的時候,現在的回報是好玩兒替代了你們的衝動,以後回報也非常大,這個還不能分辨對錯,因此也無法選擇正確與錯誤的行為的寶寶將會長大,很快的就會記住你的指導,並預見到自己的行為結果。如果你曾經想過自己是否對寶寶太溫柔太寬容了,或者曾經有人建議你到了該對寶寶強硬一點的時候,根據自己寶寶實際情況而定。

  • 14 # 聊餵奶的王老師

    嚴格的說,2歲大的孩子說“不”,屬於自我意識覺醒期。並不能算做叛逆。

    我建議您加強引導寶寶,耐心為孩子解釋因果關係。

    避免用成人的對錯觀點強加於孩子照做。這樣反而會讓孩子在叛逆的路上越走越遠。

  • 15 # 兒科醫生李愛科

    需要看一下李玫瑾教授的“延遲滿足”,這樣會給您管理孩子帶來巨大的好處。以免您的孩子在進入青春期後惹出更大的麻煩。

  • 16 # 啟賦兒童測評

    2歲左右的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其實是一個好事,說明孩子的自我意識在發展。

    最好的處理辦法是允許孩子說“不”,但同時要建立規則意識。

    前幾天有個媽媽和我聊天,說她家寶寶現在2歲多了,就喜歡唱反調,不能幹的事偏要幹,讓她乾的偏不,有時候真是氣的想揍他一頓。她給我舉了個例子,孩子說她想吃蘋果,讓媽媽削蘋果給他,媽媽說可以啊,你先洗手。但是他怎麼都不肯洗手,就鬧著要吃蘋果。然後母子兩個就開始僵持。類似的情況有很多,然後她問我怎麼辦。

    這裡面有一個邏輯關係被許多人忽略了,為什麼要洗手?這個問題從媽媽的邏輯和從孩子的邏輯是不一樣的。從媽媽的角度認為我們要講衛生,吃東西之前要先洗手,避免手上的細菌吃到肚子裡,不然會拉肚子,會生病。所以媽媽就讓孩子先洗手。孩子不是這麼想的,孩子認為洗手的原因是你讓我洗的,是你的命令。3歲左右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孩子的自我意識在發展,他已經不是1歲多,什麼都不懂,什麼都聽媽媽的乖寶寶了,他開始有自己的想法了。所以他就會反抗,你讓我幹什麼就幹什麼啊,我偏不。所以成年人覺得理所應當的事情孩子並不這麼認為,媽媽就覺得特別冒火,特別想打人。我們應該怎麼做呢?不能對孩子簡單地發一個命令說你去把手洗了,而是要告訴他這麼做的原因。

    所以我建議這位媽媽,首先要給孩子建立規則,約定好吃東西之前要先洗手,因為手上有細菌,吃到肚子裡會拉肚子。在這個規則之下,對孩子說:你想吃蘋果,可以啊,我們分工合作,你去洗手,媽媽削蘋果。然後就媽媽開始削蘋果,如果孩子就是不洗手怎麼辦?把削好的蘋果放在盤子裡,然後溫和平靜地告訴他,蘋果是給小手乾淨的小朋友吃的,手髒的小朋友是不能吃蘋果的。注意我的用詞,溫和平靜,不是用吼的。語氣不一樣效果就不一樣的,平靜地對孩子說話體現的是平等協商,而用吼體現的是對孩子的責罵,是居高臨下的態度。如果還不去呢,媽媽可以做示範,告訴她媽媽也想吃,你看媽媽去洗手了。如果孩子洗了手了就給他吃,不洗就不給。

    簡單一句你去洗手,這是命令,是強制性的,而建立規則,在規則下去洗手體現的是尊重,是平等。完全是兩種概念。孩子是完全可以感受到其中的區別的。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不聽話,是我們的方法用錯了。

  • 17 # 嘿呦喂哦

    面對可怕的2歲,父母別隻會說“不”,4種方法快速幫娃蛻變轉自4399小評菓快樂育兒

    2-3歲時,孩子自我意識開始出現,可以概括為3點特徵:什麼東西都是我的,什麼事都要自己來,很有自己的主張。

    與之伴隨的口頭禪就是“這是我的”、 “我自己來”、“不要”等。

    相對應地,當孩子鬧脾氣時,媽媽就會經常對孩子說“NO”、“不可以”、“不行”來管教孩子。

    這時候,你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幫助孩子成長得更優秀。

    1、眼裡要有別人

    “凡事以我為主”的孩子容易自私,變得會搶別人玩具、會撒潑胡鬧、會打人等。

    所以,家長在這個時期,要教孩子“眼裡要有別人”。具體該怎麼做呢?

    媽媽可以掰一個橘子,讓孩子先拿一片給爺爺吃,再拿一片給奶奶吃,再拿一片給爸爸吃,再拿一片給媽媽吃,最後拿一片給自己吃。

    以此為序,首先讓孩子“目有尊長”,再慢慢由親疏關係從內向外拓寬圈子,讓孩子分享給夥伴、同學、朋友,甚至陌生人,讓孩子心裡不僅裝著自己,也會考慮到別人。

    2、幫助孩子確定自己的領地

    在孩子的眼裡,什麼東西都是玩具。像電視遙控器、媽媽的眼鏡、桌上的玻璃杯等一些不能拿來玩的東西,孩子都會伸手去拿,再敲敲打打或隨意丟在地上。

    當媽媽對孩子說“不”的時候,就是在幫助孩子確定自己的領地。實際操作如下:

    媽媽可以特意將屬於自己的筆記本放在桌子上,告訴孩子不能動,然後一邊做自己的事,用餘光觀察。當孩子快要伸手拿到的時候,你就轉過頭對ta說,不可以。

    漸漸地,讓孩子分清家裡物品中,這是爸爸媽媽的東西,這是我的東西;這是不能玩的東西;這是可以玩的東西,從而確定自己的領地。

    3、培養孩子自理能力

    自我意識強烈的孩子,最愛和父母唱反調,你說東偏往西,你說不行偏要行,叛逆地讓父母頭疼。

    但這恰恰也說明孩子長大了,迫切需要獨立和自由。那該怎麼獲得呢?參考如下:

    家長需要耐心地培養孩子自理能力。比如教寶寶如何自主吃飯、如廁、睡覺、刷牙、洗臉、洗手、穿衣服褲子鞋子襪子等基本生活能力。

    當孩子具備一定的基本能力,能自己照顧自己,也就更獨立自由了。

    在此,家長要特別注意,你眼中的“孩子笨手笨腳、搞破壞、弄混”等表現,可能是孩子探索學習的過程。最好不要一味包攬,順手把孩子想努力的事全做完了,讓孩子失去了成長的機會。

    4、詢問孩子的意見

    當孩子自我意識出現,就很喜歡“當家作主人”,很有個人主見,自己想怎麼樣就一定要怎麼樣,急於發揮“我”的權利。

    因此,家長可以以詢問的方式提出問題,讓孩子多做選擇題。舉個例子:

    媽媽心裡想讓孩子用叉子吃飯,可以向孩子提問:寶寶,你想用藍色的勺子還是粉色的勺子?替代強勢地告訴孩子:寶寶,不要用手抓,用叉子吃飯。

    這樣效果也會更好,既能讓孩子有更多的參與感,也能讓孩子感覺到對生活的掌控,有效地發揮自主意識。

    綜上,當孩子自我意識出現,你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幫助孩子成長得更優秀。

    未來寶寶的漢字學習不要忽視哦~分享一個幼兒識字APP【貓小帥識字】。很多小寶寶都會對電子產品感興趣,我們剛好可以利用這個來教他識字。這個軟體的課程豐富,還有生動形象的圖畫和聲音,更能激起寶寶對學習漢字的興趣。還能共度親子時光!增進親子感情!

  • 18 # 兔媽媽育兒

    寶寶出現叛逆的原因,一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生理、心理成長的表現,二是家長有較多的限制和要求,使得寶寶開始小小的“反抗”了。

    自我意識的形成

    在寶寶2歲左右的時候,逐漸有了“我”的概念,開始區分“你的”“我的”,也逐漸形成簡單的是非觀念,也就是形成了自我意識,對於家長的一些要求,就不會完全聽從了。

    家長限制過多

    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寶寶總是說“不”,那相對應的一定是家長在提出一些要求或者建議,寶寶才有反抗的物件,如果讓寶寶完全自由的探索,自然就不存在反抗說“不”了。

    可能很多家長說,“我們是為了他好,才......”,“寶寶做的不對的,才會指出”等,這些都是家長認為的,而不是寶寶需要的,真正為寶寶好,是要了解寶寶,並且尊重他生命成長的規律。

    越管越叛逆

    這個階段,我們最好順勢而為,原則性問題上嚴格要求,一些不痛不癢的問題上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給孩子一個相對寬鬆的環境,讓其充分的探索。

    相反,如果一定要施展家長權威,想著去“制服”孩子的話,很容易適得其反。

  • 19 # 酸棗仁

    很多育兒的書和專家都會說這個問題,各種說法都可以看看。道理很易懂,但引導就要因人而異了,畢竟每個孩子的性格都是不一樣的。說說我的經驗。

    孩子到了兩歲開始有自我意識了,以前都是大人說什麼就是什麼,但兩歲往後,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這是好事兒啊,證明成長了。所以這個時期對孩子的引導就非常的重要,家長千萬別暴躁。

    這個時期家長對人對事、對待錯誤和失敗的態度、情緒的表達,都可能成為你的孩子未來的樣子。希望孩子未來成為什麼樣的人,家長就要先成為那樣的人。

    孩子說不,有時候不見得是真的反對,而是想表達他自己的想法。家長可以仔細傾聽探討,引導孩子態度平和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如果不是原則性錯誤,可以讓孩子自己做決定,讓孩子有試錯的機會,當然是在保證安全性的前提下,一味的打壓可能會導致孩子長大後沒有主見。

    這個時期,相對於教導孩子,父母的自我修正其實更重要。孩子的叛逆是不能被權威壓制的,而應該是更有方法的引導,教會他正確的表達。當他覺得用正確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能夠得到家長的認同,而不是被家長以經驗論壓制,孩子會更願意與家長交流溝通。

    當然,面對不正確的行為和態度,家長要嚴肅認真地說不,告知理由,不能動搖。

  • 20 # 望囑

    孩子的心智發育是階段性的。0~2歲期間是行為認知的過程,寶寶在這期間學會了手眼的協調動作、拖、拉、插、串、擰、穿等等一系列動作之後,為其學習更多提供基礎支撐之後,迎來了孩子兩歲期的“叛逆”,瞭解外部世界的好奇心爆棚,求知慾極速增長,是正常發育期的一個過程,這樣您就不會為此過度焦慮了!

    那麼我們該如何面對教導這個時期的孩子呢?兩個方法:共情關注,溫柔而堅定。

    第一,共情關注!就是尊重孩子的感受,蹲下來和孩子說話,放低自己家長的姿態,放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進行交流才會是平和的交流,孩子有一種被信任的感覺,更增加了孩子的自信心,自然會引起孩子的共鳴,才不會出現我們所謂的“叛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些人工作明明很多可是依然精力充沛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