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hello藝鄉人

    參加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與其說給我提供了鍛鍊自身增長才乾的機會,倒不如說帶給我更多思考問題的角度和視野,為了做好活動方案,我在網上查詢一個又一個連結,瀏覽了一個又一個網頁,修改了一段又一段文字。難以忘記最終將活動方案拿給指導老師時被否決的錯愕與不解。在老師的建議下,我去跟農民工、環衛工、建築工人、小商販這些人溝通交流,透過跟這些普通人的交談我逐漸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最初我把宣講團理解的很高大上,主要做的就是政策宣講,宣講PPT的製作也是大而宏觀,僅從自身角度而不是受眾的角度宣講,很多理論性的東西也是泛泛而談,最關鍵的是選擇的宣講內容普通百姓根本就不關注,無法引起他們的共鳴,我把收集到的普通百姓的意見重新彙總梳理,形成了一份新的活動方案,並最終審閱透過。僅從這一次次制定方案的過程中,我已經學著用聽眾的角度和思維思考問題,而且對宣講活動的意義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從迷糊到清晰,從懵懂到認同,我更深刻認識到這次活動不僅僅是帶著自己的好奇心和作為大學生的優越感去基層傳授知識,而是要跟普通百姓打成一片融為一體,就像我們的活動宗旨:將系列講話精神傳入尋常百姓家。

  • 22 # 生態經濟的鏈式反應

    三下鄉活動期間,團隊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7月份的湖北省天氣炎熱,我們每天正熱時出發採訪居民及遊客,爬山、走訪等很多戶外活動。因此我們應該在出發之前提前做好防曬準備,穿長衣長褲,提前備好防中暑藥等。

    在居民走訪過程中變遇到了第二大問題溝通困難,村裡的居民說的都是當地方言,團隊中會說武漢話的人又不多,有時碰到幾個老人,他們說的話連武漢人都聽不懂。

    還有一個問題便是問卷缺乏科學性,在詢問居民的過程中便發現問卷中涉及的一些問題不適合當地的居民,因此我們應該在設計問卷前多從網站上了解當地的地理環境,生活條件等直接或間接影響居民的因素。團隊在實踐過程中發生的故事寫成新聞後卻缺乏媒體去報道,最好的辦法是提前找好記者或媒體,做好事前準備。透過問卷調查收集來的資訊只能進行粗略的統計,無法進行相關資料的分析。回學校後應該諮詢相關專業的老師,把調研結果數字化而不是文字化,透過直觀資料分析想要得到的結果。

    儘管三下鄉的征途上困難重重,但是我們隊員都對未來的調研充滿著活力與信心,慢慢的把困難都解決,一步一步往前走。大家加油!

  • 23 # 雄鷹築夢

    時間一點點流逝,“築夢”社會實踐隊赴運城市平陸縣青少年活動中心為期七天的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也逐漸在戀戀不捨中敲響了結束的鐘聲。感動、快樂、不捨、幸福頓時都湧上心頭化成了淚水。

    回想過去的七天,快樂、喜悅、悲傷等五味俱全。但談到三下鄉中遇到的問題,個人認為我們所遇到的問題也是幾乎所有三下鄉團隊同樣會遇到的。比如沒有提前聯絡好當地媒體,整個活動缺乏媒體報道;比如開展活動前沒有提前踩點,實地瞭解當地情況;比如,舉辦活動時偶爾會出現志願者忘記拿u盤或者授課材料,使原先安排好的活動無法正常進行,等等。

    而其中對我們來說最大的困難便是在活動開始時沒有學生,雖然在活動開始之前聯絡的老師表示我們並不用自己找學生,但第一天活動直到下午也只有寥寥幾人。這讓我們心亂如麻,不知如何是好,大家甚至有想過放棄,第二天就回家的衝動。但“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萬事開頭難”……這些名句似乎總在該出現的時候讓人們清醒。當晚我們就商量,一些人留在住宿地總結第一天的不足並安排第二天的活動,另外的人走出去,與路邊的人交流宣傳。大家各司其職,雖然回來的人彙報的結果依然不如人意,但我們互相鼓勵,說道:明天來一個人,我們為一個人上課,來兩個人,我們為兩個人上課……直到第三天,但我們這裡參加實踐活動的越來越多了,甚至有的是慕名而來。我記得有一位學生家長是我們的師姐,她是一名生物老師,我們瞬間有一種“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的感慨。後來來的幾乎每一個學生,都是教育界子弟,他們的家長了解“三下鄉”,也知道我們的初衷和孩子們的需求,讓孩子們與我們共同學習,不斷進步。

    就這樣,我們一步一步地克服困難,學生也一天比一天多,雖然似乎並沒有別的團隊學生多,我們依然是高興的。我們的心中除了欣慰,還多了一份責任。一天、兩天、三天……七天,“三下鄉”實踐活動就這樣結束了。聚,不是開始;散,也不是結束。此時此刻,看到那個空空的教室,有一絲苦澀,有一絲不捨,有一絲淡淡憂傷,因為這裡留下我們太多的東西,這裡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回憶,這裡是我們真正感動過,真正快樂過的地方!

  • 24 # 陝西非遺調研團隊

    我們在完成三下鄉活動時所遇到的困難

    1.我們沒有提前與實踐地進行聯絡。這一困難導致我們在到達目的地之前走了許多不必要的錯誤的路。因為鄉村的地形複雜,其中樹木眾多,而且我們沒有提前與組織人員進行聯絡,所以導致組員們在到達之前盲目前行。好在後來又與對方通了電話,加快了行進速度,最終找到了目的地的所在之處。

    2.準備工作不足,導致活動難以開展。

    在活動開展之前沒有做足準備。沒有攜帶相關的調查問卷,導致無法展開發問卷的活動。本來已經設計好調查問卷,但是路上攜帶不方便所以並沒有提前列印好。結果到了目的地發現印表機出了一些問題,所以耽誤了很長時間活動遲遲沒有展開。不過後來又重新找到印表機併發放問卷,完成了這項任務。

    3.鄉村環境不好

    鄉村道路泥濘,住宿條件一般,但是我隊隊員憑藉艱苦奮鬥的理念,克服了這項不足。

  • 25 # 興村行動

    這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我們團隊所遇到的最大困難不得不提暴雨後的山路。

    下鄉先過山路關

    暴雨來去匆匆,但是未來幾天我們不得不面對這樣泥濘坑窪的山路。峰迴路轉、跌宕起伏、說是走家串戶,何曾想過每戶都是隔著這樣一段漫長的山路。一身汗後抬頭望去,群山遮擋、樹木環合、四處泥淖,眼前只有一條走了很久卻未到盡頭的路,只得繼續埋頭上坡下坡。每每到達一戶,都有種終到一站的激動。下鄉先過山路關,看似輕鬆,但內心真是“爬著”堅持到最後。

    山路難,希望重

    為我們帶路的大叔大步疾走,經過長年累月的在山間徒步,這對他來說已經非常輕鬆。大叔揹著個竹筐,準備摘些自己種的瓜果,第二天一早拿出去賣。其實,即使背上沉甸甸的一籃走遠遠的一程山路,收入也不過幾十塊錢,大叔的眼神裡多少有些生活的辛酸。在後面的入戶調查裡認識了一些當地的小朋友,他們每天清晨要走兩個小時的山路去上學,而他們大多都是留守孩子。我們只覺山路不易,何曾想過生活的艱辛,和山路所承載著的一份份沉重的希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人得了癌症,你們都是怎樣面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