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不才講史

    唐玄宗是皇帝,皇帝都有至高無上的權利,大臣都是給皇帝打工的,若是讓皇帝不滿意了。他們就會被皇帝炒魷魚,一般大臣都是逢迎皇帝的。

    在這種不對等的情況下,皇帝想要娶的女人,誰敢反對呢?

    儘管說唐玄宗娶楊玉環不符合禮制,但是,只要他願意別人也干涉不了。

    那麼,為何說唐玄宗娶楊玉環是不符合禮儀制度的呢?

    因為楊貴妃本來就是唐玄宗的兒子李瑁的妻子,也就是說他娶了楊貴妃,就是娶了自己的兒媳婦。

    這種情況的出現,當然了是有違背禮儀制度的了。

    當然了除了大臣不敢反對之外,還有以下原因。

    唐玄宗是唐高宗李治的孫子,若是沒有記錯的話,唐高宗李治就幹過這樣的事情,當然了他沒有搶自己兒子的媳婦。

    他搶的是自己老爹唐太宗李世民的媳婦,他搶的這個人就是武則天。

    我們都知道武則天是唐太宗的小老婆,到了唐太宗李世民去世之後,李治登基當皇帝,他當了皇帝之後,就把武則天娶了過來,還把武則天給封為了皇后。

    唐高宗李治既然能夠娶自己的小媽,那自己娶兒媳婦也不算是過分吧。可能會有人在背地裡議論這件事,但是,絕對沒有人反對這件事的。

    再說了當時唐玄宗並不是直接娶的楊玉環,而是經過一番操作之後,他給大臣的感覺就是,自己娶的這個女人,不是兒子的媳婦。

    那麼,他是如何操作的呢?

    楊玉環本是他兒子李瑁的妻子,兩個人在一起生活了五年的時間,當唐玄宗看上楊玉環之後,他就讓兒子李瑁離開了楊玉環。

    在這個時候,唐玄宗把楊玉環送回了楊玉環的老家,讓他在老家裡住了一年的時間,然後唐玄宗又把楊玉環給娶了回來。

    他的意思就是自己娶的這個女人,不是自己的兒媳婦。是一個你們從來都沒見過的人,唐玄宗都這樣操作了,大臣們只能假裝不知了。

    還有就是,這可能和皇家的傳承有關係。我們都知道唐皇室裡的人,他們有一半的血液是來自於鮮卑。

    他們對於男女之間的愛情,分的並不是那麼清楚。

    只要喜歡就去愛,就去搶就行了。其它的他們才不會考慮這麼多,反正自己是皇帝。自己有任性的資本,大致這就是大臣們不反駁他的原因吧。

  • 22 # 一葉小舟168521774

    唐玄宗娶楊玉環,不僅是違背古代禮儀制度,連最基本的人倫之情都說不過去。然而,據史書記載,當時反對者並沒多少人,和李治立武則天為後的激烈程度相比,有著天壤之別。為什麼類似的事件,結果卻不相同呢?大致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李唐王朝已有先例,大臣們見怪不怪了。

    在唐朝的皇宮內,發生了幾起有違人倫常綱的事情。

    一代明君唐太宗李世民,為了爭奪太子發動了玄武門政變,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被殺。李建成是李世民的哥哥,李元吉是他的弟弟。李世民不僅奪權成功,而且附帶著把齊王妃子也一併笑納了。

    唐高宗李治的皇后,武則天曾經是他父親李世民的妃子。李世民死後,武則天被 送進感業寺當了妮姑。李治當了皇帝后把武則天撈了出來,最後,還被李治冊封為皇后。

    楊玉環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兒子李瑁的王妃,幾番周折後,成了李隆基的皇妃。

    按說,這種違背禮制的事,朝堂之上不會沒有反對,那些個學究式的宰相們不可能視而不見。然而,李隆基和楊玉環之事,幾乎無人發出雜音。為什麼呢?

    因為,之前發生的兩件事,時間上並不遙遠。由其是,武則天被立為皇后一事。所掀起的血雨腥風,讓他們記憶由新,褚遂良在臺階上留下的血腥味好象仍著鼻間纏繞。

    所以,朝臣之間不知覺間都三緘其口,這種狀況也可以說是怕了,也可以說是一種見怪不怪的冷漠。

    二,李林甫為首,把朝堂變成了一言堂。

    唐玄宗李隆基納楊玉環為妃時,李林甫為相。李林甫是一個鐵腕宰相,大唐的政府在他治理下,各項工作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李林甫對上一切都順著唐玄宗,從來不仵逆龍鱗。對下嚴格控制大臣們的不合諧音符的出現。

    李林甫曾指著禁軍的儀仗馬對大臣們說:今明主在上,群臣將順之不暇,烏用多言,諸君不見立仗馬乎?食三品料,一鳴輒斥去,悔之何及!

    從此,大唐官場鴉雀無聲,惟李林甫馬首是瞻。

    在沒有宰相們的帶領下,誰敢多言呢!

    三,最為關健的一個因素是,楊玉環的前進步伐止步於貴妃不前了。

    楊貴妃從二十二歲來到唐玄宗跟前,到三十八歲在馬嵬坡被殺,十六年的時間最高位就是貴妃。

    武則天從昭儀到被冊立為皇后,其間,大臣們的牴觸情緒之激烈,行動之悲壯,可用慘烈一詞來形容。最高至首席宰相長孫無忌,最低至宰相們的親戚,死的死,貶的貶。

    其原因,就是皇后是母儀天下的,是朝庭,是大唐的臉面,容不下一絲一毫的汙點,必須是純潔無暇。

    楊玉環雖然是,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集一身。但卻僅僅是貴妃,從來沒有染指皇后一位。

    因此,大臣們也學會了寬容,學會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至所以,對違背禮制事不反對,是一種集體的妥協,其原因,就是集體性質的熟視無睹和集體性質的懼怕,所造成的集體性質的懶惰。這或許是大唐朝庭的悲哀。

  • 23 # 嗔痴歷史觀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事情都十分有趣,一個人一旦權力滔天,就會忘記所有,甚至連自己的初心都忘記,古代皇帝在這方面的突出表現最為明顯。

    很多朝代的皇帝都是一代不如一代,有著富裕殷實的生活條件,還有各種生殺大權,完全可以控制人們生死,這樣一來迷失自我就顯得十分正常。

    唐朝皇帝在國富民強的條件下尚且如此,一代不如一代,最後終於國家衰落,民不聊生,作為鼎盛時期的唐玄宗李隆基,難逃其責。

    一、李隆基霸佔兒媳婦

    李隆基是一個花心的皇帝,在歷史上的存在十分有趣,可以說唐朝達到鼎盛的開元盛世,離不開李隆基的建樹,但是唐朝從頂峰衰落,一樣離不開李隆基。

    原本年輕時候,他還是兢兢業業,就是老了反而變得不正常,開始做一些糊塗事情。所有糊塗事情當中,霸佔兒媳婦楊玉環必須算大事件。

    楊玉環才14歲,就已經嫁給15歲的李瑁,五年後,李瑁母親武惠妃去世,李隆基失去寵妃,在民間選美選到一個能歌善舞的妃子,也就是世人所說的梅妃。

    可惜梅妃隨著時間流逝,慢慢年老色衰,李隆基對其失去興趣,再也不想寵溺,就想找一個新的妃子來寵溺,找來找去,最合適的人選就是楊玉環。

    但楊玉環何許人也,那是李隆基兒子李瑁的老婆,也就是李隆基的兒媳婦,當時提出建議說楊玉環漂亮的人,正是李隆基身邊最得力的兩個大臣高力士與李林甫。

    在他們的慫恿以及精密安排下,楊玉環從一個兒媳婦的身份,逐漸變成道觀真人,最後又還俗成為楊貴妃。

    李隆基一邊給李瑁重新選了一個老婆韋氏,一邊就將楊玉環納入後宮,李瑁簡直有苦不敢言,悲傷至極。

    二、為何大臣不勸說

    當時提出建議的人就是高力士與李林甫,一個是太監總管,一個是宰相,掌管著唐朝當時的文武百官。

    他們提出的建議,其餘官員沒機會也不敢反對,只能聽從其意思進行安排。

    此外,唐玄宗到了晚年時期,基本上已經不會聽取正直的大臣建議,而是成天荒廢麻木,以為國家強大,甚至連早朝都不參與,匪夷所思。

    大臣們在李隆基身邊辦事那麼久,當然也是知道李隆基的性格與為人,倘若反對李隆基,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相反,要是巴結李隆基,必然能夠錦衣玉食,得到很多好處,升官發財。在這些直接利益的誘惑下,大臣完全可以忽略自己原則,一心只想巴結皇帝。

    李隆基就這樣傻乎乎在大臣的阿諛奉承中逐漸走向衰亡,唐朝經過安史之亂後再也無法興盛,這就是本質原因。

    結語

    領導者的素質以及愛好,完全決定了這個團隊的走向,大到一個朝代,小到一個公司,都是如此,只要領導者出現問題,下邊的人,更是問題不斷。

    自古滅亡的朝代,最後基本都敗在了領導能力上邊,一個只會圖自己快樂而不顧天下蒼生的皇帝,難以成就大業,也不可能成就大業!

  • 24 # 三少yun

    唐玄宗娶兒子的老婆楊玉環為妻,為何大臣沒有反對 ?

    我是三少,為你答疑解惑。

    唐玄宗娶楊玉環,有沒有違背古代的禮儀制度?

    這個肯定是沒有的 !

    因為這個父親並沒有直接把兒子的老婆搶來,而是使用了漫天過海的方法,成功地將楊玉環的身份漂乾淨了。

    唐玄宗對兒媳動了歪心思

    楊玉環,本來是唐玄宗的兒子李瑁的妻子。

    天生麗質的揚玉環,性格婉順,精通音律,擅歌舞,彈得一手好琵琶。

    開元二十二年七月,在唐玄宗的女兒咸宜公主的婚禮上,壽王李瑁對傾國傾城的楊玉環一見鍾情。

    李瑁將自己的心思,告訴了母親武惠妃。

    武惠妃是唐玄宗最心愛的妃子,很受皇帝的寵愛,在宮中的禮遇和皇后差不多。武惠妃請求皇上,答應冊立楊玉環為壽王妃。

    李瑁和楊玉環結婚後,兩人甜美異常,壽王和壽王妃過了5年幸福快樂的日子。

    順便說一句,咸宜公主的婚禮,唐玄宗也到場了。只不過,唐玄宗當時沒有仔細瞧見揚玉環,若是真的瞧見了,哪裡還有壽王的份呢?

    公元737年,武惠妃逝世。皇帝日夜寢食不安,鬱鬱寡歡。後宮的佳麗三千,卻沒有一個能使皇帝心動的 。

    於是,有人向皇帝進言,你的兒媳壽王的妃子,美貌絕倫,豔麗無雙!

    就這樣,楊玉環正式進入了唐玄宗的視野。

    唐玄宗開始想,如何能把壽王妃變成自己的女人?畢竟,一個公公,一個兒媳的身份明擺那裡。

    壽王妃出家為女道士

    唐玄宗想把壽王妃變成自己的人,最大的障礙不是自己的兒子,也不文武百官,而是楊玉環的壽王妃的身份。

    所以,唐玄宗首先要想辦法把這個“壽王妃”,從楊玉環的頭上摘下來,而且要摘得合情合理,不給人留話柄。

    早在公元693年,唐玄宗李隆基的生母竇德妃,因為戶婢團兒誣諂竇德妃為"厭蠱咒詛",被武則天秘密處死了。

    早失母親的李隆基由姨母、昭成皇后之妹竇氏鞠養成人。李隆基即位後,非常厚待外祖父家。

    公元740年10月,唐玄宗以給自己的母親竇太后祈福為名,在竇太后逝世的日子,下詔令壽王妃出家為女道士。為之前遇到謀害的竇太后超度,永懷追福。

    唐玄宗賜她道號“太真”,命壽王妃搬出了壽王府,並賜太真宮給壽王妃居住。

    不,此時的她不再是壽王妃了,而是楊太真人!皇帝賜的太真宮,其實就是皇帝的皇宮。

    從此唐玄宗就和楊真人開始日日相伴,感情一天比一天深。

    至於說給竇太后祈福,那些都是哄鬼的話。

    壽王為養父守孝三年

    不管怎麼說,唐玄宗搶了兒子的老婆,心底還是覺得有愧於兒子的。所以,他將大臣韋昭訓的女兒許配給了壽王李瑁,並立為妃,以此來安撫壽王。

    壽王李瑁雖然心裡狠透了自己的父親,卻不得不裝著什麼事也沒有發生的樣子。因為稍不注意,自己的小命恐怕都不保了。

    在壽王妃出家的第二年,李瑁的養父寧王李憲去逝。李瑁肯請皇帝,准許自己為養父守孝三年。

    原來,唐玄宗和武惠妃生了幾個孩子都夭折了。有了李瑁之後,有人建議,將李瑁抱到宮外去養。於是,李瑁就被寄養在寧王李憲的家裡,直到十多歲才回宮。

    這樣一來,因為守孝,李瑁就暫時不能娶韋昭訓的女兒。因為李瑁的壽王妃還空缺,曾經的壽王妃楊真人,就不好名正言順的做皇帝的妃子。

    楊真人與皇帝的感情,一波三折!

    楊真人還俗成楊玉環

    公元745年,7月下旬,在父親大人的作主下,守孝期滿的壽王李瑁正式娶韋氏為妻。新的壽王妃有了,皇帝便心安理得地和他的楊真人在一起了。

    此時,楊真人守戒期滿。皇帝已經下詔書,讓楊真人還俗。還俗之後的楊真人,就是楊玉環了。

    現在,唐玄宗已經徹底地漂白了楊玉環的身份,與誰都沒有關係了。自然,也沒有大臣敢說什麼了。除非有人活夠了,嫌命長。

    在唐朝,女子度道出家成為女道士,其行為不受約束。玄宗時期、德宗時期這種現象不少,唐朝的一些詩人都有過相關的描述,如駱賓王,張繼等。

    在李瑁娶韋氏後的10天,唐玄宗將楊玉環接入宮中,正式冊封為貴妃。

    "貴妃"這個名號,在唐太宗時代早就已經廢置不用了。可見,唐玄宗對楊玉環有多喜愛!

    日漸被父皇疏遠的李瑁,和韋妃相依為命。後來,他們生了5個孩子,平淡的日子慢慢過,在大約55歲的時候,壽王溘然長眠。

    再說,楊玉環變成了楊貴妃之後,唐玄宗夜夜春宵苦短,從此君王不早朝。

    為了討貴妃的歡心,李隆基為貴妃組成了,一支700多人的服裝團隊,專門負責楊貴妃的衣服。楊貴妃喜歡吃荔枝,皇帝就下令開闢了從嶺南到京城長安幾千裡的貢道。

    有詩為證: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於是,奢侈之風,巴結皇帝,投楊貴妃所好的阿臾奉承之風,在朝野內外越刮越猛。

    楊貴妃的哥哥楊國忠藉著妹妹的勢,當上了唐朝的宰相。開始了一手遮天,擾亂朝綱。最終引發了安史之亂,魂斷馬嵬坡!

    三少說:

    如果壽王妃還是壽王妃,和壽王李瑁平安過日子 ,哪會有馬嵬坡的哭泣呢?

    可惜,歷史沒有如果。

  • 25 # 一更歷史

    大家都知道,古代封建社會,禮儀制度非常嚴格,上至一國之君,下到平民百姓,在禮儀這一塊,都非常敬畏。尤其是漢武帝時期,董仲舒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確定了儒家思想作為全國的社會制,中國古代,也從此進入了一個禮治的社會。

    然而在唐朝,唐玄宗李隆基卻迎娶了自己的兒媳楊玉環,將其納為妃子,違背了當時的倫理道德,但是卻沒有任何大臣反對,這是為什麼呢?

    透過一些影視作品,我們可以知道,當皇帝一意孤行要做一些不正確的事情時,朝中的一些忠誠的老臣總是會站出來勸諫,並且嘀嘀咕咕的不停。同樣是唐朝時期,唐太宗李世民曾經想給自己建幾座漂亮的宮殿,好好享受一下,結果大臣魏徵就站出來反對,死活也不讓皇帝那麼幹,最終李世民只好收回了成命。

    漢朝時,漢高祖劉邦因為喜歡小兒子劉如意,所以想立劉如意為太子,但這個想法遭到了朝中大臣的一致阻攔,說什麼廢長立幼,是取禍之道,劉邦最終也只好不再提起此事。

    所以說,古代皇帝雖然高高在上,但其實,也不是所有的事都可以為所欲為。

    那麼唐玄宗在娶自己兒媳楊玉環的過程中,究竟做了什麼事?讓大臣們竟然鴉雀無聲,不站出來反對呢?

    其實唐玄宗在娶楊貴妃時,並未違反倫理道德,既然沒有失禮的地方,大臣們自然也無話可說。

    楊玉環本來是唐玄宗的兒子李瑁的王妃,她天生麗質,性格婉順,擅長歌舞,通曉音律,尤其善彈琵琶。白居易在《長恨歌》中描述其為: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舊唐書·列傳》裡也曾有記載:“太真姿質豐豔,善歌舞,通音律,智算過人,每倩盼承迎,動如上意。”

    在楊玉環進入唐玄宗的生活之前,唐玄宗寵的是武惠妃,也就是壽王李瑁的生母。開元十二年,唐玄宗廢王皇后,特封武氏為惠妃,唐玄宗本想立她為後。但遭到大臣反對,因為武惠妃是武則天的侄孫女,當時朝廷上下卻正處在一致反武的高潮下,所以難免受到牽連,導致最終沒當上皇后,但宮中對她的禮節,卻等同皇后。

    唐玄宗對武惠妃有多寵?憑藉著三言兩語,在枕邊吹風,便讓唐玄宗的三個兒子變為庶人,最後都遇害。不過也因為此事,武惠妃從此一病不起,不久離世。唐玄宗此後鬱鬱寡歡,後來有人進言楊玉環“姿質天挺,宜充掖廷”,於是唐玄宗便將壽王妃楊氏召入後宮之中。

    《新唐書卷七十六》記載:開元二十四年,武惠妃薨,後廷無當帝意者。或言妃姿質天挺,宜充掖廷,遂召內禁中。

    為了名正言順,唐玄宗還做了一些事,避免讓自己留下後世的罵名。

    首先唐玄宗讓楊玉環去給他自己的母親竇太后的太廟裡祈福,也就是讓她入道做一名道士,楊貴妃後來的道號太真,就是這麼來的。

    其次,唐玄宗想方設法讓楊玉環和自己消除了輩分的差距。在我國古代有著隔代不管前代事的說法,楊玉環在給唐玄宗的母親也就是李帽的奶奶盡孝,按理說這是兒女輩該做的事情,並且她執行皇帝的命令是忠,為長輩太廟祈福是孝,這不但消除了輩分上的差距,也給楊玉環帶來了一個好名聲。

    之後,唐玄宗就讓壽王李瑁和楊玉環斷絕了關係,楊玉環在道觀一待就是四年,在此期間,唐玄宗已經為自己的兒子李瑁重新迎娶了一位壽王妃韋氏,楊玉環曾經和李瑁的婚姻關係自然也就解除了。

    不過老謀深算的唐玄宗在做完這些事情之後,並未立即將楊玉環接進了後宮,而是在李瑁娶了新王妃的一年之後,才將楊玉環接進皇宮。大臣們自然也是有口難辨,也就無人再提起此事。

    參考資料:《新唐書·卷八十二·》、《舊唐書·列傳》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下崗工人55歲了,找不到工作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