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慵懶的二傻

    概括的說,不僅僅是隋朝,歷代中國封建王朝的滅亡,階級矛盾激化基本都是重要原因或者導火索。“急功近利、驕奢淫逸、窮兵黷武、安於現狀 ”這四個成語也基本是亡國之君的描述常用詞,也是激化階級矛盾的最重要手段。很不幸的是,這四個貶義詞我們的隋煬帝楊廣就佔了三個,唯有安於現狀是均對安不到楊廣頭上,安有不亡之理?

    我們暫時不討論隋煬帝楊廣的一些近似畜生的緋聞,畢竟楊廣在身為晉王時表現出的軍事、政治才幹確實不可磨滅。坦白的說,即位初期的楊廣實施的一些政令如果手段合適,考慮周全,未必不是一代雄主明君。但楊廣錯就錯在太心急,太自信。激進的政策只能導致生活在最底層的人民群眾不堪重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倘若楊廣能夠延續他爹的施政理念,做個守成之君,隋朝國祚再延續百年也未可知。

    急功近利、驕奢淫逸:營造東都、開鑿運河

    營造東都、開鑿運河的本意是好的,洛陽地處中原,漕運便利,且位置適中,便於協調南北,相比西安,面對突厥、契丹的軍事威脅有更好的戰略緩衝。開鑿貫通帝國南北的大運河疏通了漕運,有利於南北貨物運輸交流,軍事上能更好的控制東南與東北。

    可這兩件對帝國經濟、軍事都有利的大好事,卻在想“畢其功於一役”的楊廣領導下,全都變了味......

    首先是營造東都洛陽,面對楊廣制定的一年完成的苛刻工期,帝國政府每月徵發民役200萬人,星夜趕工,甚至出現了“男丁不供,始役婦人”的情況,最終這項龐大的建築工程在10個月就提前完成了,但同時也給河南、山東等周邊地區的民生、經濟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落成的東都佔地方圓70餘里,極盡奢靡。

    其次建造運河同樣採取了大量民役的情況,運河修通後,百姓們氣還沒來得及喘,楊廣又開始了頻繁的大運河遊玩計劃。每次出行費用均由兩岸州縣供應,州縣又只能加派賦稅以維持花銷。廣大人民群眾卻遭遇了“折損十年之租”的慘禍。

    兩次帝國最重大的建築工程將隋朝建國初期的財富積累揮霍一空,帝國經濟也因此遭受沉重打擊,底層農民則是這場災禍的最終承擔者,階級矛盾迅速激化。

    窮兵黷武:打突厥、攻林邑、徵高麗,戰爭不斷

    素來“慨然慕秦皇漢武之事”的楊廣在即位後,不斷對外用兵以擴充套件帝國疆域。

    大業元年(605年)徵契丹、林邑(今越南,)大業四年(609年)徵吐谷渾、大業五年(610年)攻西域,打通河西走廊。不得不承認在大業五年以前,隋朝軍事實力的強大,五年內鞏固東北防線,西突厥歸附,西域諸國臣服,林邑設郡,帝國版圖不斷擴張,但與此而來的是兵員的巨大損失。

    被勝利衝昏頭腦的楊廣又開始了對高麗的三次徵發。大業八年、大業九年、大業十年,擁有“移海拔山”之至的楊廣屢戰屢敗,屢敗屢戰,每次發兵動輒百萬計,軍械輜重不可勝數。第一次、第二次徵發均慘遭失敗,幾乎全軍覆沒。作為兵員主要來源地的河北、山東幾乎“家家無男丁,戶戶飄白綾”。此後國內不堪忍受繁重兵役、勞役的農民紛紛起義,征伐高麗成為壓垮帝國統治的最後一根稻草。

    繼位以來的楊廣大興土木、廣役民夫、頻繁迅遊,揮霍浪費,造成“天下死於役而家傷於財”的慘淡局面。頻繁的對外戰爭使天下百姓無時無刻不生活在死亡的恐懼之中。

    百姓生活困頓、不堪勞役、生命又時刻得不到保障,官逼民反則是必然。隋朝也在農民起義的浪潮中、楊廣“做秦皇漢武”的美夢中轟然倒塌,可歷史仍在重複......

  • 22 # 歷史隨筆談

    在我國曆史有兩個大一統的王朝短命。一個是秦朝,歷二帝享國14年,一個是隋朝,隋煬帝被殺,標誌王朝滅亡,國祚只有37年。秦朝滅亡暫且不說了,但歷史上對隋朝短命給出一大堆因素。很多人認為隋煬帝荒淫無恥、勞民傷財、不斷征伐高麗,導致民不聊生而使王朝內部起義不斷。這些原因固然是隋朝滅亡的因素,但隋朝短命還有很多深層次原因。

    身份轉變太慢

    隋朝的建立實際上是脫胎於北魏王朝。公元535年,北魏分裂為東西兩魏。577年,北周滅北齊,統一北方地區。581年,隋文帝楊堅取周建隋,589年,隋文帝滅陳朝統一了全國。此時我國一個大一統的王朝進一步形成。

    雖然隋朝統一了全國,但東西兩魏同出北魏,後來在長期爭鬥中,隨著隋朝建立,而表面削弱,但隋朝是在北周基礎上建立的,而北周滅了北齊。因此隋朝建立後,對北齊一帶特別是山東地區民眾抱有敵意。《隋書·食貨志》所稱的:“是時山東尚承齊弊,機巧奸偽,避役遊惰者十六七。四方疲人,或詐老詐小,規免租賦。高祖令州縣大索貌閱,戶口不實者,正長遠配,而又開相糾之科。大功已下,兼令析籍,各為戶頭,以防容隱。”認為北齊之地出“機巧奸偽之民”,因此對北齊遺留下的貴族及官僚,始終採取打壓方式。

    隋朝滅陳朝後,同樣對南方也採取高壓統治方式,但高壓方式就帶來的民眾的反抗,《北史·蘇威傳》記載:“江表自晉已來,刑法疏緩,代族貴賤,不相陵越。平陳之後,牧人者盡改變之,無長幼悉使誦五教。(蘇)威加以煩鄙之辭,百姓嗟怨。使還,奏言江表依內州責戶籍。上以江表初平,召戶部尚書張嬰,責以政急。時江南州縣又訛言欲徙之入關,遠近驚駭。饒州吳世華起兵為亂,生臠縣令,啗其肉。於是舊陳率土皆反,執長吏,抽其腸而殺之,曰更使儂誦五教耶。”

    因此,隋朝建立伊始,雖然統一了全國,但未從“地方政權身份”過渡到“中央政權身份”。用地方政權的思維方式統治全國,顯然要受到其他地區的反抗。

    楊堅在位15年,於604年駕崩,隋煬帝楊廣繼位,從楊廣當皇帝的政策,雖然對楊堅有所改變,但未能實現地方政權向中央政權的轉變。

    楊廣繼位後,在洛陽“發丁男數十萬掘塹,自龍門(今山西臨汾河津)東接長平(今山西高平)、汲郡(今河南汲縣),抵臨清關(今河南延津),度河,至浚儀(今河南開封)、襄城(今河南臨汝),達於上洛(今陝西商縣),以置關防”,雖然表面上從長安到洛陽變化,但隋煬帝並沒有放棄關中人士,而山東、河北一帶並沒有貴族及士族重用。

    後來隋煬帝又經營江都(揚州),並且疏通大運河,促進了關中與江淮一帶的交流,並且對江淮地區民眾稅負降低,但實際上也是為防範山東、江淮勢力。不過隋煬帝重視江淮地區,但並沒有重用江淮地區官僚。當然後來起義反抗隋朝時,江淮地區反民相對較少。

    江淮勢力未成

    從605年到618年,隋煬帝被殺,楊廣在這十幾年的時間裡,基本就在東都和江都轉悠。可以說楊廣繼位後,在長安呆的時間較少,他除了巡行以外,大部分時間在東都和東都。這一點也是為了防範山東、江淮一帶反抗勢力。

    楊廣徵伐高麗後,山東地區的豪傑起義不斷,後來民眾的暴動也引起了隋朝內部楊玄感的反叛。隋朝統治削弱由此開始,楊廣已經很難控制全國大局。

    615年,隋煬帝被突厥圍困雁門關後,他的控制力進一步削弱。但第二年,隋煬帝並沒有回到長安和東都,而是跑到江都。也正是在江都時間裡,楊廣被殺,隋朝滅亡。

    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隋煬帝不回到長安或者東都,再次借關中勢力,以圖東山再起呢?楊廣不敢回了,因為東都在突厥勢力的進攻之下,況且洛陽這個城市特點,易攻不易守,除非盛世時當作國都,亂世時當國都就是找死。

    而長安地區,由於隋煬帝長期在東都和江都,引起了關中勢力的不滿,楊廣怕回去凶多吉少。因此,楊廣選擇相對較遠的揚州。楊廣認為他給江淮地區民眾帶來的福利很多,在揚州地區一定會得到擁護和支援。

    的確,楊廣在揚州沒有受到當地勢力的威脅,但他卻死在宇文化及的刀下。因為楊廣所帶大臣及軍士全都來自關中地區,他們想念關中老家,盼望及早回去。而楊廣沒有在江淮地區培植自己的勢力,只關心百姓還不是目的,關鍵要在江淮地區讓當地人出來為官,給他們一部分兵權,讓其忠心於楊廣。但楊廣沒有做到,或者是他的提防心理,或者他沒時間做,但都已經晚了。

    突厥勢力未滅

    歷史上對楊廣三徵高麗不理解,有人認為勞民傷財,勞師遠征一個藩屬國沒必要。還有人認為,征伐高麗,能夠使隋朝勢力拓展到遼東,恢復漢武帝時期中原王朝威風。這些都可能是楊廣徵伐高麗的原因。

    但也有學者認為,楊廣徵伐高麗是為了防止河東、河西、山東勢力。他怕河東、河西勢力與突厥勢力聯合對隋朝構成強大的威脅。學者之所以這樣認為,主要有兩點,一是尉遲迥起兵於河南安陽北,隋煬帝即位後,他的弟弟漢王楊諒起兵幷州反抗他。這兩個因素難道與徵高麗有關?

    隋朝建立後,王朝面臨的外部敵人就是突厥勢力。楊堅、楊廣在對待突厥勢力並沒有採取武力解決,而是懷柔和親制度,穩住突厥。而打壓高麗,也能從東北面與東都、江都連成線,進一步擠壓分割突厥。可見楊廣徵高麗最終目的還是防範突厥。

    但隋朝防範突厥並沒有直接與突厥有大的戰爭,而是捨近求遠徵高麗,這就給突厥勢力進一步發展的機會。史料記載,河東、河北反抗隋朝時,的確聯合了突厥。李淵從太原起兵時,也藉助了突厥勢力。

    隋朝徵高麗,最終使突厥勢力坐大,而導致隋朝快速滅亡。當然無論楊堅還是楊廣,他們不可能是眼光長遠的戰略家,能實現全國大一統,而且實施了一些有利政策,已經難能可貴了。他們只是皇帝,並不是神仙。

  • 23 # 泥腿子的陽春白雪

    帝依富強之資,逞無厭之慾,好大喜功,除諫掩過,暴斂虐民,內外失政,終落得個烽煙四起,身死國滅!

    諡法雲:“好內遠禮曰煬,去禮遠眾曰煬,逆天虐民曰煬。”這個諡號雖說是唐高祖給他表兄上的,不免偏頗,但也客觀指出了楊廣亡國的癥結所在。所以李淵父子在建國之初就反其道而行之,虛心納諫、重視民生,終開創了一番空前盛世。

    楊廣可以說是千古以來最大的敗家子,硬生生把他老子留下的一把好牌打得稀爛,輸了個底朝天。

    中國經過魏晉南北朝近400年的分裂和戰亂,人心早已厭戰、思安,一旦迎來大一統的安定局面,爆發出來的生產力是驚人的,再加上隋政府實行了一系列切合實際的制度措施,使得在文帝統治的二十多年間政治清明,人口顯著增長,國庫充盈,鮮有外患,社會呈現一片繁榮景象。這種高速增長的勢頭一直到煬帝大業中期仍未見消減。那麼如此大好盛世卻又為何急轉直下,僅在此後七、八年間就弄至民怨沸騰、山河動盪呢 ?

    相信很多人都思考過這個問題,最常見的答案基本上都歸咎到了楊廣身上,說他好大喜功、荒淫無道,對外三徵高麗、耗資鉅萬,以致國本大傷;對內大興土木、橫徵暴斂,致使民不聊生、揭竿而起。據統計,煬帝后期僅歷史文獻中可以確認的反政府武裝就多達二百多個。 這當然都是隋二世而亡的原因,但我認為不是主因。主要原因還應是舊有階級對新生階級的扼殺,從某種意義上看,李唐取楊隋而代之,是舊有士族地主階級的內部鬥爭,是對叛出的異己分子的清除。

    魏晉以來,歷朝歷代基本上都是門閥士族主導的政權。頻繁的王朝興替使得有識之士早就看清了門閥政治的腐朽落後,九品中正制的不思進取。所以文帝開國之初就建立了完善的科舉制度,來選拔人才,並大力培植由此新興的寒門地主階級,以期將來取士族門閥而代之。煬帝即位當然繼續他老子的既定方針,這本無問題,他錯就錯在一個“急”字,使得階級矛盾迅速激化。尚在襁褓的新生力量又如何是樹大根深計程車族門閥的對手,大隋的覆滅亦是不可避免。此後李唐吸取隋的教訓,徐徐圖之,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直至武后當國時,才基本消除了門閥對朝政的影響,寒門地主階級慢慢發展壯大起來。

    個人認為,雖然都是亡國之君煬帝還是不宜同胡亥、陳叔寶之流相提並論的。作為一個頗有成就的詩人,藝術家,他在政治上更像是一位追求極致完美的個人英雄主義者,這種個人英雄主義讓他狂熱的渴求大功業、大成就,導致他做任何事都想一蹴而就。或許正是這種“急”把他自己、他的家國天下、他的生前事身後名統統推進了深淵。這正是:入郭登橋出郭船,紅樓日日柳年年。君王忍把平陳業,只博雷塘數畝田。

  • 24 # 山上一課樹168

    隋煬帝大興土木,巡遊江南,兵役甚為繁重,民不聊生,三徵高麗用兵三百餘萬,使大批勞動力脫離了農業生產,耕稼失時,黃河之北,千里無煙,江淮之間,則鞠為茂草,農業生產遭到了嚴重的破壞。為了巡遊江南他強迫人民製造龍舟及雜船數萬艘,他與皇后乘坐龍舟,掛滿彩旗,動用數千船隻,縴夫幾萬人,所經州縣,五百里之內貢獻飲食,一些地方官為了生官,千方百計搜刮,所獻食品吃不完,便埋掉或倒入運河使沿河人民倍受其害,還徵發大批民工修馳道,勞民傷財,終於激起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隋廷內部發生分解,貴族楊玄感借農民起義,起兵反隋,大大消耗了隋朝的實力,加上各地起義人數達數百萬,直接促進了隋朝的滅亡。

  • 25 # 歪史

    隋朝是一個承前啟後的朝代,即終結了五胡亂華以來造成南北朝分裂的亂世,又重新開啟了大一統王朝的方向,短短的30多年時間,不僅有開皇之治,而且建立的三省六部制度、科舉制度等一系列的制度,延續此後一千多年,成為此後的組織模式。這和第一個大一統的秦王朝類似。

    科舉考試引起士族反彈

    隋朝建立在南北朝的烽火上,兩漢以來形成計程車族在曹魏篡漢後,曹丕確立九品中正制度,在制度上給他們一系列的特權,而隋朝的前身北周、西魏都承襲了這個制度,形成了胡漢一家的關隴新貴,隋煬帝為了收回他們的部分權力,於是打壓關隴新貴,結果他的打壓引起內部反彈,嚴重的削弱了隋朝的力量。

    當初,在魏帝投奔宇文泰以後,為了對抗高歡,宇文泰不得不聯合其他一些豪族結成聯盟,於是有了八柱國、其中宇文泰超越各人,元欣屬於湊數,實際上有六個,每個柱國下轄兩個將軍,一共十二大將軍。此後的李密、楊堅、李淵、長孫無忌、賀若弼、韓擒虎、李靖、侯君集等人都屬於關隴集團。

    正是這一些人幾乎壟斷了大權,隋煬帝為了收回,於是嘗試著改變原來的九品中正制度,創立科舉制度,面向平民選才,這直接威脅了士族的既有權利,於是這一些人開始陽奉陰違,在宗室楊玄感起事以後,各地風湧雲動,但是隋煬帝沒有及時的改變策略。

    導致此後李密、李淵、宇文化及、王世充等人割據一方。正是隋煬帝動了自己統治集團的乳酪,才導致隋王朝激素崩潰。

    三徵高句麗導致軍心瓦解

    楊廣即位以後,好大喜功,希望四方來朝,因為高句麗禮數不周,於是引起隋煬帝三徵高句麗,徵發數十萬民夫修建大運河、運輸糧草,但是三戰都基本上全軍覆沒。全國上下一致反對,於是宗室楊玄感率先反對,拉起來隋末亂世的大旗。

    雖然,楊玄感很快被平定,但是已經決堤的隋王朝根本回天乏術,各地的官員幾乎都坐視不管或者自立為王,只能一步步走向滅亡。

    使用民力過度導致平民反彈

    在隋煬帝即位以後,羨慕江東繁華,於是營建東都洛陽,在各地反民一堆的時候不死悔改,反而繼續殘害民力,竭澤而漁,導致各地民變不斷,隋朝行政體系崩潰。

    這時候隋煬帝在揚州賞花,不僅不思考如何戡亂,而是打算以南京為都,跟隨他將士都是關中人,沒心跟他瞎玩,在宇文化及的帶領下最好縊死隋煬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長壽之人有哪些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