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六月的自留地

    隆慶六年,皇帝駕崩,十歲的萬曆皇帝朱翊鈞繼位。

    張居正成為首輔,迎來了他人生的巔峰,從此開始了他勵精圖治的十年,也是他嘔心瀝血的十年,更是他忠心輔佐朱翊鈞的十年。

    張居正當上首輔,從胡椒蘇木折俸開始,得罪了一大批的官僚和權貴。京察,考成法啟用了一批能臣幹吏,罷黜了一批政敵和蠹蟲,也閒置了一批清流。子粒田收稅和清丈田地得罪了豪強和權貴。這一切的一切,所有的萬曆新政,都是為了一個目的,國富民強。

    十年過去,國庫中,由當初連官員的俸祿都發不下來,沒有一兩銀子,到存餘一千多萬兩白銀。而張居正則由一個壯年變成了一個耄耋老人,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最後帶著無盡的遺憾溘然離世。

    張居正離世不到一年,對他的清算就此展開,弄的家破人亡,自己還差點被開棺鞭屍。

    對張居正的清算,許多人說是因萬曆新政得罪了太多的官員、豪強和權貴,是那些人對他的反撲、報復的結果。

    其實那些人只是一個因素,但是最最重要的還是萬曆皇帝,他才是主要原因。在那個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年代,在那個伴君如伴虎的年代,如果不是朱翊鈞自己要清算張居正。任憑再多的權貴、官員,再想要報復,只要萬曆不鬆口,那些報復從何談起。最多的也可能是萬曆新政不再得以繼續,他的同黨們會被打擊,他推行的新政可能會被詬病,但是絕對不會出現餓死一個孫子兩個孫女,更是餓暈一片,更不會出現長子被逼自殺的情況。

    中國人講究死者為大,縱觀歷史,有哪一個坐到宰相位子,還是帝師的人,死後被如此對待。

    唯有張居正,一代名相,生前是多麼的顯赫,死後是如此的淒涼。而清算他的卻是他殫精竭慮輔佐的萬曆帝,還是他費盡心血教導的學生。

    許多人評論朱翊鈞清算張居正,理由是眾說紛雲。有說是因為李太后對張居正的青睞,引起朱翊鈞的不滿。有說是萬曆六年曲流館事件,李太后欲廢萬曆帝,張居正保下了朱翊鈞,但是後面張居正替他草擬的《罪已詔》卻是讓他恨得咬牙切齒,卻又無可奈何,只能把怨恨深埋於心。也有說張居正作為帝師,對朱翊鈞過於嚴苛,使得反彈,所以死後被清算。

    其實,這些只能是表面原因,是幾個導火索事件,這些事件讓兩人之間存在間隙,確切的說是在朱翊鈞心中埋下報復的種子。張居正活著的時候,朱翊鈞從心裡對張居正是有敬畏的,所以他對張居正貌似言聽計從,其實只是不敢把自己的真實想法表現出來而已。

    另外他從心裡害怕張居正、馮保和李太后這鐵三角,他在這鐵三角的陰影中十年,害怕一著不慎,走向萬竭不復,既被廢掉。

    從這些表現來看,他的心智並不成熟,他沒有明白自己的位置,一個皇帝哪是說廢就廢的事情,何況李太后可是親媽,又不像武則天一樣想自己當皇帝。李太后嘴上說廢,其實那只是恨鐵不成鋼的一種表現,她只是希望兒子能走正道,不要被帶歪了,能夠成為一代明君。

    所以說,張居正的死後被清算,主因在朱翊鈞,而他有這樣的行為。究其原因,這是心智不成熟,沒有閱歷,不懂生靈疾苦造成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一個十歲的孩子,還處於懵懂階段,被推上了皇帝的寶座。從而開始接受的都是帝王教育,接受的都是治理國家,領導群臣等等這樣的教育。只從書本上學,聽老師講,一個孩子能真正的理解多少。帝王是要為天下蒼生的,可是蒼生過的什麼日子都不知道,如何治理。

    從朱翊鈞被一個小太監誆騙,用一百五十兩銀子買了一個僅值二十兩銀子的花瓶,白白被騙雲一百三十兩銀子,還在那裡沾沾自喜。隨便賞宮中太監宮女,就是十兩五兩的賞,拿著內庫的錢不當錢似的花,外面物價是什麼,外面老白姓過的什麼日子都不知道。隨便被個宮女太監都能騙了,還說什麼閱歷,這是隻圖自己高興。

    一不隨意就懷恨在心,就想著報復,就喜歡別人都順著的自己。內庫的錢不夠花,就聽太監的建議大肆開採銅礦。出了事情又害怕,張居正一勸就減少銅礦,這看似是聽人勸,懂得采納諫言,但是又何償不是膽小怕事、沒有主見的一種表現呢。

    沒錢就朝張居正伸手要,並且要的理直氣壯,張居正不給,還能討價還價,由二十萬兩變成十萬兩,這是什麼行為,心智不成熟的表現吧。

    一個在皇宮中長大的孩子,從來沒有出過宮門,知道什麼是民間疾苦。不能理解什麼是民間疾苦,他就不能理解張居正為了國富民強而實施的一系列萬曆新政。他就不能理解張居正為實施新政,背後付出的什麼,得罪人之後的下場是什麼。

    這一切他都不能理解,他所理解的就是,他被張居正這座大山壓著,不能為所欲為,特別是經歷了曲流館事件之後,更是戰戰兢兢,希望有朝一日能夠搬開這座大山,把自己受的氣都報復回來。可以說,他的心裡只有自己,沒有天下,沒有百姓。

    所以,他報復起張居正來心安理得,完全沒有想到民心、官心。在清算張成正的幾個月裡,官場一片混亂,各大衙門的官員都是在風聲鶴唳惶惶不安中度過,這是一個明君聖主能做的事情嗎?

    一個為國殫精竭慮十年的首輔,一個為國開創新局面的首輔,一個受到萬民景仰的首輔,一個兢兢業業輔佐皇帝十年的首輔,一個擔任帝師十年的首輔,一個生前最受皇帝依賴的首輔,一個生前被皇帝全心信任的首輔,死後被皇帝無情的清算。

    試想,如果你是一個在官場中的人,無論你是否與張居正對立,看到這種情況,會有何感想。帝王薄涼,伴君如伴虎,人走茶涼,還是會有一種狡兔死走狗烹的感覺。

    看到這樣的皇帝,會有第二個張居正敢出現嗎?那些能臣幹吏敢為了百姓不顧一切嗎?

    這樣的後果,朱翊鈞想到了嗎?他唯一想到的是,換掉張居正的同黨,可是他沒有想到,那些人都是幹事的官員。他能想到的是,張居正不用的人,我偏偏要用,張居正用的人,我偏偏不用。這是一個皇帝的作為嗎?這是在賭氣。

    雖然張居正嘔心瀝血十年,開創明朝一段時間的輝煌,成就了一代明相。但是不幸的是,他遇到了一個薄情的帝王,遇到一個不合格的皇帝。遇到了一個心智還不成熟的皇帝,遇到了一個不知蒼生為何物的皇帝,遇到了一個沒有任何人生閱歷的皇帝。

    所以,他的悲劇是註定的,是那個君主制度造成的,是那個他費盡心血努力培養的帝王造成的。

    人都說,你今生所受的苦都是還前世的債,如果真的有來生,張居正和朱翊鈞會是何種關係呢?

  • 2 # 音樂小妖

    一心一意為了讓大明王朝更加繁榮富強的張居正,為何在自己死後,直接讓大明朝統治者萬曆皇帝給抄家滅族呢?

    從某種方面來講,張居正張大人其實是一個權臣,在萬曆年間為了整個大明更上一層樓,做了無數的豐功偉績。

    當然了也對當朝的天子進行了很嚴厲的教誨,畢竟當時的萬曆剛剛即位,還屬於不懂事的小孩子,所以撥亂反正這種事,只能由當老師的張居正來幹了。

    同時對萬曆進行批評教育的還有萬曆的太后,這一切都是為了萬曆好。

    但是問題也來了,就好像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一樣,非要讓給加上厚厚的毛衣毛褲,反正就是認為你很冷,其實你熱的全身都是汗。

    當時的萬曆正是年少衝動的年紀,在某天拜見自己的母親的時候,跟母親身邊的一個小宮女生了關係,原本這件事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最多給她一個妃子的名號就行了。

    誰知道張居正與萬曆的母親因為這件事,非要把萬曆寵幸過的小宮女封為皇后。

    這就讓萬曆相當的不開心了,自己的人生還沒有開始,就已經看到結果嗎?

    於是萬曆開始跟自己的老師還有母親開始了各種的對抗,就好像青春期的逆反心理一樣,反正是各種的不聽話。

    如果此時張居正的態度好一些,或者說萬曆的媽媽能心平氣合的跟他講一下道理,這件事也不是什麼解決不了的大問題。

    很明顯這兩位都不是什麼優秀的老師,直接用最簡單粗暴的方法來解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不聽話就打。

    於是萬曆當場就服了,但也只是口頭上表示服,內心已經暗暗的把這些仇全部記了下來。

    而此時的張居正可能也發現了一個問題,哪就是萬曆這個好苗子,可能缺乏管教,所以長得有點歪了。

    雖說張居正身為一個權臣,可是自己的內心還是忠誠的,為了大明的千秋萬代,果斷對萬曆進行再教育。

    當然了使用的方法可能更加的粗暴了,畢竟張居正小時候就是這麼被老師教育成材的,所以他認為對待不聽話的孩子,就一定要用更嚴厲的教育方法。

    但是萬曆小時候你不打罵,現在已經長大成人了,再接著用打罵的方法,是不是有點晚了。

    不過張大人可不管這些,尤其是還得到了萬曆的母親皇太后的指示,於是使用的方法更加的強硬了。

    我們都知道長大之後的熊孩子有多難管,反正當時的萬曆就是這麼一個態度,大不了當服個軟,可是私底下里依然我行我素.

    反正這麼不開心的君臣關係,就這麼一直進行了下去,這件事一直到張居正掛掉的時候,依然沒有把萬曆給教育好。

    但是卻也讓萬曆皇帝等到了機會,以前因為自己的母親皇太后的壓制,之後又是張居正張大人的壓制,早就讓萬曆內心當中的怒火沖天而起了。

    當然了這麼多年來的淫威讓萬曆依然不敢跟張居正叫板,可是等張大人死後,自己內心當中的心魔瞬間破滅了。

    也就到了清算總賬的時候了,雖說此時的張居正已經死了,可是他的家人還在呀,再說了就算人死了,可是屍骨也還在,大不了挖出來鞭屍也行。

    熊孩子的世界我們真心是不懂的,反正這些看起來一點意義也沒有事情,萬曆皇帝居然弄出了成就感。

    反正事情也到了這個地步,自己對張居正也沒有大多的感情,所以張居正的家人就遭了秧,然後被牽連抄家滅族。

    在這一刻萬曆總算是把多年來的惡氣全部暴發了出來,從小就生活在張居正的陰影之下,現在終於可以揚眉吐氣的站起來了,就算自己是個熊孩子又怎樣,自己可是大明的天子,誰敢不服呢。

  • 3 # 遊史無終

    張居正死後被抄家其實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張居正活著時是萬曆朝的首輔大臣,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當時的小皇帝朱翊鈞對張居正也是畢恭畢敬。明政府的實權實際上是掌握在張居正的手中。即便這樣有權勢也免不了死後被抄家挫骨揚灰的厄運!大家試想一下歷史上的權臣有哪幾個是善始善終的,他們基本上都沒有什麼好下場。萬物有其因必有其果,張居正被抄家我覺得主要來自於以下幾個原因:

    一、權勢過大引起皇帝不滿。

    在萬曆一朝張居正可以說是隻手遮天,毫不誇張地說當時世人只知道有張居正而不知有萬曆皇帝。萬曆皇帝十歲登基,因為年幼基本上沒有什麼處理政事的能力,所以一切權力都集中到張居正手中,而且張居正的黨羽,遍佈朝廷。隨著萬曆皇帝的漸漸長大,對權力的慾望逐漸增強,使得他對張居正的專權擅政愈加不滿。但是迫於自己的年幼,萬曆皇帝只能百般忍耐。萬曆十年張居正死後,其影響力依然很大,萬曆皇帝仍然給了張居正很高的殊榮!但隨著張居正影響力的逐漸削弱,萬曆皇帝的逐漸成熟,矛盾最終爆發出來,萬曆皇帝決定新出舊恨一塊算,抄了張居正的家而且將張居正挫骨揚灰。

    二、萬曆皇帝想從張居正手上撈點油水。

    萬曆皇帝也是一位極有個性的皇帝,它最大的特點就是愛財。據說萬曆皇帝曾在院子裡挖一個大坑,將自己所藏的銀子都放在這個大坑裡,一天三次定時檢視清點銀兩!萬曆皇帝的愛財由此可見一斑!朱翊鈞可能認為張局正當了這麼多年的宰相,肯定撈了不少的錢。因此他希望透過抄張居正的家來弄點油水。但事實上萬歷皇帝並未能如願,在張居正家中抄出的銀兩其實並不多。

    三、以張居正為靶子,樹立皇帝權威!

    萬曆皇帝對張居正的專權擅政早有不滿,但是在張居正未死之前,憑藉張居正的影響力萬曆皇帝無論多厲害,也是絆不到他的!張居正的死對萬曆皇帝來說是一個絕大的好事,透過抄張居正的家,一方面可以肅清張居正殘餘勢力的影響,另一方面呢則可以樹立萬曆皇帝的權威,增強自己的皇權。對皇帝來說是一個一箭雙鵰的大好事。自從肅清了張居正勢力之後明朝中後期再也沒有哪個權臣能夠獨攬朝政!

    自從肅清了張居正勢力之後,萬曆皇帝日以驕奢淫逸,整天躲在深宮只醉金迷,不再過問政事,而且數十年不上朝,對國家大事不聞不問。因此史學界曾流傳一句話“明朝實則亡於萬曆”,所以說失去張一正對明朝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明朝也由此失去了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在他死後的半個多世紀,明朝也草草的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 4 # 胡說怪談

    作為張居正的追隨者和一直在關注張居正的人,我很難給張居正一個很公平的評價,因為我們的評價肯定是偏向好的一面比負面的多一些,但我依然會盡公平的來講一下張居正。

    俗話說:人無完人,中國歷史上完人很少但是明朝就有兩個一個是于謙一個是王陽明,前者是為官的楷模後者是開宗立派的聖人,如果張居正對比二人來說沒有可比性,即使在當年明月寫的《明朝那些事》裡面也是不能跟上面二人對比的。

    如果把張居正跟三楊,徐階等權臣相比的話那麼張居正一定是這些權臣中最好的那個,甚至比宋朝的王安石要好。

  • 5 # 奇趣講史

    張居正死後被抄家的原因

    《明史》:張居正通識時變,勇於任事。神宗初政,起衰振隳,不可謂非幹濟才。而威柄之操,幾於震主,卒致禍發身後。

    張居正當國十年,所攬之權,是神宗的大權,這是張居正效國的需要,但他的當權便是神宗的失位。在權力上,居正和神宗成為對立面。張居正的效忠國事,獨握大權,在神宗的心裡便是一種蔑視主上的表現。

    張居正一生為朝庭做出的改革影響

    張居正改革的影響,不僅表現在他起衰振隳、力挽狂瀾,奇蹟般地在北疆化干戈為玉帛,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國內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延長了明王朝的國祚;還表現在一舉扭轉“神運鬼輸,亦難為謀”的財政危機,弼成萬曆初年之治,為萬曆年間資本主義萌芽的進一步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更體現在對近代前夜國家統一與社會轉型起到的巨大推動作用。

    張居正與皇帝之間的過節

    從萬曆九年(1581年)到萬曆十年(1582年)間,張居正一直沒有請假,堅持辦公。次年二月,張居正舊病復發,雖然屢經名醫醫治,但是張居正自己也知道,自己“精力已竭”,“不過行屍走肉而已” !萬曆十年(1582年)六月二十日,張居正病逝。朱翊鈞為之輟朝一天,給予張居正崇高的待遇:諡文忠,贈上柱國銜,蔭一子為尚寶司丞,賞喪銀500兩。

    然而,兩年之後的萬曆十二年(1584年)八月,朱翊鈞在都察院參劾張居正的奏疏中批示道:“張居正誣衊親藩,侵奪王墳府第,管制言官,矇蔽我聰明。專權亂政……,欺騙主上忘恩負義,謀劃國家不忠。本會斷棺戮屍,念效勞有年,姑且免去全部法追論。”

    (明神宗畫像)

    這時候的張居正一家,已經被抄家。張府人口,一些老弱婦孺因為來不及退出被封閉於張府,餓死十餘口,張居正80歲的老母還是在首輔大學士申時行的請求下才留有一所空宅和10頃田地。張居正恐怕生前絕對不能想到,他死後竟然會遭到一手扶持的神宗如此無情的懲處。朱翊鈞這種一百八十度的態度轉變是他長久處於張居正約束下的發洩,同樣也是自己開始親政的基礎,推倒張居正,也就樹立了皇帝自己的權威。

    張居正為官措施

    1567年(隆慶元年)任吏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後遷任內閣次輔,為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隆慶六年,萬曆皇帝登基後,張居正代高拱為首輔。當時明神宗朱翊鈞年幼,一切軍政大事均由張居正主持裁決。 張居正在任內閣首輔10年中,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財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條鞭法”,總括賦、役,皆以銀繳,"太倉粟可支十年,周寺積金, 至四百餘萬"。軍事上任用戚繼光、李成梁等名將鎮北邊,用凌雲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亂。吏治上實行綜核名實,採取“考成法”考核各級官吏,“雖萬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政體為之肅然。

    張居正一生為大明江山立下汗馬功勞,在經濟上改革賦稅,在軍事上任用大將保衛國家與叛亂,但是後來受到皇帝的打壓死不得安寧,但是他一生有功勞也有錯,是個了不起的人物。

  • 6 # 古今次位面

    張居正死後被抄家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貪汙腐敗:張居正貪汙的黃金有2400多兩,白銀更是多達10萬7千7百餘兩!

    2.濫用職權:除了朝廷給他準備的肅靜迴避等儀仗隊,更讓人無法接受的事,他竟然私通外將戚繼光,讓他從軍隊裡調了一班鳥銃手,動用新式武器保鏢,明朝最忌諱的莫過於內臣和邊將勾結,對此我都沒說什麼。怎麼能說我之後對他進行打擊呢?而且他還騎乘了32個人抬的轎子,裡面有廚房,衛生間,休息室會客室!

    3.和朝廷官員的關係:由於新政損害了不少上層的利益,剛開始受到了很大的阻力,大權在握的張居正只能用鐵腕推進改革,因此得罪了一些官員.

    4.對待官員的態度十分傲慢:張居正回家沿途經過的區域,地方官出城幾十裡到郊區跪拜迎接,甚至當地的藩王宴請他的時候,張居正也都堂而皇之地坐在正席。而按照當時的禮儀,即使公、侯見到藩王,也應該行臣子之禮。

    與皇帝的過節為:萬曆皇帝繼位時才九歲,李太后把小皇帝託付給了張居正,“先生有師保之責,與諸臣異,其為我朝夕納誨,以輔臺德,用終先帝憑几之誼”。張居正做為內閣首輔和小皇帝的老師,他也自感責任重大,於是對萬曆皇帝的要求也非常嚴格。

    而馮保作為李太后監視小皇帝的眼線,一有風吹草動便跑去告狀,之後李太后便拿張居正嚇唬他,“使張先生聞,奈何?”。有次萬曆皇帝和兩個小太監孫海、客用偷偷出去遊玩被發現,太后“使保捕海、用,杖而逐之”,還差點兒就讓他弟弟潞王取代他當皇帝,把小皇帝嚇的跪了好幾個小時。

    可以說,小皇帝最開始是非常害怕李太后、馮保和張居正組成的權力鐵三角的,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怕就逐漸變成了恨。等張居正一死,掌權後的萬曆皇帝就像被壓制很久的彈簧出現了報復性的反彈。

  • 7 # 荊楚魯班

    兩個方面吧一、張居正一直充當帝師角色,對小皇帝萬曆管教甚嚴,張居正死後,萬曆發現張居正所為並非那麼完美,私生活也有不檢點之處,用現在的話叫人設崩塌,引起皇帝反感。二、張居正力主改革,雖然對朝廷對人民有益,不免觸動官僚階層利益,這部分人在其死後反攻倒算。

  • 8 # 歷史的微妙啟示

    明朝第十三位的萬曆皇帝任用賢臣張居正變革改革迎來中興盛世,中國經濟奇蹟般處於當時世界經濟的主導地位,萬曆三大徵,鞏固了漢家疆土這是歷史事實;張居正為明王朝創造的政治資本不但保護萬曆皇帝成了明朝執政時間最長的皇帝(在位四十八年),而且令之後的明皇帝獲益被澤,所以雖張居正死後,被一大群失去思想的亡國之臣以萬曆皇帝讓張居正首輔權重,有違太祖廢丞相的祖訓攻訐,迫使萬曆皇帝為表現自已遵守祖訓、政治正確將死後的張居正抄家問罪;但張居正政績天下人知,皇家亦心知肚明,下一任皇帝也就給張居正平反昭雪了。張居正死後,萬曆不上朝也成功執政三十多年,之後又經光宗皇帝、熹宗皇帝、才到崇禎皇帝,明朝無法定相權,首輔只是輔助皇權,法定責任屬於皇權;當然,如果以大明朝很不容易才出了個大有作為的張居正,卻僅是在經濟領域上改革,不乘著改革成功在政治領域上實行君主立憲制改革,明朝滅亡,古老中國失去了透過君主立憲制走向現代化的可能;令人遺憾,但似應屬群體素質了;

    張居正死後爭議不斷,被抄家,似是國人劣根性造成,作為萬曆的老師,又是萬曆中興元勳,應與萬曆沒什麼過節吧。

  • 9 # 蘭臺

    (電視劇裡的張居正與馮保)

    張居正被抄家的最直接原因就是他的親密合作夥伴馮保被抄家時抄出了一百多萬兩銀子。

    普通人對明神宗、張居正以及馮保的關係有一種誤解,誤以為明神宗對張居正有很大意見,其實從現存史料看,明神宗真正厭惡的是馮保而非張居正。

    張居正畢竟是外臣,而是輔政大臣,不可能事無鉅細的管理小皇帝的生活;而且張居正與馮保是合作關係,而非上下級關係,而內廷是馮保的勢力範圍,張居正也不會貿然干涉。

    張居正在處理與明神宗一些過分要求時並沒有一味的拒絕,比如萬曆七年明神宗要光祿寺出十萬白銀給他用,張居正雖然不是特別情願,但還是以供奉兩宮太后的名義把這筆錢批給了明神宗。

    真正事事管著明神宗的是馮保,而馮保又是李太后心腹,所以其實是李太后嚴格管理明神宗,但這就和明神宗產生了劇烈的矛盾,比如萬曆八年,明神宗在宮內喝醉酒就差點把兩名宦官打死,而明神宗打他們的理由只因為這兩名宦官是馮保的“養子”。

    而萬曆八年這次皇帝醉酒打人事件的最終處理結果是馮保利用這次機會,把明神宗身邊信任的小太監全部撤換,這也許是李太后的意思,但馮保這麼做無疑是重重得罪了明神宗,反而張居正在這件事情上完全是根據司禮監以及李太后的方案,起到一個內閣蓋章的作用。

    張居正死後一段時間,明神宗對張居正死後哀榮還是很不錯的,明神宗真正針對的是馮保,他先示意內閣不要推薦馮保的老師潘晟入閣,之後更是找介面直接讓潘晟致仕。

    緊接著就是御史彈劾馮保十二條大罪,然後就是張四維告訴明神宗馮保家產豐厚,暗示明神宗可以抄馮保的家。

    而一抄家果然馮保家資鉅萬,根據史料,僅僅是金銀就有上百萬兩之多。

    明神宗憑空發了這麼大一筆財,對馮保的怨恨也少了許多,只是把馮保趕到南京去了,明神宗還給了馮保一千兩銀子養老。

    但是清算這種事情,皇帝可以開一個頭,但是怎麼收場,皇帝未必就說了算。

    從現有史料看,明神宗對清算張居正並不積極,或者說明神宗對張居正以及其家人的打擊僅限於張居正是馮保的政治盟友。

    真正主張清算張居正的是言官,因為張居正生前對言官特別苛刻,所以明朝的言官們對張居正的報復來的也格外猛烈。

    明神宗作為才親政的皇帝,他也不可能完全阻礙外朝言官以及大臣們發洩對張居正的不滿,事實上明神宗在清算張居正這件事情上是一種“無所謂”的態度,他並不覺得張居正有言官說的那麼壞,但是也不願意阻礙外朝文官們發洩對張居正的不滿。

    明神宗真正感興趣的是張居正的家產,在張四維與申時行內鬥,張四維散佈申時行拿了張居正多少錢的時候,明神宗甚至想抄申時行的家。

    因此,在清算張居正這件事情上,明神宗事實上是和外朝文官們合謀,外朝的文官是想徹底報復張居正,而明神宗想的是從張居正家裡抄沒銀子。

    在這個過程中,張居正之前欺凌遼王,並且侵吞遼王府財產的事情被爆出來,明神宗認為這下有藉口合理合法的抄張居正的家,於是這才下令抄張居正家。

    (明神宗)

    在清算張居正馮保政治同盟這一整件事情上,明神宗厭惡的是馮保,對於張居正,他最看重的是張家的財產。

    真正要徹底打擊張居正的是張四維,因為張四維當時和申時行爭奪內閣主導權,他需要言官們的支援,而嚴厲打擊張居正父子,是言官們共同心願,所以張四維為了討好言官,自然不會對張居正心慈手軟。

    最後,清算張居正就變成“有怨報怨,有仇報仇,無仇無怨表風骨”的一場外朝官員們的狂歡。

    所以,張居正死後被抄家真正原因是皇帝從他政治盟友馮保家裡抄出了金銀百萬兩,皇帝以為張居正家也有這麼多;嚴格來說,要徹底清算張居正的是以張四維為首的外朝文官,不是明神宗。

  • 10 # 婉兮歷史

    我們來說說明朝最優秀的內閣首輔大臣(沒有之一)張居正死後子孫後代為何被活活餓死?張居正一生為了推行新政積勞成疾最後去世,在張居正的改革之下才有了後來的萬曆新政,可以說明朝政治經濟軍事都在張居正的改革之下得以持續發展,張居正功不可沒,這樣一個優秀的內閣首輔為什麼死後會被抄家呢?為什麼會造成如何慘絕人寰的人間慘案呢?

    說到這裡就令人想起來後世清朝順治與多爾袞的關係來了,當初也是多爾袞擁立順治小皇帝上位,後來多爾袞又帶著順治入關登基,可以說清軍入關多爾袞功不可沒,可等多爾袞去世以後順治皇帝先是哭的不能自已,可是沒過多久就褫奪了多爾袞的封號,甚至還把多爾袞從棺材裡面拉出來鞭屍呢?就是因為順治皇帝還小的時候,多爾袞把持朝政,一切都要聽多爾袞的,多爾袞也不怎麼把順治放在眼裡,一個孩子的童年是在畏懼多爾袞的恐懼當中長大,等到多爾袞一死,已經長大的順治帝為了消除自己心中的陰影,為了剷除多爾袞在朝中的影響,順治帝就這麼拿死後的多爾袞開刀了,後輩人如此,那麼明朝的萬曆帝也是如此。

    萬曆帝登基的時候才十歲,那時候萬曆皇帝的母親李太后十分倚重張居正,把一切權力都交給張居正不說,連管教皇帝的事也都全權交給張居正,張居正不能辜負李太后的一片苦心啊,所以就處處以聖人之道來約束規範萬曆帝,小的時候萬曆帝倒是聽張居正的話,萬曆帝喜歡書法,寫的也很不錯,還常常送給身邊的人,可是後來張居正怕耽誤萬曆帝其它方面的發展竟然把書法課撤了,可以說小的時候萬曆帝是有點畏懼張居正的,但是年齡少長的萬曆帝就有些有點怨恨張居正了。

    李太后身邊有個心腹太監馮寶,馮寶與張居正交好,兩個人一起規範教育萬曆帝,有一次萬曆帝調戲一個宮女,兩個人就直接告訴了李太后,後來萬曆帝被李太后狠狠的懲罰了,在後來萬曆帝犯錯李太后讓萬曆帝認錯,張居正則直接替皇帝寫了罪己詔,這一樁樁一件件事都給萬曆帝心裡留下了巨大的陰影,仇恨怨恨的種子已經埋下來了,等到後來張居正一死,萬曆帝也是哭的不能自已,還說張居正是“上柱國”,追封張居正為“太師”,但是沒多久萬曆帝就對馮保下手了,革職抄家體會到了權力的滋味,也體會到了整人的滋味,這種嗜血的感覺一旦體驗就再也收不住了,於是張居正就成了萬曆帝目標。

    張居正的家被抄了,子孫被關在屋子裡面好多天幾乎都被餓死,長子被嚴刑拷打致死,妻子還面臨被威脅毀容的結局,訊息傳來這等慘案令朝野震驚,張居正得罪了萬曆帝但是張居正推行新政十餘年間更是得罪了數不勝數的權貴同僚,這些都是張居正死後遭到清算的原因,可憐張居正生前為國為民以至於積勞成疾最後累死,死後的子孫卻遭受了如此慘絕人寰的待遇,不得不說一句太慘了。

    明朝內閣首輔得到善終的很少,不得不說上一任內閣首輔徐階就是少數得到善終的代表,這個人眼光長遠做事圓滑永遠都知道給自己留一點餘地,也許做首輔不是做好的,但卻是少數得到善終的,堪稱職場老油條,全身而退的典範啊。

  • 11 # 絕塵的時光

    張居正是明後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派代表人物,在任萬曆年間首輔的時間裡,對明朝存在的各種弊病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創立的"一條鞭法"鞏固了明朝的統治,使明朝中後期國家實力有了較大的提升,被譽為中國古代"十大名相"之一。

    張居正生前的功績給明朝煥發出了強大的活力,作為萬曆皇帝的老師,他鞠躬盡瘁,極力輔佐皇帝處理政事,被授予了太師、太傅等高位。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位高權重的人,死後卻遭到清算被抄家,到底是為什麼呢?

    一、管束太過,積怨太深

    張居正作為託孤大臣,在朝堂有著極大的威信,他輔佐萬曆皇帝治理朝堂時,皇帝尚且年幼,為了穩定朝局,神宗母子對其言聽計從,凡事都要經過他的首肯同意,這在年幼的萬曆皇帝心裡埋下了陰暗的種子。萬曆皇帝從小就尊敬張居正一個老師,但是張居正沒想到的是他的過於插手朝堂,事無鉅細反倒讓萬曆皇帝心裡開始厭惡並且憎恨。

    張居正作為萬曆皇帝的老師,從小就對萬曆皇帝極為嚴格,如果哪次沒有按時完成功課,輕則責備,重則打罵,這在年幼的萬曆皇帝心裡形成了一道揮之不去的陰影,萬曆皇帝一直活在這陰影之中,清算只是時間問題。

    二、破除陰影,極端報復

    如果說張居正作為老師管教學生是理所當然,那麼管教的方法則讓萬曆皇帝極端憤怒,萬曆皇帝作為一國之君,張居正時時在他耳邊說要厲行節儉,萬曆皇帝也聽了他的話做到了厲行節儉,在朝堂上無法賞賜物品給大臣們,自己很沒面子。

    但是千不該萬不該張居正自己生活卻非常奢侈,據歷史記載,張居正父親過世的時候,回鄉葬父的儀式非常奢侈,乘坐的大轎都有32頂,非常壯觀,宛如一個宮殿在地面移動。

    三、萬曆貪財,手段劇烈

    萬曆皇帝性子貪財,他本就厭惡馮保太監和張居正已久,當宮裡為其弟無操辦婚禮的錢財時,他帥先想到了查抄太監馮保,於是採取了雷霆手段抄了馮保的家,抄出了錢財無數,於是更堅定了對張居正抄家的決心,終於在朝堂上決定對張居正進行抄家時,竟然無一人反對,張居正是悲哀的。

    結論

    張居正變法讓明朝煥發出強大的勃勃生機,在朝堂上輔佐萬曆皇帝鞠躬盡瘁,但也葬送了一家及子孫後代的命運,他本意雖好,奈何方式方法出了問題,太過自信,結局是悲慘的。

  • 12 # 生命的不可思議

    在朱元璋創立明朝以來,先後經歷了四百多年的風雨,後期的明朝更是隨時癱倒,內外危機四伏。就在這危急關頭,一個偉人重新讓衰落的明朝死灰復燃,在他的指導之下,明王朝又堅挺了60年之久。這個人便是張居正,張居正在歷史上是出名的政治與文學家。但是對於明朝來說,他是一名偉大的改革家。張居正在擔任內閣首輔的時候,就幫助萬曆皇帝建立了“萬曆新政”,因為是張居正輔佐的,又叫做張居正改革。張居正的改革卓有成效,張居正分別從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方面進行改進。在政治上,張居正加強了中央集權制,設立了朝廷官員考核制度,提升了官員的行政水平。經濟方面,張居正主要實行“一條鞭”法,這樣可以解決國家財政問題,實現收入的增長,能夠緩解百姓與土地之間的矛盾。軍事上,張居正也是十分重視國家邊防的守衛,所以張居正讓戚繼光還有李成梁作為邊疆的大將,駐守邊疆,分別看守東南方還有東北方的情況,保證國防安全。張居正應該算得上是明朝的大功臣了吧。可是就是這麼一個功臣,卻在死後被萬曆皇帝抄了家,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呢?小編今天就為大家講述一下。

    一、得罪大臣

    縱觀整個歷史,改革是需要革掉很多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得罪的人肯定不在少數,如果沒有夠大的權利去撐腰,很難推動。明朝是抓腐敗最嚴厲的一個朝代,但是越是抓,越是有些人去貪汙,所以貪汙風氣也尤為嚴重,而張居正在反腐方面也是加大了力度。尤其是在新政剛剛實行的時候,對於政治方面的一些阻攔者,張居正的態度非常強硬,入獄的入獄,貶職的貶職。在張居正推行改革的十年間,他樹立了大量的政敵,有一個數據可以表明當時他的敵人有多少,張居正當時抄家無數,在十年時間,讓大明朝的國庫積累了黃金四百多萬兩,糧食可以讓全國的人民吃十多年,可想而知是查處了多少腐敗貪官。被他制裁過的人雖然當時不該公然與張居正作對,但是,當張居正死後,他們的讒言大大加重了萬曆皇帝對張居正的偏見。

    二、冒犯了皇上

    一般來說,作為領導手下的人,最大的忌諱就是功高蓋主,咱們來看看張居正,權利巔峰時,國家大權獨攬,朝廷上說一每人敢說二。威望跟名聲遠遠甩皇帝好幾條街,皇帝對他還是十分忌憚的。當張居正正在實行改革的時候,萬曆皇帝還非常年輕,不懂事理,張居正不僅要擔任首輔大臣的重任,還要客串萬曆皇帝的老師,對皇帝進行言傳身教。當時,張居正可以說是實權宰我,萬曆皇帝只不過是他的傀儡。後來萬曆皇帝長大以後,開始有了自己的主意,對待張居正的態度也是很不好,在他看來,張居正就是一個試圖謀逆的奸臣。不僅是皇帝,其他人也都知道到底是誰掌握大權。最明顯的就是有一次,一名叫做邱嶽的官員,為了拍到張居正的馬屁,寫了一副對聯。上聯主要是對於當朝天子的歌頌,“日月並明,萬國仰大明天子”,下聯是專門誇讚當朝宰相張居正的,“丘山為嶽,四方頌太嶽相公。對聯最重要的就是下聯的內容,但是這個人卻把張居正看得比皇帝還重要。上面的兩點可以看出,張居正當時的地位,而這也是與萬曆之間產生仇隙的所在關鍵。

    三、張居正有貪汙之嫌,沒收他的財富上繳國庫

    明朝時期有很多官員是有過貪汙的,皇帝也不反感貪汙的事件,既然有貪汙,那皇帝也是很樂意去抄他們家的,既能夠增加名望,也可以起到警告作用,還能增加國庫的收入,何樂而不為呢?張居正位居高官,家境自然非常殷實。根據歷史的記載,張居正被抄家以後,在他家搜出來了黃金幾萬,白銀十多萬,後來張居正的孩子還被逼迫承認張居正自己貪汙受賄。張居正一生為國奉獻,可惜他的子孫後代卻十分悽慘,幾十個人被活活餓死,老大孩子因為被嚴刑審問,最後不幸死亡,妻子則是被人毀了容貌。

    四、張居正和皇太后有染

    張居正與當時的太后,在民間有過一些緋聞。在那個時候有個叫艾自修的書生,因為曾經被張居正嘲笑,產生了怨念,無意間知道了佔據正與太后的秘密,於是寫了一副對聯。整體對聯除了抒發自己對張居正的怨恨,還點出了張居正與太后不清不楚的關係。上聯是這樣:艾自修,自修勿修,白面書生背虎榜。對聯下半句內容:張居正,居正勿正,黑心宰相臥龍床。沒有不透風的牆,這副對聯的訊息不脛而走,讓皇帝知道了,頓時心中惱羞成怒,認為此舉大大的損害了皇室的尊嚴。當然這件事是民間傳說,但是多少跟張居正的下場是有關的。

    縱觀張居正這一生,雖然他也有很多的汙點,比如他很狂妄又很好色,貪汙肯定也有,但是人的道德不可能完美無缺,畢竟人無完人。張居正的政治上面影響力卻非同小可,值得後人學習的地方有很多。張居正透過萬曆新政,將明朝強行續命,讓明朝在危亡之際又延續了幾十年,不僅重建了新的政治體系,還幫助明朝彌補了虧空的國庫,雖然明朝最終還是滅亡了,但是,張居正還是功不可沒的。可惜了張居正,死後落得這麼個下場。

  • 13 # 繾綣風鈴

    明朝大臣張居正死後,為何會被抄家?萬曆皇帝有3個理由!

    眾所周知,張居正是大明萬曆朝內閣首輔,說他是擎天白玉柱也不誇張!在位期間為大明王朝做出了許多貢獻。但他死後,卻被萬曆皇帝抄家,生前的榮譽也被剝奪,甚至差點被掘墳鞭屍。

    有人說是因為張居正對萬曆皇帝的影響太大了,他一直活在張居正的陰影下,這是在對張居正的打擊報復!那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萬曆皇帝其實有他的3個理由,下面我們以萬曆皇帝的視角來講說一下~

    萬曆皇帝:我雖然身為皇帝,但繼位年幼,孤兒寡母的,一切事物,都仰仗著張居正先生的幫助。他作為我的老師和我的臣下,我是很敬重他的!

    至於後來我對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秉公辦理的,並沒有打擊報復的嫌疑,更不是我的本意!他之所以有此後果,都是他咎由自取的!

    第一,他貪汙腐敗

    根據後來司法部門查抄出來的統計如下:黃金有2400多兩,白銀更是多達10萬7千7百餘兩!把黃金做成器具規避貪汙的,摺合有3700餘兩,做成金首飾的有90多兩,把銀子打成銀器的有5200餘兩,銀首飾摺合10000兩以上,用好玉做成的帶子就有16條之多,這還是拿的出手的,古董之類的等等我就不列出來了!

    我們滿打滿算,從他張居正二十鋃鐺歲開始領取這個數量的工資,到他58歲去世,不吃不喝,也不到2萬兩白銀!但光查出來的現銀都有10萬多兩了!就算我爹和我再什麼賞也不可能有這個數字,貪汙的是事實存在的!所以我處罰貪官汙吏是沒有錯的!

    二,他濫用公權

    張居正為國為民操勞,常年奔勞於多地,國家配給交通工具是應該的,沒有問題!對於這方面,歷史書上都是有記載的!公元1578年,張居正老爸死了,回他老家辦後事,這一次出行,他就違反了朝廷規定的國法,雖然他這次回去,是經過我的批准和問詢,我也是有責任在裡面,但我只是叫他回去而不是叫他回去講排場!對於此次出行,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有詳細的記載。

    除了朝廷給他準備的肅靜迴避等儀仗隊,更讓人無法接受的事,他竟然私通外將戚繼光,讓他從軍隊裡調了一班鳥銃手,動用新式武器保鏢,明朝最忌諱的莫過於內臣和邊將勾結,對此我都沒說什麼。怎麼能說我之後對他進行打擊呢?

    而且他還騎乘了32個人抬的轎子,裡面有廚房,衛生間,休息室會客室!要知道我都沒這待遇,我也沒說什麼,這就僅僅算他濫用公權罷了!

    三,任由輿論發酵

    我年小父皇就去世了,我們孤兒寡母上來後,張居正對我母子倆多加幫助,我們是很感恩的!但是,正因為我媽媽是寡婦,正所謂寡婦門前是非多,說他和我媽媽之間有關係,""有一腿"",甚至坊間都傳聞兩人都有孩子了等無稽之談!這種嚴重損壞我皇家名聲的事件,這是最為致命的!

    可他張居正作為內閣首輔,不加以制止,反而讓流言蜚語滿天飛,甚至還有了“黑心宰相臥龍床”的說法!對我和我的家庭造成很大困擾,即使到了今天還在到處猜測!這種在其位不謀其政的行為我是絕對無法容忍的!是要治罪的!但鑑於他生前有功勞,我也沒說什麼,也是死後才算的!因此,我還是有恩於他的!

    綜上所述,說我萬曆皇帝黑心算計張居正,刻意打擊報復他,是不成立的,我是秉公執法!

    編輯整理:清風劍客

  • 14 # AbsInthe

    願以身心奉塵剎,不予自身謀利益。

    功於某國,拙於謀身。

    :不追求身後之事,一心以國事為重。正因為有了他的變法,才延續了明朝,才有神宗的一些事蹟。

    有些我的功過,留給後人評說。

    其實張居正真的是一代名相,能在大廈將傾的時候力挽狂瀾。只不過皇帝都那樣,歷朝歷代都是一樣。

  • 15 # 夢想窮遊的那個仔

    眾所周知,張居正是大明萬曆朝內閣首輔,說他是擎天白玉柱也不誇張!在位期間為大明王朝做出了許多貢獻。但他死後,卻被萬曆皇帝抄家,生前的榮譽也被剝奪,甚至差點被掘墳鞭屍。。。有人說是因為張居正對萬曆皇帝的影響太大了,他一直活在張居正的陰影下,這是在對張居正的打擊報復!那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萬曆皇帝其實有他的3個理由,下面我們以萬曆皇帝的視角來講說一下~

    萬曆皇帝:我雖然身為皇帝,但繼位年幼,孤兒寡母的,一切事物,都仰仗著張居正先生的幫助。他作為我的老師和我的臣下,我是很敬重他的!至於後來我對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秉公辦理的,並沒有打擊報復的嫌疑,更不是我的本意!他之所以有此後果,都是他咎由自取的!

    第一,他貪汙腐敗

    根據後來司法部門查抄出來的統計如下:黃金有2400多兩,白銀更是多達10萬7千7百餘兩!把黃金做成器具規避貪汙的,摺合有3700餘兩,做成金首飾的有90多兩,把銀子打成銀器的有5200餘兩,銀首飾摺合10000兩以上,用好玉做成的帶子就有16條之多,這還是拿的出手的,古董之類的等等我就不列出來了!

    二,他濫用公權

    張居正為國為民操勞,常年奔勞於多地,國家配給交通工具是應該的,沒有問題!對於這方面,歷史書上都是有記載的!公元1578年,張居正老爸死了,回他老家辦後事,這一次出行,他就違反了朝廷規定的國法,雖然他這次回去,是經過我的批准和問詢,我也是有責任在裡面,但我只是叫他回去而不是叫他回去講排場!對於此次出行,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有詳細的記載。

    三,任由輿論發酵

    我年小父皇就去世了,我們孤兒寡母上來後,張居正對我母子倆多加幫助,我們是很感恩的!但是,正因為我媽媽是寡婦,正所謂寡婦門前是非多,說他和我媽媽之間有關係,"有一腿",甚至坊間都傳聞兩人都有孩子了等無稽之談!這種嚴重損壞我皇家名聲的事件,這是最為致命的!可他張居正作為內閣首輔,不加以制止,反而讓流言蜚語滿天飛,甚至還有了“黑心宰相臥龍床”的說法!對我和我的家庭造成很大困擾,即使到了今天還在到處猜測!這種在其位不謀其政的行為我是絕對無法容忍的!是要治罪的!但鑑於他生前有功勞,我也沒說什麼,也是死後才算的!因此,我還是有恩於他的!

  • 16 # 德平不惑

    分享一點自己的觀點:

    一,我覺得問題的最最本質還是權益之爭。

    二,張居正是個改革家,能夠成為一個有所作為的改革家前提條件就是:強權。

    三,不斷地改革,不斷地遭受阻力,必須不斷地奪取更大的權力,用來克服更大的阻力,就是這樣的一個迴圈,最終把自己迴圈成為一個大獨裁者。

    四,歷史中,大獨裁者能夠做成大事,但是下場一般都不好,最終都會被定義為暴君。因為獨裁,一定會侵犯到很多人的利益。一定會有一個被壓迫的利益集團,在陰暗的地方隱忍,隨時等待著反擊的機會。

    五,張居正,無疑是這個死迴圈的實踐者,受益者,也是受害者。一旦當初決心走上改革的路,或許再也沒有回頭路。

    六,死後,對手攻擊他,是非常正常的,無非就是爭權奪利,攫取更多的利益。對於對手的仁慈,就是對於戰友的殘忍,政治鬥爭中的規則,雙方都心知肚明。

    七,唯一難以理解的,他從小帶大的聽話學生萬曆皇帝(甚至可以說是半個兒子)為什麼會對他下如此狠手,而且是死後,為什麼要如此殘忍對待一個死去的長者?我自己認為有三點原因:

    1.張居正生前,萬曆是肯定不敢的,那時除了忍,也只能忍,但是壓迫也是爆發的開始。他的優勢在於年輕,有的是時間。小時候看起來聽話的小孩,將來或許會更加瘋狂,萬曆就是最好的例子。

    2.萬曆長大成人,需要證明自己才是權力的頂峰,有殺雞儆猴的想法。

    3.實實在在的利益,就是錢的問題,張居正夥伴馮保被抄家,超出百萬級別的家產,或許這個數字,真的刺激了這個年輕人。明朝的皇帝都是有個私人小金庫的。

    八,能量用不會消失,只會轉化成為另外一種能量形式。權力一樣,爬得越高,勢能越大,但是將來下落時,轉化成的動能也會越大,跌得也會越慘。這個是能量守恆定律,誰都改變不了,因為他是一個定律。是以真理的方式存在於自然界中。

  • 17 # 玄坤文史

    張居正是個治國能臣,萬曆皇帝非常依賴張居正,所以張居正才有機會獨攬朝政,但是時間久了這就會造成萬曆皇帝的失位,所以萬曆皇帝還是有些忌憚張居正的,甚至有些厭惡張居正。所以張居正死後被清算,這和過節是沒什麼關係的,這就是朝臣之間的政治鬥爭,萬曆皇帝重塑皇權的過程。

    張居正畫像

    張居正在公元1567年進入了內閣,很快又被升為了禮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嘉靖皇帝駕崩之後,萬曆皇帝登基,這時萬曆皇帝才10歲,而內閣中高拱又被馮寶給踢出局,張居正成為了內閣首輔,張居正可以說是看著萬曆皇帝長大的,從某方面來說他也是萬曆皇帝的老師,張居正教育萬曆皇帝是非常嚴格的,這種強勢的一面招人反感很正常。

    在這之後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張居正和馮寶處於合作的關係,萬曆皇帝對張居正是覺得受到壓制的感受,而對馮寶則是非常的厭惡,加上有李太后在其中平衡,各方也算是相安無事的過了十年,公元1582年,張居正死了,內閣首輔的位置空了出來,權力真空讓各方勢力開始蠢蠢欲動。

    馮寶

    首先是萬曆皇帝,張居正死了,這年萬曆皇帝也二十了,正是充滿雄心壯志的一個年紀,張居正對朝政的影響十分的深遠,所以萬曆皇帝也絕對不會允許在自己的統治之下,還殘留著張居正的影響,所以對萬曆皇帝而言,急需清算張居正,以此來消除,淡化張居正的影響力。

    在張居正作為萬曆皇帝老師的時候,他對萬曆皇帝是非常嚴格的,當他行為不端做錯事的時候,張居正一定會嚴厲的指出萬曆皇帝的過錯讓他改正,久而久之萬曆皇帝在心中就有些怕張居正,他在朝臣面前,對張居正也十分的恭敬,在萬曆皇帝可以獨自決策朝政的時候,回想往事也難免覺得沒面子。

    萬曆皇帝

    張居正是一個治國能臣,他掌管內閣,明朝國防建設得到鞏固,推行一條鞭法,讓明朝的財政狀況得到改善,張居正為了萬曆皇帝的大明,用嘔心瀝血來形容也不為過,萬曆皇帝也很放心他,但是張居正大權在握的十年,必然也就造成了萬曆皇帝的失位。

    張居正在首輔的位置上樹敵很多,所以張居正一死他們馬上就和萬曆皇帝站到了統一戰線上,最先倒黴的是張居正推薦的潘晟,潘晟是個聰明人,他發覺情況不對勁馬上就辭職了,張四維出任內閣首輔,沒過多久張四維父親去世,申時行被推舉為內閣首輔,而馮寶在張居正死了之後,急需尋找新的盟友,在他的推舉下餘有丁進入了內閣。

    張四維

    馮寶的權勢也日漸鼎盛,萬曆皇帝從小就和他結仇了,所以在萬曆皇帝的示意下,張四維和申時行指使手下官員彈劾馮寶,馮寶倒臺了,在他家搜出了無數的金銀珠寶,馮寶和張居正是屬於合作關係,萬曆皇帝自然也是清楚的,接著各地的官員就開始上奏彈劾張居正,要求萬曆皇帝清算張居正。

    這一次,萬曆皇帝也成了被人利用的工具,張居正被抄家,官職爵位全被全被削除,一切恩賞都被收回,本來到這裡萬曆皇帝已經逐漸消除了張居正的影響,但是朝中清算張居正的風波並沒有因此而停止,很多被張居正提拔的官員都遭到了彈劾,張居正案逐漸變成了一場政治鬥爭,很多官僚受到了莫名期末的牽連,這個時候萬曆皇帝才開始重新審視張居正案,但是清算張居正帶來的負面影響也已經難以消除了。

    張居正畫像

  • 18 # 歷史小公子

    張居正不是一個好老師!

    雖說張先生的才智,能力無可非議的都是當之無愧的傲立在中華民族最頂端的那一撮人!

    但是張先生卻從來不是一個好老師,當然,我不是懷疑張先生的教學水平,我指的是他太過分了,你吃香的喝辣的,讓當皇帝的學生,受苦?

    這就不應該了,您說,大家都是人,憑什麼老師你就可以天天享受生活,而我每天就要受苦?

    豈有此理!

    於是張居正先生徹底得罪了萬曆皇帝。

    欺負皇帝是不應該的

    張大先生覺著一個人欺負不過癮,於是又拉進來了兩個幫手,皇帝他媽,和馮寶先生!

    可以想象到萬曆皇帝得多悲催吧。

    只要一做錯了,馮寶先生先和你嘮嘮對你是錯的這件事!

    接著好不容易回家了吧,看到老媽,想訴訴苦吧,結果呢,老媽更狠,又是劈頭蓋臉的一頓罵!

    好吧,不用說張大先生了,張大先生要是知道了,課上能少了一頓板子?

    所以在我看來張居正被清算是他得罪皇帝太狠了!

  • 19 # 歷史評說

    張居正在死後被萬曆皇帝清算抄家,歸根到底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張居正在執政期間,有一些做法讓小皇帝很不滿意。再加上張居正的政治盟友,內相司禮監馮保,在張居正死後不久倒臺。

    萬曆皇帝在對馮保進行抄家的過程中,狠狠地撈了一筆,這也讓萬曆皇帝對抄張居正家充滿了期待。張居正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在他的帶領下,明朝在統治了150年之後,重新煥發了活力。

    張居正能做出這樣的成績,主要靠他的權威性,太后對他無條件支援,司禮監對他無條件支援,小皇帝對他無條件支援。他自己也說自己不是宰相,自己是攝政,他的權威之重整個明朝的文官沒有出其右者。

    在這樣的朝堂環境之下,張居正近乎於處於一言堂的狀態

    這種獨裁的環境使得張居正的施政理念得以無障礙的落實,整個國家出現了蒸蒸日上的局面。

    但是萬曆皇帝不是NPC,他也會思考,為什麼大臣們對張老師唯唯諾諾?為什麼張居正能在朝堂上一呼百應?還不是因為張居正藉助皇權威嚴,利用臣子們對於皇權的敬畏,利用皇帝對他的信任,儼然使他自己和皇權畫上了等號,張居正的意志就等同於皇帝的意志。

    這種情況讓萬曆小皇帝非常不滿,他覺得自己的權利被竊取了,他被架空了,朝臣們只知道張居正,只要搞定張居正,皇帝有沒有意見完全無所謂。

    這種想法是極為可怕的,但是萬曆皇帝還是比較能夠隱忍的,沒有在張居正活著的時候發作,或者說張居正活著的時候,他沒有這個實力與能力發作。只有在張居正死後,萬曆皇帝失去了約束,這種長久以來的怨念,終於讓他決定清算張居正。

    再有一點就是張居正作為萬曆皇帝的老師,對萬曆管的非常嚴格

    中國人的理念裡一直就是嚴師出高徒,張居正就是這樣一個嚴師,他對萬曆的學習抓得很緊。

    記得有一次萬曆皇帝唸錯一個字,作為大臣的張居正直接不給皇帝面子,二話不說,立即糾正他的發音。這種不講究方式方法的教育,會影響孩子的自尊心,往往會使得孩子有很強的逆反心理。這樣長期以往,就使得萬曆在心中積累了很多的對張居正的不滿。

    還有就是張居正的言行不一

    張居正出於儒家思想,一直教導皇帝要節儉,要遠離女色。可是到頭來萬曆皇帝發現張居正在經濟上並不乾淨,而且他也是一個非常好色的人,張居正的形象人設在萬曆心中崩塌。萬曆皇帝想一想他對自己的種種教育,就覺得特別可笑,最後的一點憐憫也沒有了。

    還有一點就是萬曆皇帝做為天子,卻極其的貪財。張居正的好搭檔,馮保在張居正死後被扳倒,萬曆皇帝對他進行了抄家,結果從他家中抄出了大量的錢財。

    這就讓萬曆這個財迷對於抄家產生的濃厚的興趣,他很期待從張居正家中能夠抄出多少錢,所以在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下,他決定對自己的恩師張居正進行抄家清算。

  • 20 # 收手哲燕

    張居正,有明一代最偉大的政治家。沒有之一。

    1572年,隆慶皇帝撒手人寰,留下幼小的萬曆皇帝和年輕的寡婦李太后。同年,張居正和司禮監馮保及李太后合作,趕走了首輔高拱,張居正成了內閣一把手。李太后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對著帥哥張居正說:皇帝年幼,我又是一個婦道人家,以後家裡的大事小情,就託付給你了。至此,由張居正-馮保-李太后組成的萬曆最佳老師及監護人團隊正式成立。

    張居正是一個極其富有能力的政治改革家,他除了不遺餘力的推動一條鞭法在,還把最大的希望寄託在培養萬曆皇帝身上。因此,在處理公務的閒暇之餘,張居正親自擔任了萬曆的講師。

    張居正是一個極其嚴厲且負責任的老師。在對萬曆皇帝的教育上,有錯必罰。史書裡記載了這樣兩個事情:

    有一次,小皇帝正在張居正的監督下背書,突然被一生呵斥打斷。原因不過是論語裡的一句話,“色勃如也”,萬曆將“勃”讀成“貝”。

    還有一次,十八歲的萬曆在太監的慫恿下,喝了酒,還喝多了,還藉著酒性處罰了一個太監。第二天,李太后就經由馮保知道了這件事,於是把萬曆叫到宮裡。李太后也沒說什麼,只是拿著一本《霍光傳》在讀。霍光是什麼人?霍去病的弟弟,是曾經廢過皇帝的牛人。面對這樣的暗示,萬曆被嚇尿了。趕緊跪下又是承認錯誤,又是寫保證書的。

    可以說萬曆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史書記載,萬曆每次見到張居正,都是“芒背在刺”。張居正在培養萬曆皇帝方面確實是嘔心瀝血,但這個優秀的政治家卻不是一位優秀的教育家,他沒有弄明白,萬曆皇帝是皇帝,他雖然現在還是一個孩子,但當他長大的那一天,他會是自己的頂頭上司。

    1582年,張居正病重而卒,國失棟樑。萬曆皇帝親自祭奠。

    此時的萬曆皇帝已經長大成人,完成了權利的交接。一些有關張居正的黑材料慢慢的浮出水面。其實,很多對於張居正生前的檢舉也都是真實存在的,比如,張居正對自己的家人管教不嚴,縱容貪腐;張居正自己也不檢點,生活奢靡等等(比較有明的就是首輔大人擁有的那頂64人抬的轎子,據說還是兩室一廳一衛的構造)。萬曆皇帝恍然大悟,平日裡一生正氣、對我要求這麼高的張老師,私下裡卻是這樣的人!再加上張居正生前得罪的人不斷打黑槍,多年以來的積怨終於爆發,張家滿門被抄,期間還發生了張家人被關禁,活活餓死的慘劇。

    不管怎樣,萬曆對張居正也還是有感情的,最後對張居正的過度清算及時結束,才避免了被掘墳鞭屍。

    1622年,天啟皇帝為張居正平反,復官復蔭,但是,世間已無張居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曹丕的九品中正制度導致了東晉士族門閥政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