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寒山孤城
-
2 # 走遍神州s
先說過程,再講利弊。
鄭和下西洋是指自永樂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的二十八年間,鄭和率眾七次遠航的歷史。1405年7月11日(明永樂三年)明成祖命鄭和率領龐大的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萬七千四百名船員組成的船隊遠航,訪問了30多個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加深了中國同東南亞、東非的友好關係。每次都由蘇州劉家港出發,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遠航了有八次之多。最後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裡時,在船上因病過逝。
1:推行和平外交,穩定東南亞國際秩序
2:發展海外貿易,傳播中華文明
3:開拓海洋事業,鋪平亞非航路
4:三是對航海區域進行了戰略佈局
還有不好的一面,弊:
鄭和下西洋政治意義遠大於經濟意義,經濟上得不償失。任何國家的對外關係,都有民間的和政府的兩種方式。鄭和下西洋是政府行為,說它是主動外交,開放政策。
明朝實行海禁,就是禁止私人從事貿易,關閉中外交往的那扇大門,海外貿易完全被政府壟斷, 這與宋、元時期政府鼓勵私人海外貿易相比,已經趨於保守和內向,是退步了。
-
3 # 昕宇Vlog
鄭和下西洋是明代永樂、宣德年間的一場海上遠航活動,首次航行始於永樂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結束於宣德八年(1433年),共計七次。它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船隻和海員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紀末歐洲的地理大發現的航行以前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險 。哥倫布1492年8月2日揚帆西去,歷時33天,至10月12日,終於發現了新大陸,揭開了世界歷史新的一頁。在他之前,鄭和七次下西洋,最遠曾到達非洲西部。鄭和第一次下西洋帶領士卒二萬七千八百餘人,長四十四丈(約138米)、廣十八丈者(約56米)的寶船六十二艘,加上其它中小船隻,共二百餘艘。 其他各次情況差不多。鄭和下西洋規模之大亦遠遠超過哥倫布歷次遠航的船隊。 @紅鬍子老王 @子衿1010 @子衿1010
-
4 # 酒徒影視
鄭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偉大創舉,提高了中國航海技術
鄭和雲南省昆陽州(今雲南晉寧)人。出身於伊斯蘭教家庭。1271年,元朝忽必烈攻佔了大理,於1276年置雲南行省,並派回回人賽典赤·贍思丁前往統治。贍思丁是中亞布哈拉人,其祖先早就定居中國,鄭和就是贍思丁的後代。他的曾祖叫馬拜顏,祖父和父親都叫馬哈只。按《古蘭經》的規定,教徒中凡有經濟能力、身體健康者,一生中都要到聖城麥加卡而白古寺朝聖一次,凡朝聖過卡而白古寺的教徒就被稱作哈兒只(意思是巡禮人,即朝聖者)。鄭和十二歲離家,祖父和父親真名是什麼記不清,只依稀記得人們都叫他們哈只。當時從雲南去麥加朝聖,道路相隔數千裡,沒有較強的經濟實力作後盾,是走不成的,鄭成功的祖父和父親都能朝聖麥加,說明他們經濟條件很好。
但是,到1381年,明朝建立多年後,雲南還在元朝梁王控制之下,這一年,明朝派傅友德、蘭玉、沐英率軍進攻雲南,將近一年時間才平定雲南。戰爭中,鄭和的父親死去,年三十九歲,而鄭和本人走上了背井離鄉之路。戰爭一結束,鄭和作為戰俘被擄入傅友德軍中,按當時習慣,他被閹割後送入宮廷為太監。後來,燕王朱棣(朱元璋第四子)分封北平(今北京),他又到了燕王府,成了燕王的家奴。
鄭和天賦極高,刻苦耐勞,有勇有謀,又有驚人的毅力和意志,很快得到燕王賞識和重用。1398年,朱元璋病死,長孫朱允炆即位,就是後來的建文帝。但是,朱元璋的兒子們個個擁兵自重,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裡。建文帝採納謀士建議,實行削藩,最後才下詔燕王讓出王位。燕王見位置保不住了,便起兵反抗。他打著“清君側”的旗號,組成靖難軍,起兵奪取建文帝位。這場戰爭耗時三年,最後以燕王勝利結束。朱棣以武力奪取帝位,年號永樂;建文帝則不知下落。鄭和參加了這次內戰,史書上說鄭和對這次戰爭有功。永樂二年(1402),鄭和升為內宮監太監,不久,又升掌印太監,成為朱棣的得力內臣,並奉詔出使西洋。
1405年七月,鄭和與他的助手王景弘等人率艦隊從江蘇太倉港的劉家港出發,首次下西洋。這一年,鄭和三十五歲。至於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有人說是尋找建文帝,有人說是耀兵海外,有人說是增加交往。這一次出洋,鄭和帶了二萬七千八百多人,分工細密,各司其職,分乘六十三艘大船。他們在福州稍事休息後揚帆起航,首站是占城國。占城國即今越南中南部,南連真臘,西接交趾。唐宋以來,占城國就與中國建立了緊密的使節交流關係。鄭和的使團來到時,國王親自帶著大臣們出迎,他們頭戴金銀冠,身穿五色紋衣,赤著腳坐在大象上鄭和向他們宣讀了朱棣的詔書,轉達了通商修好的意願,並向他們贈送了禮品。占城國王很高興,當即表示遣使回訪中國。
之後,鄭和繼續前行,來到爪哇國。鄭和到達那裡時,正是滿者伯夷王朝統治時期,即今印度尼西亞歷史上最強大的王朝,其領土與今天印尼差不多。爪哇地處熱帶,物產豐富,更有無數珍禽異獸。鄭和向爪哇國王宣讀朱棣詔書,表達通商修好之意,並互贈禮品。隨後鄭和還訪問了蘇門答臘、錫蘭山(今斯里蘭卡)和古裡(今印度科澤科德)。完成既定任務後,鄭和一行踏上歸途。經過蘇門答臘島東部馬六甲的舊港時,鄭和的船隊與海盜有一次戰鬥。這裡盤踞著以陳祖義為首的一夥海盜。陳本是廣東人,洪武年間移居舊港,糾集一幫人劫掠來往船隻,各國商船對他恨之入骨,卻毫無辦法。鄭和決定在歸國時除掉他。他給陳祖義寫了一封信,叫他投降,陳祖義表面上同意,暗地裡卻來襲擊,誰知鄭和對此早有準備,待海盜船靠近時,將海盜船包圍起來全殲,登岸直搗陳的老巢,將剩下的海盜全部消滅,陳祖義被活捉,送回南京處死。從此,馬六甲海峽再無海盜之患。鄭和下西洋後不到一個月,為了遣送隨行使者回國,鄭和馬上進行第二次下西洋,這次鄭和特地訪問了暹羅(今泰國),並瞭解了暹羅與占城、蘇門答臘等國的關係,暹羅國從此不再扣留這些國家與明朝的使節。1409年,鄭和第三次下西洋,到達真臘(今高棉)、淡馬錫(今新加坡),並在滿刺加建立了一個出洋基地。1413年,鄭和第四次下西洋,這一次有一個特殊使命,應蘇門答臘國王之請,幫助平定其國內亂。1417年,鄭和第五次下西洋,這次的主要任務是去阿拉伯和非洲採購各種珍禽異獸。這次回國時,有十七個國家派使節隨船訪問明朝。1421年,鄭和第六次下西洋,任務是送上述各國使節回國。
1430年,宣德帝見西洋各國使節都不來朝貢,便派鄭和和王景弘再次率船下西洋。這次他們的船隊一部曾到麥加。按梁啟超的研究,鄭和七下西洋的路線,總結起來就是:(一)航中國南海至印度支那半島之南端(西貢)。(二)航暹羅灣(即曼谷灣)之東岸至曼谷(今逞京)。(三)航暹羅灣西岸循馬來半島南下至新加坡。(四)繞航蘇門答臘島一週。(五)繞航爪哇群島一週。(六)航孟加拉灣經安達曼群島至東印度(加拉吉大)。(七)循孟加拉灣東岸南航至錫蘭,繞錫蘭島一週。(八)循阿拉伯海東岸北航致西印度(孟買)。(九)由孟買循波斯灣東岸北航致泰格里士河河口。(十)循波斯灣西岸南航,復沿阿拉伯海西岸一週至亞丁。(十一)越亞丁灣循紅海東岸北航至麥加。(十二)循紅海西岸南航出亞丁灣,復循亞非利加東部海岸南航經摩森比克海峽,繞馬拉加西島之南端回航。鄭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偉大創舉,它比葡萄牙人迪亞士到達好望角、哥倫布發現美洲早八十到九十多年。鄭和下西洋溝通了中國與南洋及印度洋各國之間的交流,擴大了中外貿易,提高了中國航海技術。
-
5 # 百粵天話史
前幾天也有回答了一條有關鄭和下西洋的問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本號瞭解。現在就圍繞著問題談談個人的看法,不足的地方,大家多指點。
1.鄭和下西洋前的世界情況
在鄭和下西洋前,透過海洋遠洋相互來往交流的,在人類有史料記載中從來就沒有過。首先是面對如此廣闊的大海,對人類來說,一切都是陌生的,天生就帶有一種恐懼感。所以說,就算是臨海的國家也只是在沿海附近打打魚,看看海。正是這樣的情況,鄭和下西洋前大部分的國家都是相對比較獨立,都是過著原生態的土著生活。相互聯絡是不存在的,像馬來、印尼、南海沿海、菲律賓一帶當時更是蠻荒之地,有的就是當地的土著,他們還過著原始部落生活。直到中東沿海一帶也好不到哪裡去。
這就是為什麼到晚清時期,當時的華人,還以天朝自居。
2.造船技術
明朝建國前,中國的造船技術就非常發達。而就算是到了歐洲大航海時代的哥倫布、麥哲倫等人遠航時期的船隻也是非常小的船,跟我們的比那簡直是沒法比。朱元璋在鄱陽湖與陳友諒的海戰中,陳友諒的船隊中就有了非常大的樓船,數量也是多的驚人,船的功能裝置都十分先進了。朱元璋一舉滅了陳友諒,這些先進和數量巨大的樓船也都歸明朝所有,那先進的造船術自然也被明朝掌握。這些都為後來朱棣決定派鄭和下西洋提供了先天條件。
3.航海技術、羅盤、航海圖
雖然沒有過遠端航海的經驗,但是明朝本身就有遼闊的沿海區域。朱棣一直在北京,而明朝的原都城在南京,從北京到南京的沿海正好提供了良好的航海條件,遠航那只是距離遠了些而已。
羅盤就是船隻的大腦,明朝時中國已經有了,而歐洲的還是從中國傳過去的。
航海圖,據史料記載,在元朝忽必烈時期就有了航海圖,標識精準程度也是非常高的。明朝繼承了元朝的這些東西,這也是為鄭和下西洋提供堅實基礎。
鄭和在這些強大的硬核支援下七下西洋,確實是史無前例的偉大壯舉,大大的溝通了所到國家的聯絡。看著鄭和那超級大的船隊,沿途國家幾十個國家,上到國王,下到王公貴族全都組團到明朝來朝拜,有的國王就直接留在明朝生活,國家都放棄了。
明朝為什麼不殖民?這主要有幾個原因:一·中國本身就很大;二 我們本身就是一個愛好和平的民族;三 我們是一個長期以農耕為主的國家,賦稅九成多全來自這裡,這就能自給自足。
鄭和下西洋開了這樣一個偉大壯舉,卻為歐洲提供了大航海時代到來提供了幫助。
-
6 # 凝祥聚瑞
鄭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偉大創舉,提高了中國航海技術
鄭和雲南省昆陽州(今雲南晉寧)人。出身於伊斯蘭教家庭。1271年,元朝忽必烈攻佔了大理,於1276年置雲南行省,並派回回人賽典赤·贍思丁前往統治。贍思丁是中亞布哈拉人,其祖先早就定居中國,鄭和就是贍思丁的後代。他的曾祖叫馬拜顏,祖父和父親都叫馬哈只。按《古蘭經》的規定,教徒中凡有經濟能力、身體健康者,一生中都要到聖城麥加卡而白古寺朝聖一次,凡朝聖過卡而白古寺的教徒就被稱作哈兒只(意思是巡禮人,即朝聖者)。鄭和十二歲離家,祖父和父親真名是什麼記不清,只依稀記得人們都叫他們哈只。當時從雲南去麥加朝聖,道路相隔數千裡,沒有較強的經濟實力作後盾,是走不成的,鄭成功的祖父和父親都能朝聖麥加,說明他們經濟條件很好。
但是,到1381年,明朝建立多年後,雲南還在元朝梁王控制之下,這一年,明朝派傅友德、蘭玉、沐英率軍進攻雲南,將近一年時間才平定雲南。戰爭中,鄭和的父親死去,年三十九歲,而鄭和本人走上了背井離鄉之路。戰爭一結束,鄭和作為戰俘被擄入傅友德軍中,按當時習慣,他被閹割後送入宮廷為太監。後來,燕王朱棣(朱元璋第四子)分封北平(今北京),他又到了燕王府,成了燕王的家奴。
鄭和天賦極高,刻苦耐勞,有勇有謀,又有驚人的毅力和意志,很快得到燕王賞識和重用。1398年,朱元璋病死,長孫朱允炆即位,就是後來的建文帝。但是,朱元璋的兒子們個個擁兵自重,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裡。建文帝採納謀士建議,實行削藩,最後才下詔燕王讓出王位。燕王見位置保不住了,便起兵反抗。他打著“清君側”的旗號,組成靖難軍,起兵奪取建文帝位。這場戰爭耗時三年,最後以燕王勝利結束。朱棣以武力奪取帝位,年號永樂;建文帝則不知下落。鄭和參加了這次內戰,史書上說鄭和對這次戰爭有功。永樂二年(1402),鄭和升為內宮監太監,不久,又升掌印太監,成為朱棣的得力內臣,並奉詔出使西洋。
1405年七月,鄭和與他的助手王景弘等人率艦隊從江蘇太倉港的劉家港出發,首次下西洋。這一年,鄭和三十五歲。至於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有人說是尋找建文帝,有人說是耀兵海外,有人說是增加交往。這一次出洋,鄭和帶了二萬七千八百多人,分工細密,各司其職,分乘六十三艘大船。他們在福州稍事休息後揚帆起航,首站是占城國。占城國即今越南中南部,南連真臘,西接交趾。唐宋以來,占城國就與中國建立了緊密的使節交流關係。鄭和的使團來到時,國王親自帶著大臣們出迎,他們頭戴金銀冠,身穿五色紋衣,赤著腳坐在大象上鄭和向他們宣讀了朱棣的詔書,轉達了通商修好的意願,並向他們贈送了禮品。占城國王很高興,當即表示遣使回訪中國。
之後,鄭和繼續前行,來到爪哇國。鄭和到達那裡時,正是滿者伯夷王朝統治時期,即今印度尼西亞歷史上最強大的王朝,其領土與今天印尼差不多。爪哇地處熱帶,物產豐富,更有無數珍禽異獸。鄭和向爪哇國王宣讀朱棣詔書,表達通商修好之意,並互贈禮品。隨後鄭和還訪問了蘇門答臘、錫蘭山(今斯里蘭卡)和古裡(今印度科澤科德)。完成既定任務後,鄭和一行踏上歸途。經過蘇門答臘島東部馬六甲的舊港時,鄭和的船隊與海盜有一次戰鬥。這裡盤踞著以陳祖義為首的一夥海盜。陳本是廣東人,洪武年間移居舊港,糾集一幫人劫掠來往船隻,各國商船對他恨之入骨,卻毫無辦法。鄭和決定在歸國時除掉他。他給陳祖義寫了一封信,叫他投降,陳祖義表面上同意,暗地裡卻來襲擊,誰知鄭和對此早有準備,待海盜船靠近時,將海盜船包圍起來全殲,登岸直搗陳的老巢,將剩下的海盜全部消滅,陳祖義被活捉,送回南京處死。從此,馬六甲海峽再無海盜之患。鄭和下西洋後不到一個月,為了遣送隨行使者回國,鄭和馬上進行第二次下西洋,這次鄭和特地訪問了暹羅(今泰國),並瞭解了暹羅與占城、蘇門答臘等國的關係,暹羅國從此不再扣留這些國家與明朝的使節。1409年,鄭和第三次下西洋,到達真臘(今高棉)、淡馬錫(今新加坡),並在滿刺加建立了一個出洋基地。1413年,鄭和第四次下西洋,這一次有一個特殊使命,應蘇門答臘國王之請,幫助平定其國內亂。1417年,鄭和第五次下西洋,這次的主要任務是去阿拉伯和非洲採購各種珍禽異獸。這次回國時,有十七個國家派使節隨船訪問明朝。1421年,鄭和第六次下西洋,任務是送上述各國使節回國。
1430年,宣德帝見西洋各國使節都不來朝貢,便派鄭和和王景弘再次率船下西洋。這次他們的船隊一部曾到麥加。按梁啟超的研究,鄭和七下西洋的路線,總結起來就是:(一)航中國南海至印度支那半島之南端(西貢)。(二)航暹羅灣(即曼谷灣)之東岸至曼谷(今逞京)。(三)航暹羅灣西岸循馬來半島南下至新加坡。(四)繞航蘇門答臘島一週。(五)繞航爪哇群島一週。(六)航孟加拉灣經安達曼群島至東印度(加拉吉大)。(七)循孟加拉灣東岸南航至錫蘭,繞錫蘭島一週。(八)循阿拉伯海東岸北航致西印度(孟買)。(九)由孟買循波斯灣東岸北航致泰格里士河河口。(十)循波斯灣西岸南航,復沿阿拉伯海西岸一週至亞丁。(十一)越亞丁灣循紅海東岸北航至麥加。(十二)循紅海西岸南航出亞丁灣,復循亞非利加東部海岸南航經摩森比克海峽,繞馬拉加西島之南端回航。鄭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偉大創舉,它比葡萄牙人迪亞士到達好望角、哥倫布發現美洲早八十到九十多年。鄭和下西洋溝通了中國與南洋及印度洋各國之間的交流,擴大了中外貿易,提高了中國航海技術。
-
7 # CMF客美府
1405年7月11日﹙明永樂三年﹚明成祖命鄭和率領龐大的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萬七千四百名船員組成的船隊遠航,訪問了30多個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加深了中國同東南亞、東非的友好關係。每次都由蘇州劉家港出發,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遠航了有八次之多。最後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裡時,在船上因病過逝。民間故事《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將他的旅行探險稱之為三寶太監下西洋。
鄭和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 彭亨、真臘、古裡、暹羅、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非洲東岸,紅海、麥加,並有可能到過澳洲。
下西洋歷程
第一次下西洋
永樂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從南京龍江港啟航,經太倉出海,永樂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國。第一次下西洋人資料載有27800人
第二次下西洋
永樂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出發,到達汶萊、泰國、高棉、印度等地,在錫蘭山迎請佛牙,隨船帶回,永樂七年夏(1409年)回國。第二次下西洋人資料載有27000人。
第三次下西洋
永樂七年九月(1409年10月)從太倉劉家港啟航,姚廣孝、費信、馬歡等人會同前往,到達越南、馬來西亞、印度等地,回國途中訪錫蘭山,永樂九年六月十六(1411年7月6日)回國。
第四次下西洋
永樂十一年十一月(1413年11月)出發,隨行有通譯馬歡,繞過阿拉伯半島,首次航行東非麻林迪,永樂十三年七月初八(1415年8月12日)回國。同年11月,麻林迪特使來中國進獻“麒麟”(即長頸鹿)。
第四次下西洋人資料載有27670人。
第五次下西洋
永樂十五年五月(1417年6月)出發,隨行有蒲壽庚的後代蒲日和,途經泉州,到占城、爪哇,最遠到達東非木骨都束、卜喇哇、麻林等國家,永樂十七年七月十七(1419年8月8日)回國。
第六次下西洋
永樂十九年正月三十日(1421年3月3日)出發,往榜葛刺(孟加拉),史載“於鎮東洋中,官舟遭大風,掀翻欲溺,舟中喧泣,急叩神求佑,言未畢,……風恬浪靜”,中道返回,永樂二十年八月十八(1422年9月2日)回國。永樂二十二年,明成祖去世,仁宗朱高熾即位,以經濟空虛,下令停止下西洋的行動。
第七次下西洋
寶船從龍江關出水。宣德五年閏十二月初六(1431年1月從龍江關(今南京下關)啟航,返航後,鄭和因勞累過度於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裡去世,船隊由太監王景弘率領返航,宣德八年七月初六(1433年7月22日)返回南京。第七次下西洋人資料載有27550人
鄭和下西洋是一種國家行為,鄭和船隊是一支強大的戰略力量。明政府派遣鄭和船隊下西洋顯然是從當時國家利益(包括皇帝的意志)和國家需要出發。
鄭和下西洋的使命和功績概括起來,主要包括4個方面:
1.推行和平外交,穩定東南亞國際秩序
鄭和下西洋前,中國周邊的國際環境動盪,主要表現在東南亞地區各國相互猜疑,互相爭奪。當時東南亞兩個最大的國家爪哇、暹羅對外擴張,欺壓周邊一些國家,威脅滿剌加、蘇門答剌、占城、真臘,甚至在三佛齊,還有殺害明朝使臣的,攔截向中國朝貢的使團;再一個海盜猖獗,橫行東南亞、南亞海上,十分囂張,海上交通線得不到安全保障。這些不穩定的因素,一方面直接影響中國南部的安全,一方面極大影響了明朝的國際形象,不利於明朝的穩定和發展。在這種形勢下,明朝皇帝採取了“內安華夏,外撫四夷,一視同仁,共享太平”和平的外交政策。派遣鄭和率領船隊下西洋透過各種手段,調解和緩和各國之間矛盾,維護海上交通安全,從而把中國的穩定與發展同周邊聯絡起來,試圖建立一個長期穩定的國際環境,提高明王朝的國際威望。所以從明朝派遣鄭和的使命可以看出是實現和平的使命。
鄭和下西洋調解矛盾,平息衝突,消除隔閡,有利於周邊的穩定,維護了東南亞、南亞地區穩定和海上安全,提高了明朝的聲望。所以,可以看出鄭和的船隊有強大的軍事實力,但不是用於侵略擴張,而是用於實現和平目的。在當時國際環境條件下,陳祖義幾千人,阿烈苦奈兒上萬人,沒有強大軍事實力做後盾,是難以實現和平的。李約瑟評價:東方的Nautilus華人從容溫順,不記前仇,慷慨大方,從不威脅他人的生存,雖然有恩人自居;他們全副武裝,卻從不征服異族,也不建立要塞。
2.震懾倭寇,牽制蒙元勢力,維護國家安全
當時,威脅明朝安全的主要來自兩個方向:東部海上的倭寇,北方的蒙元殘餘勢力和西北的帖木兒帝國。中國倭寇最早出現在元朝末年,日本國內發生內戰,部分武士和浪人為了生存便到中國沿海搶劫,到明初朱元璋時期,非常猖獗。當時明朝剛剛建立,國內還不穩定,所以集中精力安內,國防上採取被動的防禦戰略,在沿海省份設立衛所,在北方修長城和派兵屯邊。
朱棣時期,陸海兩方面對明朝的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改變了被動防禦戰略,主動出機,陸上方向實施遷都、親征漠北;海上方向組建了鄭和舟師,震懾和打擊倭寇和反明勢力,並從海上實施戰略包抄,對西北方向進行戰略上的牽制,從而減輕明朝北部的壓力,減少老百姓負擔。
3.發展海外貿易,傳播中華文明
鄭和下西洋的使命主要是政治目的,同時也帶有一定的經濟目的,國家實施這麼大的戰略行動,它是多方面考慮的。在鄭和船隊下西洋過程中展開許多貿易活動,主要有三種形式:
第一種朝貢貿易。這種貿易是鄭和下西洋貿天易活動的基本形式,帶有封建宗主國的性質。它透過這種形式獲得這些小國對明朝宗主地位的認可,這是朝貢貿易的政治目的。當時各國都積極到中國來朝貢,一方面得到明朝的庇護,一方面得到的豐厚賞賜。據統計,永樂在位22年,與鄭和下西洋有關的亞非國家使節來華共318次,平均每年15次,盛況空前。更有汶萊、滿剌加、蘇祿、古麻剌朗國4個國家先後7位國王親自率團前來,最多一次有18個國家朝貢使團同時來華,還有3位國王在訪問期間在中國病逝,他們遺囑要託葬中華。明朝都按照王的待遇厚葬。
第二種官方貿易。是鄭和下西洋的重要內容,它是在雙方官方主持下與當地商人進行交易,是明朝擴大海外貿易的重要途徑。鄭和船隊除了裝載賞賜用的禮品外,還有中國的貨物,如銅錢、絲綢、瓷器、鐵器等。這種貿易可以用明代銅錢買賣,多數以貨易貨。最有影響的是擊掌定價法。在印度古裡國,中國船隊到達後,由當地的代理人負責交易事宜,將貨物帶到交易場所,雙方在官員主持下當面議價定價,一旦定下,決不反悔。雙方互相擊掌表示成交。這種友好的貿易方式,在當地傳為美談。鄭和下西洋期間,尤其是後幾次下西洋貿易規模擴大,遵循的平等自願,等價交換,具備了國際貿易的一些基本原則。
第三種民間貿易。這種貿易一定程度上是在鄭和下西洋貿易活動的帶動下出現的。它不是透過官方,而是由商人或民間自發性展開的。鄭和下西洋消滅海盜,維護了海上安全,開闢了航線,促進和刺激了民間貿易。據有學者研究,鄭和使團不禁止下西洋官兵帶一些中國貨物在沿途進行交換。東南亞百姓對中國絲綢、瓷器、工具非常喜歡,鄭和船隊一到都爭先恐後的划船或到碼頭交易,有的還請官兵到當地的集市設攤交易。當時中國主要輸出的瓷器、絲綢、茶葉、漆器、金屬製品、銅錢等,中國換回的主要是珠寶、香料、藥材、珍奇動物等,當時中國從海外進口100斤胡椒,當地價值1兩,回到國內出售20兩,利潤豐厚。
鄭和下西洋進行的貿易活動有政治行為的貿易,也存在經濟行為的貿易。鄭和下西洋所到之處,不僅進行海外貿易,還傳播先進的中國的文化。當時東南亞、南亞、非洲一些國家和地區社會發展比較落後,非常向往中華文明。朱棣派遣鄭和下西洋還肩負了“宣教化於海外諸番國,導以禮儀,變其夷習”的使命。鄭和出色將中華文明遠播海外,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寫下了新的篇章。鄭和下西洋傳播中華文明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中華禮儀和儒家思想、曆法和度量衡制度、農業技術、製造技術、建築雕刻技術、醫術、航海造船技術等。現在在海外還流傳許多鄭和的故事。在馬來西亞有三寶山、三寶井,印尼有三寶壟、三寶廟,留下鄭和遺蹟,表達了當地人民對這位傳播中華文明的先驅的敬意。
4.開拓海洋事業,鋪平亞非航路
海洋是生命的搖籃,佔據著地球表面積70.8%,擁有著豐富的資源。自古以來,是人類生產和生活的空間,對人類社會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也與我們中華民族的生存、發展和盛衰休慼相關。我們的祖先早期創造了龍山和百越海洋文化,15世紀初,鄭和大規模遠航活動,把中國古代的海洋事業推向發展高峰,對人類的海洋文明做出了重要貢獻。
主要表現在:
一是開闢了亞非的洲際航線,為西方人的大航海鋪平了亞非航路。當葡萄牙的Nautilus達加馬沿非洲西海岸繞過好望角,抵達東非海岸時,當地人就告述幾十年前華人曾幾次來到這裡。他們在阿拉伯Navigator的幫助下,沿著鄭和船隊開闢的航線順利到達了印度。
二是對西太平洋和印度洋進行了一些海洋考察,蒐集和掌握了許多海洋科學資料。《鄭和航海圖》就是透過大量海洋調查繪製的。這種海洋考察活動比世界記載最早的1872年——1876年英國的“挑戰者”號進行海洋調查早了400多年。
三是對航海區域進行了戰略佈局。鄭和下西洋根據其使命和掌握的海洋知識,在遼闊的海外選擇了占城、滿剌加、舊港、古裡、忽魯莫斯等地作為海洋發展的重點區域,有利於擴大海外交通和貿易範圍。
鄭和下西洋在海洋事業上還有許多貢獻。鄭和的功績是輝煌的,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他從30多歲開始,前後28年獻身海洋,最後一次下西洋時,已經60歲了,為了中外文化交往和航海事業,他毅然率領船隊出使,這次他再沒有回來,病逝在印度的古裡,時年62歲,永遠的長眠在他開闢的和平的道路上。在群星璀璨的中華英傑中,鄭和不但以先於西方人航海,勝於西方人的航海技術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我覺得人們關注和研究他的最主要層面,恐怕是鄭和所代表的一種文化精神:一種華人不畏艱險,征服自然的價值趨向,一種開啟國門走向世界進行文化交流的決心。鄭和這種敬業獻身報效國家的精神是永存的,凝聚著中華民族開放進取、和平友好、交流合作、經略海洋和敢為天下先的優秀品德,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值得後人繼承和弘揚,推進人類的文明。
-
8 # 先秦說書將
因為鄭和下西洋在歷史上對當時乃至後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主要集中在三方面:
①政治層面:鄭和下西洋對於當時世界各國來說,展現了明王朝絕對的政治和軍事優勢。進而影響了周邊各國跟明王朝的關係,形成了以明王朝為核心的朝貢體系。
②經濟層面:鄭和下西洋促進了中國跟其他國家的商品交流,中國引入其他國家的工藝品的同時也輸出了中國的工藝品(如瓷器、茶葉等)這其實無形中就形成和擴大了貿易體系。
所以不得不承認鄭和下西洋是一次偉大的創舉。
-
9 # 陰陽眼看市場
鄭和下西洋是明代永樂、宣德年間的一場海上遠航活動,首次航行始於永樂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結束於宣德八年(1433年),共計七次。由於使團正使由鄭和擔任,且船隊航行至婆羅洲以西洋麵(即明代所謂“西洋” ),故名。
在七次航行中,三寶太監鄭和率領船隊從南京出發,在江蘇太倉的劉家港集結,至福建福州長樂太平港駐泊伺風開洋 [2-3] ,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訪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古裡、暹羅、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地,已知最遠到達東非、紅海。
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船隻和海員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紀末歐洲的地理大發現的航行以前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險 。
政治影響
建立政治秩序
在外交及軍事方面,鄭和下西洋頗有建樹。在總體保持和平的同時,鄭和船隊使用武力,打擊了斯里蘭卡錫蘭山國亞烈苦奈兒的統治,消滅篡奪王位的蘇門答臘君主蘇幹剌,懲治海盜陳祖義,並在東南亞扶植由施氏華僑統治的舊港宣慰司。有學者認為,鄭和下西洋,使明王朝在東南亞全面建立起華夷政治體系;而這種政治秩序由於是基於傳統的“王者無外”、“懷遠以德”的觀念,故總體上是非侵略性的。 [128]
拓展朝貢體系
在下西洋的過程中,鄭和船隊展示了明帝國的政治和軍事優勢,加之經濟利益的刺激,明廷主導的朝貢體系的規模大為擴充套件。 [5] 這種朝貢體系是非霸權(無論是軍事、政治、經濟還是宗教、意識形態等方面)的強國國際政治體系。 鄭和也被視為明朝的和平使者。
經濟影響
開拓海外貿易
鄭和下西洋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自明太祖朱元
鄭和船隊購買的金錠(出土於梁莊王墓)
璋以來的禁海政策,開拓了海外貿易。鄭和下西洋包括朝貢貿易、官方貿易和民間貿易等形式。朝貢貿易以奢侈品(例如香料)為大宗,甚至有學者認為尋找海外香料、滿足國內需求,是促成鄭和下西洋的一個根本原因。 [19]
官方貿易是在官方主持下展開,遵循平等自願、等價交換等原則,其使用的“擊掌定價法”傳為美談;民間貿易則由私人自發展開,例如據考證鄭和船隊的官兵便可以攜帶商品在沿線國家展開貿易。
改進國內生產
學界有觀點認為,鄭和下西洋為中國輸入了新的工藝產品、原料、技術,從而影響了中國國內的手工業生產。例如,性堅質細的海外硬木因鄭和下西洋而進入中國,使中國匠師們對於硬木操作逐漸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在陶瓷生產方面,明朝工匠們使用由鄭和下西洋而進口的蘇麻離青(又稱“蘇勃泥青”)為呈色劑 ,形成了永、宣青花顏色濃重、暈散的風格;又吸收伊斯蘭文化、波斯文化的因素,產生了新器型(如扁壺、花澆)和新紋樣。一說,景泰藍的發展也與鄭和下西洋有關。
引發財政危機
鄭和下西洋以朝貢貿易為主,“政治掛帥”而忽視經濟實利,有“厚往薄來”之說 ,從而也使得遠航難以為繼。根據歷史資料顯示,鄭和下西洋以及朱棣對這些外邦朝貢者的大量賞賜,引發了帝國的恐慌,僅耗費銀兩一說即達600萬兩, 還不包括對兩萬官兵的嘉獎。由於船隊攜帶銅錢出國收購,致使銅錢大量外流,造成國內“錢荒”,嚴重消耗了國庫儲備,引起錢幣的大規模貶值。
文化影響
鄭和下西洋加強了中外文明的交流,也留下了介紹沿岸國家、地區情況的地理著作以及航海圖。
宗教文化
有觀點認為,鄭和下西洋促進了伊斯蘭教在印度尼西亞以及東南亞其他地區的傳播, 《三寶壟華人編年史》被認為是這方面的一項證據。 在伊斯蘭教的輸入方面,鄭和船隊的分船隊曾經到達天方國,帶回了該國大清真寺的寫真畫本, 加強了中國和伊斯蘭教文化區的聯絡。 鄭和船隊也在海外傳播佛教,《佈施錫蘭山佛寺碑》就是這方面的例證。還有推測稱,以天妃信仰為代表的道教也隨鄭和船隊在海外傳播。
地理著述
鄭和下西洋促進了明朝對外界的瞭解。在地理認識上,鄭和下西洋後,“西洋”一詞的含義更為擴大,有了泛指海外諸國、外國之意。
鄭和下西洋,還留下了《鄭和航海圖》。原圖呈一字形長卷,明代中晚期茅元儀將之收錄在《武備志》中,改為書本式,自右而左,有圖20頁,共40幅,最後附“過洋牽星圖”二幅。海圖中記載了530多個地名,其中外域地名有300個,最遠的東非海岸有16個。標出了城市、島嶼、航海標誌、灘、礁、山脈和航路等。其中明確標明南沙群島(萬生石塘嶼)、西沙群島(石塘)、中沙群島(石星石塘)。《鄭和航海圖》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航海圖集, 也是遠洋航行的寶貴資料。 [1] 與同時期西方最有代表性的波特蘭海圖相比,《鄭和航海圖》製圖的範圍廣,內容豐富,雖然數學精度較其低,但實用性勝過波特蘭海圖。
-
10 # 琪姐說歷史
▂ ▄ ▅ ▆ ▇ █ 精彩分享 █ ▇ ▆ ▅ ▄ ▂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1.鄭和下西洋前的世界情況
在鄭和下西洋前,透過海洋遠洋相互來往交流的,在人類有史料記載中從來就沒有過。首先是面對如此廣闊的大海,對人類來說,一切都是陌生的,天生就帶有一種恐懼感。所以說,就算是臨海的國家也只是在沿海附近打打魚,看看海。
正是這樣的情況,鄭和下西洋前大部分的國家都是相對比較獨立,都是過著原生態的土著生活。相互聯絡是不存在的,像馬來、印尼、南海沿海、菲律賓一帶當時更是蠻荒之地,有的就是當地的土著,他們還過著原始部落生活。直到中東沿海一帶也好不到哪裡去。
這就是為什麼到晚清時期,當時的華人,還以天朝自居。
2.造船技術
明朝建國前,中國的造船技術就非常發達。而就算是到了歐洲大航海時代的哥倫布、麥哲倫等人遠航時期的船隻也是非常小的船,跟我們的比那簡直是沒法比。朱元璋在鄱陽湖與陳友諒的海戰中,陳友諒的船隊中就有了非常大的樓船,數量也是多的驚人,船的功能裝置都十分先進了。
朱元璋一舉滅了陳友諒,這些先進和數量巨大的樓船也都歸明朝所有,那先進的造船術自然也被明朝掌握。這些都為後來朱棣決定派鄭和下西洋提供了先天條件。
3.航海技術、羅盤、航海圖
雖然沒有過遠端航海的經驗,但是明朝本身就有遼闊的沿海區域。朱棣一直在北京,而明朝的原都城在南京,從北京到南京的沿海正好提供了良好的航海條件,遠航那只是距離遠了些而已。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11 # 海洋情感小屋
然而,自明代以來,對於鄭和下西洋就褒貶不一,甚至貶多於褒。比如在明代官方檔案中,對於這種“壯舉”非但沒有大書特書,還疑似銷燬了有關資料,給後世研究增添了許多困擾。翻開史書,時人談起此事,也多持一種鄙薄的態度,比如名臣劉大夏就評價:“昔下西洋,費錢穀數十萬,軍民死者亦萬計,此一時弊政”,他還認為下西洋就是為了蒐羅“奇珍寶玩”,於國計民生無益。
當然,我們可以說古人的眼光有“侷限”,有些事情也確實不能單從“錢”的角度去衡量。那麼,綜合歷史與現實,經過種種分析、對比、思考,拋開某些“權威”觀點的干擾,我們是否還能對鄭和下西洋給出“偉大壯舉”的評價呢?
先看鄭和下西洋的動機。
一切要從明朝的那場皇室內戰說起。
明建文四年(1402年),歷經四年的“靖難之役”,朱棣奪得皇帝寶座,侄子建文帝下落不明。雖說如願以償,朱棣卻從此患上兩大心病:一是自己“得位不正”,恐被天下士人唾罵;二是建文帝生死不明,且傳聞已出逃海外。
為消除這兩大心病,朱棣大肆殘殺建文舊臣,並篡改史料,以圖堵住悠悠眾口。同時他又想出一個奇招——派船隊出海,一方面宣揚大明“威德”,讓沿海那些小國都向大明進貢,造成“萬國來朝”的表象,從國際層面證明自己是“天命所歸”;一方面又可以暗訪建文帝下落,讓自己睡得更安穩。當然,若能帶些海外的奇珍異寶回來,那就更完美了。
這個重任,落在了太監鄭和的肩上。他是朱棣的親信,“靖難”的功臣,又有出海的經驗, 擔當此任再合適不過。
既然要宣揚“國威”,就要不惜血本。為打造一支壯觀的船隊,朱棣“支動天下一十三省的錢糧”,僅耗費銀子即達600萬兩, 這還不包括對幾萬出海官兵的賞賜,而因風浪、海盜、疾病、戰爭等引起的“軍民死者萬計”,也並非虛言。
七下西洋(1405—1433年),歷時如此之長,代價如此之大,收效幾何呢?
首先,尋找建文帝,這個肯定沒完成。倒是朱棣在國內的密探查訪到一些訊息。
至於“宣揚國威”之類,似乎收到了一定效果,但這種效果並沒有多少實際意義。
鄭和下的“西洋”,並不是今天所指的歐美各國,而是指婆羅洲以西洋麵,即汶萊以西的東南亞和印度洋沿岸地區,途經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暹羅、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地,最遠到達東非、紅海。今天讀這些地名,幾乎每個都陌生又拗口,其實就是現在的泰國、印尼、印度等國的某些地區。
鄭和在這些地方都做了什麼?據現存史料看,他進行了訪問,宣揚了大明“威德”,採辦了大量香料、黃金、寶石等奢侈品,幫助一些王室平定了內亂,敕封了滿剌加(馬六甲)國王,擒殺過一些對船隊圖謀不軌的海盜,還向當地佛寺佈施過金銀……這些活動,確實抬高了明朝在當地的威望,他們紛紛願意嚮明朝“輸誠納貢”,以示臣服。
然而,那又如何?這些地區,本來就沒有對中國的海洋安全構成過威脅,在當時更是典型的“化外之邦”“蕞爾小國”,讓他們拜服大明的國威,向大明稱臣,他們自然樂意,因為這是穩賺不賠的好買賣:哪怕向這個“天朝”進貢一頭長頸鹿,也會得到成百上千倍的賞賜。
朱棣與鄭和不知道,比起沒什麼威脅的“西洋”,“東洋”更值得他們去走走看看
除了花費天價買來的“萬國來朝”,鄭和下西洋是否還有更多的正面意義?這個問題已被現代學者回答過多次,比如“經濟交往”“文化交流”“和平理念”之類。然而即便這些意義也往往經不住推敲。
鄭和下西洋,沒有建立正常的中外貿易關係。明朝初年,朱元璋頒佈“禁海令”,中外海上貿易基本中斷。而鄭和下西洋本來是重開海外貿易的良機。但既然下西洋的首要目的並非平等貿易,鄭和也就不可能在這方面有所建樹。目前鮮有史料提及鄭和的“寶船”上到底裝了中原的什麼物產,據說主要是明朝皇帝賞賜給西洋各國的禮品。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即便裝載了一些供出口的貨物,這種貿易也是零星的、次要的,而且可以肯定是賠錢的。鄭和與西洋的所謂貿易,更像是單向的賞賜和採購,採購的東西又多是供皇家消費的香料和“奇珍寶玩”,於國計民生無益。對於民間正常的海外貿易,明王朝則始終“嚴禁絕之”。
而在這之後發展的所謂“朝貢貿易”,其實根本就不算貿易,因為按照“厚往薄來”的原則,對於 “番邦”進貢的物品,明朝要給予高出多倍的回報,以不負“遠來之意”。這種畸形的賠本買賣,從明到清做了幾百年。
相比之下,葡萄牙的達.伽瑪一次遠航就賺了60倍的利潤。正是商業利益的刺激,召喚了大航海時代的到來,西方世界也由此完成了原始資本的積累。
鄭和下西洋,沒有為中國開拓真正的海外勢力範圍。那些西洋小國雖然紛紛嚮明朝納貢稱臣,甚至接受明朝的冊封,但也僅此而已。由於地理等原因,明朝和它們之間並沒有建立真正的宗主關係,無法從它們那裡得到“納貢”之外的實際利益,也無力為它們提供真正的保護。比如,等到葡萄牙人佔領了滿剌加,明王朝也只能發一紙詔書,讓暹羅去幫滿剌加“復國”,這自然毫無效果。類似事件後來發生了多次,讓明王朝大丟臉面。
另一方面,在鄭和下西洋前後,這些地區已有大量的華人經商、定居,甚至成為當地的官長。如果因勢利導,培植當地的華人勢力,這些地方完全可能成為中國的領地。何況鄭和的船隊是軍事化的,擁有眾多訓練有素計程車兵和先進的武器裝備,要實現這種目的絕非難事。
可是鄭和沒有這麼做。首先,這不是皇帝給他的使命。更重要的是,對於海外的華人,明王朝始終有一種強烈的厭惡和仇視。他們認為中原大地無所不有,國泰民安,而這些人還要背井離鄉,去“蠻夷之邦”討生活,簡直就是大明的恥辱。這種思想不僅讓明王朝對海外的土地不感興趣,也讓海外的華人長期處於尷尬境地:祖國厭棄他們,而他們在當地又被視為外來者,甚至還屢次被後來的西方殖民者迫害、屠殺。
我們今天常說,我們愛好和平,歷史上就不喜歡侵略別人。但是,這種基於傲慢與偏見的“和平”理念,又給中國帶來了什麼呢?
最令人遺憾的是,鄭和下西洋沒有改變中國的海洋觀和世界觀。
鄭和下西洋,比西方的“大航海時代”早了八十多年,不少華人對此津津樂道。然而,這種“政治掛帥”、不以盈利為目的且又勞民傷財的航行,註定是不可持續的。表面上看,鄭和船隊每次出海,“雲帆蔽日”,浩浩蕩蕩,但從實質上看,卻是“孤帆遠影”,它的後面沒有、也不許有民間海商的船隊。鄭和死後,明朝再沒有派人遠航,中國重新回到了閉關鎖國的保守狀態,並在“萬國來朝”的幻象中陶醉不已。統治者眼中的海外世界,依然都是“蠻夷之邦”;浩瀚的海洋對他們來說,並沒有太多的意義。他們不知道,在“西洋”之外,還有一片更大的“西洋”。等他們明白過來,已是1840年的事了。
就這樣,在世界航海史上,華人起了個大早,卻趕了個晚集。此後,當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達.伽瑪繞過好望角,麥哲倫完成環球航行的時候,當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英華人在海外開疆拓土、攫取暴利的時候,中國依然在四書五經的道德迷宮裡不能自拔,依然在自給自足的小農社會里自得其樂。
中國錯過了整整一個時代。
總是有人會問:如果鄭和不死,如果這樣的航行再來幾次,華人會否像西方人那樣開闢新航線、發展海外貿易,甚至提前近代化?
其實,在鄭和去世二十多年後,曾有太監幾次嚮明英宗反映宮中珍珠、黃金等奢侈品不足, 請求再次派官員下西洋採購,均為明英宗拒絕。可見在當時看來,下西洋僅是為了採購奢侈品,這較當初的“宣揚國威”又退了一層,更別談什麼開展貿易、開闢航路了。
在這種觀念之下,縱然再下十次西洋,又有什麼意義?
由此說來,鄭和下西洋,從動機、過程和結果來看,與西方的航海活動都有天壤之別,也註定只能曇花一現。它由一個“得位不正”又急於證明自己的皇帝發起,一開始就帶著濃重的政治色彩;它耗費巨大,歷時漫長,讓數以萬計的軍民付出生命的代價,得到的不過是一眾蕞爾小國的“臣服”和“天朝上國”的虛榮。它沒有為中國帶來一寸海外領地,沒帶來任何先進技術,也沒有獲得實質的經濟利益;他沒有改變中國統治者的對外政策,也沒有改變中國的社會格局,甚至沒讓中國變得更安全——東洋的倭寇和真正的“西洋人”將會證明這一點。
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似乎只是為華人“愛好和平”增添了一個絕佳的註腳,或是讓我們在聽西方人談起哥倫布、迪亞士、麥哲倫時,可以自豪地說一句:“我們有鄭和。”
-
12 # 賓賓說情感
1405年7月11日(明永樂三年)明成祖命鄭和(原姓馬,小字三保,雲南昆陽(今昆明市晉寧縣)人。)率領龐大的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萬七千四百名船員組成的船隊遠航,訪問了30多個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加深了中國同東南亞、東非的友好關係。
每次都由蘇州劉家港出發,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遠航了有七次之多。最後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裡時,在船上因病過逝。民間故事《三保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將他的旅行探險稱之為三保太監下西洋。
鄭和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 彭亨、真臘、古裡、暹羅、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非洲東海岸,紅海、麥加,並有可能到過今天的澳洲。下‘西洋’的定義:明朝初期以婆羅(Borneo)/汶萊為界,以東稱為東洋,以西稱為西洋,故過去所稱南海、西南海之處,明朝稱為東洋、西洋,且暹羅灣之海,稱為漲海。
鄭和下西洋的條件和前提: 1。唐宋以來領先世界的先進的航海技術和發達的造船技術; 2。明帝國雄厚的經濟實力支援和強大的軍事力量保障; 3。有永樂帝朱棣這樣雄才大略的統治者,和鄭和這樣出色的Nautilus,外交家。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 1。宣揚明朝國威(政治目的); 2。擴充套件海外貿易(經濟目的); 3。還有一說法是,明成祖為了尋找可能流亡海外的建文帝。 鄭和下西洋的意義: 1。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國國力的強盛,中國的海軍縱橫西洋,萬國朝貢,盛世追跡漢唐; 2。
加強了中國明朝政府與海外各國的聯絡,給南洋,西洋各國帶來了經濟實惠; 3。這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後一件世界性的盛舉,從此,鄭和之後,再無鄭和。 4。由於鄭和下西洋的政治目的大於經濟目的,全部的開支都依賴明朝強大的國力來支撐,沒有對中國帶來什麼經濟實惠,於是,明朝全盛時期過後,再也沒有雄厚的經濟實力來支援這項龐大的工程了,下西洋隨之停止。
主要是航海的意義
-
13 # 種花知興衰
1、政治方面,鄭和下西洋,使明王朝在東南亞全面建立起華夷政治體系,鄭和船隊展示了明帝國的政治和軍事優勢,加之經濟利益的刺激,明廷主導的朝貢體系的規模大為擴充套件。
2、經濟方面,鄭和下西洋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自明太祖朱元璋以來的禁海政策,開拓了海外貿易。鄭和下西洋為中國輸入了新的工藝產品、原料、技術,從而影響了中國國內的手工業生產。
3、文化方面,鄭和下西洋加強了中外文明的交流,促進了明朝對外界的瞭解。鄭和下西洋,還留下了《鄭和航海圖》,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航海圖集,也是遠洋航行的寶貴資料。
-
14 # 痣緣慧家說飛狐
不是什麼創舉,是國富民強,威名遠揚,來蕃者眾,那個時候的下西洋就像我們現在探索外太空一樣,就是想更多的看看這個世界,想知道窮盡天涯的海角在哪裡而已。
-
15 # 行道者啊亮
鄭和七下西洋,經歷了亞非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鄭和遠航,促進了我過同亞非各國的友好關係和經濟交流。鄭和是我果也是世界上的偉大的Nautilus。
揭開了世界大航海時代的序幕
與會專家學者認為,明初鄭和出使西洋揭開了世界大航海時代的序幕,是中國擁抱外部世界的象徵;鄭和以多元宗教文化為先導,打通東南亞海上絲綢之路的實踐,將中國的航海事業銘刻在世界航海史的里程碑上。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鄭一鈞在主題為《人類歷史轉軌時期偉大的和平實踐》報告中提出,1405年,鄭和首次下西洋,揭開了世界性大航海活動的序幕。鄭一鈞說,由於世界性大航海時代的到來,東西方交通為之大變,促進了世界各國之間的往來,逐漸打破了全球東西方之間、各大洲不同地區之間相對封閉隔絕的狀態。這對人類社會與國際關係,產生了極為深刻的影響,導致人類社會日益具有世界性,從此進入一個帶根本性的歷史轉軌時期。在這個人類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發生於東方的鄭和航海壯舉,讓大批華人走出國門,走向海洋,在人類文明交匯的大舞臺上,以偉大的和平實踐,譜寫了十五世紀初人類文明史上的壯麗篇章。臺灣中華鄭和學會理事王桂巖與鄭一鈞觀點相近。王桂巖說,鄭和率領兩百餘艘船隻、兩萬七千餘人員的龐大艦隊出使遠航,是世界航海史的空前首航,是了不起的偉大成就,同時也將海上交通推上高峰,震驚了西洋的航海冒險家,激起了他們東來的慾望,進而使世人認識了海洋,開闢了海上航道,增進了世界經濟繁榮及文化交流。
嘗試建立和平和諧的國際社會秩序
專家們認為,與同時代的西方大航海不同,以鄭和為代表的華人大航海,推動大批華人以空前的規模走向海洋,是為了以華人傳統的政治道德理念,嘗試建立和平與和諧的國際社會秩序。鄭一鈞說,中國傳統的政治哲學,是以“仁”、“恕”為核心的價值理念。鄭和使團在海外努力傳播中華文教,與古代志士仁人所追求的大同理想,追求人類社會和自然界的和諧發展,是一脈相承的。這種“大同”與“和諧”的理想,也是各華人民嚮往“世界大同”理想的一種表現,反映了海外各華人民嚮往美好幸福生活的願望。印度尼西亞三寶壟市儒學會會長林義彪從自己家鄉人民對鄭和的崇拜來表述鄭和下西洋和平之旅的意義。林義彪認為,鄭和下西洋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創舉,是中外關係的豐碑。鄭和航海圖也被以後的西方Nautilus所利用。他說,鄭和下西洋,向各國推廣中國的農業和手工業的先進技術,傳播了文化文明,促進了各國經濟的發展。
播撒文化理念的“香料之旅”
鄭和下西洋,固然有其貿易上的貢獻,因為當時明代的陶瓷、絲綢、錢幣等,多為東南亞各地人民所喜愛及需要;而產自南洋各地的香料、染料等,也為國內所需要,這種各取所需的現實,使鄭和的遠航彰顯了貿易的重要性。但專家們認為,鄭和遠航影響之持久深遠的,還是在文化交流方面。澳洲悉尼大學海洋科技系教授瓊斯把鄭和下西洋傳播東方文化的旅程稱為傳播文化理念的“香料之旅”,稱其比穿越中亞的絲綢之路影響更為深遠。王桂巖則認為,一方面,就中華文化的西傳而言,鄭和所到之處,往往立石紀功,宣揚中國文化;另一方面,西洋基督教大量傳入中國,同時使西洋的數學、理化、天文等學術教材也隨之傳入,使西洋現代化的科技學術啟蒙了當時的高階官員及知識分子,這也是鄭和出使對東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貢獻。所有說鄭和下西洋當然是一個偉大的創舉。
-
16 # 調侃歷史
為什麼說鄭和下西洋是一個偉大的創舉?
美國的《國家地理》雜誌是這樣評價的:從未公開表達過對殖民主義的期盼,他率領著15世紀地球上最龐大的艦隊卻沒有佔據海外國家的一寸土地。
為什麼是“鄭和”下西洋?鄭和原名叫馬和,被明王朝俘虜到南京接受宮刑。鄭和被分配到了朱棣府上,在朱元璋去世後,朱棣不得不回到了封地北平。在朱棣策劃謀反的日子裡,因為手下將領大多是中央任命,鄭和就成為了朱棣最信任的人之一。
在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奪取了皇帝的寶座後,朱允炆卻下落不明,朱允炆一日找不到,那麼朱棣這個奪來的皇位就有危險,朱棣的密探曾打探到朱允炆在泉州登上了一艘波斯商船。
《明史》:“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
第一次的鄭和下西洋就三個目的:
尋找建文帝。展示明王朝的國力。聯合印度等國進攻帖木兒。而因為尋找建文帝的任務,朱棣需要一個可靠且有才能的人選。鄭和首先出身一個穆斯林家族,後來在燕王府又學習了佛、道等文化,這讓鄭和可以很好的應對海外各國的各種文化。
鄭和成為了東南亞的習俗如今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中部有一座城市叫三寶壟,當地人將鄭和搬進廟宇奉為神明,每年6月30日都要舉行紀念鄭和的活動。還有各國的三寶塔、三寶井等。而鄭和在東南亞建立的補給站如今也成為了東南亞華僑的聚集地。
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我們都知道,絲綢之路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偉大的壯舉之一,也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一個重要視窗,它使古代亞洲、歐洲、非洲的文明產生了聯絡。
明朝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鼎盛,鄭和七下西洋創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蹟,鄭和作為明王朝的代表,給海外各國帶去了明朝和平友善的形象,擴大了古代中華人民同海外各華人民的友好交往,也促進了雙方的經濟發展與交流。
-
17 # 歷史之殤以之為鑑
為什麼說鄭和下西洋是一個偉大創舉?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大航海時代的揭幕由鄭和帶來。明初鄭和出使西洋的時候歐洲各國還處於封建社會,而那時的鄭和已經率領船隊進行遠洋航行了,所以我認為大航海時代的揭幕是由鄭和帶來的,是中國擁抱外部世界的象徵鄭和以多元宗教文化為先導,打通東南亞海上絲綢之路的實踐,將中國的航海事業銘刻在世界航海史的里程碑上。由於世界性大航海時代的到來,東西方交通為之大變,促進了世界各國之間的往來,逐漸打破了全球東西方之間、各大洲不同地區之間相對封閉隔絕的狀態。這對人類社會與國際關係,產生了極為深刻的影響,導致人類社會日益具有世界性,從此進入一個帶根本性的歷史轉軌時期。在這個人類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發生於東方的鄭和航海壯舉,讓大批華人走出國門,走向海洋,在人類文明交匯的大舞臺上,以偉大的和平實踐,譜寫了十五世紀初人類文明史上的壯麗篇章。
新的國際社會秩序由鄭和帶來與同時代的西方大航海不同,以鄭和為代表的華人大航海,推動大批華人以空前的規模走向海洋,是為了以華人傳統的政治道德理念,嘗試建立和平與和諧的國際社會秩序。印度尼西亞三寶壟市儒學會會長林義彪從自己家鄉人民對鄭和的崇拜來表述鄭和下西洋和平之旅的意義。林義彪認為,鄭和下西洋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創舉,是中外關係的豐碑。鄭和航海圖也被以後的西方Nautilus所利用。他說,鄭和下西洋,向各國推廣中國的農業和手工業的先進技術,傳播了文化文明,促進了各國經濟的發展。
新的文化貿易交流由鄭和帶來鄭和下西洋,固然有其貿易上的貢獻,因為當時明代的陶瓷、絲綢、錢幣等,多為東南亞各地人民所喜愛及需要;而產自南洋各地的香料、染料等,也為國內所需要,這種各取所需的現實,使鄭和的遠航彰顯了貿易的重要性。但專家們認為,鄭和遠航影響之持久深遠的,還是在文化交流方面。澳洲悉尼大學海洋科技系教授瓊斯把鄭和下西洋傳播東方文化的旅程稱為傳播文化理念的“香料之旅”,稱其比穿越中亞的絲綢之路影響更為深遠。王桂巖則認為,一方面,就中華文化的西傳而言,鄭和所到之處,往往立石紀功,宣揚中國文化;另一方面,西洋基督教大量傳入中國,同時使西洋的數學、理化、天文等學術教材也隨之傳入,使西洋現代化的科技學術啟蒙了當時的高階官員及知識分子,這也是鄭和出使對東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貢獻。
結語正因為鄭和所創造的這些領先世界的成就,所以鄭和下西洋可以算的上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創舉,為人類歷史的進步描繪了著重的一筆
-
18 # 位卑未敢忘憂國
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鄭和下西洋揭開了世界大航海時代的序幕;鄭和下西洋嘗試建立和平和諧的國際社會秩序;鄭和下西洋是一場播撒文化理念的“香料之旅”;鄭和下西洋體現了中華民族熱愛和平、睦鄰友好、自強不息的中華民族優良傳統。
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
1、政治方面,鄭和下西洋,使明王朝在東南亞全面建立起華夷政治體系,鄭和船隊展示了明帝國的政治和軍事優勢,加之經濟利益的刺激,明廷主導的朝貢體系的規模大為擴充套件。
2、經濟方面,鄭和下西洋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自明太祖朱元璋以來的禁海政策,開拓了海外貿易。鄭和下西洋為中國輸入了新的工藝產品、原料、技術,從而影響了中國國內的手工業生產。
3、文化方面,鄭和下西洋加強了中外文明的交流,促進了明朝對外界的瞭解。鄭和下西洋,還留下了《鄭和航海圖》,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航海圖集,也是遠洋航行的寶貴資料。
-
19 # 臥雪踏梅
明朝前期,國力強盛,為了加強同海外各國的聯絡,明成祖派鄭和出使西洋。從1405年到1433年,鄭和先後七次航海,到過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6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鄭和與這些國家和地區進行貿易,為中國的絲綢和瓷器打開了銷路,同時鄭和也從西洋購回了珠寶、香料和藥材等產品。使當時的貿易市場非常繁榮。
鄭和的船隊成為中國與亞非各國之間的友好使者。許多國家的國王和使臣搭乘鄭和的寶船來中國訪問,受到明政府的熱情接待。
鄭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個偉大壯舉,鄭和的航海比歐洲Nautilus的遠洋航行早半個多世紀,鄭和的第一次遠航比哥倫布遠航早80多年,鄭和是中國和世界歷史上偉大的Nautilus。
-
20 # 歷史緯度
明成祖朱棣時期派鄭和七下西洋,這在世界航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創舉,這在世界文明交流的歷史上也是一個偉大的創舉,這是人類文明在走向全球化時代的一個偉大創舉。鄭和下西洋的過程不僅是中國嘗試從封建社會轉變為資本主義社會的過程,更是資本主義外在擴張性的具體體現。如果當時的明朝能夠在資本主義萌芽的擴張性下獲得充足的原料和市場,那麼中國就有可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資本主義國家,那麼所謂的日不落帝國就是中國,那麼到現在中國就有可能仍然是世界第一強國。可惜的是,受各種封建因素影響的資本主義萌芽的擴張性最終被小農經濟的封閉性所束縛和壓迫。
接下來,我詳細的分析一下之所以說鄭和下西洋是偉大創舉的原因。第一,從國內方面說,鄭和下西洋是資本主義擴張性的外在體現,是生產力提高的具體表現。具有資本主義因素的鄭和下西洋是符合當時中國社會發展潮流的。雖然最終是落後暫時戰勝了先進,但我們不能否認鄭和下西洋的巨大作用。在中國宋朝時期,商品經濟基礎極大繁榮;在繁榮的商品經濟的推動下,中國的明朝中期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相比於已經發展了接近2000年的小農經濟來說,資本主義萌芽無疑是一種先進的經濟發展模式。資本主義萌芽對國家和社會的最大推動作用在於其極大的擴張性。
因為資本主義萌芽要擴張市場和資本,所以有了鄭和下西洋。在資本和市場擴張的基礎上,資本主義萌芽是推動了中國社會的發展的。在資本主義萌芽的影響下,明朝時期在中國社會不僅出現了集體的注重私有財產的觀念,還出現了對封建等級制度進行否定和破壞的現象。在封建制度阻礙社會發展的條件下,反封建就是進步的。
中國社會進步的動力是生產力的提高,世界歷史發展的根本動力也是生產力的提高。表現為鄭和下西洋的讚美主義萌芽的擴張就是生產力提高的重要表現。所以,鄭和下西洋是符合中國社會發展的潮流的,是先進生產力的表現。這就是說鄭和下西洋是偉大創舉的原因之一。
第二,從國際方面說,鄭和下西洋不僅是加強了同國家和地區經濟文化交流,還推動了世界文明的加速融合。在世界生產力發展的基礎上,鄭和下西洋實質上是人類進入全球化時代的一次嘗試。早於新航路開闢的鄭和下西洋,毫無疑問是人類進入世界文明時代的一個偉大創舉。鄭和下西洋的時間是1405~1433年,這是15世紀,15世紀是西方進行新航路開闢的世紀,15世紀是人類進入大航海時代的時間。東方和西方不約而同的在做的同一件事情是大航海,航向對方的大航海。東方的鄭和下西洋到達了非洲東海岸,西方的迪亞士航行到了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只要鄭和再往前走一點點,人類文明就會提前幾十年進行全面的交流。
無論是鄭和下西洋還是西方的新航路開闢,其本質都是資本主義萌芽推動下的一次經濟活動。其最主要的目的是加強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經濟交流,其最主要的目的是把不同的國家和地區變成自己的市場和原料產地。只不過鄭和下西洋用的是和平手段,而西方的新航路開闢用的是殖民擴張和掠奪的手段。無論是和平手段還是暴力手段,無疑都是促進了不同地區的經濟和文化交流。
鄭和下西洋的過程也是不同的文明進行全面的交流和融合的過程。在世界文明交流和融合的過程中,人類社會和人類文明逐漸地進入了全球化時代。在資本主義擴張性的推動下,人類建立了世界市場;在世界市場的推動下,人類全球化的程度越來越深。人類文明不僅從孤立走向了整體,還從對立走向了融合。雖然鄭和下西洋沒有使人類真正地進入全球化時代,但鄭和下西洋畢竟揭開了人類全球化的序幕。所以,促進人類文明發展的鄭和下西洋無疑是一個偉大的創舉。這就是說鄭和下西洋是偉大創舉的原因之二。
第三,從社會歷史發展的趨勢方面說,鄭和下西洋是符合人類社會和人類歷史發展的潮流與趨勢的。人類社會和歷史發展的根本動力是生產力的提高,而鄭和下西洋就是一個提高生產力的過程。人類社會從原始社會發展到奴隸社會,從奴隸社會發展到封建社會,再從封建社會發展到資本主義社會,其實都是生產力的主導和要求。沒有太高深的理論,其實就是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相適應的問題。生產力的發展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人不斷的改變生產關係。無論是哪一種社會形態,其實都是一種生產關係。
到了明朝時期,生產力進一步發展的表現是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資本主義萌芽所要求的生產關係是資本主義制度,而當時的中國則是封建制度,是阻礙生產力發展的。為了快速的改變生產關係,為了讓資本主義最終取代封建主義,無意識的生產力推動有意識的人進行了擴張市場和資本的行為,這種行為在中國叫鄭和下西洋。
鄭和下西洋雖然沒有把歐洲和美洲囊擴在市場和資本的範圍之內,但畢竟是走出了全球化的第一步。可惜的是,中國的鄭和下西洋式的市場和資本的擴張行為被終止了,中國社會的轉型也就被終止了。被什麼所終止的?被自然經濟,被閉關鎖國……被落後的封建制度。雖然落後暫時戰勝了先進,但被終止的鄭和下西洋實際上是人類的一種積極擴張,實際上是人類文明的一種轉型,最終必然會取得成功。鄭和下西洋開創了人類的一條嶄新的道路,所以說鄭和下西洋是一個偉大創舉毫不為過。這就是說鄭和下西洋是偉大創舉的原因之三。
總而言之,鄭和下西洋是人類歷史上的一次偉大創舉。鄭和下西洋不僅推動了中國社會的轉型,還推動了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更推動了人類文明向著全球化的方向發展和融合。人類社會之所以能夠發展到如今的發達程度,就在於全球性的交流與融合。全球性交流與融合的序幕是誰揭開的?是中國的鄭和下西洋。如果中國能夠再堅持幾次鄭和下西洋,那麼中國就是世界第一的日不落帝國,那麼中國就是世界第一的工業強國。也就不會形成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秩序,而會形成以亞洲為中心的國際秩序。雖然歷史不能假設,但我們可以借鑑和總結歷史的經驗教訓。鄭和下西洋給我們什麼經驗和教訓?堅持先進的發展方向,堅持改革開放,堅持就是勝利!
回覆列表
1.推動中國古代航海事業達到頂峰,是世界古代航海史上時間早、規模大、技術先進、活動範圍廣的洲際航海活動,,比哥倫布到達美洲大陸的航行早了87年,比達·伽馬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的航行早了92年,比麥哲倫的環球航行早了114年,鄭和下西洋時的船舶建造、天文航海、地文航海、季風運用和航海氣象預測等方面的技術和航海知識,在當時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鄭和下西洋不僅是中國古代航海事業的頂峰,也是世界航海業發展的里程碑。
2.促進海外貿易擴大,帶動了中外經濟交流與發展。鄭和下西洋期間,透過多種形式與當地開展雙邊貿易,平等互利,互通有無,把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漆器、麝香、金屬製品和書籍等運往國外,換回當地的香料、藥材、動植物、珠寶及生產瓷器所需原料等多種貨物,這種貿易活動,推動了中國和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
3.對中國移民在海外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在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泰國、越南和高棉等東南亞國家,不少華人是隨鄭和船隊而來,並久居不返成為早期華僑的。在鄭和下西洋的影響下,“……閩廣之民,造舟涉海,趨之若鶩,或竟有買田娶婦,留而不歸者。” 到了明代中後期,在南洋各地的華僑大約在十萬人以上。鄭和下西洋不僅開闢了“海上絲綢之路”,打通了中國的對外貿易大門,而且間接地擴大了華人的地理知識,促成更多的華人前往南洋等地經商和謀生,對中國移民在海外生存和發展,以及海外華人社會的形成產生了積極影響。鄭和下西洋之後,華僑在南洋的勢力逐漸雄厚,在此基礎之上,南洋各地曾出現過若干由僑民建立的政權,也產生過不少的華僑領袖人物。
4.鄭和下西洋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增強了華人移民的發展能力,對東南亞的當地墾荒和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永樂初年,中國的糧食、棉花、布匹供給充裕,手工業興旺發達,造船、冶金等產業發展比較成熟,與當時仍然比較落後的東南亞、南亞國家,形成了鮮明對比。鄭和下西洋後,帶去了中國精美的工業製品,打開了中國貨的市場空間。廣大的華人移民也透過各種途徑,直接從中國進貨,使他們所在的地區,很快就成為當地重要的經濟和商業、貿易中心,有效的刺激了國內官私工業和民間手工業的迅速發展,對當地社會經濟發展也起了舉足輕重作用。
5.完全打通了由中國往南洋各國的海上交通,在海外建立起中國的威望。推行親仁善鄰,鞏固和發展了中國與亞非國家的友好關係,明朝中期的中國,是一個綜合實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強國。但華人沒有恃強凌弱,鄭和下西洋是世界上公認的和平之旅。明成祖素有“萬國來朝”、“四夷賓服”的思想, 借強大的船隊顯示中國富強”,以滿足封建王朝唯我獨尊的虛榮心。28年間,鄭和船隊始終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對外政策,發展與各國的友好關係,在中國與亞非國家之間架起了友誼的橋樑,進一步樹立了中國的和平友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