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21 # 濃淡任由冰雪中

    唐宋八大文學家,我欣賞韓愈這個人和他的散文。如一篇(師說),供大家欣賞:

  • 22 # 遊遊蜉蝣

    唐宋文學在我國文化歷史發展中達到了空前的繁榮成就。因此而形成了頗具影響力的被稱為唐宋八大家的大文豪,對後世的文壇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和推動。即韓愈,柳宗元為唐兩大家。蘇洵,蘇軾,蘇轍,歐陽修,王安石和曾鞏為宋代六大家。各有千秋,自稱一派,成就深遠,並稱唐宋八大家。

    在八大家中,我最欣賞的是蘇軾,他簡直就是一個全才。蘇軾(1037一II0I)北宋人。號稱東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詩人,詞人,散文學,美食家。創作領域之廣,成就之大,堪稱奇才。

    代表作品有《念奴嬌.赤壁懷故》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謹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一尊還酹江月。

    蘇軾擅長行書,楷書。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書法四家。他自研歷代名家書法,融匯貫通,自創一派。存世作品有《赤壁賦》《祭黃幾道文》等代表作。其書法作品被當時和後世稱讚好品。

    蘇軾在地方為官時,曾創作出了東坡肉美食佳餚,屢獲好品。

    蘇軾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是北宋影響最大的文學家。涉獵面廣,樣樣皆精,是世間少有奇才。所以我最欣賞他。

  • 23 # 言角度

    唐宋八大家,人人皆出色。縱觀整個歷史,文人無數,但他們依舊是其中最璀璨的明珠之一。

    顧名思義,唐宋八大家是由唐朝和宋朝的八個優秀文人組成的。八人分別為唐代兩人韓愈、柳宗元;宋代六人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歐陽修。他們又稱唐宋古文八大家。這其中,韓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韓愈是倡導者,柳宗元是支援和推動者。另外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四人則是宋代古文化運動的核心人物,同時王安石、曾鞏則是宋朝臨川文學的代表人物。他們雖然人數達八人之多,且歷經兩朝,但正是他們先後掀起的間隔數百年的古文革新運動,使得古詩詞發展的陳舊面貌煥然一新。可以說間接而又直接地鑄就了唐宋詩詞的繁榮局面——為人們留下了唐詩宋詞這塊文化瑰寶。

    他們之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獨具一格的特色,但若論我現在最喜歡的一個,我認為是曾鞏。

    曾鞏——唐宋八大家中的老五

    曾鞏(1019年-1083年),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豐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稱“南豐先生”。漢族,建昌南豐(今屬江西)人,後居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西)。曾致堯之孫,曾易佔之子。嘉祐二年(1057)進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為“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紘、曾協、曾敦)之一。

    以上就是百度百科對曾鞏的簡介,論名氣,曾鞏是八大家中只能從後面開始數的存在,論成就,比之其他幾人,似乎也沒有多少特別厲害的。那麼我為什麼說他是八大家中的老五呢?這完全是因為他的年齡,在八大家中,按時間順序,他是第五個出場的。比王安石大兩歲,比蘇洵小十歲。

    時間多少名利場,身在其中幾人知,留得後人尋。生在當代,為名為利的人多了,但身在其中又有幾個人能有清晰的認識呢?

    年少成名,十二歲成《六論》弱冠之年名揚四海。曾鞏這樣可謂是神童一樣的存在。其弟曾肇在《亡兄行狀》中稱其“生而警敏,不類童子”,“讀書數萬言,脫口輒誦”。我說這是神一般的存在,你信嗎?

    十八歲登歐陽修門薦王安石,二十歲入皇家學院——太學——識范仲淹,為名篇作序文。中晚年推王安石新法,想到這可是當初自己舉薦的人,怎麼也得支援一下,結果效果不錯,誤打誤撞還為自己在大明湖畔賺取一座祠堂,供後人敬仰。雖然開始步入自己人生的最後三分之一,但能做出一些功績,誰會拒絕呢?

    於是曾鞏自42歲時起,在齊州任上,打土豪,抓盜賊,疏水患,整吏治,解民生,行新法。一系列下來,民眾愛戴,四海昇平,簡直不亦樂乎。但終究只是地方官,到頭來也沒有多少好處。終落得個《宋史》“呂公著嘗告神宗以鞏為人行義不如政事,政事不如文章”的評價。

    曾鞏與詩文

    曾鞏的政治生涯以一句“政事不如文章”收尾。既然不如文章,那麼曾鞏的文章幾何呢?

    眾所周知,唐宋大大家,皆以文著稱。無一不是在文學上有著重要地位的人。今天,我想和你說說南豐先生之文。

    唐宋八大家之間或多或少都有些聯絡,或敬仰,或詆譭,或讚譽。在曾鞏這裡,或許因其政治地位的緣故,其詩文所體現出來的多為對他人的讚譽,其中尤以歐陽修居多。歐陽修有《醉翁亭記》,曾鞏有《醒心亭記》。篇幅雖短,但皆與歐陽修有關,這大概也與歐陽修對他的提拔息息相關吧,曾鞏一生把歐陽修當做老師一般,其不僅受其恩惠頗多,而且二人共事多年,感情深厚。這樣一來文章中多有溢美之詞,實屬理解。

    曾鞏一生之中,著作無數,這與其早年在京城任職有頗大關係,在這期間,他得以閱無數古籍,不僅拓展了自己的知識量,而且寫出了很多相關文章,讓自己在文壇有了一定地位。

    曾鞏的眾多閃光點中,文是其最為突出的一面,雖然曾鞏也曾寫過不少詩詞,但被廣為傳頌的並不多,不像蘇軾那樣,詩詞成就矚目。但他的文章語言樸素無華,溫潤嚴謹,如《醒心亭記》《遊山記》《道山亭記》《墨池記》和《越州趙公救災記》等多被世人喜愛

    另外,因為工作關係的緣故,其早年文章多為應用文樣式。因此其在應用文方面具有一定的造詣,這從其傳世文集中便可看出一二。他的知識體系顯示出他對於史傳、策論這一類的應用文體裁十分喜好。其不僅有著多年的古籍史書編排工作經驗,而且對這一類文體的研究頗深。因此他關於應用文的著述,對後世研究唐宋文化有著極其重要的參考意義。

    總的來說,曾鞏的文章集多家之長,結構嚴謹,風格委婉,工於記敘,文風自然,是宋代文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24 # 益起美好

    黑夜給了我黑色眼睛,我要用它去尋找光明。最喜歡的莫過於蘇軾,不僅愛他才高八斗,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等;還愛他的隨物賦形的人生觀。今天我們就從蘇軾的詩句當中去體會蘇軾的豁達,以及給我們後人帶來了何種積極面對人生的態度。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大家都知道,所謂一代大家蘇軾,也是命途多舛。

    烏臺詩案差點自己命送黃泉,因“不殺士大夫的國策”僥倖得生,被貶黃州(今湖北黃岡市),做了個職位低,無實權的團練副使。但他並沒有因為不得重用而自暴自棄,他反而有了自己的生活,開墾城東的土地,過起了陶淵明的田園生活。這也是“東坡居士”的起源。

    根據蘇軾的經歷,可以看出人生有多種可能,仕途不順我們可以“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接受不能改變的,改變能改變的。

    懷才不遇自己不能改變,但在自己被貶,自己仍能有好的心情去迎接自己的每一天,這便是人生的豁達。我認為所謂的才華都是有限的,人生才是一個大的事業,等著人們去開墾。

    就像蘇軾詩詞中所講:“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不要試圖去改變悲歡離合與陰晴圓缺,能改變的只有自己對事物的態度與看法。你若高興,春風自然來。

  • 25 # 看懂書法

    蘇軾。蘇軾詩詞,書法都是一流,存詩詞2700多首。但最喜歡蘇軾的詞,最敬慕他的為人。他是中國近千年來自立自強的典範,文采最高,遭遇最慘。卻能快樂的活在世間,是中國最勵志的人。是文人的楷模,一生人都充滿了故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0歲還在幹銷售的人,是不是很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