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21 # 白詩詩

    去對話。

    首先,我承認我在比較年輕的時候害怕過孤獨,但是到今天我已經不再害怕了。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內心世界還不那麼豐富,自信需要靠外界支撐,他會害怕孤獨。

    --俞敏洪

    俞敏洪說人在年輕的時候內心不豐富所以害怕孤單,我是認可的,但到底是什麼造成了人的孤獨呢?

    公元1196年到1250年的德國皇帝做過一個殘忍的實驗:他下令保姆和護士精心照料一群嬰兒,但是所有人都不可以開口和嬰兒說話,因為他想知道這些嬰兒開口說的第一句話是什麼語言。結果並不如願,因為這些孩子都死了。

    缺乏言語,這些孩子無法存活。

    一位獨自航行橫跨大西洋的探險家說他第二個月的孤獨就讓他深感痛苦。

    “我一直自己是一個自給自足的人,但是此刻我終於明白,沒有旁人作伴的生活是沒有意義的。我開始有了強烈的、想要和別人--一個真實的、鮮活的、有氣息的人說話的需求”

    孤獨並不是一無是處,有時候在枯燥無聊的生活中,獨處是受歡迎的調味品,我們對獨處需求甚至會遠遠超過我們實際獨處的時間。

    但無可否認的是,任何事物都具有臨界點,每當我們越過了獨處的臨界點,這個調味品就會“變質”,愉快變成痛苦。

    而結束這份痛苦的唯一辦法就是去產生對話,和人講話,去溝通,去交流。

    以前我以為自己可以忍受孤獨,我曾連續兩個星期每天不超過十句話,並以此為驕傲的資本,高估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樂觀的以為這輩子一個人也沒什麼問題,只需要給我一本書就夠了。

    那時候我沉迷於書,有馬克思四十年把圖書庫站出坑的氣概,可是後來我發現我錯了:其實像圖書館自習室研究室這樣的地方,才是這個世界上發聲最多的地方,這裡產生無數的對話。

    去和這個世界產生對話,你可以做研究,一個在你看來孤單的學者,在圖書館安靜的研讀學術著作,或者埋頭在顯微鏡下,周邊是電腦和各種器皿。但是,再說一次,沒有一個地方比圖書館或者實驗室更充滿著對話的聲音。

    即便是一個人工作,當你研讀一本書或者瀏覽一個網站時,也是在無聲的和人交談。

    孤獨的時候就去和世界產生對話,最傻的是傻傻的什麼也不做。

  • 22 # 曾少賢

    現代社會的人們經常感到孤獨,是因為經常保持線上,偶爾斷連的一種痛苦挫敗感。

    如今的我們,無時無刻不在保持線上,我不是說保持線上不好,畢竟生活和工作有時候特別枯燥無聊,需要時時線上和別人取得聯絡,這樣才能消除內心氾濫的空虛。

    我們人類具有強大的適應性,就是無論多好與多壞的情況,我們過不了多久,也能一一適應。

    也就是說,當你習慣了每天下班之後和別人聊天吹水,當你習慣了每天無所事事的時候玩手機,當你習慣了有什麼事情不是想著一個人怎麼解決,而是往人群裡鑽,過一段時間之後,讓你適當地脫離群體和手機,你就會感到濃烈的孤獨感。

    怎麼辦呢?

    每一週留點空閒的時間和自己獨處。

    也就是說,無論自己多麼想玩手機,無論自己多麼想保持線上,都抽點時間擺脫對物質的依賴,在這段時間裡,什麼也不做,就自己和自己呆在一起。

    你可以反省自己過去一週做了什麼,收穫了什麼,有什麼需要改進的地方。

    就是這樣的一種自我察覺,讓你可以對自己有較為清楚的認知,否則很多人只是在重複著過日子而已。

  • 23 # 梅217721946

    我是風卻帶去冬天的溫暖,

    是雨露能茲韻你l心的愉悶。

    孤獨有人伴隨也是-種愉"悅,

    希聽你的訴說,為解你心中的不悅,

    時光忽忽,而為你吼。

    歲月蔥忽,希你更年輕

    整裝鬃發,修理胡茬

    迎著秋爽,騎著白馬。

    來看梅寫桂章。一飛著

  • 24 # 心之助盧悅

    你的孤獨,並不孤獨。

    孤獨就像喝水吃飯一樣平常。

    按照弗洛姆的觀點,自由和孤獨,是一對孿生子。

    他認為,吃、喝、睡等生物化需求並非人性中唯一的強制性需求,還有同樣刻不容緩的一種需求:人需要與自身之外的世界相聯絡,以免孤獨。感到完全孤獨與孤立會導致精神崩潰,恰如肉體飢餓會導致死亡。

    由於意識到自己與自然以及他人的不同,意識到生老病死,意識到自己在宇宙中的微不足道。除非他有所歸依,除非他的生命有某種意義和方向,否則,他就會感到自己像一粒塵埃,被個人的微不足道感和孤獨感所壓垮。

    那麼,如何克服孤獨呢?

    首先,接納孤獨,與它共存。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體驗? 感覺很孤獨的鬱悶,很孤獨的時候,努力地卻緩解和克服,比如去約炮,結果發現一時的歡愉之後是很深的冷寂? 比如去夜場high,結果發現在孤單是一群人的狂歡。

    這時候,孤獨會雪上加霜。

    首先承認,孤獨感是正常的,是超越它的第一步。

    其次,探究孤獨的根源,尋求超越

    如果自由和孤獨是如影隨形的,那麼,發展出獨立意志的代價之一,就是孤獨感。

    弗洛姆認為,愛與勞動,是超越孤獨感,並且儲存自我的路徑。

    我們自發的行為是一種克服恐懼孤獨的方法,同時人也不用犧牲自我的完整性。因為在自我的自發實現中,人重新與世界連為一體,與人、自然及自我連為一體。

    愛是此類自發性的最核心組成部分,愛不會把自我完全消解在另一個人中的那種愛,也不是擁有另一個人的那種愛,而是在儲存個人自我的基礎上,與他人融為一體的愛。

    勞動是此類自發性的另一個組成部分,它不是逃避孤獨的強迫活動,而是一種創造,人在創造活動中與自然融為一體。

    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在愛與勞動中超越孤獨。

  • 25 # 湯文偉

    如果你經常感到孤獨,祝福你己在覺醒之路上了,但要覺知這份感覺,和自己的內心在一起,方法是不斷和內在的聲音對話,當然這隻見開頭。

    第二,分清楚什麼是孤獨,孤獨有別於寂寞,和無聊。

    打個比方吧,寂寞是心中有個人,但不在身邊,也就是還有個人思念。而無聊是漫無頭緒,外在找東西喂,找人聊天,看無聊的東西,不停的吃東西,等等。一但沒有了這些或者沒有了先前的熱情,馬上沒了精神。

    除了無聊和寂寞,留下的就是弧獨了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最喜歡電視劇《安家》裡哪位角色,為什麼?說說你喜歡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