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豹眼看歷史
-
22 # 瀾石記
魏延如果不被殺,他不會降魏,還想繼續掌握軍權,但其行徑已如同造反了。
魏延是很有本事的人,在荊州歸順劉備。劉備取益州時,他是主要將領。劉備平定四川后,就任命他為漢中太守,擔當重任。在諸葛亮時期,他在北伐中立下了汗馬功勞,被封為徵西大將軍、南鄭候。但他與諸葛亮穩健的北伐路線不同,總想冒險,領一支奇兵突襲長安。魏延很驕橫,與同事的關係處得不好,諸葛亮在時還能控制他。諸葛亮去世後,魏延不服軍令,用一系列行動把自己斷送了。
一是長史楊儀受諸葛亮委託領軍,命令魏延在全軍撤退時斷後。魏延卻對前來的費禕說:丞相沒了,難道就不北伐討賊了,你們去送葬吧,我留下來。楊儀是什麼人,敢命令我斷後?他還說自己應該繼承諸葛亮的職位,要楊儀把兵符交來。二是他不聽號令斷後,還在蜀軍迴歸時攔在前頭,燒了棧道。這兩件事與兵變差不多,所以楊儀命令王平和馬岱討伐他。王平對魏延的部下說:丞相屍骨未寒,你們為何要跟他叛逆。結果,魏延的部下一鬨而散,魏延頓時成了孤家寡人,很快就被馬岱殺了,還株連了他的三族。
即使魏延不被殺,被降職為民了,他也是個不安定因素,沒有部隊了,造反是沒人響應了,他或是抑鬱地死去,或者被處死。
-
23 # 如果說情感
魏延的性格
魏延在名將如雲的三國也算是武功蓋世,才高八斗,跟隨劉備進入川蜀,戰功赫赫,劉備平定蜀中和漢中後,自封漢中王,漢中這塊地方需要一員大將駐守,當時關羽駐守荊州,大家都認為必是張飛無疑,沒想到劉備用了魏延為漢中太守,劉備大會群臣,問了他一個問題,“我今天把這樣一個重任就交給你,你打算怎麼做呢?”
魏延說,“如果曹操舉國前來,我就替您把他阻擋在國門之外,如果是曹操麾下將軍前來,無論是誰,我將替大王消滅他,讓他有來無回。”
劉備聽了非常高興,也很放心,群臣聽到這一番豪言壯語,自然是無話可說,即便是張飛,恐怕也未必有這種自信了。
簡單一個對話,可以看出,一方面魏延確實是很有才華的,劉備也非常器重他,並非如三國演義所說,諸葛亮看他腦後有反骨,早就暗藏殺機想除掉他;另一方面,也看出他有些狂傲,恃才傲物,這種性格也為他地悲情結局埋下伏筆。
先主大會群臣,問延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慾云何?”延對曰:“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先主稱善,眾鹹壯其言。——三國志魏延傳
魏延之死
劉備死後,魏延就跟隨諸葛亮北伐,五虎大將已亡其四,只剩下趙雲,而後不久也去世,魏延成為蜀漢武力擔當了,論資歷,論武功無人可以跟他相比,而且放眼望去,天下名將也陸續凋零,魏延此時應該是深感寂寞啊。
在戰場上所向披靡,跟諸葛亮提出子午谷奇謀,不被採納,有懷才不遇的感嘆,看得出此時的心態已經是唯我獨尊了,只是不敢發作罷了,再加上性格孤傲,跟蜀漢官場格格不入,流言蜚語太多,所以說諸葛亮這時候對他動殺機,是比較正常的,而不是一開始就看相算命說什麼有反骨。諸葛亮的角度看,他在的時候還可以鎮得住魏延,等自己死後,恐怕以魏延的性格眼裡放不下任何人,包括劉禪,以他的資歷和勇猛,也沒有任何人治得了他,所以幫劉備把魏延帶走是很合乎邏輯的。
魏延不死,必反無疑
魏延和楊儀的矛盾,諸葛亮是深知的,滿朝文武對魏延是又敬又畏,唯有楊儀不買賬,諸葛亮臨終把兵權交給他,是為了驅使兩虎相鬥(楊儀還算不得虎了),楊儀兵符在手,魏延即便勇猛無敵也奈何不了,難逃一死。
如若僥倖未死,很可能就重走曹操和司馬懿的路了,君弱臣強,權利下移,最終架空君主,以魏延的性格,絕對沒有耐心去伺候劉禪的,而且道德楷模諸葛亮也是不可複製的。如果蜀漢能夠存在時間夠久的話,魏延或者其後人很可能就取代了劉禪成為成都之主。
無關道德,強者生存而已。
勝者為王敗者寇,如果果真是那樣,魏延的名聲可能還會好很多。
-
24 # 安定郡小書生
從魏延至死都沒有反叛,從而推斷出,即使魏延不被殺,也不會造反。
造反,就是對自己老闆不滿意,而進行作亂的行為。造反的物件是老闆,魏延自始至終從沒有表達對老闆劉禪的不滿,而是採用上表的方式,表達了自己的意願,認為是別人反叛,自己始終是終於蜀漢政權的。面對魏延與楊儀互相指責,作為老闆的劉禪也沒有偏聽偏信,而是召開了董事會,充分發揚民主,諮詢了侍中董允、留府長史蔣琬兩人意見。會議上,董允、蔣琬選擇相信楊儀;那麼,結果就很明顯了,經會議討論決定,認定魏延造反。於是,魏延就遭到了大軍的討伐。其實,魏延壓根就沒有想著要反叛,事情之所以發展到最終這個地步,還是有深層原因的。魏延的死,固然有很大因素是自己的錯誤決定讓自己找死,更大的原因還是蜀漢政權中有許多人不想讓魏延活著。
魏延是堅定的北伐主義者,是劉備的堅定追隨者,是諸葛亮的志同道合的合作者。諸葛亮也深知魏延北伐的信念是不會動搖的,但是在北伐的具體路線上兩人是有嚴重分歧的。
就在諸葛亮安定好後方,準備開始北伐的時候,魏延就提出用奇兵出子午谷,直取長安。遭到以謹慎著稱的諸葛亮的反對,認為此計過於冒險。此後,每次北伐,魏延都請示諸葛亮讓他單獨統兵,效法韓信的例子,分兵攻取關中,最後與諸葛亮會師於潼關。但諸葛亮一直不許,所以魏延也有怨言,經常埋怨諸葛亮膽怯,恨自己之才得不到發揮。對此,諸葛亮也沒有過多的打壓魏延,相反魏延與楊儀不和,甚至到了兵刃相見的地步,諸葛亮經常指派費禕從中做和事佬。
對於諸葛亮,魏延也只是過多的埋怨,面對諸葛亮的北伐大計,魏延還是選擇了老老實實的執行。所以當諸葛亮在臨死之前,就擔心魏延繼續執意北伐。就給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三人密令撤軍事宜,由魏延斷後;如果魏延不聽,就不用管,估計想通了就跟著回來了。結果楊儀自作主張,雙方最後鬧僵了。魏延就生氣了,直接跑到前面,把路斷了;然後與楊儀互相上表,進行掐架。
其實魏延之所以這麼大鬧,無非就是希望後主劉禪出面,就像諸葛亮生前那樣,再來一次調停罷了。結果劉禪畢竟不是諸葛亮,而且此時形勢也不同於諸葛亮生前;諸葛亮生前主張北伐,蜀漢朝堂基本就是北伐派佔上風,此時反對北伐的自然佔了上風。那麼,主張北伐的魏延面臨的結局,可想而知。現在沒有人來進行從中調解,直接就將這麼一個北伐的苗頭掐掉了,甚至被誅滅三族。
魏延是不可能造反的,這從諸葛亮死後的系列表現是可以看出來的。截斷後路,就是阻滯撤兵,繼續北伐;上表劉禪,就是相信政府,希望得到支援,由自己主張北伐;在部隊散了後,魏延選擇的是逃回漢中,而不是投降曹魏、或者東吳,這也充分說明魏延對蜀漢政權是充分信任的。
要說諸葛亮去世之後,誰能檢定的繼續執行北伐大業,是魏延無疑。
-
25 # 中行偃1
答:不會。
劉備讓魏延守漢中,就是看中了這點!魏延是部曲出身,劉備給了他一切,他是絕不會背叛劉備的!
他被殺的原因是不服從大局,他如果能按照楊儀的要求漸次退軍,楊儀為什麼要殺他?!
諸葛亮病情加重,秘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令魏延斷後,如果延或不從命,就隨他的便。諸葛亮歿,秘不發喪,楊儀令費禕前往揣摩魏延意圖。魏延回答道:“丞相雖然身亡,但還有我呢,怎麼能因一個人的死而荒廢天下大事呢? 再說,我魏延是何人,怎麼能受楊儀擺佈,做斷後的將領呢?”
大軍都隨楊儀徐徐退卻,魏延大怒,日夜兼程,趕在楊儀大軍前面,所走過的地方都燒絕閣道。楊儀和魏延都互相上表劉禪說對方謀反,劉禪問侍中董允、留府長史蔣琬,到底是誰想造反,董蔣二人都擔保楊儀懷疑魏延。魏延先佔據南谷口,率軍出擊楊儀大軍,楊儀命令王平在前抵禦魏延。王平罵魏延的先頭部隊:“諸葛丞相剛剛去世,屍骨未寒,你們安敢如此!?”大軍知道錯在魏延,不聽魏延命令,都鳥獸散了。只有魏延與其兒子數人逃亡,逃到漢中。楊儀派遣馬岱追上了魏延並且斬了他,將頭顱獻於楊儀。楊儀用腳踐踏魏延的頭顱,並且罵道:“庸奴!你還能再作惡麼?”於是誅滅魏延三族。
連軍隊的戰士都知道是魏延不聽命令,沒有人跟他混了!那麼魏延到底對不對?他能不能撐起北伐時重任?我們往下看:
《晉書·宣帝紀》:……與之對壘百餘日,會亮病卒,諸將燒營遁走,百姓奔告,帝出兵追之。亮長史楊儀反旗鳴鼓,若將距帝者。帝以窮寇不之逼,於是楊儀結陣而去。經日,乃行其營壘,觀其遺事,獲其圖書、糧谷甚眾。帝審其必死,曰:“天下奇才也。”說明司馬懿知道諸葛死後是要進攻的,而按照魏延的做法,此時不撤兵,勢必激起司馬懿的鬥志!和司馬懿交戰?我不說大家都明白,魏延根本就不是對手……
白白地損兵折將不說,還要喪失軍心。我們知道,諸葛畢生精打細算,他對於手下的人太熟悉不過了!他們中有沒有人能和司馬懿過招?諸葛不會不知道。所以,臨終他才要求楊儀率軍撤出戰鬥,又明白魏延不會服從於楊儀,才決定不管魏延了。
這樣即使是魏延不撤兵,打一下也讓他知道司馬懿的厲害
回覆列表
魏延是一個比較尷尬的角色,直接造反朝廷的可能性不大,但最後被逼迫投降曹魏的可能卻很大。
01
魏延並不是唯利是圖之人。
魏延原是荊州牧劉表的部將,劉琮投降曹操後,魏延並沒有投靠勢力強大的曹操,而是選擇身無立錐之地的劉備,這就說明魏延還是有氣節的人,雖稱不上忠義之人。
主人投降了,作為部屬不追隨,就是反叛。但這個原因很複雜,鳥擇良木而棲,也不能絕對認為是缺點、不足。
起碼說明魏延不是一個絕對服從的人,更多的是依據自己的個性行事,但魏延絕對是一個不安分的人。
在漢末三國時期,有點想法,期望憑自己的本事做出一番事業,這沒有錯。至於選擇怎樣的道路是另一回事,都在造反,想分一杯羹,跟著誰造反,純粹個人愛好,無可厚非。
02
軍事戰略的不同,必然招致魏延與諸葛亮繼位者的矛盾衝突
《三國志》記載:
"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作者陳壽認為:“魏延並沒有想投降曹魏,否則他會向北面的曹魏方向前進,不會向南返還。魏延只是想除掉楊儀。“
元代的郝經認為:楊儀是“以私忿誅殺大將,然後嫁禍於魏延”。其意是說楊儀與魏延有矛盾,為了發洩私忿,就以魏延造反為藉口將其除掉。
魏延與楊儀的矛盾由來已久,諸葛亮在世時,二人就水火不相容,魏延數次要殺死楊儀。由於諸葛亮愛惜二人的才能,費禕也從中勸和,才得以勉強相處。
諸葛亮病逝後,二人的矛盾徹底爆發。
據裴松之注引《魏略》所記載,受諸葛亮託付兵權的是魏延,楊儀因為害怕魏延趁機相害,就造謠說魏延要北上投敵,併發兵攻之。被誣陷的魏延恐怕與楊儀交戰難以證明清白,只得逃走,最終被殺。
裴松之認為此說是曹魏的傳言,並不可信,認為陳壽的《三國志》比較可靠。
豹眼認為,裴松之所言比較正確。如果諸葛亮把兵權交付魏延,楊儀還能夠帶兵誅殺魏延嗎?魏延兵權在握,趁機以謀反誅殺楊儀,名正言順,魏延又會怕個球呢?
最根本一點,魏延與諸葛亮戰略思想不同,諸葛亮絕不會把兵權交給魏延。
還有一點,魏延南行也未必沒有投降曹魏的打算,除掉楊儀先報了私仇,再投降曹魏也是有可能的。
諸葛亮大軍恐怕在十萬左右,而魏延本部人馬最多也就一兩萬人,況且未必能夠聽從魏延,全部投降曹魏。
因此,魏延處在一個很尷尬的境地。
魏延及其部屬的家眷全部在漢中或者成都,如果不能回到漢中,把家眷帶出來,魏延很難把其部屬帶走投降曹魏。
楊儀與魏延都上表劉禪說對方謀反,劉禪詢問侍中董允、留府長史蔣琬,到底是誰想造反,董、蔣二人都擔保楊儀懷疑魏延。
魏延與楊儀在南谷口對峙,王平受楊儀命令抵擋魏延。王平大罵魏延先頭部隊,說:“諸葛公去世,屍骨未寒,你們怎敢如此?”
魏延大軍知道錯在魏延,於是,不聽魏延的命令,都散了。魏延只帶領其子數人逃走,逃回漢中。
楊儀派遣馬岱追上魏延,並殺了他,夷滅三族。
楊儀之所以能夠命令王平、馬岱還是因為有諸葛亮的遺命,否則他是調遣不了他們的。楊儀自以為掌握兵權,除掉了魏延就可以掌控朝廷,除不知,這就是一個坑。
整個過程就是諸葛亮事先設計好的一計,或許執行者也被埋在鼓裡,但楊儀、魏延都被除掉了。
說魏延要造反,要造劉禪的反,未必可能,因為魏延沒有那個勢力和能力。蜀漢大臣沒有支援他的;但不一定魏延就絕對不會反叛,去投降曹魏。
諸葛亮把最信任的人蔣琬作為留府長史、董允為侍中,坐鎮成都而不隨軍,而把楊儀任命為丞相長史跟隨在身邊,其實是已經做好身後的安排。
侍中董允與蔣琬都是諸葛亮指定的接班人,他們都擔保魏延不反,就已經給楊儀提前上了眼藥。楊儀除掉魏延,正好以此為藉口除掉楊儀。回到成都後,楊儀就被削除了官職,隨後流放,最終被下獄處死。
根本而言,就是諸葛亮保證蔣琬、費禕、姜維等人順利上位,繼承其衣缽,保證其戰略方針不變,能夠繼續執行。
如果魏延不死,起碼在軍事戰略上不能跟諸葛亮的繼承者保持一致,必然會產生內鬥,兩敗俱傷。
從魏延被殺就可看出,他並不是很有謀略之人,他能夠鬥得過蔣琬、費禕、董允、姜維的可能性很小。最終結果,魏延不是因為內鬥被殺,就是敗逃投靠曹魏。
魏延一定不會善終,蜀漢滅亡將會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