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7
回覆列表
  • 21 # 塞波坦

    剛看完,分享如下。首先向老兵致敬!馮導也是最會講故事的導演。謝謝馮導。現將個人觀點分享如下:1、故事偏重文藝,愛情與戰爭都描寫的不透,不過癮;2、劇本打磨得不夠細膩,時間軸凌亂,故事性不強;3、戰爭場景過於小家碧玉,特效與音效遠差於集結號。4、戰爭戲缺乏軍事常識,運輸部隊隊型過於集中,不是戰鬥隊型。受到越軍偷襲在未明敵情情況下不扔手榴彈,盲目衝鋒;5、尤其是越戰時的主旋律音樂是《十五的月亮》《望星空》《小草》。

  • 22 # 唯一的藍調

    身為七十年代生人,我必須承認,芳華走心了!雖然這部電影還有著很多缺失,比如情節上的跳躍使得劇情的某些內容立不住,甚至有種莫名其妙的感覺。具體什麼原因就不去深究了吧,也沒必要,深究也是白搭。但是經歷過,或者知道那段歷史的人都明白每一個鏡頭,每一句臺詞背後的含義。那是曾經深沉厚重的歷史,是不為年輕一代人知曉的歷史。有激情,有失落,有悲壯,有扭曲,有溫暖,更有陰暗!芳華是一代人的血淚史詩,是他們不滅的情懷!曾經我們完全相信雷鋒精神永垂不朽。曾經我們義無反顧的付出和犧牲,只為國家需要而已。曾經我們相信人性的無私光輝將永遠籠罩著這邊熱血鑄就的國土。很多文章和評論都在討論劉峰被聯防隊欺負這個情節,其實這個情節讓我有種導演是在蒼白的怒吼的錯覺。我真的有種無奈和無助,甚至是自責!就好像劉峰抓不住被沼澤吞噬的戰友時那種絕望。還有個細節就是劉峰戰後回到文工團駐地時的那個鏡頭切換,是一副大大的可口可樂廣告矗立在部隊駐地的大門口。當時觀影的時候,周圍的年輕人都當作是廣告植入一般的笑了。這個時候我意識到,在電影之外,我們需要思考的事情更多更復雜了!

  • 23 # 常景泓

    朋友觀後感:期待很久,《芳華》首映。自2010年電影《唐山大地震》後,再沒有一部電影,如《芳華》一樣,讓很多人,在螢幕下淚流滿面,潸然感慨。在我觀看的影院裡,感動淚流者,不乏八零後、九零後。不是源於悲傷、苦痛、艱辛,而是源於真實、刻骨、莊重。散場時,一代人的芳華已逝,但觀摩者,很難做到談笑如故。三十多個人不約而同選擇原地靜坐,默默看著冗長的字幕流盡;聽著熟悉的旋律響完。等待自己的情緒找回原來該有的樣子和節奏。走出影院,車馬粼粼,陽光灼灼,芳華依舊。

  • 24 # 陽光貝兒

    我想起了張愛玲說過的一名句話:‘

    ’善良的人永遠是受苦的,那憂苦的重擔似乎是與生俱來的,因此只有忍耐。”

  • 25 # 山東小麥

    《芳華》

    在進影廳坐定之前,我大體環視了一遍一同觀影的人,年紀最小的觀眾也得有20出頭了,大概90後也是能看懂芳華的最後一代人了。

    影片改自嚴歌苓的小說,但又不同於原著,沒有拜讀過原著,但僅看這部影片,不難得知這已經被廣電總局閹割刪減過N遍,但幸好沒有被槍斃、才有機會能一睹馮小剛導演的《芳華》。

    中國電影市場從來不缺好的電影,但最近一陣還真沒有什麼可看的電影,畢竟最近很多導演都比較忙,有的忙著拍鬼神大戰,有的學著好萊塢的大片要搞大製作,還有的忙吸毒,忙出軌,忙離婚,忙著走穴當評委,幸虧馮導比較閒,沒事琢磨拍個什麼文工團的電影,從《陽光燦爛的日子》《天下無賊》到《集結號》《唐山大地震》《1942》再到今天的《芳華》,馮導的口碑佳作不勝列舉,以小人物的命運對映歷史,反映時代的變遷似乎是馮導比較愛用的手法,《芳華》也不例外,影片中各個人物的命運都選的非常典型,每個人物都有我們身邊人的影子,幸好那一輩人還在,雖然他們彷彿從未以年輕人的面貌停留在歷史的記憶裡。他們的青春被抹去了,無人提起,註定遺忘。他們也曾像所有年輕人一樣,充滿了熱情,欽慕,嫉妒,衝突,把滿載夢和愛的最好的年華,恣意投擲在時代的熔爐裡,燃燒,摔打,破碎,最終隨著時代一同寂落如燼,底色悲涼。

    我近乎固執地覺得,時光虧欠了劉峰一句道歉,就像它同樣沒來的及對勞改場等了一輩子的小萍爸爸說一句,你解放了。沒來的及為16歲便赴死的小戰士,遞上一卷果丹皮。

    那當然是一個最好的時代,它盛產了許多之後未能再復現的偉大。它懷抱了無數人前赴後繼的英勇,甘之如飴的犧牲,無私利他的良善。

    但偉大的時代,也註定具有巨大的陰影,陰影裡一個又一個,渺小微茫的人,是不會被它真正放在眼裡的。而劉峰就是其中最善良的那一撥。也正是他太過善良,才讓我對他的結局,尤為耿耿於懷。

    我相信在我不同的年齡,不同的經歷再去觀看它,感想一定不盡相同。

    而這一次,我正值芳華,看到的是無奈與惋惜。

    2017年12月18日1:25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樣在學生心目中成為優秀的老師?